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概念与软件操作及实例-绪论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指南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d28d7a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e.png)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指南第1章绪论 (4)1.1 设计基础 (4)1.1.1 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4)1.1.2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4)1.1.3 建筑结构设计依据 (5)1.2 设计原则与要求 (5)1.2.1 设计原则 (5)1.2.2 设计要求 (5)1.2.3 设计过程管理 (5)第2章建筑结构材料 (6)2.1 材料分类与功能 (6)2.1.1 金属材料 (6)2.1.2 陶瓷材料 (6)2.1.3 砼及水泥制品 (6)2.1.4 木材及竹材 (6)2.1.5 复合材料 (7)2.2 材料选用原则 (7)2.2.1 符合设计要求 (7)2.2.2 经济合理 (7)2.2.3 环保节能 (7)2.2.4 施工便利 (7)2.2.5 耐久可靠 (7)2.2.6 符合地域特点 (7)第3章结构体系与布置 (7)3.1 结构体系选择 (7)3.1.1 结构体系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及施工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保证结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7)3.1.2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空间结构等。
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73.1.3 结构体系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7)3.2 结构布置原则 (8)3.2.1 结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8)3.3 结构构件设计 (8)3.3.1 结构构件设计应根据选定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及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进行,保证结构构件的安全、适用和经济。
(8)3.3.2 结构构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8)3.3.3 结构构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材料功能、施工误差、环境条件等,保证设计合理、安全。
(8)第4章地基与基础 (8)4.1 地基处理与设计 (8)4.1.1 地基调查与评价 (9)4.1.3 地基设计 (9)4.2 基础类型及选用 (9)4.2.1 基础类型 (9)4.2.2 基础选用原则 (9)4.3 基础结构设计 (10)4.3.1 基础结构设计原则 (10)4.3.2 基础结构设计内容 (10)第5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10)5.1 混凝土构件设计 (10)5.1.1 一般规定 (10)5.1.2 材料功能 (10)5.1.3 构件设计 (11)5.2 钢筋设计 (11)5.2.1 钢筋选型 (11)5.2.2 钢筋配置 (11)5.2.3 钢筋锚固与连接 (11)5.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11)5.3.1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11)5.3.2 预应力损失 (11)5.3.3 预应力构件设计 (11)第6章钢结构设计 (12)6.1 钢结构材料与连接 (12)6.1.1 材料要求 (12)6.1.2 连接方式 (12)6.1.3 连接设计 (12)6.2 钢结构构件设计 (12)6.2.1 构件类型 (12)6.2.2 构件设计原则 (12)6.2.3 构件尺寸及截面选择 (12)6.2.4 构件连接设计 (12)6.3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 (12)6.3.1 稳定性分析 (12)6.3.2 稳定性设计原则 (13)6.3.3 稳定性措施 (13)6.3.4 抗震设计 (13)6.3.5 施工及验收要求 (13)第7章砌体结构设计 (13)7.1 砌体材料与构件 (13)7.1.1 砌体材料 (13)7.1.2 砌体构件 (13)7.2 砌体结构设计原则 (13)7.2.1 符合规范要求 (13)7.2.2 结构布局合理 (13)7.2.4 耐久性与防护 (14)7.3 抗震砌体结构设计 (14)7.3.1 抗震设防目标 (14)7.3.2 抗震设计原则 (14)7.3.3 抗震计算与分析 (14)7.3.4 抗震构造措施 (14)第8章木结构设计 (14)8.1 木材功能与选用 (14)8.1.1 木材的基本功能 (14)8.1.2 木材的选用原则 (15)8.1.3 木材的防腐、防虫处理 (15)8.2 木结构连接设计 (15)8.2.1 木结构连接的分类与特点 (15)8.2.2 木结构连接的设计原则 (15)8.2.3 木结构连接的强度计算 (15)8.3 木结构构件设计 (15)8.3.1 木结构构件的分类与特点 (15)8.3.2 木结构构件的设计原则 (15)8.3.3 木结构构件的强度计算 (15)8.3.4 木结构构件的稳定性计算 (15)8.3.5 木结构构件的尺寸设计 (16)第9章结构抗震设计 (16)9.1 抗震设防与分类 (16)9.1.1 抗震设防目标 (16)9.1.2 抗震分类 (16)9.2 抗震设计原则 (16)9.2.1 地震作用 (16)9.2.2 结构体系 (16)9.2.3 结构材料 (16)9.2.4 抗震防线 (17)9.2.5 基础隔震与消能减震 (17)9.3 结构抗震措施 (17)9.3.1 结构布置 (17)9.3.2 结构计算 (17)9.3.3 结构连接 (17)9.3.4 构造措施 (17)9.3.5 施工要求 (17)第10章结构施工与验收 (17)10.1 施工技术要求 (17)10.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pkpm结构系列软件应用与设计实例
![pkpm结构系列软件应用与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50b9aed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6.png)
pkpm结构系列软件应用与设计实例PKPM结构系列软件是一种专业的结构计算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路、港口等工程领域中。
该系列软件包含了多个应用程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围绕PKPM结构系列软件的应用和设计实例展开,从不同的方面来详细介绍这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一步,软件介绍。
PKPM结构系列软件包含PKPM建筑结构设计、PKPM桥梁结构设计、PKPM港口工程建设结构设计等多个应用程序,这些程序都具有操作简单、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等优点。
PKPM建筑结构设计是一款专门用于建筑工程计算和设计的软件,可以完成建筑物的各个构件尺寸、受力分析和强度验算等工作。
PKPM桥梁结构设计是一款专门用于桥梁工程计算和设计的软件,可以完成桥梁的各个构件尺寸、受力分析和强度验算等工作。
PKPM港口工程建设结构设计是一款专门用于港口工程计算和设计的软件,可以完成码头、船坞、浮标等结构的尺寸、受力分析和强度验算等工作。
第二步,软件特点。
PKPM结构系列软件的特点是计算精度高、操作简单、计算速度快、结果直观等。
该软件采用国际通用的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精度和准确性非常高。
这个软件的操作界面友好,可视化程度高,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同时,该软件计算速度也相当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结构计算。
此外,该软件还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可以与CAD及BIM等软件进行互通。
