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价值。
2. 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会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1. 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价值。
2.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的制定。
2. 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的实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提问:什么是家庭?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价值(20分钟)1. 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家庭解决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专业服务。
2. 分析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以人为本、关注家庭整体、注重家庭关系、强调预防和干预。
3. 阐述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促进家庭和谐、提升家庭功能、维护家庭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三、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个案管理:介绍个案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技巧。
2. 家庭会谈:讲解家庭会谈的目的、准备和技巧。
3. 家访:介绍家访的意义、准备和技巧。
4. 家庭治疗:阐述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巧。
四、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制定(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份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2.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计划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制定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制定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资源:1. 教材:《家庭社会工作》2. 教学课件3. 案例分析4. 小组讨论资料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加深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解。
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223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先修课程:社会工作导论一、教学目标《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这一群体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情绪困扰,通过其成长经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展开辅导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了解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特征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专业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助人自助的能力。
目标1:强化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了解有关青少年的成长理论,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特征以及成长背景,能够将青少年的相关知识与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有效的结合。
目标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解决不同类型青少年问题的能力。
目标3:深化学生自助助人、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同为青少年的他们,通过学习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这个群体特性,帮助别人,帮助自己。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1.教学内容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概貌性和总括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总体的视角来把握教学的各部分内容,在教师组讲授的同时保证授课内容的严密逻辑。
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在教学过程中,青少年这个群体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青少年的问题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进行内容就讲授,特别是选择案例时要与时俱进,选择和青少年群体特点非常贴合的内容和案例进行讲授。
注重教学内容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除了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之外,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见解,鼓励学生发表建议,互相讨论。
案例分析和讨论题不设标准答案。
2.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整体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的方式,第一、二、三章主要是课堂教授,再配以案例解析、视频观摩、课堂讨论等方式;第四章将采用课堂讲授,特别是家庭影响那部分会配以专家讲座,再加上案例解析、视频观摩、课堂讨论等;第六章主要采用大作业的方式,由学生查阅资料,做案例分析,课堂展示,教师补充,外加课堂讨论的形式展开;第五章和第七章的内容主要通过参观、访谈等方式完成。
《家庭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社会学考核方式:考查课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该课程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述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及其演化的客观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家庭发展的历史,家庭的基本结构、功能、习俗以及家庭伦理道德,并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利用社会学理论对现阶段家庭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家庭的基本结构、功能、制度、习俗等的变迁及成因。
2.要求学生了解人的性别的确立机制、恋爱、约会、择偶、结婚的历程,并深入掌握家庭内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
3.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学会运用理论深入剖析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家庭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处理家庭关系的智慧和技巧,为学生今后组建家庭提供基础。
三、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家庭的界定、本质;家庭的历史变迁;家庭过程;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以及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家庭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机制,比如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的变迁与社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家庭的变化趋势;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在婚姻家庭中的实际运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身边案例,探索“体验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在对家庭问题的“研究”、“思索”、“想象”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教学手段:PPT、视频作为辅助手段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1.教学内容(1)家庭研究的社会学视角(2)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3)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2.重、难点提示(1)从社会整体角度、社会关系角度了解家庭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家庭社会学的意义。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30020(二)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三)开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四)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内容、理论与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全面研究和介绍家庭农村社会工作的定义、范围、分类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五)教学目的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农村社会求助工作、农村养老保险与农村福利社会工作;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工作方法:针对特定群体的方法、针对社区发展的方法;再次,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新形势下农村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能够实际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并得出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部分,主要厘清家庭的定义以及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家庭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理论渊源。
