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常见脱氮工艺的优缺点对比表
A2O工艺、氧化沟 、SBR工艺、CAST工艺优缺点
![A2O工艺、氧化沟 、SBR工艺、CAST工艺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1dd30852ea551810a6870f.png)
A2/O工艺、氧化沟、A/O工艺、SBR工艺、CAST工艺一、A2/O工艺1.基本原理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
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2. A2/O工艺特点:(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 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3.A2/O工艺的缺点·反应池容积比A/O脱氮工艺还要大;·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二、氧化沟1氧化沟技术氧化沟(oxidation ditch)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tinuous loop reacto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的。
自从1954年在荷兰首次投入使用以来。
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1]。
各种物理化学脱氮方法比较 2010
![各种物理化学脱氮方法比较 2010](https://img.taocdn.com/s3/m/273f5fda76a20029bd642dc3.png)
分子量比为 MgO:NaH2PO4:NH4+=40:120:18。废水中的 NH4+浓度为 2g/L,则所
需 MgO 和 NaH2PO4 分别为:
MgO: 1.2×40×2÷18=5.33g/L=5.3Kg/t
NaH2PO4: 120×2÷18=13.3g/L=13.3Kg/t
-1-
Redelf84
2、鸟粪石(MAP)法
化学沉淀法是在含 NH4+的废水中,投加 Mg2+和 PO43-,使之与 NH4+生成难溶复盐
MgNH4PO4·6H2O(简称 MAP)结晶,通过沉淀,使 MAP 从废水中分离出来。MAP 除
磷脱氮的基本工艺原理如下:
Mg2++HPO42-+NH4++6H2O→MgNH4PO4·6H2O↓+H+ (1)
Mg2++PO43-+NH4++6H2O→MgNH4PO4·6H2O↓
(2)
Mg2++H2PO4-+NH4++6H2O→MgNH4PO4·6H2O↓+2H+(3)
再经重力沉淀或过滤,就得到 MAP。其化学分子式是 MgNH4PO4·6H2O,俗称鸟粪石; 它的溶度积为 2.5×10-13。因为它的养分比其它可溶肥的释放速率慢,可以作缓释肥
折点加氯法是将氯气通入废水中达到某一点,在该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而 氨的浓度降为零。当氯气通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因此该点称为折 点。折点加氯除氨的机理为氯气与氨反应生成了无害的氮气。反应式如下:
NH4++ClO-→NH2Cl+H2O NH2Cl+ClO-→NHCl2+OHNHCl2+ClO-→NCl3+OH过量的氯可以与氯胺反应生成氮气从而使氨氮去除: 2NH2Cl+ ClO-→N2↑+H2O+2H++3Cl运行费用: 根据理论计算可得,氧化每毫克氨氮一般需要 7.6mg 的氯气。在废水处理工程中, 一般采用投加次氯酸钠,工业级次氯酸钠一般有效氯为 10%左右,价格按 600 元/吨计算, 废水中的 NH4+浓度为 2g/L ,处理 1 吨废水所需的投加药剂为: 2g/L×7.6÷10%=152g/L=152Kg/t。 所需费用为: 152×0.6=91.2 元。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https://img.taocdn.com/s3/m/dc68a9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8.png)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污水处理工艺脱氮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氮化物的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氮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其过量排放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采用有效的脱氮工艺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脱氮工艺的原理及分类脱氮工艺主要通过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来去除污水中的氮化物。
常用的脱氮工艺主要包括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1.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氮化物进行降解转化的方法。
其中,厌氧氨氧化法(Anammox)和硝化/反硝化法(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是常用的生物脱氮工艺。
厌氧氨氧化法通过厌氧氨氧化细菌将氨氮和硝酸盐氮直接转化为氮气,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而硝化/反硝化法则是通过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然后通过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
2. 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氮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脱氮工艺包括硝化、硝化-氨化、硝化-硫化和硝化-还原等。
其中,硝化是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过程,而硝化-氨化则是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氨氮。
硝化-硫化和硝化-还原则是通过添加硫化物或者还原剂来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
3. 物理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过程将氮化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脱氮工艺包括气体吸附、膜分离和离子交换等。
其中,气体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氮化物,然后再进行脱附。
膜分离则是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氮化物分离出来。
离子交换则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氮化物与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二、脱氮工艺的应用及优缺点脱氮工艺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管理等领域。
