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

合集下载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两个阶段,幼小衔接工作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而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加强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园合作是指家长和学校的密切合作,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只有加强家园合作,才能真正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家园合作要注重沟通和交流。

幼儿园和小学都应该建立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学校合作组织,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为家长提供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机会。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家庭教育情况等,以便更好地配合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指导和帮助。

加强家园合作要注重家校共育。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校园活动,如家长讲座、家长参观日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模式等,增进对学校的信任和了解。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指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家园合作要注重家校携手共育。

学校和家长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学校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评价,并鼓励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帮助孩子巩固学习。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与学校携手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加强家园合作要注重家校共同发展。

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力争成长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共同的学习和发展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

学校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和指导,鼓励家长参与学习,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素质。

而家长也应该与学校一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园合作共育,幼小衔接助力——浅谈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策略

家园合作共育,幼小衔接助力——浅谈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策略

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摘要: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幼小衔接阶段家校共育的有效策略,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分析家校共育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儿童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校共育;策略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衔接。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需要密切合作,共同为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因此,研究幼小衔接家校共育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家校共育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一)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能够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二)提高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上存在差异,如果缺乏沟通和合作,容易导致教育的脱节。

通过家校共育,可以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

(三)增强家长的教育参与度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家校共育,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积极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幼小衔接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一)家校沟通渠道不畅目前,部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不够及时和充分。

这导致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教师也难以掌握儿童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二)家校教育理念存在差异由于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和教育观念的不同,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有些家长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有些教师则更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而家长可能不太理解。

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方法与策略

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方法与策略

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方法与策略一、引言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方法与策略。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而幼小衔接阶段更是关键时期。

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快乐成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二、明确目标,共同制定计划我们要明确家园共育的目标。

那就是让孩子们在幼小衔接阶段顺利过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交能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制定计划,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三、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沟通是家园共育的桥梁。

家长和老师要加强沟通,定期交流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家园共育需要家长和老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老师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得到更好的关爱和教育。

五、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进行家园共育时要因材施教,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发展特长;老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品格家庭和学校要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孩子树立榜样;老师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孩子的品格。

七、家校合作,共同进步家园共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持之以恒地努力。

我们要把握好时机,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家校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们在幼小衔接阶段茁壮成长,迈向美好的未来。

八、结语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吧!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幼小衔接阶段成为孩子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

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

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

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在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转换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幼儿园都需要进行积极的协调与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顺利过渡。

家园共育是保障幼儿顺利衔接到小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家园合作中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一、家长需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对孩子的未来学习和成就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孩子即将向小学转换的时候,家长需要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家长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孩子教育的各个环节。

通过与幼儿园、小学的紧密合作、坦诚沟通,为孩子的顺利过渡提供保障。

二、幼儿园和小学之间需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减少由于环境改变而产生的不适应现象。

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必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及时互通有无,掌握幼儿的情况和需要。

双方应该共同制定幼小转换计划,注重幼儿个体化的需求,为孩子在新的环境中快速适应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为孩子进行适应培训大多数孩子在向小学转换的过程中会遇到适应问题,和幼儿园一起,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经验与技巧,如如何穿着整齐、如何自我管理、如何面对挫折等。

同时也可以采用游戏教育的方式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来帮助孩子适应小学。

四、家长应积极与小学沟通随着幼儿向小学转换,家长也可以更多地向小学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

家长可以通过定期接受小学老师的教育培训,深入了解小学教育体系,了解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在家庭中进行配合和加以弥补。

家长还可以与小学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并共同制定孩子适应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计划。

五、家长应在孩子学习之余为孩子提供趣味性教育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趣味性教育,如看电影、读书、玩游戏等,使孩子在学习之余快乐地渡过每一天。

同时,也可以结合小学课程、帮助孩子完成和巩固小学的一些常识,如加减法、字母表、单词拼读等。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是教育体系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促进幼儿和小学生顺利过渡,家庭、学校、社区、政府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形成一种全社会共育的格局。

一、家园共育的理念家园共育是指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的理念。

它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提出了以家庭为重要育人力量的观念,强调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和互动。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共育的理念尤为重要,因为幼儿和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的紧密配合和互相支持。

只有通过家园共育,才能真正做到幼儿和小学生的顺利衔接,让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的实现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深度互信和合作。

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管理,共同关心和培育孩子的成长。

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只有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幼小衔接工作的良好效果。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幼小衔接工作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长远影响。