第三步,软件应用。
PKPM结构系列软件的应用范围广泛,已经在众多建筑、桥梁、铁路、港口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某大型铁路新线工程的桥梁设计,使用PKPM桥梁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
某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PKPM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和验算,保证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某大型港口工程工程码头的结构设计,使用PKPM港口工程建设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计算,从而达到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常用建筑结构设计计算软件和结构概念设计
![常用建筑结构设计计算软件和结构概念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491d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c.png)
常用建筑结构设计计算软件和结构概念设计常用结构计算软件与结构概念设计1、结构计算软件的局限性、适用性和近似性。
随着计算机结构分析软件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必须进行的大量的手工计算,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对结构计算软件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过分地相信计算软件,而忽略了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结构计算软件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适用性和近似性,并非万能。
如:结构的模型化误差;非结构构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楼板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温度变化在结构构件中产生的应力;结构的实际阻尼(比);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等等。
有些影响因素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的模型描述,也只能给出简化的表达或简单的处理,受人为影响较大。
加之,建筑体型越来越复杂,这就对结构计算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软件本身往往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正是因为如此,结构工程师应对所用计算软件的基本假定、力学模型及其适用范围有所了解,并应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其正确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2、现阶段常用的结构分析模型实际结构是空间的受力体系,但不论是静力分析还是动力分析,往往必须采取一定的简化处理,以建立相应的计算简图或分析模型。
目前,常用的结构分析模型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分析模型;另一类为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
1) 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分析模型。
将结构划分若干片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抗侧力结构,但对任意方向的水平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所有正交或斜交的抗侧力结构均参与工作,并按空间位移协调条件进行水平力的分配。
楼板假定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这一分析模型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其主要适用于平面布置较为规则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2) 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
将建筑结构作为空间体系,梁、柱、支撑均采用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单元模型目前国内有薄壁杆件模型、空间膜元模型、板壳单元模型以及墙组元模型。
PKPM软件学习PPT
![PKPM软件学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3212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c.png)
03
CATALOGUE
PKPM软件高级功能学习
建模与参数设置
建模技巧
掌握建模的基本原则,如几何模型的建立、材料属性的定义、截面特性的设定等,以便更准确地模拟 实际结构。
参数化设计
利用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编程语言或脚本实现对模型中关键参数的调整,提高建模效率和灵活性。
结构分析
多种分析方法
了解并掌握PKPM软件提供的多种结构分 析方法,如线性静力分析、动力分析、 弹塑性分析等,以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合适的方法。
06
CATALOGUE
PKPM软件发展趋势与展望
软件技术发展
云计算技术
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软件服务的云端化,为用 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大数据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软件运行过程中的数 据进行分析,优化软件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软件智能化,提高软件自动化水平。
VS
复杂结构分析
学习如何对复杂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多高 层建筑、大跨度结构、组合结构等,掌握 相应的分析技巧和注意事项。
设计优化
优化算法
了解并掌握PKPM软件提供的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子群算法等,以便对结构进行 更有效的优化设计。
优化实践
通过实际案例的优化设计实践,深入理解优化设计的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优化 设计能力。
02
03
分析设置
根据设计要求,对模型施加恒载 、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外部 荷载。
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如线性、 非线性等)和参数,进行结构分 析。
结果解读与优化
结果解读
根据软件输出的结果,分析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情况等,判断是 否满足设计要求。
CAD建筑结构设计实例与讲解
![CAD建筑结构设计实例与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b83bd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a.png)
CAD建筑结构设计实例与讲解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是一种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工具。
在建筑行业中,CAD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来介绍CAD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使用技巧。
