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探讨
游客偏好视角下山地城市滨水绿道景观优化策略研究——_以泸州沱南绿道为例
04摘要:山地城市独特的地理、文化和自然资源特征使得其绿道规划需求与平原城市有所不同,而滨水绿道作为山地城市绿道系统中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空间的交叉区域,其规划相对复杂,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目前山地城市滨水绿道相关研究较少使用量化分析方法,且多从研究者视角出发,难以了解到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基于此,本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市沱南绿道为例,从游客偏好角度出发,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探寻景观因子对山地城市滨水绿道景观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为之后的山地城市滨水绿道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滨水绿道;山地城市;游客偏好;因子分析;沱南绿道Abstract: Mountainous cities have different greenway planning needs due to their geography, 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Waterfront greenways require complex planning and consideration of many factors. Current research on waterfront greenways in mountain cities rarely us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and often fails to understand users’ actual need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Tuo Nan Greenway in Luzhou, Sichuan Province from a tourist perspective.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f landscape factors on waterfront greenways in mountain cities through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propos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providing an idea for waterfront greenway planning in mountainous cities .Key words: waterfront greenway ;mountainous city ;tourist preference ;factor analysis ;Tuo Nan Greenway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3.05.004都铭 DU Ming 刘铁英 LIU Tieying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 310000(Zhejiang Sci-T ech University,310000 Hangzhou Zhejiang)收稿日期:2023-05-06作者简介:都铭(1973—),男,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遗产研究、城乡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刘铁英(1997—),男,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城市更新背景下滨水区弹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城市更新背景下滨水区弹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成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滨水区作为城市中极具特色和价值的区域,其景观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弹性景观设计理念的引入,为滨水区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城市更新与滨水区景观的关系城市更新旨在改善城市的功能、环境和品质,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
滨水区作为城市与水域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往往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
一方面,滨水区的更新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也为滨水区的景观改善提供了契机,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滨水区的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
二、滨水区弹性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弹性景观设计强调景观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和变化时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在滨水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弹性景观设计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滨水区容易受到洪水、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弹性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构建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提高滨水区的防洪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其次,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水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弹性景观设计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增强滨水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如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
此外,弹性景观设计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滨水区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提高景观的使用效率和适应性。
三、城市更新背景下滨水区弹性景观设计的策略1、生态优先策略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应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通过恢复和保护滨水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湿地、河岸植被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同时,合理规划生态廊道,促进物种的迁移和交流。
例如,可以在滨水区设置生态缓冲区,种植本土植物,减少人工干预,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此外,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质和土壤质量,提升滨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2、多功能融合策略将防洪、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融合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
滨水景观——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问题探究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问题探究【摘要】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需要充分的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城市滨水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其处于水陆交接处,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因而呈现出多样性。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对滨水绿地的景观进行设计,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本文就重点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字】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措施从当前的城市发展情况来看,规划者对于滨水绿地的设计,主要侧重于防汛、灌溉以及航运等基本的功能,较长采用的措施是截弯取直或者是高筑堤岸的方式,这样将不利于城市滨水环境效果的发挥,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滨水绿地的生态功能,是当前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设计问题进行探究。
