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当代艺术比较研究
论中西方当代艺术比较研究r——当代艺术平面设计中西方对比
论中西方当代艺术比较研究r——当代艺术平面设计中西方对
比
边文迪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16(029)001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的开始是58新潮以后,这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当时,以中国改革开放为背景是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的必然原因.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人的行为受到严重的限制,当时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的迫害,所以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必然意味着人们解放思想,表达自我的一种艺术方式.所谓当代艺术,就是今天的艺术,艺术跟设计的区别就是,艺术是表现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是表现自我、抒发个人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设计是服务于大众的,设计作品本身就是以大众为主体,以受众人群为主题的表现形式.如果一件设计作品传达不出自己的主要内容,让主要的受众人群理解不了设计师的主要意图,那就不是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反之,对于当代艺术作品来说,因受众人群在不了解当时艺术家的背景而不理解作品的意图是很正常的.所以说,要想理解当代艺术作品,就要了解当代艺术家的成长环境、所处时代的生活状况,这样才能完全理解和解读当代艺术作品.
【总页数】1页(P244)
【作者】边文迪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 2018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西方当代艺术摄影观念的表现和流变 [J], 陈皛唯
2.谈中西方收藏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启示 [J], 陈彦庄
3.中西方当代艺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探究 [J], 王若然
4.中西方当代艺术比较研究——浅析中日建筑师作品本土化的创作理念 [J], 武楠
5.中西方学院里的当代艺术教育 [J], 詹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异同分析--以弗里达和喻红作品艺术风貌为例
东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异同分析--以弗里达和喻红作品艺术风貌为例张嘉博;王洪章【摘要】墨西哥现代女艺术家弗里达卡洛与中国当代女性画家喻红,他们二人的艺术实践无论是在创作理念还是在作品格调上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东西方在艺术审美经验上的根本差异,又使得两人作品的艺术风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
弗里达卡洛以女性对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来表现充满异域风情的墨西哥民族画风,喻红通过描绘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反映当代社会快速的时代变迁,重新界定了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角色定位。
%Mexico modern female artist Frida Kahlo and Chinese contemporary female painter Yu Hong, whose art practice have certain similarities both in creation concept and works style, however,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aesthetic experiences make their works have mo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rt style.Frida Kahlo expresses the Mexican national style full of exotic culture through women’ s unique experience on individual life, while Yu Hong reflects contemporary rapid social era change by depic-ting the growth course of individual life to redefine the role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society.【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26)002【总页数】4页(P121-124)【关键词】弗里达;喻红;女性主义;自述性【作者】张嘉博;王洪章【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春130117;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春1301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01弗里达卡洛被公认为墨西哥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也是第一位其作品被卢浮宫永久收藏的墨西哥艺术家。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愈发频繁。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美学也在不断地演变与融合。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西建筑美学的异同点,并探讨未来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
一、引言建筑美学是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主观感受和审美体验。
中西建筑美学在风格、理念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同时也具有共性和相互借鉴之处。
通过比较中西建筑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理念,为未来的建筑实践提供借鉴。
二、中西建筑美学的异同点1、建筑风格中西建筑美学在风格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西方建筑则以石结构为主,强调立体、空间和线条的运用,追求雕塑般的效果。
2、建筑理念中西建筑美学在理念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建筑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和人情味。
而西方建筑则更注重功能性,强调空间的利用和结构的合理性。
3、建筑价值观中西建筑美学的价值观也存在差异。
中国建筑美学强调和谐、适度,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而西方建筑美学则更强调个性、创新和独特性,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
三、中西建筑美学的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建筑美学也在不断地融合与发展。
