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2016年11月上青春岁月19纵观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可以发现在文人中,归隐是一种常见现象。

他们大多是因为官场黑暗,生活浑浊而选择归隐。

然而,具体的个人性格和社会背景不同,影响了他们归隐的方式又有所不同。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本文就这三种归隐方式各自列举现象,分析原因。

一、小隐隐于野小隐是指希望借助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

小隐于山林是最简单直接的归隐方式,乃隐逸之本位。

小隐时间出现得最早,传说三皇五帝时就有巢父、许由这样的隐于山林之士,而《周易》则是阐发隐逸思想的最早蓝本。

先秦隐逸风潮兴起,儒、道两家的思想是为隐逸奠定了思想基础。

两种思想互补使得一股“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主流思潮形成。

而当时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政治黑暗。

故许多士人纷纷选择“隐于林”来彰显独立人格和价值理想。

比如“竹林七贤”,在精神上,他们“高情远趣,率然玄远”;在体貌上,他们有着“若孤松”、“若玉山”的健壮之美,可见他们的快乐更接近自然,更接近生命本身。

而最为后人所熟知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是追求自然之乐的田园之乐,他的那首《饮酒?其五》就可以体现自然之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汉末年,王室势衰,宦官外戚争权,党锢祸起。

士人对礼教的轻蔑和对政治的游离,直接导致汉末隐逸之风的流行。

竹林名士放情肆志,栖神山林,以隐逸作为反抗司马氏政权的手段,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终遭斧钺之祸。

嵇康被诛、向秀失图造成当时文人对现实政治的畏懼心理,士人欲仕不甘,欲隐不能,动辄得咎,这种政治高压使“士讳登朝而竞赴林薄”的隐逸之风盛行。

文人诗赋中虽大力渲染隐逸之萧散恬淡,心灵之自由纵恣,但物质上的匮乏、生活上的潦倒、精神上的空虚毕竟是小隐生活的常态。

这种“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人格情操虽然让人点赞,但其与世睽隔的孤寂和离群索居的生活却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精神境界也确难达到,故而汉代《招隐士》诗中在渲染隐逸荒寒凄清之境后发出“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吁求。

秦朝的隐逸现象及隐士政策

秦朝的隐逸现象及隐士政策

①仅《 战国策》 一书中, 就多见六国君臣激烈斥责秦国的言论。如“ 今秦者 , 虎狼之国也” ( 《 战国策 ・ 西周策》 , “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条, 游腾 之语) 。“ 夫秦, 虎狼之国也 , 有吞天下之心。秦, 天下之仇雠也” , “ 秦, 虎狼之 国, 不可亲也” ( 《 战国策 ・ 楚策一》 “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 条, 苏秦 、 楚威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推论秦朝的统一形态在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控御等硬件方面应该是明确有效的但在文化与心理层面的软件却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天下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地域文化和地域心理方面甚至还一直存在着两大板块之间无法弥合的对立与仇视
◆ 史学纵横 ◆ 骑于荥阳东 , 大破之。 ” [ ] ‘ 卷 9 5 , < 灌 婴 传 ) ’ 这个记载所反映的 历史信息 , 值得认真分析。刘邦在部将中推选精通指 挥骑兵作战的人才 , 最应该当选的是李必、 骆甲两位校 尉。他们两位原来的身份是“ 故秦骑士” , 当刘邦要封 拜他们为骑将时, 两人却明智地拒绝 了, 出自 他们 口中
王之语 ) 。“ 秦虎狼之国也 , 无礼义之心” ( 《 战国策 ・ 赵策三》 “ 秦攻赵于长平” 条, 虞卿之语) 。“ 彼秦者 , 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 虏使其民。 彼则肆然而为帝 , 过而遂正于天下, 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 , ' (《 战国策 ・ 赵策三》 “ 秦围赵之邯郸” 条, 鲁仲连之语。 )
秦朝 的 隐逸现 象及 隐士政 策

中国古代士人隐而不仕 的行为十分常见 , 有学者 甚至将其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 特征” ‘ 。有 秦一代 , 隐逸现象也较为突出, 不过关于秦朝的隐逸问 题及秦政府的隐士政策 , 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少 , 本文拟 对此 问题作初步分析 。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摘要】: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没错,自古陶渊明就被誉为“千古隐逸之宗”。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的一生如江上雪浪几遭起伏,几番出士入士后归隐田居。

本文主要通过对其隐逸思想的形成以及出仕与隐退的辩证来浅析他的隐逸思想。

【关键词】:隐逸自然价值观反俗【正文】:历史的洪水冲刷掉无数才子名士,然而陶渊明那一派怡然自得的形象却越显光辉,他以固穷守节的的志向,恬淡平和的性情和笃意真古的诗作为后世文人建筑了一座精神家园,开创了隐逸之风。

他始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

可以说,陶渊明就是徘徊在出仕与退隐两者中不断冲击证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

一、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形成环境因素塑造了陶渊明心性恬淡,娴静少言的性格。

他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江南古郡——柴桑,其北有庐山,那巍峨高峻的气势和云雾缭绕仿佛天人接壤的神奇景色,曾对诗人产生巨大吸引力。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如此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境长大的陶渊明汲取了天地精华,未沾染俗世尘埃。

而从小习惯并熟悉山水田园生活,较之于生长于市井城镇中的世家子弟,更善于发现田园生活中的乐趣与意蕴,也更能忍受田园生活的平淡与清苦。

壮志凌云的年纪,诗人却徜徉于自然之间,所以不管远离多久,多远,终究会回到田园。

只要等到那一个契机就有义无反顾的冲动回到自然。

深刻的哲学思考给了陶渊明一种超然悠然的心境。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这使他卓然于一般诗人之上。

陶渊明以“自然”作为化解人生苦恼的良药,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

在创作《归鸟》、《形影神》等诗篇中,他都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和漫不经心的口吻咏他的诗句的。

隐逸文化:在古代,隐逸文化是如何演变的?与社会背景有何关系?

隐逸文化:在古代,隐逸文化是如何演变的?与社会背景有何关系?