幼儿园和小学是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和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通过扎实的幼小衔接工作,才能保证幼儿和小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育过程,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由于经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一些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在师资、教材、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给幼儿和小学生的教育过渡带来了一定困难。

通过扎实的幼小衔接工作,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

幼小衔接工作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支撑。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如果幼儿和小学生在过渡时没有得到良好的支撑,就可能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学习兴趣减退等问题。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园合作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小衔接方面,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幼小衔接的意义、加强家园合作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情感、智力和品德的摇篮。

而学校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

家园合作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一种教育合作,更是一种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家园合作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不足,使孩子能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关怀和教育资源。

在幼小衔接方面,良好的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实现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二、幼小衔接的意义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衔接。

一个成功的幼小衔接工作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良好的幼小衔接可以有效地减少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期,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幼小衔接工作还可以促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使孩子在教育体系中实现无缝对接。

良好的幼小衔接工作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适应能力。

通过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教学环境,顺利开展学习生活,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家园合作的具体措施为了更好地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解决家长的教育疑惑,协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学校和幼儿园可以共同举办一些家庭教育活动,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质量。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培训课程,传授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而幼小衔接工作,则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目的是让孩子顺利过渡,避免出现过渡期适应不良等问题。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当前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加强家园合作的措施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1.1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学校教育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得到充分的照顾和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1.2 家庭和学校合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有利于家长和老师共同发现孩子的优势、特长和问题,为孩子提供更精准的教育和帮助。

1.3 家庭和学校合作可以使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提供更整体化、全面化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能够获得统一的教育和照顾,提升孩子的成长质量。

二、加强家园合作的措施2.1 加强沟通。

学校要树立家庭是学校最好的助手的理念,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向家长通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求,共同探讨解决孩子的问题。

2.2 加强互动。

学校举办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中发挥作用,提供家庭教育经验和见解,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2.3 加强协作。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让家长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参与感,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三、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3.1 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学习环境的转折点,幼小衔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孩子的适应和整体发展。

3.2 良好的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减少孩子在转折期间的适应问题,降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压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不断增加,对幼小衔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体制转变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进行探讨。

一、加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家庭中度过了重要的成长时期,家庭是学生发展最初的基本单位,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加强家园合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特长等,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2. 促进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促进学校与家庭的互动。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两大重要环境,学校的教育工作需要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家庭也需要与学校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加强家园合作,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有利于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家庭期望的教育服务;也可以让家庭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和教育理念,有利于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1. 加强沟通,建立密切联系加强家园合作的核心是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密切联系。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困惑;学校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2. 拓展家长参与加强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拓展家长参与。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听课、座谈,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各项决策,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浅谈家园互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

浅谈家园互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

浅谈家园互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小衔接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互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就家园互动如何促进幼小衔接工作展开探讨。

家园互动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传递信息幼小衔接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家长传递学校和班级的相关信息,如校历、作息时间、教学内容等。

这些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家长了解这些信息能够更好地协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通过家园互动平台,学校可以及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家长,节省了传统的纸质传单等手段的时间和费用。

2.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生的家庭情况是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家园互动平台可以让学校和家长互相了解对方,建立信任,以便于学校更好地照顾学生的需要。

3.沟通交流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家园互动平台,双方可以实时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够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1.开设信息交流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信息交流平台,如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家长传递与学校相关的信息。

家长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与学校进行交流。

这样,即使在幼小衔接期间,家长也可以随时了解学校的情况,并随时向学校提出问题。

2.家访家访是促进学校和家庭沟通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利用幼儿园阶段的家访进一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情况,向家长介绍和解释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使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互动。

3.开设亲子活动通过开设亲子活动,可以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对学校的认同感。

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可以向家长展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让家长和学校更好地协作,共同成长。

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

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

风向标 Wind Vane 422024年01月05日·第1期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

家园共育可以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参与度,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促进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上平稳过渡。

那么,在实践中,幼儿园应如何利用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呢?加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沟通和协作是家园共育的基础与核心,是幼小衔接的关键和保障。

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定期进行信息和意见的交流与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共同制定和执行幼小衔接的计划与方案,共同评估和改进幼小衔接的效果和质量,共同分享幼小衔接的成果和经验,形成互助共赢的合作关系。

例如,建立一个家园共育的微信群,定期发布幼小衔接的相关信息,如过渡活动的安排、小学的介绍、幼儿的表现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小衔接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答家长的疑问。