不同的工艺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1. 生物法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去除氮化物,同时产生较少的废弃物。
厌氧氨氧化法在处理高浓度氨氮污水时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实现高效脱氮,减少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而硝化/反硝化法适合于处理低浓度氨氮污水,其优点是工艺成熟、操作简单。
深冷空分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制氮优缺点对比表
![深冷空分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制氮优缺点对比表](https://img.taocdn.com/s3/m/ae8758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b.png)
设备相对简单,无需大型设备,易于集成和操作
能耗
高能耗,需要耗费大量电力和制冷能源
中等能耗,需要周期性地调节吸附剂的压力
低能耗,通常使用压力驱动或温度差驱动,较为节能
维护成本
较高,需要保持设备在低温下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中等,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
低,膜组件相对稳定,维护成本较低
纯度控制
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氮气
纯度受吸附剂和操作控制
纯度受膜材料和操作控制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型工业制氮,需求纯度较高的场合
适用于小型或移动式制氮需求
适用于中小型制氮设备,对纯度要求适中的场合
这张表格概括了深冷空分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在制氮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不同的制氮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取决于所需的氮气纯度、产量、能耗要求以及设备规模等因素。
深冷空分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制氮优缺点对比表
方法
深冷空分法
变压吸附法
膜分离法
制氮原理
利用空分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氩气等分离出去,得到高纯度氮气
通过周期性变换吸附剂的压力来实现氮气与氧气的分离
利用半透膜对气体进行分离,通透性较小的氧气被阻隔,而氮气通过
设备复杂度
需要大型的空分设备和低温条件,设备较复杂
A2O工艺、氧化沟 、SBR工艺、CAST工艺优缺点
![A2O工艺、氧化沟 、SBR工艺、CAST工艺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6f619e050876323012122d.png)
A2/O工艺、氧化沟、A/O工艺、SBR工艺、CAST工艺一、A2/O工艺1.基本原理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
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2. A2/O工艺特点:(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 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3.A2/O工艺的缺点·反应池容积比A/O脱氮工艺还要大;·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二、氧化沟1氧化沟技术氧化沟(oxidation ditch)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tinuous loop reacto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的。
自从1954年在荷兰首次投入使用以来。
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1]。
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介绍及对比分析
![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介绍及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78f3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3.png)
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介绍及对比分析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污水处理需要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去除,其中包括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脱氮除磷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艺,下面将对其进行介绍及比较分析。
脱氮工艺主要有生物脱氮工艺和物理化学脱氮工艺两种。
1.生物脱氮工艺:生物脱氮是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来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其中常用的生物脱氮工艺包括硝化-反硝化法和硝化亚硝化法。
-硝化-反硝化法: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是将氨氮通过硝化菌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在缺氧条件下使用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
该工艺具有能耗较低和无需额外药剂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降低化学消耗物。
-硝化亚硝化法:该方法将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结合在同一反应器中,通过控制氧气浓度和反应温度来实现硝化和亚硝化的联合作用。
该工艺节省了处理污水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系统的占地面积。
2.物理化学脱氮工艺:物理化学脱氮工艺主要包括空气氧化剂法和化学沉淀法。
-空气氧化剂法:该方法是利用氧气或臭氧等氧化剂来氧化污水中的氨氮,使其转化为氮气释放。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高氨氮浓度的废水,并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化学品。
-化学沉淀法:该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使污水中的氨氮与其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进行去除。