隐逸文化:在古代,隐逸文化是如何演变的?与社会背景有何关系?中华文化一直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闻名于全世界,而且,中华文化还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含的内容数不胜数,即使到了现代,我们生活中也有着很多从遥远的古代留下来的文化。

最重要的是,中华的各类文化之间都是有关系的——它们大多数都是相辅相成的,往往由一些小小的风俗习惯,就会产生一种文化。

比如我们都有所了解的隐逸文化,就是建立在秦朝的儒、道思想产生并且兴盛的基础之上才慢慢形成的。

隐逸,顾名思义,就是指隐居在深山老林当中,过着无人打扰的生活,也只远离官场,活出自我的行为,当然也指隐居的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很多人都不愿意与那个时代同流合污,便选择隐居来远离那些自己所讨厌的食事物。

由此可见,隐逸是人的一种行为,它的发展自然与人的思想变化脱不了干系。

而人生活在由千千万万人组成的社会中,人的思想又和每个时代的思想行为趋势有着莫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隐逸文化的转型以及衰落都和每个时代的社会特点有关。

一、隐逸文化的出现从表面上看,隐逸只是脱离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在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山林之中,每天都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吟诗作赋,赏花看月;但其实隐逸不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思想上的净化。

而隐逸行为上升到思想的高度,老子在其中奉献极多,而且他使隐逸行为不止为理智的叛逆、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而是更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

说起老子思想对隐逸文化产生的影响,不得不提的是庄子这一人物,但他们二人对隐逸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庄子的贡献,大多数都是赋予隐逸行为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

在老子和庄子思想的基础上,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

而先秦隐逸行为的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那个动荡不安充满战争的时代,对此,很多人选择隐退,而隐退的原因却主要有两点。

其一,很多人虽然选择了隐退,但他的内心依然是积极向上的,他知道这只是一种审时夺度后明哲保身的做法,不仅能够避免灾祸,还能守护自己内心的纯净;而不是代表自己放弃了所要追求的目标。

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

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

第41卷第3期2021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Vol.41No.3Mar.2021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21.03.007刘永学.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一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41(3):43-48.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刘永学(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春秋霸政体制建立后,士人面临着出仕或者归隐的选择。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隐士群体逐渐形成。

纵观吴越历史的发展,与两位隐士——太伯和范蠡密切相关。

吴国为了争得霸主地位,取得中原各国的拥戴,自称其祖先为周的王子太伯,从中可以看出吴国历史发展的华夏化。

故此,太伯在后代史书中以儒家隐士的身份出现。

越王勾践在范蠡等人辅佐下,兴兵灭吴,但由于吴地不稳,未能北进,与中原各国交往较少,保留了很多吴越本土文化特色。

故而,范蠡是以道家隐士的形象见于史籍。

关键词:霸政;隐士;太伯;范蠡;吴越历史中图分类号:G122;K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3X(2021)03-0043-06收稿日期:2020-08-18作者简介:刘永学(1991—),男,山东济南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及历史地理。

E-mail:1157540473@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隐逸思想的文化渊源,学者的意见相对一致,大都认为出自儒道两家①。

笔者认为虽然儒道两家都有关于“隐逸”思想的理论,但二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就儒家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的原则而言,“出世”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或者说为了更好地“入世”。

儒家更加推崇“隐士”高风亮节、韬光养晦的仁义楷模和道德表率作用,而并不是十分认同单纯的隐姓埋名、无欲无求、仅仅为享受山水田园之乐的行为。

先秦隐逸思想浅析

先秦隐逸思想浅析

先秦隐逸思想浅析
谭慧存
【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7)002
【摘要】隐逸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自其产生时就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隐逸,本身就是一种对政治的态度.隐逸思想在其产生后对后世士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仕和隐逸的思想,根植于士人的血液之中,成为调节其进退出处的依据所在.士人隐逸思想的产生渊源,既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的隐者,也可以从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窥得一二.隐逸思想背后蕴含了士人对道德的坚守、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及对社会的批判.研究先秦时期的隐逸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后世士人的隐逸思想渊源,从而对隐逸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谭慧存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2;K23
【相关文献】
1.浅析传统山水画的隐逸思想 [J], 周康正
2.苏轼隐逸思想浅析 [J], 李蕊芹;许勇强
3.浅析先秦儒家诚信思想 [J], 高庆
4.先秦时期女性隐逸思想的存在及文化成因 [J], 程勇真
5.先秦隐逸思想与士人心态 [J], 陈斯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逸源于_易经_刍议

隐逸源于_易经_刍议

N o . 3 J u n e2 0 1 3
● 语言文学研究
隐逸源于 《 易经 》 刍议
高 智
( )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 ,海南 海口 5 7 0 2 2 8
隐逸思想通常 被 认 为 源 于 儒 、 道 两 家, 孔 孟 和 老 庄 通 常 被 奉 为 隐 逸 思 想 的 开 创 者, 这是一种误 摘 要 : , 读 。 隐逸源于 《 易经 》 可从 《 易经 》 中的阴阳五行观 念 、 刚柔共济思想以及《 易 经》 中的“ 贤 人” 与“ 隐 士” 进行考 辨 。《 易经 》 把人天生中的积极 《 进取 , 还是退让隐忍 , 儒、 道两家都可以从 《 易经 》 中寻觅到为之所用的文化因子。因此, 易 经》 应是隐逸思想 的发源地 。 关键词 : 隐逸 ;发源 ;《 易经 》 ( )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2; B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2 6 0 3 2 0 1 3 0 3 0 0 9 9 0 5 - - -
于儒家的功利性 , 其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很丰富 , 成 对隐逸思想的基本风貌的形 为隐逸文化的主 流 , 是 成有重要的 影 响 。 儒 家 隐 是 了 不 起 的 大 发 明 , 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 一 个 辉 煌 的 思 维 成 果 , 为积极 在修 齐 治 平 的 同 时 铺 平 了 另 一 条 达 入世的士人 , 观的道路 , 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平衡力量 , 为保持人 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开辟了另一条独特的时空 。 隐逸思想是如 何 产 生 的 , 隐逸思想有哪些源 头?隐逸思想和先秦典籍有何关系?要研究隐逸 思想 , 首先要 弄 清 楚 隐 逸 文 化 之 源 。 已 有 研 究 成 果 对 隐 逸 思 想 渊 源 有 多 种 说 法, 探 析 先 秦 典 籍, 《 易经 》 应是隐逸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 。 《 一、 易经 》 中的阴阳五行观念 在先秦文化思 想 体 系 中 , 有着多元的复式结

先秦军事法思想研究

先秦军事法思想研究

先秦军事法思想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先秦军事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首先简要介绍先秦军事法思想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接着阐述作者的观点,展开论述,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研究先秦军事法思想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研究背景和目的。

先秦时期,战争频发,军事力量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先秦军事法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时期军事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为现代战争法和国际法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先秦时期,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车战为主转变为步战为主,兵种也日益多样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军事法思想应运而生。

本文作者认为,先秦军事法思想的核心在于“以正其心为本,以修其德为用”。

这句话表达的是,战争的本质在于端正参战者的心态,提高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同时注重修明用兵之道,加强军队的纪律和指挥能力。

在论述先秦军事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方面,本文作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值得:1、重视誓约法。

在先秦时期,战争中广泛应用誓约法来约束参战各方的行为。

誓约法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所有参战者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束,如有违反者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从而保证战争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2、强调军事组织和指挥。

先秦军事法思想特别强调军事组织和指挥的重要性。

在这个时期,战争形态的变化使得原有的车战指挥方式已经不适用,因此需要建立更为灵活机动的指挥体系,同时要求各级军官明确职责和权力范围,保证军队行动的高度协调和有效。