这种融合不仅能丰富建筑设计的语言,还能为未来的建筑美学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融合方式:1、形式的融合未来的建筑设计可以借鉴中西建筑美学的形式语言,将石结构、木结构、园林等元素进行巧妙地结合,形成一种既具有西方现代感又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风格。
2、理念的融合在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基础上,可以融入西方建筑美学的先进理念。
例如,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创造出既环保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建筑作品。
3、技术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建筑美学在技术方面的融合也成为了可能。
例如,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使其符合现代建筑的性能需求;同时,也可以借鉴西方的高科技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为中国传统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
中西方行为艺术特点比较研究
中西方行为艺术特点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行为艺术的各个方面,探讨了它们在起源、发展历程、表现形式、艺术理念和受众反应等方面的异同点。
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行为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在艺术理念和受众反应上也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
在未来发展趋势上,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行为艺术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呈现出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这对于推动行为艺术的国际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行为艺术、中西方、比较研究、起源、发展历程、表现形式、艺术理念、受众反应、异同点、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西方行为艺术是一种具有跨文化特点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西方行为艺术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对于中西方行为艺术的比较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其异同点和各自特点的探讨也较为零碎。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西方行为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表现形式、艺术理念和受众反应等方面,旨在系统地比较中西方两种行为艺术形式的特点,探讨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之处。
通过这一研究,不仅可以对中西方行为艺术进行更全面的了解,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中西方行为艺术的研究和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艺术对话,为全球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中西方行为艺术是世界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跨文化交流和对比研究的重要价值。
通过比较中西方行为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表现形式的异同之处,探讨不同文化对艺术的理解与接受的差异。
研究中西方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理念对比,可以促进艺术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拓展艺术创作的思路和视野。
借助中西方行为艺术的受众反应比较,可以探讨不同文化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和情感共鸣,从而推动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深度发展。
中外当代陶艺比较研究
中外当代陶艺比较研究陶艺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
而在西方国家,陶艺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外当代陶艺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外当代陶艺的异同,并从中找出相互学习的启示。
一、技术手法上的比较在技术手法上,中外当代陶艺各有特色。
中国的陶艺技术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中以手工制作为主。
中国陶艺家善于运用拉坯、刻花、贴花、彩绘等技艺,创作出精美绝伦的作品。
而在西方国家,陶艺家更加注重陶瓷工艺的改良和创新,他们通常采用轮盘、模压和喷涂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法,生产出线条流畅、色彩鲜明的陶瓷作品。
二、题材风格上的比较在题材风格上,中外当代陶艺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中国陶艺作品多以传统文化、民间故事、自然景观为题材,强调传统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而在西方国家,陶艺作品更多地受到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题材多样化,有的以抽象艺术形式表现,有的以现实主义手法呈现,更加注重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表达。
三、审美观念上的比较中外当代陶艺的审美观念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中国陶艺家强调“意境”和“气韵”,注重作品背后的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强调“形随意动”,追求内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在西方国家,陶艺家更加注重“形式美”和“功能美”,他们追求完美的造型和装饰,注重作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四、艺术思想上的比较从艺术思想的角度来看,中外当代陶艺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中国陶艺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对自然、对社会的敬畏和感怀,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而西方陶艺则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们试图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对当代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中外当代陶艺在技术手法、题材风格、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和融合的可能。
相反,中外当代陶艺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为两种陶艺形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与发展趋势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美术也随之发展变化。
