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
2021届高三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 第28.2讲 溶度积常数及应用(共20张PPT)
![2021届高三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 第28.2讲 溶度积常数及应用(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27b92e8e9951e79b8927a9.png)
√D.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
解析 对于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即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的数值越 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即溶解度越大;对于阴、阳离子的个 数比不同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必须通 过计算进行比较,故D错误。
沉淀时所需 c(Ag+)≥
KspcACgrO2C24-rO 4=
9.0×10-12 0.010
mol·L-1=3.0×
10-5 mol·L-1,故推知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Br-、Cl-、CrO24-。
4.(判断沉淀的生成转化)已知:Ksp(CuS)=6.0×10-36,Ksp(ZnS)=3.0×10-25, Ksp(PbS)=9.0×10-29。在自然界中,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遇硫酸铜溶液 能转化成铜蓝(CuS)。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6.0×10-36 1×10-10
5.(计算沉淀转化的平衡常数)(1)[2017·海南,14(3)]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 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ccCSOO2423--=___2_4__。已知 Ksp(BaCO3)=2.6×10-9,Ksp(BaSO4)=1.1×10-10。 解析 在同一个溶液中,c(Ba2+)相同,依据溶度积的表达式,则有ccCSOO2423--
解析 由Ksp(CuS)=6.0×10-36、Ksp(ZnS)=3.0×10-25,知CuS的溶解度小于 ZnS,硫化锌可以转化为硫化铜:ZnS(s)+Cu2+(aq)===Zn2+(aq)+CuS(s),故A
溶度积常数意义范文
![溶度积常数意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d9bb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e.png)
溶度积常数意义范文
溶度积常数(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是指当其中一个化合物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它的离解产物的浓度的乘积的数值,用于描述该化合物的溶解性。
溶度积常数是一种系统的性质,可以被用来推测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溶解度的限度以及沉淀形成的可能性。
1.溶解度的预测:溶度积常数可以用来预测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当溶质达到饱和时,其溶度积等于溶液中各离解产物的浓度的乘积。
通过比较溶质的溶度积常数与溶液中各离解产物的实际浓度,可以判断该溶质是溶解、沉淀还是达到饱和。
2.沉淀形成的可能性:溶度积常数还可以用于判断溶液中是否会形成沉淀。
当溶质的离解产物的浓度的乘积超过了溶质的溶度积常数时,溶质将会超过其溶解度而沉淀出来。
因此,溶度积常数可以提供预测是否会发生沉淀反应的信息。
3.化学平衡的判断:溶度积常数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反应在特定条件下是否会发生,以及在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如果反应的溶度积常数小于1,说明溶液中反应物的浓度远高于产物的浓度,反应很少发生。
反之,如果溶度积常数大于1,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低于产物,反应可能发生。
溶度积常数越大,反应越倾向于产生产物。
4.溶质的溶解性:溶度积常数还可以反映溶质的溶解性。
溶质溶解度越高,其离解产物的浓度越高,溶度积常数也越大。
反之,溶解度越低,溶度积常数也越小。
总之,溶度积常数提供了有关溶解度、沉淀形成、化学平衡和溶解性的一些重要信息。
通过对溶质的溶度积常数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液中溶质的行为,并在实际应用中引导化学反应的发生。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1093a4d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3.png)
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5.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 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图 所示。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C_u_2_+__ (填化学式)。
据图知pH=4~5时,Cu2+开始沉淀为Cu(OH)2,因此 pH=3时,主要以Cu2+形式存在。
Cu2+等重金属离子
_生__成__沉__淀____
(2)沉淀的溶解 如要使Mg(OH)2沉淀溶解,可加入 盐酸、NH4Cl溶液 。 (3)沉淀的转化 锅炉除垢,将CaSO4转化为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C__a_S_O_4_(s_)_+__C_O__23-__(a_q_)____C_a_C_O__3_(s_)_ +__S__O_24_-_(_a_q_) __;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得到CuS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Z_n_S_(_s_)+__ _C__u_2+_(_a_q_)____C_u_S_(_s_)+__Z__n_2+__(a_q_)_。
× Ksp(AgCl)>Ksp(AgI) ( )
6.AgCl 的 Ksp=1.8×10-10,则在任何含 AgCl 固体的溶液中,c(Ag+)=c(Cl-)= 1.8
× ×10-5 mol·L-1( )
提升关键能力
一、Ksp的大小比较
1.分别进行下列操作,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硫酸和Na2S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 AgNO3与AgCl组成的悬浊液中
Q Q(AmBn)=__c_m_(_A_n_+_)_·c_n_(_B_m_-_)__, 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
应用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7cd2950029bd64783e2ce0.png)
===2CuCl 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
