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教学设计
电子体重秤课程设计
电子体重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体重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分析电子体重秤的电路原理和传感器应用。
3. 学生了解电子体重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体重秤,进行简单的体重测量。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并解决电子体重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电子体重秤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体重秤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对科技创新的信心。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一节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体重秤的原理与结构- 介绍电子体重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等组成部分。
- 分析电子体重秤的电路原理,理解其测量体重的基本过程。
2. 电子体重秤的使用与操作- 讲解电子体重秤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校准、测量、读取数据等。
- 学生动手操作电子体重秤,体验实际测量过程。
3. 电子体重秤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介绍电子体重秤的日常维护方法,确保其准确性和使用寿命。
- 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学会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4. 电子体重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电子体重秤在健康监测、运动健身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设计方案-电子秤(优选.)
行动导向教学设计方案
任务3:认识应变式传感器
任务实施条件
自动测试与检测技术实训室 一体化教学,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任务描述
请选择一种应变式传感器,设计一个电子秤。
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该电子秤能够测量0~200kg 重量的物体; 2.测量数值要能够直观显示出来。
任务目标
专业能力:
掌握如何利用应电式传感器实现压力量的检测与控制,并推广到其他方面的应用。
方法能力:
能够采用现代的网络手段,利用精品课程,收集查阅多媒体资料,并针对具体任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毅力、耐力以及承受力等能力。
社会能力:
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责任心、时间观念、倾听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重点与难点
◆ 重点:应变式传感器对压力量的检测 ◆ 难点: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及其应用
任务实施组织过程
任务名称:基于应变式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
制定人员:
制定时间: 2010 年9月
授课教师: 所需学时: 4
项目3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子秤设计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如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电子秤的设计原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秤模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电子秤设计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认识到科技发展对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优化电子秤设计方案。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类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尝试。
3.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知识层面: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层面:能够独立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关注生活科技发展,具备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概述- 了解电子秤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 熟悉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电子秤工作原理- 学习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基础物理知识。
- 掌握电子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转换过程。
3. 电子秤的组成与结构- 认识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
- 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电子秤设计实践- 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电子秤模型,包括电路图绘制、元件选择等。
- 掌握组装和调试电子秤模型的技巧。
第5课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教学设计
第5课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教学设计《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日常生活中的电子秤引出称重传感器。
第二部分介绍称重传感器的应用。
第三部分通过介绍车辆超载自动监测系统,体现了物联网的实际应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各类传感器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对传感器进行解释和描述。
同时,本课中还安排了学生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通过与标准体重指数值的对比,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升。
预设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对称重传感器做出解释和描述。
2.通过对常见电子秤的了解,认识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
3.通过对车辆超载自动监测系统的分析,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知道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4.通过个人体重指数的计算和对比,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升。
教学重点认识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课时安排:1课时预设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让学生)描述使用过的称重器具。
(教师出示常见的体重计图片,选择并做适当描述)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二、新授1、电子体重计问题:电子体重计与传统体重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特点:直接给出体重数值。