3、提倡“教战一体”的军事教育制度。

先秦军事法思想认为,“教战一体”的军事教育制度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这种制度要求将战争教育和实战演练相结合,使参战者更好地掌握战争技巧和战略战术,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水平。

对于先秦军事法思想的影响,本文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对当时的影响。

先秦军事法思想的提出,为各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同时,这种思想也为后世的战争法和国际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孙子兵法》等军事名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论隐逸思想的流变及影响

试论隐逸思想的流变及影响

【 关键词】 隐士; 隐逸思想; 流变; 影响
【 中国图书分类号】 I 6 【 2 文献标识码】 A. 0
[ 文章编号】 1 8 94(061— 1 — 2 0 — 1420)2 00 0 0 9
隐逸文化实在是 源 远流 长 , 说 中的巢 父 、 由应该 是 传 许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 隐逸文化从未 占据过主流, 但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精神基因,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1 期 o 2 2O 年 1 月 O6 2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J RN H GDU C OU ALOF C EN 0U且G DUC rON E 0FE AI 1
d O. o 1 2 N .2
D c20 e .o 6
文 化的开端 。
2 庄 子 的 心 隐 .
文以艺业。不尔, 则与夫樵者在山, 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
“ 隐居怕也不足称为 “ 士” 隐士”须是 有名的“ ”即“ , 士 , 贤者 ” , 《 日:天地闭 , 隐。又 日:遁 世无 闷。又 日:高尚其 = 易》 “ 贤人 ” “ ” “
隐逸思想 曾历史地传承 和沉 淀 于历 代 不畅其 志 的士 人的 血 脉之 中。隐士虽“ 处江湖之远 ”但 隐逸思想 所产生 的社会 影 ,
响力有时并不 弱于“ 居庙 堂之 高” 。隐逸现 象 为我们 描绘 者 出了一幅 中国古代 文化的独特风景明确 提 出, 为 中国文化的 成
目的是为 了拉开 内心 世界与现实 世界 的距 离 , 获得一 种超越
分。但 隐有真隐 , 隐, 隐 ……所 以隐士这 个 概念 比较 复 假 半 杂, 它不仅指 啸傲 山林不 问世 事的 人 , 更重 要 的是指 整个 隐

隐逸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意义

隐逸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意义

隐逸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意义隐逸文化是一种追求离群索居、避免凡俗纷扰的生活态度和文化方式。

隐逸文化在历史上身为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流行文化现象,从原始社会开始,隐逸文化便已经开始形成并且不断演变。

一、隐逸文化的历史起源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求一种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隐逸文化。

隐逸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道家、儒家思想,他们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避世隐居。

隐逸文化在宋代达到顶峰,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都选择了归隐山水之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回忆快乐的事情,评价自己的生活,这些都成为了隐逸文化的一部分。

二、隐逸文化的意义与价值隐逸文化是一种文化方式,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它强调的是自然、自由、慢生活的态度和做法。

隐逸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观察和思考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隐逸文化能提醒人们放慢节奏,思考人生的本质。

其次,它可以通过超脱现实,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和自我提升。

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压力,令人感到疲惫不堪。

此时,隐逸文化便能帮助我们摆脱烦恼,宁静地度过难关。

最后,隐逸文化还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关注。

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往往能够体验到心灵上的愉悦,以及对环境的关爱。

三、如何体现隐逸文化隐逸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体现隐逸文化:1.规划时间。

抽出一些时间自我反思,冥想或者是安静地享受对话,并且避免零散地花费生命。

2.赏景。

走到自然风景区,沐浴在自然里,享受“山静水清”的感觉。

3.读书。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慢慢流连于纸上情境,一本好书可以给人带来无限舒适和想象。

4.享受当下,培养习惯。

不要太把未来和过去拿去过渡,一个清醒的眼睛,一个坚定的信念,可以让我们好好的面对每一个今天。

总之,隐逸文化是一种能够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生和自然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态度。

它可以订正我们的生活,让其变得更加普通化、平和和自然化。

论孔子的隐逸思想_朱明勋

论孔子的隐逸思想_朱明勋

论孔子的隐逸思想□朱明勋(内江师范学院文新学院,四川内江641000)关键词:隐逸思想表现原因影响摘要:孔子是提倡积极入仕的,但他在仕途遭受挫折后也产生了要归隐的思想,其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中时时流露出对古今隐士的崇敬与向往;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流露出要归隐的思想动机。

其隐逸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仕途遭受挫折,本质原因是主昏世浊、洁身自好而不愿同流合污。

孔子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众所周知,孔子是主张出仕的,虽生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但他却从没有放弃恢复周礼的努力。

所以,我们并不怀疑孔子是一个积极入世主义者,但我们也不能讳言世道的坎坷给他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后果就是使他常常流露出欲归隐的思想。

下面就从隐逸思想的表现、形成这种思想的原因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孔子的隐逸思想。

一、孔子隐逸思想的表现孔子的隐逸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其它典籍较少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概括说来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孔子在生活中时时流露出对隐逸者的崇敬与向往。

在孔子的心目中,古代的伯夷、叔齐、蘧伯玉等可谓是高洁的隐逸者,受到了他的极力赞许。

伯夷、叔齐乃殷末人,他们不食周粟而归隐于首阳山中直至活活饿死。

对此二人的这种气节孔子给予了充分肯定:“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蘧伯玉是卫国的贤臣,因卫灵公昏庸而弃职归隐,孔子称赞他:“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从上述这些对隐逸者的评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他们的隐逸行为充满了无限的崇敬之情,尤其是蘧伯玉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不苟且为官之举,与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为人准则正相契合,因而赢得了他的称赏与羡慕。

