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经管系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学院与教学系发展的龙头和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扩大学院社会声誉的根本,更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的全面提升,根据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及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定位,并结合行业与专业实际,在总结经验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

一、专业发展前景及现状1. 社会人才需求趋势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通过宣传促销,每年到我区来的旅游人数都成两位数的增长,仅珠三角地区每年来内蒙古旅游的人数就占全部外来旅游者的1/3左右,而且以高端旅游团为主。

2013年,我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亿元。

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GDP的%;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

旅游业直接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行业109个。

旅游对酒店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有力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降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民生改善,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随着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企业改革的深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一线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将倍受欢迎。

旅游行业为完成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需要我们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的力度,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内蒙古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更需要一批具有丰富知识门类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为适应服务对象对管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越来越需要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具有更高的服务技能。

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时首先面对的是旅游业(包括了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酒店业和新兴的会展业等),其就业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最新.doc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最新.doc

经管系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学院与教学系发展的龙头和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扩大学院社会声誉的根本,更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的全面提升,根据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及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定位,并结合行业与专业实际,在总结经验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

一、专业发展前景及现状1.社会人才需求趋势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通过宣传促销,每年到我区来的旅游人数都成两位数的增长,仅珠三角地区每年来内蒙古旅游的人数就占全部外来旅游者的 1/3 左右,而且以高端旅游团为主。

2013 年,我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 151.52 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到 5177.95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889.55 亿元。

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 GDP 的 6.24% ;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 17.50% 。

旅游业直接涉及 29 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行业109 个。

旅游对酒店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 ,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 80% ,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 50% ,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 40% 。

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有力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降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民生改善,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随着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企业改革的深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一线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将倍受欢迎。

旅游行业为完成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需要我们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的力度,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内蒙古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 ,更需要一批具有丰富知识门类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为适应服务对象对管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越来越需要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具有更高的服务技能。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旅游服务与管理(1302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在校学习2年,顶岗实习1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并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旅游服务及酒店管理人才而开设。

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掌握适用的工作技能,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学生在校期间,组织参加普通话训练及达标、公共英语考试、餐饮、客房及前厅技能证考试等。

五、职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旅行社行业、酒店行业各相关工作及其他如超市收银、营业员、办公室文员等工作。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备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饭店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5.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一)知识结构1、文化基础知识:具备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育、礼仪与礼节、酒店英语、旅游语文等。

2、专业基础知识:饭店营销、旅游交际礼仪、服务心理学、旅游美学、酒水知识与调酒等。

3、专业知识:具备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导游基础、导游实务、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政策与法规等.二)能力结构1、具有酒店类工作上岗能力;2、具有导游工作上岗能力;3、具有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的能力;4、具有常用公文写作能力;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本科:旅游管理。

XX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XX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XX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已经成为高校备受关注的热门专业之一、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XX学院决定重点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并进行专业群建设,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一、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1.课程设置:设立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旅游景点开发等在内的专业核心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2.实践环节:通过组织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管理的各个环节,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师资队伍建设: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以确保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

4.实验室设施:建设包括旅游虚拟实验室、旅游市场调查实验室等在内的实验室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5.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开展旅游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提升学院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

6.就业指导: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与旅游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和实习机会。

二、专业群建设方案:1.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群:将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会展管理等相关专业纳入同一专业群中,形成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提高专业群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2.交叉学科设置:开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在内的交叉学科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3.专业方向设置:设置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景区规划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实践基地建设:与旅游企业、酒店集团等建立实践基地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学术交流合作:促进专业群内部和外部的学术交流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行业论坛等活动,提升专业群在学术领域的声誉和地位。

通过以上的建设方案,XX学院将全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和专业群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为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做出贡献。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计划
1. 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旅游规划、营销、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培养目标
- 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 熟悉旅游业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 具备旅游产品开发、营销策划和客户服务能力
-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
3. 课程设置
- 通识教育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营销等
- 专业核心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
- 实践教学环节:旅游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4. 师资队伍建设
- 引进高水平旅游管理专业教师
- 聘请旅游业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 鼓励教师参与旅游项目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5.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 与旅游企业、景区等单位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 建设校内旅游实训室、模拟景区等实践教学场所
6. 质量保证措施
-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
- 建立课程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以上是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计划,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一、背景分析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及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管理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我们规划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目标与定位1.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旅游管理方向知识素养与管理能力,掌握旅游市场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定位:本专业定位为应用型专业,培养能够胜任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1.核心课程设置:(1)旅游概论:介绍旅游基本概念、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使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及其职业发展有整体了解。