思考:结合以往学习经验,电子体重秤中是否应该含有传感器?你能给它命名吗?(若有问题,教师可以出示前面学过的几类传感器的解释)教师小结、揭题指出:称重传感器—能够将物体重量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器件。
2.称重传感器的应用(1)介绍称重传感器应用产品。
观看视频:电子秤视频材料。
(2)车辆超载自动监测系统。
阅读教材:教材第17页内容。
问题:称重传感器在该系统的作用?对车辆称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师小结称重传感器作用:感知车辆载重。
监测系统的目的:监测车辆是否超载,超载则报警。
结论: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3)问题:车辆超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出示超载造成的危害或事故图片。
小结:防止车辆超载,避免或减少事故危害的发生。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的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智能电子秤在日常生活中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计量工具之一,如超市、家庭厨房等场所常见。
它通过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具备自动计量和数据显示的功能。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教案,教导学生了解这一技术背后的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了解智能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学习使用传感器进行重量测量和数据显示;-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内容:- 了解智能电子秤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子秤教学模型或展示图片,学生将了解到智能电子秤是如何通过称重传感器来检测物体质量,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 实践操作:学生将亲自操作智能电子秤进行物体的称重操作。
- 数据处理和结果显示:学生将学习如何读取和处理智能电子秤传递的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或计算机界面进行结果展示。
3. 教学步骤:此教案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前期准备、实践操作和数据处理与结果展示。
- 前期准备: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准备智能电子秤教学模型或实物,以便学生观察和理解智能电子秤的基本原理。
- 对智能电子秤的传感器原理进行简要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 实践操作:- 呈现实际物体: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不同重量的实际物体,如书、水果等,供学生操作。
- 操作智能电子秤:学生依次将物体放在智能电子秤上,观察重量显示结果。
- 让学生自行记录测量结果,并对这些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 数据处理与结果展示:- 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智能电子秤的数据输出接口和软件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 学生通过计算机界面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将测量结果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如求平均值、比较大小等)。
- 学生将数据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展示,可以用图表、文字说明等形式呈现。
4.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智能电子秤工作原理和应用的小论文,提出一些改进或创新的建议。
(完整版)传感器课程设计_称重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2012年6 月25任务书课程传感器课程设计题目称重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黄俊学号0906********主要内容:使用称重传感器,设计一台电子称电路,可称重5千克,精度10克。
设计开始先查阅相关资料,如元器件资料、方案选择等,可以使用单片机方案,也可以使用模拟电路方案,设计显示电路时显示**.**千克,并有相应的手动校正电路。
基本要求:1.设计以测量显示部分电路为主;2.要绘制原理框图;3.绘制原理电路;4.要有必要的计算及元件选择说明;5.提供元件清单;6.如果采用单片机,必需绘制软件流程图主要参考资料:[1]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 王琦.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设计[J].木材加工机械.2005(3)[3] 缪少勇.浅谈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J].科学之友.2010(14)[4] 施昌彦.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87(4)[5]张国维.测控电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完成期限2012.6.25—2012.6.29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2年6 月25 日摘要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都需要测量物体的重量,于是就用到秤,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其要求操作方便、易于识别。
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误差小和线性度好等优点,且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在力、压力和重量测试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特点。
所以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制作的数显电子秤具有准确度高易于制作,简单实用、成本低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称重传感器、电阻应变计、精度、显示目录一、设计要求 (1)二、方案设计 (1)1、方案说明 (1)2、方案论证 (2)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2)四、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五、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1、测量电路 (6)2、差动放大电路 (7)3、A/D转换 (8)4、显示电路设计 (9)5、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 (10)六、总结 (11)称重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一 、设计要求使用称重传感器,设计一台电子称电路,可称重5千克,精度10克。
传感器课程设计称重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2012年6 月 25任务书课程传感器课程设计题目称重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黄俊学号 0906********主要内容:使用称重传感器,设计一台电子称电路,可称重5千克,精度10克.设计开始先查阅相关资料,如元器件资料、方案选择等,可以使用单片机方案,也可以使用模拟电路方案,设计显示电路时显示**.**千克,并有相应的手动校正电路.基本要求:1.设计以测量显示部分电路为主;2.要绘制原理框图;3.绘制原理电路;4.要有必要的计算及元件选择说明;5.提供元件清单;6.如果采用单片机,必需绘制软件流程图主要参考资料:[1]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 王琦.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设计[J].木材加工机械.2005(3)[3]缪少勇。
