《中日动漫比较》研究性课题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995ae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b.png)
《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篇一一、引言动画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和艺术创作形式,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展现出多样的特点和风格。
中日两国,作为亚洲重要的动画制作国家,其动画造型在表现手法、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和艺术特色。
二、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1. 角色设计(1)日本动画角色设计日本动画角色设计以细腻、夸张、富有表现力为特点,注重角色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在角色造型上,日本动画常常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大眼睛、圆润的脸部轮廓等元素,以突出角色的特点。
此外,日本动画在角色服装、发型等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创意和设计,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2)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中国动画角色设计则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角色造型往往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如水墨画、剪纸、戏曲等。
中国动画角色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较为内敛,更注重神韵和意境的表达。
同时,中国动画在角色设计上也有着多样化的尝试和创新,如结合现代流行元素,使角色形象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2. 色彩运用(1)日本动画色彩运用日本动画在色彩运用上较为丰富和鲜艳,善于运用高饱和度的色彩来营造活力和视觉冲击力。
在色彩搭配上,日本动画常常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组合,以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中国动画色彩运用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则更注重传统色彩的运用和表达,如墨色、红色、黄色等。
这些传统色彩在中国动画中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同时,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也注重与画面内容的协调和统一,以营造出和谐、宁静的视觉效果。
三、文化根源与艺术特色分析1. 文化根源(1)日本动画的文化根源主要来自于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日本动画在角色设计和色彩运用上所呈现的夸张、鲜艳等特点,与日本文化中的表现主义和审美追求相契合。
此外,日本动漫也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使得其造型风格更加多元化。
(2)中国动画的文化根源则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2fe08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6.png)
《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在动画产业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两国动画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二、中日动画造型的总体差异1. 角色设计:日本动画角色设计多样化,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如动漫中的萌元素、夸张的面部表情等。
而中国动画角色设计则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如传统服饰、脸谱等元素的运用。
2. 色彩运用:日本动画色彩丰富,善于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以突出角色性格和情感。
而中国动画色彩则更注重运用传统的色彩美学,追求画面的和谐与平衡。
3. 动作表现:日本动画在动作设计上较为细腻,擅长运用复杂的运动轨迹和夸张的肢体语言。
而中国动画则更注重动作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强调动作与情节的紧密结合。
三、具体差异分析(一)角色设计的差异1. 日本动画角色设计多以现实为基础,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以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
在角色的外貌、服装、发型等方面,经常出现流行元素的运用,以体现角色的时尚感和青春活力。
而中国动画角色设计则更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和运用,以表现角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例如,中国动画中常见的古典服饰、山水画等元素的应用,使得角色形象更加丰富和有内涵。
2. 萌文化是日本动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萌元素包括大眼睛、圆润的线条等可爱的元素,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的可爱度则往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可爱”的元素,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和融合,以塑造独特的可爱形象。
(二)色彩运用的差异日本动画善于运用鲜明的色彩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如动漫作品《火影忍者》中的橙色火焰与红色的眼眸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凸显了主角个性和激情的特点。
而中国动画则更注重色彩的和谐与平衡,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营造画面氛围和表达故事情感。
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
![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11f3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3.png)
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近年来,中日动漫产业迅猛发展,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日两国的动漫产业在内容、市场规模、技术水平、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日动漫产业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两国动漫产业的异同,为促进中日动漫产业合作与交流提供参考。
一.动漫内容与风格中日两国的动漫内容和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日本动漫重视角色设定和情节的创新,力求追求更多元化的故事和多层次的人物形象,注重奇幻、科幻和超现实主义等元素的运用。
而中国动漫的内容更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如仙侠、武侠、历史传记等,同时也有现实题材的作品涵盖社会热点和时事评论。
日本动漫的风格更倾向于“可爱”,角色形象表现出大眼睛、小嘴巴、丰满的身材等特点,而中国动漫的风格则更注重人物的威严性和表情的绘制。
二.市场规模与消费市场日本动漫市场规模庞大,拥有世界最大的动漫产业市场。
动漫在日本的文化地位极高,全国各类动漫展会、节日和主题公园层出不穷。
此外,日本动漫创作领域涵盖广泛,涉及电视、电影、游戏、周边商品等,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比之下,中国的动漫市场规模较小,发展相对滞后。
但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拓和政策的扶持,中国动漫市场正逐渐崛起。
中国的一些动漫产业园区,如北京动漫游戏园区、上海漫画城等,已经成为国内动漫产业的重要节点。
三.技术水平日本动漫在技术水平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竞争力。
日本的动漫制作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拥有成熟的制作流程,高度熟练的制作人才以及先进的动画制作设备。
而中国的动漫制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对动漫产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国内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未来有望与日本持平甚至超越。
四.影响力与国际传播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良的制作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比较文化期末论文-中日动漫文化比较
![比较文化期末论文-中日动漫文化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09cd91acc7931b765ce15f5.png)