一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要想更好的发挥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特色和优势,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式,并坚持一定的原则,下面本文就对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进行分析论述。
首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需要凸显地方特色。
地方的才是世界的,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因此在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挖掘区域地理、人文、植物特色,利用景观手法加以表达,对提高城市滨水绿地的活力、趣味、文化品味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过程中,可以在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使城市、道路与绿地景观巧妙而有机地融合,以简洁明快的造园手法,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明快清新、景观丰富而又适宜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滨水绿地。
其次,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除了要为城市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外,还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所以说人的感觉是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的,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滨水绿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怡人的亲水、健身、观景、游憩的场所,增进市民之间的人际交流。
滨水景观——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
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摘要:城市建设在设计规划滨水风光带景观时,应该综合考量包括文化历史、人情风土和城市地理在内的多方面因素,以便在城市特色风貌展现程度上做到最大限度化。
通过对城市滨水带绿地发展情况做出概述,并探讨如何设计规划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再结合具体实例,使整体设计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更为丰富实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规划1 概述城市滨水带绿地发展史所谓城市滨水带的定义,是指毗邻海洋、湖泊、河流的特定城市区域,组成部分通常为陆域、水际线和水域。
作为城市生活和城市生态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它的空间特点有方向性强、开放、自然等;它的特征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因素、功能复杂以及较多的公共活动等。
滨水绿地是城市滨水带的一部分,也称河滨绿地,隶属的范畴在城市公共绿地内,通常位于城市河道中间陆地或两侧,是人工仿造并结合,或造景而成的城市绿地景观的一种,也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将城市河滨的条状或零碎块状土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环境达到景观、文化和城市生态的要求。
上世纪中叶,外国的城市滨水带改造开发运动就已经开始了,诸如横滨MM21地区、悉尼达令港、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和巴尔的摩内港的建设和改造等,其获得的成功都是巨大的。
虽然国内较晚才启动滨水带绿地建设项目,不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现,比如武汉、深圳、长沙以及珠海情侣路滨水地带的二次改造,建设浦东滨江大道等等,可以说我国滨水带绿地开发的巨大序幕已经正式拉开了。
2 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设计规划的方法2.1 突出生态性城市社会人居环境在今天的主要矛盾之一便是其环境的生态性,同时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亟需改善以及强烈意愿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因此城市滨水带绿地作为公共绿地之一,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作用备受关注。
植物是组成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的主要部分,植被不仅仅是对营造城市生态环境所做弥补的一种手段,同时亦在设计滨水带绿地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设计探讨摘要概述了城市滨水带绿地的发展,并就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滨水带;绿地;设计原则滨水带绿地是城市的生态绿廊,具有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
建筑大师查尔斯•摩尔曾提出:“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脱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现就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讨如下。
1城市滨水带绿地发展概况城市滨水带是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腥毗邻的特定区域,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它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具有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空间特点和公共活动多、功能复杂、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等特征。
而作为城市滨水带的一部分滨水绿地,又称河滨绿地,它属于城市公共绿地的范畴,它一般位于城市河道两侧或河道中间陆地上,是用人工造景或人工结合自然、仿造自然而营造的一种城市绿地景观,也是一种对城市河滨的零碎块状或条状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手段,使其环境符合城市生态、文化、景观等要求。
国外城市滨水带开发改造的浪潮开始于20 世纪中叶,如著名的巴尔的摩内港、加拿大维多利亚港、悉尼达令港、横滨MM21 地区的改造和建设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国内滨水带绿地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各大城市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如浦东滨江大道的建设、珠海情侣路的开发以及长沙、深圳、武汉等滨水地带的再改造,也拉开了国内滨水地区开发的序幕。
2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城市滨水带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并具有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征,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开放空间。
2.1突出城市滨水带的生态性原则城市环境生态性是当今城市社会人居环境的主要矛盾,也是城市居民渴望要求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和迫切解决的一大问题,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公共绿地之一——城市滨水带绿地更加受人注目。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1. 引言1.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与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质量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城市的水体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化带和水体景观,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促进城市的生态平衡。
