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第一章
卫生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卫生质量检验工作,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人员、检验设备、检验报告等方面。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检验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第二章检验项目及方法第四条本单位卫生质量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水质、空气、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等。
第五条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检验规范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检验技术和设备。
第六条检验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检验项目的特点;(二)检验目的;(三)检验标准;(四)检验成本;(五)检验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
第三章检验人员第七条检验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培训证书;(二)熟悉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四)通过相关岗位考核。
第八条检验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检验技能和水平。
第九条检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章检验设备第十条检验设备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检验规范的要求;(二)性能稳定,精度高;(三)定期进行校准、维护和保养;(四)具有相应的操作手册和维护保养记录。
第十一条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五章检验报告第十二条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检验目的;(二)检验项目;(三)检验方法;(四)检验结果;(五)检验结论;(六)检验日期。
第十三条检验报告应由检验人员签字确认,并加盖检验单位公章。
第十四条检验报告应及时送达相关单位或个人,并妥善保管。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第十五条单位应设立卫生质量检验管理部门,负责检验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十六条单位应建立健全检验工作档案,记录检验过程、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
第十七条单位应定期对检验工作进行自查,确保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4篇)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三、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客户满意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质量检验管理职责一、质量检验部门负责监督和组织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二、各部门负责其所属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并向质量检验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三、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制定质量检验方案和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
第三章质量检验流程一、质量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检验方案对产品进行拆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二、若产品经检验合格,质量检验部门出具检验报告,并将产品交由仓库管理。
三、若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质量检验部门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调整或修复,并进行重新检验。
四、若产品经多次检验仍不合格,质量检验部门向负责人汇报,并进行相应处理措施。
第四章质量检验方法一、质量检验方法应根据产品类型和相关标准确定。
二、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
三、质量检验过程中应采用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第五章质量不合格处理一、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对于轻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可以进行修复或重新加工,并重新进行检验。
三、对于严重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报废处理,并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质量检验记录与归档一、质量检验部门应对每次质量检验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文件和记录。
二、质量检验记录应包括产品名称、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内容。
三、质量检验记录应按规定时间进行归档,并保存一定的历史记录。
第七章质量评估与改进一、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并制定改进计划。
二、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质量评估工作,并按照改进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三、质量检验部门应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语本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质量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质量检验管理责任1. 质量检验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到各级主管领导。
2. 质量部门为公司的质量工作负责人,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实际可行的质量检验管理措施。
3. 质量部门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协调业务流程,需求与变更,并解决涉及质量问题的相关业务。
4. 公司各级管理层应对下属部门的质量检验管理工作负起领导责任,通过签订责任书实施目标责任制。
第三章质量检验流程1. 商品进货流程1.1 采购部门根据公司质量检验流程规定,进行供应商的选择与审核,确保其可以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及服务。
1.2 采购人员在质量部门的协助下,按照规定程序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检测,没问题后,方可进货。
1.3 进货后,采购部门收到发票,凭签收单对应物品进行验货,如有问题及时通知质量部。
2. 生产流程2.1 技术部门应制定详细合理的生产方案。
2.2 生产部门严格按照要求,按时按量生产商品。
2.3 每一个生产工序,都必须经过质量部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2.4 检验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合格考试,方可进行产品的质量检验,有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并处理好。
3. 出货流程3.1 出货前,必须进行最终的产品质量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发货。
3.2 发货前,必须仔细核对物品的数量及质量,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四章质量检验要求1. 检验的精度、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及公司规定。
2. 检验过程必须按照公司管理制度操作,保证检验流程规范化。