中日动漫文化比较摘要动漫作为深受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喜爱的娱乐节目,有着深厚的发展历史。
目前美国和日本的动漫在动漫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动漫尚未取得瞩目成就。
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制作思维方面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浅析中国动漫落后于日本的原因。
关键字动漫发展史对比制作思维一、何为动漫“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
在其他语言相当少用。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
现在更新的理解是将电子游戏也纳入动漫领域。
但现在一般倾向被理解为动画,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然我们这节课主要是侧重动画领域。
二、中日两国动漫发展史2.1、中国动漫发展史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
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做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希望现在对日本动画津津乐道的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历史。
2.1.1建国前的巅峰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万氏三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出的《大闹天宫》就是他们制作的,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1.2黄金时代(建国初~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
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
![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c4591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3.png)
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日本动漫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中日动漫迷在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对中日动漫迷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点。
一、背景介绍日本动漫产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动漫输出大国之一。
中国动漫产业也在迅速发展,逐渐受到国内外的。
中日动漫迷作为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二、中日动漫迷的差异1.文化背景中国动漫迷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武侠、道教、佛教等,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作品。
而日本动漫迷则更注重个性表达和创新,对异域文化持有更开放的态度。
2.审美观念中国动漫迷更注重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倾向于热血、冒险、战斗等主题。
而日本动漫迷则更注重细节和画面效果,对情感、成长、科幻等主题有着更高的接受度。
3.消费行为中国动漫迷购买动漫产品时,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而日本动漫迷则更注重产品的收藏价值和品牌效应,对价格敏感度较低。
三、中日动漫迷的融合尽管中日动漫迷存在诸多差异,但二者在某些方面也在逐渐融合。
例如,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加深,两国动漫迷对对方国家的文化认知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中日动漫迷在互联网上交流与分享心得体会,也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四、结论本文通过对中日动漫迷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两国动漫迷在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异同点。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中日动漫迷在某些方面也在逐渐融合。
通过对中日动漫迷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为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和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动漫产业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日本动漫产业以其卓越的制作水平和独特的风格,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中国动漫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中,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合集6篇)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合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6d57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0.png)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合集6篇)课题名称:浅谈中日动漫组长:组员:指导老师:研究背景:近几年来,日本动漫在中国内地登陆,迅速流行开来。
像百变小樱魔术卡,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等,以精彩的故事,可爱的人物更是俘获了无数中小学生的心。
相比之下,请少年对中国动画片了解的很少。
研究好处:中日动漫的比较,将会帮忙我们了解两个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同时,分析了两者的差距之后也会使我们对动漫作品有了更多深层次的认识,取长补短,充实中国动漫,使国产动漫在青少年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关注国产动漫,支持国产动漫。
此外,活动中还能够增强我们的潜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使我们走向全面发展。
研究过程:小组分工:__——记录研究过程,整理问卷__——分发以及收回问卷,整理问卷__——收集资料,分析资料__——制作问卷,调查走访,资源汇总,制作课件,处理各种问题活动记录:第一阶段:召开小组会议,确定方案第二阶段:收集资料,制作问卷第三阶段:调查走访,发放问卷第四阶段:整理问卷,分析资料第五阶段:做中期汇报第六阶段:资源汇总第七阶段:召开小组会议,课题总结第八阶段:结题报告研究结果1、青少年乐于理解情节设置吸引人,人物刻画吸引眼球,场景制作优秀的动漫,而认为教育好处太强的动画片会削减其娱乐性,使其过于死板,教条化,反而影响观赏性。
2、中国动漫受众定位于14岁以下儿童,着眼于教育,娱乐性不高,创作题材比较单一,归为三类:童话和传说,名著改编,知识传授型,缺乏创新。
日本动漫采用分级制度,受众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层,创作题材广泛,历史、传说、科幻、校园、最近流行的运动、推理等应有尽有。
3、中国动漫应充分借鉴日本动漫的长处,同时保留自己的优点,以吸引青少年观看。
4、青少年应多了解国产动漫,支持国产动漫,正确对待中国和日本动漫。
心得体会从工藤新一到海贼王,网球王子到火影,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的背后,印着的都是一个个陌生的日本。
我们不能不说日本动漫确实有着经典的对白,有着跌宕起伏的剧情,有着出人意料的构思,有着近乎完美的人物刻画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日本动漫为什么能将这些融合在一齐,并产生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呢?我觉得原因有很过,但最主要的是以下2点:1、日本动漫能将普通的材料组织成精彩的剧情,如《四驱兄弟》。
中日动漫比较研究
![中日动漫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e392fa49649b6648d74795.png)
D 配音
E创意 F风格 G特技 H传达的思想
I动态效果
⒉研究方法
A.上网查找资料 B.问卷调查 C.实地调查 D.询问指导老师 等
阶段
时间
2009年11月 到2009年12 月
主要任 阶段目 务 标
一
查阅资 了解机 料 动车安 全状况
设计调 查问卷
设计调查 问卷
二 三 四 五
2010年1月到 2010年3月
问题3:3.请问是什么因素导致您更喜爱中国动漫? (多选题) (1)故事情节32.2% 299票 (2)画面效果13.8% 128票 (3) 人物10.4% 97票 (4) 人物配音10.0% 93票 (5)创意6.5% 61票 (6)风格7.3% 68票 (7)表达的思想6.2% 58票 (8)动态效果4.3% 40票 (9)动漫音乐好听4.2% 39票 (10)其它_______________4.6% 43票
"我们可能不会再创造出一个迪斯尼,我 们也可能不会再有第二个宫崎骏,但是 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世界的人们都知道 中国的动画很好看!让国外也有专门介 绍我们中国动画的网站和杂志!"