当代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正逐渐在中国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当代美术的研究与发展却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中国当代美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现代艺术,并且开始吸收西方的艺术理论。
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成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代美术的发展。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文化事业得到了重视。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美术遭到了重创。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美术开始逐渐回归正常发展。
1985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实验艺术系,这是中国第一个实验性的美术系。
此后,当代美术开始不断发展壮大。
二、中国当代美术的特点中国当代美术具有多种特点。
首先,中国当代美术呈现出多样性。
作品的风格各异,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
其次,中国当代美术强调形式和意义的统一。
即使是对于比较抽象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最后,中国当代美术还强调创新和文化自信。
中国当代美术家不仅学习借鉴西方艺术,更强调以自我文化为基础,追求独特表达方式。
三、中国当代美术研究现状在中国,当代美术研究的发展与其他领域相比,相对较晚。
此外,目前,当代美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博物馆等机构,学术界与市场界还没有达到有效结合。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研究方法不足在当代美术研究中,除了传统的艺术评论,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例如,缺乏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所有研究结果只停留在基础层面上。
2.缺乏前沿性研究目前,在实践和研究中,传统艺术的内容还被关注过多。
希望在研究方面加大对于当代艺术的探讨和研究,拓展新研究领域,为美术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3.藏品多为具象派在中国当代美术藏品中,具象派作品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具象派作品价格高企,且成交率较高,这也反映出市场的缺陷,需要艺术家们进一步挖掘创新。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摘要】在这篇文章中,将对中西方艺术发展进行异同辨析。
将比较古代艺术发展在中西方的差异和共同点,探讨中世纪艺术在两个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然后,重点分析文艺复兴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展示其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将比较现代及当代艺术在中西方的发展情况,探讨其中的异同之处。
分析当代全球化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比辨,将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异同进行总结,并尝试从中得出结论。
这篇文章将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探讨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比较、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全球化、结论。
1. 引言1.1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概述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一直是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中西方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各自拥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
在古代,中西方艺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古希腊罗马艺术注重表现肉体之美和神话题材,而中国古代艺术更加注重象征性与精神性的表达。
中世纪时期,西方的宗教艺术占主导地位,而中国的艺术表现则更多体现出儒家与道家的哲学思想。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艺术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而中国艺术则更多沿袭传统风格。
现代及当代艺术领域,中西方的艺术交流更加频繁,艺术形式和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当代全球化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愈加显著,艺术家们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和创作灵感。
通过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表现形式和内涵的异同,推动文化交流与艺术创新。
2. 正文2.1 古代艺术发展比较在古代,中西方的艺术发展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古代中国,艺术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等领域。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题,强调意境的表达,追求精神上的超凡境界。
而古代西方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史诗、雕塑和建筑,讲究神话、历史和人物的塑造。
中西方美学比较
帛画,是中国迄今发现最 早的完整的独幅绘画实物 。此画表现“引魂升天” 的主题,在丝帛材料上用 毛笔勾线画成。人物兼用 平涂与渲染的画法略施色 彩。从这幅帛画状物之精 确生动、用线之流畅洒脱 ,可见早期中国绘画所达 到的水平。
人物龙凤帛画(湖南长沙)
古希腊的艺术被马克思称作“是一种规范 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荷马史诗到公元前 六世纪被写成定本,希腊戏剧,特别是悲 剧,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大到了高峰。此 外,希腊则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艺 术也都非常繁荣。
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记》