3. 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测试,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4. 未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决不能发货或使用。
5.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必须立即停机处理,确保不会影响到下一步工序,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
第五章质量检验记录1. 商品品质检验报告单2. 商品质量检验记录表3.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4. 销售质量保证书第六章质量检验改进措施1.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找出原因,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同类问题不再出现。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规定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一、为了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制定本《产品质量检验管理规定》。
第二章:产品质量管理要求一、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二、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三、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四、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五、企业应建立产品质量溯源制度,确保追溯到每一批产品的生产环节和质量检验结果。
六、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档案,保存产品检验报告和相关质量文件,以备查阅。
第三章:产品质量检验一、产品质量检验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产品质量检验应涵盖产品的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
三、产品质量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并记录检验结果。
四、产品质量检验应分为出厂检验和市场监督检验两个阶段。
五、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和公正性,不得受到任何利益干扰。
第四章:不合格产品处理一、对于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产品,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或退货。
二、企业应建立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包括整改的方法、结果及验收情况。
三、对于严重不合格的产品,企业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确保消费者权益。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一、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二、对于违反本规定的企业,质量监管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六章:附则一、本规定由质量监管部门负责解释。
二、企业应根据本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质量管理的完善和改进。
结尾:本产品质量检验管理规定旨在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需求。
企业应切实履行规定要求,落实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4篇)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用户的利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制定本制度,以便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第四条所有相关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检验体系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包括实验室、人员、设备等方面。
第六条实验室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建立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计量管理制度和实验室精密度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执行。
第七条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类实验设备,且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公司应配备符合规定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产品的检验工作能够准确和及时进行。
第九条检验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设备验证、设备保养、设备维修等方面,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三章检验工作流程第十条检验工作应有相应的流程,包括检验申请、样品接收、检验分析、结果确认等环节。
第十一条检验申请应提供样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并由有权部门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检验工作。
第十二条样品接收应按照工作人员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于出现样品损坏的情况应及时向有权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检验分析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四条检验结果应经过专业人员的确认后方可发布,结果一经确认即为有效结果。
如有异议,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工作记录应详细清晰,包括样品接收、检验分析、结果确认等环节,以备后续追溯。
第四章责任与监督第十六条公司相关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相关部门的执行情况。
第十七条质量部门负责对各相关部门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和评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1-乳液膏霜类化妆品的质量检验

讲课内容
乳液膏霜类化妆品的质量检验
水剂类化妆品的质量检验 美容类化妆品的质量检验 发类化妆品的质量检验 牙膏的质量检验
液洗类化妆品的质量检验
其它相关检验
基本检验项目
稳定性试验
通用检验 卫生与安全检验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法
耐热试验 耐寒试验 离心试验 色泽稳定性试验
8.离心试验
在离心管中注入试样约2/3高度并装实,用软木塞塞好。然后, 放入调节至(38±1)℃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内,保温1h后,立即移入
离心机中,并将离心机调整到2000r/min,30min后观察现象。
润肤乳液的质量检验
9.净含量允差
容量允差:随机取样10瓶,用量筒分别加入V1、V2、V3、……V10ml蒸馏水
利用乳状液能够与其外相液相混溶的特点,以水或油状液体稀释乳状液来判断。 将少量水溶性染料加入乳状液中,若整体被染上颜色,表明乳状液是o/w型,若只有 分散的液滴带色,表明乳状液是w/o型。油溶性染料情况恰好相反。
(2)染料法
(3)电导法
o/w型乳状液的导电性好;w/o型乳状液的导电性差。 将一滴乳状液滴于滤纸上,若液体迅速铺展,在中心留下油滴,则表明乳状液为o/w 型,若不能铺展,则此乳状液为w/o型。
pH的测定
人体皮肤的pH一般都在4.5~6.5,偏酸性。 pH值的测定方法有:pH试纸法、标准色管比色法和电位计测定法 ,其中 电位计测定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测定方法:按GB/T 13531.1规定的方法测定。