我们组的成员和指导老师都是动漫迷。对 中日动漫都有一些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了 解中国动漫迷对中日动漫差异的认识。而且衢 州也有许多动漫基地,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调查 了解我们想知道的。从而对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同学各有所长,并且富有 合作 精神,经过讨论,大家确定了小组的成员分工。
陈璐 PPT制作,开题报告
杨璐收集资料 占梦薇开题报告 项佳慧分发问卷调查 李燕颖设计问卷 方靖聪撰写报告 徐云鹏收集资料
活动所需要的条件
我们的调查活动需要下列物品:图 书资料、计算机、照相机,这些物 品将在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解 决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cdff1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3.png)
《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在动画产业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中日动画造型在风格、设计理念、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并从文化背景、审美观念、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文化背景差异1. 中国动画造型的文化背景中国动画造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以传统元素为设计灵感,如水墨画、剪纸艺术、民间传说等。
在造型设计上,中国动画往往以人物形象为主,强调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
此外,中国动画在造型上还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动画形象中。
2. 日本动画造型的文化背景日本动画造型则深受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在造型设计上,日本动画更倾向于创造独特的虚拟世界,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
此外,日本动画还善于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如CG技术、虚拟现实等,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三、审美观念差异1. 中国动画造型的审美观念中国动画造型的审美观念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
在色彩运用上,中国动画善于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对比度较高的色彩搭配,以营造出活泼、热烈的氛围。
在造型设计上,中国动画注重形象的生动性和表情的丰富性,以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2. 日本动画造型的审美观念日本动画造型的审美观念则更加注重细节和个性化。
在造型设计上,日本动画善于运用各种细节元素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此外,日本动画还善于运用各种独特的色彩搭配和光影效果来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氛围。
四、技术发展差异1. 中国动画造型的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动画造型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在传统的手绘动画基础上,中国动画逐渐引入了数字技术、三维动画等现代技术手段,使得动画造型更加生动、逼真。
此外,中国动画还在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 日本动画造型的技术发展日本动画在技术手段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
![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c55923ed630b1c59eeb538.png)
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
都很浓。1936 年,大万写过一篇《闲话卡通》的文章,就检讨了这个缺点。 此时的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因为对于西方文化的推崇,动画片受到民众的欢迎,但是在 提及日本动画之前有一种不得不提的艺术,即日本漫画。 19 世纪 80 年代, 主张向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明治政府通过英国人查尔斯· 沃 格曼和法国人乔尔基·比高输入漫画,真正现代意义的漫画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那么究竟 什么是漫画呢?“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本主义思想得到弘扬,于是有了讽刺性文学艺术 的崛起并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漫画正是在这种潮流中羽翼丰满起来。 ”漫画最早是用简单 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来达到尖锐的 讽刺效果。当然,也有少数漫画家对政治不敏感,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人们的一些不良品格和 作风,是人性本身。1877 年在日本出版的《团团珍闻》里面开始使用欧洲技法和气泡似的 对话框。 1910 年,埃米尔·科尔的作品《凸版新画本》系列在日本上映。这是第一次在岛国本 土上映的动画影片, 也是日本动画的第一篇章。 从此日本开始走上自主制作动画的求索道路, 而这个时候日本的漫画家便是近水楼台的第一批吃螃蟹者。1917 年,北山清太郎创作了日 本第一部动画作品《猿蟹大战》 ,这部在纸上画出画面后再拍摄的作品,使日本动画的前途 透出了光亮。与北山几乎同时进行动画制作研究并取得成功的,还有漫画家幸内纯一、下川 凹夫等人。他们创作的《凹内名刀(新刀)之卷》 、 《茶目坊新画帖》等动画作品,和北山清太 郎一样,都是相对于“漫画”的“动画” ,也就是“会动的漫画” 。 和中国动画一样, 因为受着美国动画的影响, 日本动画作品也有着不可摆脱的美国风格, 作品中的人物可以用“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手舞足蹈”这两个词来概括,它和美国作品 一样着重甚至是有些过重表现人物的动作,从而使得主人公的动作显得有些滑稽可笑。
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视角
![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3757ab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1.png)
中日动漫迷比较探究——中国动漫产业进步探究的一个视角一、中日两国动漫产业梗概比较中日两国动漫产业的进步历程有着明显的差异。
日本作为动漫大国,其动漫产业的起步较早,在上世纪60时期至70时期迅速兴起,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包括漫画、动画、游戏等多个领域。
而中国的动漫产业相对较晚起步,直到20世纪90时期末才开始崛起。
中国的动漫产业进步速度较快,但仍有待进步。
两国动漫产业的比较探究有助于分析进步差异以及将来的进步方向。