滨水景观设计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的温度,净化城市的空气,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水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代表着育人的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合理设计城市的水体景观,可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城市的文化传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保障。
1.2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包括与自然融合、注重生态环保、体现现代性和创新性、强调人文关怀与文化传承等。
与自然融合是指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和强化水体自然景观特色,使人们能够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
注重生态环保则是指设计中应考虑生态系统平衡和水体健康,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体现现代性和创新性意味着设计要符合当代审美观念,融入现代科技和材料,展现创新的设计理念。
强调人文关怀与文化传承则是指设计要关注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情感体验,同时传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使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综合这些特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保护自然、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正文2.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城市沿岸水域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范。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滨水带景观设计是指针对沿海或江河岸边的区域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以“望海映月”为题,探讨滨水带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实践,探讨怎样打造一个宜人的滨水带景观。
一、设计理念1. 体现自然美滨水带景观设计应该以体现自然美为核心理念,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河岸自然景观,构建生态廊道,打造绿色生态空间。
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和水域状态等,力求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打造出吸引人的自然景观。
2. 结合人文特色滨水带景观设计不仅要重视自然美,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打造富有人文底蕴的景观空间。
通过景观设计,将城市的文化韵味和历史魅力融入景观中,使滨水带成为展现城市魅力和品位的重要场所。
3. 体现功能性滨水带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功能性,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为他们创造安全、便利的休闲娱乐空间。
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结构,设计多样的功能设施,如游乐设施、休闲广场、健身设施等,提升滨水带的活力和吸引力。
二、设计内容1. 滨水步道在滨水带设计中,滨水步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步道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建造成林荫道、花草径等,使人们在散步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2. 休闲广场设计休闲广场是为了提供人们休憩、集会、娱乐的场所。
可设置凉亭、座椅、亲水平台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一个集休闲、游玩、观赏于一体的活动场所。
3. 亲水平台亲水平台是人们能够近距离接触水域的地方,可设置观景平台、垂钓台等设施,为人们提供欣赏风景、垂钓、观鸟等休闲活动的场所。
4. 游乐设施为了吸引家庭、孩子等群体,设计游乐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场、水上游乐设施等,丰富滨水带的娱乐功能,增加人们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
城市滨水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讨——以安徽休宁滨江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1项目概况 I .I 地理位置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与浙、赣两省交界,全县总面积21 51 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区县。休 宁县 区位优 势突出 ,交 通便捷 。 休宁滨江生态湿地公园位于休宁县城西南,毗邻休宁市政主干道 滨江 大道 ,是 休宁 通往 黄山 城区 的重 要交 通道 路。 12气候特征 休宁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 分明的特 征。年平均气温 15—16℃,大部分 地区冬无严寒, 无霜期 236 天。- ' 2- 均年降水量1 670毫米, 最高达 2706毫米 。降水多 集中于 5—8 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 长。 13项目规模 生态 湿地 公园总 用地面 积约 266000平方 米,其 中一号 地块 约 235000平方 米,二 号地块 约1 Ooo平方米,三号地块约30000平方 米。 2现状分析 及优劣势 分析 场地有以下几大特征,它们为设计提出了挑战和机会 2.1良好的自然禀腹 由于上游的山地和下游的拦水坝,使本段内的水位保持恒定,水 质清澈,设计地段内除部分被破坏和被占用外,两岸植被茂密,水生和 湿生植物茂盛,主要以莒蒲芦苇为主,东岸的乡土乔木尤其茂盛,多种 生物在此栖息。 22 “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 场地具有城郊结合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污水 流向水系,威胁水系卫生;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 场地的景观 风貌。 23使 用需 求压 力 目前这一地块的利用比较复杂,一方面,当地居民和村民继续以 原有方式使用,如开荒种田;同时,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缺乏管理, 场±也被低劣的建筑构筑物侵占。 2. 4开发 压力 由于良好的资源条件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很多采砂经营者的目光, 在水系沿岸分布多处采砂点,人为的破坏和无休止的- R- =采,给水系的生
山地大都滨水区城设计探索——以重庆渝中半岛城设计为例
山地大都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探索——以重庆渝中半岛城市设计为例一 、项目背景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3以上,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
重庆就是位于我国中部腹地最大的山地城市。
重庆都市区位于辖区西部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城市依山傍水,是我国著名的“山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都市区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地区,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贯穿全境,两江环绕,山水相间,道路依山就势,自由伸展,建筑依山傍水,高低错落。
受山体和水系的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呈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城市总体形象呈现出鲜明的“山、水、城”交融一体、大气而磅礴的立体城市特色。
将高层建筑分类,产生两个制高点至2020年的建设面积安排,以自然的地理条件为准在新世纪,重庆都市区总体规划提出了将重庆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知名,富有山城江城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活力之都、魅力之城。
”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都市区总人口将发展到9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80万,规划城镇建设总用地820平方公里。
重庆因水而兴,因商而盛,两江滨江地区是新时期重庆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区域,特别是两江汇合口的“金三角”地区将建成面向西部地区和重庆市域的城市中心,同时也将成为重庆山城、江城风貌的重要展示区。