1.直测法(不适用于粉类、油膏类化妆品及W/O型乳化体)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经典版)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公司声誉,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特制定本《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制造等行业,对产品质量的检验批次、检验项目、检验程序、记录和处理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
第三条所有企业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第二章检验批次和项目第四条同一投料、同一班次生产的同种规格产品为一批次,必须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全面检验。
第五条出厂检验项目包括生产许可证审检细则规定的项目,每半年按《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协议》的要求进行检验。
安检机构的检验报告由质检部负责及时取回并存档。
第六条化验员应按检验标准要求负责取样、密封样品,并保证样品的适检性和真实性。
按批次逐批进行检验,记录检验原始数据,出具检验报告。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应及时存档。
第七条对于检验合格的产品,应立即进行合格标识,定点堆放。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再次检验,如仍不合格,应及时向企业领导或质量负责人汇报,并按照不合格产品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章检验程序和记录第八条为提高化验员的业务水平,企业应积极参加各级监管部门组织的比对试验,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与县检测中心的比对试验。
第九条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应加强过程检验。
对于每个关键控制过程,每小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十条检验样品应保留至产品销售完毕,或至少保留半年的时间。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第十二条企业应积极配合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抽查工作,提供相关的检验记录和报告。
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开展产品质量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和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和提升。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所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废止原有相关制度和规定。
质量检验员培训PPT49页

2024/7/20
5
第一章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4、质量检验的目的 ① 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否; ② 确定产品缺陷(不合格情况)的严重程度; ③ 监督工序质量; ④ 获取质量信息; ⑤ 仲裁质量纠纷。
2024/7/20
6
第一章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5、质量检验的重要作用 ①把关——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 品,确定每个产品或产品批次是否接收。严格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 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②预防——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运用,监督工序状态的变化,及 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调整,预防不合格品的生成,使工序处于稳定 状态。应该看到,把关本身也是一种积极的预防。 ③反馈——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产品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 改进设计、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购、外协件及有特殊要求的产品需根据订货合同中的规定及技术要求进行检验验收。 PS: 标准的分类如下 ① 按标准的层级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Ø 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发的标准,其还包括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颁发的标准。 Ø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我国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 内统一的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即国家两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Ø 专业标准:由专业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标准化组织批准发布,在某专业范围内统一的标 准,其代号为ZB。 Ø 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需要在某个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其往往由企业提出,经上级主 管部门审批,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编号发布。我国的地方标准只限在省一级。省以下的地方 标准化管理部门无权制订和发布地方标准。 Ø 企业标准:顾名思义,企业标准是企事业单位内统一的标准。一般情况,凡没有制订国家 标准和专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均应制订企业标准;有些企业为了保证质量能 达到国家标准、专业标准的要求,创优质的产品,提高要求,制订并实施企业内部的标准 (企业内控标准)。内控标准要求要高于国标和专标。但不得与国标和专标相抵触。根据企 业生产技术活动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为实现规格化,统一化、制度化而制订一系列的规 格、规范、规则、条例、规程等行动准则,也可为企业标准。
第一章焊接检验过程及质量检验教案

第一章焊接检验过程及质量检验教案第一章焊接检验过程及质量检验第一节焊接检验的主要内容教学目的:1、掌握焊接缺陷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焊接检验的主要内容3、了解焊接检验过程教学重点:1、焊接缺陷的概念及分类2、焊接检验的主要内容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焊接质量的检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焊前检查: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焊接过程中出现缺陷的可能性。
焊接过程中检验:其目的是及时发现焊接过程中的问题,随时加以纠正,同时通通过对焊接工艺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防止缺陷的发生,修复缺陷,促进产品制造质量的提高。
焊后成品检验:它是焊接检验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鉴别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一、焊接缺陷及分类1.焊接缺陷:焊接接头中金属不连续、不致密或连接不良的现象称为焊接缺陷。
2.分类:常见焊接缺陷:(1)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主要指焊缝宽窄不一、高低不平、余高不足或过先进的焊缝尺寸过小会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尺寸过大会增加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导致应力集中,增加焊接工作量。
(2)咬边在工件上沿焊缝边缘所形成的凹陷叫咬边,如图2-22所示。
它不仅减少了接头工作截面,而且在咬边处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
