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新版)浙教版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
微观
【例】分析化学式“CO2” 表示的意义
⑴ 表示二氧化碳
⑵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⑶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⑷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三、离子的符号
1、离子符号的表示:
⑴ 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如 Na+ Cl-
⑵ 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集团,方法与上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离子 如:铵根离子 NH4 + 碳酸根离子 CO32-
族---纵行为族:七个主族、七个副族、0 族和第八族。 周期---横行为周期:七个周期和镧素、锕系。 2.每一个周期都是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结束; 3.每一主族基本上是非金属元素开始,金属元素结束。 4.第 1~4 主族基本上都是金属元素,副族全部是金属,第 5~7 主族以非金属为 主,0 族全部是稀有气体。 5.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6.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
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期末复习课二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小于 (1)人体吸入空气中 CO2 的含量________( 填“大于”ຫໍສະໝຸດ 、 “小于”或“等于”)人体呼出气体
中 CO2 的含量。 (2)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 20 多种,甘氨酸的结构由可表示为: 酸中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 种。 4
等于 (3)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可转化为乳酸(C3H6O3),则乳酸的含碳量________( 填“大于” 、
,则甘氨
“小于”或“等于”)葡萄糖的含碳量。葡萄糖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某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本品为复方制剂, 每瓶含萄糖酸钙 【Ca(C6H11O7)2】 600mg、 葡萄糖酸锌 【Zn(C6H11O7)2】 30mg。 【规格】10mL。 【用法用量】婴幼儿每日 5~10mL。成人每日 20~30mL,分 2~3 次饭后服或遵医嘱。
每瓶含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600mg、葡萄糖酸锌[Zn(C6H11O7)2]30mg,若他每日摄入的 口服液含 15mg 葡萄糖酸锌,则同时含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300mg,每瓶中含钙元素的质 量为 600mg×9.3%=55.8mg,则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55.8mg÷2=27.9mg。
期末复习课 二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重点回顾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 原子核 结构 中子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原子 核外电子 模型 金属元素 元素 非金属元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 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粒子的大小和质量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题精选高频考题(含答案)1
B.x:y=1:2
C.x:y=1:4
D.x:y=2:1
【答案】A
试卷第 2页,总 16页
11.Ⅹ元素 1 个原子的质量是 m 克,Y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化合物 XY2 的相对
分子质量是 M,则 W 克 XY2 中含有 Y 的原子数是( )
A.(2W(M-2A))/Mn
B.2WM/(m(m-2A))
【答案】D 18.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以●表示氩原子,则氩气是以下列何种形式存在?( )
A.
B.
C.
D.
【答案】B 19.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Zn2+中的“2+”表示锌原子带有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B.
Al2
S
-2
O
4
3
中的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
3
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一定正确的是( )
A. m=n
B. m=n+x
C. m=n-x
D. m=x-n
【答案】D
17.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O2 :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 2 个氧原子
B.2C: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 S2- :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
D. NH3 :可判断出该物质中 N、H 元素的个数比为 1:3
C.(W(M-2A))/2Mn
D.(m(M-2A))/2MW
【答案】A
12.二十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
部的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如图所示是( )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B.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第六讲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3节复习 答案(2021年初二科学浙江版)
第六讲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3节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C )A.B.C.D.2.下列模型能表示氧气分子结构的是(B)A.B.C.D.3.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B)A.B.C.D.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物质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是(C)A.金属铝B.铅笔内的石墨C.水D.黄金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B)A.氯酸钾B.空气C.二氧化碳D.水6.在同一原子中一定相同的是(C)A.中子数和电子数B.中子数和质子数C.质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中子数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D)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同的是(B)A.质子数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C.核电荷数D.核外电子数9.下列微粒中一定带电荷的是(C)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⑤⑥D.③④⑤⑥10.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B)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11.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B)A.电子数目不同B.中子数目不同C.质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12.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B)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3.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于近日完成比太阳核心温度高三倍的聚变反应,一座核聚变反应堆已经喷射出温度达到5千万开氏度(相当于4999万摄氏度或者9千万华氏度)的等离子体,并且持续了102秒的时间。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课
同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个性发展研究一、复习知识:1、模型与符号1.为什么要使用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2.模型是什么?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一幅画。
一张表。
计算机图像。
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3.什么是模型方法?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建立一个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和(),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建立一个适当模型的过程,通常称()。
4.模型方法的作用(1)能简化和理想化。
(2)能发挥想象、抽象和推理能力。
(3)能突破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限制。
5.符号的作用(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分子1.分子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微粒构成。
