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自由基: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的电子碎片。

2.环境化学效应: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3.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后是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间接或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够干扰体内激素平衡的化学物质,一般都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生产和排放的污染物质。

5.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6.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

7.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而改变存在的形态或转变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8.环境容量:特定的环境单元在不影响其特定的环境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9.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他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10、环境物理效应:由物理作用引起的,比如噪音、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环境效应。

1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是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12.环境背景值(环境本底值):某地未受污染的环境中某种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的含量。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酸沉降(acid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2、湿沉降(wet deposition)指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被降水去除或湿沉降对气体和颗粒物都是最有效的大气净化机制。湿沉降有两类:雨除(rainout)和冲刷(washout)。

3、雨除是指被去除物参与成云过程,即作为云滴的凝结核,使水蒸气在其上凝结,云滴吸收空气中成分并在云滴内部发生液相反应。

4、干沉降(dry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和气溶胶等物质随气流的对流、扩散作用,被地球表面的土壤、水体和植被等吸附去除的过程,具体包括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土壤)碰撞而被捕获(被表面吸附或吸收)的过程。

5、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表的过程。通常指的是湿沉降,又称酸雨。

6、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酸雨。

7、冲刷是指在云层下部即降雨过程中的去除。酸雨是由于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的。 8、光量子产率:表示化学物质吸光后,所产生的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过程的相对效率 9、可吸入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

10、飘尘:长期飘泊在大气中颗粒直径小于l0μm的悬浮物称为飘尘。

11、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12、化学去除: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产其他气体或粒子而使原污染物在大气中消失的过程。

13、光化学第一定律:分子对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要有特征吸收光谱。

14、气溶胶: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

15、自由基反应:凡是有自由基的生成或由其诱发的反应。

16、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 和氮氧化物(NOx 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O3、醛类、PAN、HNO3等二次污染物。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17、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

18、降尘:指能用采样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

19、总悬浮颗粒物: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第三章

1、标准分配系数: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标准分配系数。

2、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

4、辛醇-水分配系数: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

5、专属吸附:是指吸附过程中,出了化学键的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华力或氢键在起作用。

6、光敏化作用:一个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一个接受体分子,导致接受体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光敏化作用。

7、生长代谢:微生物可用有机化合物(有机污染物)作唯一碳源和能源从而使该化合物降解的代谢。

8、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

9、共代谢:某些微生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被称为共代谢。

10、亨利定律:即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正比于液体所接触的该种气体的分压。

11、有毒污染物:是指进入生物体后累积到一定数量你是体液和组织发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12、光量子产率: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与吸收总光子数之比。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毒物:进入生物机体后能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并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2、毒物的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

3、毒物的独立作用:指毒物对机体的侵入途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均不相同。

4、汞的生物甲基化: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水体底质中的某些微生物能使二价无机汞盐转变为甲基汞和二价甲基汞。

5、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6、肠肝循环: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运行中有重新被吸收的现象。

7、毒物的相加作用:指联合作用的毒性等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8、生物富集: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9、半数有效浓度:指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须的毒物浓度。

10、毒物的协同作用: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