常用的药剂包括氢氧化钙、氯化铁和磷酸铁等。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低氨氮浓度的废水,但需要使用额外的化学药剂。
除磷工艺主要有生物除磷工艺和化学除磷工艺两种。
1.生物除磷工艺:生物除磷工艺主要是通过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些微生物来将废水中的磷元素转化为不溶性的磷酸钙沉淀物进行去除。
该工艺包括聚磷酸盐法、硝化反硝化除磷法和反硝化聚磷酸盐除磷法等。
-聚磷酸盐法:该方法通过添加一定剂量的磷源来诱导有利微生物的适应和繁殖,使其在系统中大量积累。
随后,在缺氧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将磷元素从水中去除,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钙沉淀物。
该工艺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药剂,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A2O工艺、氧化沟 、SBR工艺、CAST工艺优缺点
![A2O工艺、氧化沟 、SBR工艺、CAST工艺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3553a1cc22bcd127ff0c08.png)
A2/O工艺、氧化沟、A/O工艺、SBR工艺、CAST工艺一、A2/O工艺1.基本原理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
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2. A2/O工艺特点:(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 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3.A2/O工艺的缺点·反应池容积比A/O脱氮工艺还要大;·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二、氧化沟1氧化沟技术氧化沟(oxidation ditch)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tinuous loop reacto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的。
自从1954年在荷兰首次投入使用以来。
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1]。
常见脱氮工艺优缺点对比表
![常见脱氮工艺优缺点对比表](https://img.taocdn.com/s3/m/afce652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8.png)
常见脱氮工艺优缺点对比表1、常用脱氮工艺简介1、传统生物脱氮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始于上世纪30年代,真正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
自Barth三段生物脱氮工艺的开创,A/0工艺、序批式工艺等脱氮工艺相继被提出并应用于工程实际。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三段生物脱氮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该工艺是将有机物降解、硝化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三个阶段独立开来,每一阶段后面都有各自独立的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第一段曝气池的主要作用是代谢分解有机物,并使有机氮氨化。
第二段硝化池主要进行硝化反应,将氨氮氧化,同时需投加碱度以维持一定的PH值。
第三段是反硝化反应器,硝态氮在缺氧条件下被还原为N2,安装搅拌装置使污泥混合液呈悬碳源以满足悬浮状态,并外加反硝化反应所需的碳源。
A/O生物脱氮工艺A/O生物脱氮工艺如图所示,该工艺将缺氧段置于系统前端,其发生反硝化反应产生的碱度能够少量补充硝化反应之需。
另外,缺氧池中反硝化反应利用原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可以减少补充碳源的投加甚至不加。
通过内循环将硝化反应产生的硝态氮转移到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应,硝态氮中氧作为电子受体,供给反硝化菌的呼吸作用和生命活动,并完成脱氮工序。
在A/0生物脱氮工艺中,硝化液回流比对系统的脱氮效果影响很大。
若回流比控制过低,则无法提供充足的硝态氮进行反应,使硝化作用不完全,进而影响脱氮效果;若控制过高,则导致硝化液与反硝化菌接触时间减短,从而降低脱氮效率。
因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硝化液回流比,使系统脱氮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序批式脱氮工艺(例如CASS)序批式脱氮工艺与A/0工艺相比,其运行方式有所不同,但在脱氮反应机理上基本与A/0生物脱氮工艺一致。
序批式工艺为间歇的运行方式,采用一个独立的反应池替代了传统的由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反应区组合而成的A/0生物脱氮反应器。
序批式脱氮工艺以时间的交替方式实现了缺氧/好氧环境,取代了传统空间上的缺氧/好氧,因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和灵活的操作方式而倍受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https://img.taocdn.com/s3/m/4e4268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2.png)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污水中的氮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脱氮过程至关重要。
二、脱氮原理1. 生物脱氮生物脱氮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氮转化为气体释放出去。
常见的生物脱氮过程包括硝化脱氮和反硝化脱氮。
2. 化学脱氮化学脱氮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氮与药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脱氮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脱氮方法包括硫酸铜法、硝酸铁法等。
三、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脱氮方法1. A2/O工艺A2/O工艺是一种生物脱氮工艺,通过两级活性污泥系统实现脱氮。
第一级是硝化池,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第二级是反硝化池,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出去。
2. SBR工艺SBR工艺是一种生物脱氮工艺,通过顺序批处理方式进行污水处理。
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挨次进行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步骤,实现氮的脱除。