水是由大量分子构成。
2.分子模型3.分子构成a.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
b.分子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的分子。
d.不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的分子。
(二)、原子1.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5.原子内部结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
4.分子与原子的比较(三)、离子1.离子概念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像SO42-在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好象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原子团。
2.离子分类3.离子符号书写4.原子与离子的比较练习1:从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1.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3.水、氢气、氧气都由分子构成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5.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6.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7.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练习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是();(4)带正电的微粒是();(5)带负电的微粒是();(6)质量最小的微粒是();(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8)在同一种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3、组成物质的成分——元素1.元素概念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课件 49张ppt)
构成 分子
构
成
构
成
组成 物质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元素)
5、元素分布 ①地壳中元素:O Si Al Fe ②人体中元素:O C H ③海水中元素:O H Cl Na Mg ④有机物中元素: C H O
5、元素符号 ①.定义 国际上统一采用的表示各种元素的符号。
是科学家根据元素原子的核电 荷数由小到大给元素所编的序 列号。即: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元 有 7 个横行(称为周期)
素
即:有__7__个周期 _7__个A族(主族)
周 期 表
有
18
个纵列(称为族) 分为_4__大类
__7_个B族(副族) __1_个VIII族
4、原子内部结构
原子
(电中性)
质子(带正电荷) 1.6726×10-27千克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6748×10-27千克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9.1176×10-31千克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 构成的。
6.铁原子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总数为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微粒构成。水是由大量分子构成。
2、分子模型 水分子模型
H2O
CH4
N2
CO2
SO2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 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
4.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B )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9、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
(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1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
11、钠在氯气中燃烧(1)现象:剧烈燃烧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并产生白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
(2)微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构成了氯化钠。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复习课)(27张PPT)
知识点3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了解构成物质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2、理解分子和原子间的联系和区别;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分子 许多物质有分子是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共同决定。
①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②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种类就不同。 ③构成的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若原子数目不同,构成的分子 种类不同
Na、Cl Na+ Cl-
失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念 不同点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分裂,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反应后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相似点
质甚微,体甚小,之间有间隙,永恒运动, 同种性相同,异种性各异。
2.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 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①把少 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 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 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 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会_____变蓝色(“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 碘酒,馒头 ____会_____(“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碘__分__子__保__持_碘__的__化__学__性_质_。,碘分子没有变。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 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__不__存_在__ (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1)常见的模型:实物模型(地球仪)图像模型(细胞结构图)数学模型(公式)黑箱模型(地球的结构)理想化模型(磁感线)(2)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符号(1)常见的符号:科学量及单位符号(电流I,电流单位安培A)交通标志符号公共标志符号符号的作用: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3、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铜、汞等)和固体非金属(碳、硅、磷、硫)及稀有气体(氦、氖、氩)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同素异形体)。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重点)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八下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复习教案
八下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复○习○教○案一、本章知识体系、教学目标及单元重点:2、教学目标:⑴了解符号与模型的作用;⑵能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⑶能根据化学式计算;⑷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⑸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律,掌握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3、单元重点:⑴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⑵掌握原子结构;⑶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和正确书写化学式;⑷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二、复习策略:1.对于原子、分子、元素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通过对比分析异同找出联系和区别。
2.运用归纳法把物质组成、结构等基础知识用相互联系的方法连称“知识线”,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3.对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两种化学用语,复习时首先理解它们表示的化学涵义,然后结合事实或概念来理解记忆。
