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及对策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及对策

农民收入现状农业成本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面临的问题030201农民收入增长潜力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民收入。

拓展农业功能加强技术培训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政策支持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和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其收益水平。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市场开放市场开放可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市场设施市场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市场体系的影响农村基础设施的影响农业生产设施农业生产设施的改善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生活设施农村生活设施的改善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教育和科技的影响教育水平科技应用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3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有机蔬菜、水果、药材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特色农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03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01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0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组织农民参加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

开展科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该地区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收益水平。

农村经济的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农村经济的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农村经济的农民收入增长分析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农村经济的农民收入增长进行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

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收入。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二、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村地区普遍实施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如植保无人机、智慧农机等,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带动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农民通过灵活运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实现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农村金融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也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服务网络的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多金融服务的机会。

例如,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贷款和储蓄等金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机会。

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则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利益保障和市场渠道,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五、农村培训和教育农村培训和教育的开展对农民收入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等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技能和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

六、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增收机会。

农民合作社通过集体经营和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则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七、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

农村居民收入分析与对策研究

农村居民收入分析与对策研究

农村居民收入分析与对策研究概述: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不及城市居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居民收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

一、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方面,农民务农收入依赖于天时地利,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非农业收入缺乏多样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季节性的务工收入。

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收入差距的形成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土地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的经营权。

其次,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此外,教育水平低、技能培训不足等问题也限制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途径为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村居民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其次,完善土地制度,确保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提供稳定的土地资源。

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信条件。

此外,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居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发展乡村产业乡村产业的发展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

同时,乡村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乡村振兴。

五、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农村居民普遍缺乏金融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收入增长。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对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设立小额贷款机构、发展农村信用社等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贷款和储蓄服务。

六、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农村居民的技能和专业培训水平普遍较低,这限制了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因此,需要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经费支持和培训资源,开办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培训服务。

针对农民收入的来源和特征拓展增收致富的途径-2019年文档

针对农民收入的来源和特征拓展增收致富的途径-2019年文档

针对农民收入的来源和特征拓展增收致富的途径在中国,一直以来,农民人口数量大,所占比例大于60%。

由于历史原因、自身原因和国家政策原因,我国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困难。

目前,我国极力推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新农村,而这一切主要又是以农民增收为主线。

那么我国广大农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具有什么特点呢?怎样才能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呢?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一、农民收入的来源按照西方经济学来讲,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

没有生产要素,就不会有生产,而生产又是分配、交换、消费的基础。

农民收入又应该主要以农民纯收入来进行考察,因为农民纯收入才是真正反应农民收入变化的本质所在。

“农民纯收入即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

农民家庭纯收入,既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又包括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

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①农民纯收入的来源有家庭经营纯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1)家庭经营纯收入是指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私营企业的纯收入。

(2)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的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XX局令第1号发布)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分析报告

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分析报告

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分析报告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分析报告一、问题背景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如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国家重要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二、农民收入现状分析1. 农民收入不稳定:由于农业经营条件的不确定性,农民收入常受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收入不稳定。

2. 农业产品附加值低:由于农民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市场定价能力较弱,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民利润空间有限。

3. 农村就业机会不足:农村地区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农民在寻求增加收入方面受到限制。

三、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分析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 推动农村创业就业:鼓励农民通过自主创业来增加收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发展农村产业和服务业。

3. 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业风险,帮助农民提高收益。

4. 建立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销售和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益和农民收入。

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增收。

四、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实施方案1. 增加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提供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的政策支持。

2.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 扶持农民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教育和资金支持,鼓励发展农村产业和服务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5. 支持和引导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产品销售效益和农民收入。

6.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年终总结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分析

年终总结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分析

年终总结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分析年终总结——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

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了2.8万元。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1.教育差距城乡居民教育程度差异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工资水平。

2.行业结构差异城乡地区的行业结构差异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达城市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收入行业相对较多,而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收入较低。

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经常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报酬的重体力劳动,这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享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也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

城市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福利政策,而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保障相对较少,一旦遇到生病、意外等情况,容易面临贫困风险。

三、贫困状况分析除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外,贫困问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贫困人口仍有约5000万,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困问题的对策如下:1.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是,一方面农村经济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本文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做一些浅析。