第二部分为技能操作部分,主要运用第一部分所讲述的理论为操作支点,对家庭社会工作的诸多策略、家庭维系服务等实际问题进行“情境分析”。
第三部分为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就儿童、青少年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相应的调查研究报告。
本课程旨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考与解决家庭个案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2013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5318 学分:2 总学时:32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
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述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及其演化的客观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家庭变迁的需要,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家庭社会学知识、理论与方法,介绍我国家庭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进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为将来的社会参与做准备。
本课程共分十六章。
前十一章概要介绍家庭社会学的一般概念,包括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家庭管理、家庭法以及家庭伦理和习俗等;第十二章就常见的家庭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般性建议;第十三、十四章重点介绍家庭社会学理论;第十五、十六章对家庭的起源、演进和发展以及学者们对家庭未来的预测作了概要的介绍。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功能、制度、习俗等的变迁与成因;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个人的性别的确立机制,恋爱,约会、择偶、结婚的历程,家庭内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特点和沟通模式,家庭的生命周期、及在当代社会中家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能运用婚姻家庭研究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实际生活中与家庭有关的各种问题,学以致用。
教学原则和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考核方式:平时出勤和案例研讨等教学环节占30%,结束时论文考核占70%,采用百分制。
结束考核采用论文形式。
参考书目:1、 F.R.艾略特:《家庭:变革还是继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2、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30020(二)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三)开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四)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内容、理论与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全面研究和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范围、分类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五)教学目的首先,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如: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变迁以及与此有关的家庭社会工作、家庭治疗法等基本范畴。
其次,掌握家庭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家庭社会学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显示生活中所遇到的婚姻、家庭问题。
再次,能够运用婚姻与家庭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存在的各类婚姻、家庭现象,如:家庭关系、家庭管理、家庭危机等,并从家庭社会工作角度,给出辅导的一般性建议。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论部分,主要了解婚姻的涵义、形式、及锁具有的社会意义,家庭的概述和家庭的变迁历史以及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
第二部分为中篇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与方法部分,主要描述了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部分为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就儿童、青少年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对的危机处理和辅导特殊家庭。
本课程旨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考与解决家庭个案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4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婚姻概述22第二章家庭概述44第三章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66第四章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22第五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内容66第六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66第七章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上)66第八章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下)66第九章家庭过程88第章家庭关系及其调适44第一章家庭危机及其应付88第二章特殊家庭及其辅导66第三章婚姻家庭法66总复习22合计7272(八)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教案标题:家庭社会工作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积极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案例研究,学生将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目标和方法,并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
2. 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
4. 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
2. 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小组活动材料。
3. 案例研究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并引发学生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10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解释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
强调家庭社会工作对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步骤三:探讨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15分钟)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他们分享他们认为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如何解决家庭冲突,以及如何支持弱势群体等。
步骤四: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庭社会工作的场景,例如家庭暴力、儿童保护等,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
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步骤五:案例研究(15分钟)提供一些真实的家庭社会工作案例给学生,让他们分析和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定有效的计划,并提供支持和资源。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帮助改善家庭和社会的环境。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大纲旨在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实用的实践教学指导。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伦理等。
2. 社会工作实务: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
3. 社会工作实习:安排学生在社会工作机构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
4.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社会工作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设计社会工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座与研讨会:邀请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组织研讨会,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前沿理论。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社会工作实习:安排学生在社会工作机构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态度和表现。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成果,如实习报告、项目设计、案例分析等。