假设我们要设计一座两层的小型建筑物,该建筑物由钢筋混凝土框架组成。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CAD软件创建一个建筑图纸的模板,并设定好比例尺。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调整比例尺的大小。
接下来,我们进入具体的设计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绘制建筑物的平面图。
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直线工具、多边形工具等来完成平面图的绘制。
根据设计需求,我们可以绘制建筑物的外轮廓和内部分隔墙的位置。
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CAD软件提供的对齐、捕捉等功能来保证绘图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建筑物的立面图。
立面图是建筑物正面或侧面的图纸,用于展示建筑物的外观。
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绘图工具和编辑工具来绘制建筑物的立面。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可以添加外墙的装饰、窗户和门等细节。
然后,我们需要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建筑结构设计模块进行建筑物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输入建筑物的参数,如使用的材料、梁柱的尺寸和截面形状等。
然后,CAD软件会自动生成建筑物的结构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调整结构的尺寸和布置,以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建筑物的细部设计。
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绘图工具和编辑工具来绘制建筑物的细节图。
例如,我们可以添加梁柱连接的细节、梁底部支撑的细节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来确定细节的尺寸和布置。
最后,我们需要生成建筑物的施工图。
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布局工具和标注工具来布置图纸并添加文字说明。
施工图是建筑物施工的依据,需要包含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和细节图等。
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绘制的图纸,并将其打印输出或导出为图像文件。
第一章 建筑结构绪论
![第一章 建筑结构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696e9416b7360b4c2e3f64a1.png)
小贴士: 北京东华金座项目,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牛街, 由华尔森集团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 筑高度73.84米,地上20层、地下3层。东华金座集商业、 娱乐、居住功能为一体,地下室为人防工程及车库,裙 房12层为商场、餐厅,裙房3层为会所。4层以上主体建 筑分为三部分:18层的北楼为住宅,20层的东西塔楼为 酒店式公寓。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东京千年塔
5.道路、桥梁结构
6.水利、水工结构
海上石油平台
7. 轻型房屋钢结构 (1).波纹拱壳结构
(2) 门式刚架结构
(3)多层轻型房屋建筑
8.可拆卸、移动房屋及 移动结构
活动车库
9.构筑物
10.建筑小品
砌体结构的定义:
是指由块材通过砂浆铺砌而成的结构。 块材包括了砖、石和各种砌块, 砂浆包括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以及砌块专用砂浆。
嵩岳寺砖塔:
嵩岳寺,是屹立在“五岳”之中岳——河南省嵩山南麓的一 座古老佛刹。建于北魏,是我国现存大型古塔实物中年代最早 的一座,具有极高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它高39.8米,共15层, 底层直径10.6米,内径5米,壁厚2.5米,如此多层之高塔在全 国范围内罕有。它是一座砖塔,全塔除塔刹和基石外,均以砖 砌筑,砖呈灰黄色,以粘土砌缝。汉魏时塔多为木构楼阁式, 后来才渐渐被砖石材料代替,嵩岳寺塔则是这一转化的最早实 例,因而极为可贵。该塔的外形和下层平面为十二边形,是现 存塔的实物中的孤例。
砌体结构历史悠久,“秦砖汉瓦”之说,代表两千年前, 我国砖瓦材料运用已很普遍。 十九世纪中叶发明了水泥(cement),加入砂浆,形成 水泥砂浆等,提高了砌体强度。 古代采用砌体结构的几个著名建筑: 长城、嵩岳寺砖塔、安济桥、大雁塔、无梁殿等。
《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60492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f.png)
1周
讲授
0
实验
0
上机
0
实践
1周
课外学时
0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
授课语言
中文
先修课程
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2-1)、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房屋建筑学
课程简介
(限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利用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设计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建筑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梁柱板施工图设计、剪力墙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和楼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按国内或国际现行规范编制的建筑结构计算软件的编制原理,熟练进行输入输出结果的判断,从而可以进行初步的建筑结构设计,为将来迅速适应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B-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设计思路较清晰、设计步骤较完整、计算结果准确、设计图纸规范。
C-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设计思路基本清晰、设计步骤较完整、计算结果较准确、设计图纸较规范。
D-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设计思路基本清晰、设计步骤基本完整、计算结果基本准确、设计图纸基本规范。
E-设计抄袭,未能按时完成,设计思路混乱,计算结果不准确、设计图纸不规范。
With the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use civil engineering related software for structural design.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design for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compilation principle of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calculation software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proficient in judging the input and output results, so that preliminary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esign can be carried out,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rapid adapta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esign in the future.