1、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的供水、输电、通信等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的交通建设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农村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善。

2、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同时,化肥、农药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不断改进和推广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019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617元,比上年增长5.6%。

4、市场需求的扩大:我国农村经济也在不断拓展市场,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对策分析1、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在农业生产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在农产品销售领域,政府应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3、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创业,提高农民创业的成功率,加大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增加就业机会,带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完善土地制度,在加大对农民的土地承包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土地的效益监管,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5、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督力度,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收入现状原因及应对之策

中国收入现状原因及应对之策

中国收入现状原因及应对之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的收入水平较高,大部分农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着诸多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中国收入现状的原因1. 城乡收入差距大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十分严重的问题。

由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据统计,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60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7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这种差距不仅导致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平衡,也造成了城乡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受教育、专业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

一些高薪行业如金融、科技等,其从业人员往往能够获得高额的薪酬,而一些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相对较低。

这种差距导致了社会中职业的不平衡发展,也让很多低收入群体感到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3. 技术进步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出现了下降,一些传统从业人员的就业可能会受到影响。

而新兴行业的涌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从事这些行业需要进行再培训和学习,这也意味着很多人需要重新学习新的技能,才能满足新兴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否则就容易陷入失业的风险。

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人的收入减少。

4. 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也是造成收入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裁员和减薪成为了大势所趋,造成了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收入降低。

而在经济好转时,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支持,努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中国社科院青年中心课题组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发展新阶段。

农民收入表现出收入和非农收入增幅趋减、种植收入贡献率下降两个最明显的特征。

为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探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我们对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调研。

一、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1.种植业收入不稳定。

由于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因此收入的高低受种植业影响较大,而种植业又受气候、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自然灾害(包括旱、涝、雹等气候因素)和病虫害等,对种植业的影响很大。

其次,目前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较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第三,受市场流通因素的影响。

不同时期,市场农产品价格不稳定,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靠出售农产品。

第四,农民负担过重。

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并反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基层并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些负担仍然占农民收入的1/3以上。

2.畜牧业收入波动性较大。

畜牧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是不稳定的。

一是科学养殖水平低,很多家庭都是采取传统的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低。

二是家庭饲养的数量少,没有形成规模,这样投入就相对高,获得的效益就低。

三是农民资金不足,靠自身发展有一定的难度和限度,无法实现扩大再生产。

四是受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猪的价格波动性最大,猪崽价格高的时候达到10元/斤,而价格下跌时仅有1~2元/斤,成猪也是如此。

五是技术服务不到位。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解决防疫、饲草、饲料、繁育等问题,就无法很好地发展起来。

六是畜产品的加工增值跟不上。

对畜产品不进行深加工,产品就无法实现增值,效益就不能提高,农民收入也就无法实现大幅度提高。

杜尔伯特县是传统的畜牧大县,农牧民有着良好的饲养经验和习惯。

畜牧业没有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一方面是由于畜牧业发展的不稳定,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前几年在畜牧业发展方面思路不清晰,或者说是对畜牧业不够重视,缺乏舆论导向,导致了该县农业经济水平长期徘徊不前。

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推荐五篇)

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推荐五篇)

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推荐五篇)第一篇: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关键词:农民,收入,低水平,困难,出路摘要: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其中,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

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正逐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但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和消费水平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增收非常困难.通过对同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结合自己家中收入情况,我认为农民收入情况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此外,通过综合概括统计,写出次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困难(1)农民纯收入少,贫困人口过多。

2003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02元[1],折合为33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

这只是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其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2003年637元[2]的贫困标准,2003年底尚有贫困人口2900万,贫困发生率为3.1%[3]。

而这仅仅是统计数据。

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的收入刚刚超过贫困线。

(2)城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加大。

2003年城镇居民总收入为9061.2元[4],而农村居民总收入为3582.4元[5],两者相差5478.8元。

我国地区农民总收入差距也相当明显,农民总收入最高的上海为7227.2元[6],而最低的西藏仅为1973.2元[7],两者相差5254元。

这些数据仅是收入方面的,如果考虑到一些隐性收入,则差距更大,比如教育、卫生、交通、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村居民是无法和城镇居民相比的。