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参与度。

家长是幼儿教育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者。

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过渡体验和效果。

幼儿园应该通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文_ 于萍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责任心和信心,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的活动和项目,让家长成为幼小衔接的积极推动者和有效支持者。

例如,可以开展一些幼小衔接的培训活动,如家长课堂、家庭作业、家庭游戏等,让家长学习一些幼小衔接的技能和方法,包括如何与幼儿沟通、如何调整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适应性等,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和坚强后盾。

创设适合幼儿的过渡环境和活动。

环境和活动是幼儿教育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创设适合幼儿的过渡环境和活动,让幼儿在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参与有趣、有用的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幼小衔接工作已成为教育系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幼小衔接工作不仅是教师们重要的任务,也是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成为了当前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定义和意义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通过有效的过渡,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利于缓解小学阶段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培养出更加健全的人才。

二、家园共育理念的重要性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加强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园共育理念强调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承担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不仅能够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也能够促进家长对教育的深入了解。

学校能够通过家庭了解到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进而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而家长也可以通过学校的指导和教育理念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学习和行为。

三、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相关举措为了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举措。

1. 精心设计过渡期培训:学校将在学前教育阶段逐步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让幼儿在过渡期培训中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

2. 加强师资力量:学校配备专业的幼小衔接教师团队,为幼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让其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

3.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4. 建立衔接档案:学校建立幼小衔接档案,记录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为小学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

5.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小学阶段更快地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以上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幼小衔接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关乎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涉及到家庭和学校的密切合作。

在现代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的理念日益被重视,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幼小衔接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和适应学校生活。

1.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助力孩子成长有效的家校沟通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基础。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对孩子的了解和关爱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教育讲座,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建立家校互动平台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中来,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

学校可以建立家长义工团队,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学校的义工活动或者志愿者服务,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学校的生活中来,增进家长和孩子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通过这些举措,学校和家长就能更加融洽地合作,促进家庭和学校的良性互动,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学校生活中来。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关注幼小衔接作为教育者,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学校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让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幼小衔接教育团队,让教师们就幼小衔接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共同制定有效的衔接方案和措施。

在教师的专业培训中,要重点关注幼小衔接的问题。

教师要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了解孩子在两个阶段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为幼小衔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还要学会和家长合作,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长情况,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学校生活中来。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关注幼小衔接工作是学校促进家园共育的关键。

3. 创建良好的幼小衔接环境,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幼小衔接专门机构或者团队来负责衔接工作,从而营造良好的衔接环境。

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

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

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

本文探讨了目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幼儿园、家长和小学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诸多因素的改变,往往使幼儿步入小学后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新的主导活动对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形成了“幼小衔接”之间的“坡度”。

因此,幼小衔接自然而然地成了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的“终身教育”起点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为幼儿入小学提前做好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工作。

儿童是否具有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将关系到入学的准备和适应状况。

当孩子走出幼儿园的大门跨入小学校门,从小朋友成长为小学生,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高速度、快节奏地小学学习生活,我们老师根据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性,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信心、以及他们的交往和合作能力等,让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准小学生。

一、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 在关键期内, 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

过了关键期, 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

可见, 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 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 要不断地给予鼓舞, 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并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 少走弯路。

现在的孩子都是大人的掌上明珠,事事都由家长包办,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一个是孩子成长的温床,一个是知识的源泉。

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和协作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幼小衔接阶段。

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是确保孩子顺利过渡并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工作。

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家园共育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性格的塑造,更是孩子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的重要环节。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家长要重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幼小衔接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幼小衔接工作的责任。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第二个家。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学校要加强和幼儿园的联系和合作,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和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幼儿园的孩子提供顺利过渡到小学的条件和支持。

学校要建立健全幼小衔接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通过举办家长会、专题讲座、家庭访谈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为孩子的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师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

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激励者。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老师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成果,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老师要加强与幼儿园的交流和合作,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和教学特点,为幼儿园的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帮助和指导,让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更加顺利。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幼小衔接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社会需要关注和支持幼小衔接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随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家园合作”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积极开展沟通、合作、协调、互助,以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有序、顺畅、贯通的过渡。

在实践中,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建立双向沟通渠道是家园合作的第一步,幼儿园应该通过学生家长会、家庭访问、家长工作坊等渠道,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情况和特长爱好。

另一方面,小学也应该向幼儿园发送班级、教材、教育方法等信息,让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接下来需要学习的内容,以便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二、共同探讨教育理念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而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应该积极加强沟通、共同探讨教育理念,以达到更好的幼小衔接效果。

