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的三类会计处理
会计操作技能之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会计操作技能之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股权投资是公司投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一种方式,对于会计部门来说,正确处理股权投资的会计事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并给出具体操作技能。
一、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股权投资包括两种情况: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会计处理的详细介绍。
1.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是指公司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并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情况。
在会计处理中,需要按照权益法进行核算。
首先,在购买股份时,需要根据购买价格确认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并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中列示。
接下来,每年根据被投资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按照所持股权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同时,应当注意,长期股权投资可能存在减值风险。
当被投资公司出现经营不善等情况,导致其价值减少时,应及时确认投资减值,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公司持有的股权投资可以随时出售的情况。
在会计处理中,需要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核算。
首先,在购买股份时,需要根据购买价格确认股权投资的初始公允价值,并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中列示。
接下来,每年根据被投资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情况,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股权投资的价值,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同时,当决定出售股权投资时,需要根据出售价格与初始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二、股权投资的操作技能除了上述的会计处理,下面将介绍一些股权投资的操作技能,以帮助会计部门更好地处理相关事务。
1. 定期评估投资价值会计部门应当定期对所持股权投资的价值进行评估。
可以根据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市场情况等因素,及时调整投资价值,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2. 关注被投资公司的经营情况会计部门应当关注被投资公司的经营情况,特别是财务状况、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变化。
及时了解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帮助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技巧

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技巧股权投资是现代企业经营中常用的一种投资方式,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技巧,帮助企业正确处理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事项,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一、股权投资的分类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两类:长期股权投资和权益法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其他企业股份的投资,占比不超过50%,且只能通过成本法计量。
权益法投资是指持有其他企业股份的投资,占比超过50%,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1. 初始投资企业在购买其他企业股权时,需要将购买金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并同时扣除相应的现金账户。
在购买过程中,还需支付的交易费用也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如律师费、审计费等。
2. 后续投资如果企业在原有投资基础上增加股权投资比例,即进行后续投资,应按照新的投资金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并扣除相应的现金账户。
3. 利润分配当被投资企业通过利润分配进行现金分红时,企业应将其按比例计入收入账户中。
同时,在收入账户中也应计入由于权益法先前减值而减少的金额。
4. 减值准备企业在年度报告中,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损失计入损益表,同时减值准备计入资产负债表。
三、权益法投资的会计处理1. 入账处理权益法投资会计处理的关键在于初始投资时的入账处理。
企业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计入权益法投资账户,并扣除相应的现金账户。
2. 公允价值变动对于权益法投资账户,企业需要根据投资对象每年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账户进行调整。
调整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
3. 投资收益确认企业需要按照所持有股权的比例确认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
投资收益计入损益表。
4. 减值测试权益法投资的减值测试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测试类似,企业需要对权益法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如有减值,计入损益表,同时计提减值准备。
四、其他注意事项1. 股权投资的资产减值测试应定期进行,并及时调整减值准备。
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估值技巧

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估值技巧股权投资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然而,在进行股权投资时,会计处理和估值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透明性。
本文将探讨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估值技巧。
一、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1.确认股权投资在进行股权投资时,需要确认投资的金额及所占股份。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股权投资应当以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成本法要求将投资金额确认为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并在后续会计期间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股权投资的确认时机一般情况下,股权投资的确认时机是在完成交易并取得控制权时。
在确认时机上,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当企业在取得股权投资之时掌握了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或者重大影响力,应确认为关联方。
3.转换投资类型股权投资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比如,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法。
4.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在持有股权投资过程中,由于估值变动或投资回报发生变化,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也会发生变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
这就需要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及时调整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股权投资的估值技巧1.确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对股权投资进行估值的重要依据。
公允价值的确定可以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资产法等多种方法。
市场法是基于市场交易价格和市场需求供给关系进行估值的方法,收益法是根据被投资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及风险水平进行估值的方法,资产法是基于被投资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估值的方法。
2.考虑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估值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分析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竞争力、市场前景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
在确定投资回报率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以确保投资估值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投资所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并计划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投资。
在企业财务报表中,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与核算,以准确反映企业在其他公司中所持股权的价值和影响。
本文将就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核算进行探讨。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通常被归类为非流动资产,因为其投资期限较长,并且企业意图持有较长时间。
下面将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说明。
1. 初始投资当企业购买其他公司的股权时,需要根据实际支付的现金或无形资产的价值记录初始投资。
通常情况下,会将投资金额列为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
2. 确定成本法在长期股权投资中,企业通常采用确定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确定成本法要求企业按照实际支付的成本持有股权,不进行重估或调整。
3. 分红如果被投资公司向企业支付了股息或利润分红,企业需要将其纳入投资收益中。
投资收益通常被列为企业利润表中的“其他收益”。
4. 关联交易如果被投资公司与企业之间存在关联交易,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关联交易可能包括合并、收购或兼并等业务操作,其会计处理方式与普通的长期股权投资有所不同。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除了会计处理外,长期股权投资还需要进行核算,以便正确评估股权的价值和影响。