(3)农民收入增长困难。

首先,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和农产品价格过低,使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如化肥价格2000年1袋氢铵20元,而今年同样1袋氢铵40元,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范文最新推荐------------------------------------------------------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亦有很大提高。

但居民收入在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且变得越来越突出,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为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一个随经济发展使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机制。

一、近一时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

农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

农民收入的增长1 / 16也主要由这两部分支撑,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据有关专家测算,1979—1996年农业增收中增产占其增长比重的11.9%,而涨价因素则高达88%。

而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产品的价格近几年连续下降,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

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原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析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民收入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的情况。

一、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例如,现代农业可以通过温室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另外,农业科技进步也能为农民提供新的机会,比如发展农村旅游、养殖业等,以增加收入。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农产品品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可以使农产品更多地走向市场,农民能够直接从市场获得更高的收益。

此外,政府支持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

乡村旅游业可以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城市游客来乡村旅游,从而带动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

农民可以通过提供农家乐、民宿和旅游景点等服务来获得收入。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就业,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农民可以通过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集中劳动力和资源,实现规模经营。

合作经济可以转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产出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合作经济还可以通过扶持农民合作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

五、提高农民技能和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技能和教育水平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通过农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另外,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教育水平也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尤其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人口的流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

据统计,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16,021元,这一巨大差距的产生背后隐藏着哪些原因?本文将试图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制度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的资源配置是较为有限的。

例如,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这些都是农村居民难以获得的。

再加之,农村居民更多的是靠农业收入为主要生计来源,但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农村居民的土地收益普遍偏低,不能满足其需求,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

政府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改革以及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推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例如《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这些政策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但由于落地执行不到位、财政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许多政策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政策落实力度,尤其是在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产业发展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还与产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第三产业为例,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服务业,其在城市的覆盖率较高,这意味着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职业。

而在农村地区,主要的就业岗位主要以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为主,这些行业的薪酬普遍较低,机会也较为有限。

因此,如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升农村地区的产业品质和附加值,是打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教育水平的差异教育是影响人才发展和收入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高素质人才多,动脑筋的人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处理高智商工作的机会多,所以,城市的平均薪水水平比较高。

201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

201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

全文共计11788字201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
一、2019年中国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一)粮食、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普遍大幅度增产,但农业结构调整进程放缓在种植业方面,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6947万吨,比上年增加3877万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最多的一年,扭转了5年来粮食产量连年下降或徘徊不前的局面,增产幅度达9.0%。

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同步增长,其中,单产提高19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对总产量增加贡献尤大。

第二,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其中,秋粮增产最多,达到3140万吨,增产幅度最大,达到10.3%。

第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样样增产,其中,稻谷增产总量最大。

第四,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处处增产,其中,主产区增产尤为显著。

2019年,中国棉花大幅度增产,总产量达到632万吨,增幅为30.1%;单产也大幅度提高,达到75公斤/亩。

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达到3057万吨和9528万吨,分别增产8.8%和减产1.2%。

全年蔬菜种植面积为2.65亿亩,比上年减少435万亩,但产量达到54927万吨,比上年增长1.7%;水果产量达到15243万吨,比上年增长5.0%。

2019年,中国畜牧业和水产业均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7260万吨,比上年增长4.7%。

其中,生猪产量增长,养猪效益处于近年来最好的时期,农民养猪积极性较高。

牛羊肉生产效益稳定,产量分别增长7.9%和10.6%。

奶业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牛奶产量达到2190万吨,比上年增长25%左右。

养禽业克服了年初禽流感疫情的不利影响,呈
1。

【2019年整理】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2019年整理】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今年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我镇是一个典型的粮猪农业大镇,地形以丘陵为主,70647人,水田面积为59000亩,水面面积6732亩,农业人口62310人。

2004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确保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增收情况如下:1、粮食增产,农民丰收。

按一号文件精神,我镇落实早稻种面积52800亩,比去年增加3528亩;中稻200亩,春玉米3450亩;晚稻57620亩,比去年增加了4073亩,合计增加了7601亩。