为了塑造重庆城市中心的未来形象,重庆市先后完成了渝中半岛城市设计、江北城城市设计、南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渝中半岛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汇合处。
三面环水,一面通陆。
规划范围面积为9.47平方公里,岸线长约14.3公里。
渝中半岛是重庆“山城”、“江城”风貌的典型代表,同时渝中半岛又是重庆城市发祥地和城市商贸和金融中心,但是随着近十年来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建筑物遮山挡水现象频繁出现。
传统城市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城市中自然山水与城市的和谐关系受到损伤,城市的很多特色和个性正在逐步丧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和塑造重庆独特的城市形象,“显山露水”,体现“山城”、“江城”的个性,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城市景观设计,尤其是滨水带景观设计。
滨水带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
滨水带景观设计对于促进城市生态与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通过对滨水带景观设计的分析和研究,为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滨水带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促进城市景观升级滨水带景观设计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其美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的景观升级。
优秀的滨水带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市民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滨水带景观设计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带动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2.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城市的滨水带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滨水带景观设计可以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河岸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3.提升城市人文内涵滨水带景观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还可以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
如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体现,使滨水带成为城市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的体现。
滨水带景观设计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和文化交流的空间,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借助环境特色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的特点之一就是借助环境特色,充分挖掘滨水带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做到天然与人为的有机结合。
根据滨水带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特色,合理规划和设计景观元素,塑造滨水带的独特景观。
通过适当的景观绿化和植物配置,营造出滨水带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滨水带的景观更加清新自然。
2.注重环境生态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注重环境生态,以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和改善水质为目标,通过对滨水带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创造具有独特生态氛围的滨水带景观。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市河流和湖泊被重新规划和开发,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和休闲娱乐场所。
在这些景观规划中,滨水带景观设计极为重要,它不仅要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美好向往和需求,更要巧妙地结合城市的功能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本文将从这一设计案例出发,探讨滨水带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和设计思路。
1.景观设计的背景望海映月位于某市的城市湿地公园,这里环境优美,有着得天独厚的滨水资源。
由于地势较低,水土保持的难度较大,同时原有的滨水带设计较为简单,没有充分发挥这片区域的优势。
城市规划部门决定对望海映月进行滨水带景观设计,以提升这一区域的吸引力和功能性。
2.设计的核心要素在进行望海映月的滨水带景观设计时,设计团队确定了几个核心要素,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吸引力。
首先是生态保护。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必须在滨水带景观设计中保持其原有的生态特色,包括湿地植被、水生动物等。
设计团队在设计中注重了保护现有生态系统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用了生态友好的建材和植物,并设置了生态保护区,以保护该地区的独特生物多样性。
其次是景观体验。
滨水带景观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区域,更应该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规划中考虑了各种休闲设施和活动空间,如散步道、亲水平台、户外露天剧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市民需求。
设计团队还特别注意了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景观设施的长期运营和使用。
最后是城市融合。
望海映月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发展较为迅速的现代化城市,因此滨水带景观设计也要与城市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成为城市的重要地标和形象窗口。
设计团队在设计中注重了滨水带景观与城市其他节点的连通性和协调性,使其成为城市重要的休闲空间和旅游景点。
3.设计的实施望海映月的滨水带景观设计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划和施工,并于今年正式对外开放。
浅议滨水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设计
浅议滨水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设计城市的滨水绿化不仅仅是市民进行游玩以及观光的场所,同时也起到了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
因此对于滨水绿地的利用以及开发问题成为了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焦点。
文章就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对城市的滨水绿地在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及原则上进行了一些探讨。
标签:城市景观;滨水绿地;设计滨水绿地对于城市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主要就是因为滨水区的自然特征,首先由于滨水区域是处于陆地生态和水域生态的交接点,因此具有典型的两栖性,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作用,因此在生态上会呈现出多样性。
另外,在对于环境的净化上,可以称之为城市之肺,不但可以净化空气,同时对于污水的精华以及水源的涵养和气候的改善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滨水绿地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理想的观光娱乐以及休憩的场所,虽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但是,城市的滨水绿地仍旧是自然生态的典型。
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城市滨水区域,其改造和开发利用主要还是集中在防汛以及航运和灌溉上,这些基本功能其实并未发挥滨水区域应有的特性。
在这些开发项目中大多对城市水系进行取直,筑堤护案为主,而忽视了生态景观以及市民的休闲游玩的需要。