不仅如此,孔子对现实生活中的隐士也十分崇拜。

其对楚狂接舆的宽容与尊敬,对荷丈人的称许与赞叹等,无一不显示出他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向往。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隐逸历史久远!内涵丰富"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对士人的人格理想!价值追求!处世哲学及审美文化心理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政统与道统在不同时代的矛盾斗争决定了隐逸的形式和内涵也随之改变"经历了从小隐$隐于山林%到大隐$隐于朝市%再到中隐$隐于地方官%的嬗变"隐逸观念的嬗变不仅是隐逸形迹和地域的转换"更是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在士人行为心理的投射"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对隐逸观念的历时性考察及其演变背后文化意蕴的剖析尤显必要#一小隐是为坚守士人独立的人格和文化理想而隐于山林薮泽#作为隐逸之本位"小隐出现时间最早"流传也最为久远"传说在三皇五帝时就出现了巢父&许由这样的避俗之士"’周易(对隐者人格操守&人生态度的阐发构成隐逸思想的最早蓝本#’周易)系辞上(说*+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蛊)上九(又说!+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孔颖达释曰*+最处事上"不复以世事为心"不系累于职位"故不承事王侯"但自尊高"慕尚其清虚之事"故云高尚其事,-"#$先秦隐逸风潮兴起"儒!道两家的思想义理奠定了中国传统隐逸的理论基石,春秋战国"士阶层登上历史舞台"仕与隐从此成为困扰士人价值选择的两难抉择,当时礼崩乐坏"王纲解纽"诸侯争霸"得士则强"失士则亡,士无定主"礼遇则留"不合则去,因此君主延揽人才"礼贤下士"张扬了士人自觉担承社会责任的从政意识和以德抗势的主体意识,但也有些士人有感于现实的黑暗和社会的纷争毅然走向山林"出现了很多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的隐士,先秦时期蔚然成风的隐逸潮引发人们对隐逸的深刻思考,儒!道两家对此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儒家主张士人学而优则仕"强调士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士人在政治清明时汲汲用世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1+,作者简介*李红霞&#1*0.+"女"浙江江山人"深圳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第!0卷第.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年1月)#*+,-$#./01,201,3,451+64789:*;-,47416</#=4-$/=41,=16>2345?!(()从小隐&大隐到中隐李红霞!深圳大学留学生教学部"广东深圳!"#$%$#摘要!隐逸是中国士人心理$行为哲学的命题之一"也是士人内在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的外在表征%隐逸历经小隐&大隐到中隐的嬗变"三者有轩轾之别"高下之分%隐逸在其历时性演进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传统隐逸以道抗势的抗议精神"显示出隐逸精神化&世俗化的走向"反映了在世俗王权为代表的势统的挤压下士人持守的道统的不断整合和重新定位%关键词!小隐’大隐’朝隐’中隐’递嬗’意蕴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以实现兼济理想!在政治昏暗时以隐待时!隐逸成为暂时规避的手段和守道待时的权变"道家追求识时达变!无为而无不为!全身养性以避祸远害!存身适性以求达到齐物我的#逍遥游$境界%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对立互补!共同构建了隐逸的理论基础!成为后代士人瓣香心折的人格模式和处世哲学"东汉末年!王室失势!宦官外戚争权!党锢祸起"士人对礼教的轻蔑和对政治的游离!直接导致汉末隐逸之风的勃兴"&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称)#汉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矫洁放言为高%$ !"#这一忤世之隐鲜明地体现出一种与现实政治不合作的精神!反映了士人对时世的违拒心理%晋代袁宏在&三国名臣颂(说)#夫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 %&’"()*!代表了当时士大夫们的价值取向%#魏晋去就!易生嫌疑$!+#,&-$-.*!在司马氏残忍的政治绞杀下#名士少有全者$!+#,&/).0*%竹林名士放情肆志!栖神山林!以隐逸作为反抗司马氏政权的手段!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终遭斧钺之祸%嵇康被诛*向秀失图造成当时文人对现实政治的畏懼心理!士人欲仕不甘!欲隐不能!动辄得咎!这种政治高压使#士讳登朝而竞赴林薄$!$#,&/$-(*的隐逸之风盛行%小隐洁身自好!守道自持!抗志尘表!高蹈远引!以个性舒张*弃世绝俗的归隐彰显士人的独立人格和价值理想!以与现实政治不合作的姿态体现着积极抗争精神%文人诗赋中虽极力渲染隐逸之萧散恬淡!心灵之自由纵恣!但物质上的匮乏*生活上的困窘*精神上的寂寥毕竟是小隐生活的常态%这种#不降其志!不辱其身$!-#,&/(1*的人格操守固然让人激赏!但其与世睽隔的孤寂和离群索居的生活却非常人所能忍受和安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精神境界也确难达到!故而汉代&招隐士(诗中在渲染隐逸荒寒凄清之境后发出#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吁求%正如王瑶先生所言)#尽管时代风气使得一般士大夫们都希企隐逸!但一个+心迹双寂寞,的真正隐士底枯槁憔悴生活!却不是生活在富贵汰侈圈子里的一般名士们和门阀子弟们所能忍受的%$!2#王羲之在谈到他与古代隐士的区别时就说)-古之辞世者或被发阳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坐而获逸!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3$!$#,&-/0-*对小隐生活方式的责难与诟病预示了大隐出现的可能%实际上!魏末嵇喜就对这种居处贫贱*穷困失意的隐居山林方式提出质疑!他说)-达人与物化!无俗不可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诗中拒斥-栖山原$的思想在西晋王康琚那儿演变成扬大抑小的-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2)*!认为只要-推分得天和$!不矫性失自然之理!便可齐同万物!朝市也与山林无异/大隐实际上是想以-隐于心$替代-隐于林$来游于世!使现实意义的山林转向精神意义的山林%二小隐有着政治无道时独善的无奈和守道洁身的积极意义%尽管儒*道两家对待隐逸存在-道隐$与-身隐$的差别!但从隐逸与仕宦相对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隐显殊途!不可兼得%出与处在时人看来凿枘难通!无法同时践履%&汉书(卷42云)-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二者各有所短%$ !1#,&"0(1*出仕有宦海风波之险!归隐又有生计无着之虞!使士人常陷于-谋身谋隐两无成$的两难境地%因此!虽然守道而隐代不乏人!但大隐0又称朝隐1方式的出现!