全年优质稻面积是7.5万,其中高档优质稻是1.5万亩.根据镇农技站产量实际测定,今年早稻产量平均可达440公斤,总产量达到21125吨,比去年同期17442吨增收了3683吨;晚稻产量平均可达500公斤/亩, 总产量达到27520吨,粮食总产量共达55808吨,创农业总产值7800万.另外,今年的早晚稻粮食价格基本在70元/100斤,比去年的46元/100斤和58元/100斤分别多了24和12元/100斤;其中还有1.5万亩高档优质稻,签订了定单合同,预计可高出15%的收购价,在这个项目上农民又可增收不少;综合增收各项因素,与去年相比我镇单粮食生产这一项增加收入1240万,人均可增加收入185元。

2、税率降低,粮食“两补”,农民增收。

今年我镇农业税减少156.87万,农业特产税减少15.924万元,粮食直补61万,良种补贴55万,多予少取共达到290万元,农民可减负290万,人均减负42元,从另一个角度上农民人均又增收42元.3、畜牧业发展迅速,收入明显提高。

今年内我镇的畜牧业——生猪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立了石潭镇生猪协会,并被市政府评为了无公害生猪基地,生猪品牌效应进一步打响。

截至10月份共出栏生猪24.7万头,比去年同期多出栏94000头,创出栏产值21580万元,此项产值可比去年多增加6400万;存栏猪达16.36万头;同时价格与去年同期比高出了0.5--1.0元/斤,纯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可增加1750万,人均增收249元。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分析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分析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分析与对策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农民收入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农民收入的现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在农村,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现象日益普遍,致使农民失去了土地经营的基础。

其次,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竞争激烈,农民难以稳定获得合理的收益。

再者,农村就业机会有限,除了农忙季节,很多农民都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

此外,农村公共服务不完善,教育、医疗等问题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

二、提升农民收入的对策之一: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提升农民收入的关键。

政府应该在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上加强监管,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补偿。

此外,应该完善土地确权制度,加强对农民土地产权的保护,鼓励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经营土地的机会。

三、提升农民收入的对策之二:农产品价格保护为了稳定农民收益,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来保护农民的利益。

一方面,可以建立农产品价格的最低收购价和最高销售价,以避免农产品价格过低导致农民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农产品、假冒伪劣农产品等违法行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四、提升农民收入的对策之三:发展农村产业农村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优势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产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五、提升农民收入的对策之四:加强农村就业服务为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素质。

同时,政府还可以引导企业向农村转移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的投入,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就业。

农村经济年终总结与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年终总结与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年终总结与对策建议一、2019年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2019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同时,农产品加工技术不断提升,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农村旅游逐渐崭露头角。

总体来说,2019年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然而,农村经济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过度依赖传统农业,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发展缓慢。

其次,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部分农产品滞销。

再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电力等问题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依然突出,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要面对城市化带来的农地减少和人口流失等挑战。

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其次,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再次,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村交通、电力等配套设施。

最后,制定合理的农村人才政策,留住人才,为农村经济提供人力支持。

五、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农产品加工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农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农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国农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发展农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同时,农村旅游可以保护乡村环境和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七、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019年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2019年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

XX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6年下发了“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期目标;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任务。

现就结合我县农村的实际,就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谈一点浅见。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特点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67.5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9%,种养殖业是我县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但从XX年开始,增长速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趋势,直到XX年才出现反弹,XX年开始,随着中央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才真正得以提高,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11元;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4278元,比上年增长约9.4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46元,比上年增长存在8.6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55元,比上年增长8.9 %。

(一)从农民收入的趋势看,收入总体水平逐步提高,但增幅趋缓。

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扩大劳务输出、鼓励进城务工等途径,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存在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

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元,与较发达地区相比,同期差距较大;二是农民收入的提高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二)从农民收入的构成看,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但增收途径不稳定,实现增收的基础比较脆弱,影响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亦有很大提高。

但居民收入在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且变得越来越突出,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为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一个随经济发展使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机制。

一、近一时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

农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

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主要由这两部分支撑,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据有关专家测算,1979—1996年农业增收中增产占其增长比重的11.9%,而涨价因素则高达88%。