所以现在城市规划中有关滨水绿地的景观建设问题成为了首要问题,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协调其生态功能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1 设计上所遵循的原则1.1 多种功能兼顾滨水区域本身就具有着其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在其开发设计上应当兼顾防洪、景观、生态多种功能。
但是由于前些年的无度开发,使得工业以及生活污水严重的污染了城市水系,使得清河成了臭水沟。
而对于城市的滨水区域的治理就需要从水质这一根本问题上进行改善,消除黑臭现象,不但可以对区域生态进行大大的改善,同时也能够满足滨水绿地的景观和娱乐休闲功能,同时提高了城市的形象。
1.2 以人为本滨水绿地除了美化环境,展示城市风采,发挥其生态作用之外,同时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休闲娱乐场所,让城市的居民能够安逸舒适的与自然接触,进行健身游玩以及观景等活动,增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探讨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探讨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城市滨水绿地的概念,总结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设计原理,提出当前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最后以余姚市中山河两侧绿为例,尝试提出滨水绿地景观规划的一些探索,以期使滨水绿地有效满足防洪、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质量。
关键词:滨水绿地景观规划植物群落临水驳岸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及城市的发展与水密切相关,自然孕育了江河,江河哺育了城市,城市滨水区是自然的延续,是连接自然与城市的重要枢纽。
城市滨水绿地具备无与伦比的景观优势和公园特性,是城市滨水活动空间中的重要物质环境基础,是美化城市滨水区、满足人们亲水性的平台,是城市中理想的生态走廊,也是城市中高质量的绿色风景线。
一、城市滨水绿地的概念城市滨水绿地既属于城市公园绿地的范畴,具有城市公园绿地的形态特征,同时又属于滨水区,是城镇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带状绿地空间,是城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是一个包含水域和陆域,富含丰富的景观和生态信息的复合区域。
滨水绿地以防洪、生态、景观、休闲为主要功能,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然性和亲水性。
二、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滨水绿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怡人的亲水、健身、观景、游憩的场所,增进市民之间的人际交流,因而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考虑人们的需求。
(二)自然与人文统一,凸现地方风韵原则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强调在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过程中注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融合。
城市滨水绿地看似是一个休闲娱乐的休憩场所,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加以表达,充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城市景观特色保持历史文脉的连续性(三)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原则在对城市滨水绿地进行设计时,应将城市滨水绿地看作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而不应仅将其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不能只顾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而忽略了城市滨水绿地对整个城市发展的影响。
南方山地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探讨
南方山地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探讨摘要:本文以湘西自治州吉凤经济开发区“一江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为例,试图探讨南方山地城市中滨水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以期为滨水空间成为山地城市的核心公共空间继而使城市整体环境得到改善提供一些借以思考的方向。
关键词:山地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1.引言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的69%,而对所有的山地城市而言,从最初的城市选址、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确定、城市取水点与居民区的划定等,到城市形成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城市滨水空间在其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山地城市是一种具有特殊场所特征的建设基地,而山地城市中的滨水空间由于其稀缺性与丰富的高差和空间关系,给置身其中的人们带来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
与平原地区进行城市建设相比,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城市中,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除了满足清晰的功能布局、良好的交通组织、适宜的建设密度等要求以外,还应以独特的空间处理方式对整个区域在空间上、风格上、形态上形成一定的秩序和节奏,做到完整而丰富、统一而又具有变化的整体城市空间风貌和景观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和城市用地的紧张使城市的滨水空间遭到污染和破坏,山地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成为保持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广义上来讲,其本身修建在大于5°以上的起伏不平的斜坡地上的城市即为山地城市,基于此,本文以湘西自治州吉凤经济开发区“一江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为实例,探讨南方山地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方法。
2.存在的主要问题南方山地城市的滨水空间自然环境秀丽,人文景色独特,近年来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仍需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滨水空间的构建理念和实践经验,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发展。
针对湘西地区滨水空间的现状分析,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一是设计理念和开发过程中摒弃了对传统的延续。
“山水相映”山地滨水景观带规划探索
“山水相映”山地滨水景观带规划探索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带的特点,以遵义市新火车片区湘江河景观规划为例,就自然要素的保护利用、特色人文景观塑造和创建活力滨水带三个方面阐述了山地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的策略,提出山地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应强调山地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山水特征。
