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复习教学设计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课
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案复习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会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体验合作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振幅的关系。
【教学难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要靠介质。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____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音调”和“音色”)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振幅有关。
假如你是城市的宣传者,为了向城市的居民宣传噪声对.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参考答案:我会自学:1.声带的振动、空气2.液体可以传播声音3.空气、马、水4.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5.(1)响度大(2)音调高(3)音色6.强弱、幅度7.声源、传播、接收处、声源我能解决例1:振动、线(固体)例2:响度、音调例3:略我会解决1.D2.B3.A4.D诊断评价题1. A2. B3. B4. C5. C6. D7. B8. C。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课题:复习第三章《声的世界》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
2、复习乐音的三个特征和决定因素。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交流学习运用总结、归纳、合作等方法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提升2、通过典型习题的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系统全面的整理、归纳知识。
三、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声音有关的现象和简单问题。
四、教学方法:互动式课前准备1、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按好、中、差搭配)。
2、课前(至少一天)告知学生课题及学习目标,布置学生预习。
即:自己看书复习,自己归纳总结,自己设计复习题,自己讨论解答。
教学过程一、知识归纳:由某小组代表根据课前个人复习和小组讨论确定的总结提纲作知识归纳,其他成员补充(时间为5分钟左右)。
二、求解复习题:各小组代表出示课前准备的复习题(每组三道题),由其他小组同学竞赛解答,出题的小组批改讲解(时间为25分钟左右)。
三、质疑答辩:全班同学针对复习题内容或单元所学内容提问,由其他同学竞赛解答。
(时间为5分钟左右)。
四、巩固升华:在学生对单元所学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将准备好的与课本知识有关且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展示给学生,经学生讨论后由学生竞赛抢答。
(时间为5分钟左右)。
五、教师点拨:教师对本节课各小组的表现给予简单点评,指出各阶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对本节课中的几个关键点再次给予点拨,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时间为5分钟左右)。
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教师预备方案一、知识结构:二、求解复习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噪声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污染,在城市政府通常采取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以控制“噪声对人口密集地区”的干扰,你认为政府的这个措施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控制噪声的?()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进入耳朵D、以上各项都有4、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超声应用的是()A、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利用声波预测自然灾害事件C、利用声波检测样品内是否有缺陷D、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5、“掩耳盗铃”者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小声音的?()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以上答案都不对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都能发出声音,让我们听到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且传声速度最快D、动听的音乐永远不会是噪音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8、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的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9、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10、在几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倒入不同量的水后,只要水的量适当,即可用这些玻璃杯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是因为玻璃杯中倒入不同量的水后,它们振动时的()A、振幅不同B、频率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不同三、质疑答辩: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试举例说明?2、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3、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吗?4、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5、回声是怎样产生的?6、乐音有哪些特性?分别由什么决定?7、什么是噪声?8、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哪些?9、什么是超声和次声?四、巩固升华:1、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A B C D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不断向外抽出,会发现瓶内手机的铃声(或门铃的声音)越来越小,这是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3、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4、在空的一段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几个声音?如果在水管中装满水,则在水管的另一端又能听到几个声音?5、(1)音调高的物体响度一定大吗?试举例说明?(2)响度高的物体音调也一定高吗?试举例说明?五、教师点拨:教师对本节课各小组的表现给予简单点评,指出各阶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对本节课中的几个关键点再次给予点拨,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时间为5分钟左右)。
第三章《声音的世界》教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最小。
(一)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电铃”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未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声音的产生的原因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难点: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音传播现象。
三、教具与准备:真空铃实验装置、鼓、锣、音叉、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老师有意识制造一些声音进入教室,引出关于声音的话题,并提出问题:你对声音有什么问题?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列举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1、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1)问题启发:①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②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③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④发声体分别是什么?(2)探究实验: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结论: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微小放大:将不明显的现象变为明显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吹瓶口,听音乐→气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实验4:利用水产生声音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传播时有什么条件?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①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②古代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步伐声和马啼声,道理何在?③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吗?说明了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实验探究:演示“真空罩中的电铃”实验总结: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讨论: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声,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产敲击声?3、声速:学生活动:阅读小资料学习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小结:(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常温时,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
沪科版《第3章声的世界》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第3章声的世界》复习导学案姓名: 班级: 等地:一、【课程标准】1.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声音的特性;3.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知道噪声控制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振动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振动的幅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振动的材料、结构不同:振动有无规律:有规律的是无规律的是振动的频率:大于20000Hz 的是小于20000Hz 的是 三、【课堂导学】【例1】“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跟水量有关。
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上面短文A 、B 中① 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声具有。
【例4】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声的世界》(复习)教学设计
《声的世界》(复习)教学设计
赤水八中祁麟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声现象的重要知识点。
2、能区分生活中关于声音音调和响度的描述。
教学重点:
声现象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教学方法:
游戏、交流、多媒体展示、讲授、实验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鼐装水玻璃瓶、小礼物。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真的爱你》,引入课题----声音的世界。
二、游戏----课前完成学生的分组(好、中、差搭配),课上介绍游戏规则(见课件),组织学生做游戏,充当裁判。
游戏结束后给获胜小组奖励。
三、释疑----提出问题:怎么区别“音调”与“响度”?
