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修改)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大、比较、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高考语文复习_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大全_ppt
以颜色代本体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 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 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 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以部分代整体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 “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 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列锦 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
①凝炼美。如:陆游的《书愤》中的“楼 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两句,诗 人虽然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 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 练,意境开阔。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 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 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互文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 是秦汉时的明月,关仍是秦汉时的关,以此来 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 “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 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不然既开的是东阁 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 )
借代 ①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①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②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 ③ 诗中以“杜康”代酒。
以特征、标志代本体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 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 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 贵人家。 (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 《蝶恋花》) “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 《梅岭三章》) “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 美人》) “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
鉴赏古代诗歌之修辞手法
•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简要分析。 (步骤一:修辞名称)
• 答:①、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 ②、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 并使主客移位; (步骤二:修辞诗句) • ③、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 的依恋之情。 (步骤三:修辞抒发的情感)
小结古诗词“修辞”答题步 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步骤一:修辞名称)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 突出了什么特征。 (步骤二:修辞诗句)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 传达出诗人感情。 (步骤三:抒发情感及效 果)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课堂示例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课堂示例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答:①、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步骤一:修辞名称)
②、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 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 (步骤二:修辞诗句) ③、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 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修辞抒发的情感)
课堂示例
移家别湖上亭
•
戎昱yù (中唐)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步骤三:修辞抒发的情感)
课堂练习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南宋)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 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 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手法 )写开 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 山色“送”进门来。( )化静为动,化 详解析 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 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写出了诗人身 谈效果 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 表感情) 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题步骤:
常见设问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 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 效果?
合作探究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情感?
春风吹皱一江水 无限风光无限情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学习目标】
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能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
2、了解诗歌修辞手法题的提问方式,
掌握鉴赏修辞手法的解题步骤。
古典诗词讲究语言凝练、语意含蓄,所以常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修辞,可以使作品更加 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效果)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 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 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考纲要求有 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课件
【比拟】
• 含义: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叫拟物。 • 作用:①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征;②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赋予无
情感的事物以情感,使事物形象化,显得生动活泼;③便于抒情,激发读 者想象,增强感染力。
• 例句赏析: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先偷眼”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
【双关】
• 1. 意义双关 • 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
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 境遇。
• 2. 谐音双关 • 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 【例】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
【比喻】
• 明喻 •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恰似、如、犹如、仿佛...... • 例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 隐喻 •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
喻词。 • 借喻 • 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
【设问】
• 含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 作用:①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②引起读 者注意,令人深思,发人深省;③能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廓 清思路、提纲挈领的作用。④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设问】
• 例句赏析: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 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 一分江东。——阿鲁威《﹝双调﹞蟾宫曲》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优秀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考点解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2、千里莺啼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夸张)解说: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
诗中的“千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
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比喻、夸张)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反问)解说: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对偶)6、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拟人)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拟人)8、一水护田将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拟人)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反复)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反复)解说:“巴山夜雨”重复使用,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也含蓄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的寂寞相思之苦。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比喻、夸张、设问)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解说: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濛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2)学会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其表达效果;(3)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古代诗歌,感知修辞手法的运用;(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3)进行诗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3)引导学生感受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美感,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识别与理解;(2)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 教学难点:(1)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2)创作中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2)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课堂讲解:(1)讲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2)举例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例子;(2)每组选取一个例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3)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修辞手法运用情况和表达效果;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资源1. 古代诗歌文本;2. 相关修辞手法的参考资料;3. 写作纸张和文具;4. 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诗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修辞手法的运用;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创作实践法:学生通过诗歌创作,将所学修辞手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学生)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知识卡片】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比引用双关反语顶真通感用典互文叠字呼告讳饰(婉曲)仿词飞白回文列锦一、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2、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3、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纱》)()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6、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7、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9、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10、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11、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
()1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6、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8、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1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2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2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5、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2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7、举酒欲饮无管弦。
()2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9、淡月梨花曲槛傍,清露苍苔罗袜凉。
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
——《凭栏人·春思》30、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蜂恋花•答李淑一》31、这种“都乐”牌钢笔质量极差,不如更名叫“都悲牌”。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修改)PPT课件
以专名代本体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杜康”是酒的发明者,这里代指酒。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婵娟”就是嫦娥,代指月亮
以人名代本体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代指船。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 船的桨。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以部分代整体
(1)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 (孟浩 然《过故人庄》) “鸡黍”是鸡肉和黄米饭,代指丰盛的饭菜; “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家生活。 (2)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 悬。 (陈毅《梅岭三章》)
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
(一)
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江种上事看物山或(宋情·景苏来轼比)作另一种事物或 情景船。上看可山分走为如明马喻,、倏暗乎喻过去、数借百喻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比此喻诗使将诗江歌两所岸描的绘群山的喻意为象马更群加,形且象以 行生船动为外参,照能物突,出把事群物山特那一征静。态的景物动化,