而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产品的价格近几年连续下降,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

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原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较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如国内需求增幅不大,产品亦不能大量出口时,农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

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民加强对这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对此则有些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

自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农户为单位,每一农户经营的土地非常有限,按每户三人计算,每户经营的土地在7亩左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到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做不到的。

另外,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过于分散,在生产经营上仍处于“户自为战”的状态,农户经营行为协调性很差,组织化程度极低,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这使农户经营行为有很大盲目性,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形成优势,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4.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农业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农业生产走出短缺时代、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日益凸现的今天,急需推进农业信息化,这对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由于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所限,很难搜集到适应其需要的农业信息。

加之有关主管部门对这方面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农民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农业信息,使得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民,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只能凭经验、凭感觉,有时纯粹凭想当然做出相关的经营决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结果往往是投入颇多,收益甚微,有时甚至连投资都很难收回,增收更无从谈起。

5.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作用逐渐减弱,城镇化进程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产值已超过社会总产值50%。

一般情况下,在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水平应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

如按人口比例计算,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高达70%—80%,有的甚至超过90%,不少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40%—50%甚至50%以上,而我国至今还只有30%多。

城镇化进程滞后,严重制约吸纳劳动力最多的第三产业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之上,阻碍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其他产业转移,其结果是农业劳动生产率难有较大幅度提高,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降低甚至无从获取,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6.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的力度不够。

农业相对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言有其自身特点,即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等,这就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面对自然风险,加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抵御这两种风险的能力很弱,也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尤其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农业的政策不是补贴,而是从农业中提取积累来扶持工业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阻碍了农业自身的发展。

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长足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农业补贴工业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但国家对农业补贴和支持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不能满足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1.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实践证明,在收入分配领域,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

因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较低素质的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劳动,从而获得较高收入。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与其受教育水平有关。

对广大农民而言,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素质和技能,就会改变其就业和收入状况。

据美国经济学家d.gale3.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资金积累,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应精减县、乡两级政府机构及人员,裁撤、合并政府机构,裁减分流工作人员。

当前县、乡两级吃“皇粮”的人很多,加之财政收入不足,僧多粥少,工资不到位及少发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便导致县、乡政府在进行政务活动时,从自身利益出发,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而这些费用最终都要落到农民头上。

为改变这种状况,除需大力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外,要重要的是精减政府机构及人员,减轻财政压力,进而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大多数农民收入极其有限,而负担的税费较为沉重,这一现状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限制了农民资金的积累,不利于农业进一步发展。

为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已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据测算,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将减轻20%多,这一改革措施将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全面推广。

4.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从科技应用、市场导向、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能否规避风险、应对市场竞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农民能否及时、准确、充分地掌握农业信息,安排农业生产。

农业信息对增加农民收入,把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同市场联系起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应从“信息兴农”的高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全面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证。

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普及信息知识,提高农民对农业信息搜集、分析、运用的能力。

此外,还要提高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

农业信息化主要取决于政府态度,如果政府认识到位,就会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支持,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政府还会凭借其掌握的农业信息,运作农业宏观调控,引导农业生产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次是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应采用先进技术,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子网络于一身的宽带高速、遍通全国的农业信息广域网络,同时对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使农业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以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实用性,满足农业信息化的要求。

最后还要加大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

5.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有效转移。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城镇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强城市化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需要住房、交通、子女上学、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生产生活多种服务,这些服务有的通过市场化运作即自行解决,而子女上学、社保等就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投入方能解决,因而,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城市化建设,比如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便利。

其次,要顺应城市化规律之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由过去人为地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农民进城定居,进而发展到鼓励农民进城。

这既需要改变以往不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摒弃以往限制农民进城的一些做法,降低农民进城定居的门坎,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比如修改并进而废除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在国民待遇上的差别,对进城务工一定时间、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允许其申请变为城市居民,并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取消诸如对进城定居或城际间调动人员增收城市增容费等人为限制城市发展的措施。

复次,政府在优化经济布局、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向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

惟有如此,才能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适应新的环境,迅速转换角色,在城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最后,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既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动力。

6.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为此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首先,各级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各级政府应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以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