真正的绘画本身是崇高的,虔诚的。因为,除了求 见上帝并与之会见的困难以外,任何东西也不能使 心灵更加高尚,什么事物也会使他至诚至敬。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雅典学院》Athens Institute 作于1509一l511年间的壁画,画于梵蒂冈宫殿。画高2.794米, 长6.172米,是幅巨制之作。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 铜器,也称蜡模法。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蜡模比起 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 型体,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甚至 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湖北随县战 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 ,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所以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 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比较中国秦汉时代和古希腊时代的雕塑艺术
1、古希腊雕塑的最高成就在于人体,而秦汉以 前中国的雕塑,动物形象似比人物更为逼真;
2、古希腊人物雕塑注重解剖结构,准确而科学 地描绘人物的形态,秦汉时期的中国雕塑则注重气韵, 特别是汉朝的雕塑重神韵,重动感,显示了中西审美 情趣的不同。
中国艺术: 道之阴阳的统一转化 人与天地参,天地以生物为心 大象无形,究竟无得
中外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进展及比较和评价
中外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进展及比较和评价摘要:近年来,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在国内外音乐学研究领域逐渐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
从总体来看,国外的音乐表演理论体现出专题性、系统性和科学化的研究特色,而国内的研究特点则表现为综合性、描述性。
国内音乐表演理论建设还需保持开放性的学术眼光,积极吸取国际研究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加强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水平。
关键词:音乐表演理论;真实性;表演测量;表现性;比较和评价音乐表演美学是音乐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体现为对音乐表演的理论研究。
西方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大致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在音乐学研究领域中真正受到重视是在20世纪下半叶之后,获得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
国外学界对音乐表演的理论研究总体上体现着实证与分析相结合的特征,传统的历史研究逐渐与分析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相结合,越来越体现出多样化的跨学科性质。
国内有关音乐表演的理论研究主要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在近20年有着不断繁荣的趋势,一方面汲取着西方表演理论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实践中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总结。
中西方音乐表演理论研究既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思路和研究成果,也存在相互联系的复杂关系,本文试图在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西方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评价①[1],为国内音乐表演美学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国外主要研究评述(一)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表演现代西方音乐表演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表演,对其中涉及到的美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突出表现在从对音乐表演的历史风格的研究,走向对音乐诠释问题的探讨,集中体现于对音乐表演的“真实性”问题的讨论。
弗雷德里克·多里安(Frederick Dorian)较早地在表演风格和诠释的历史联系中提出了“音乐通过诠释得以实现”[2](p.23)的思想,认为诠释者是音乐作品和世界沟通的桥梁。
东西方艺术的比较与对话
• 东西方艺术在创新上有很大的差 异,东方艺术注重现代艺术、当代 艺术的创新,西方艺术注重现代艺 术、当代艺术的创新 • 东西方艺术的创新受到各自审美 观念、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东西方艺术在传承、创新上的差 异,使得两者在艺术领域形成了独 特的风格和特点 • 东西方艺术的相互交流、影响, 使得两者在艺术领域不断发展、创 新,为世界艺术做出了贡献
东西方艺术题材与主题的比较与对话
题材的比较
主题的比较
比较与对话
• 东西方艺术在题材上有很大的差 异,东方艺术以山水、花鸟、人物 为主,西方艺术以人体、自然、历 史为主 • 东西方艺术的题材受到各自文化、 历史、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 东西方艺术在主题上有很大的差 异,东方艺术以禅意、伦理、历史 为主,西方艺术以神性、人性、社 会为主 • 东西方艺术的主题受到各自审美 观念、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05
东西方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东方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东方艺术的国际交流
• 艺术展览:如中国的国际书 法展、绘画展,日本的国际美 术展等 • 艺术交流:如艺术家的互访、 合作,艺术研究的学术交流等
东方艺术的国际合作
• 艺术项目:如中日的丝绸之 路艺术项目,中韩的传统文化 交流项目等 • 艺术机构:如中日的艺术博 物馆、美术馆,中韩的艺术中 心等
03
东西方艺术的题材与主题
东方艺术的题材与主题
东方艺术的题材
• 山水:如中国画的山水、日本画的山 水画等 • 花鸟:如中国画的花鸟、日本画的花 鸟画等 • 人物:如中国画的仕女、文人,日本 画的高僧、武士等
东方艺术的主题
• 禅意:如中国禅宗的禅诗、禅画,日 本禅宗的茶道、和敬清寂等 • 伦理:如中国画的儒家、道家,日本 画的武士道、大和魂等 • 历史:如中国画的历代名人、历史事 件,日本画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中西方现代及后现代艺术发展观念的比较研究
种伪 问题 。虽然后 现代 主 义在 中国有很 大 的话语 空
间, 不是在 文化本 质和语 言层 面 的 , 但 只是 实用主 义
和 风格 层 面 的 。”
立及 随后 十年 的文化大革命 , 西方艺术又被 看成资本 主 义国家的毒草 , 遭到全盘 的抵 制。改革 开放 以后 中
I 之家l 0 R MA 戏剧 ME D A H
中西方现代及后现代艺术 发展观念的比较研究
口方 灿
内容 提 要 西 方 的现 代 艺 术是 工 业 时代 的产 物 , 现 代 艺 术是 信 息 时代 的 产 物 , 后
它们是西 方社会 的时代 背案到 了一定阶段 自然 出现 的, 在发展历程 中具有一 以贯之
的理性精神 。而 中国文化 中缺 乏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主义与人 文主 义传 统 , 因此 中西 方现 当代 艺术发展在 本质上具有很 大的不 同。在 文化上 , 中西方之 问不是先进与 落
后的关 系, 而是 相 同与 不 同 的 关 系。
关 键 词 中西 方
现代
后现代
理性
人 文
艺 术 是 艺术 观 念 的 反 映 , 西 方在 思 想观 念 上 的 中 差 别使 各 自的 艺 术 从 一 开 始 便 出现 了 完 全 不 同 的 景
五 四时期 高举理性主 义精神 的大旗 , 全面否 定传
高明潞 曾说 : 中国 2 “ 0世纪 以来就无结构可言 , 解