果越好 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
应趋于完全
解析 A 项,Ksp(CuCl)=c(Cu+)·c(Cl-),当横坐标为 1 时,纵坐标 1gmcoCl·uL+-1大 于-6 而小于-5,即 c(Cl-)=10-1 mol/L 时,10-6 mol·L-1<c(Cu+)<10-5 mol·L-1,所 以 Ksp(CuCl)的数量级为 10-7,正确;B 项,根据题干提示,向溶液中同时加入 Cu 和 CuSO4 可生成 CuCl 沉淀,所以除 Cl-反应为 Cu+Cu2++2Cl-===2CuCl,正确; C 项,由于 Cu 为固体,不需加入过量的 Cu,所以加入的铜不是越多越好,错误; D 项,2Cu+===Cu2++Cu 的平衡常数 K=cc2CCuu2+ +,由图中数据可知,K 较大,反应 趋于完全,正确。
Ksp(MnS)=c(Mn2+)·c(S2-),Ksp(CuS)=c(Cu2+)·c(S2-),而平衡常数
K
=
cMn2+ cCu2+
=
KspMnS。 KspCuS
4.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 pH 的求解,对于 M(OH)n(s) 判断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时的 pH。
Mn+(aq)+nOH-(aq)
只与温度有关,升
高温度,K值增大 升 高 温 度 , Kw 的性质和温度有
流程题有关Ksp的计算
![流程题有关Ksp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da76b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f.png)
流程题有关Ksp 的计算[内容框架][增分攻略]1. 溶度积及其应用 (1)表达式 A m B n (s)m A n +(aq)+n B m -(aq)K sp =c m (A n +)·c n (B m -)(2)意义:一定温度下,K sp 的大小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于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 sp 越大,其溶解能力越强。
提醒..:K sp 是一个温度函数,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变化只能使平衡移动,并不改变溶度积。
(3)溶度积的应用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Q c 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①Q c >K sp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②Q c =K sp ,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③Q c <K sp ,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
2. M(OH)n 悬浊液中Ksp 、Kw 、pH 间的关系 M(OH)n (s)M n+(aq)+nOH -(aq)1pH 1n 101)OH ()OH ()OH ()OH ()M (+--+---+⎪⎭⎫ ⎝⎛==⋅=⋅=n W n n n sp K n n c c n c c c K3. 高考命题方向(1)已知pH 值判断是否析出沉淀:解题思路:判断是否析出沉淀求出值已知大小与比较−−−−−→−→−−−−−−→−=−−−−→−-⋅=-+=-++sp K )OH ()H (pH)H (-lg pH )OH (10)H (pH c W Q c c c K c Q c c(2)求离子浓度或pH 值及调控范围: 对于:M(OH)n (s)M n+(aq)+nOH -(aq)解题思路:)H (lg pH )H ()OH ()M ()OH ()H ()OH ()M (n n ++⋅=-⋅=+-=→−−−−−−→−−−−−−−→−-+-+c c c c c c K c c K W n sp 求出求出已知[抢分专练]考点01 求离子浓度或pH 值1. (2020届合肥第二次质量检测)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6ff9e8581b6bd97e19ea63.png)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1.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映: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转变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映△H>0D.25℃时,该反映的平衡常数K=2.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BaSO4(s)Ba2+ (aq)+SO42-(aq)的平衡常数K sp=c(Ba2+)·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
)A. 加入Na2SO4能够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 通过蒸发能够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 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 a点对应的K sp大于c点对应的K sp3.已知K sp(AgCl)=×10-10,K sp(AgI)=×10-16。
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 两种不溶物的K 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C 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能够转化为AgID.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4.已知:25°C时,K sp[Mg(OH)2]=×10-12,K sp[MgF2]=×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C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较,前者的c(Mg2+)大B. 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C. 25°C时,Mg(OH)2固体在20 mL mol/L氨水中的K sp比在20mL L NH4Cl溶液中的K sp小D. 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必然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AgCl的K SP= ×10-10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 = 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0-10mol2·L-2C、温度一按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变大6.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按时,K 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时K sp(SrSO4)最大C.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263K后变成不饱和溶液7..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常利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映原理为Cu2+(aq) + MnS(s) →CuS(s) + Mn2+(aq)必然温度下,下列有关该反映的推理正确的是A.该反映达到平衡时,c(Cu2+)=c(Mn2+)B.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s)后,c(Mn2+)变小C.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2+)变大D.该反映平衡常数表达式:K=Ksp(CuS)/ Ksp(MnS)8.已知298 K时下列物质的溶度积(单位略)。