同时,还要细化家庭教育指南,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思路和指导方案,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发挥优势,克服困难。

三、展开教学合作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展开更紧密的教学合作,通过互访、互帮互学、联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共同解决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例如,幼儿园可以邀请小学老师来指导幼儿园教学;小学可以邀请幼儿园教师来听小学课程,并向他们演示不同年龄段孩子所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四、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家园合作还需要共同制定教育计划,让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同时,可以制定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培训计划,帮助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新知识、新方法,为幼小衔接创造更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共同探讨教育理念、展开教学合作、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等措施,可以为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也可以为家长和教师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加强联系,共同推动教育进步。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加强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阶段,幼小衔接工作能够有效地为孩子提供平稳的过渡,并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加强家园合作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下面将从家园合作的意义、加强家园合作的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加强家园合作对于幼小衔接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和小学是由不同的机构负责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所不同,孩子在两个阶段中需要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加强家园合作能够让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工作顺利衔接,确保孩子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需求。

家庭教育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通过加强家园合作,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够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充分发挥家庭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方面的作用。

加强家园合作有很多方式和途径。

建立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以及家庭快讯等方式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家长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与教师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家长还可以参与学校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与学校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引导,通过与学校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家园合作是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园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工作,制定有效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1.建立沟通渠道有效的家园合作需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也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录、家长群等方式及时传达学校的工作动态和教育理念。

案例中,某幼儿园通过建立微信家长群,每日发布班级学习情况和重要通知,及时了解家长的反馈和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家园合作。

2.开展家园活动开展家园活动是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在活动中,通过家长讲座、亲子游戏等形式,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儿知识,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某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参观孩子的学习环境和作品展示,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促进了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

3.共建家园文化共建家园文化是促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规划和决策,设立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志愿者团队,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活动策划。

通过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促进家校双方的互信、互助和互动,形成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

某幼儿园成立了家长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家园协作活动,如校园清洁日、植树活动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活动策划,促进了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4.加强家长培训加强家长培训是促进家园合作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讲解孩子的成长教育知识和育儿经验,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能力。

案例中,某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定期举办家长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孩子的成长发育和性格心理特点,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1. 加强沟通与交流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首先需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应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包括家长会、家校联络书、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等。

家长应及时了解关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学校也应主动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

双方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共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幼儿的顺利过渡到小学做好准备。

2. 共同参与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应共同参与幼儿的教育工作。

学前教育机构应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合作,了解小学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也应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为幼儿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可以进行一些联合教学活动,如主题班会、亲子游园活动等,让孩子和家长在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之间建立起无缝的连接。

3.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应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教育需求和特点,提供相关教育指导和培训。

家长需要了解幼儿在小学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技巧,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 建立家园合作共同体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中,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建立家园合作共同体是非常重要的。

家园合作共同体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小学和家长共同参与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的边界,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

在家园合作共同体中,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可以共同制定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方案和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为幼儿的顺利过渡到小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家长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为孩子的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5. 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渠道为了及时了解幼儿在衔接过程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渠道。

浅谈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

浅谈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

浅谈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一、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的意义(一)重视幼小衔接、家园合作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义务。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些幼儿园纲要性文件反复提到,由此可见重视幼小衔接、家园合作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义务。

(二)做好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调整心态,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做好幼小衔接,让幼儿入小学前接受一定的预备教育,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身心发展水平,减轻学前儿童的入学心理负担。

(三)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重视家园合作。

1.家园合作是幼儿身心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2.家园合作可以构建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桥梁,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3.家园合作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怎样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一)家园双方必须确立家园合作意识,进行一定交流沟通。

1.家园双方首先应确立互相尊重、合作的意识。

2.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家园合作。

(1)设立家长表扬栏对家长正确的教育行为进行鼓励。

教师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可以了解到正确的教育行为,对其他家长起示和榜样作用,家长们参与教学的热情是可以被激发的。

(2)通过家长论坛、家长讲座宣传合作意识。

在幼儿园自己的上开辟家长论坛,便于那些不愿意当面和老师交流的家长畅所欲言。

此外,幼儿园的讲座也可以给予家长各方面教育指导。

(3)专设家长义工体验日,帮助家长体验合作价值。

有些家长有着充足的业余时间,而且非常乐于参与幼儿教育。

家长利用自己的特长、爱好、个性和其他各方面优势,真正参与进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使家长和幼儿园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4)有计划地建立家园合作小队。