建筑结构PKPM课件
![建筑结构PKPM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89fe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a.png)
加载和约束
根据实际工况对模型进行加载和约束,模拟 实际工作状态。
结果处理
对求解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应力、应 变、位移等。
结果解读
判断安全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结构的 安全性,是否满足设计要 求和规范标准。
优化设计
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进行 优化设计,改进结构的性 能和安全性。
指导施工
根据计算结果指导施工, 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添加约束和载荷
根据实际情况,为建筑结构模型添加 约束和载荷,如固定约束、滑动约束 、重力载荷、风载荷等。
模型修改
调整构件尺寸
修改材料属性
根据需要,可以修改建筑结构模型中各个 构件的尺寸,如柱的截面尺寸、梁的长度 和宽度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修改建筑结构模型中 各个构件的材料属性,如混凝土强度、弹 性模量等。
结构分析实例
分析方法
介绍常见的结构分析方法,如静 力分析、动力分析、抗震分析等 ,并说明如何使用PKPM软件进
行这些分析。
实例演示
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如何进行结构分 析,包括加载、求解和后处理等步 骤,并解释分析结果的含义和作用 。
分析结果解读
根据分析结果,解读结构的受力性 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 ,为后续的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启动与退出
打开软件,通过点击桌面快捷方 式或从开始菜单启动;完成操作 后,选择退出或关闭软件。
界面介绍
菜单栏
包含文件、编辑、 视图等常用命令。
绘图区
用于显示和编辑模 型。
主界面
包括菜单栏、工具 栏、绘图区、状态 栏等部分。
工具栏
提供常用命令的快 捷方式。
状态栏
显示当前操作的状 态和提示信息。
建筑结构设计教案范例ppt
![建筑结构设计教案范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f486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3.png)
框剪结构
总结词
结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
详细描述
框剪结构是指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采用框架和剪力墙相结合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结合了框架结构 的灵活性和剪力墙结构的高强度、高刚度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建筑空间和功能需求,广泛应用 于高层、大跨度和大空间的建筑中。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词
BIM技术为建筑结构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通过 数字化模型的应用,提高了设计效率、优化了设计方 案,并为后期施工和维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详细描述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实现各专业之间的 协同设计,减少错漏碰缺,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 效率。同时,BIM模型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方 便后期施工和维护。
Midas软件
总结词
Midas是一款专业的桥梁和建筑结构分析软件,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受力分析和优化设计 。
详细描述
Midas提供了丰富的有限元分析工具和优化设计功能,可以对桥梁、高层建筑、大跨度 结构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Midas,设计师可以模拟结构的受力性能、振
动响应以及稳定性等,从而为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大跨度桥梁的特点 ,强调结构稳定性的重 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稳 定性分析和构造要求。
Part
06
建筑结构设计发展趋势与展望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它强调建筑与环境 的和谐共生,通过节能、环保、可再生等手段,降低建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建筑结构CAD-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CAD-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54b1c4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8.png)
●在模具行业,进行模具的自动设计和加工过程的仿真; 在制衣行业,根据体形自动设计剪裁形状、尺寸等; 在化学行业,进行分子模型的表示等。
●1.2 CAD技术在土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在CAD技术出现以前,工程设计的全过程都是由人用 笔、尺子加图板来完成的。现在可以由计算机更快、 更好地去完成,这就是CAD技术的意义所在。
●CAD应用软件就是根据某一专业的特点和规定,将人和计 算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去完成该专业的设计任务而编写 的专用软件。
●结构分析与计算是工程设计行业应用计算机最早的领域。 ●结构分析结果的输出,也从早期的数表形式过渡到数表加
图形方式。 ●大型、复杂的结构一般是用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来计算。 ●1.4.2 CAD应用软件的选配 ●使用单位配置CAD应用软件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利用CAD技术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首先,可以缩短设计工期。
●其次,可以提高设计质量。 ●另外,可以降低设计成本。 ●一般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建设都要经过规划、设计、施
工几个阶段,建成以后则进入维护管理阶段。目前, CAD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各个阶段中。 ●(1)在规划中的应用 ●对应于该阶段的CAD系统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有关规划信息的存储和查询的系统。这一类 系统多采用数据库系统的形式。 ●第二类为信息分析系统。 ●第三类为规划的辅助表现及作图系统。
●(3)在施工中的应用
●一般的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都包含以下过程,即投标 报价→施工调查→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器材和资金 的调配→具体施工及项目工程管理→验收等。
●(4)在维护管理中的应用
●对土木建筑结构物的维护和管理包括定期检查、维修 和加固等。
●近年来,出现了以数据库为中心的、道路设施的维护 管理CAD系统。这种系统具有两种作用:一种是用于 保存定期检查结果等信息,另一种是用于辅助维修和 加固的规划设计。
建筑结构PKPM通用课件
![建筑结构PKPM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79a8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2.png)