浅谈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J].科学之友。
2010(14)[4]施昌彦.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J]。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1987(4)[5] 张国维.测控电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完成期限 2012.6.25—2012.6。
29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2年 6 月 25 日摘要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都需要测量物体的重量,于是就用到秤,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其要求操作方便、易于识别。
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误差小和线性度好等优点,且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在力、压力和重量测试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特点.所以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制作的数显电子秤具有准确度高易于制作,简单实用、成本低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称重传感器、电阻应变计、精度、显示目录一、设计要求 (1)二、方案设计 (1)1、方案说明 (1)2、方案论证 (2)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2)四、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五、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1、测量电路 (6)2、差动放大电路 (7)3、A/D转换 (8)4、显示电路设计 (9)5、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 (10)六、总结 (10)称重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一、设计要求使用称重传感器,设计一台电子称电路,可称重5千克,精度10克。
课程设计电子秤
课程设计电子秤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秤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习电子秤的测量原理,理解其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
3. 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秤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秤,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2. 学会分析电子秤的测量数据,进行简单的误差判断和校正。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秤的制作或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秤及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电子秤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理学科,涉及电子技术和实际操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学生特点:学生为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3.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显示屏等组成部分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五章“传感器”第二节“电子秤传感器”2. 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讲解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教材章节:第六章“测量误差”第一节“误差分析”3. 电子秤的实际操作与应用:介绍电子秤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七章“电子秤的应用”第一节“电子秤的使用与维护”4. 电子秤制作或模拟实验:分组进行电子秤的制作或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教材章节:第八章“实践与拓展”第二节“电子秤的制作”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第二课时: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第三课时:电子秤的实际操作与应用第四课时:分组制作或模拟电子秤实验,总结与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传感器课程设计(智能家居、电子称)
传感与检测课程设计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设计目的:随着智能分析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家居环境的安全,伴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基于智能化的实时监控系统应运面生。
目前,视频监控系统经历了模拟监控、数字监控和网络监控3个阶段。
虽然视频监控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在中国市场兴起,有很多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但是现在仍未得到普及,而且目前智能家居的国际标准尚未成热,因此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次课题研究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的四个部分,实现家居温度,煤气泄漏,外人闯入,火灾烟雾的检测!设计要求:1 用Protel画出设计原理图。
2 采用Protuse进行仿真,完成系统电路图的部分和全部仿真,在设计说明书中体现仿真结果。
3写设计说明书。
总体设计方案:本系统采用四个模块单独实现,设计简单,可靠!各个模块的设计一室内环境温度的检测由于考虑到家居室内的环境比较良好,且不需要相当精确的检测,于是采用集成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室内温度硬件该系统由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 发光二极管(灯光报警) led显示单片机组成工作环境在lcd上显示温度值当室内温度低于某个数值或者高于某个数值是,发光二极管将发出报警信息检测电路该系统用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环境温度。
DS18B20是典型的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工作电压为3~5v,测量结果以9~12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
DS18B20的工作原理在该检测系统中,单片机AT89S51作为主机,DS18B20作为从机,由于DS18B20采用的是主从结构,只有主机呼叫从机,从机才能应答。
因此,访问器件时必须严格遵循单总线命令序列,以及初始化,ROM,命令功能的命令。
单总线器件采用严格的通讯协议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通讯协议包括:复位脉冲,应答脉冲,写0,写1,读0,读1,所有这些信号都是以先低位,后高位的方式发送的。
第5课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