3. 硝化-反硝化工艺硝化-反硝化工艺是一种生物脱氮工艺,通过将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实现氮的转化和释放。
常见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包括AO工艺、A/O工艺等。
4. 化学脱氮工艺化学脱氮工艺是一种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实现氮的脱除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脱氮工艺包括硫酸铜法、硝酸铁法等。
四、污水处理工艺脱氮的优缺点1. 生物脱氮的优点:- 对氮的去除效果好,能够将氮转化为气体释放出去,减少氮对水体的污染。
- 工艺相对简单,操作容易控制。
- 对污泥的产生少,减少了后续处理的负担。
2. 生物脱氮的缺点:- 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如温度、PH值等。
- 对微生物的适应性要求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 处理效果受到水质波动的影响。
3. 化学脱氮的优点:- 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质波动的影响。
- 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较低。
- 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氮污染物进行选择性处理。
4. 化学脱氮的缺点:- 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增加了处理成本。
(完整版)A2O工艺、氧化沟、SBR工艺、CAST工艺优缺点
![(完整版)A2O工艺、氧化沟、SBR工艺、CAST工艺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69a15d49649b6649d7477c.png)
A2/O工艺、氧化沟、A/O工艺、SBR工艺、CAST工艺一、A2/O工艺1.基本原理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
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2. A2/O工艺特点:(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 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3.A2/O工艺的缺点·反应池容积比A/O脱氮工艺还要大;·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二、氧化沟1氧化沟技术氧化沟(oxidation ditch)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tinuous loop reacto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的。
自从1954年在荷兰首次投入使用以来。
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1]。
常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比较
![常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3ecf1d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b.png)
常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比较1、AN/O优点:①在耗氧前去除BOD,节能;②硝化前产生碱度;③前缺氧具有选择池的作用缺点:①脱氮效果受内循环比影响;②可能存在诺卡氏菌的问题;③需要掌控循环混合液的DO2、AP/O优点:①工艺过程简单;②水力停留时间短;③污泥沉降性能好;④聚磷菌碳源丰富,除磷效果好缺点:①如有硝化发生除磷效果会降低;②工艺快捷性差3、A2/O优点:①同时脱氮除磷;②反硝化过程为硝化供给碱度;③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④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①回流污泥含有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对除磷效果有影响;②脱氮受内回流比影响;③聚磷菌和反硝化菌都需要易降解有机物4、倒置A2/O优点:①同时脱氮除磷;②厌氧区释磷无硝酸盐的影响;③无混合液回流,流程简单,节能;④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⑤好氧吸磷充分;⑥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①厌氧释磷得不到优质降解碳源;②无混合液回流时总氮去除效果不高5、UCT优点:①削减了进入厌氧区的硝酸盐量,提高了除磷效率;②对有机物浓度偏低的污水,除磷效率有所改善;③脱氮效果好缺点:①操作较为多而杂;②需加添附加回流系统6、改良Bardenpho优点:①脱氮效果优秀;②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①池体分隔较多;②池体容积较大7、PhoStrip优点:①易于与现有设施结合及改造;②过程快捷性好;③除磷性能不受进水有机物浓度限制;④加药量比采纳化学沉淀法小很多;⑤出水磷酸盐浓度可稳定小于1mg/L缺点:①需要投加化学药剂;②混合液需保持较高DO浓度,以防止磷在二沉池中释放;③需附加的池体用于磷的解吸;④如使用石灰可能存在结垢问题8、SBR及变形工艺优点:①可同时脱氮除磷;②静置沉淀可获得低SS出水;③耐受水力冲击负荷;④操作快捷性好缺点:①同时脱氮除磷时操作多而杂;②滗水设施的牢靠性对出水水质影响大;③设计过程多而杂;④维护要求高,运行对自动掌控倚靠性强;⑤池体容积较大。
AO工艺、SBR工艺、UASB工艺优缺点比较,适用范围
![AO工艺、SBR工艺、UASB工艺优缺点比较,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e3aeaa3f3968011ca30091a8.png)
A/O工艺、SBR工艺、UASB工艺优缺点比较,适用范围UASB的主要优点是:1、UASB内污泥浓度高,平均污泥浓度为20-40gVSS/1;2、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长,采用中温发酵时,容积负荷一般为10kgCOD/m3.d左右;3、无混合搅拌设备,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的上升运动,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对下部的污泥层也有一定程度的搅动;4、污泥床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因填料发生堵赛问题;5、UASB内设三相分离器,通常不设沉淀池,被沉淀区分离出来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应区内,通常可以不设污泥回流设备。
主要缺点是:1、进水中悬浮物需要适当控制,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100mg/l以下;2、污泥床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3、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较敏感,耐冲击力稍差。