二、中日动漫文化特点比较中日两国的动漫文化具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日本的动漫作品多样化,题材广泛,既有适合孩子的作品,也有面对成年人的成人向作品,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而中国的动漫产业较为重视孩子市场,目前大多数作品面对孩子和青少年,成人向的作品较少。
此外,日本的动漫作品多样性、创新性较为突出,而中国动漫产业仍面临原创内容的不足和单一化的问题。
因此,中日动漫文化的比较可以对中国动漫产业的进步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中日动漫产业创新模式比较中日两国动漫产业的创新模式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日本的动漫产业在进步过程中通过整合产业链条,构建了以跨界合作为特点的产业生态圈模式,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
而中国的动漫产业进步中,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态圈,各个环节之间合作的协同性较差。
此外,日本动漫产业的创新还体此刻探究新的商业模式上,如动漫衍生品、主题公园等,这些商业模式广泛应用于动漫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中国的动漫产业创新模式依旧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进步。
四、中日动漫产业国际影响力比较中日两国的动漫产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但各有特点。
日本的动漫产业以其奇特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作品类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捧,日本的动漫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著名度和市场份额。
而中国的动漫产业虽然进步快速,但在国际市场上的著名度相对较低,受日本动漫影响较大。
因此,中国的动漫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进步还需要加强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课题研究之中日动漫比较-原版首发
![课题研究之中日动漫比较-原版首发](https://img.taocdn.com/s3/m/8fddf8fd04a1b0717fd5dd30.png)
中国大陆:《喜羊羊与灰太狼》《秦时明月》西游记宝莲灯香港:麦兜《风云决》日本动漫校园校园生活具有青春的活力,是纯真友谊的体现。
作品有.《某科学的超电磁炮》.《双子星公主》.《光速度蒙面侠21号》.《网球王子》.《心跳回忆》.《魔卡少女樱》.《下级生》.《橙路》.《金色琴弦》.《樱兰高校男公关部》.《SA特优生》.《Angel Beats!》.《CLANNAD》.《龙与虎》.《守护甜心》.《吸血鬼骑士》.《水果篮子》.《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妄想学生会》《B型H系》《宝石宠物》《缘之空》《圣少女》《吟游默示录》《我们的存在》等。
日本漫画流行的原因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漫画慢慢地在中国传播开来,很多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看过很多日本动漫。
为什么日本漫画会那么流行呢?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漫画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
日本漫画是按照读者群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类的,可分为儿童漫画(以6~11岁的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内容简单易懂,如《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少年漫画(以6~18岁的少男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少女漫画、唯美漫画、女性漫画(以超过20岁的女性,尤其是家庭妇女和白领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如:会长是女仆、青年漫画(以18~25岁的青年男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有着更多成人化的元素,内容多表现上班族和大学生生活)等等。
对中国大陆所引进的动画不满·将外购的动画重新配音,变得弱智化。
·大量删减集数及内容。
严禁有任何所谓的敏感内容出现。
·对大部分内容及对话进行修改,完全扭曲原作的风格及意思。
对中国大陆动画的发展不满·多数取材于历史故事,其他动画公司制作的大量抄袭日本少年动漫形式(实则是缺少好的剧本);·人设及画风极其差劣;·性格思想极其幼齿;·配音水平极其差劣(根本就没变化,像机器配的);·大量所谓的教育性内容。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46e34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6.png)
《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在动画艺术领域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随着两国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动画造型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审美及技术因素,以期为动画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1. 角色设计在角色设计方面,中国动画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常将传统元素如水墨画、剪纸等融入角色造型中,使角色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
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细节的刻画和个性的表达,角色造型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2. 色彩运用在色彩运用上,中国动画倾向于使用鲜艳、明快的色彩,以表现活泼、热烈的氛围。
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色彩的层次感和对比度,善于运用冷暖色调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氛围。
3. 服装与道具在服装与道具方面,中日动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中的服装和道具常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如古装、戏曲服饰等。
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时尚感和未来感,服装和道具的设计更加前卫和个性化。
三、文化、审美及技术因素分析1. 文化因素中日两国的文化传统对动画造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注重和谐、平衡和内敛,因此在动画造型上更倾向于表达和谐美和整体感。
而日本文化则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鼓励表达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2. 审美因素审美观念的差异也导致了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