关键字:山地滨水景观带;空间共享性;可达性;地域性;山水特征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ountain city waterfront landscape with features, with Zunyi city new the train kilometer Xiangjiang river landscape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elements,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shaping and create a dynamic waterfront on three aspects of mountainous waterfront landscape belt planning strategy, put forward mountain waterfront landscape the design should emphasize the mountain city of the “ natural “ and “ the humanities “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mountainous waterfront landscape belt; shared space; accessibility; region; landscape features1.前言山地滨水景观带是山地滨水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山地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对构建山地滨水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滨水空间布局结构、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土地利用价值、塑造富有地域山水特色的滨水风貌和建设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浅谈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园林设计方面的工作,结合某城市滨水区景观实例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景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观设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in landscape design, in combination with an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the example analysis, mainly in landscape plann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 滨水带景观规划与设计近年来,某河径流量日益减少,在枯水季节几近干涸,只有细细的流水蜿蜒在河床中。
河水水质发黑发臭,河滩已成了杂草丛生,垃圾污染严重之地,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滨水空间成了市民难以接近的场所。
为了加强河道管理,提高防洪能力,同时改善生态能力,增加城市景观水面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品位,美化人居环境,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决定对其生态环境景观进行综合治理。
1.1规划设计思路某滨水区总体规划全长15.56 km。
一期规划长5500m,水面宽度350~400m。
该项目将河床断面设置为复式河槽,主河槽宽500m,作为主要行洪断面;河槽两侧平均宽约100m,按自然地形整理成一、二级景观平台,大洪水的时候参与行洪。
在主河槽内布设泄洪蓄水渠和泄洪浑水渠,中间由中隔墙隔开。
北侧泄洪蓄水渠为浅槽,渠内修建两道橡胶坝,中小洪水时蓄水,形成一个人工湖。
山地城镇滨水区设计研究
1 研究背景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说过:“人的一生中总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
”西部山地城市为了在经济上赶超东部城市,无论在旧城更新还是新城建设上,都不断地效仿和照搬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失去地域特色和城市生活内涵。
由于山地条件的复杂性,山地城市中滨水资源往往具有唯一性独特性,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核心区域。
在此本文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旧城中心区的滨河空间改造为实例,探讨如何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段,通过滨河空间的改造带动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
1.1土地利用有限性酉阳县城是典型的沿河生长的山地城市,山高谷低,依山傍水,但是这样的自然地形条件造成其土地资源利用的有限性,成为限制山地城市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由于当地居民长久的聚居生活模式,使得当地建筑多为一至两层的民宅,造成了县城中心区域建筑密度大、容积率小、利用率低的状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需求和土地资源缺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严重不足,滨水公共空间不断被压缩。
1.2山水城的隔绝1990年中期以来,高强度的城市开发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封闭性和压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缺乏整体控制的无序开发,导致城市被划分为各自独立为阵的地块。
每个开发商都在努力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断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以达到高容积率的开发模式。
不仅使城市的发展更加混乱,最严重的是侵占了城市公共空间,造成了山水城的隔绝。
城市建筑的连片建设不断的侵占着周边的山水,城市主干道(桃源路)虽然距河岸较近,由于大量沿街建筑的遮挡,使得市民既无法享受自然的滨河景观,又看不见外围自然秀美的山体。
其次,除了视觉上的隔绝,行为上的隔绝对人们的城市认知的影响更严重。
桃源路与小商品街垂直河岸区域连接的东西走向的道路密度明显不足,不仅造成必要的景观视廊的缺失,也无法形成便捷、可达性强的步行交通网络。
并导致滨河空间的公共参与性较差、生活性特征不突出,“不显山”、“不露水”、“不留人”成了酉阳滨河空间无法突出山地景观特色的重要原因。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探讨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与水体交汇的重要区域,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生态护岸景观设计作为改善滨水区生态环境、提升景观价值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有助于提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一些城市滨水区在长时间的利用和开发下,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已经丧失。
而生态护岸景观设计能够通过种植植被、设置湿地、修复水域等手段,恢复滨水区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有助于提升滨水区的景观价值。
滨水区因其独特的水景特色,一直是城市中备受关注的区域。
通过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可以优化滨水区的景观格局,丰富滨水区的景观元素,提升滨水区的景观品质,使之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吸引更多人来此游览、休闲、娱乐。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少见的自然景观,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可以改善滨水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其生态环境的舒适性和宜居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进行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时,应当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设计效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应当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在生态护岸景观设计中,应当尊重原有的自然环境,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应当注重生态效益、强调功能性。
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应当注重滨水区生态效益的提升,强调其功能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滨水区的生态系统功能,通过设置湿地、种植植被、改善水体质量等手段,提升滨水区的生态效益。
应当充分考虑景观效果、追求美学价值。
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应当注重景观效果的提升,追求美学价值。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滨水区的景观格局、景观元素、景观品质,通过合理设置景观节点、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丰富多彩的景观元素等手段,提升滨水区的景观效果和美学价值。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清溪河景观整治项目为例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清溪河景观整治项目为例赵樾(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摘要:重庆素有山城之称,复杂的地貌和高差给景观设计带来诸多挑战,特别是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
本文以重庆清溪河景观整治项目为例,充分研判片区发展规划、场地的现状条件及未来所需承载的功能需求,针对项目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提出山地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策略。