1、学生活动:请成绩较好的同学在课上介绍自己的经验,作比较交
流。
2、教师活动:①从音调与响度的定义给学生讲解区别。
②利用三个装有不同深度水的玻璃瓶敲打出不同声音给学生感受。
四、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展示《声的世界》知识结构图,并作本节课小结。
五、课后任务
完成复习资料对应题目。
教学反思:。
第三章 声的世界复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能举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利用回声原理解决简单问题。
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小实验体会到声音具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特征;并能在实例中分辨声乐音的三特性。
4.能从实例中区分出乐音和噪声;能说出噪声的危害,能举例说明如何减弱生活环境中的噪声。
5.根据生活、自然或实验现象,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
6.树立环保意识。
7.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体会转换法和理想实验。
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小结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_________的,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
3、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4、___________不能传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完成课本P39作业“2”)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声音的称为响度。
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
7、声音的称为音调。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
8、我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不同。
9、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
通常人们从噪声的_________、噪声的_________、噪声的_________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噪声。
10、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频率为20HZ ~20000HZ 的声音。
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称为___________,把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_________。
超声有很强的_______能力和________能力。
能量大的次声具有极大的_________力。
活生产活动中尽量 。
课标及考点扫描一、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声的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第三章:声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过程。
2.掌握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3.了解声音的利用和保护。
二、教学内容1.声音的产生:弹性体的振动和声带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介质的密度、弹性等因素影响声音传播的速度。
3.声音的接收:耳朵的结构和原理、声音的音量和音调。
4.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利用音响设备传播声音、保护听力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3.1 声音的产生3.1.1 弹性体的振动•弹性体的特性:柔软、有弹性。
•弹性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条件:振动频率适宜、振动幅度适当。
3.1.2 声带的振动•声带的位置和结构。
•声带的振动与声音的音调有关。
3.2 声音的传播3.2.1 介质的传播•介质的密度:密度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介质的弹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2.2 声音传播的速度•公式:声音传播的速度 = 频率× 波长。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3.3 声音的接收3.3.1 耳朵的结构和原理•外耳、中耳、内耳的结构和功能。
•声音信号经过耳朵的传递过程。
3.3.2 声音的音量和音调•声音的音量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3.4 声音的利用和保护3.4.1 利用音响设备传播声音•音响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不同场合使用不同音响设备。
3.4.2 保护听力的方式和方法•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环境中。
•减小音量、使用耳塞等保护听力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2.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过程。
3.演示法:使用多媒体资料或模型演示声音的传播和接收过程,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4.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1.测验:设计选择题和解答题,测试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的理解。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教案:第3章声的世界第三章复习课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教案:第3章声的世界第三章复习课教案:声的世界复习课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世界一章的复习课。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巩固学生对声音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复习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引导、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声音的特性。
难点:声音传播的介质和速度,声音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扬声器、麦克风、音叉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铃声,引出声音的概念,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2. 回顾声音的产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实验演示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3. 回顾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实验演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 回顾声音的接收:讲解人耳是如何接收声音的,包括耳廓的收集、耳膜的振动、听小骨的传递等。
5. 回顾声音的特性: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和区别,并通过实验演示音调、响度的变化。
6.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声音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声音的特性。
难点:声音传播的介质和速度,声音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理解声音现象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章声的世界本章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知道人耳的结构,知道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4.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5.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超声的特点及应用,知道次声的危害.【教学方法】1.运用比较法:区别音调、响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乐音和噪声;区别超声波和次声波.2.运用归纳法:归纳控制噪声的途径、归纳超声波的应用和次声波的危害.3.运用转换法:探究声的产生时,可以借助一些实验器材扩大实验现象.4.分组讨论交流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题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这说明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这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将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现象,转换成可以直接观察研究的现象,这种方法就是转换法.桌面的振动不易观察到,可以用转换法,将桌面的振动放大.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例题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雷声就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所以选项A正确;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人在岸上的说话声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里,然后再由水传给鱼,鱼听到声音被吓跑,所以选项B正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钢管是固体,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所以选项C不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C.【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声音的特性例题3(多选)(山东青岛中考)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解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越难振动,振动的越,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正确,符合题意.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他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符合题意.