构从何谈起 ,上帝死 了’从何谈起 。可悲的是 这种 思 ‘ 潮恰恰 迎合 了懒惰和 急功近利的 民族 心态 , 而使 中 从 国知 识分子 总 不能去 坚韧地 寻找 和 建立我们 所要 为 之奋 斗的新结构、 价值 。”在 中国和第三世界 国家, 新 “ 不存在 可比的现代 艺术 。所 以 , 现代 艺术在 中国是一
英、美、中音乐剧风格的比较研究
英、美、中音乐剧风格的比较研究作者:张小群来源:《艺术教育》2014年第02期【内容摘要】比较研究英、美、中这三个国家的音乐剧风格,着眼于以下原因:英、美是音乐剧发源且盛产之地。
在现代化进程中,音乐剧这种现代的综合艺术形式贴近当地百姓,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审美,并受全世界人民喜爱。
而自1840年国门开放以后,中国曾经灿烂的文化国度却发生了严重的文化断裂。
古老的戏曲、戏剧艺术已渐渐远离了现代人的审美与生活。
看到作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后裔的青少年们在文化上的荒漠和思想上的寂落被西方文化契合地填入,着实令人担忧。
中国尚不及英、美发达,但经济发展速度堪比当年的英美。
加上音乐剧市场逐渐成熟,民众对音乐愈加喜爱,应该说中国正迎来音乐剧发展的大好时机。
做此对比研究为深入学习西方音乐剧繁盛之理,以期通过音乐剧这种现代的文化载体将中国艺术精神的潜质挖掘出来,找回适合中国当代的文化之根,创造反映当代中国精神的音乐剧文化。
基于以上缘由,作者对这三个国家的音乐剧文化背景、创作理念、审美特性、风格特点等进行研究,进而推导出中国音乐剧可借鉴的因素。
【关键词】音乐剧国家风格比较研究音乐剧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在全球化时代更加迅速地流行起来。
就音乐剧的现状,中国与英美两国似乎不能同日而语。
中国30年的音乐剧历史,作品少、流传性弱等问题凸显,且尚未形成明确的风格,就此现状何谈比较?但笔者认为恰是在复兴文化召唤、英美音乐剧不断打入中国市场的今天,我们要看到朝阳的中国音乐剧文化产业,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
这也催促我们需要进行一一比较、查找缘由,以加速对应中国经济的文化发展。
一、文化背景差异英、美两国的音乐剧在百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流派。
英国是老牌的、有着浓厚民族文化的资本主义国家。
艺术门类中以戏剧最为突出,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等当之无愧是英国文坛的骄傲,其戏剧生动地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政治背景,时至现在依然可以加工改造成与当代人生活贴近、受人喜爱的音乐剧,如广为流传的著名音乐剧《悲惨世界》等。
东西方现代陶艺家的创作对女性主义的不同阐述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批中国的女性陶艺家成长起来了,这个时间段,以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出现在中国陶艺界为表征。
同时又有一批人开始意识到自我“原创”和新的“东方式”的重要性。
这实际上是针对上述部分借鉴西方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艺术家而出现的一种思潮。
陶艺在最初发展阶段是以异于同一时期的各类不同艺术的多元化特点。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术学院里的陶艺家,他们崭露头角时并不是以陶艺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是打着雕塑家的头衔出现的,他们的作品也是如此,虽然采用的是陶瓷材料,但是传统陶瓷艺术的形式感却并不多见,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雕塑感。
这也是由当时的环境所造成的,说明陶艺家这个新兴的职业头衔还没有多少艺术家可以摘取,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人们对这些刚兴起的艺术家们有着更多的包容和赞许。
女性陶艺家陈若菊长期从事陶瓷美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这类艺术家的代表,她的代表作品之一《高山流水》,采用传统的器皿造型为主,运用浅浮雕的表现手法,将女性艺术家的温婉和内敛,又不失大气的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西方的现、当代陶艺有一个很重要的表征,那就是他们并非如中国这样是一个较自闭的“行业圈子”,而是虽不张扬但却实实在在地融入到他们的当代艺术和当代文化中去,共同参与和组成了他们的大艺术环境。
五十年代流行一时的表现主义不再独领风骚,波普风格的作品也再不是时尚;装置性作品和观念性作品相对日趋影响;一些关注现实生活和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在学术上倍受关注;在技艺、技法、釉色和烧成上有独特表现的作品和艺术家仍然受到尊宠。
美国的当代陶艺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在文化交流上的频繁及强势,使我们在许多的国际性展览、研讨及会议上见到太多美国陶艺家的身影。
应该说美国的现、当代陶艺从发生起至今都是比较强盛的,虽然早已没有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的地位。
与之相比,欧洲各国从来没有那个一个国家的陶艺充当过“旗手”,但他们的现、当代陶艺的发展却显得从容和具有品味。
西方艺术影响下的当代文人画
浅析西方艺术影响下的当代文人画摘要:新中国建立以后,西方艺术思潮进入我国并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当代的文人画在经历了低潮、发展、高峰等一系列的变革,逐步走向多元化。
综观当代文人画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归结对文人画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因素,不难发现西方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文人画从传统到当代的改变。
通过阐述和分析,可以展望文人画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当代;西方艺术;文人画;影响;发展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93-01一、当代西方艺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一)当代西方艺术的特点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世界。
因此当代的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或者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
而现代的哲学观念直接影响当代美术创造;当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沿着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行的。
那么我们了解了西方艺术就必须了解当代西方艺术的特点。
“当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
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之后,就出现了和古典艺术以及近代艺术不同样式的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改变了以古典写实的路线,代替的是体现艺术家张扬个性的观念和形式的艺术语言。
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
它们在内容上往往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并且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当代艺术精神。
(二)西方当代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发展进程上保持着先进性,所以西方的“当代艺术”对世界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他国家在艺术上要临摹于西方。