高中化学 精准导学案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 精准导学案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d00ad8844769eae009eddd.png)
________。 (2)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 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2)6 【学科能力】 信息整合 【题目解析】 (1)根据信息,当c(Cu2+)·c2(OH-)=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
行计算。 Mg(OH)2⇌Mg2++2OH- 设饱和溶液中c(Mg2+)=x mol·L-1,则c(OH-)=2x mol·L-1。 故Ksp[Mg(OH)2]=c(Mg2+)·c2(OH-)=x·(2x)2=4x3=4×10-12,则x=1×10-4, 故c(Mg2+)=1.0×10-4 mol·L-1,c(OH-)=2.0×10-4 mol·L-1。 c(Mg2+)=1.0×10-4 mol·L-1,c(OH-)=2.0×10-4 mol·L-1
我爱展示 1. [计算题] [难度:★★☆☆☆] 已知:Cu(OH)2(s) ⇌Cu2+(aq)+2OH-(aq),Ksp=c(Cu2+)·c2(OH-)=2×10-20。当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幂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
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Ksp不变。
例题 1. [判断题] [难度:★★☆☆☆]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Ksp(AB2)小于K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 ) (2)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 Ksp(AgCl)>Ksp(AgI) ( ) (3)常温下,向BaC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 (4)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增大( ) (5)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 )
标准溶度积常数
![标准溶度积常数](https://img.taocdn.com/s3/m/517add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f.png)
标准溶度积常数溶度积常数是描述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
在化学反应中,溶度积常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从而推断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
本文将对标准溶度积常数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标准溶度积常数(Ksp)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其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乘积的常数。
在化学平衡中,溶质的溶解度可以用Ksp值来表示,其大小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成正比。
Ksp值越大,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高,反之则溶解度较低。
Ksp值的计算通常需要根据给定的化学方程式和溶解度平衡式来进行。
以一元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平衡式为例,假设该化合物为AB,其溶解度平衡式可表示为,AB(s) ⇌ A+(aq) + B-(aq)。
在该平衡式中,AB(s)代表未溶解的固体物质,A+(aq)和B-(aq)分别代表溶质的两种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
根据溶解度平衡式,可以得出AB(s)的溶解度为S,那么A+和B-的浓度分别为S和S,于是Ksp值可以表示为S^2。
在实际应用中,Ksp值对于预测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过程非常重要。
当溶质的离子浓度超过了Ksp值时,溶质会发生沉淀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物质。
相反,当溶质的离子浓度小于Ksp值时,溶质会发生溶解反应,固体沉淀物质会重新溶解成离子。
因此,Ksp值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在不同条件下溶质的溶解和沉淀情况,为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除了预测溶解度外,Ksp值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以AB2型离子化合物为例,其溶解度平衡式为,AB2(s)⇌ A2+(aq) + 2B-(aq)。
根据溶解度平衡式,可以得出AB2(s)的溶解度为S,那么A2+和B-的浓度分别为S和2S。
因此,Ksp值可以表示为S(2S)^2=4S^3。
通过Ksp值和溶解度平衡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为进一步的化学分析提供便利。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bf31a8e518964bce847c47.png)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1.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 m B n (s)m A n+(aq)+n B m-(aq)为例:溶度积离子积概念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符号K sp Q c表达式K sp(A m B n)=c m(A n+)·c n(B m-),式中的浓度是平衡浓度Q c(A m B n)=c m(A n+)·c n(B m-),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应用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①Q c>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②Q c=K 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③Q c<K 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2.K sp的意义K sp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 sp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一般溶解度也越大;但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同时,K sp大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大。