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6)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 酒》)
“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指富贵利禄。
(7)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 晚秋》)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鉴赏1.比喻:将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例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分析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分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分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分析从篇章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识别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2.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3.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修辞手法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古代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2.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修辞手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修辞手法的分类,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静夜思》中的比喻和拟人。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创意和效果。
七、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古代诗歌,识别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2. 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
八、教学资源1. 古代诗歌文本:提供不同朝代和风格的诗歌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修辞手法的解析和案例分析。
3. 创作工具:提供纸笔或电子设备供学生创作。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2. 第二课时: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案例。
3. 第三课时:互动讨论和创作实践。
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安排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强调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以便他们在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大全课件
列锦
②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 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北宋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篇抒写的是恋人 之间的离愁别恨。诗人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 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 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自然而然地形 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仔细 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 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 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了。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 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 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互文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 是秦汉时的明月,关仍是秦汉时的关,以此来 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 “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 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不然既开的是东阁 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 )
比拟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 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 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比拟 该词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抽象的 “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通过词人的主 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 爱春惜春之情溢于言表,给读者以强烈的 感染。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 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
7、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包括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类型。
分析: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
竹枝词 刘禹锡 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3、拟人
拟人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5、对偶
用结构相似、字数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春残》翁宏) 这两句写得细腻深刻而委婉含蓄,对偶工丽而无雕琢之嫌,堪称佳句。
中心是悲苦: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诗题为“山中”即因景而起情。
墨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姜夔《鬲溪梅令》) 用“绿”代指树叶,用“红”代指花。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翠”:绿色,代指绿草。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 宫殿。 (4)玉勒雕鞍游冶处 (欧阳修《蝶恋花》) “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代指华贵的车 马及乘坐的人。
以特征、标志代本体
(5)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 “凤阙”,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凤阙成了长安的 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6)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 进酒》) “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指富贵利禄。
语义双关
暮 归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缺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11、叠词
叠字叠词叠句 一、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声声悦耳,富有音乐美。(此类诗 歌容易记诵。) 二、摹状生动。使有声者如在耳边;有形、 有色者如在目前,总之可使意象鲜明生动。 三、渲染氛围,表达感情。
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 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运用列锦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
①凝炼美。如:陆游的《书愤》中 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 散关” 两句,诗人虽然省去了若干 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 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 练,意境开阔。
②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 来,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 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 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 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 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设问
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 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
这种修辞在诗词中称 为“列锦”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 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 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 “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 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
(一)
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 江上看山(宋·苏轼) 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 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 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动化, 生动外,能突出事物特征。 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突出 了舟行之快。
10、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 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 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一)谐音双关 (二)语义双关
谐音双关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35: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莲”暗指“怜”(即“爱”)。 水中的芙蓉被一层轻纱般的薄雾遮掩 着,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恰似他那暧昧 不明的态度。 既形象地描绘出对方的神 情意态,也揭示出自己又爱又怨的心理。 诗的意境优美,含蓄。
(1)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 恋花》) (2)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 《踏莎行》) “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称为“尺素”, 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 (3)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 “牙璋”,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两块合成,分别掌握 在朝廷和主帅手中,相嵌合处呈牙状。这里借指将帅。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 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 良的武器。
(1)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陈毅《梅岭三章》) “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 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子夜歌》)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 照空局,悠然未有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子夜歌(其二)》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 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 之间的爱情。诗题“春思”之“春”,就包 含着这样两层意思。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 枝”, “丝”谐“思”,“枝”谐“知”, 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 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 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
9、起兴
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从色彩和形态两个角度写出了春雨 过后,水边草木的茂盛(摹状生 动);富有韵律感(音韵和谐优 美),增强表达效果。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颔联:( 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 鉴赏
修辞手法 表达 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
熟知关于“表达技巧”的各种不同提问 形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2、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方法。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5、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
特别提醒:虽然提问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 一样的,即都是问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因此,答题的内容、步骤也都一样。
提
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 “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 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 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 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熟练掌握“表达技巧”类问题答的 “三步骤”。
三步骤: (1)说手法。即说出是用的是什么手法。 (2)说内容。即结合诗句阐释怎样用了这 种手法。 (3)说效果。即说出这种手法有怎样的效 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 一片悲愁。
春歌(晋乐府民歌) 自从欢别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这里的“苦心”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 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诗中将女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 遗。
以工具代本体
(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 歌行》) (2)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杜 甫《兵车行》) (3)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 《长恨歌》) “汉家”、“汉将”、“汉皇”中的“汉”都是代指唐。 (4)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示例: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 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3、夸张
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 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的形 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 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4、对偶
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 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 称地排列在一起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 形化为有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而借用相关事物 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 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节奏感强;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有音乐美。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 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