界面操作
熟练掌握PKPM软件的操 作界面,如菜单、工具栏 、命令行等,提高建模效 率。
基本元素建模
学习如何利用PKPM创建 基本建筑元素,如梁、板 、柱、墙等,并设置其属 性。
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模型简化
了解如何对实际建筑结构 进行简化,以适应数值计 算的需要,如去除次要构 件、合并相同材料等。
边界条件与荷载
02 03
设计方法
钢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分析、构件设计、连接节点设计、防 腐防火设计等步骤。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钢材、截面形 式和连接方式。
常见问题
钢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包括荷载计算错误、截面选择不当 、连接节点设计不合理、防腐防火措施不到位等。在实际 工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钢结构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学习如何设置模型的边界 条件,如固定、铰接等, 以及施加荷载,如风荷载 、雪荷载等。
模型检查与修正
掌握模型质量检查的方法 ,如模型交叉检查、元素 属性检查等,并对模型进 行必要修正。
结构计算与结果分析
计算参数设置
理解并合理设置计算参数,如收敛准则、迭代次 数、求解方法等,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计算结果查看
学习如何查看计算结果,如内力分布、位移分布 、应力分布等,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解读与评估
深入解读计算结果,评估结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 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04
CATALOGUE
建筑结构设计实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设计步骤
首先进行结构分析,确定荷载和荷载组合,然后进行构件截面设 计,最后进行节点设计。
PKPM软件具备强大的结构设计功能,包括 梁、板、柱、墙等构件的设计和分析,可 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自动或手动设计。
PKPM结构设计软件入门与应用实例—钢结构
![PKPM结构设计软件入门与应用实例—钢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5b766c3c8d376eeaeaa31c5.png)
PKPM结构设计软件入门与应用实例—钢结构前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迅速。
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设计周期的缩短,对结构分析与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构计算商用软件的出现和推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工作的主流。
对于有志于从事结构设计的即将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言,尽快的掌握结构计算软件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技能。
在众多的结构计算软件中,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研发的PKPM系列软件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该系列软件自1987年的研发以来,经过不断开发,现在已非常成熟,并且由于其与我国规范很接近,受到我国用户的青睐。
无疑,掌握STS的使用对设计工作者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初学者。
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大家已经具有一定的力学和结构知识,但是对软件的使用还不够熟悉,对规范的了解也比较欠缺,设计经验也很不足。
因此,在介绍软件应用的同时,也应对其它几个方面给予介绍。
通过实例来讲解,对初学者来说,是一种好形式。
考虑到这些因素,本书的写作基本是分开为三个模块,即软件部分、设计知识、规范部分,这三个方面都围绕实例展开。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作到实例、设计原理、规范、软件的有机结合。
这种编写方式是我们对于此类书籍的一种尝试。
鉴于本书工具书的定位,我们对这四部分的内容处理原则为:软件部分侧重于讲解步骤和例题用到的参数,对于软件的技术条件等请参看PKPM公司的用户手册或技术条件。
设计知识部分侧重于讲解结构设计概念和设计经验,对于构造知识由于其内容广泛,本书也不多涉及,这些内容请参看相关构造手册和国标图集。
规范链接部分指出与设计阶段相关的规范条款,限于篇幅,对于规范具体条款内容从略,实际上是用到条文的索引。
同时,也希望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帮助读者自己去查阅规范,以尽快的熟悉相关规范。
本书的使用方法,我们推荐采用三阶段的学习:1、软件部分的学习:读者先阅读设计条件,然后按照设计步骤,自己跟着软件操作一遍,在本阶段,主要是让初学者首先对软件的全局和基本的操作流程有个基本的了解。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使用指南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920a3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b.png)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使用指南引言:在建筑工程中,结构分析与设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虽然依然存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使用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一、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分类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主要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软件两大类。
静力学软件用于计算和分析建筑结构在静力加载下的受力情况。
常见的静力学软件有STAAD.Pro、SAP2000、ETABS等,它们大多基于有限元法和离散单元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静力学软件可以模拟并分析结构在重力、风荷载等静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在结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力学软件则主要用于计算和分析建筑结构在动力加载下的响应情况。
例如,当结构受到地震或风荷载等动态加载时,动力学软件可以模拟并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应力分布和变形等情况,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动力学软件有ANSYS、ROBOT Millennium等。
二、静力学软件使用指南静力学软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使用静力学软件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步骤:1. 确定模型: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使用软件的绘图工具绘制建筑结构的模型,包括梁、柱、墙、楼板等各个组成部分。
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载荷施加:在模型中添加各种荷载,包括重力、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荷载类型和大小,并将其准确施加在结构模型上。