下面将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 公允价值法如果企业有能力并有充分的可靠证据,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可以公正交易的价格。
企业可以通过相关市场报价、交易记录等信息来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2. 成本法核算如果无法可靠地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企业可以继续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成本法要求企业按照购买股权时支付的成本进行核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权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减值,企业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并相应调整核算价值。
3. 子公司合并法如果企业控制了被投资公司,并对其进行整体管理和决策,企业可以采用子公司合并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投资是企业实现利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其他企业股权,并拥有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
为了准确、规范地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事务,企业需要遵守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
一、投资分类及确认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两类,即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以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1. 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投资持有的股权,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甚至控制其经营决策。
按照权益法处理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购买时所支付的对价计入投资成本,随后按照投资所占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
2. 以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仅具有投资权益,而没有对被投资企业的重大影响力或控制权。
根据成本法核算,投资时以购买对价计入投资成本,并按照成本减值方法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计提的减值损失发生逆转,应当转回以前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投资减值测试与会计处理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投资减值测试。
投资减值测试是为了反映被投资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化,以判断是否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投资减值测试有两种方法:按个别投资减值和按投资组合减值。
按个别投资减值是对每个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单独测试;按投资组合减值是将具有共同风险特征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汇总测试。
在投资减值测试时,如果发现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且预计无法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和影响获得经济利益,应当计提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计提后,应当同时转回以前计提的减值准备。
三、投资收益确认与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分红、转增股份或其他相关交易时,企业应当确认投资收益。
确认投资收益的时机取决于企业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分析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
它指的是企业购买其他公司的股权,并持有该股权超过一年的时间。
本文将围绕着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和分析展开讨论。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
1. 初始确认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首先需要确认所购买的股权。
确认股权后,根据购买时的成本将其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
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其列为非流动资产。
2. 后续计量后续计量即是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价值评估和调整。
根据企业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每年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评估,如果发现价值下降,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金额将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
此外,如果企业获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息收入,应将其计入投资收益。
但是,如果企业获得的股息超过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分红部分,应将其计入其他收入。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分析指标。
1. 股权投资收益率股权投资收益率是指企业从长期股权投资中获得的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
通过计算股权投资收益率,企业可以评估其股权投资的收益水平,并与其他投资渠道作比较。
2. 资本回报率资本回报率是指企业从长期股权投资中获得的净利润与投资资本的比率。
资本回报率反映了企业利用长期股权投资获得的收益与投入资本的效率。
高资本回报率意味着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长期股权投资获得收益。
3. 风险评估长期股权投资涉及到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需要对投资标的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竞争情况等。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做出合适的投资决策,降低风险。
4. 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企业从长期股权投资中获得的盈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盈利能力和稳定性是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关键指标。
通过评估企业投资股权的盈利状况和稳定性,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未来的盈利情况。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减少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减少投资导致至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是指因处置、部分收回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也相应地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因减少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应按以下程序进行账务处理:1.终止确认减少的投资,即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会计分录为:按处置或收回投资实际取得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减少的投资已提减值准备,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如果处置或收回的投资价值中包含已确认的应收股利,分录中部还应加上按已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明细科目设置:按剩余投资的账面余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3.追溯计算剩余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
具体做法是比较原投资时按剩余股份计算的原投资成本与原投资时按剩余股份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以下简称净资产)份额:(1)如果按剩余股份计算的原投资成本大于原投资时按剩余股份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不作账务处理;(2)如果按剩余股份计算的原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按剩余股份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应同时调整投资成本和留存收益(指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下同),即按两者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按应调增盈余公积的金额,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3)如果原投资时间与减少投资时间属同一年度,上述调增留存收益的分录应改为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4.追溯确认“损益调整”。
对于取得原投资后至减少投资这一期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按剩余股份计算享有的份额,应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如果这一期间有从被投资单位分回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以下统称现金股利),则应按剩余比例计算的金额从该“份额”中扣除。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拥有其他企业股权,持有时间长期并具有长期经营意图的投资。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初始确认、后续计量以及减值处理等方面。
一、初始确认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应当按照成本方法进行。
具体的操作是在购买股权时,以实际支付的成本作为初始计量的基础。
同时,还应确认购买时所需要支付的其他费用,如手续费等,将其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二、后续计量1. 股权法计量法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采用股权法进行后续计量。