SBR 的主要优点是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缺点1、自动化控制要求高。
2、排水时间短(间歇排水时),并且排水时要求不搅动沉淀污泥层,因而需要专门的排水设备(滗水器),且对滗水器的要求很高。
3、后处理设备要求大:如消毒设备很大,接触池容积也很大,排水设施如排水管道也很大。
如何选择最优方法?总氮处理工艺对比
![如何选择最优方法?总氮处理工艺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bbb32d4aef8941ea76e05ef.png)
如何选择最优方法?总氮处理工艺对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水处理需求的不断提高,总氮处理工艺可以说是眼花缭乱,甚至让人不知从何了解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几种常见总氮处理工艺的利弊。
1.AAO法
AAO法和倒置AAO法可以说是最传统的脱氮工艺。
其中倒置AAO法把缺氧池放在前段,比起传统AAO更强调了脱氮。
此方法最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短,运行成本低。
但是由于大部分使用此工艺的系统反硝化环节受限,导致出水氨氮虽然下降,硝氮却提高了,最终总氮依旧超标。
2.SBR法
传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即SBR法这种运行方式在有机物去除方面较为出色,但是对于脱氮而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这是由于硝化反应和有机物的降解都在曝气阶段完成,而反硝化反应必须依赖污水中的有机物才能进行。
碳源达不到要求则反硝化反应受限。
而经过改良的SBR法又由于操作复杂,装置利用率低,处理成本高等问题不被大家认可。
3.HDN工艺
高效厌氧脱氮技术及HDN工艺是近几年研发的总氮处理工艺。
克服了一些传统工艺的通有弊病,在菌种、反应器结构、填料方面都做出了优化。
以HDN-FT为例,正常运行脱氮负荷可达1kgN/m3·d。
而且该工艺可实现全自动控制,操作简便,是未来工艺发展的必行趋势。
经过这样一番对比是不是对总氮处理工艺的选择稍微有了一点入门的了解?其实只
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总氮并处理不是难事。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https://img.taocdn.com/s3/m/7181e2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3.png)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引言概述:污水处理工艺脱氮是一种重要的环保技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化物,减少氮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脱氮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并详细阐述其中的五个关键部分。
一、生物脱氮工艺1.1 厌氧氨氧化厌氧氨氧化是一种常用的生物脱氮工艺,通过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氨氧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效果。
1.2 反硝化反硝化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脱氮工艺,它利用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1.3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结合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可以结合应用,通过两个阶段的反应,将氨氮转化为氮气,达到更好的脱氮效果。
二、物理脱氮工艺2.1 气体分离法气体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脱氮工艺,通过将污水中的氮气与其他气体分离,达到脱氮的目的。
2.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物理脱氮工艺,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氮气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实现脱氮效果。
2.3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吸附原理的脱氮工艺,通过将污水中的氮气吸附到吸附材料上,实现脱氮效果。
三、化学脱氮工艺3.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脱氮工艺,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污水中的氮化物与试剂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实现脱氮效果。
3.2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化学脱氮工艺,通过加入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氮化物氧化为氮气,从而实现脱氮效果。
3.3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一种基于还原反应的脱氮工艺,通过加入还原剂,将污水中的氮化物还原为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四、生物化学结合工艺4.1 活性炭吸附与生物降解结合活性炭吸附与生物降解结合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结合工艺,通过利用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氮化物,再利用生物降解细菌将吸附的氮化物降解,达到脱氮效果。
4.2 膜分离与生物脱氮结合膜分离与生物脱氮结合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结合工艺,通过利用膜分离将污水中的氮气分离出来,再利用生物脱氮工艺将氮气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效果。
现有几种污水处理脱氮工艺优缺点比较
![现有几种污水处理脱氮工艺优缺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24cea6b58fb770bf78a5554.png)
1.A/O脱氮工艺
A/O脱氮工艺流程简单,建设费用较低。
但为了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回流比,造成能耗和运行费用增加。
同时,回流液带入大量溶解氧,还会影响反硝化效果。
2.多级脱氮工艺
多级脱氮工艺包含除碳和脱氮两个部分。
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在好氧条件下去除以BOD5为主的碳源污染物的同时,在氨化细菌的参与下完成脱氨基作用,并在硝化和亚硝化细菌的参与下完成硝化作用;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的参与完成反硝化作用。