(2)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教授对旅游市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与预测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及旅游产品开发。

(3)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重点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规划的能力,包括对旅游资源的评估、规划以及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项目策划。

(4)旅游企业管理:培养学生对旅游企业进行管理和运营的相关知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

(5)旅游法律法规:讲授我国旅游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选修课程设置:(1)旅游市场营销:教授旅游市场推广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产品的营销与推广能力。

(2)旅游文化与策划:强调对旅游文化的挖掘与策划,使学生具备创新旅游产品的能力。

(3)旅游投资与融资:讲授旅游投资与融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旅游项目投资与融资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等单位的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旅游实地考察,熟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工作的具体操作。

3.实践项目:开展旅游管理相关实践项目,如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旅游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性产业。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建设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并完善相关的专业群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建设目标1.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3.加强与旅游企业、旅游机构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战经验。

4.积极发掘本地旅游资源,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本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建设措施1.完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科研环节,并与旅游企业进行紧密合作。

2.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等激励措施,吸引优秀的高中生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3.加强与旅游企业、旅游机构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

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践课程,并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战经验。

4.积极申请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5.建立完善的学生实习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加强校企合作。

6.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建设成果评估1.每年进行毕业生的跟踪调研,评估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以此评估专业建设的效果。

2.定期组织专业评估委员会进行专业评估,评估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

3.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预期效果1.培养出更多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提升学校在旅游业人才培养领域的影响力。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旅游业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增长点之一、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专业建设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1.专业设置:(1)本专业设置为旅游管理专业。

(2)本专业设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

(3)本专业下设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向。

2.课程体系:(1)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基础等。

(2)专业核心课程:旅游管理原理、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产品开发与运营管理、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等。

(3)实践课程:实习实训、旅游景区管理案例分析、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等。

(4)选修课程:旅游法律与政策、国际旅游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环境保护等。

三、师资队伍建设1.教师队伍:(1)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旅游管理专家和学者担任教授和副教授。

(2)培养一支专业素质优秀、教学能力强的年轻教师队伍。

(3)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实践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

2.实验室建设:(1)建设现代化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旅游管理软件。

(2)提供实践环境,开展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1.推进与旅游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组织实地考察和旅游景区管理实践,使学生了解旅游实际工作和行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五、实施方案1.逐步完善教学计划,并持续更新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

2.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旅游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旅游企业的合作交流,拓宽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渠道。

六、评估与改进1.定期组织专家对专业进行评估,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本专业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旅游企业所需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旅游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旅游企业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旅游业务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旅游企业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3.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适应旅游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三、专业建设重点一)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将建立以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管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和创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本专业将建立以顶岗实、企业实训、社会实践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三)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才,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校企合作建设本专业将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共同完成顶岗实与就业工作,实现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建设成果与效益本专业建设成果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就业率持续攀升;2.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在旅游管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3.与旅游企业的校企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4.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眉山市和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提供支持。

2015.09~2017.09加强校企合作,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完善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一、师资建设:目前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科班出身的较少,基础课依靠长江大学本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专业课讲授大都引进外校专业教师,这对专业发展造成很大的阻力。

因此要大力引进自有教师,引进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或属于行业能工巧匠型的教师;同时,建议学院对现有教师以“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为重点,积极选派教师(2-3名)去企业锻炼、参与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建议学院派送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职院和企业进行项目培训,使教师具有国际意识和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准。

计划专任教师高、中、低职称的结构为:3:6:1;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60%的教师可进行双语教学(符合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要求)。

同时,大力推进校内、外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学校职能部门下分我院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事业单位社会教学资源,优化团队结构。

二、课程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建设(1)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构建与专业培养规格要求相符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①以共同的课程目的、基本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能力、精神文明及潜能为重点,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模块。

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课程。

②以专业大类为方向,以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构建专业素质与技能课程模块,如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统计、会计等课程。

③从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出发,以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为主导与相关技术课程相结合,构建职业技术课程模块 ,如导游实务与技巧、客房管理、前厅管理、餐饮服务、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营销等特殊技能等课程。

④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构建选修课程模块。

选修课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2)以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为主线,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完整word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的建设规划申报书。

这可是我积累了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心血之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建设目标1.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2.打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3.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们来看看具体建设内容:二、建设内容1.优化课程体系(1)基础课程:涵盖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与政策等。