3.K sp的影响因素溶度积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K sp增大。
(1)已知:K sp(Ag2CrO4)<K sp(AgCl),则Ag2CrO4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错因:二者的化学式中离子个数比不同,不能依据K sp比较溶解度。
(2)常温下,向BaC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错因:温度不变,K sp不变。
(3)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增大(×)错因:溶解一般是吸热的,温度升高,平衡正移,K sp增大,但Ca(OH)2相反。
(4)向AgCl、AgBr的混合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c(Cl-)c(Br-)不变(√)1.某温度下,已知K sp(AgCl)=1.80×10-10,将2.2×10-3 mol·L-1的NaCl和2.0×10-3 mol·L-1的AgNO3等体积混合是否有沉淀生成?写出推理过程。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6f082d2e3f5727a5e962bf.png)
离子积 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Qc
溶度积 表达式 Ksp(AmBn)=c_m_(_A_n_+_)_·_cn_(_B_m_-__) ,式
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离子积
Qc(AmBn)=__c_m_(_A_n_+_)_·c_n_(_B_m_-_)___, 式中的浓度都是任意浓度
应用
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PPT课件
• 2A.gB已r的知悬常浊温液下中,:AgBr的Ksp=4.9×10-13,AgI的Ksp=8.3×10-17。现向 • (下1)同加)入。AgNO3固体,则c(Br-)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若改加更多的AgBr固体,则c(Ag+)________ 。 • (3)若改加更多的KI固体,则c(Ag+)________,c(Br-)________。 • 【答案】(1)变小 (2)不变 (3)变小 变大
•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的解题策略 •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与化学平衡图像一样,都是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
解答问题,但沉淀溶解平衡图像更为复杂,现将破解方法分析如下: • (1)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类似于溶解度曲线,通常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
2.已知 25 ℃时,CaSO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 衡曲线如右图所示。向 100 mL 该条件下的 Ca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400 mL 0.01 mol·L-1 Na2SO4 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度积常数(Ksp)及其应用.doc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度积常数(Ksp)及其应用.doc](https://img.taocdn.com/s3/m/04fc949c50e2524de4187e2d.png)
溶度积常数(K P)及其应用•、考纲要求: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 K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考点归纳1.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一一溶度积(1) 溶度积(Ks P):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幕的乘积。
(2) 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mNn(s) n+(aq)+nNm m(M n(n(N m-(aq), Ksp= c)c )o(3) 意义: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4) 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温度下,它是一个常数,只受影响,不受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影响。
2. 溶度积规则(1) 离子积(Qc):__________________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幕的乘积,女口Mg(OH) 2溶液中Qc=(2) 溶度业则:Qc—Ksp——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Qc 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c 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三、 考点练: 【高考回顾一】1. [2015新课标1卷28题节选】c CI2. [2016新课标1卷27题节选】-)开始沉淀时,溶液中'I-为I 、CI 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 AgNCH 溶液,—10 。
已知 Ksp(AgCI) =1.8x 10, K sp (Agl) =8.5x 当 AgCI-1710o⑶ 右•化学分析中米用 K2CQ4为指不剂,以AgNO3标f 隹浴液滴定洛液中CI利用 Ag"与 CrO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
当溶液中 c(Ag +)为mol L-1,此时溶液中 Cl 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 c(CrO £等于 4-51.0x 10mol-L 2-4生成砖/)时,溶液中 mol 丄o (已知 Ag 2CrO 4> AgCI 的 K P (2)上述浓缩液中弓-12 /o) 分别为2.0 X 10 和2.0 X 103・[2017新课标1卷27题节选】(5) 若“滤液②”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溶度积常数意义范文
![溶度积常数意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e8a0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0.png)
溶度积常数意义范文溶度积常数(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是描述溶解度平衡的一个重要物理化学常数。
它定义为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之积。