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
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在当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他们致力于帮助那些面临困境的人们,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社会公正和福利。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制定一份全面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一、引言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应该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因此,教学大纲和计划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现实工作环境的挑战。
二、核心课程1. 社会工作理论:这门课程应该涵盖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伦理准则和专业标准。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势以及不同领域的实践方法。
2.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这门课程应该介绍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及社会福利系统的构建和运作。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并学习如何利用社会福利资源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
3. 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这门课程应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社会工作实践。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社会调查、评估和干预,以及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4. 社会工作实习:实习是社会工作者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在实际工作场所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理论和技巧,培养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应该由专业导师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三、选修课程除了核心课程外,学生还应该有机会选择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选修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来确定。
例如,心理学、家庭研究、社会统计等课程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可以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大纲和计划应该明确评估方式和标准。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写作,还可以采用口头报告、实践项目和综合评估等方式。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工作二、授课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评估和干预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家庭社会工作的评估和干预技巧3.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提问: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它有哪些特点?2. 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1)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家庭社会工作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家庭问题,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过程。
(2)家庭社会工作的原则:尊重、保密、专业、服务、发展。
(3)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个案管理、家庭治疗、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3. 家庭社会工作的评估和干预技巧(1)评估技巧: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
(2)干预技巧:心理疏导、沟通技巧、家庭关系调适、资源整合等。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实际家庭问题?(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1.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
(2)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课后作业(1)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家庭社会工作的论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教师批改论文,给予反馈。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撰写论文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家庭社会工作》2. 案例资料3. 网络资源九、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一)家庭的内涵、结构、功能1、家庭的内涵(1)家、户、家庭的区别:家是一个地域概念,侧重于居住地和居住场所;户是一个户籍概念,指居住在同一单元房屋的人们;家庭是一个群体概念,指具有实际功能的确切的生活单元(2)变迁中的家庭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夫妻构成的单元;家庭是人类进化中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家族);家庭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设置的组织形式;(3)家庭的本质特征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以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是人类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和产物;家庭是最典型的社会初级群体;家庭是最普遍的社会运作制度。
内涵小结:家庭作为群体概念,具有特定功能的生活单元;家庭是家庭关系、家族利益、社会设置的集中体现;家庭作为社会运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家庭的结构(1)概念:家庭中成员构成及其相互协同状态以及家庭成员在协同过程中形成的联系模式。
(2)考察维度:家庭的人口组成状况;维持家庭运转和家庭稳定的机制;家庭成员的日常交往关系模式;(3)家庭结构的分类:按照规模分(大家庭和小家庭);按照家庭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划分(父权家庭、母权家庭、舅权家庭、平权家庭);按照代际与亲属关系分(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失独家庭、空巢家庭)小结:家庭成员及协同关系会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稳定有赖于家庭良性的运作机制;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3、家庭的功能(1)概念: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上所具有的功能和效用经济功能,生育,性生活,教育,托养与赡养,感情交流,休息与娱乐(2)萨提亚的七种家庭功能P5为配偶提供异性恋的性经验、生育孩童以促进种族延续、根据性别,先别条件和便利性进行劳动分工以便协作、明确乱伦禁忌,以便社会运行稳定和顺利、实现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和传播、给予家庭成员成年仪式和角色认可、由子女提供提供父母晚年的照顾。
小结:家庭功能是家庭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家庭功能的规范性有利于家庭成员成长、家庭功能失调也会给家庭成员带来伤害。
《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编写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编写时间:二0一0年下学期《家庭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关于家庭及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方法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家庭社会工作概述、家庭社会工作理论、家庭社会工作方法和家庭社会工作实务。
三、课程教学进程安排(实践教学部分)本实训课程安排8次,共16课时,与理论教学部分合计3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大纲内容第一、二次家庭社会工作方法4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
二、主要内容1、家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整合运用;2、家庭治疗方法及运用。
三、方式: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机构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案例及影视资料,然后,组织进行分享、讨论。
家庭结构图和家庭生态系统图的绘制,要求每个同学过关。
第三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一)2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家庭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并能动手进行策划。