开始为仕隐的折衷提供了可能%大隐是指在朝市庙堂追求士人相对独立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理想的一种隐逸方式%官吏虽在朝任职!而淡泊恬退与隐居无异!既与现实政治保持联系!内心又疏离现实政治!处世但求得意!非关形迹%它的出现是汉魏以来士人对传统隐逸行为重新审视后自我调适的结果%其最早滥觞于汉代东方朔的-避世金马门$%汉代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严密的政治思想禁锢使先秦士人以道抗势的卓然风姿黯然褪去%在强大的皇权政治挤压下!士人地位已由先秦的为君师友沦为俳优的奴颜婢膝%东方朔在&答客难(中对此有一段精彩论述)-绥之则安!动之则苦2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2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2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3$!1#,&-4.2*东汉扬雄在&解嘲(中也感叹道) -当途者入青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1#,&"2.4*汉代士人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虽然隐逸的高蹈之态为人所欣羡!但处于汉代这样一个对士大夫绝对制约的集权政治环境下!士人难以从世网中逃脱!士人切言直谏有犯上冒死的可能!谄媚附上又丧失士人的独立品格!隐居本身又是一种失去利禄之享*功名之念的枯槁憔悴的生活!隐4//-4深圳大学学报0人文社会科学版1!00.年第-"卷逸更因其彰显独立于王权的主体意识以及与现实政治不合作精神而受到当权者的钳制!当此之际"东方朔提出#避世金马门$的大隐方式"为士人在仕与隐%超越与顺从的夹缝中找寻到一条立身之道"是士大夫在王权政治挤压下不得已所采取的明哲保身的适应性变通手段!&史记’滑稽列传(载)#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这一思想在其&诫子(诗中又进一步明确表述为)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朝隐不必藏匿形迹"而是以仕为隐"既不舍弃官位爵禄"又能不枉道从势"坚持士人的独立人格和价值理想"其明哲保身的法则就是与时俯仰!出与处的尖锐对立到东方朔这里化为.避世金马门$的两兼"把传统隐逸追求的独立自由的人格巧妙地融于宦游之中".将过去地域上的或出或处的出处交替转变成金马门中出中有处的出处交织-$!+#但东方朔的朝隐有其抗争精神和忧患背景"势统与道统的不对等角力使朝隐一定程度上丧失人格尊严"以俳优的身份和卑躬的形式来坚守价值理想"建构独立不屈的人格"这一思想在当时文士心中并无多少回响-魏晋以来"由于自然与名教调和/三教同源思想的抬头"使隐逸开始与社会政治发生调和"滥觞于汉代的大隐思想发展为一种与小隐并行不悖的普遍思潮!它不仅是政治%社会意义的"也是生活%文化意义的!东晋葛洪即有.出处一情"隐显任时$!,(#的思想!郭象在注&庄子0逍遥游(时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故圣人能.游外以宏内"无心以顺有$!,,#-%./"*-在他看来"名教即自然"外王即内圣"只要实现心灵的越越"身居庙堂也就等同于栖遁山林-西晋王康琚&反招隐(诗从.得意$的观点把隐显统一起来"山林之隐被视作小隐"在朝市之隐被尊为大隐"一.小$一.大$"体现出时代风潮下士人对两种隐逸人格高下抑扬的价值判断"反映出对大隐的肯定与认同的新取向-&晋书0邓粲传(更为大隐行为张目).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0#以朝市形迹存山林精神"对于那些晋身仕途而又希企隐逸的士人来说不失为一条两全其美之道"大隐因此成为六朝士人依隐玩世%抛舍个人社会责任的托词-孔稚圭&北山移文(所谓.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文心雕龙0情采(所谓.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1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都是六朝士人行为心态的真实写照-唐代开明的政治淡化了隐逸忧生畏祸的心理"科举制的实行拓宽了庶族地主的入仕途径".京官加别业$为宦模式的盛行为大隐提供了滋生的丰沃土壤-唐人倡言并普遍践履仕隐两兼的大隐"对他们来说"隐逸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他们每每以大隐许人"如皇甫冉.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0#-%."&&*"钱起.大隐心何远"高风物自疏$ !,0#-%.//(*"权德舆.大隐本吾心"喜君流好音$!,0# -%&/"(*"但这些诗文中的隐逸情思多有自夸或谀美的色彩-盛唐王维亦官亦隐"躬行实践大隐-他在经历张九龄罢相%受伪职等事件后宦情日渐淡薄"晚年更是.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以大隐为其出处进退的法则-他不愿与邪恶的当权派同流合污"又不愿忍受去官后的贫穷"于是以圆通混世的人生态度过着大隐生活"对政治不闻不问"对职事敷衍应付"常住别业山庄却又按时上朝应卯"成为游宦隐士的典型-在&与魏居士书(中"他以庄禅为理论依据"抛开孔子隐逸.无道$%.有道$的客观依据"提出.适意$与.不适意$的观点以平衡仕宦地位和心性超越的矛盾).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可者适意"不可者不适意也-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纵其道不行"亦无意为不适意也-苟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以.身心相离$为理论基础"同时杂糅儒家.无可无不可$和道家.齐物我$思想"泯灭可与不可的界限"于世事概莫关心"不为外物所累"不以是非得失萦心"无往而不适-既可.不废大伦$"尽君臣之义"又可获得身心自足的平衡-正如其诗所表述的那样).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0#%.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0#-%,.+(%,./1*-基于以上认识"王维批判了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小隐"认为他们这种迹随心隐的隐遁方式是.忘大守小$"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王维的隐逸理论只不过是将郭象的第)期李红霞2从小隐%大隐到中隐0,,&0足性逍遥!重在得意的理论基础转以禅宗等同虚空!泯灭色空的解释罢了"这种#身心相离$表面上带来的是仕隐矛盾的化解!紧张的消融%但从深层次来说却是隐逸精神的沦丧%人格的平庸"相对于小隐%大隐是形而上的"经过玄学义理的阐发%它已蜕去原本反映士人在政治体制下追求独立人格和价值理想的印记%代之以身仕而心隐%不失利禄之享又得隐逸清名%既可#安食公田$%又能不染俗尘!心向林泉"大隐虽身名俱泰%但充其量只是一种精神向往的心隐"其意义并不在于求得精神的超越和人格的升华%既舍弃了儒家担承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理性精神%又失去了道家以弃世绝俗表现对现实政治抗议批判的积极内核%不可能真正获得人格的完满与独立%士人所追求的独立自由的人格和价值理想在集权制的摧压下黯淡了%褪色了"大隐表面上折衷调和了仕与隐的矛盾对立%但实际上却混淆了士人出处进退的根本分际%逐渐脱却了士人行义达道的社会责任感"进既无弘毅坚定之志%退又失激俗扬德之势%正如刘纪曜所指出的&#所谓朝隐只不过是欲兼得仕禄与隐名的投机观念%徒然成为’终南捷径(的合理化辩解"此种观点或已泯除了仕与隐之间的对立性!紧张性或冲突性%然而实际上已同时丧失仕与隐两者的真义%徒然造就一个不负责任而浪得虚名的官僚"$!"