中国动画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画面的简洁,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善于通过角色表情、肢体动作等来传递情感。
3. 技术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制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中日两国的动画制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但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国动画在传统艺术表现方面具有优势,而日本动画则在技术创新和运用方面表现出色。
技术因素对动画造型的差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在角色设计、色彩运用、服装与道具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这些差异背后蕴含着两国的文化、审美和技术因素。
研究性课题5个
![研究性课题5个](https://img.taocdn.com/s3/m/73c8f55727284b73f342500e.png)
课题名称:浅谈中日动漫班级:高一(3)班组长:孟东宁组员:赵芷裕王迈赵华王茜赵珊珊周昕晏嘉鑫李金洋于依萍郎卉指导老师:陈洪广研究背景:近几年来,日本动漫在中国内地登陆,迅速流行开来。
像百变小樱魔术卡,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等,以精彩的故事,可爱的人物更是俘获了无数中小学生的心。
相比之下,请少年对中国动画片了解的很少。
研究好处:中日动漫的比较,将会帮忙我们了解两个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同时,分析了两者的差距之后也会使我们对动漫作品有了更多深层次的认识,取长补短,充实中国动漫,使国产动漫在青少年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关注国产动漫,支持国产动漫。
此外,活动中还能够增强我们的潜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使我们走向全面发展。
研究过程:小组分工:赵芷裕——记录研究过程,整理问卷。
王迈——分发以及收回问卷,整理问卷。
赵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王茜——制作问卷,调查走访,资源汇总,制作课件,处理各种问题活动记录:第一阶段:召开小组会议,确定方案第二阶段:收集资料,制作问卷第三阶段:调查走访,发放问卷第四阶段:整理问卷,分析资料第五阶段:做中期汇报第六阶段:资源汇总第七阶段:召开小组会议,课题总结第八阶段:结题报告研究结果1.青少年乐于理解情节设置吸引人,人物刻画吸引眼球,场景制作优秀的动漫,而认为教育好处太强的动画片会削减其娱乐性,使其过于死板,教条化,反而影响观赏性。
2.中国动漫受众定位于14岁以下儿童,着眼于教育,娱乐性不高,创作题材比较单一,归为三类:童话和传说,名著改编,知识传授型,缺乏创新。
日本动漫采用分级制度,受众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层,创作题材广泛,历史、传说、科幻、校园、最近流行的运动、推理等应有尽有。
3.中国动漫应充分借鉴日本动漫的长处,同时保留自己的优点,以吸引青少年观看。
4.青少年应多了解国产动漫,支持国产动漫,正确对待中国和日本动漫。
心得体会从工藤新一到犬夜叉,从网球王子到火影,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的背后,印着的都是一个个陌生的日本。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7a07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1.png)
《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在动画产业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两国动画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标志。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以期为中日动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1. 角色设计在角色设计方面,中日动画造型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设计注重线条的流畅与简洁,强调形象的写意性,如《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等经典作品中的角色形象,都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塑造出独特的形象特点。
而日本动画角色设计则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和形象的立体感,如《火影忍者》、《海贼王》等作品中,角色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服装设计等细节都极为丰富。
2. 色彩运用在色彩运用方面,中日动画造型也有所不同。
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较为简约,注重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常以明亮的色彩来表现欢乐、积极向上的主题。
而日本动画在色彩运用上则更加丰富多样,善于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景,如深色调常用于表现悲伤、阴暗的氛围,而明亮色调则常用于表现欢乐、活泼的氛围。
3. 艺术风格在艺术风格方面,中日动画造型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在艺术风格上以传统绘画为基础,注重水墨画、工笔画等传统绘画技法的运用,同时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东方美学风格。
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多样性的表达,吸收了西方动漫文化、科幻文化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动漫文化风格。
三、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分析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背后,蕴含着两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中国动画在角色设计、色彩运用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强调写意性、意境美和情感表达。
而日本动画则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多样性的表达,通过丰富的细节刻画和立体的形象塑造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此外,日本动画还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动画的表现力和观赏性。
中日动漫对比研究
![中日动漫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0bbe3c3968011ca300914c.png)