3. 材料属性:根据建筑材料的物性参数,设置相应的材料属性,包括弹性模量、抗弯、抗压等力学性能。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边界条件:设置结构的边界条件,包括约束和支撑点的设置。
这些边界条件将模拟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并对分析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5. 分析计算: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计算。
建筑知识: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建筑知识:建筑结构设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20ff2b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2.png)
建筑知识:建筑结构设计概述建筑结构设计是指对于一个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从而使得建筑物能够稳定地承受各种载荷并且持久耐用。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力学、材料、构造、工艺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概述。
力学力学是建筑结构设计最基本的设计理论。
力学的应用使得设计者可以明确建筑物的荷载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够安全地承受荷载。
力学分析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抗震设计等。
在静力学中,主要应用等效载荷法、刚度法等方法,对建筑物进行加载和计算,从而得出建筑物的荷载情况。
在动力学中,主要利用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等方法对于建筑物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以此来对抗地震以及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抗震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分析,采用可靠性设计等手段,以确保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安全稳定地运转。
材料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各种不同的材料对于结构的性质、特点、强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结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混凝土及木材等,这些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
钢材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久性好等特点,其力学性能极为稳定。
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其抗压性能优良,同时强度和稳定性能都较为出色,更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材料。
而木材则是一种环保、美观、具有较高强度的结构材料。
钢材、混凝土和木材之间的配合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采取合适的材料组合方案,能够发挥其各自的优点,又避免了其不足之处。
构造构造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决定着建筑物的形态和风格。
不同种类的构造为建筑物带来独特的体验和美学价值。
在构造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建筑物的朝向、光照、冬夏季节的温度、湿度等等。
构造设计应该参考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并且与建筑物其他放的设计相互交流。
工艺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工艺的施工质量是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
教你在CAD中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教你在CAD中进行建筑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b0c2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4.png)
教你在CAD中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优秀的建筑结构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借助CAD软件,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本篇文章将教你在CAD中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一些使用技巧。
首先,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前,我们需要熟练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这包括了常用的绘图工具、编辑命令和图层管理等。
在开始设计前,我们需要在CAD软件中创建建筑结构的基本图纸。
可以选择使用已有的CAD模板,或者自己设置合适的图纸尺寸和比例。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建筑结构的绘制。
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我们可以使用CAD的绘图工具,如直线、圆弧、多边形等,绘制建筑结构的各个构件。
在绘制过程中,可以使用CAD的捕捉工具,如吸附、对象捕捉等,帮助我们准确地绘制构件的位置和尺寸。
在绘制建筑结构时,我们需要注意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尺寸。
CAD软件提供了多种连接工具和测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设置构件之间的连接点和距离。
在连接构件时,可以使用CAD的对齐命令和延伸命令,使得各个构件之间无缝连接。
一旦完成了建筑结构的绘制,我们可以使用CAD的图层管理功能,将不同类型的构件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图层中。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对建筑结构的修改和编辑。
同时,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CAD的复制和偏移命令,快速地创建多个相似的构件,减少设计时间。
除了基本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CAD软件还提供了一些专业的建筑结构设计工具和功能。
例如,在进行柱子和梁的设计时,可以使用CAD的结构设计工具,为构件添加适当的荷载和约束条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合理的尺寸和材料要求。
此外,在进行大型建筑结构设计时,CAD软件还提供了三维建模和分析功能,可以将建筑结构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模拟。
这些高级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的行为,并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在设计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CAD软件生成建筑结构的详细图纸和报告。