第5课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并熟练连接电路图。
团队合作,动手搭建出外形各异的电子秤。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积极思考,感受电子称的优势。
(2)认识称重传感器,了解其应用,连接电子模块,完成电子秤的制作。
(3)通过团队合作,应用比特造型模块,创意设计出造型各异的电子秤外形。
(4)围绕作品的创意,用途等方面进行说明和展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电子秤外形的设计,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2)通过模块的组建,拼装,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过程,提高团队意识,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4)作品的描述展示,设计理念和功能说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团队合作,设计电子秤的外形,组建电子模块,实现其功能。
难点:设计新颖的外形,制作漂亮且实用的作品。
【教学资源】PPT课件,图片,视频资料,比特造型模块,智能电子秤的电子模块。
【教学过程】1. 导入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常常要用到电子秤(板书:电子秤)。
如:超市买了水果,要进行称重(图片),你还在哪里见到使用电子秤?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生1:菜场买了蔬菜后也要称重;生2:黄金饰品店也有电子秤;生3:家里的健康秤也是电子秤。
2. 观察电子秤,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电子体重秤,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是如何工作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来研究呢?生:我们可以把电子秤拆开。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类似的电子秤,请组长打开盖子。
小组观察:电子秤中有哪些部件?(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师:谁来说说?生:我发现里面有圆形的电池、方的电子模块、显示屏幕、传感器。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部件。
(PPT出示)师:这是传感器,是用来称重的,我们称为称重传感器。
(板书:称重传感器)3. 师:你觉得这些部件都有什么作用呢?请小组讨论。
《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秤报告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电阻应变式电子秤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1 概述1.2 系统方案框图2.1 检测原理2.2 传感器选择2.3 测量电路介绍2.4 误差分析与修正(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1 软件设计方法3.2 测试系统流程图3.3 系统软件附录:1、参考资料 2、元器件表基于电阻式应变片式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电子秤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行各业显现出其测量准确,测量速度快,易于实时测量和监控的巨大优点,并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型的机械杠杆测量秤,成为测量领域的主流产品。
本文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用C 语言作为编程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以全桥压力传感器作为压力感受部件,制作出一套测量范围在0~1.999kg ,最小分度值为0.001kg 的电子秤。
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量是模拟量,数值比较小达不到A/D 转换接收的电压范围。
所以送A/D 转换之前要对其进行前端放大、整形滤波等处理。
然后,A/D 转换的结果才能送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
其数据显示部分采用LCD 显示,成本低且能很好地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本高精度电子秤系统可分为单片机控制电路、A/D 转换电路、复位电路、传感器、时钟电路、LCD 显示、滤波电路等几部分,其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组成框图电子秤的测量过程是把重量这种非电参数转换电参数即电压,并通过信号调节电路进行放大,把微弱的电压信号,mV 级的转换成V 级的电压信号,再通过A/D 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实现软件清零,软件调整,软件控制等功能,对A/D 转换器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送入LCD 显示电路,由显示电路输出测量结果。
整个系统实现了用单片机来控制输出,在线性度的确定过程中,需要对程序进行反复的修改,最终实现设计的要求。
2.工作原理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是通过电阻的应变效应进行测量。
系统通过传感器将压力这种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即传感器内部的电阻应变片感应到压力后,电阻发生微小变化,通过全桥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微小变化转化成电压的微小变化,ADC0832将信号调整到A/D 能采集的范围,然后由A/D 进行采集转换,接着把采集到的8位高低电平通过DOUT 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处理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由显示电路输出测量结果。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 项目六 智能电子秤教案
重点
1.STM32F1的ADC和称重传感器的认识与应用;
2.采集称重传感器数据并显示步骤掌握。
教学
难点
STM32F1的ADC的知识和使用。
教法与
学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及资源
教材、PPT、课堂任务单、思维导图、实操视频。
学情
分析
使用
教材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演示代码写完之后的编译过程。学生根据参考资料进行实践操作。
六、硬件环境搭建(5min,PPT第71页)
演示硬件设备的连接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学生根据参考资料进行实践操作。
七、固件下载(2min,PPT73-74页)
演示编译好的程序的下载过程。学生根据参考资料进行实践操作。
八、结果验证(3min,PPT第76页)
二、自评和互评(5min,PPT第78页)
1.小组各成员参照评价标准完成自评;
2.完成对其他小组的评价。
各组自评、互评
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实施过程和经验的介绍,锻炼自我展示能力。
课堂任务单
任务小结
(5min)
一、任务小结(5min,PPT第80页)
教师总结本任务所学的知识点与技能点。
听讲
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任务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操作步骤,有助于课后巩固。
思维导图
任务拓展
(5min)
一、布置任务拓展题,作为课后作业(2min,PPT第82页)
教师讲解任务拓展题要求。
二、简单分析解题思路(3min,PPT第82页)
教师给出解题思路。
听讲