从受众调查看中日动漫产业差异一、动漫产业定义及中日动漫产业历史1.动漫产业的定义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2.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史:日本的动漫产业起步时间与中国大体相当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腾飞,本土原创动漫也得到迅速发展。
”纵观日本动漫的历史,可将其分为六个阶段:1:战前草创期:作品多以世界名著为题材,内容比较单一。
2:战后探索期:鉴于战争的惨痛经历,大部分动漫开始以反战争为题材。
3:题材确定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区别。
4:画技突破期:始于1982年,止于1987年。
画技快速发展。
5:路线分化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期。
开始以年龄为阶段分别制作与之相适应的动漫作品。
6:风格创新期:从9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
动画选材,画面表现,动画制作等手段日益成熟。
3.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史: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早,历史悠久,但是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纵观中国动漫的发展历史。
中国动漫的历史可分为四个过程:1: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时期:缺乏资金,动画产业被搁置,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中国动画开始繁荣发展起来。
2:50年代前期的成长:中国动画制作开始有了基础,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了人才,也促进了创作的发展,在探索民族风格方面作了成功的实验。
在技术方面也有可喜的成就,1953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完成的木偶片《小梅的梦》,是首次采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术,从此,美术片进入了彩色片时期。
3:“文化大革命”之前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动画作品达到了中国动画界最为辉煌的时期,出现大量制作精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秀动画,很多动画不仅在国内获得好评,在国外也得到无数赞赏,奖项连连。
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动画业的发展进程。
中日动漫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中日动漫对比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8352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9.png)
中日动漫对比研究开题报告中日动漫对比研究开题报告一、引言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在中日两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中日两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作品类型丰富多样,受众群体广泛。
本研究将探讨中日动漫在创作风格、叙事结构、主题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以期深入了解中日动漫文化的特点。
二、创作风格对比中日两国的动漫创作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
日本动漫在画面表现上注重细节,人物形象多样化,画风多样,有着独特的美学追求。
而中国动漫则更注重形象的简洁性和符号化,人物形象相对更为单一。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日两国在艺术审美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
三、叙事结构对比在叙事结构上,中日动漫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日本动漫常采用跳跃式的叙事方式,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以非线性的方式展示故事情节。
而中国动漫则更多采用线性叙事结构,以时间顺序展开故事。
这种差异体现了两国文化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理解,也反映了两国叙事传统的差异。
四、主题内容对比中日动漫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
日本动漫常涉及到超自然、奇幻的题材,如魔法、科幻等,同时也关注青少年成长、友情、爱情等主题。
而中国动漫则更多关注历史、传统文化、社会问题等现实主题,同时也有一些涉及到奇幻题材的作品。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
五、影响因素分析中日动漫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动漫创作的差异。
其次,两国的社会发展和产业环境也对动漫产业发展产生了影响。
此外,国际交流和互相借鉴也促进了中日动漫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六、研究意义与展望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中日动漫文化的特点,探讨中日动漫在创作风格、叙事结构、主题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促进两国动漫产业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动漫文化的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中日动漫在角色设定、故事情节、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以及动漫对于两国文化传播的影响等问题。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e5b4c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1.png)
《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篇一一、引言动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其造型设计在文化传播和艺术表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与日本,虽一衣带水,但在动画造型设计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本文将通过对中日动画造型的深度研究,探讨两国动画造型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中国动画造型的特点1.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中国动画在造型设计上大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水墨画、剪纸、皮影戏等,以传统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角色形象的写意性:中国动画角色的造型往往具有写意性,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3. 寓教于乐:中国动画在造型设计上注重教育性,许多动画片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旨在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日本动画造型的特点1. 精细的画风:日本动画在造型设计上注重细节的刻画,画面精美,色彩丰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2. 多元化的题材:日本动画的题材广泛,从科幻、奇幻到现实题材,都能够在动画中找到相应的表现。