3.生物膜脱氮工艺
生物膜脱氮工艺是内碳源生物脱氮,需回流硝化段混合液,以提供硝酸盐,无需污泥回流,采用生物滤池的形式。
这种方法因其处理效率稳定,适应水质环境能力强且运行管理方便而被广泛采用。
4.HDN工艺
近年来,新型脱氮工艺一直在研究和发展中,总氮的构成成分不单一,其中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比较成熟,目前总氮超标的原因更多的是硝态氮超标,就这一问题,湛清环保突破原有的技术,研发HDN工艺,重点针对硝态氮超标的处理。
工艺特点:
脱氮效率高:正常运行脱氮负荷1kg N/m³•d,出水总氮稳定达标;
占地面积小:10t/h的处理量,降低20mg/L总氮,占地面积仅6㎡;
易操作维护:全自动控制,无需更换填料,反冲洗水量少、频率低;
污泥产量少:反冲洗排出的少量微生物回流至生化池继续分解;
运行成本低:去除20 mg/L的总氮,吨水成本小于1元;。
短流程脱总氮最佳工艺
![短流程脱总氮最佳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27603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c.png)
短流程脱总氮最佳工艺一、生物脱氮法生物脱氮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氮化物转化为气态氮气而去除总氮的工艺。
常用的生物脱氮法有硝化-反硝化、硫酸盐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
硝化-反硝化法是利用硝化细菌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然后利用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气。
该工艺效率高、运行稳定,但对氮源浓度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硫酸盐反硝化法是将硫酸盐和硝酸盐一起加入反应槽中,利用硫酸盐还原废水中的硝态氮。
该工艺对废水中氮源的类型不敏感,但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避免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厌氧氨氧化法是利用厌氧氨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利用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态氮。
该工艺对氮源浓度不敏感,并且能够实现氮磷同步去除,但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较高时效果较差。
二、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氮物质转化为固体沉淀物从而去除总氮的工艺。
常用的化学沉淀法有硫化铁法、氢氧化铝法和三聚氯化铝法等。
硫化铁法是将硫化铁加入废水中,通过与氨氮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物,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
该工艺简单、成本低,但产生的硫化物具有一定的二次污染风险。
氢氧化铝法是将氢氧化铝加入废水中,通过与氨氮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物。
该工艺对氮源浓度和废水pH值有一定要求,但去除效率较高。
三聚氯化铝法是将三聚氯化铝加入废水中,通过与氨氮反应生成氯化铝沉淀物。
该工艺操作简单、效果较好,但产生的氯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氮物质吸附到其表面从而去除总氮的工艺。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固体酸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活性炭吸附法是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氮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从而去除总氮。
该工艺操作简单,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
固体酸吸附法是将废水通过固体酸床,利用固体酸对氮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从而去除总氮。
该工艺适用于高浓度氮源废水,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比较复杂。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是将废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氮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从而去除总氮。
最全的脱氨脱氮工艺汇总
![最全的脱氨脱氮工艺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17a062dba1aa8114431d9d4.png)
最全的脱氨脱氮工艺汇总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目前常见的有化学沉淀法、吹脱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
本文对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作一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汇总。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又称为MAP沉淀法,是通过向含有氨氮的废水中投加镁化物和磷酸或磷酸氢盐,使废水中的NH4﹢与Mg²﹢、PO4³﹣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磷酸铵镁沉淀,分子式为MgNH4P04.6H20,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磷酸铵镁俗称鸟粪石,可用作堆肥、土壤的添加剂或建筑结构制品的阻火剂。
反应方程式如下:Mg²﹢+NH4﹢+PO4³﹣=MgNH4P04影响化学沉淀法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pH值、温度、氨氮浓度以及摩尔比(n(Mg²﹢):n(NH4﹢):n(P04³-))等。
以氯化镁和磷酸氢二钠为沉淀剂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镁、氮、磷的摩尔比为1.2:1:1.2时,处理效果较好。
以氯化镁和磷酸氢二钠为沉淀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9.5,镁、氮、磷的摩尔比为1.2:1:1时,处理效果较好。
对新出现的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一生物质煤气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gC12+Na3PO4.12H20明显优于其他沉淀剂组合。
当pH值为10.0,温度为30℃,n(Mg²﹢):n(NH4+):n(P04³-)=1:1:1时搅拌30min废水中氨氮质量浓度从处理前的222mg/L降到17mg/L,去除率为92.3%。