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为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地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4-0042-02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重庆北部新区,设计总面积约20.4万m2,南面与渝北区隔江相望。
区内山水环境保存良好,是重庆滨江地带中生态宜居潜力突出的重点区域。
2上位规划与现状分析2.1上位规划分析从北部新区总体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项目地应顺应新区快速发展趋势,应积极提供多种功能以应对北部新区整体城市发展要求。
除此之外,通过分析项目地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可知,场地具有绝佳的自然生态条件,易形成自然人文和谐共处的城市滨水空间。
2.2现状分析项目从多方面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对场地进行设计。
2.2.1项目周边建设分析现状周边主要以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
东北、东南方向已经建成和正在开发高档住宅项目。
2.2.2项目内部现状分析地形地貌:场地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场地竖向高差最大处达到30m。
绿化:现状植被多为竹、水生植物为主的植被,部分地表裸露。
排水:现状有部分排水沟,不成系统,在丰水季易形成积水,造成场地内涝。
道路:现状道路较为单一,多为石子路,河涌上游有慢行步道。
服务设施:现状场地内基本无驿站、廊亭、垃圾桶等配套的服务设施。
项目内部水文分析:根据防洪规划对洪水分析计算的要求,项目所在地相关的洪水位数据分别是百年一遇203m以及50年一遇201.3m。
山地城市滨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设计趋势
山地城市滨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设计趋势从城市发展史看,聚落的形成往往与河流、海洋、湖泊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平洋全书》中就有“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不然只是堡塞之处”之说。
水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然而人类的人口和经济增长给地球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本文介绍山地城市滨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设计趋势,其中“复合型立体景观”这一设计思路,是一种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城市生态系统等多方面进行有机叠加后所表现出来的景观。
它不仅有绿化功能,也融合了观景、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历史文化展示等诸多方面的功能。
标签山地城市;滨水;立体景观一、山地滨水城市的空间拓展在山地滨水城市发展历史中,城市空间的拓展过程可以概括为城市向山体拓展,城市向水面延伸和提高空间利用率三个阶段,且同时进行。
(1)城市向山体拓展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巨增,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但河谷地带没有足够发展空间,因此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建设用地就开始向内陆拓展,至今没有停步。
在山体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逐步从山脚向山体蔓延,最终遍布整座山。
(2)城市向水面延伸有山多有水,山地滨水城市有水环绕,一方面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增色不少,另一方面也对城市空间的拓展造成诸多限制,有利有弊。
但人都有亲水性,人类靠自己的智慧解决了这一难题,城市发展逐渐向江面延伸。
(3)城市的上天入地——提高空间利用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活动日益频繁,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城市建设密度不断增长。
在这种形式下,城市正在“上天入地”地“生长”着,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的运用将愈来愈广泛。
随着城市空间的三维集聚,城市空间格局显示出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复合型立体化协调发展为一条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出现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发展让人们对公共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景观设计趋势也朝着复合型立体化方向发展。
二、山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特点无论平原城市还是山地城市,滨水带都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线,它是城市向外展示的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两岸的自然
景观和生态环境。
( 2)滨江高速路切断了城市与滨水带的有机联系
滨江公路虽然解决了部分城市交通的问题,但同
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从目前看来,大部分的机动
车还是在市区内运行,滨江路虽然一般没有交通阻塞
问题出现,但是一旦与城市内部干道交接,就会发生各
种交通问题。滨江高速路下的空间因为长期处于光线
整体联系在一起( 图 2)。
( 3) 生态方面的价值
重庆是座有山有水的立 图 2 渝中半岛鸟瞰
如前文所叙述,滨水地段是人的各种活动发长频 体城市,具有典型的西部山
繁的区域,又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原因 地城市的特征。重庆滨江景观带主要分为沿长江景观
而成为生态敏感地带。在城市中的这个区域,水和陆地 带、沿嘉陵江景观带两段( 图 3),交汇于朝天门码头。
中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一半以上。对大多数山地 城市来说,水是城市兴起发展的源泉。我国的许多城市 都与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山林水网充分融合。山地 城市多为山脉、丘陵、高原地区,地形地貌复杂,从陆地 发展交通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 此从水上突破是通常被采用的方法,商业贸易因为水 上交通的发展而繁荣,城市也就顺着水系而成形。在这 种情况下,供人们聚会、交流、商贸、运输、停留的滨水 带港口就逐渐成为城市文化和历史的起源地。滨水地 段因为其独特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气形成了别具吸引 力的景观风貌。然而,城市大发展以及各种工业发展的 加快,给山地城市滨水带景观带来了遭受污染的破坏, 而且各种传统滨水文化都逐渐被人们遗忘或者被新兴 城市文化所代替。对于山地城市滨水带的景观规划设 计已经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既要运用传统山水
互相交接,生物品种繁多,生态多样性得意充分呈现。 ( 1) 两江滨水带交汇点—— — 朝天门码头
利用滨江地段的特殊地理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创造出
朝天门码头位于渝中半岛端头,处于两江交汇处,
城市绿核,通过构建城市中绿色通廊,向城市输送新鲜 是重庆的传统门户。朝天门广场建筑体量依附地形,以
的“ 活氧”,从而起到调节整个城市气候的作用。
关键词: 山地城市滨水带 重庆滨水带 滨水自然生态绿化 滨水区建筑
Abs t r act : Wi t h t he devel opment and t he expl oi t a- t i on of our count r y, t he ci t i es have i mpr oved a l ot i n many as pect s. At t he s ame t i me, t her e appear s s ome en- vi r oment pr obl ems . How t o keep t he envi r oment of t he wat er s i de i n t he ci t y i s s i gni f i cant t o t he ci t i es s eat ed i n t he mount ai nous ar ea t hat hol d s ome wat er s uch as r i ver and l ake . The wat er s i de i s not onl y t he wi ndows of a ci t y , but al s o i nvol ves s ome s ens i t i ve f i el ds of a ci t y. The l ands cape of t hi s ar ea can’t be deal t wi t h s ol el y but as an or gani c par t of t he whol e ci t y。Onl y by t hi s way, t hi s ar ea can gr ows cont i nual l y and heal t hi l y.