当我们纵观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历程,不难看出其实它也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在理性地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中国需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当代艺术的成果,但还是要将它与中国传统的因素融合,用以创新的中国式的当代艺术。
二、当代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理论(一)传统的文人画理论国画中包含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文人画。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美学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认识的学科,是研究美、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科。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传统,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东西方美学理论之间的比较,从哲学、艺术、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哲学观念比较在美学领域,东方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观念。
西方美学主要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强调理性和逻辑思维。
而东方美学则更注重阐释意境、超越物质界限的精神追求。
比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意传情”、“隐者气质”等思想,与西方美学中的“真善美”、“模仿与再现”有着差异。
2. 艺术观念比较在艺术创作方面,东西方都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
西方艺术注重形式、结构和技巧,强调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不同风格;而东方艺术更注重内涵、意境以及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例如,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山水画和写意画就强调意蕴和书卷气。
3. 文化观念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美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文化偏向个人主义、自我表达和人权意识,因此其美学重视个体感受和情感表达。
而东方文化重视集体、家庭、传统等价值观念,在美学上更加崇尚内心深处的静谧与超脱。
这种文化差异也导致了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上的差异。
4. 美与实用性比较在东西方美学理论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关于美与实用性的区别。
西方哲学家较早提出“艺术为艺术”、“目的论”等理论,认为艺术应该追求自身的审美价值而非功利目的;而在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思想,使得一些传统艺术形式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并将审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5. 当代影响与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当代社会中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借鉴与交流越来越频繁。
东西方美学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借鉴、交流互补的关系。
例如,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可以看到很多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作品,这种跨文化融合也为美学理论带来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东西方美学理论虽有差异,但在人类对于美的探索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西方当代女性艺术比较研究
• 中:在中国古代只有一些家庭条件优越,只有增加上一 定附加条件,女性才能够获得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但 是古代女性接受文化教育始终不能与男性画等号,在受 教育程度上,在所学的文化知识的内容、范围上,都不 及男性正规教育那样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女性家 庭教育相当的贫乏。女童或女性在接受家庭文化教育方 面,只是受到男性文化教育的影响。
珍妮· 萨维尔
辛迪· 舍曼
•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艺术史观中,女人的存在仅仅是一个 可以被凝视的对象,而作为艺术家,她们则无疑是缺乏 理性和创造力的。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无论中国还 是西方,自古就存在着很多优秀的女性艺术家,用手中 的画笔述说着心灵。从中西方女性艺术历史的角度入手, 研究女性在几千年父权制社会的生存状况,虽然有很多 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却完 全淹没在男性话语中。中西方女性艺术家生活在相同的 困境下,却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女性艺术家 角色、创作题材和自觉意识的差异。通过对中西方女性 艺术共性问题、以及双方的差异研究后,总结出造成双 方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从而更清楚地认识中西方女性艺 术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
琳达· 诺克林(Linda Nochlin), 女性主义作家和艺术史家,纽约 大学现代艺术研究所艺术史教授。 1971年,她在美国《艺术新闻》 上发表论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 女艺术家?》,首次发起女性主 义艺术史的讨论。该文成为女性 主义艺术史的里程碑。她是第一 代女性主义艺术史家和古典女性 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
•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灿烂古国,但同时也是具有千年男尊女卑思想的国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开始排斥女性的地位,认为“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 自有文字记载最早的画家是帝舜之妹画骡。其后三国的赵夫人,唐代的薛媛,元 代的管道昇,明代的仇珠,马守真,薛素素。当时能名留史册的一般都只有达官 贵人,富人,名妓等。被分为闺阁派和青楼派。 王岳川教授说:“在历史上,传统男性中心观认为,女人无史。” ②
浅谈中西艺术差异
浅 谈 中西艺 术差 异
口蔡景红
摘
要 : 者从 当代 中西艺术发 展现状 出 笔
主义现代化 阶段 , 人们的精神追求 日益提
高, 艺术的发展 也空前 繁荣起来 , 式各 各
客观 性。
发, 以宏 观 的 艺 术 为 主 线 , 艺术 的 各 组 成部 分 以
基 础 之 上 又 有 了新 的 发 展 。 2 西 方 当代 艺 术 发 展现 状 .