(3)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金属肿瘤。
焊道不仅影响焊缝的外观,而且焊道下方往往存在未焊透缺陷,容易引起应力集中。
(4)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称为烧穿背衬焊道在焊接过程中经常发生烧穿。
(5)未焊透未焊透是指工件与焊缝金属或焊缝层间局部未熔合的一种缺陷。
未焊透减弱了焊缝工作截面,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大大降低接头强度,它往往成为焊缝开裂的根源。
(6)未熔合是指焊缝与母材或焊缝与焊缝在焊接过程中未熔合熔化结合的部分;或指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未熔合的危害大致与未焊透相同。
(7)凹坑、塌陷和不完整焊接凹坑是指在焊缝表面或背面形成的低于母材表面的凹坑面的局部低洼部分。
机械厂产品质量检验条例

机械厂产品质量检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条例旨在规范机械厂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机械厂的所有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第三条:质量检验原则1. 精确性原则:质量检验应准确、可靠、具有代表性。
2. 公平性原则:质量检验应公正、公平、不偏不倚。
3. 可比性原则:质量检验结果应具有可比性,以便于评估产品质量。
第二章:质量检验组织与职责第四条:质量检验组织1. 机械厂应设立质量检验部门或委托第三方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2. 质量检验部门应具备合格的质量检验人员和完备的检测设备。
第五条:质量检验职责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以下职责:1. 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流程和标准。
2. 组织产品质量检验,进行抽样检测、全检或特殊检验等。
3. 分析、评估和处理质量检验结果。
4. 协助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改进建议。
第三章:质量检验程序第六条:样品抽样检验1. 样品抽样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抽样检验应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要求,确定合适的抽样数量和检验项目。
第七条:全面检验对特殊产品、关键零部件或重要工艺节点,应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八条:特殊检验1. 针对特殊要求的产品,应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如环境适应性测试、使用寿命测试等。
2. 特殊检验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确保结果可靠有效。
第九条:质量检验记录和报告1. 质量检验部门应及时准确记录和报告质量检验结果。
2.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包括产品信息、检验标准、检验结果、异常情况以及处理意见等内容。
第四章:质量检验管理第十条:质量检验计划1. 质量检验部门应制定年度质量检验计划,明确检验频次和范围。
2. 计划应根据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十一条:质量检验培训1. 质量检验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质量检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检验活动。
第三条公司应当依法设立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设备条件和检验环境。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明确产品质量检验职责、工作流程、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等。
第五条公司应当加强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水平。
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六条公司应当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得篡改、隐瞒、谎报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第七条公司应当对产品质量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二章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与人员第八条公司应当设立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并报请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产品质量检验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有与产品质量检验活动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三)有健全的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和检验标准;(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背景和经验。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者专业技术职称;(二)具备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三)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对其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一条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三章产品质量检验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对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
第十三条产品质量检验应当根据产品的性质、用途、生产工艺和生产批号等因素,采用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设备。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程1

A类:关键件、安全件,它对整机产品的特性起关键作用
B类:重要件,对产品质量构成重要影响的原材料、零部件、 元器件 C类:一般的,属于产品的组成部分,但影响不是很重要
三类产品应当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进货检验和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1.对每种进货的原材料、零部件、外 协件应建立检验规范或检验卡,规定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工具/仪器、 AQL及合格标准,并按要求实施检验。 2.对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 投入使用和加工。
质量检验基本知识培训
授课人:任春林
绵阳市质量协会
第一章质量检验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静态检验) 通过检验的方式来控制和保证流入下工序和投放市场 的产品是合格品,检验和生产分离,强调“事后的把关”, 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人的技艺水平 。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 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当发现生产过程 中有异常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正常状 态,有利于把产生不合格的因素消除,防止不合格的产生, 强调“预防为主”,管因素而不是检验阶段的管结果。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体现领导作用,全员、全过程和全企业的管理,从过 去的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强调预防为主管理。
质量检验的依据
有关质量法 律、法规
技术标准
技术文件
采购标准
管理标准
产 品 规 范
基 础 规 范
其 他 有 关 标 准
设 计 文 件
工 艺 文 件
订 购 合 同
技 术 协 议
质 量 手 册
程 序 文 件
支 持 性 文 件
规 章 制 度
检验和试验记录的管理
2.检验记录要规范化。