溶度积常数对于研究溶液化学平衡、溶解度规律以及进行定量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溶解度平衡、饱和溶解度、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平衡密切相关。
在研究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时,需要考虑各种形式的离子在溶液中的转化过程。
对于一个晶体溶解的反应,可以表示为A(s) ⇋ A^+(aq) + B^-(aq),其溶解度平衡可以用溶解度积常数Ksp表示。
Ksp的表达式为:Ksp = [A^+][B^-],其中[A^+]和[B^-]分别代表溶液中A^+和B^-的浓度。
根据溶解度积常数,可以判断溶解度平衡的方向和平衡程度,从而得出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
其次,饱和溶解度是溶度积常数的重要概念。
饱和溶解度是指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溶解度平衡时溶质在单位体积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当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时,溶质的溶解和析出速率相等,达到了动态平衡。
饱和溶解度直接与溶度积常数相关,溶度积常数越大,饱和溶解度越大。
通过实验测定饱和溶解度,可以计算出溶度积常数,为研究溶解度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
第三,在溶液的定量分析中,溶度积常数可以用来确定未知物质的浓度。
根据溶解度积常数的定义,可以通过测量溶液中一些离子的浓度来计算其他离子的浓度。
例如,在银盐的溶液中,通过测定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可以计算出其它银盐离子的浓度。
这对于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溶度积常数的计算还可以用于预测溶液中出现的沉淀,并进行溶度限度的评估。
此外,溶度积常数还可以用于评估溶解过程的热力学稳定性。
利用溶度积常数可以计算出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进而判断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
如果ΔG°为负,则反应是自发的;如果ΔG°为正,则反应是不可逆的;如果ΔG°为零,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辑)考点七十四 溶积常数及用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辑)考点七十四 溶积常数及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7de42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8.png)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考点七十四溶度积常数及应用聚焦与凝萃1.了解溶度积常数含义;2.掌握K sp的影响因素。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1.溶度积:在一定条件下,难溶强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离子与该固态物质之间建立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这时,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叫做溶度积K sp。
2.表达式:A m B n (s)mA n+(aq) + nB m-(aq),K sp= c m(A n+)·c n(B m-)3.K sp的影响因素(1)内因:难溶物质本身的性质,这是主要决定因素。
(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②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K sp增大。
③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物质或更难电离物质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4.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用溶度积直接比较时,物质的类型(如AB型、A2B型、AB2型等)必须相同。
(2)对于同类型物质,K sp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如由K sp数值可知,溶解能力AgCl>AgBr>AgI,Cu(OH)2<Mg(OH)2。
隐性考点1.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 m B n (s)m A n+(aq)+n B m-(aq)为例:溶度积离子积概念沉淀溶解的平衡常数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符号K sp Q c表达式K sp(A m B n)=c m(A n+)·c n(B m-),式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Q c(A m B n)=c m(A n+)·c n(B m-),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应用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①Q c>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②Q c=K 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③Q c<K 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2.四大平衡的比较平衡类型存在条件平衡常数平衡移动的判断表示形式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K 温度 均符合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始终是向减弱条件改变的方向移动 电离平衡 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溶液 K a 或K b 温度 水解平衡含有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的盐K w 温度 沉淀溶解平衡 一定条件下难溶或微溶盐的饱和溶液K sp温度融合与应用例1.已知:25 ℃时,K sp Mg(OH)2]=5.61×10-12,K sp MgF 2]=7.42×10-11。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应用化学课件)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应用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91ea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8.png)
c(Na2SO4) /mol ·dm-3
0 0.001
0.01 0.02
0.04
0.100 0.2000
S(PbSO4) /mmol·dm-3
0.15
0.024
0.016
0.014
0.013
0.016 0.023
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
分析:另一种离子沉淀时,先沉淀的离子是否沉淀完全?