通过课后任务拓展题检验学生对本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传感器电子秤设计《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课题:设计一种电子秤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XX学院XX年X月X日数字电子秤设计1.系统方案设计1.1 概述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量程0~1.999kg)。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三运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双积分型A/D转换器ICL7107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1.2 系统方案框图电路方框图如下:图1.电路方框图2.工作原理2.1 检测原理本设计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系统、模数转换系统、显示器。
其原理图如下所示。
测量过程是把被测物体的重量通过传感器将重量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放大系统把来自传感且微弱信号放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数字量通过数字显示器显示重量。
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我们选用全桥测量电路,应变电阻作为桥臂电阻接在电桥电路中。
无压力时,电桥平衡,输出电压为零;有压力时,电桥的桥臂电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有相应电压输出。
三运放大电路是把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以满足模数转换的要求,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放大器应该尽量做到高阻输入低阻输出,因此一般选用运算系统组成放大电路。
2.2 传感器的选择2.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
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
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种: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电阻丝应变片,为获得高电阻值,电阻丝排成网状,并贴在绝缘的基片上,电阻丝两端引出导线,线栅上面粘有覆盖层,起保护作用。
称重式传感器课程设计
称重式传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称重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称重式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功能特点及其数学模型。
3. 学生能够描述称重式传感器在测量精度、误差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称重式传感器,进行简单的称重实验,并记录数据。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提高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称重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及物理测量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意识。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十一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相关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引言: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引出称重式传感器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传感器定义及分类- 称重式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2. 称重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结构:- 弹性元件的应力与应变关系- 传感器敏感元件的转换原理- 称重式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及功能3. 称重式传感器数学模型:- 传感器输出特性- 传感器数学模型建立- 传感器灵敏度、分辨率等参数介绍4. 称重式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与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 影响传感器精度的因素- 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5. 实践操作:- 称重式传感器操作演示- 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称重实验- 数据记录与分析6. 应用案例分析:- 介绍称重式传感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7. 总结与拓展:- 回顾课程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传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控制,保证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称重式传感器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本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向学生讲解称重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数学模型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教案.
师:总结所以要防止车辆超载,避免或者减少事故危害的发生。
师:车辆超载会带来危害,那我们身体超重是否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呢?
师布置任务自学书P18,了解体重指数,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问题2:体重指数在什么范围内属于健康?
问题3:你自己的体重指总1课时)
课题
第5课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对体重器做出解释和描述。
(2)通过常见体重器与电子体重计的对比,认识称重传感器及应用
(3)通过对车辆超载自动监测熊的分析,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知道传感器是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4)通过个个人体重指数的计算和对比,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示。
师:交流得出结论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身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播放本节课知识回顾视屏
生:说一说
生:说一说
生:听
生:这种体重计能直接读出重量数据
生:传感器
生:体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
生:将物体的重量转换的电子器件。
生:观看图片,了解称重传感器。
生:上机操作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汇报。
师:认识了称重传感器,它除了应用在体重计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的应用吗?
布置任务:上网查找称重传感器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
师:总结展示一些图片进行说明。
师:你见过这样的电子秤吗?你知道它是什么作用吗?
任务:请你自学书P17,说说这里的称重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检测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师:你说的真好!那是什么使得我们能直接读出重量的数据呢?
师:你能根据我们之前学习的传感器给这种传感器命名吗?