根据股权法计量,投资者应在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基于该企业最新可获得的可靠数据计算投资金额。
投资金额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应当调整原有投资成本,根据分红情况与其他当时调整记录,便是投资成本的变动。
其次是投资企业利润的变动,投资企业实现利润后,投资者按照其所持股权的比例从投资企业获得对应份额的利润。
2. 成本法计量法除了股权法,还可以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
按照成本法计量时,企业应基于其投资成本来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该投资的价值将在损益表上显示为投资收益或投资亏损。
三、减值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处理是指在投资价值可能发生减少时,对投资进行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般而言,当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对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具体的减值测试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1. 公允价值减值方法根据公允价值减值方法,企业应评估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并将其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如果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2. 成本计量减值方法根据成本计量减值方法,企业应评估投资企业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并将其与投资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投资成本,就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当发生减值时,需要及时计提减值损失,并在损益表上确认为投资损失。
而且需要定期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反映投资价值的变动情况。
综上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初始确认、后续计量以及减值处理三个方面。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其他企业股份超过一年期限的投资,旨在长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并分享其利益。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采用成本法计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会采用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是指将投资原始购买成本作为其初始计量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会计处理。
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照购买时的实际成本核算投资,并按照成本减值测试的要求检查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二、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定期评估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具体来说,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被投资企业未来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来确定减值准备的金额。
三、确认与分摊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往往体现在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中,因此企业需要确认与分摊其应得的投资收益。
确认投资收益的前提是被投资企业净利润已经确定,而分摊投资收益的方式则取决于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约定。
四、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在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股权转让、减持、收购等相关变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及时且准确地处理这些变动,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处理方式可能包括确认投资收益、计提减值准备、调整账面价值等。
五、披露相关信息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信息,以提供给利益相关者充分的决策依据。
披露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政策、投资收益情况、减值准备、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等。
六、其他会计处理事项除了上述提到的会计处理方法外,企业在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首先,应合理评估长期股权投资的回报风险,避免因其带来的潜在风险对企业造成损失。
其次,应及时关注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变动,以便根据情况调整会计处理方式。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在会计处理上有何异同?答: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在会计处理上相同点是: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在会计处理上不同点是:(1)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在权益法下核算时,如果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产生差额时,应将其差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单独反映,并按不超过10 年的期限摊销计入投资收益。
(2)投资后,在权益法下核算时,•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分别以下情况处理:第一,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应按所持表决权资本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
但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时,不包括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的不属于投资企业应享有的净利润。
第二,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的净亏损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应按所持表决权资本的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份额,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除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有其他额外的责任(如提供担保)以外,一般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零为限。
第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表决权资本比例计算的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成本法下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按企业投资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分别应怎样核算 ?答:“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短期投资”账户的备抵账户,当有价证券的市价低于成本时,按其差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贷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如已提跌价准备的短期投资的市价以后又回升,按回升增加的数额(其增加数应以补足以前入账的减少数为限),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贷记“投资收益- 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
(完整版)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同一控制下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1.处理原则从最终控制方角度确定相应的处理原则:不按公允价值调整;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不形成新的商誉。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控股合并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1)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指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下同),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果为借方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应按所取得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该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
【注意】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与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即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费用,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有溢价的情况下,自溢价收入中扣除,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非同一控制下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1.处理原则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了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放弃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均应按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基于上述原则,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以股权形式投资其他企业,并持有该投资期限超过一年的情况。