#$#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所以作为现实可行性的生存方式和政治斗争策略的大隐%它的实现也殊非易事%有其隐忧"三中唐国势的盛极而衰使得士人日渐离心%欣羡隐逸标举的精神自由"朝堂的纷争使他们感到朝隐的困难%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庶族地主的庸俗情调又使他们难以忍受山林隐逸的寂寞清苦"当此之际%白居易带有世俗化!心性化烙印的中隐应运而生%它标志着中国士大夫价值观念的一次重大转折"中隐)又称郡斋之隐*以散官!闲官!地方官为隐%是在小隐与大隐的基础上的扬弃与超越%在二者之间寻找到的调和折衷之径"中隐既可以免除饥寒之患%又可以躲避朝堂的纷争%而在为政之暇的山水登临!宾朋来往中享受类似隐逸的闲散雅逸"其最早萌生于齐梁诗人谢朓的外郡之隐"谢朓少有才名%早年即有慷慨报国之志和强烈的政治热情%但遭王秀之谗陷和萧鸾篡政后剪除异己的血腥现实使他产生了悚惧畏祸的心理%世胄的出身使他不能弃绝仕途%但为官于朝市难免卷入现实政治斗争的漩涡%于是他在夹缝中寻求到了一条折衷之径+++以外郡为隐"他在赴宣城太守途中创作的,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道出他远离权力斗争中心的欢欣&#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滋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他以其行迹将隐逸实践于外郡中%他的外郡之隐%既是晋宋名士大隐的变奏%也是白居易中隐观念的滥觞"大历时期%对政局的失望!对党祸贬谪的忧惧使士人引谢朓为同调%以期消解恋官与归隐的矛盾"他们寄名吏籍却日耽游乐%在郡斋之中!公退之余享受隐逸的散淡闲放却又不忘对吏职的恪守与民瘼的忧勤"这种做地方官以实现隐逸高情的恬适正是大历士人渴慕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到了中唐%国政世运日趋腐败%王权的反覆无常!阉竖的专擅!朝官激烈的党争使士大夫对现实政治的离心倾向日趋明显%兼济的追求虽无断绝%但已成衰微之势"白居易在,江州司马厅记-说&#为国谋%则尸素之尤蠹者.为身谋%则禄仕之优稳者$!0%$%深刻地反映出主体价值取向的转变"白居易,寄隐者-中的#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1.$&’.--/2%则揭示出集权制度下士人朝夕莫测的命运"中唐政治环境的恶化%使隐逸在承载士人相对独立的人格理想和地位的作用日显苍白"所以中唐隐逸已没有初盛唐时大隐那种仕隐两可!身名俱泰的完满自足%它所流露出的是士人对集权制的无奈与屈从"从刘禹锡!柳宗元等元和贬谪诗人的政治悲剧就可知政统与道统的平衡被打破"四朝元老的裴度由#经济意$到#不问人间事$的思想转变最具代表性&#中官用事%衣冠道丧%度以年及悬舆%王纲版荡%不复以出处为意"$!"3$ 4’..562而一向乐观进取的刘禹锡也在屡遭挫折后唱出#至闲似隐逸$!1.$4’5/%-2的调子"白居易在,咏怀-云&#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1.$4’.*362中唐的隐逸变化正是在文人的这种心态中导出"隐逸虽在观念上符合中唐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免与其现实功利态度相悖%所以他们在观念上追慕隐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留恋爵禄%耽于/11./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7-年第65卷物质享受!因而"一种关注世俗人伦情感与个人生活情趣的中隐遂在中唐大为流行!分司东都后"白居易融合儒家的#乐天知命$%道家的&知足知止$%佛家的&随缘自适$"寻到了仕隐兼通的安逸逍遥"提出了中隐思想"&中$字鲜明地体现出其调和中庸的色彩’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这一思想在其诗歌中多有表述’外顺世间法!内脱区中缘"进不厌朝市!退不恋人寰"!"’$(%’()*)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巢许终身稳!萧曹到老忙"千年落公便!进退处中央"!"’$(%,"-’)在白居易看来"大隐不足为贵"有案牍之劳烦%宦海之凶险"且存在#所托非其所$的君臣遇合问题"时有逆鳞犯上的生命之虞*曾任左拾遗的白居易对#君威若雷霆$和#朝承恩"暮赐死$的人情反覆有着深切体认*然而"白居易对大隐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对小隐的认同*在中唐世俗化风潮影响下"白居易从实际生活利益考量"认为小隐也不完满’小隐固然能摆脱尘俗喧嚣获得人格的独立自由"但山林寂寞冷落"且有饥寒冻馁之虞*儒家主张君子应固穷守道"但实际践履时中唐士人却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朱熹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白居易表面清高下#其实爱官职$的本心*在白居易看来"固然要强调隐逸中个体心性逍遥自由的超越体验"但同时也不能放弃闲散官的仕宦职位和颇为丰裕的俸禄收入"最理想又最现实的是#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的中隐生活*小隐虽能洁身自好而又太困窘寂寞"大隐享名禄之实而又有枉道徇物之忧"中隐去朝廷而不遥"与江湖而自远"正是在这夹缝中安身立命的吉安之法*它巧妙地平衡了集权专制与士大夫独立意识之间的矛盾"折衷了贵与贱+喧嚣与冷落%忧患与冻馁的对立"超越二者之上圆滑地调控着政统与道统的对立冲突"将政治上的穷与通%经济上丰与约%生命中的吉与安融通其中"使中隐成为一种能在入世与出世间进退裕如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与大隐之士通过&身心相离$来平衡仕宦地位与超越心态的矛盾不同"白居易的中隐入世从政而又心求超脱"既有功名利禄的物质享受"又有隐逸的高怀雅致"从形迹上依然保持朝隐的外表"却并未彻底脱离政治体制下的功名事业"也并未消解仕途经济与个体独立人格间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只不过是采取随遇而安的态度将仕隐视同一体罢了,实际上"在价值观的天平上"以往那种作为终极追求的仕宦事业已经开始让位于个体身心的自由适性"后者成为中隐的中心目标,中隐既不失去世俗人生功利性%享乐性需求"又保持了个体人格的独立自由"既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又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求取内心的适意自足"这一圆通的处世哲学被两宋士大夫服膺并弘扬,其后苏轼以其人生实践消除白氏中隐的世俗平庸色调"执着理想而不失变通之道"退处独善而不泯救世之心"但远不能扭转时下普遍的士林风气,从本质上说"中隐依然没有越出以形迹判分隐逸类型的雷池之外"只不过是将隐逸风度从山林庙堂转换到了闲散官的家池园林"从心迹上构筑精神乐园"但同时对大隐%小隐两端的舍弃也意味着隐逸的纯粹性和抗争性的丧失"世俗的苟且意味增浓,中隐丧失其原本保证士大夫相对独立的社会理想%人格价值%生活内容%审美情趣的意义"既无儒家隐逸权变入世的精神指向"也无道家隐逸抗争现实的批判精神"反而沦为中唐士人为追求现实安逸为世俗生活张目的庸俗哲学,不仅隐逸的超越精神荡然无存"而且连大隐%小隐也沦为士人解决生计和存身保命的现实策略,其&顺适其意而满足其欲$的中隐思想使士人的兼济人格逐渐萎缩"道义精神日趋沉落"代之而来的是士人对集权政治适应能力的增强,当然"这种隐逸精神的蜕变有其历史必然"它是自春秋始以道自尊而无现实权力为其实现保障的道统在面对政统时所必有的尴尬,从表面上看"中隐只是基于大隐%小隐基础上隐逸形迹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在日益强化的专制体制下如何重建与强化士人独立人格的重大问题,封建专制制度不可逆挽的衰落%思想体系中儒家心性论的加强%道释思想的崛起"使中隐负载了更多深刻的文化意蕴,众所周知"士这个文化阶层既是专制制度的执行者"也是专制制度的制衡器,&溥天之下"莫非王臣$将士大夫阶第,期李红霞.从小隐%大隐到中隐-++,.。