将化学沉淀法和液膜法相结合用于高浓度工业氨氮废水的处理。
在对沉淀法工艺进行优化的条件下,使氨氮去除率达到98.1%,然后联用液膜法进一步处理使其氨氮浓度降低到0.005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对化学沉淀法进行改进研究,考察Mg²﹢以外的二价金属离子(Ni²﹢,Mn²﹢,Zn²﹢,Cu²﹢,Fe²﹢)在磷酸根作用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https://img.taocdn.com/s3/m/8fedca2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0.png)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污水处理工艺脱氮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污水中的氮气化合物去除的过程。
脱氮工艺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氮气化合物对水体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下面将从脱氮工艺的原理、常见脱氮工艺、脱氮工艺的应用、脱氮工艺的优势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脱氮工艺的原理1.1 生物脱氮原理:利用厌氧细菌将氨氮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1.2 化学脱氮原理:利用化学试剂将氨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
1.3 物理脱氮原理:通过物理方法将氮气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二、常见脱氮工艺2.1 生物脱氮工艺:包括厌氧氨氧化、厌氧硝化反硝化等过程。
2.2 化学脱氮工艺:包括硝化反硝化、氨气氧化等过程。
2.3 物理脱氮工艺:包括气浮法、膜分离等方法。
三、脱氮工艺的应用3.1 城市污水处理厂:常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气化合物。
3.2 工业废水处理: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减少氮气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3 农业废水处理:用于农业废水处理中,改善水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四、脱氮工艺的优势4.1 减少氮气化合物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4.2 降低氮气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改善水生生态环境。
4.3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处理成本,节约资源。
五、脱氮工艺的发展趋势5.1 绿色环保:未来脱氮工艺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高效节能:未来脱氮工艺将更加注重高效节能,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5.3 智能化技术:未来脱氮工艺将更加智能化,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处理水平。
总之,污水处理工艺脱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翼未来脱氮工艺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人类创造更夸姣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箱
/
1
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游离氨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 ,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废水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无机氨和游离氨共同 的作用,pH在酸性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无机氨所导致。
一、几种常见的脱氮法 1、传统生物脱氮法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是通过氨化、硝化、反硝化以及同化作用来完 成。传统生物脱氮的工艺成熟,脱氮效果较好。但存在工艺流程长、 占地多、常需外加碳源、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
6
谢谢观看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4、折点氯化法 折点氯化法是投加过量的氯或次氯酸钠,使废水中的氨氮氧 化成氮气的化学脱氮工艺。该方法的处理效率可达到90% ~100%, 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但运行费用高,副产物氯胺和氯 代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
5
5、磷酸铵镁沉淀法 向含氨氮废水中投加Mg2+和PO43-,三者反应生成 MgNH4PO4˙6H2O(简称MAP)沉淀。此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反应快 ,影响因素少,能充分回收氨实现废水资源化。该方法的主要局限性 在于沉淀药剂用量较大,从而致使处理成本较高,沉淀产物MAP的用 途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推广。
2
2、氨吹脱法 包括蒸汽吹脱法和空气吹脱法〔2~4〕,其机理是将废水调至碱性 ,然后在吹脱塔中通入空气或蒸汽,经过气液接触将废水中的游离氨吹 脱出来。此法工艺简单,效果稳定,适用性强,投资较低。但能耗大 ,有二次污染。 pH做为基本的污水指标,势必成为供求的热点,这对广大的E1312 pH电极,S400-RT33 pH电极制造商,比如美国BroadleyJames来说 是个重大利好。美国BroadleyJames做为老牌的E-1312pH电极,S400RT33 pH电极制造商,必将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 们美国BroadleyJames生产的E-1312 pH电极,S400-RT33 pH电极经久耐 用,质量可靠,测试准确,广泛应用于各级环保污水监测以及污水处 理过程。
3
3、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实际上是利用不溶性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
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它同性离子(NH4+)发生交换反应,从 而将废水中的NH4+牢固地吸附在离子交换剂表面,达到脱除氨 氮的目的。虽然离子交换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树脂用量大、再生难,,导致运行费用高,有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