在会计处理上,长期股权投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原则,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阐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1. 股权投资确认首先,在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的计算包括购买股权的现金支付、发行股权所支付的金额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同时,应将投资成本与持股比例相应的利益相关方权益调整。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应按照成本法进行。
成本法是指以投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在后续会计期间内进行调整。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根据可获取的最可靠的信息,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公允价值测量。
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确认为损益。
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主要有权益法和成本法两种方法。
权益法适用于能够对投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以持股比例超过20%为界限。
权益法要求投资企业按照其实际获得的利益比例享有投资企业的利益,并将其确认为投资收益或损失。
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为含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
而成本法适用于持股比例低于20%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要求按照实际支付的成本减去累计计提的摊销或减值金额计量,反映为原值减值的长期股权投资。
4. 长期股权投资的变动和转移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持有期间,如果发生投资额的变动或者转让股权的情况,应及时调整相关会计科目。
例如,如果增加投资额,应将新增投资额作为增加投资成本,并相应调整权益法或成本法计量;如果转让股权,应将所得的款项减少投资成本,并确认转让收益或损失。
5.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处理当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出现减值时,应及时确认减值损失。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主要考虑市场价值变动、商誉减值、经营状况等因素。
减值损失的计提应在损益表中确认,并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综上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涉及到确认、计量、变动和转移、减值等方面。
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股权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
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注资成立其他公司,以获取相关企业的收益权和控制权。
在会计处理上,对于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方法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定与原则。
本文将介绍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当企业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时,应将这部分投资金额列为长期股权投资,按照购买时的成本进行初始确认。
如果在购买时存在差额,差额即为账面价值与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予以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应列在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的一项,其价值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定期评估。
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的情况,应及时计提减值准备。
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所购买的股份比例确认对应的投资收益。
如果企业获得对被投资公司的控制权,则将该公司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如果企业未获得对被投资公司的控制权,但对其具有重大影响力,则将该公司纳入母公司的企业合并报表。
购买其他公司股份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应按照相关会计原则予以确认和计提。
二、通过注资成立其他公司企业通过注资成立其他公司时,应将注资金额作为股权投资的初始投入,列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一部分,并按照成本予以确认。
同时,在注资成立公司后,投资方要根据所持股份的比例确认对应的投资收益。
在注资成立公司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注册公司的实际资本与账面资本之间的差额,该差额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原则进行处理和确认。
同时,可以根据注册公司的业务状况,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定期评估,如有减值情况,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对于股权投资所涉及的控制权和重大影响力,企业需要采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是将母公司与其受控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项目合并计算,以展示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是确认控制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合并核算。
母公司需要持有或支配被投资公司50%以上的表决权,才能确认对其具有控制权;如果持有被投资公司10%以上但不足50%的表决权,但对其具有重大影响力,则可以选择采用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一、引言长期股权投资指的是企业以股本购买其他公司股权,并拥有该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长期持有。
本文将就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主要有两种情况。
首先,当企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股票、股权基金等方式,直接获取一定比例的股权时,将确认其为长期股权投资。
其次,如果企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债券、优先股等金融工具,并因此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则同样需要将其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企业在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后,需要对其进行初始计量。
对于通过购买股票等方式直接获得股权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计量应按照购买时的成本进行。
而对于通过购买债券、优先股等方式获得股权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计量应按照购买时所支付的货币或其他货币等价物的公允价值进行。
四、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处理1. 股息收入的确认当投资企业实施现金分红时,企业应该按照所持有股权的比例确认相应的股息收入。
此时,应该将股息收入计入在其他综合收益或者当期损益中。
2. 投资损益的确认对于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需要在每个会计报告期末对其进行评估,确认其是否存在减值的情况。
如果确认存在减值,则企业需要将对应的投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 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摊余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中,一般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计量。
按照摊余成本法,企业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其购买时的成本在预期使用寿命内逐年摊销。
摊销金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五、出售或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当企业决定出售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处置时,需要根据相关准则处理长期股权投资。
对于出售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
六、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根据会计准则,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清楚地披露其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
披露内容包括投资金额、所占比例、股权投资投资损益、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等信息。
投资和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投资和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投资是指个人或机构将资金或其他资产用于获得收益的行为。
投资可以是买入公司股票、购买债券、置换房产等行为,而投资收益则是指在投资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收益。
如何正确地处理投资和投资收益的会计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1. 投资的会计处理从会计角度来看,投资可以分为三类: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其他投资。
它们的会计处理方式略有不同。
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指企业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或成立合资公司的情况。
对于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1. 以成本法进行核算按成本法核算股权投资,即将取得的股权投资当做长期资产,报在资产负债表上。
每年调整该股权投资账户的估值。
如果买入的投资到期股价会有较多波波动,考虑我们提交的账号用于干预期货价格,除股票外还需要超调整该条项。
2. 以权益法进行核算按照权益法核算股权投资的做法是将买入的股权投资按照买入时的价格记入资产负债表。
同时,在总账外再建立一个投资合营企业或者投资被投资企业的账户,当年度的利润或亏损需要按照双方合营协议分配。
债权投资债权投资最常见的形式是购买借记发行人发行的债券。
根据债权投资的不同形式,会计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1. 可随时交易的金融资产这是指到期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债权投资。
在会计上,它被装进了短期金融资产里。
几乎所有的交易类型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买卖。