论先秦文化中的隐逸与反隐逸

论先秦文化中的隐逸与反隐逸

文化整体 上来 看先后受到 了儒 、 释、 道三家文化思想 的影 响, 其 中隐逸思想 不仅在道家和佛家 中有 突出表 现 , 而且
在 以出仕为主的儒家思想 中也有反映。先秦 时期 , 隐逸思 想显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它主要芽期 , 透过解析先秦隐
第2 6卷第 2期
V0 1 . 26 . 2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Mi n o r i t i e s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o f Q i n g h a i T e a c h e r s U n i v e r s i t y
隐者 ,通 常是强调个体感 受和怀抱某种 坚定信 念的
珍( 1 9 7 8 一) , 女, 藏族 , 青海尖扎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 学院 2 0 1 3级研 究生。研 究方 向: 先秦 文学。

的最高追求的一种 实现。
珍: 论先秦文化 中的隐逸与反隐逸 《 周易》 是 唯一 的一部为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奉的经书 , 不论
从 其文学 内容还 是从哲学 内容 方面来看都可 以称 之为 中 国古代 文学作 品经典 中的经典 。 所 以在研究 先秦 隐逸思想 时, 这两部著作有必要作为重要 的对象来考察 。
体 系, 却也成 为了中国隐逸文化的萌芽和发端。本文结合社会历史背景、 先秦诸子 思想和 文学作 品分析 先秦 时期的隐者、 隐逸思想 以及
反隐逸思想。
关键 词 : 先秦
隐者
隐逸 思想
反隐逸
隐逸文化是 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一种源 远流长的特殊文化现象 。 中国历代诸多文人都或多或少地 具有某种隐逸情结 。 我们通过欣 赏各种文学作品看到他们 常常在“ 隐” 、 “ 仕” 或“ 时隐时仕 ” 的选择中徘徊。中国隐逸

先秦隐逸思想浅析

先秦隐逸思想浅析

老长 。今 殷 民乃 陋淫 神 只之 祀 。今诚 得 治 国, 国治 身死 不 恨 。为死 终不 得 治 , 不如 去 ” P , 亡 。 …[ 遂 箕 子谏纣 王仍不 听 , 子却 不 忍 离去 , 乃 披 发佯 狂 箕 “ 而为奴 , 隐 而鼓 琴 以 自悲 ” P0 。对 于 微 子 的 遂 l 19 (6) 隐身归 去和箕 子 的佯 狂而 隐 , 世给予 了同情 和 理 后 解, 并对 其节操 给予 了肯定 和赞扬 。孔子认 为微 子 、 箕子和 因直谏 而被纣王 剖 心 的 比干 同列 为 “ 仁 ” 三 。 何 晏 日 : 仁 者 爱 人 。三 人 行 异 而 同称 仁 者 , 也 ? “ 何 以其 俱在忧 乱宁 民也 。 [ 集 ‘ ” ]解 。 《 记 ・ 史 伯夷叔 齐列 传》 载伯 夷 、 齐在 商亡 时 叔 不食 周粟 , 隐于 首 阳 山 , 采薇 而 食 。伯 夷 、 齐本 都 叔
第2 7卷 第 2期
2 1 年 2 月 01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H N Q U T A HE S C L E E O R A FS A G I E C R O L G
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7 No 2 12 .
Fe r ay. 2 1 bu r 01
数谏不 听 ,微 子度 纣 终不 可谏 , 死 之 , “ 欲 及去 , 能 未 自决 ”1 H 。微 子 问 于太 师若 , 师 若 对 微 子 说 _ (研’ ] 太
了一段话 , 王子 , 笃 下茁 亡殷 国 , “ 天 乃毋 畏 畏 , 不用
现实 的改造 。隐 士则 采 取 了与之 相 反 的态 度 , 他们 痛感 于社会 的混乱 , 尽力 远离政 治 , 以隐居维 持 自己 的节操 , 对世 事冷 眼旁观 , 以旁 观者 的身份对社 会上 的无道现 象进行 着 社 会批 判 , 以这 样 一种 方 式 间接

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教学文案

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教学文案

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摘要】隐逸行为能上升至思想上的高度,使隐逸不止为理智的叛逆与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这些都要归功于老子。

而庄子的贡献,即是赋予隐逸以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

这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

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忽略先贤隐士德行人格的典范意义,不能忽略自然崇拜、生命崇拜在先秦隐逸思想产生中的理性铺垫。

【关键词】隐士隐逸思想人格崇拜自然崇拜生命崇拜考察中国隐逸文化传统,无可否认的是:老子才是隐逸思想真正的奠基人。

无论对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做何种追溯,我们都不能轻易将某一早期隐士或者像孔子那样以道德担当的方式存在的特例作为隐逸思想的注脚来看待,他们所显示的仅仅是解码的意义、是元素的意义。

隐逸行为能上升至思想上的高度,使隐逸不止为理智的叛逆与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这些都要归功于老子。

而庄子的贡献,即是赋予隐逸以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

这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

然而这样的逻辑依然受到了责难。

有不少论著从孔子的人格理想出发,通过对“安贫乐道”等诸多道德意识展开辨析,来试图理清孔子维护“道统”的隐逸精神,进而抬高孔子在隐逸文化史上的思想地位。

①但不管怎样看待,却都不应该把孔子直接视为隐士,把孔子的道德原则视为隐逸思想的范本的。

文青云博士是一名严谨的文化学者,曾经致力于中国传统隐逸思想的研究,在文献梳理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是他对孔子角色的定位,同样陷入了误区。

他说:“因而,除了他们先于孔子在隐逸观念和态度的发展史上出现而外,伯夷、叔齐的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们最多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承诺道德原则的孤立的样板,这种对道德原则的承诺受到孔子的赞赏并成为孔子哲学的核心。

我们可以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得出结论,曾有几个生活在孔子之前人,他们表达的某些观念后来被孔子发展了,或者他们的行为后来被孔子视为启示或典范;但是仅就隐逸思想而言,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有意义的观念范畴在孔子之前被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先秦思想的渊源与传播

先秦思想的渊源与传播

先秦思想的渊源与传播先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诸子百家、诗经楚辞等众多经典文献。

其思想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方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本文将探讨先秦思想的渊源与传播。

一、渊源1.道家思想的起源道家思想是先秦诸子思想的代表之一,其主要代表有老子、庄子等。

道家思想的渊源主要是古代神话和自然观念。

古代人们以自然现象为依据形成了某些观念,认为自然万物有着自己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就是道。

这些规律既不是人造的,也不是由神灵规定的,而是自由的、客观存在的。

这就是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随顺自然”等观念的根源。

2.儒家思想的源头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礼乐制度。

古代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制定了一系列礼仪、法律等规范来规定人们的行为。

这些规范来源于古代祖先的智慧,慢慢地演变成为了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圣人”等概念也来源于古代礼乐制度,是对古代贵族道德标准的继承和发展。

