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十一五”,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日前,又出台《“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趋于均衡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按照“以德为首、学历牵动、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本研训推进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为推手,遵循“高起点、高效益、高质量”的原则,高质量完成全市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均接受了以专业化发展为导向、师德为首、师能为主、新课程为核心的不少于24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建立了省、市、县(市)区、校四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共培训市级骨干教师3520名,县(市)区级骨干教师5697名。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启动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参训教师达2824人;坚持每年对全市公开招聘的新任教师开展岗前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研讨和特色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为新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共培训新任教师4169人;为缩小城乡差距,成功开展“辽西北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模式改革试点班”“特级教师、优秀市级骨干教师送培下乡”等活动,近千名农村教师参加高层次研修,同时结合城乡结对、连片教研、送教下乡、网络远程培训等形式,确保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地区特色和实际开展班主任培训、心理健康培训、英语教师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为尽快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水平,支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鼓励教师参加函授、远程等形式学历提高培训。完成“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严格按照省“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规定,开足村小大学生班全部课程,严格村小大学生班的管理,保证村小大学生班质量,共培训村小大学生300人;与辽师大、渤海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函授学历教育,近千名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历水平;联合师范大学等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网络学历教育,保质保量推进中小学教师的本科化进程,目前参加远程学历教育学员已超过300人;采取多种途径办好教育硕士课程班,鼓励高中教师进修教育硕士课程。
《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训工作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达到目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遵循公平均衡、优质高效、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培训原则,积极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基础性、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创新,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趋于均衡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体内容包括: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以全力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大规模教师培训的开展。
采取措施:1、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同时,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2、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探索建立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机制、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3、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4、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加强教师进修院校专业化建设、大力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此外,加强组织领导,为教师全员培训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