(3)实践课程:增设实习、实训、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我们将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2)开展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旅游技能竞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将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具体措施如下:(1)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

(2)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术水平。

4.提升科研能力我们将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研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措施如下:(1)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科研基金,资助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2)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提升专业影响力。

(3)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5.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具体措施如下:(1)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和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2)选派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

(3)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促进学术交流。

我们来谈谈建设保障措施:三、建设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成立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完整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完整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一、需求论证(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10年,黑龙江省旅游业总收入达2454.07亿元,同比增长15.75%;旅游外汇收入达8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居全国第七;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30万,间接就业人数650万。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强市”的战略,在“旅游强市”战略指导下,建成了太阳岛旅游区等旅游景区。

以目前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预测,每年接纳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可以在300人左右,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旅游专业的学生择业空间很大,就业前景乐观。

(二)专业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哈市,面向黑龙江为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企业培养具有旅游和餐饮服务业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导游技能及旅游景点、休闲农庄、酒店宾馆等业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深度合作。

2.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并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

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培养省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最新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最新

经管系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学院与教学系发展的龙头和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扩大学院社会声誉的根本,更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的全面提升,根据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及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定位,并结合行业与专业实际,在总结经验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

一、专业发展前景及现状1. 社会人才需求趋势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通过宣传促销,每年到我区来的旅游人数都成两位数的增长,仅珠三角地区每年来内蒙古旅游的人数就占全部外来旅游者的1/3左右,而且以高端旅游团为主。

2013年,我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151.52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177.9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89.55亿元。

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GDP的6.24%;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17.50%。

旅游业直接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行业109个。

旅游对酒店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有力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降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民生改善,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随着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企业改革的深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一线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将倍受欢迎。

旅游行业为完成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需要我们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的力度,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内蒙古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更需要一批具有丰富知识门类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为适应服务对象对管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越来越需要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具有更高的服务技能。

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时首先面对的是旅游业(包括了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酒店业和新兴的会展业等),其就业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

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依据旅游产业要素和首都旅游人材发展规划,以及产学研一体、国际化办学要求,吸收先进教育理念,调整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材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我系、我校在旅游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人材在旅游行业中的竞争力。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专业代码: 120223专业属性:归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1202)专业方向: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与专业对应的相关产业(职业领域):旅游业我系旅游管理专业下设酒店管理和旅游综合管理两个方向。

学科专业已毕业学生达 200 余人。

目前有在校 7 个班级,学生总数约为 280 人。

经历了坚持调整、改革、发展的过程后,我系旅游管理专业结构逐步拓展,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科梯队的学术水平有一定提高,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1、组织研讨、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2002 年以来,学科专业建设主要是巩固现有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规范各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探索新的专业方向。

2022 年我院起草了“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十一五规划”。

2、组织新的专业与专业方向的调研与论证在完成“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学院全系教师进行社会急需专业方向的调研与论证, 2022 年完成为了“民族旅游方向”、“旅游经济方向”、两个个专业方向的积极论证及申报工作。

3、初步形成为了较为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布局从专业布局方面看,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人材的需要,从 2022 年始,我系逐步调整专业方向,增设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并开始招生。

4、积极开展申报重点学科专业、特色专业及实验室的建设工作2022 年,根据国家教育部、青海省教育厅及青海大学相关文件精神,我系组织专业团队,积极申报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的重点建设,目前由于受到学科级别要求未予通过。

2022 年,我系参预国家特色专业申报。

此外, 2022 年,在上级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组建专业实验室三个,即旅游管理信息实验室、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和旅游专业形体训练室。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5篇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5篇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5篇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强旅游专业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结合我系培养人才方向、办学实力、条件和定位,特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

一、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是我系坚持调整、改革、发展的五年,学院学科专业结构逐步拓展,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科梯队的学术水平有一定提高,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科专业为适应旅游业全方位的发展,从2006年开始,增设了管理学基础、旅游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部分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拓展性,有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另外,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性也突现鲜明的特色。

体现了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旅游文化知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二)师资队伍该专业现有教师多名,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也比较合理。

(三)教学科研设备现有餐饮模拟实训室1个,客房模拟实训室1个,形体实训室1个,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

二、指导思想依据旅游产业要素和旅游人才发展规划,以及产学研一体、国际化办学要求,汲取先进教育理念,调整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管理,提升学院在旅游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人才在旅游行业中的竞争力。