【2019年整理】结构概念与计算软件的使用
![【2019年整理】结构概念与计算软件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5bb83b0b4e767f5acfce41.png)
1.1 概述
1.1.1 计算理论的局限 专注于从内力到应力的高精度求解的数值分析过程,既因计算成本巨大而在 实践中不可实现,又对系统整体缺乏足够的关心,无法计算结构体系的真实可靠 度。要理顺根本性的东西,如边界条件和载荷等效的理想化、半刚性节点的非线 性、迭加原理的适用范围、概率论分析的不确定等,避免盲目使用有限元工具。 1.1.2 合理受力的原则 借助概念归纳正确的计算简图,是校核构件强度及稳定性的前提。 1.1.3 优化选型的基础 掌握轴向应力与弯曲应力、均匀受力与集中受力、开口截面与闭口截面、多 跨连续与单跨简支、空间作用与平面作用、刚架结构与框架结构、超静定结构与 静定结构、弯曲型变形与剪切型变形、刚性连接与铰性连接、传力简捷与传力曲 折等概念在材料性能、承载能力、破坏机制、空间刚度分布以及经济性能上的相 对特点,是优化工程问题和确定结构方案的基础。 1.1.4 工程的协作与控制 结构概念的总体方案设计,益于完善工作流程和协同设计施工各方面的关系。
探析概念设计与结构计算软件应用
![探析概念设计与结构计算软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7af620c8d376eeafaa3129.png)
摘要:本文就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分析模型及常用结构计算软件的三种软件分析,以及从整体上把握结构的各项性能及抗震概念设计重要准则进行分析和探讨。
0引言概念设计是结构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它统领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运用结构概念设计从整体上把握结构的各项性能,这样才能对计算分析结果进行科学的判断、合理的采用;从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计算软件,并应了解软件的基本假定、计算模型和适用范围;从根据结构计算模型的特点,对实际结构采取必要的技术处理,使计算模型和实际结构尽可能地接近,以满足工程设计精度的要求。
实际结构是空间的受力体系,但不论是静力分析还是动力分析,往往必须采取一定的简化处理,以建立相应的计算简图或分析模型。
目前,常用的结构分析模型可分为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分析模型和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两大类。
将结构划分:若干片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抗侧力结构,但对任意方向的水平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所有正交或斜交的抗侧力结构均参与工作,并按空间位移协调条件进行水平力的分配。
因楼板假定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故这一分析模型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其主要适用于平面布置较为规则的结构。
将建筑结构作为空间体系,梁、柱、支撑均采用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单元模型目前国内有薄壁杆件模型、空间膜元模型、板壳单元模型以及墙组元模型。
楼板可假定为弹性,也可假定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尤限大,还可假定楼板分块无限刚。
该模型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由矩阵位移法形成线性方程组求解。
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一个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部分结构工程师只会依赖规范、设计手册、计算机程序做习惯性传统设计,缺乏创新,拒绝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纳。
部分工程师在一体化计算机结构程序设计全面应用的今天,对计算机结果明显的不合理,甚至错误而不能及时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力体系,也无非是梁板、梁柱、板柱等传力体系的简化与灵活应用,万变不离其宗,当做过多个项目后,回头再看这句话,或许会感触很深。
7 概念设计结构布置应尽量连续,不连续的地方一般都要加强,比如,边缘构件要加强,板边需要加强,角柱需要加强,底柱和顶柱子需要加强。
结构布置应尽量均匀(平面和立面),结构平面布置的不均匀,往往会加大结构扭转变形,引起超筋,位移比、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结构立面的不均匀(上大下小),由于刚度的突变,易形成薄弱层。
结构设计本质是变形协调,变形协调需要代价,代价是增加混凝土与钢筋的用量。
8抓大放小“抓大放小”即抓住主要矛盾,暂且搁下“次要矛盾”,如果一开始就力求完美,则必然会“物极必反”,做事没有效率。
“抓大放小”是符合辩证思维的,在抓大放小的过程中,做设计时要循序渐进,事缓则圆。
比如梁的布置,抓住“大范围”板块梁的布置,再与局部的梁布置协调。
如果协调不好,也应容许“缺陷”,做设计是寻求“最优解”,而不是“最佳解”。
9中庸之道尽量不要踩着规范的“边界”去做设计,否则很难受,在没有对理论与实践有足够透彻的理解时,可以根据二八原则,留有20%的余量或折中。
当明白一个结构设计中的主次要构件及主次要矛盾时,对于次要构件或者次要矛盾,可以不必太过于精细,可多放一些,否则工作效率不高。
10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1)二八定律:任何一组事物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少数。
比如外围、拐角的剪力墙抵抗水平风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的贡献最大。
独立基础受到较大弯矩时,独立基础外围部分的贡献更大(力臂更大)。
分清结构或构件中的主次要因素后,便可更有效的根据结构或构件计算指标调整结构或构件布置以满足规范要求。
应能让结构或构件产生变形记破坏,既然不考虑,则是因为不会产生这种破坏。
再怎么分析?产生破坏的过程中有这几个因素:地震力、土、基础。
通过与考虑抗震分析的情况对比,可知问题主要出现在“土”这个因素上:这些地基主要由饱和松砂、软弱粘性土和成因岩性状态严重不均匀的土层组成,大量的一般的天然地基都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分担地震力。
11 社会本质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是一个不断交换的社会,交换物质与精神。
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想法,自己想要什么,就努力去积累,再去交换。
社会是中庸、相生相克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新生事物一般都起源于阴阳,用极端的方式才能创造一些东西,而新生事物的的产生必然会冲击旧的事物,破坏旧的秩序,于是需要借助第三方来协调。
对于在校学生,明白以下道理即可:苦于甜相伴(先苦后甜),不公平与公平相伴(先不公平再公平)。
社会是比谁最先抢占资源,类似于读书时去食堂吃饭,去晚了就只有剩菜剩饭,甚至没得菜与饭。
社会也是有秩序与游戏规则的,比如马路上的红绿灯,我们即要遵守社会的秩序,也要保持独立的思想与主见,尽量考一个好大学,再读研、读博等,进一个好平台,起点太低,只得在人更多的环境中付出更多,一个东西如果少且被需要,则很容易发展,多则困难重重。
人们去水果店取挑选桔子时,都是先挑选个大皮黄味甜的,不成熟的或个小的很容易被买桔子的人“淘汰”。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缺少资源,资源的分配也是平台越高,资源越多,但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无论选择哪种生活方式,背后都离不开付出。
无论付出什么,都是为了接近资源,要么你是资源的主人,要么经过层层挑选进入资源丰富的平台。
无论获得什么资源,都是因为满足别人与自己的需求,为了生活(精神与物质),为了让自己过得开心点。