2.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些投资被认为是长期的,并且不需要把它们在金融市场上批量出售。
不过,你可以随时决定贩卖。
可供出售的投资每年都会重新核销。
3. 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这类债券只能在到期后回收。
这意味着,投资者没有其他收益来源。
已经持有的债权投资方案,在在预算年度内以成本计0。
其他投资如果投资者没有对所持有的投资进行控制,也没有关于此类投资的共同意愿,该投资将被视为其他投资。
还要根据这些投资的特性来确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并根据其原始成本或市值计算账目上的价值。
2. 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投资收益是指企业从投资活动中获得的各种收益,包括股息、利息、股票或债券的公允价值增值、销售股票或债券的差价等。
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有很多,但最常见的会计处理包括:
1、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首先,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司对股权投资的影响采取“成本法”计量和记账。
即估计其因股权投资而增加的价值,将投资者账户计量在投资者账户中记账。
2、净资产计提在股权投资过程中,为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公司必须实施净资产计提,计提准确无误的净资产以获得投资收益,以及因包括价值权益或者直接参与营运支出等事项而可能产生的负债。
3、增加股权投资类别由于与标准会计处理不同,公司也会考虑增加股权投资类别,以避免重大内部投资影响财务报表的正确性。
新增的类别也可能会包含可能使该项投资在未来受益的价值改变,以及可能产生对于此类投资带来重大风险的内容。
4、按回报率试算为了使财务报表的内容准确反映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也可能会调整报告日的账户,考虑股权投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未收回成本”账户,试算出此项投资可能会获得的回报率。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其他企业股权资本,且拥有对被投资企业的决策支配能力。
在会计处理上,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购买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企业在购买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其成本计入投资账户。
购买成本包括购买股权的现金支付、无形资产的支付和发行股票等。
购买成本应当减去所获得的相关净资产或者按照公允价值确定的应付股权支付。
如购买股权时出现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投资的成本内。
二、关联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当企业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控制权时,应按照合并财务报表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母公司与其所控制的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编制的财务报表。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纳入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三、非关联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当企业对所投资的企业没有控制权时,应按照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权益法是指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有的投资实体在净资产方面的变动进行核算。
在每个会计期间,应将投资所享有的投资实体的当期净利润按比例计入投资者的当期损益。
四、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测试与计提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应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投资实体的净资产情况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发现投资实体的净资产低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五、长期股权投资转让的会计处理方法当企业将长期股权投资转让时,应按照转让的交易方式和涉及到的权益变动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通过出售股权获得现金,应将所得现金减去投资的成本和相关费用,并计入投资收益。
如果通过股权置换进行转让,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股权置换的利得或损失。
六、相关会计科目的处理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科目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减值准备和公允价值变动等。
股权投资会计处理要点详解

股权投资会计处理要点详解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成为股东,从而获得公司利润分红或增值收益的一种方式。
股权投资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手段,也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需要了解以下几个要点:1. 记账方法对于股权投资的记账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成本法是指以企业购买股权的成本作为会计账面价值进行会计核算。
当企业收到股息时,根据比例认定为利润,并进入企业的资本储备账户。
如果股息大于资本储备账户的余额,则将差额从净利润中扣除。
权益法则是指企业按照对子公司所拥有的股权比例计算子公司的净利润,并以其计入企业的投资收益账户。
如果投资的子公司发放股息,则视为对企业的投资收益。
如果企业向子公司提供服务或资产等,则要根据协议确定是否需要计入投资收益。
2. 股权投资分类股权投资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短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通常是指企业长期持有的股权投资,以获得长期利润。
根据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持有期限应不少于一年。
短期股权投资则是指企业短期持有的股权投资,主要是在股票市场上进行的投机活动。
对于短期股权投资,企业要按照公允价值法或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3. 减值测试为了避免企业持有的股权投资价值下降过多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对于持有的股权投资进行价值评估,并将其价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其账面价值低于成本,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计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例如持有的股权投资所在的企业已经陷入困境,或是企业的股票价格长期下跌等情况。
4. 股息收入股权投资的主要收益来源是股息收入。
企业在持有其他企业的股权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股息收入,并且应该按照其持股比例计入企业的收益中。
对于收到股息后,企业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企业采用成本法,则需要将所得税和其他税费从股息中扣除。
如果企业采用权益法,则需要将股息直接计入投资收益账户中。
如何正确处理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如何正确处理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股权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它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然而,在进行股权投资时,会计处理是一个必要且关键的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正确处理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对于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需要正确区分两种不同的股权投资方式:长期股权投资和短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超过一年的股权,而短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不超过一年的股权。
在会计处理上,这两种股权投资方式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a. 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在后续会计期间进行公允价值的调整。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股票价格或其他可靠的市场参考价格。
调整的差额应当计入综合收益。
b.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测试应当定期进行。
如果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在损益表中进行减值损失的确认。
c. 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分配应当按照所持有股权的比例进行确认,并计入损益表。
2. 短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a. 短期股权投资应当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在后续会计期间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
成本法是指将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进行对应确认,不进行公允价值的调整。
b. 对于短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试,并在损益表中确认减值损失。
c. 短期股权投资的收益分配应当按照所持有股权的比例进行确认,并计入损益表。
除了以上的会计处理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股权投资的买入和卖出交易应当按实际发生金额进行确认,并及时记录入账。
2. 对于股权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收到股利款项时确认为收入,并计入损益表。
3. 定期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账面价值,以反映最新的市场价值。
4. 股权投资的持有成本要及时记录和跟踪,以便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
5.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对股权投资进行披露,包括投资金额、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及减值等重要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投资形成三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股权投资作为企业的金融资产,其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的规定,可能形成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三类金融资产。