三、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1.以旅游市场需求为中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其定位的目标最明显的特征无疑就是以市场为中心。

把自己推向市场,建立学校和市场联系的广泛渠道,成为整个开放市场的一部分。

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以为旅游企业输送人才为导向,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宗旨。

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调整专业口径,面向市场,把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作为开设课程的宗旨,把接受市场检验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

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业务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服务
客户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我们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如下:
(1) 培养旅游管理与创新设计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2) 建立旅游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平台,并围绕这个平台开展立
足实际、面向市场、接轨国际的专业课程体系;
(3)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领域能力的旅游管理与创新设计领
域的拔尖人才;
(4) 具有旅游领域工作经验,创新思维能力强,良好的学术素
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

2.建设内容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内容包括:
(1) 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服务经济、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
的课程体系。

在旅游管理理论课程、旅游管理与创新设计课程、旅
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课程、市场营销课程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2) 研究平台建设:建立旅游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平台,开展立
足实际、面向市场、接轨国际的研究工作,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和
业务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来看,需要更加明确教育规模、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层次。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与工作实践、旅游发展和社会实际很好结合起来,着力营造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环境和氛围,大力提倡实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在育人与用人方面的全面的接轨。

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上,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要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结合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及未来的发展要求,应做好本专业的建设与规划。

1、学科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不够深入,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课程体系缺乏深入的研究;部分专业体系内容结构不完善,创新性不够,不能主动适应首都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专业教材开发编写滞后;专业实验实训不够完备,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有待加强。

2、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进一步适应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方向;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形成能为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体系。

(2)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目标一是,课程体系建设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与专业培养规格要求相符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①以共同的课程目的、基本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能力、精神文明及潜能为重点,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模块。

如马克思主义、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名称与属性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专业代码:640101专业属性:特色专业与专业对应的相关产业(职业领域):旅游业二、本专业概况(一)专业发展现状本专业创建于2002年,第一年招收学生22名。

随后每年招生人数略有增加,到2006年,招生人数增加到108.最近两年基本稳定在60-70人之间。

经过六年的发展,在做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之后,本专业各项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研工作、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正在稳步向前推进。

复合型师资的配置初见成效,已形成一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的质量在稳步提升,目前正处于“从规范到提高”的关键发展阶段。

本专业专职教师由创建之初的2名增加到现在的10名。

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6名,助教2名。

年轻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5名。

(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具备旅游服务与管理基本知识,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1.规格要求系统地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所学专业的新成就和新发展;具有所修专业的管理、服务、应用等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

2.素质结构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实现祖国社会现代化而奋斗。

2)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具备积极的开拓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与职业岗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知识结构1)掌握从事旅游管理的工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中西餐服务程序、服务技能和技巧。

3)掌握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导游技能。

4.能力结构毕业生应具备宾馆服务能力、导游业务能力、旅行社服务和管理能力。

5.取得以下证书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测试A级证书;全国普通话等级测试二乙或以上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中、英文导游资格证书或以下证书之一,即客房服务资格证书、餐饮服务资格证书、营养配餐师、调酒师、前厅服务资格证书等(三)旅游业职业岗位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旅行社、导游公司等旅游企业,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并要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一、需求论证(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10年,黑龙江省旅游业总收入达2454.07亿元,同比增长15.75%;旅游外汇收入达8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居全国第七;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30万,间接就业人数650万。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强市”的战略,在“旅游强市”战略指导下,建成了太阳岛旅游区等旅游景区。

以目前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预测,每年接纳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可以在300人左右,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旅游专业的学生择业空间很大,就业前景乐观。

(二)专业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哈市,面向黑龙江为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企业培养具有旅游和餐饮服务业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导游技能及旅游景点、休闲农庄、酒店宾馆等业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目标(一) 总体目标根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深度合作。

2.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并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

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培养省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形成素质高、教科研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4. 实践基地建设加大专业投入,逐步充实完善现有实训室。

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

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

三、专业建设思路(一)总体建设思路进一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调整完善并充分发挥本专业特色,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全方向发展;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建立课程结构布局合理,能为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具体建设思路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新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

不断完善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体系,体现地方化特色、职业化特色和国际化特色,合理调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文化素质课的比例,力争2012年实现学生按本专业的酒店方向、餐饮方向、旅游规划方向、旅行社方向自由选课。

同时,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学科及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课程建设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

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课程改革。

加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争取到2009 年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4 门,市级精品课程由1-2 门,从而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院的课程建设水平。