定的特色 , 如建筑艺术 、 绘画艺术 、 诗歌
发具 有价值 。 当前 , 中西艺术发展程度不
一
艺术等 , 这其 中也成就 了不少 艺术 家。这 些艺术 家在 全世界 的 范围 内享有 很高 的 声誉, 尤其在 诗 歌 艺术方 面 , 屈原 的《 楚
1 艺术 教 育差 异 .
二、 中西 文 化 艺 术 差 异 的 历 史 根 源
中西艺术文化差异 的根源在哪 , 一直 是 诸 多 艺术 学者 想要 详细 研 究 的问题 。 在《 浅谈 中西文化 艺术 差异 的根 源》 一文
中, 作者就指 出中西 艺术文化差异 的历史
艺术教 育对于 每个人 都是 非常 重要
建设 、 学器材配备 以及 艺术教 育科研等 教 方 面也取得 了许多成果。 2 艺术审美差异 .
涵在 整体 上必然 要更深 厚一 些。我 国的 艺术作 品无论是 绘 画、 音乐 、 歌还是 散 诗 文 、 筑 、 塑, 建 雕 庞大 的数量造就 了历史的 沉淀 , 也正是这种历史 文化的聚集使 得 中
界” 。如 , 山水 画、 音乐、 诗歌都 生动传 神 地将 意境 与心灵 、 神形 与 志 向表达 出来 。
入地 分析 、 了解 中西 艺术差异 , 不但对 于
关于中西方两种美学观的比较论纲——隐秀说和显隐说的相似性及其成因初探
A Comparison between "Yinxiu" and "Xianyin":the Abstract Unity of the Two Theories in the West
and China
作者: 杨继勇[1];杨献捷[2]
作者机构: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
京100029
出版物刊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9-11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 隐秀;显隐;艺术哲学;审美;方法论;《文心雕龙》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学、文论和美学学科建设应如何继承传统、借鉴中外,这通过学说之间的比较研究可获得启示价值。
比较中国古代美学隐秀说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显隐说,可发现其间虽然反差巨大,但审美原则、审美思路、表达方式和方法论等却具有多方面相似性,所用范畴具有形而上的及难以推论、阐释之特征,都具"万物一体"的审美境界;其本体论相近且审美路径都纳入了非现实的变量;都围绕着显-隐互动线索而抽象统一性相通,即本于显(显现、秀)-隐(隐蔽、遮蔽)二重性共时而交互的运作,究其相似的成因都和老庄之道有些关联。
据此,还可证文艺美学、艺术哲学建设若在坚持主客体对立的方法论基础上联系本体论,亦可发现新的思维路径而增强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的开始是58新潮以后,这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当时,以中国改革开放为背景是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的必然原因。
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人的行为受到严重的限制,当时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的迫害,所以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必然意味着人们解放思想,表达自我的一种艺术方式。
所谓当代艺术,就是今天的艺术,艺术跟设计的区别就是,艺术是表现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是表现自我、抒发个人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设计是服务于大众的,设计作品本身就是以大众为主体,以受众人群为主题的表现形式。
如果一件设计作品传达不出自己的主要内容,让主要的受众人群理解不了设计师的主要意图,那就不是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反之,对于当代艺术作品来说,因受众人群在不了解当时艺术家的背景而不理解作品的意图是很正常的。
所以说,要想理解当代艺术作品,就要了解当代艺术家的成长环境、所处时代的生活状况,这样才能完全理解和解读当代艺术作品。
关键词:当地艺术;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以中国当代艺术家靳埭强与国外当代艺术家比较。
首先,要以理解中国的时代背景和中国文化作为前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中国当代艺术。
外来文化影响中国思潮,中国文化百废待兴,各个艺术形式百花齐放,人们接触外来新事物、新思想,社会面貌正在以翻天覆地的形式改变着。
特别是外来的新思想、新文化冲击着人们内心的束缚,人们渴望表达自我,展现自己的个性,突出创新,迎合当时的时代新潮流,许多当代艺术家悄然而生。
以他们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家一步步突破当时禁锢人们的思想观念,为新生代的艺术形式托起胜利的曙光。
当时的艺术形势与格格不入的政治观念有所冲突,也是随着中国当时改革开放的新思潮,当代艺术才日益强大。
当代艺术的发展与中国的政治格局息息相关,政治形势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形势比较稳定,所以中国的当代艺术就在这样成熟的环境下悄然诞生。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我们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中国当代艺术的本质和内涵,也要学习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如何反映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的,要从中国当代艺术的现象看到中国发展的本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中国当代艺术的开始是58新潮以后,这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当时,以中国改革开放为背景是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的必然原因。