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小,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符合题意.答案:ABD例题4小明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音调的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没有填完,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填完整.(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音调的高低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解析:由于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琴弦的多个因素,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采取控制变量法.(1)为验证猜想1,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B、C进行研究.为验证猜想2,应选择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D、F或H、I进行研究.(2)如果验证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钢(或尼龙)的数据相同,即80、1.02(或100、1.02).(3)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控制琴弦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不变,改变两者的松紧,比较音调的高低.答案:(1)A、B、C;D、F或H、I;(2)80、1.02(或100、1.02);(3)选取材料、长短、粗细相同的琴弦,调整它们的松紧程度不同.例题5关于声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是描述声音的音调高B.“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震耳欲聋”是描述声音的音调高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解析:日常生活用语中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声音的响度.“引吭高歌”是指放开喉咙大声的唱歌,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震耳欲聋”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答案:B.例题6(湖南怀化中考)“洋装虽已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能听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台湾艺人张明敏所唱,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哪一特征来断定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速解析:使用分析法解答本题.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我们能听出“洋装虽已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是台湾艺人张明敏所唱,依据就是不同人的发声部位特征不同,发出的音色不同.答案:C例题7(北京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不能传播声音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解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玻璃属于固体,玻璃可以传播声音,故A错误;不同乐器有不同的音色,故B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则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故D正确.答案:D.【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超声和次声例题8(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D.用超声波可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仪器解析: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超声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次声波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在自然灾害中产生的声音大多是次声,人们常常通过对次声的研究来预测是否有自然灾害来临等.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故人听不到这两种声波,但是有些动物是能够听到的,故A选项正确;次声波对人的身体的破坏性较强,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在一些大型的自然灾害中都伴有次声波,故可以通过对次声的研究来预测是否有自然灾害来临等,故B选项错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灾害中都伴有次声波,故我们监测火山爆发通常是利用了次声波进行的,故C选项错误;用超声波可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仪器.答案:AD.【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声音现象的理解和看法,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实验,如探究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如模拟科学家进行声音实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声音现象,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声音现象?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声音的本质。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声的世界”,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在学习声音知识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学生通过自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等方式,评价自己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中的表现。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进步。
4.结合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案例的亮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情境导入、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亮点使得本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探究式学习:本案例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复习教案2
8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教案高庄一中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环节。
4、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次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次声的应用和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复习重点: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环节。
复习难点: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教具:音叉乒乓球铁架台(带夹)棉线保温瓶适量的水抽气机玻璃罩闹钟多媒体等教学环节:一.知识再现(自主、快速复习本单元内容,并认真思考,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
声音的传播需要,它可以在中传播,不能传声。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它具有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2.乐音的特征(乐音的三要素)响度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音调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声音的也不同。
3.令人厌烦的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些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3章 声的世界复习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3章声的世界【复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3.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止。
4.知道超声和次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所以有声音必然有振动,但有振动却不一定能听到声音,例如真空铃实验。
②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还会在介质中传播。
方法指导:如何区分声音的三大特性,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高的声音人耳感觉比较尖细,而音调低的声音人耳感觉比较低沉;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音量;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往往是音色不同。
知识链接:次声波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人体内脏固有振动频率与次声波频率相近,倘若外来次声波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人的内脏便会振坏,严重时会丧命;另一方面,人们通过研究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可以预测灾害事件。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第三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第三章知识结构图)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复习教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3.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止。
