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单元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初二年级单元测试语文学科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wēi()迤hān()然入梦yān()红祈.()祷

3、根据课文填空(8分)

①,浑欲不胜簪。②金沙水拍云崖暖,。

}

③,铁马冰河入梦来。④商女不知亡国恨,。

⑤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像

,像,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

....,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

....地笑了起来。

D.劣势奶粉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5、将①至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

①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

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

③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④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A .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

6、有人曾以红军长征翻山过草地写过一副对联,下面是对联的上联,请写出下联:

上联:过草地红军历尽千苦(2分)

下联:

7、孩子是家长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很多家长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也有专家疾呼:再富也要苦苦孩子。就此,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陈述理由。(理由至少两点,看法深刻另加一分)(2分)

答:

|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二、阅读与赏析(共30 分)

(一)(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下面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寓情于景的写法,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了九个细节构成了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一种悲凉的

气氛。

C.“夕阳”点出了特定的时间,同时又照应了上文的“昏”字。

D.“断肠人在天涯”句十分含蓄地流露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二)木兰从军(12分)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倍。

10、解释加点的词。(4分)

(1) 少习骑,长而益.精()(2) 值.可汗点兵()

(3) 木兰乃易.男装()(4) 市.鞍马()

11、翻译句子。(2分)

·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12、本文用“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来写木兰从军征战的过程。试写出《木兰诗》中写征战过程的诗句。(2分)

13、请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翻译。(4分)

(三)乡村不言谢( 15 分)

( 1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2)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线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育借的忐忑和不安。

(3)“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4)“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

(5)“今天来客,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儿。”

(6)被借者绝没有丝毫的优越感,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人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7)“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别耽误了播种。”

(8)“线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拿。”

(9)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还犁的会高声问:“他大权,犁用完了,放这儿好吗幸亏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春耕了。”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10)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嗑后,在要回去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主人会责怪:“你看你,这点东西还拿来,真外气!”主妇会说:“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11)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孩子说完便走。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12)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13)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的赤脚医生家跑。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瘪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了赤脚医生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致谢。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地反复埋怨着老潘:“你这是干啥呢,你这是干啥呢……”老潘大声说:“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14)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有时候,老家人到城里办事,不愿意把钱花给旅馆,就到我家借宿。每次来,他们都要给孩子带些零食,我都要习惯性地说声“谢谢”,听到我道谢,他们的神情立即变得尴尬起来,我很后悔,赶紧打住。

*

(15)前一段日子,父亲的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谢谢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是话!”

14、乡人是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的请具体列举出来。(4分)

答:

15、本文的主旨(中心)是什么( 2 分)

答:

16、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

“我也碰过之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太婆那儿拿的。”这段话的恰当位置在第自然段与第自然段之间。理由是:

(3分)

1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邻里之间借东西,借者自然大方,是因为被借者没有优越感,会主动借出以取悦对方。

-

B、本文形散而神不散,将乡村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串联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C、结尾处一句:“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是话!””表现了大娘对我的责备,由于我的言谢,便疏远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D、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将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与城市作对比,暗讽了城市人习惯说谢谢的风气。

18、本文在处理材料方面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4 分)

答:

三、表达与交流(共46分)

(一)(6分)

19、中秋节前夕,要给父母亲或朋友寄一张贺卡。

{

⑴请利用左面的两个圆,在右边的方框内设计这张贺卡,并用简明的语言说说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⑵请在贺卡上写一句话,表达你的感情。(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