如把元素符号和它的名称以及具体元素的原子概念结合起来记忆。
三、复习方法:知识要点回顾(教师提问——学生齐答或举手发言——教师板书);辅助配套练习进行巩固。
四、课时准备: 2 个课时五、复习过程:(第一课时)「知识要点」§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2.2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化学式复习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化学式复习重点、难点:1. 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2. 能在理解化学式涵义的基础上,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掌握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3. 会求一定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或某一成分的质量分数;4. 掌握化合物质量与元素质量之间的互换;5. 利用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推断化学式,计算元素化合价。
6. 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纯度复习策略:根据化学式通常能进行三种计算: ①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② 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③ 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总和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 ,其关系如下: 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各元素的化合价、质量比、质量分数.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地理解化学式概念和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并明确化学式中各个量的关系(原子个数比、质量比等)。
解题时应注意须正确书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其次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及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注意化学式中某些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再者在计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时,注意要按题目要求的元素顺序计算。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千万不要忽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也不要忽略了部分原子,还要认真审题,按题目要求解题。
【典型例题】(一)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或某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例1. (1)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 (SO 4)2•12H 2O ,则明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2)已知某元素R 的化合价为+3价,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求出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公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相对原子质量比×原子个数比(三)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一般精确到0.1)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化合物的总质量该元素的实际质量(四)化合物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算公式:化合物中所含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总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例2. “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复习
离子符号
H+ Na+ K+ Ag+ Ca2+ Mg2+ Ba2+
离子名称 锌离子 铜离子 亚铁离子 铁离子 氯离子 氧离子 硫离子
离子符号
Zn2+ Cu2+ Fe2+ Fe3+ Cl- O2- S2-
离子的名称 铵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碳酸氢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亚硫酸根离子 磷酸根离子
氧65%
碳18%
常见 的 元 素
元素名称 氢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元素符号 H He C N O F Ne Na
元素名称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元素符号 Mg Al Si P S Cl Ar K
元素名称 钙 锰 铁 铜 锌 银 碘 钡
元素符号 Ca Mn Fe Cu Zn Ag I Ba
带电荷的原子——离子
➢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大量的 白烟。
Na+Cl2
NaCl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 如:Na+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 如:Cl-
Mg2+
O2-
质子
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氢元素是指所有核电荷数为1的原子的总称;
2、同周期,从左到右,由_金__属__元素逐渐到 _非__金__属__元素,最后是_稀__有__气_体___元素;
由此可推测:元素的性质等会发生周__期__性变化。
3、同主族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很_相__似___。
不看周期表,写出核电荷数从1—18号 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知识梳理】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
2.模型可以是一幅 、一张 、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 不同和表达的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A .世博会会徽B .眼球结构C .地球仪D .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 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 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 和 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联系: 是由 构成的。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氧气O 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 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____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____的“西瓜模型”→____的“核式模型”→ ____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3、原子结构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电荷的____相等,____相反,整个原子______。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____构成(3)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 = ____数 = ____数。
相对原子质量=____ + ____4.元素:具有相同 数( 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原子氧原子的总称。
5.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 数相同, 数不相同的同一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6.离子:带电的 或 。
7.离子与原子的关系:四.组成物质的元素1、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
根据性质的类似,初步把元素分类 元素和 元素(含有稀有元素)2、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⑴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是_________ ⑵空气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两位是_________ ⑶人体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三位是_________ ⑷海水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是_________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五.表示元素的符号12、元素称号所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____(宏观)。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____(微观)。
③若由____直接构成的物质,该元素符号还表示该种物质(宏观)。
【例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a B .2H C .H D .2Ca【例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⑴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原子 __离子 __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宏观概念,又讲个数. 元素物质 原子(构成)字:。