1. 检验和试验应有记录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4篇)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企业的质量检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制定本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与销售的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负责人为企业质量部经理。
第二章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第四条所有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由质量部制订质量标准。
第五条质量部负责制定并宣布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定期的检验与抽查。
第六条检验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熟悉相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并按照要求进行检验。
第三章质量检验流程第七条产品质量检验的流程包括:样品检验、生产过程检验、产品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等。
第八条样品检验应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开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样品检验应包括外观、尺寸、材料等方面的检验。
第九条生产过程检验应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要求。
生产过程检验应包括生产参数的监控、样品的抽检、质量记录的填写等。
第十条产品成品检验应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成品检验应包括外观检验、测试检验、包装检验等。
第十一条出厂检验应对产品进行最后的检验,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符合质量要求。
出厂检验应包括全面的检验、记录的填写、合格证的颁发等。
第四章质量检验记录与报告第十二条质量部负责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进行记录,包括样品检验、生产过程检验、产品成品检验和出厂检验等。
第十三条质量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员的姓名、检验时间、检验结果等内容。
第十四条质量部应定期制作质量检验报告,并向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第五章质量异常处理与整改第十五条发现质量异常情况时,质量部应及时记录并通知有关部门。
第十六条质量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整改,并追踪整改结果,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六章质量检验的监督与评估第十七条质量部应定期对质量检验工作进行评估与改进。
第十八条质量部应接受内外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质量检验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范文(六篇)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范文工程质量检查是指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检查项目,用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并和质量标准的规定相比较,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的隐检、预检、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验收、工程分阶段结构验收、单位工程竣工检查验收几个部分。
在工程施工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1、开工前检验制度开工前检验的内容及要求。
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经审核并依据此编制施工____设计及质量计划;施工前的工地调查和复测已进行,并符合要求;各种技术交底工作已进行,特殊作业、关键工序已编制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新技术、机具设备、原材料能满足工程质量需要。
2、施工过程中检验制度施工中应对以下工作经常进行抽查和重点检验。
施工测量及放线正确,精度达到要求;按照图纸施工,操作方法正确,质量符合验收标准;施工原始记录填写完善,记载真实;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落实;砼、砂浆试件及土方密实度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测实验和验收,试件组数及强度符合要求;工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有交接记录;工程日志薄填写要符合实际。
3、定期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工程队每周____一次定期检查,由项目总工主持,质检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
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准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4、检查程序自检→互检→班组长检查→队内技术人员、专检人员检查→项目部工长检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监理工程师施工队提前两小时申报,同时要说明申报部位和施工队自检情况,然后向专业队长报验,合格后向安质部申报,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申报监理。
5、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各种加工预制品的检查制度。
订货时应依据质量标准签订合同,必要时应先鉴定样品,经鉴定合格的样品应予封存,作为材料验收的依据。
质量检验管理基础

LOGO
4.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1)应在最高管理层直接领导下。 (2)明确职能与职责,确定其工作范围。 (3)科学合理地搞好检验机构内部设置,建立
完整的检验工作体系。 (4)制定和完善质量检验的工作程序,作为企
LOGO
质量检验机构的权限和责任
1.机构的权限
(1)有权认真贯彻质量方针、政策、执行检验 标准或有关技术标准。
(2)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有权判定产品 或零部件合格与否。
(3)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确定合格与否。
(4)对缺少标准或相应技术文件的交检产品, 有权拒绝检验。
LOGO
第一章 质量检验概论
1
质量检验概述
2
加强质量检验工作
LOGO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1、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 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 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 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 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职能的两重性:
在组织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在产品形成 全过程进行质量把关;
在组织外,代表组织向顾客和社会提供产品 质量合格的证据。
LOGO
3.机构的地位 (1)在组织内部结构中:
①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直接领导,并授权 独立行使检验职权;
② 是组织中质量把关的重要责任部门。
(2)在组织外部 代表生产组织向顾客、向消费者、向社会
LOGO
六、质量检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 和作风
1、质量检验工作的指导思想: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顾客至上