二、主要内容家庭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三、方式: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机构开展的家庭生活教育外展活动的资料,然后,组织进行分享、讨论,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第四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二)2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恋爱咨询与辅导的内容等。
二、主要内容1、恋爱沟通技巧的辅导;2、提供处理恋爱期间及婚前性接触的建议;3、咨询训练。
三、方式:案例分析、咨询训练。
第五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三)2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婚姻的发展阶段与夫妻关系的调适。
二、主要内容1、婚姻的发展阶段与夫妻关系的调适;2、婚姻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3、咨询训练。
三、方式:案例分析、咨询训练。
第六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四) 2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掌握亲子沟通技巧和亲子冲突的干预。
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工作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社会工作课程总学时:32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限定选修课。
它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和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本课程以家庭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重点阐述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表现形式、阐述原因及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所形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认识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提高分析解决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旨在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领会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家庭社会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科学诊断和有效解决不同类型家庭问题奠定基础。
(三)任务1.通过课堂讲授、课后复习、作业练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全面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通过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分析和探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及解决不同家庭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解决不同家庭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家庭社会工作概述教学要求:了解家庭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领会家庭社会工作基本内容和原则;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及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家庭的含义二、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家庭社会工作内容分类二、家庭社会工作内容的基本方面三、我国内地家庭服务的内容第四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家庭处境化原则二、家庭成员增能原则三、家庭个别化四、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第五节家庭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和技巧一、家庭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个案/小组/社区方法、家庭恳谈/教练/治疗方法)二、家庭社会工作常用方法(家庭评估常用方法/家庭干预常用方法)第六节家庭社会工作实施步骤一、接触阶段二、开始阶段三、介入阶段四、结束阶段第二章家庭及其变化趋势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沿革;领会家庭的变迁和未来走向;掌握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家庭工作计划范文提纲
教师家庭工作计划范文提纲
一、家庭工作计划的重要性
1. 说明教师工作的繁忙性和工作量大
2. 家庭工作计划的制定可以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3. 家庭工作计划的制定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效率
4. 家庭工作计划的制定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相处
二、制定家庭工作计划的步骤
1. 分析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和需要
2. 制定家庭成员的时间安排
3. 设定家庭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4. 设定家庭工作的时间表和计划
三、具体的家庭工作计划
1. 家庭成员的时间安排
a. 教师自身的工作时间
b. 孩子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安排
c. 家庭的日常生活安排
2. 家庭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a. 家庭作息时间的调整和规划
b. 家庭成员的健康保健和饮食安排
c. 家庭成员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安排
d. 家庭成员的家务分工和任务分配
3. 家庭工作的详细时间表和计划
a. 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家庭时间的分配
b. 孩子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的安排
c. 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时间的安排
四、家庭工作计划的实施和总结
1. 家庭成员的自我约束和执行计划的能力
2. 家庭成员的计划的调整和完善
3. 经常性的总结和检讨家庭工作计划的效果
4. 不断完善和提高家庭工作计划的实施效果
以上便是一份教师家庭工作计划范文的提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补充和填写。
通过制定家庭工作计划,可以在保障教师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生活,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工作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社会工作课程总学时:32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限定选修课。
它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和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本课程以家庭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重点阐述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表现形式、阐述原因及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所形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认识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提高分析解决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旨在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领会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家庭社会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科学诊断和有效解决不同类型家庭问题奠定基础。
(三)任务1.通过课堂讲授、课后复习、作业练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全面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通过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分析和探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及解决不同家庭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解决不同家庭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家庭社会工作概述教学要求:了解家庭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领会家庭社会工作基本内容和原则;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及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家庭的含义二、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家庭社会工作内容分类二、家庭社会工作内容的基本方面三、我国内地家庭服务的内容第四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家庭处境化原则二、家庭成员增能原则三、家庭个别化四、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第五节家庭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和技巧一、家庭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个案/小组/社区方法、家庭恳谈/教练/治疗方法)二、家庭社会工作常用方法(家庭评估常用方法/家庭干预常用方法)第六节家庭社会工作实施步骤一、接触阶段二、开始阶段三、介入阶段四、结束阶段第二章家庭及其变