在混合溶液中,当AgCl开始沉淀时,
[I
]
Ksp (AgI ) [Ag ]
8.5 1017 1.8 107
即:当AgCl开始沉淀时,I-已沉淀完全。
结论:分步沉淀可以使混合溶液中的离子依次沉淀,从 而达到分离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目的。
关于“分步沉淀”的总结: 1)利用分步沉淀原理可以实现混合离子的分离;
2)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同且生成的难溶盐是同 类型盐时,溶度积小的难溶盐首先沉淀析出;
3)同类型的难溶盐,溶度积相差越大,用分步沉淀 的方法分离越完全;
4)除溶度积大小外,同类型沉淀的先后顺序还与混 合离子浓度以及沉淀剂的加入方式有关。
溶度积规则
1、离子意状态时各离 子浓度幂的乘积。
Q<Ksp 溶液未达饱和,沉淀AmBn会溶解
溶度积规则应用 ——同离子效应
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强电 解质时, 导致难溶电解质溶解度降低的现象。
“同离子效应”的实际应用: 1.重量分析中利用这种效应, 通过加大沉淀剂的用量 使被测组分沉淀更完全。 2.分离沉淀时,选择与沉淀物会产生同离子效应的洗 涤剂,降低沉淀损失。
例: 室温下,铬酸钙在纯水中和氯化钙溶液中的溶解度比
知识清单24 沉淀溶解平衡(教师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24 沉淀溶解平衡(教师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c3787a9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0.png)
知识清单24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01沉淀溶解平衡及影响因素1.25℃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10g1~10g0.01~1g<0.01g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人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①动态平衡:v 溶解=v 沉淀≠0。
②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③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1)内因(决定因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温度、浓度等条件的影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①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②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③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物相应的离子,平衡逆向移动。
④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3)实例分析:已知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 2+(aq)+2OH -(aq),请分析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该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浓度变化均指平衡后和原平衡比较):条件改变移动方向c (Mg 2+)c (OH -)加少量水正向移动不变不变升温正向移动增大增大加MgCl 2(s)逆向移动增大减小加盐酸正向移动增大减小加NaOH(s)逆向移动减小增大(1)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2)NaCl溶解性很好,饱和NaCl溶液中不存在溶解平衡。
(×)错因易溶电解质作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
(3)沉淀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电离出的各个离子浓度均相等。
(×)错因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再改变,不一定相等。
(4)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
制作:审核:
【学习目标】
1、巩固溶度积的概念,熟练掌握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表达式和溶度积常数的意义
2、会运用溶度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过程】
一、溶度积常数Ksp(或溶度积)
1、表达式:
难溶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离子浓度保持不变(或一定)。
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即:AmBn(s)mA n+(aq)+nB m-(aq)Ksp =
例如:常温下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Ksp(AgCl)=
常温下沉淀溶解平衡:Ag2CrO4(s)2Ag+(aq)+CrO42-(aq),
Ksp(Ag2CrO4)=
2、溶度积K SP的性质
(1)溶度积K SP的大小和平衡常数一样,它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溶解平衡发生移动,而不能改变溶度积K SP的大小。
(2)溶度积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于水;反之Ksp越大,溶解度越大。
如:Ksp(AgCl)= 1.8×10-10;Ksp(AgBr) = 5.0×10-13;Ksp(AgI) = 8.3×10-17.
溶解度: 。
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简单地根据Ksp大小,判断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大小。
例1:Ksp[Mg(OH)2]= 4×10-12,Ksp(AgCl) =1×10-10,请比较cMg2+、cAg+的大小。
3、溶度积规则
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情况下离子积Qc和溶度积Ksp的关系:
①Qc > Ksp时,析出沉淀。
②Qc=Ksp时,饱和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③Qc < Ksp时,溶液未饱和。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离子浓度的大小,控制离子浓度的大小,可以使反应向所需要的方向转化。
4、溶度积的应用
(1)已知溶度积求离子浓度
例2:25 ℃,Ksp(AgBr)=4.9×10-9, Ksp(Mg(OH)2) =4×10-12,分别求以上饱和溶液中:c(Ag+)、c(Br-)、 c(Mg2+)、c(OH-) 。
例3: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Cr3+)除去,溶液的pH应调至多少?
【练习】1、如果溶液中Fe3+和Mg2+的浓度均为0.10 mol L-1,使Fe3+定量沉淀而使Mg2+不沉淀的pH条件是什么? 已知K sp(Fe(OH)3)=1.0×10-38,K sp((Mg(OH)2)=1×10-11
2、向硫酸钡沉淀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沉淀发生转化,计算所需碳酸钠的最小浓度。
Ksp(BaCO3)=5.1×10-9,Ksp(BaSO4)=1.0×10-10
(2)已知离子浓度求溶度积
例4:25℃,AgCl的溶解度是1.435×10-3g/L,求它的溶度积。
(AgCl的摩尔质量143.5g/mol)
(3)利用溶度积判断离子共存
例5:在含有0.01mol·L-1[I-]和0.01mol·L-1[Cl-]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哪种离子最先沉淀?当第二种离子刚开始沉淀时,溶液中的第一种离子浓度为多少?(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Ksp(AgCl)= 1.8×10-10;Ksp(AgI) = 7.2×10-17.
例6:某温度时,AgCl (s)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
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
C.c点对应的Ksp小于a点对应的Ksp
D.d点有AgCl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