无论别人怎么对你,别有人什么想法,有选择性的“道义”是人活在这个社会,除了生命外最重要的几样东西之一。
12江湖社会与学校不一样,社会是一个“江湖”。
中国古代人很伟大,创造了江湖二字,江湖二字全是水旁,一不小心,人就会被淹死,淹死的背后,是利益,是“气”。
在江湖中混,要真诚、善良、要示弱(隐忍)、要宽容。
没有人会为难一个弱小者,杀的都是不忠、大恶、太强之人。
连马路上都通过红绿灯来维持秩序,任何地方,都少不了控制与被控制。
在江湖中混,要学会借物。
说话要学会用第三方类比去引导别人思考,说话做事都要留有余地,否则走到了墙角,物极必反。
在江湖中混,要“随波逐流”,但水底要安静,大自然是不会欺骗人的。
要学会“打太极”、“求同存异”。
要明白什么时真相,什么是走过场。
要有道德、讲义气、多交朋友、知恩图报、吃亏是福。
1.2 对配筋、刚度及力流的理解设计一般可以这样去理解,设即设想、构想、想象;计即计算、分析、力流。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设计,设计出来的结构最好是效率、优美、功能三者的平衡统一。
下面将简要介绍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三个名称,配筋、刚度、力流。
(1)配筋配筋是结构设计最基本的工作,每个厉害的高手最初都是从画梁板柱施工图开始的,钢筋可以大致对照SATWE计算结果进行配置,但钢筋的背后,是强度与构造的体现,与刚度密切也密切相关。
(2)刚度结构刚度就是结构能够限制作用力所产生变形的一种性质。
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结构刚度大,结构的相应变形小,而结构刚度小,结构相应变形则大。
刚度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变形”去理解。
当力按一定的规则传递到结构上时,都会产生变形(水平变形,竖向变形,扭转变形等),变形过大,可能会引起超筋、位移比、周期比等不满足要求,变形过大,或许也是结构布置不合理。
刚度的布置应均匀,否则刚度的不均匀会导致力流的不均匀。
刚度一般有X、Y 向刚度,结构周期中某个转角的平动周期不纯,其背后的本质就是该方向两侧刚度不均匀。
X方向或Y方向两端刚度接近(均匀)才位移比小,属于“调”,两端刚度大于中间刚度才会扭转小,周期比更容易满足,属于“抗”,增加结构扭转刚度也对位移比有利,属于“抗”。
控制扭转的关键在于“加减法”,要加的墙位置很重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更有效,而方法的背后,在于一个外墙与内墙的相对刚度,而不是外墙的绝对刚度大小,理解了相对刚度,就明白了“减法”在刚度调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力流外荷载及作用作用于结构上,在结构内部是如何传递分配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这种分配与传递确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为了形象地说明力流的传递与分配,可以用“水流”进行类比。
结构中的力流由板传到梁、由梁传到柱、墙,有柱墙传到基础,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但力流的传递的效率却至关重要,其背后体现着概念设计及结构布置。
力流的传递要短,少一些变形协调的过程,除非是不得已而为之(建筑、规范要求),墙柱布置应上下贯通。
楼板中常有些小板块(比如小于4m)一般尽量不设小次梁,减少一些传力途径,可以局部加强楼板配筋。
力流的传递过程应“物尽其用”,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
比如混凝土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抗拉强度,应尽量让混凝土构件受压,而不是受拉,受弯。
当结构受到弯矩时,弯矩的本质也是拉压应力,拉应力材料的利用率不高。
拱的效率高于梁(比普梁构件多了轴力),桁架结构绩效高于实体结构也体现着以上观点。
结构应该顺着力流的分布去布置,比如剪力墙结构内部应力小,外围应力大,所以应该在结构外围及拐角处多布置墙,结构内部的墙在满足规范要求与刚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小。
梁、板受力时,应力在截面高度上的分布是两端大,中间小,于是出现了空心楼板等。
力流的分配要均匀,梁的布置要多连续,充分利用梁端的负弯矩来协同工作。
当柱网长宽比小于1.2时,在满足建筑的前提下,次梁要沿着跨数多的方向单向布置而不是双向布置,双向布置只是为了分流一部分力,在挠度不好控制时才考虑。
当柱网长宽比大于1.5时,宜采用加强边梁的单向次梁方案。
单向次梁应沿着跨度大方向布置,落在跨度小的住梁上,大家一起合力一起跨越大跨度,而不是依附在别人身上跨越长距离。
力流总是沿着刚度大、路径短的方向自发传递,但可以人为改变结构布置或结构刚度,付出一定的代价后,改变力流的方向。
比如板的内力一般自发向板的短边传递,但可以通过设置次梁,改变力流的分布。
比如柱底弯矩通过独立基础的协调后,弯矩转化为力矩,作用在土上,墙底弯矩或墙肢底部轴力大小不同时对承台产生的弯矩通过承台协调后,弯矩转化为力矩,作用在桩身上便成了轴力。
力流可以改变构件的刚度,预应力结构可以这样理解,通过控制定值强度,人为改变预应力的形状与位置,产生不同的变形效果,刚度也即相对刚度。
力流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与消失,但力流的作用形式可以转变。
力流最终汇集于土,如同河流汇集于大海,最后分散开。
(4)配筋、刚度及力流三者不是独立而是互相影响的。
配筋是刚度、力流的最直接体现,配筋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影响刚度的大小及力流的分布。
刚度可以改变力流的分布,然后通过结构布置与配筋去实现。
力流之间的协调是结构设计的本质,其背后是概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去改变力流的传递,去协调各种矛盾,从而做到结构的效率、优美、功能三者的平衡统一。
建筑结构设计概念与软件操作及实例已经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4-7月出版,本书通过详细介绍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门式钢架结构三种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指导建筑结构设计初学者如何快速进入设计师行列,并使其对需要具备的理论、规范、软件应用及施工图绘制等先关知识融会贯通。
前言本书的思路是采用设计院实战的模式,把理论、规范、软件应用及施工图绘制在三个实际工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门式刚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完整的串起来,让一个结构设计的入门者建立起基本的结构概念,学会上机操作(CAD、探索者、PKPM及插件的使用),能进行基本的的分析判断,并完成施工图的绘制,指导初学者尽快进入结构设计师的行列而不仅是一个学结构的学生或是没有概念的结构设计员,懂怎么操作,更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有关要求。
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书籍、文献、“中华钢结构论坛”中很多网友的帖子,在书的编辑及修改过程中,得到了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余志武教授、卫军教授、周朝阳教授、匡亚川教授,刘小洁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戴夫聪,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肖林、琚青松、余安胜、徐如华,华阳国际设计集团(长沙)田伟、吴应昊,中机国际有限公司(原机械工业第八设计研究院)罗炳贵、廖平平、吴建高,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张露,余宽,湖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黄子瑜,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长沙分公司黄喜新,湖南方圆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姜亚鹏,陈荔枝,北京清城华筑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