这三类金融资产尽管都由股权投资而产生,但在会计处理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如何对企业的股权投资按照适当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正确的进行会计处理,是许多会计实务工作者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三类金融资产的核算范围、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和处置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和解析,旨在为会计实务工作者正确进行处理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三类金融资产的核算范围
对股权投资按照适当的标准分类是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的前提。
企业会计准则虽未明确提出股权投资的具体分类,但从股权投资核算的相关规定看,实际上是按照投资的意图和能力不同,将企业的股权投资划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
其中,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得利益。
因控制而形成的股权投资又包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形成的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形成的股权投资两种情况。
二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
其中,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共有的控制,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均受到合营合同的限制,任何一个合营方均不能单独控制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换言之,共同控制实体即合营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由合营各方共同决定。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能控制或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三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
四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
上述四类股权投资中,前三类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
第四类股权投资按照企业投资的管理意图,应当进一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的股权投资两类。
这两类中,前者通常持有时间较短,企业打算近期内出售,因而划归“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范围;后者通常持有时间较长,一般划归“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范围。
二、三类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需要根据其形成来源分别确定。
其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而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合并时享有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进行初始计量,合并方付出资产等账面价值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合并方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其他直接相关费用进行初始计量,合并方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除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类似,也是按照投资方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其他直接相关费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因股权投资而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取得该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科目的借方),不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因股权投资而形成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进行初始计量。
即取得该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入账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投资时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
三、三类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应当分别不同情况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
其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成本法注重的是“成本”,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成本一般不发生改变,不会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调整。
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其所享有的份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权益法注重的是“权益”,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成本要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予以调整。
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其所享有的份额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成本。
当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首先要考虑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即此时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因股权投资而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在现金股利宣告发放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因股权投资而形成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是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但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四、三类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确认与计量,需要根据其形成来源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其中,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处理。
当该股权投资存在减值迹象时,应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该股权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确定。
如果该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该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处理。
当该股权投资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所确定的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按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该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又得以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因股权投资而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通常其持有时间较短,而且在资产负债表日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所以不存在减值处理问题。
因股权投资而形成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或许会计人员会感到迷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样,也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为什么会存在减值处理问题?这是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其持有时间较长,所以在其持有期间内,如果其公允价值变动较小,则仍然按公允价值变动进行处理,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果其公允价值发生严重的或非暂时性的下跌,那么就要计提减值准备,确认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也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即按照减值测试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而形成的累计损失,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借贷方的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该股权投资的减值损失确认后价值又得以恢复的,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而是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贷方。
五、三类金融资产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实际取得的价款与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除确认处置损益外,还应将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出,计
入处置当期的损益(投资收益)。
处置因股权投资而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实际取得的价款与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同时,将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处置因股权投资而形成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实际取得的价款与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同时,将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