3.墨家思想的渊源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股重要流派,其渊源主要来自于古代的农业经济和战争社会。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需要和睦相处才能维持社会稳定。

然而,在战争社会中,人类之间的矛盾往往通过武力解决。

为了破解这个困境,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概念,主张以爱人为本,用和平手段解决纷争。

这就是墨家思想的根源所在。

二、传播1. 地域和氛围先秦时期的中国地域辽阔,文化因地制宜。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而这些地方特色又反过来影响了各地文化的传播。

例如,齐国崇尚岳阳楼记,这一文化现象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

2.门人和弟子古代君王有时会招收一些门人和弟子,在官场中任其为官或担任某些职务。

这些门人和弟子有时会将其导师的思想传承下去,并借此宣扬自己的党派思想。

例如,孔子的门人颜回、子路等就在各自的领域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

“无道则隐”:孔子的隐逸思想

“无道则隐”:孔子的隐逸思想

“无道则隐”:孔子的隐逸思想
黄盼
【期刊名称】《天中学刊》
【年(卷),期】2022(37)5
【摘要】孔子的隐逸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

无道且无可施道的社会现实,直接催生了孔子的隐逸思想;而孔子为确保自己所构建的君子道德体系的完整,最终选择以退为进的隐逸方式维护君子之道,这是其隐逸思想诞生的深层根源。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道不行”时提倡避世;在道德主张上,孔子对著名隐士产生强烈认同,强调君子在善恶之间应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为自我要求;在具体实践时,以退居研学的隐逸方式,开辟了一条承担“易无道”的社会责任之路,树立了儒家型隐士的道德表率。

孔子隐逸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儒家的隐逸思想,还在于它对后世庄子的“心隐”、阮籍和嵇康的“林泉之隐”以及白居易的“吏隐”皆影响深远。

另外,后世儒家型隐士对孔子隐逸思想和对其隐逸行为的自觉认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隐逸传统。

【总页数】7页(P79-85)
【作者】黄盼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2
【相关文献】
1.浅论孔子、庄子的隐逸思想
2.高情千古一真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和隐逸生活探析
3.孔子:"礼治"遭遇"无道"——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无奈
4.孔子:"礼治"遭遇"无道"——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无奈
5.《论语》中孔子的隐逸思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
【摘要】隐逸行为能上升至思想上的高度,使隐逸不止为理智的叛逆与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这些都要归功于老子。

而庄子的贡献,即是赋予隐逸以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

这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

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忽略先贤隐士德行人格的典范意义,不能忽略自然崇拜、生命崇拜在先秦隐逸思想产生中的理性铺垫。

【关键词】隐士隐逸思想人格崇拜自然崇拜生命崇拜
考察中国隐逸文化传统,无可否认的是:老子才是隐逸思想真正的奠基人。

无论对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做何种追溯,我们都不能轻易将某一早期隐士或者像孔子那样以道德担当的方式存在的特例作为隐逸思想的注脚来看待,他们所显示的仅仅是解码的意义、是元素的意义。

隐逸行为能上升至思想上的高度,使隐逸不止为理智的叛逆与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这些都要归功于老子。

而庄子的贡献,即是赋予隐逸以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

这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

然而这样的逻辑依然受到了责难。

有不少论著从孔子的人格理想出发,通过对“安贫乐道”等诸多道德意识展开辨析,来试图理清孔
子维护“道统”的隐逸精神,进而抬高孔子在隐逸文化史上的思想地位。

①但不管怎样看待,却都不应该把孔子直接视为隐士,把孔子的道德原则视为隐逸思想的范本的。

文青云博士是一名严谨的文化学者,曾经致力于中国传统隐逸思想的研究,在文献梳理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是他对孔子角色的定位,同样陷入了误区。

他说:“因而,除了他们先于孔子在隐逸观念和态度的发展史上出现而外,伯夷、叔齐的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们最多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承诺道德原则的孤立的样板,这种对道德原则的承诺受到孔子的赞赏并成为孔子哲学的核心。

我们可以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得出结论,曾有几个生活在孔子之前人,他们表达的某些观念后来被孔子发展了,或者他们的行为后来被孔子视为启示或典范;但是仅就隐逸思想而言,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有意义的观念范畴在孔子之前被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②在这里,文青云博士抬高的是“道德原则”,焦点过分集中在了孔子“道德自主观念”建构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却一再忽略孔子哲学的政治意义。

他把“道德中的孔子”和“现实中的孔子”割裂来看,撇开了孔子政治哲学与生命哲学的关系命脉,因此,看到的是一个偏激的孔子。

况且,伯夷、叔齐的意义也是不可以忽略不计的,他们应当和孔子“道德自主观念”的追寻一样,同时成为孤立的样板,成为研究隐逸思想的很好启示和典范。

所不同的是,孔子在道德理论探索的道路上要走得更远、更深邃。

我们由此得到启发:在探讨先秦隐逸思想产生根源问题之前,要①陈洪著《高山流水——隐逸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12月)一书,书中直言:很奇怪,极少有人把孔
子视为隐士。

其实,孔子大半生都在隐逸,只不过是人们还不真正理解孔子的隐逸方式而已。

(P9)
②澳大利亚学者Aat Vervoorn在《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中就孔子在隐逸思想起源中的关键角色展开了大篇幅论证。

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隐逸观念的起源在多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孔子。

(见P30)
正确认识到儒家先贤在精神世界中的承担使命和德行自觉意识。

他们的出现,在思想领域是一个大跨越,同样,他们关于道德的不少知识、对于人格的担当,也渐渐渗透在了后期隐士的道德原则之中。

特别是秦汉以后的中国隐逸文化演变,其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即隐即仕、即出世即入世、隐逸与事功并存的复杂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道德”——这一儒道兼具的精神纽带在反复拉扯着贤士们的灵魂。

《后汉书·逸民列传》、嵇康的《圣贤高士传赞》、皇甫谧的《高士传》等均对此做过很好的叙述。

理清了这样一个思路,文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从人格崇拜、自然崇拜、生命崇拜三个方面来解答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问题。

一人格崇拜
中国文化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人物品评”的传统,这在《魏书》、《世说新语》中表现尤其明显。

要考究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同样也不能忽略“人物品评”这一传统因素在早期隐逸哲学“人格理想”构成中的积极作用。

《今文尚书·尧典》有记载,尧是十分注重对一个人德行的考察的,他会时常向“四岳”询问:“畴,咨,若时登庸”?③尔后引来不少人对是时人物展开品评。

大凡被品评的对象,其优劣主要集中在德行、功绩、责任等内容上,即是尤其看重一个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

譬如尧对舜的让贤,就包含着“人物品评”在道德考察与道德典范树立中的意义。

“帝曰:‘咨!四岳。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

父玩,③王世舜等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