三五个家庭组成家园合作组织机制,共同协商幼儿发展问题。

如几个住得较近的家庭可以组成一个小队,有空的晚上轮流负责组织幼儿活动,并及时与教师交流合作。

使家长从教师角度体验教学,更容易发现一些细微的、贴近幼儿生活的问题。

(二)家园合作必须落实在具体的实践指导上。

家园共育,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家园共育,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周玉娇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幼小衔接都是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的一大难题。

幼儿入小学之后所产生的厌学、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差等问题,大都是幼小衔接不当而引起的。

因此,只有做好幼小衔接,才能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一)家长观念滞后有的家长教育观念滞后,在教育中往往只关注知识而忽略能力。

有的家长却提前教幼儿小学一年级的知识,认为上小学前应该学会写字、计算,完全不重视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这类幼儿上小学后,在学习初期会觉得课程很轻松,以至于上课不专心,不认真完成作业,从而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随着学习内容逐渐加深,这类幼儿将储存的知识用完之后,由于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出现学习困难等问题。

(二)幼小差别显著幼儿园的整体氛围是温馨、宽松的,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心情是愉快的。

进入小学之后,学习方法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游戏化教学变成了秩序性强、有明确知识内容的课堂教学。

这些改变会使部分难以跟上学习进度的幼儿情绪低落。

(三)幼儿能力不足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生活,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还有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内容的改变。

这样的变化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进入小学之后,能够与小学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除了社会适应能力之外,幼儿还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三、科学推进幼小衔接(一)转变观念,双向改革幼儿园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以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幼儿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品质为主,而不是向幼儿灌输、训练小学的内容。

单纯地追求知识的做法是短视的,也不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小学,激发幼儿热爱与向往小学生活。

1.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教室里,幼儿可以午睡、洗手、如厕,一日生理需求都能够在教室满足。

小学教室以学习为主,只有桌椅,固定的位置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让幼儿感到枯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

本文探讨了目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幼儿园、家长和小学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诸多因素的改变,往往使幼儿步入小学后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新的主导活动对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形成了“幼小衔接”之间的“坡度”。

因此,幼小衔接自然而然地成了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的“终身教育”起点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为幼儿入小学提前做好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工作。

儿童是否具有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将关系到入学的准备和适应状况。

当孩子走出幼儿园的大门跨入小学校门,从小朋友成长为小学生,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高速度、快节奏地小学学习生活,我们老师根据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性,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信心、以及他们的交往和合作能力等,让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准小学生。

一、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 在关键期内, 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

过了关键期, 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

可见, 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 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 要不断地给予鼓舞, 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并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 少走弯路。

现在的孩子都是大人的掌上明珠,事事都由家长包办,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家长及家人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忽略了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入小学后,许多无法替代的学习任务和劳动任务都须自己独立完成等等,为此,我们与家长密切合作,统一认识,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如:自己穿衣、刷牙、整理床铺、自己吃饭、自己整理书包、整理玩具、图书,家园携手培养幼儿掌握简单的技能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除了做自己的事情外,还要学会为集体服务,如:每天的值日生工作、收拾整理玩具,学习简单的种植、植物管理,整理杯子,分发碗筷,轮流当组长,帮助发书,发玩具等,在家里帮助摆碗筷,擦桌櫈,摘菜洗杯子、洗脸等。

使他们的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在入小学后就会很快的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二、家园共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表达这节所要学的东西,内容很新颖,很吸引他们的眼球。

在活动中要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在活动中,我们老师也对幼儿们进行了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特别在大班的下学期,我们再也不会像小、中班那样用五角星来表扬、鼓励他们,而要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和专注,培养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但在小学里,理论的东西较多,教师讲的比较多,对孩子们来说,一下子很难适应,就会出现做小动作、开小差,思想不集中等。

对次,我们应该和家长去正面地引导他,拿他感兴趣的东西去吸引他,对于他们的进步,我们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在平日活动中,我们也在慢慢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比如: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在他们写字过程中,我们老师如果看到某位幼儿的姿势不正确,就会及时的提出,让幼儿们及时的改正,这一做法得到很多家长的赞同。

进入小学后,针对有的家长提出的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不会自己记作业, 使得家长每天都要向老师或孩子的同学打电话问询的情况, 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活动, 帮助幼儿建立任务意识。