智能称重仪表系统课程设计
智能称重仪表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智能称重仪表系统中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3. 了解智能称重仪表系统在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智能称重仪表系统进行简单设计和分析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连接、调试和维护智能称重仪表系统;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对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掌握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加强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传感器原理及其在称重系统中的应用;- 信号处理与数据传输技术;- 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技术指标与性能评价;- 智能称重仪表系统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 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智能称重仪表系统概述,学习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第二周:传感器原理及其在称重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周:信号处理与数据传输技术;- 第四周: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技术指标与性能评价;- 第五周:实践操作一,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第六周:实践操作二,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第七周:实践操作三,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第八周:智能称重仪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案例分析。
幼儿教案,各种各样的秤反思
篇一:第5课智能电子秤教案与反思第5课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对称重传感器做出解释和描述。
(2)通过对常见电子秤的了解,认识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
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4)通过个人体重指数的计算和对比,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主导的策略,让学生做出对称重传感器的解释和描述。
通过个人体重指数的计算和对比,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升。
【课时安排】安排l课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电子体重秤。
【教学过程】篇二:教案及反思《认识塑料》教学设计遵义市中华小学:任洪一、活动背景1、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实践是生活的体现,它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因此,综合实践课的设计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多媒体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展示生活情景,调动生活中的经验,引发生活中的话题。
发展学生认知,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其中感受、体验、提升。
2、自主合作,平等对话《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进行对话,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3、超越文本,自悟启发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整合教材内容,把教材作为一个话题展开学习活动。
活动中注重自悟与启发统一,努力促进品德内化,挖掘课程资源,有补充有超越。
我在授课时以环保教育为切入点,立足于培育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让学生的环保意识有一个实践的平台。
二、学情分析: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接触一些塑料制品。
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他们对塑料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他们还不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塑料等一些工业制品,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乱丢塑料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是很强。
荷重传感器及电子秤课程设计
荷重传感器及电子秤课程设计姓名______________庞宇杰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11机械(秋)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校区_____________闸北电大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12月荷重传感器与电子秤一.设计简述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电子秤在许多商业活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
电子秤作为一个典型的自动检测系统,也可以归纳为由三大环节所组成。
如图1所示一次仪表通常指的是传感器,它是由敏感元件,电路,机构等组成,是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对某些物理量具有一定的敏感,然后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
电子秤所选用的是荷重传感器。
通常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比较弱小,不足以驱动显示器。
为此还需要采用二次仪表对信号进行放大;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往往还夹带外部的干扰信号,必须把它去除,一般二次仪表还包括滤波电路用以消除干扰;传感器的转换关系往往并不服从线性关系,所以有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线性补偿处理。
故称二次仪表为测量与显示部件。
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可能是模拟量,也可能是数字量。
三次仪表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所以要求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必须是数字信号。
三次仪表将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并形成控制量输出。
作为规模较小的仪表系统,三次仪表主要是以中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电路,组成智能化仪表。
使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大大提高。
图2所示的以单片机为核心部件组成三次仪表,它大大丰富了电子秤功能。
各种各样形式的电子秤的仪表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必须利用荷重传感器来采集重量信号并变换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
电子秤的二次仪表把来自荷重传感器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
这不仅为了提高灵敏度,更重要的是与下一环节的电路进行正确匹配。
目前大多数电子秤是数字显示方式,所以模拟信号还必须作模数转换。
有了A/D转换器的数码信号,就可以进行自动标度变换、自动超载报警、自动数字显示。