3.教材建设积极选用国家高职高专系列丛书和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教材。

同时组织力量编写适合自身特点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至2010 年争取出版自编教材2—3 部,力争产生3 本以上的校级精品教材和一定数量的特色教材;推出一套具有旅游专业特色的系列专业教材。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1)积极运用投影、展示台、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积极探索案例教学、实地教学、讨论式教学等适应于旅游专业的新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实验室建设2010年建立餐饮模拟实验室、客房模拟实验室,2011年相续建立了形体实训室、现场导游实验室,扩建了餐饮、客房模拟实验室。

准备至2009 年前建设旅游规划实验室,争取到2013年以前,再建立2 个餐饮实验室、2个客房实验室、1个导游实训室,成为综合性的旅游专业实验室。

6.实习基地建设(1)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按星级标准建设餐饮、客房模拟实验室,以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操作演练环境。

(2)校外实习基地。

继续建设好已有的国务院二招、人民大会堂、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山东康辉国际旅行社、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国际旅行社、山东舜和商务中心、净雅集团、金马大酒店等几十处实习基地。

搞好与校外企业的联合关系。

四、重点建设内容(一)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旅游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建立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教学模式、“宽口径、实践性和职业性”为特征为课程体系,以“四双(校企双授课、双指导、双监控、双评估)”为手段的“2+1”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调研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以思想、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旅游企业服务技能、旅游企业管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3个教学模块。

依托建立的校外基地,通过认识实习、校内实训、下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酒店等)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1. 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结合地区旅游对人才的需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旅游企业相关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共同研究分析,明确培养岗位、工作任务、任务领域及能力需求,再根据能力要求进行归类,形成适宜于“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围绕旅游管理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设置了岗位针对性强、职业技能性突出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专业素质模块课程、岗位技能模块课程。

而且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

课程内容选择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以“扎实”为原则;人才培养以“三结合”为基本途径。

即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基本技能与旅游上岗资格证书相结合。

为此,我们强化了学生三种基本技能训练:即导游业务技能;星级饭店前厅与客房操作技能;星级饭店餐饮操作技能。

782. 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在做好课程标准开发的同时,依据岗位需求,重点将《导游基础》、《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模拟导游》4门课程建成“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优质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完成课程设计,创设学习情境,完善网络资源,从而带动专业其它课程建设,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进度表见表2-1。

表2-1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进度表3. 以核心课程为主体,加大教材建设按照项目导向、注重实践技能的原则,编写4本教材,出版教材2本,校本教材2本。

(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双师素质教师、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三年发展的关键。

具体规划如下:(1)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2012年底前实现。

带头人能够带领团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和编写工作,组织教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带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建设,积极申报院级、省级教学科研课题。

在课程开发、工学结合方面带头做出成绩。

(2)培养3—4名骨干教师,2012年底完成。

着重在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和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使骨干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3)完成8名兼职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工作。

经过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将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及时纳入教学内容。

完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2011年底前完成此项任务。

(4)派遣专任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每年每人不低于1个月的时间,使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四) 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一家旅行社,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旅行社建立有外联、计调和财务等部门,为学生、班级开展旅游等提供组团和导游等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学生导游业务能力和旅行社管理能力。

建设仿真训练客房、客房操作间、餐厅,为学生的课内实训提供场所,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客房、餐厅的服务技能,从而达到校内工学结合的目的。

建设形体训练房,为满足旅游和酒店企业对学生形体礼仪的要求提供校内实训基地。

2.建立适宜专业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与旅行社、星级酒店、景区等加强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经常性实习的需求,共同为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而努力。

与哈市国旅旅行社等4家旅行社、二龙山度假村签订合作协议,由企业提供岗位供学生选择,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五)社会服务能力提升1.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择业提供服务旅游从业人员有年轻化的特殊要求,到一定年龄后就面临第二次择业问题,为此我们要依托学院企业服务平台和现有的其它专业,建立嘉兴旅游业人才服务平台,为旅游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和技能鉴定、第二次择业前的培训等做好服务,从而有利于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合理流动与择业。

2.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0%以上。

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3.构建专业认证体系,至2011年底,建立1—2个本专业的相关岗位技能鉴定站,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服务学生和社会。

五、保障措施我院领导极为重视专业建设工作,为加强重点专业建设而专门下发了文件,确定了重点专业在学院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组织管理、师资和实训设备等教学条件方面方面制定了落实保证措施,确保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