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工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认真实施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第五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对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资质和技术培训。
第六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二章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管理机构第七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管理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工作。
第八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水平,装备先进的检测设备。
第九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设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维护行业声誉。
第三章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规范进行。
第十二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十三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第十四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及时制定检测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
第十五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定期汇总检测结果,提出综合评价意见。
第四章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人员管理第十六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水平。
第十七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人员应当遵守职业操守,做到客观公正,不得参与与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无关的活动。
第十八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人员应当按照要求进行培训,不定期进行考核。
第十九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具备责任心和执行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第五章工程质量检验检测记录管理第二十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应当认真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农产品质量检验规程

农产品质量检验规程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农产品质量检验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本规程依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对农产品质量的检验和抽样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生鲜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加工原料等。
1.3 术语定义(1)农产品质量检验:通过定量分析、物理测试、化学检测等手段,对农产品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管。
(2)批量:指从同一生产环节生产、贮存、销售的同种类农产品,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同一包装等同质化产品总量。
(3)样品:从批量中抽取的代表性农产品样本。
第二章检验方法2.1 抽样(1)抽样数量:根据批量的大小和相关标准的要求,按照概率统计学原理确定抽样数量。
(2)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3)抽样地点:抽样地点应遵循农产品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环节等原则。
2.2 检验项目(1)生鲜农产品:外观、气味、味道、色泽、纹路、硬度、含水量等。
(2)加工农产品:标签信息、包装完整性、添加剂是否符合规定等。
(3)农产品加工原料:检验农产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指标,如农残、重金属等。
2.3 评定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并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和用途,区分合格、不合格等评定结果。
第三章检验程序3.1 样品接收收到样品后,检验人员应核对样品信息,确保样品完整无损。
3.2 样品制备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准备,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3 检验操作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实验,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准确测量和判断样品质量。
3.4 数据记录与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评估样品的质量及安全情况。
第四章检验报告4.1 内容要求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及结果、评定标准、检验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估等内容。
4.2 格式要求检验报告应使用规定格式,确保报告的整洁美观,信息清晰明了。
第一章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检验人员培训教材
(第一章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品质管理部---袁平辉 2013-03-05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2013-12-6
第一章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1、质量检验的重要作用
2、质量检验过程
3、质量检验的目的
4、检验的重要作用(鉴别、把关、预防、报告)
2013-12-6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2013-12-6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把关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 是对鉴别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把住不交付预期使用的 “关口” 。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 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都会在这 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序)不可能始终处 于等同的技术状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 “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 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 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 关”功能。
2、质量检验过程
明确标准 1、明确标准:熟悉和掌握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并将其作为测 量和试验 、比较和判定的依据;
测量或试验
2、测量和试验:采用一定的检测器具或设备, 按规定的方 法,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得出一个具体的数据或结果;
3、比较:把检测的结果与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比 较
判 定
4、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2013-12-6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