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课题:设计一种电子秤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XX学院XX年X月X日数字电子秤设计1.系统方案设计1.1 概述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量程0~1.999kg)。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三运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双积分型A/D转换器ICL7107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1.2 系统方案框图电路方框图如下:图1.电路方框图2.工作原理2.1 检测原理本设计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系统、模数转换系统、显示器。
其原理图如下所示。
测量过程是把被测物体的重量通过传感器将重量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放大系统把来自传感且微弱信号放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数字量通过数字显示器显示重量。
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我们选用全桥测量电路,应变电阻作为桥臂电阻接在电桥电路中。
无压力时,电桥平衡,输出电压为零;有压力时,电桥的桥臂电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有相应电压输出。
三运放大电路是把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以满足模数转换的要求,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放大器应该尽量做到高阻输入低阻输出,因此一般选用运算系统组成放大电路。
2.2 传感器的选择2.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
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
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种: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电阻丝应变片,为获得高电阻值,电阻丝排成网状,并贴在绝缘的基片上,电阻丝两端引出导线,线栅上面粘有覆盖层,起保护作用。
智能电子秤课程设计报告
我国的电子衡器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执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制定的国际建议并要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与装备、有国际水平的质量。这就要求企业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努力提高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水平,稳定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本文以松翰SN8P1937单片机为核心,基于Auto-Run功能,当待测重量达到体重秤的开机重量时便开始称重,不像以前的体重秤要用脚踩脚踏开关才能开始称重。该单片机内部集成了16位的AD转换功能,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液晶驱动等丰富的片内资源。该系统只有在称重的时候在正常模式工作,此时会打开硬件资源,其他时间都工作在绿色模式,绿色模式芯片的电流只有几个微安,因此,该款体重秤非常省电,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环保性。
该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硬件设计部分分为:LCD显示部分,压力信号采集与转变, EEPROM,低电压检测模块和部分按键。由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非线性的,所以如果利用线性的处理方法有很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不准。因此采用分段线性的方法完成AD转换部分和放大电路部分的设计。软件部分先完成各个模块的底层驱动,然后完成应用层的设计,最终使系统达到预期的结果。
1 绪论
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作为体重测量仪器,电子体重秤以其测量的准确性和高速性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仪表体重秤,成为测量体重领域的主流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日常生活中的电子秤引出称重传感器。
第二部分介绍称重传感器的应用。
第三部分通过介绍车辆超载自动监测系统,体现了物联网的实际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各类传感器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对传感器进行解释和描述。
同时,本课中还安排了学生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通过与标准体重指数值的对比,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升。
预设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对称重传感器做出解释和描述。
2.通过对常见电子秤的了解,认识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
3.通过对车辆超载自动监测系统的分析,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知道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4.通过个人体重指数的计算和对比,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升。
教学重点
认识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
(让学生)描述使用过的称重器具。
(教师出示常见的体重计图片,选择并做适当描述)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二、新授
1、电子体重计
问题:电子体重计与传统体重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直接给出体重数值。
思考:结合以往学习经验,电子体重秤中是否应该含有传感器?
你能给它命名吗?
(若有问题,教师可以出示前面学过的几类传感器的解释)
教师小结、揭题指出:称重传感器—能够将物体重量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器件。
2.称重传感器的应用
(1)介绍称重传感器应用产品。
观看视频:电子秤视频材料。
(2)车辆超载自动监测系统。
阅读教材:教材第17页内容。
问题:称重传感器在该系统的作用?
对车辆称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教师小结称重传感器
作用:感知车辆载重。
监测系统的目的:监测车辆是否超载,超载则报警。
结论: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
(3)问题:车辆超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出示超载造成的危害或事故图片。
小结:防止车辆超载,避免或减少事故危害的发生。
过渡:车辆超载会带来危害,那么,我们身体超重是否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三、练习
完成实践园:
计算体重指数
(1)交流你的体重指数,对比标准体重指数值,你的体重正常吗?
(2)小组讨论:通过体重指数的对比,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日常饮食和体育锻炼方面思考)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校了什么?
你有哪些感触或想法?
教后反思: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各类传感器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对传感器进行解释和描述。
因此,在本课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行解释和描述传感器,教师只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教材中介绍的车辆超载自动检测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物联网应用系统,故可以对此做较全面的介绍。
另外,超载检测系统的目的是防止超载,从而减少因超载带来的危害,因此建议从超载的危害性角度做适当挖掘。
在实践园中,利用电子秤测量体重,类似对车辆超载的检测,通过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让学生意识到身体超重同样对健康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