景轮廓线、山体近景轮廓线、山体远景轮廓线和天际线
八个层次的立体轮廓线。
( 2) 背山面水,梯度明显
重庆整个滨江休闲空间处于背山面水的优越地
势,景观视线甲为开阔,但是整个地区夏季水位和常年
水位差别较大,而且整个滨江区域梯度明显,可以利用
的空间比较局促。
( 3) 滨江建筑群与地形紧密结合
重庆的又一大特色即是滨江地段的建筑形式,高
机的联系在一起,所以重庆
山地城市的滨水带,有一定的陆地作为活动空间, 有“ 山城”的美誉。
因为其特殊的自然风光和地理位置而成为城市中重要
江对重庆来说,具有和
休闲景区。山和水可以相映成趣,互相辉映,山地城市 山一样的重要意义。长江和
的整体山形轮廓和地形与天然的水体融合在一起,在 嘉陵江绕城而行,整个城市
- 42 -
由此可以
总结出重庆山
地城市滨水景
观带的一些特
征和存在的问
题:
2、 重庆
滨水景观带的 特征:
图 4 朝天门
( 1) 层次分明,格局清晰
重庆的主城区内山形比较明显,这个城市走向中
间较高,从高到低过渡到江面。因此滨水空间呈现出多
个高差不同的景观层次互相交错的特色。重庆具有江
面线、岸线、滨江道路线、临江建筑近景轮廓线、建筑远
视与自然山
体的协调,破坏了城市滨水景观带和城市整体轮廓线
以及天际线的整体协调感。
( 4)滨江休闲空间缺乏真正的亲水空间
重庆天然的山势和水文特征,本来就使得亲水性
体现得不充分再加上设计中所运用的高大呆板的堤岸
Key wor ds: wat er s i de ar ea of hi l l y ci t y. wat er - s i de ar ea of Chongqi ng. The nat ur al envi r oment of t he wat er s i de ar ea. t he ar chi t ect ur e i n t he wat er s i de ar ea
退台的形式将城市轮廓线自然地从开阔的水面过渡到
( 4) 经济价值
解放碑密集的
滨水带景观具有独特的环境价值,带动经济的发 高 层 建 筑 群
展,为城市建设找准突破口,最终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 ( 图 4)。
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 重
庆最具活力休
二、重庆滨水带景观现状分析
闲 空 间—— —
1、重庆滨水带景观概况
滨水带更是与城市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结合在 由两条江分割成不同的部 图 1 重庆城区地图
一起,共同构成人气旺盛的滨水休闲空间。在这样的休 分,以渝中半岛为城市中心。
闲空间中安排各种不同的活动空间,形成独特的景观 “ 江行城中,沿江筑城”,从
风貌。山地城市滨水带景观涉及了文化、娱乐的各个方 重庆上方看整个城市时可以
山地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探讨
Di s cus s i on on t he Lands cape Des i gn of Wat er f r ont s of Upl and Ci t y 邓节Deng J i e
摘要 : 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 西部大开发也如火如荼的展 开, 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城市问题。对于发展中的山 地滨水城市来说, 如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控制好滨水区的自 然生态对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 滨水区既是城市 的窗口地区, 又是涉及到诸多敏感领域的地带。滨水带的景观规 划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处理, 而应作为整个城市、整个 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分析, 只有这样滨江地区才能 持续健康的发展。
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 的景观元素引入设计中,用现代的手法演绎出重庆的
然环境,让重庆有了与众不同的城市文化,同时也造就 传统历史文化,既继承的传统人文特色又吸纳了众多
了丰富多彩的滨江景观。
优秀的设计思想,成为重庆向外界展示的一个重要窗
重庆的整个城市的地形起伏不断,变化多端,整个 口( 图 5)。
城市文化的思想,又要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的理念,对滨 水地段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山地城市滨水带景观的主要研究范畴 1、山地城市滨水带的概念 山地城市陆地部分与城市中的自然水体接壤的区 域都被称作山地城市滨水带。山地城市滨水带涉及范 围不仅有山地特征明显的陆地部分,有水域部分,最重 要的当然是水陆交接的区域。城市中的这些既有水体 作为源泉,又有湿地和山地作为活动空间,与城市滨水 带景观生态的关系相当密切。这样的区域能否为城市 景观注入新鲜的能量,其生态质量的好坏将与城区生 态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滨水带在山地城市中的具有显 著的休闲空间特点,具有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 活动、浓厚的人文气氛等特点,因此滨水带是山地城市 中城市景观的核心部分之一。 2、山地城市滨水带的景观要素 山地城市滨水带的景观要素包含的内容非常多, 总结起来主要有:驳岸、斜面、平台、陡坡等代表性的山 地地形地貌,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传统的历史 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各种因素。其包括的范围不仅包含 水体、岸线的自然因素,而且也充满了人文情怀的概 念。因此在处理这些景观因素的时候,不但要关注水体 与周围环境的所形成的视觉形态,还要考虑山 - 水所 构成的特殊的竖向城市空间格局。 从上述可以看出,山地城市滨水带的景观空间是 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城市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影响 因素动同作用的复合功能空间,滨水带区域的景观规 划设计必须纳入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中,从而达到既 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又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调节作用的 目标。 3、山地城市滨水带的特殊价值 从古到今,山水都是文人智者灵感的源泉,山象征 着挺拔和威严,水代表温婉和灵性,能吸引人们各种活 动的开展。山地城市中的滨水带是城市形象展示的窗 口,是水上交通、各种活动的汇聚之地,也是城市防洪 的第一道屏障。城市中的这个区域生态环境非常敏感, 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具有相当的影响。山地城市的滨水 区域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