3. 角色个性的突出:日本动画在角色设计上注重个性的突出,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和特点,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记住和喜爱这些角色。
四、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1. 艺术风格的差异:中国动画以写意性为主,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而日本动画则以精细的画风为主,注重画面的美观和细节的刻画。
2. 文化内涵的差异:中国动画在造型设计上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日本动画则更多地吸收了现代文化元素,如科幻、动漫文化等。
3. 角色设定的差异:中国动画在角色设定上注重教育性和写实性,强调角色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角色的个性和情感表达,使得角色更加生动和鲜活。
五、结论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源于两国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国动画强调写意性和教育性,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画面的美观和细节的刻画,以及角色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1c4f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1.png)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传播越来越普遍。
中日两个东亚邻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其中,动画片作为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日两国的动画片在制作风格、故事内容、音乐、配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这些差异会如何影响观众的接受和理解呢?本研究将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比较分析中日动画片的异同以及观众对其的反应。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日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异同以及观众对其的反应。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比较分析中日动画片在制作风格、故事内容、音乐、配音等方面的差异;2.通过对观众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观众对中日动画片的接受和理解情况;3.探究中日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选取中日两国的几部代表性动画片,结合文献分析、观影体验、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中日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异同以及观众的反应。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中日动画片的制作风格比较分析,包括画风、色彩运用、人物塑造等方面;2.中日动画片的故事内容比较分析,包括故事情节、主题、人物关系等方面;3.中日动画片的音乐和配音比较分析,包括配乐风格、声音效果、语言表达等方面;4.观众对中日动画片的接受和理解情况分析,包括观众的观影体验、情感反应、意识形态等方面;5.中日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中日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比较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中日动画片在制作风格、故事内容、音乐、配音等方面的异同点;2.观众对中日动画片的接受和理解情况的差异及其原因;3.中日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4.对于制作和传播中日动画片的相关机构和个人,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参考意见。
五、研究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中日两国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提供研究基础和参考依据;2.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中日动画片在制作和传播中的差异,有助于推动两国动画产业的发展;3.了解观众对中日动画片的接受和理解情况,对于提高动画片的质量和观众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4.对于开展中日文化交流和促进两国民间友好关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新型的科目。我们动手去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 很有利于为我们日后发展积累经验,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发现这个科 目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我们收获颇多,不但培 养了我们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也让我们学会如何走向 社会,如何与人交流和沟通。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发现,一个团体,要做什么事,首先,这个团体一 定要团结,因为团结才是力量。
预期成果:能从整理编 辑出的资料中得到中日 动漫之间的区别,明白 现在国内的动漫市场还 需要些什么。
找出中日动漫各自的优缺点
目的一:寻找国产动漫的优缺点
在中国,动漫爱好者比比皆是,由此也产生了大量水平优秀的 工作者。这是即使不喜欢国产动漫人也不得不承认的,日本很大一 部分优秀作品制作人员中也有中国人。再说到题材,中国上下五千 年历史,神话传说、小说杂谈不计其数,这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必须 自豪的。还有,国产动漫无形中很注重教育意义,比如大头儿子, 海尔兄弟中有很多正义和邪恶的区别。而且,谁又可以否定台漫港 漫? 然而,在如此好的条件下,国产动漫发展却如此缓慢呢?可 以想象得到,在面的活力热血的日本动漫与幼稚呆板的国产动漫面 前,前者更受欢迎。在家长或老师的熏陶下,小学和幼儿园的小朋 友或许会喜爱可爱的卡通人物、一成不变的正义战胜邪恶。但稍微 年长的就会觉得着十分幼稚。邪不胜正,确实如此,但是往往也会 付出其惨重的代价。剧情如此“白目”,自然不受好评。 当然,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片《秦时明月》凭借宏大的剧情 和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使得挑剔的国内漫迷表示了赞许和认 可。 说到底,国产动漫之所以不被爱国之人喜爱,不外乎以下几点: 1.国产动画被国人认为“单纯”、“幼稚”、“无聊”,国产动画 教育青少年怎么做人的,十分纯洁,相对适合低年龄儿童,定位过 底,跟不上时代潮流;2.配音缺少优秀的配音演员;3.国产动漫缺 少创意,无法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4.国家对国产动画保护过严, 缺少真正的发展政策;5动画制作没有商业化、市场化,无法真正 得到发展。