⑵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⑶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 (填序号)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 电子数不同⑷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
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六.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的写法及读法2、化学式的涵义(以SO2为例)(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S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分子中原子构成S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一种物质 S 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S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S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合价。
⑴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标出,先写出“+”、“-”后写出数字。
3.化合价一般规律⑴常见的化合物中,氢总是价,氧总是价;⑵金属元素常显价;⑶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常显价,跟氢化合时常显价;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⑸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根的化合价Array【例5】符号“3H2SO4”中有“1(已省略不写)”、“2”、“3”、“4”四个数字,关于它们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C、“3”表示分子的个数D、“4”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例6】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42-),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A. +4价B. +6价C. -2价D. -4价七、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为了表达、计算方便,国际上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具体计算过程是:取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所得的值即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3.根据化学式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4.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5.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例7】玛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可促进胃动力,消除胃胀和胃痛等不适症状。
已知玛丁啉的化学式为C22H24ClN5O2,请回答:⑴玛丁啉是由种元素组成的;⑵一个玛丁啉分子中共有个原子;⑶计算玛丁啉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例8】小坤同学发现他家养的鲜花植株矮小,茎杆很细,叶片发黄。
便利用所学知识施加了右图包装袋所示的化肥。
计算回答下列问题:⑴尿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⑵计算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⑶列式计算尿素分子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⑷根据⑶的计算结果判断上述所示的化肥是否是纯净物?⑸计算上述50千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课后练习】1.如图所示是水在三态变化时的分子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填空:⑴ A是态, C为态, E为态。
⑵微观解释物质三态变化,其实质为:。
2.为了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如下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的是()3.分子种类由决定。
如图所示表示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为什么?。
4.如图所示,表示1个甲分子,表示1个乙分子。
已知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则1个丙分子可表示为()5.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会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1个H3+粒子中含有个质子,个电子。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7.如下图为氢的三种同位素,比较它们的结构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同位素的质子数不同B .同位素的电子数不同C .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D .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8.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9.下列概念中,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A.化合物,纯净物B.单质,化合物C.化合物,单质D.化合物,混合物 10.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11.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12.完成右上表格内容13.(臭氧(O 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臭氧属于( )A .混合物B .化合物C .单质D .稀有气体14.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填序号) ①盐水 ②液氧 ③洁净的空气 ④铜丝 ⑤冰水混合物 ⑥二氧化碳⑦氖气 15.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书写上有错误,请改正:(1)猛MN ;(2)钙CA ;(3)绿CL ;(4)镁Ma ;(5)钠Ne ;(6)汞HG 。
1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 .N 2 B .3Fe C .Al D .H17.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 .2H B .S C .N D .Mg 18.O 2不能表示( )A .每个氧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B .氧分子C .氧气D .氧原子 19.写出下列式子中数字“2”的含义。
⑴H 2: ;⑵2H : ;⑶2CO : ;⑷H 2O : ;⑸2Na +;⑹Ca 2+。
20.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⑴ 3个氢原子 ;⑵ 5个水分子 ;⑶ n 个二氧化碳分子 ;⑷ 6个铜原子 。
⑸钡离子 。
21.m 个H 3PO 4分子与n 个P 2O 5分子中磷原子的个数比( ) A .m :n B .m :2n C .2n :2 D .2:122.1993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碳氢分子,这一种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
请你写出此种物质的化学式 。
23.当前有一种发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1211”灭火剂,其化学式是CF 2ClBr 。
其名称“1211”是按照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0”可略去)。
按此命名原则,写出下列几种该类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⑴1301 ;⑵122 ;⑶2402 。
24.下列符号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的是 ( ) A .2OH - B .SO 42- C .SO 2 D .2Cl -25.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Mg 2+ B .H 2O C .2CO D .2H +⑴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⑵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⑶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 ; ⑷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
26.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O 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 .2C :可表示两个碳原子C .S 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NH 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 、H 元素的个数比为1:3 27.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包装上的部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