如通过开展“口述故事或见闻”“户外观察记录、书写”等活动, 让幼儿把任务告诉家长, 并在家园桥开辟栏目“今天的任务”, 使家长能够心中有数, 从而由家长提醒幼儿共同完成任务, 过渡到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在班里, 我们还开展“我是小小气象员”“天天新鲜事”等活动, 帮助幼儿树立任务意识,培养幼儿能够坚持不懈完成任务的良好品质,他们每天有不同的作业。

让他们知道任务意识的重要性,我们会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督促了幼儿们的任务意识。

三,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性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 其学习和适应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家长要增强其自信心, 让幼儿在解决难题中感到乐趣, 培养幼儿对失败的承受力。

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 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 让幼儿知道他们长大了, 正在学本领, 使幼儿直觉上感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首先孩子们要对自己有自信,那么他们就愿意尝试新的事和物,并且要让他们知道“成功是失败之母”的道理。

在幼儿园里,我们根据不同的环境创设给他们提供不同的障碍,让他们不断的去克服任何的障碍,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

家长在平日生活中也可以给孩子们设置一些障碍,如果孩子在解决问题时碰到困难时,你要鼓励他,表扬他,让他自信满满的去完成一件事情,而不要急于去帮助他,否则就是适得其反。

进入小学后,许多孩子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个时候,那些原本在幼儿园里学得少的孩子的家长往往会比较心急,常常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认为自己的孩子拼音能力差,计算速度慢,这种情绪如果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流露,就会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教师要经常性的鼓励孩子,用“你能行、你真棒”这些话去鼓励它,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加强。

还有这个时期家长应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

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倾听及表达,如让孩子说一说幼儿园里的故事, 和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 讲个小笑话, 也可以让孩子复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学会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教师面对幼儿同伴之间发生矛盾时的求助与告状行为,以不拒绝也不直接参与代替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想办法:“你在家里是不是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现在,你就是家里的小主人,相信你,一定会自己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把权利和责任交给孩子,让幼儿动脑解决,教师则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引导帮助。

四、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幼儿进入小学,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

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际交往的能力。

交际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多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协商、合作等方式与同伴间的交往。

在幼儿园里,我们通过让他们共同的完成一幅画才达到合作的要求,让他们一起分享合作时的快乐;引导孩子学会谦让、有礼貌,活动时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不与小朋友抢玩具,不大声喧哗,等等。

孩子们在与同伴的游戏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与人协商,体验到了其中的快乐。

另外,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交往,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基了心理基础。

五.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的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要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 学会看红绿灯, 走人行横道, 迷路找民警。

让孩子记住父母或其他接送者的名字及其联系方式。

可以把这些内容写在一张硬纸卡上给孩子随身携带, 告诉他在讲不清楚的时候拿给警察叔叔看。

六.家园共同努力,为幼小衔接打下坚实基础幼小衔接与家庭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现在家长的理念和幼儿园有很大的差别,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的责任,把孩子交给老师来教就可以了,自己不用管。

还有些家长对幼小衔接是非常重视的,但是重视更多的是围绕知识、技能展开的,认为会读、写、算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于是要求幼儿园要教会孩子汉语拼音、20以内的加减法等等。

有的家长甚至还买了大量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在家里辅导孩子,妄图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够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孰不知这种做法实属“揠苗助长”,使孩子对小学产生恐惧,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开学初我们开展了关于幼小衔接的知识讲座,让家长知道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以及明白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和一些平时忽视幼小衔接,把责任推给老师的家长进行沟通,把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告知他们,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在家里应该给孩子怎样的帮助和指导。

比如说:孩子的事情自己能完成的尽量自己做,因为到了小学他就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要独自去解决可能面临的困难,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要用正确的言语和心态去引导孩子,不能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另外我们还和那些过度看重幼小衔接的家长联系,首先让他们明白幼小衔接不用操之过急,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有一个自然的过渡阶段,那些小学的课程尽量不要拿到现在去教授给孩子,因为他们的知识能力还没有达到那样一个水平,如果一味的强加给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对孩子反而不利。

同时我们还向他们介绍推荐一些合适孩子的幼小衔接书籍,帮助他们正确的辅导孩子。

此外我们在平时注意及时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表现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家长也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和我们做及时的沟通,通过这些我们来共同实现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1 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2 王慧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上海教育科研》20073 郑立华家长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中的作用4 崔雪贯彻新《纲要》做好幼小衔接5 黄俏乐幼小衔接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题目: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姓名:李秋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