化趋势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沿革;领会家庭的变迁和未来走向;掌握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沿革一、血婚制家庭二、伙婚制家庭三、偶婚制家庭四、专偶制家庭第二节家庭的结构一、家庭结构的含义二、现代家庭结构(类型)三、现代中国家庭结合和规模的变化趋势第三节家庭的功能一、经济功能二、情感娱乐功能三、抚育赡养功能四、性生活功能五、教育功能第四节家庭的变迁与走向一、家庭消亡论二、家庭回归论三、家庭多样化论四、家庭核心化论第三章家庭社会工作理论教学要求:了解家庭系统理论、家庭周期理论、家庭生态理论的基本概念;领会家庭系统理论、家庭周期理论、家庭生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运用这三种家庭工作理论分析和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系统理论一、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二、家庭系统理论应用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时需要4个核心概念三、案例分析: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分析小强家庭的问题第二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一、家庭生命周期的含义二、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第三节家庭生态理论一、家庭生态理论的概念二、家庭生态理论的基本观点第四章家庭社会工作主要方法——家庭治疗教学要求:了解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及家庭治疗的类型和过程;领会家庭治疗师角色和家庭中的家庭分析;掌握家庭治疗的模式、类型和会谈技术。
教学要求:第一节家庭治疗概述一、家庭治疗的概念和理念二、家庭治疗的目标和原则第二节家庭的模式和类型一、家庭治疗的模式二、家庭治疗的类型第三节家庭治疗师与家庭会谈技术一、家庭治疗师角色二、家庭治疗会谈技术第四节家庭治疗中的家庭分析一、家庭的结构与权威二、家庭成员角色的扮演与沟通三、家庭关系的协调第五章单亲家庭及其介入教学要求:了解单亲家庭的含义、类型和现状,领会单亲家庭面临的困境;掌握单亲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单亲家庭的概念、类型和现状一、单亲家庭的定义二、单亲家庭的类型三、单亲家庭的现状第二节单亲家庭的不利影响因素一、家庭成员社会支持网络缩小二、子女的日常生活照顾不足三、单亲家庭经济压力大四、社会舆论对单亲家庭的负面影响五、单亲容易导致子女心理及人格发展障碍六、子女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受到阻碍七、单亲家庭教育容易走极端第三节单亲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一、个人层面介入二、家庭层面介入三、学校层面介入四、社区层面介入五、社会层面介入第六章家庭失和及其介入教学要求:了解家庭失和概念和类型,领会家庭失和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掌握家庭失和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失和及其表现和影响一、家庭失和的定义二、家庭失和的表现三、家庭失和的消极影响第二节家庭失和原因分析一、伦理道德观念缺失二、外部压力无法排解和宣泄三、家庭内外关系不协调四、夫妻之间性生活不和谐五、家庭内部凝聚力下降六、家庭成员缺乏责任感第三节家庭失和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一、家庭失和的早期预防二、家庭失和调适和矫治第七章身心障碍家庭及其介入教学要求:了解身心障碍和身心障碍家庭的概念,领会身心障碍家庭面临的困难,掌握身心障碍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身心障碍及身心障碍家庭的概念一、身心障碍的定义及分类二、身心障碍家庭及分类第二节身心障碍家庭面临的问题一、身心障碍者及其家庭成员面临的心理压力二、身心障碍家庭经济收入偏低三、身心障碍家庭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度低四、身心障碍家庭日常照顾资源不足五、身心障碍者及其家庭成员恋爱结婚难六、身心障碍家庭缺乏社会支持第三节身心障碍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一、微观(家庭)层面介入二、中观(社区)层面介入三、宏观(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法律环境)层面介入第八章空巢家庭及其介入教学要求:了解空巢家庭的概念、类型及现状;领会空巢家庭的成因和问题;掌握空巢家庭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空巢家庭的概念、类型及现状一、空巢家庭的概念二、空巢家庭的类型三、空巢家庭的现状及趋势第二节空巢家庭成因及其面临的问题一、空巢家庭的成因二、空巢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节空巢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一、开展空巢家庭个案工作二、开展空巢家庭老年小组工作三、整合社区资源为空巢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四、开展权益倡导为空巢老人提供制度保障和社会支持第九章新市民家庭及其介入教学要求:了解新市民家庭的概念及其成因,领会新市民家庭面临的问题,掌握新市民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新市民家庭概念及成因一、新市民及新市民家庭的概念二、新市民家庭的成因第二节新市民家庭面临的问题一、新市民家庭生活比较贫困二、新市民家庭子女教育受限三、新市民家庭融入城市生活较难四、新市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络不足五、新市民家庭社会保障水平低六、新市民家庭成员缺乏维权意识第三节新市民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一、微观(家庭)层面介入二、中观(社区)层面介入三、宏观(社会)层面的介入第十章家庭暴力及其介入教学要求:了解家庭暴力的概念、特点和类型,领会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掌握家庭暴力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暴力的概念和类型一、家庭暴力的概念二、家庭暴力的特点三、家庭暴力的类型第二节家庭暴力的危害一、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的身心伤害二、家庭暴力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三节家庭暴力的产生的原因一、家庭成员互动方式障碍二、家庭成员素质较低三、社会环境对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四、传统文化中男权思想的影响五、家庭成员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六、家庭建立在非感情基础之上第四节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介入一、对受虐妇女的帮助(社工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二、对施虐者的治疗(社工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三、本课程的教学重点1.家庭系统理论家庭是一个系统,由夫妻、亲子等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及家庭成员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任何家庭成员都与其他成员及整个家庭有关。
因此,家庭社会工作要以整个家庭为对象,在分析和解决某个家庭成员的问题时,要从整个家庭入手,寻找个别成员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着眼于整个家庭成员关系的协调,促进整个家庭功能的恢复。
所以,必须通过家庭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训,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家庭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家庭社会工作。
2.家庭社会工作多元方法的融合运用因为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家庭,收集资料和诊断分析时要以整个家庭为单位来进行。
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将个案方法、团体方法和社区方法等多种方法融会贯通来提供服务。
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适用的案例,训练学生学会多元方法的融合运用,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方法的能力,从而提高家庭社会工作的时效性。
3.单亲家庭的不良影响及解决途径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相比,家庭结构不完整,部分家庭关系失调、父母性别角色缺失等因素,必然影响子女的成长、性格和行为,尤其对单亲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
为此,需要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单亲家庭的不良影响因素,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消除单亲家庭的不良影响因素,恢复单亲家庭的社会功能。
4.空巢家庭面临的问题及社区为老服务解决方案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变迁加速的背景下,空巢家庭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面临的问题众多。
如何解决空巢家庭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经常性的基本任务。
本课程教学必须通过对空巢家庭基本情况和空巢家庭服务基本方法的学习,采用课题讨论或方案设计的实训方式,引导学生探讨作为社区工作者应如何为空巢家庭提供全面服务的基本解决方案,使学生学会社区服务项目开发和服务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四、课程学时分配五、课程考核与评价1.期末考试:开卷考试,占总成绩70%;2.考勤及课堂讨论表现占10%3.作业及实践项目成绩占20%。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使用教材:《家庭生活工作实务》,于晶利、刘丽艳编着,格致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2.参考用书:《家庭社会工作》,朱东武、朱眉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月第1版;《家庭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1月第1版;《社会工作者》,劳保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