4.知道超声和次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点进一步探究关于声音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掌握全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第三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三章声的世界》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该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二)声音的特性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4.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
“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C )A.响度大B.音色好C.音调高D.振幅大5.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
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C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三)超声与次声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大象利用人们听不见的超声波进行交流B.人们利用听得见的次声获得信息,来预测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的发生C.玩具“激光器”发出的是超声波D.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能产生次声波三、合作探究1.对学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第三章《声的世界》教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教案第三章声音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要求: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电脑、两个音叉、队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材分析:1、本节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周围现象去进行教学。
可以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进行教学。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过程:一、声音的世界1.世界充满声音。
2.声学是研究媒质中机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物理学分支学科。
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源: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含“固体、液体、气体”)。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常见声源:人——喉咙(声带振动)、手掌(拍)……二胡、提琴——弓和弦的摩擦振动笛子——管内的空气柱蝉——腹部薄膜蚱蜢——后腿摩擦蜜蜂——翅膀振动鱼——鳔海豚——鼻道正在灌水的保温瓶——瓶内水面上到瓶口的空气柱蟋蟀——翅膀振动三、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 声音的传播途径1.声音的传播过程:声源介质接收体2.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空气耳廓耳道鼓膜听骨链(听小骨)鼓室中耳机咽鼓管耳蜗(声学传播过程至此结束,以后是生物电信号处理)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所以在月球上发生爆炸,也不会听到声音)4.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5.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发出时晚0.1秒以上(即人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离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s=vt=340m/s×0.1s÷2=17m,用这种方法可以探测距离制成“声纳”等);时间差低于0.1秒,回声使原声加强而听不出回声。
声的世界复习教案
课题名称第三章:声的世界课型复习课时安排共 2课时授课人第 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乐音与噪声教学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有关声速的计算。
课前准备教学流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超前复习:1、自主复习课本P34—P51内容,梳理本章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框架,然后小组内交流补充,以备展示;2、根据导学案的自主复习的要求,完成基础练习,梳理知识、规律、方法,记录自己不能解决或发现的有价值问题。
然后小组内解决个性问题,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和有价值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
情境引入:欣赏课前播放钢琴曲《梁祝》,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问]:刚才演奏的什么乐曲?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能说出其中包含了哪些声学物理知识吗?一、自主学习与分层整理请同学们梳理本章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框架,然后小组内交流补充,提出自己或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疑惑。
点评:提前按排在课前完成。
该环节让学生自我梳理完成,将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实现知识的再现。
必要时可以将重点、难点以实验的形式重回课堂。
二、呈现复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并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记住乐音的特性和相关的决定因素,能从生活实例中区分出乐音的三个特征。
3、认识噪声和说出防治噪声的方法。
4、知道超声、次声的特点,列举出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和次声的应用与危害性。
三、合作探究与交流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1、如上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2、如上图所示,用玻璃罩将一个正在发声的电铃封闭住,仍可以听到播放视频师:通过实验1和2 ,我们能总结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分别需要什么条件?师: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实验方法?带领学生复习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实例。
接着通过练习巩固两种实验方法。
实验复习重点:1、在解释声现象时要铃声,是通过介质传入人耳的。
沪科版 第三章_声的世界 复习 导学案 定稿 打印5份
第三章声的世界李少彬学习目标: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乐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其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知道不同的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音品)不同。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了解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做到超声和次声。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和应用。
了解次声的危害。
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乐音与噪声学习难点:有关声速的计算、音调响度区分学习过程:一、整体建构二、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典例1扬声器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碎纸片会不断的跳动,这说明纸盆在产生声音。
典例2、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练习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人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练习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体都在振动B、振动停止发声还要持续一段时间C、只要物体振动就产生声音,而这些声音我们不一定听得到考点二:乐音的三个特性典例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响度典例2 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出来,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不同。
男高音歌唱家的“高”指的是高练习1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
练习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很快地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前三者都不同练习3、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第3章声的世界复习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第3章声的世界复习学案教材分析:本章涉及的考点有: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声速及有关计算,乐音的特性,音调和响度的区别,减弱和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的利用。
.从中考命题看,上述考点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提纲:产生:________________;[事例] 人说话时声音是由___ __ 振动产生的。
声音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 振动产生的。
小提琴等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_ _振动产生的。
蟋蟀的叫声是由____ 振动产生的。
____ 振动产生的。
真空中_______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它可以在_____ 体中传播,还可以在_____ 和_____ 中传播。
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 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_____ 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 。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_____ 的现象。
