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高脂血症的易患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我厂在职职工1464人进行了健康体检,我们使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段高血脂分类检出率。结果此次体检共检出高脂血症患者686例,患病率为46.8%,男性患病率为50.3%,女性患病率为39.3%。患病年龄分布在24~5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高脂血症者与血脂正常者不良生活习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患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患病原因与某些相关因素如遗传,不良饮食习惯、饮酒、抽烟、活动少等有关。
标签:健康体检;高脂血症;健康管理
高脂血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1],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直接相关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滞后与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的不合理,导致高脂血症人群呈逐年增长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研究表明膳食中脂肪、动物性食物过多,谷类食物比重过低的人群,可能引起血脂水平增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由于血脂异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病却可能造成伤残或死亡的后果,所以有”隐形杀手”和冠心病”元凶”之称。
2013年3月~6月,我单位启动了对全厂职工的健康体检,其中高血脂病成为检出率最高的疾病,现以我单位进行体检的1464名职工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探讨了此类人群高脂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的科学、系统、有效、更具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采用模断面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3月~6月在我单位参加血脂等检查项目的职工共1464人,其中男性996人,女性470人;年龄22~60岁。
1.2方法健康体检者检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心电图,腹部彩超等。
1.3诊断标准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判定标准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低HDL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2结果
2.1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共1464人,共检出高脂血症686例,患病率为46.8%。年龄22~60岁,男女比例为2∶1。
2.2高脂血症性别、年龄分层特征共检出高脂血症686例,其中男性501例,患病率为50.3%;女性185例,患病率为39.3%。年龄分布以35~60岁为主,4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44.73%;其次为50~59岁年龄组,占52.24%。按年龄、性别分层后,高脂血症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40岁组才开始明显增高,各年龄组比较,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各类高血脂症的分型,体检者1464人,高血脂症患者686例。其中高TC血症共301例,高TG血症共385人,其中高TG血症发病人数最多。
2.4高脂血症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患高脂血症686例中,超重352例(51.31%),脂肪肝301例(4
3.87%),高血压186例(20.25%),糖尿病12例(16.32%)3讨论
3.1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高脂血症受饮食和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遗传性家族性高脂血症由于脂蛋白酶缺乏所致;除遗传因素外,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和高热量饮食,使肝内合成胆固醇增多;食物中摄取脂肪过多、肥胖症、体力活动减少、酗酒等可致甘油三酯升高,本组高脂血症发生与本组人群生活水平较高,饮食结构中脂肪摄入较多,另外与人们行为习惯的改变有关,如抽烟、嗜酒,大多数人缺少运动和锻炼,生活无规律等,这些特点极易发生高脂血症。
3.2高脂血症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见表1。1464名体检者按性别划分,男性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按年龄划分,男性各年龄段均易发生高脂血症,女性49岁有明显增加趋势,这38.4%与男性比较P>0.05。女性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52岁,此期间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缓慢下降,大多数妇女绝经后的1年中出现雌性激素缺乏,加之运动量减少,易引起肥胖,从而导致此年龄段高脂血症增多。
3.3不良行为习惯对高脂血症的影响饮食习惯不良,如高脂肪餐易引起外源性甘油三酯升高,过量的糖可引起内源性甘油三酯产生,经常的家外就餐可导致能量的过量摄入,引起超重、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生。缺乏运动导致能量消耗减少会引起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如家外就餐、运动过少,抽烟、喜食肉类、喜食甜食、嗜酒等均与高脂血症发病有关(P<0.01),表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防治高脂血症意义重大,见表2。
3.4增强全民防治血脂异常的知识
3.4.1近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8
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18.6%,我国血脂异常患病人数已高达1.6亿,这个数字还在不短升高。根据最新的統计表明,我国血脂异常患者的数目已经突破2亿。但是,我国居民对血脂异常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知晓率低,没有意识到血脂异常的危害性,大量患有血脂异常的人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多数确诊患者的血脂控制并不理。但事实上高脂血症是一种可逆性的疾病,及时采取祛除病因,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重视自我保健,调整饮食,合理运动等都是是控制血脂的关键。
3.4.2预防措施是饮食控制及治疗性生活方式的调节,严格控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涉入,要严格控制分量,尽量采取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要多吃一些高纤维食物,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要减少食盐的摄取量;肥胖者要适当减肥,这对预防并发高血压也很有好处;可以多喝茶,因为各种茶叶都有降低脂肪,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要戒烟,少饮酒,忌烈酒。此外,保持适量的运动及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有益的[4]。
3.4.3针对近年发病情况分析认为,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5],行为干预,并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防治卫生宣教相结合,可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使人们对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促进人们积极参与防治,对减少高脂血症发病率,同时减少与行为因素相关的肥胖、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从而普遍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教材编写委员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M].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8.
[2]血脂治疗现状调查协作组.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15-17.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5):390-419.
[4]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5]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10.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