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
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 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层进行 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00多年前,青铜武器的质量检验制度
• 东周时期,“命百工审查五库器材质量”的记载
• 先秦时期的《礼记》中“月令”篇,有“物勒工 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 情。”
• 公元1073年北宋时期,为了加强对兵器的质量
2020/8/16 管理,专设了军质器量监检验。培训
5
1.1.1质量检验发展与质量检验
• 第三,它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这样 做有时在经济上并不合理(它增加检验费用,延 误出厂交货期限),有时从技术上考虑也不可能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8
6σ:新世纪的质量理念
西格玛“”是希腊 字母,在统计学上用 来表示数据的分散程 度。
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 特性:用“”度量 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 标值偏离程度。
1、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专职的检验部门检验
•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成功之后,机器工业生产取代 了手工作坊式生产,劳动者集中到一个工厂内共 同进行批量生产劳动,于是产生了企业管理和质 量检验管理。
• 专职检验的特点是“三权分立”,即:有人专职 制定标准(立法);有人负责生产制造(执法); 有人专职按照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司法)。
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 (1)、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2)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经 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
方法为基础的。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4
1.1.1质量检验发展与质量检验
1、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操作员检验(1900年前,从开始出现质量管 理一直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逐步取代 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为止)
在以缺陷率计量质量 特性时:用“”度 量缺陷率。 返回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9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10
1.1.1质量检验发展与质量检验
美国波多里奇奖
(1) 领导作用
(2) 战略计划
(5) 重视人才
(3)重视 顾客与市场
(6) 过程管理
(7) 事业活动成果
(4) 信息分析
2020/8/16
申新纺织无限公司纱厂文场、武场管理系统示意图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7
1.1.1质量检验发展与质量检验
1、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缺点
• 其一,是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皮、推诿,缺乏系 统优化的观念;
• 其二,它属于“事后检验”,无法在生产过程中 完全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一经发现废品,就 是“既成事实”,一般很难补救;
质量检验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Email-dengyu0202@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1
培训内容
一、质量检验基本概念和质量检验依据 二、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文件控制 三、质量检验的功能和分类 四、质量检验的实施 五、质量检验结果的分析与报告 六、理化检验与计量管理 七、检验误差和数据处理 八、统计技术及其应用 九、抽样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13
1.1.3 质量管理发展最新动态
质量检验培训
11
1.1.1质量检验发展与质量检验
日本戴明奖
(2)顾客与市场的理解和对应
方向性和推动力
业务体系
目标和成果
事业概要
经营展望 和
领导作用
信息基础
(3) 战略的确定和展开
(4)
人才开发和学习环境
(5)过程管理
(7) 企业活动的成果
(8) 顾客满意
2020/8/16
(6)信息的共享和活用
质量检验培训
1900年前,操作员检验
1918年前,泰罗—科学管理—工长检验
1938年前,检验员检验
2、统计质量检验阶段(SQC);
192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运用 正态分布“6 ”原理预防报废品,绘制质量控制图。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1961年,费根鲍姆(A.V.Feigenbaum)提出TQM的概念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2
第一章:质量检验概念和依据
1、质量检验发展最新动态与质量检验; 2、质量检验的相关概念; 3、质量检验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4、检验的要求; 5、质量法律、法规; 6、质量检验依据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3
1.1.1质量检验发展与质量检验
1、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12
1.1.2我国质量管理发展回顾
单纯质量检验阶段(1949—1977);
质量管理探索阶段(1978—1999);
1978年,第一次质量月活动,第一个质量管理小组; 1979年,成立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发布《优质产品奖励条例》; 1985年,国家经委颁布《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办法》; 1987年,颁布《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1992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 1996年,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 199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2020/8/16
质量检验培训
6
1.1.1质量检验发展与质量检验
所谓文场、武场指的是一种带有极浓厚传统色彩的生产管理体制。以荣家企业 中的申新纺织无限公司为例,在申新早期的管理体制中,企业的生产管理被分 成文场和武场两个分立的系统,文场的职责主要是管理人事、考核记工、统计、 劳动工资、交通运输等,管理人员多是由股东推荐、介绍,或由总办、经理聘 请而来的职员,总负责人称为总管,下设各车间、部门的领班、副领班,领班 下有专管女工、童工的拿摩温、童工头等等。一般情况下,领班不直接接触工 人,而必须通过拿摩温、童工头管理。 武场的职责主要是机器安装、维修、保全、试验等生产技术工作,负责人称为 总工头(总头脑),其地位虽在文场总管之下,但却统管各部门的头脑,掌握 着武场的管理实权。总工头以下是各部门的机工头目(头脑),各部门头脑之 下再按生产过程分设机工小头目,又称值班,直接管理机工的生产劳动。
逐步与国际接轨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新修订了《产品质量法》 相关法律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量法》、 《标准化法》等。 2000年12月,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T19000族等同采用2000版 ISO9000族标准。 2001年,中质协重新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 2001年4月,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