利用回声可以_______、_______。
响度:指声音的______,与物体振动的_____ 和距发声体的____ 有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指声音的______,与物体振动的_____有关。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单位叫_______,字母表示为_______。
大连交通台的频率是103.3MHz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本身(材料和结构)有关。
衡量噪声的标准用_____。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 处减弱减小途径在_________ 处减弱在_________ 处减弱正常人耳的听力频率范围_________________ 。
超声和次声次声:频率范围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课 教学课件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下,列A措选施项中符,合题属意于;在城传市播道环路节的控隔制声噪板声是在的声是音(的A传D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
制传噪入声人A,耳.B,临选C街项选的项符符合房合题屋题意安意;装;工隔显人音示用玻噪的璃声防等噪级声的耳装罩置就只是B.是从学检人测耳校噪处附声减近大弱制小的止的,汽程不车度让鸣或,笛少并让不声能音减 小噪声C,.D在选高项噪不符声合环题境意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答案】传递信息 响度 能量
五、声的波形图像
例6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
错误的是(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Hale Waihona Puke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跟踪【练解习析6】因当为声声音音的是音由调物或体响振度动改产变生时的,,示乐波器器发上声所时显都示在的振波动形,也所会以改A变选。项如说图法1正中确给;出 不 种了同类相乐,同器音时、乐间不小内同组两发的个声几不体位同的同音材学调料或的和响各结度自构的的不发乐同声器,体音产A色和生不的同音,色所会以不B选同项,说我法们错是误靠;音振色幅来是辨指别振乐器动的物
子作的吓就另跑方实要【实跟一了法验做踪解验【端鱼二步两练解析步把儿:骤个习析】骤耳,实:实7】朵方:大验同验如声贴法把军器学:图音在却一小材甲①所的桌提::闹在在示传面出白长实表鱼,播上是纸条看大验调条听他、桌军不器至件甲们铅的和到材是响在发笔一小的可:振白出、端欣地以纸大状的长在用方在上广声态条鱼铅发气写音口桌,缸笔出体“惊.瓶一然边在声、走”、玩后长音时固了耍橡条轻。的体鱼,皮桌②放声、儿鱼上不塞音液于。儿用发,体、大请被力出重中小广你吓均声复传闹设口跑音匀几播计表瓶了而的次。一.里。在写实要个小,鱼“验判实一欣听缸,断验”认,小边都谁方为同做可说闹案是时出以的钟帮他同动清正助的们学作楚确他声的乙的。,们音动在听.桌到 写用 作“出橡一试判”一皮时断试塞的。哪塞声种住音方.广式同口能学瓶吓乙的跑将瓶了耳鱼口朵。并离塞开紧桌面,(要注求意不调漏整气耳,朵然与后笔再的距听离小,闹保钟证的与铃上声几.次实验相比耳 朵与笔实的验【距答结离案论相】同:实)瓶验,内方同空案学气:甲和①在瓶在相鱼外同儿空的看条气不件完到下全地继被方续大发写广出“一口声”,音瓶重,和复根橡几据皮次鱼塞实的隔验反离,应,都来如听验证不果是到此甲不时是在仍白声能纸听上 写到“小一音实”吓闹的验跑钟声结了的音论鱼.铃:;声在②则相在可同鱼的证缸条明边件听,下不到,发的耳出铃朵声声贴音是在,通桌而面过作上大出听广动到口作声,瓶音根和,据橡在鱼皮空儿气塞的中传反则播应听出来不来验到证的声是,音不即,是说固动明态听也 到能的传作声吓声音跑.是了通鱼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产生的。
2.能举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利用回声原理解决简单问题。
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小实验体会到声音具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特征;并能在实例中分辨声乐
音的三特性。
4.能从实例中区分出乐音和噪声;能说出噪声的危害,能举例说明如何减弱生活环境中的噪声。
5.根据生活、自然或实验现象,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
6.树立环保意识。
7.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体会转换法和理想实验。
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小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_________的,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通常情况下,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
3、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4、___________不能传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完成课本P39作业“2”)
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声音的称为响度。
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
度。
7、声音的称为音调。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有关,物体振动越
快,音调就。
8、我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不同。
9、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
通常人们从噪声的_________、
噪声的_________、噪声的_________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噪声。
10、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频率为20HZ ~20000HZ 的声音。
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称为___________,把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_________。
超声有很强的_______能力和________能力。
能量大的次声具有极大的_________力。
活生产活动中尽量 。
课标及考点扫描
一、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1、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
在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
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中能量逐渐减少 2、
二、了解乐音的特性。
1、为纪念“五三+>案”,我市在每年的5月3日上午10时至l0时30分都试鸣防空防灾警报。
警报声能传播很远的距离,这是因为它的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三、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1、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四、超声与次声。
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超声的是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清洗眼镜
C.用B 超体检
D.用X 线进行介入治疗
第三章当堂检测
1、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卫星通过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
4、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轮胎内空气不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响度较小
C、音调较高
D、音调较低
5、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
中传播。
6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处控制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按规定,汽
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
牌是.
(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
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像.
7、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8、李明同学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9、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某测量员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 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 s再一次听到回声。
回声测距离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________,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m (声速为340m/s)。
1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人水中,会看到如图17所示的现象.说
明声音是山物休的_ 产生的。
如图18所示,把正在
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
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_不能传声。
所用到的物理方法
是法和法
12、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上通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音量关小!”的字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减弱噪声;从乐音的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
的。
13、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飞船的爆炸声,接着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指出这个场面中两个科学性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一段文字描写中涉及一些声学知识,思考后回答问题。
“……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伟、喧腾起来,汇成一片……”
(1)“隐隐传来”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鼓声、锣声变得雄伟、喧腾”是指声音的什么特征发生了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什么能区分出鼓声还是锣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