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人的行为受到的严重的限制,当时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的迫害,所以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必然意味着人们解放思想,表达自我的一种艺术方式。
所谓当代艺术,就是今天的艺术,艺术跟设计的区别就是,艺术是表现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是表现自我,抒发个人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设计是服务于大众的,设计作品本身就是以大众为主体,以受众人群为主题的表现形式。
如果一件设计作品传达不出自己的主要内容,让主要的受众人群理解不了设计师的主要意图,那就不是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反之,对于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来说,因受众人群在不了解当时艺术家的背景而不理解作品的意图是很正常的。
所以说,要想理解当代艺术作品,就要了解当代艺术家的成长环境,所处时代的生活状况,才能完全理解和解读当代艺术作品。
国外当代艺术的诞生相对中国来说是比较早的,首先思想上比中国要更多元化发展,文化要更包容性,思想更开阔,政治更稳定。
世界的当代艺术反映了一定的生活现状,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的当代艺术迅速发展,以后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世界的当代艺术发展更为稳定,即使是在战争年代也不足以阻碍当代艺术的发展,外国的思想境界要比中国更激进一些。
例如,杜尚的《泉》中,创作者以小便池为元素,把小便池放在展厅中,让人们去艺术批判,杜尚认为的当代艺术是生活中出现的元素,实在不必加以创造和修改。
小便池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展厅内,让人们去观
摩欣赏,形成一种艺术形式,这就是当代艺术。
这件作品一开始是被艺术家协会拒绝的,他们不知道这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艺术家大师杜尚的作品,后来在艺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思,到底什么是艺术,艺术和生活有什么关系等。
杜尚的作品反映出我们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忠于生活,跟生活有息息相关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向我们很好地展示了什么是艺术,如何理解当代艺术作品的切入点和重要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当代艺术家平面设计师说过,设计不是单纯地把艺术元素放到作品里,而是要在作品里体现中国元素。
中国文化跟艺术到底有什么关系?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基础,是艺术的积淀,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中国的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很好的艺术表现元素,如中国的书法、水墨画、剪纸、戏曲等等,以及各个地区的区域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各有千秋。
虽然艺术是不可以用传统文化衡量的,但随着世界的文化大战,尤其是亚洲的文化,如日本及韩国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抢夺,我们作为中国的文化分子,难道不应该发挥我们出众的设计才华?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很多大型赛事设计上,通过中国的汉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
当代艺术家必须具备本身的内在修养,不能连自己本身的中国文化都有待提高。
清朝的时候,中国处于落后,日本先向西方学习立宪,经济发达,我们的清政府落后了几十年,让我们中国晚了别人几十年。
主要是文化上的落差,小国有小国的好处,文化上求精,中国的文化需要我们很好地整理。
陈幼坚、靳埭强等人明白这个道理,处在香港这个中国最早中西融合的世界里,提出中西结合的艺术方式,至今艺术在中外设计角度来说还是非常耐看。
中西结合是清朝封建推翻后,中国有志人士一直很清醒的一种发展之道,全是西方的不适合我们中国人,全部中国的也不适合世界,只有中西结合的文化及艺术才是正道。
回想当代艺术的起点,中国当代艺术以西方当代艺术马首是瞻。
盘点中国古代发展的历程,中国的当代艺术真的是一味模仿西方吗?当代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推翻再创新的过程,而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以博大渊远的中国文化为背景的,靳埭强作为一名中国著名的设计师很好地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代表中国的传承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