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整理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整理

第1 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3 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1 商品的基本属性(P3):使用价值和价值 1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P2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2 货币的基本职能(P4):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重点)(P21)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1)坚持效率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货币的其他职能(P5):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就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3 影响价格的因素: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1)价值决定商品价格:首先,他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多积累。
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2)坚持公平原则,就是要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分悬殊。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投入同样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应当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现。
差距应当得到有效控制,以免损害社会稳定。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平均主义是完全不考虑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和生4 价值规律的作用(P6-8 )产要素的投入与贡献,人人均等。
我们既要坚持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原则,也要反对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
一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社会财富额基础上,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知识点梳理经济与社会》考点梳理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创造。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公有制经济1)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地位)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完成配合富裕的根本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避免两极分化,有利于人们同享发展成果,完成配合富裕。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感化。
(国有经济的主导感化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4)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整理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 商品的基本属性(P3):使用价值和价值2 货币的基本职能(P4):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其他职能(P5):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商品价格:首先,他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
(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4价值规律的作用(P6-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常见的消费心理(P9-10)(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6 走进科学消费观(重点)(P10)(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1 企业的含义(P11):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类型(P12):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P13)第一,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第三,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第四,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五,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3 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P15):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 ?(1)诚信是企业的立企之本:市场不欢迎缺乏诚信的企业。
经济与社会 知识点总结

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一、经济与社会的关系1. 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经济和社会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经济活动对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涉及到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同时,社会因素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比如社会风气、道德风尚、法律制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经济发展。
2. 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不同的经济制度对社会有着不同的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注重市场经济,个人利益导向,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主义制度则注重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
不同的经济制度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机制使生产、流通等活动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提高了经济效率;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来调节社会矛盾。
二、经济发展的影响1. 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农业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人口,而在工业社会,工人、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等成为主要群体。
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社会分工的调整,也导致了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2. 经济发展对社会政治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政治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农业社会,封建地主阶级控制着政治权力,而在工业社会,资产阶级成为主要的政治力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体制也会发生变化,政治力量会出现新的调整。
3. 经济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会使人们的观念和思想发生变化,比如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以家庭为单位,注重传统价值观和宗教信仰;而在工业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则更加现代化、理性化。
此外,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会有不同的文化需求。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1. 城市化对社会问题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使得城市的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城市化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 商品的基本属性(P3):使用价值和价值2 货币的基本职能(P4):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其他职能(P5):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商品价格:首先,他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
(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4价值规律的作用(P6-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常见的消费心理(P9-10)(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6 走进科学消费观(重点)(P10)(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1 企业的含义(P11):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类型(P12):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P13)第一,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第三,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第四,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五,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3 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P15):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全册知识点(2023年秋最新版)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全册知识点(2023年秋最新版)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1)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物质资料生产(P3)(1)原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2)构成要素: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②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3、★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4、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要求: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P3相关链接)①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进入新发展阶段。
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构建新发展格局。
⑥推动高质量发展。
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⑧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⑩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⑪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⑫统筹发展和安全。
⑬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6、公有制经济(P3-P4)(1)构成: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经济与社会第三、四课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3.1贯彻新发展理念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要求①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意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贯彻新发展理念(1)原因①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新时代需要新的发展理念②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发展理念的内涵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地位: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
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地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四版知识点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四版知识点
1、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这个定义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是用来自己消费的,而是用来与他人交换的;第二,商品不是自然物,而是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一个商品的价值大小,不是看它的作用大小,而是看它消耗了多少人类劳动。
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越大;相反,如果消耗的劳动越少,其价值越小。
3、货币:货币是人们共同约定的一般等价物。
或者说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也就是最基本的作用。
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任何商品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它的价值多少。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或者桥梁、中介的作用。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5、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6、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生产者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公有制成分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 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⑴地位(必要性)【公有制主体地位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木特征。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⑵作用: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⑶意义: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3.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4.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控制力体现在: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整体态势。
③国有经济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
④控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5. 国有企业的作用: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最。
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6.区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资产与公有资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等易混概念⑴国有资产。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及作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原因和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4.“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意义。
5.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6.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其基础。
7.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8.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危害,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9.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11.宏观调控的内涵、主要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地位和意义。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内在联系。
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科学内涵、必要性和措施。
4.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措施。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地位、措施。
6.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措施。
8.社会保障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意义和措施。
第1 页共1 页。
政治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的原则上,让供求关系决定物价,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经济的活动,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供应。
2. 扩大公共支出:扩大公共支出是由政府在经济衰退时出台的一种经济策略,目的是增加投资、增加就业等,以期提高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通常也被称为“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会对生活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4.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为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的支持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等。
它主要是通过政府预算投入和社会公共事业补贴等方式来实现的。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 商品的基本属性(P3):使用价值和价值2 货币的基本职能(P4):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其他职能(P5):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商品价格:首先,他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
(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4价值规律的作用(P6-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常见的消费心理(P9-10)(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6 走进科学消费观(重点)(P10)(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1 企业的含义(P11):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类型(P12):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P13)第一,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第三,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第四,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五,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3 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P15):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 ?(1)诚信是企业的立企之本:市场不欢迎缺乏诚信的企业。
高考政治《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知识点

高考政治《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解析】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3、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解析】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4、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解析】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5、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焕发国企活力,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解析】没有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6、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
×【解析】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7、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9、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
×【解析】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易错易混1.劳动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改: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2.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3.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改:同一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4.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5.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改: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注意:公有资产不等于国有资产,包含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在国家发展的各行各业,国有经济都要占支配地位。
改: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7.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要使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改:公有制为主体要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9.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10.私营和外资的混合也叫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改: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混合。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改:社会主义经济特指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经济与社会

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经济与社会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1.物质资料的生产离不开人类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支配性所有制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①生产力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核心、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②生产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分配制度)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关系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地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地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主要内涵(7个坚持)(1)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4)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6)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7)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5、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2)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意义: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大全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大全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1、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者资料所有制。
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四、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意义:1、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2、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3、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五、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4、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六、国有经济: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七、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八、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九、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1、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 2 经济与社会 易错易混点整理

部编版必修2《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点整理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改: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3、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改: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4、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5、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焕发国企活力,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改:没有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6、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
×改: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7、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9、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
×改: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