组长 组员
李婧 刘梦依、严诗雨、胡芯 竹、陈姣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吴慧
活动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 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联系日 趋紧密,两者常被合二为一称为“动漫”。谈及动画,中国 与日本都是东方文化体系,文学上有着历史渊源,其动画也 都是在西方动画的影响下产生,借鉴于美国迪斯尼动画的大 背景而发展起来的。而在日本、大中华等许多地方,日本动 漫十分流行,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时尚,故以中文提及 “动漫”时多指日本动漫或日式动漫。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世界上漫画领地中日本是极 为重要的存在。在国内,日本动漫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即使 “禁播”屡屡出现,但动漫爱好者依旧会利用各种途径获得 最新的日本动漫资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抵制日货, 但对于日本动漫的热情却从未减少,甚至增加。尽管国内动 漫貌似被大力扶持,当然也有好的作品诞生,只是没有大量 涌现。而值得肯定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存在日本动漫的影子。 可以说,爱好国内动漫的人一定喜爱日本动漫,反之,则不 尽然。换句话说,我们在模仿和借鉴日本动漫。 因此,中国动漫的发展道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模仿是死路,只有取其金华去其糟柏加以创新才是活路可 走。是以,为了中国动漫的发展,我们必须思考,中日动漫 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区别。
《超级漫画-素描技法》扫描图
【中日场景比较】(中) 中日场景比较】(中 】(
中国动漫场景宏大,中国古代建 筑是频繁出现,京城,塞外,都 精致美观,大气,有着浓浓的中 国风,画面华美动人。
【中日场景比较】(日) 中日场景比较】(日 】(
日本动漫多是校园风,科幻,乡 村,对生活的描写较多,或者是 天马行空的幻想,画面精致漂亮, 仿佛一幅专业的美术作品。
活动所需条件
• 准备阶段:在书籍、网络中收集中国动漫 和日本动漫的文献、图片、视频资料。 • 实施阶段: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认 真分析。提出各种观点,进行讨论。 • 总结阶段:将小组的讨论结果整理完善, 完成研究。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中日动漫的区别何在? 中日动漫的区别何在? 泱泱大国、人才济济, 泱泱大国、人才济济, 为何没有产生日本那 样有价值的好作品? 样有价值的好作品? 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 和研究的问题。 和研究的问题。
项目 国家
剧情 内容
人物 设定
场景 设计
优点
缺点
★★★ ★★★ ☆
★★★ ★☆
具有教育 意义,背 景精美。
人物 粗糙,不 够大众化。
★★★ ★★★ ☆ ★★
★★★ ★
光影效 有些 果逼真, 低俗内容, 人物美型。 剧情千篇 一律
结果评析: 结果评析:
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漫画慢慢地在中国传播开来,很多小学生、中学 生和大学生都看过很多日本动漫。为什么日本漫画会那么流行呢?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漫画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向多元化发展。日本漫画是按照读者 群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类的,可分为儿童漫画(以6~11岁的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 画,内容简单易懂,如《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少年漫画(以6~18岁的少 男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少女漫画、唯美漫画、女性漫画(以超过20岁的女性,尤 其是家庭妇女和白领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青年漫画(以18~25岁的青年男子 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有着更多成人化的元素,内容多表现上班族和大学生生活)等 等。 其次,日本漫画的画风非常丰富和漂亮,很受读者的欢迎。而且故事的情节或紧凑、 或新颖,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心态。日本有很多经典漫画蕴涵深刻人生哲 理,人物美情节佳,多种优点不在次累述。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 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在日本本土,有87 %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 并且,日本动漫界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可以产生许多专业优秀的漫画家;有很好的法 律保护;日本还把动漫当成产业。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 是日本的第三大产业。 中国应该在人物设计方面,光看群众方面做好正确的调整,加强动漫在中国的地位, 打理发展动漫第三产业,挖掘和培育有潜力的动漫人才,这样才能使中国动漫有所进步!
从不同方面对比中日动漫
【中日眼睛比较】 中日眼睛比较】
日式动漫眼睛大而有神, 有的偏夸张,睫毛长而浓, 中国动漫的人物眼睛多是 丹凤眼或圆眼,要么细长 要么圆方,或较过写实或 太过幼稚。
动画(中)
《画技法-眼睛》扫描图(日)
【中日人体比较】 中日人体比较】
日式动漫男主角多是帅气的8头身,中国则 是写实的7头身。或者Q版居多。
相对于中国动漫,日本动漫作品更注重精 致小巧、一丝不苟。它以细致的角色、造型机 场设计,超现实的丰富想象,来满足 观众的视 觉享受与幻想神经。流行30多年的日本动画 《哆啦a梦》无意识经典中的经典,可爱的人 物造型,唯美的背景设计,动听的音乐,以及 令人着迷的天马行空的故事。如今的日本动漫 依旧牵动着人心,因为创造它的作者有着大胆 而丰富的想象力;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也 有为追求动漫的质量而努力手绘的专业制作人 员;为了更好地表现故事人物的情感,他们会 认真的选择声优,制作符合故事的动人音乐。 当然,也有商业目的的动漫产生,含有色情、 暴力元素也是日本动漫界的缺点。 日本动漫之所以让人无法忽视,甚至为之 魂牵梦萦,是因为:1.广泛度,日本动漫是相 对于所有年龄段的;2.精细度,日本动漫无论 是在人物设计上,还是情节上,绝对精细,人 物让人很喜欢,很抢眼,故事的内容绝对牵动 目的二: 人心,够刺激;3.新颖度,不得不承认日本动 目的二:寻找日本动漫的优缺点 漫冒险故事的确令人佩服,想象力超强;4.刺 激度,即使是坏人也不是一味的笨蛋,而是正 义与邪恶间智慧与智慧、能力与能力的较量, 牵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