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49853e6c85ec3a87c2c5a9.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是陆地表面河谷内具有固定水道的常年性流水。
河流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一)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以机械侵蚀作用为主,它包括水流的冲蚀作用及其携带的碎屑物的磨蚀作用。
化学溶蚀作用占次要的地位。
按照侵蚀作用的方向,河流侵蚀作用分为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从而使河床降低.河谷加深的作用称为底蚀作用。
河流的底蚀作用的强弱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流速,组成河床的岩石性质及流水中的含沙量也有影响。
在各种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流速愈大,流水的冲蚀与磨蚀能力愈强。
侧蚀作用是指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两侧或河谷谷坡的破坏作用。
侧蚀作用的结果是使河谷展宽,使河床弯曲。
在河流的任一河段其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都是同时进行的。
但在河流纵比降较小的弯道河段中,侧蚀作用占主要地位。
这是由于弯道河段流水的惯性离心力,使主流线偏移并发生单向横向环流的结果。
在河流纵比降较大的直道河段中,底蚀作用占主要地位。
河水进入弯道河段后,水流受惯性离心力的影响,其主流线逐渐向凹岸偏移,至河弯顶部,主流线已紧靠凹岸,使弯顶的凹岸受流水的强烈冲蚀。
经过反复冲蚀,使凹岸壁底部被淘空并发生崩岸而不断后退,而凸岸由于不断沉积而前伸,其结果是河曲也不断加大。
同时,随着河曲的弯曲度加大,相邻河弯也愈加靠近,使两个河弯的陆地形成曲颈状,在洪水期,由于水量突然加大,侵蚀能力也突然增强,水流会冲溃曲颈直接流入下一河弯,这一现象称为河流的截弯取直,被遗弃的弯曲河段演变为牛轭湖。
(二)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在其自身流动过程中,将地面流水及其他地质营力破坏所产生的大量碎屑物质和化学溶解物质不停地输送到洼地. 湖泊和海洋的作用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作用按其搬运方式可分为。
10二、河流的地质作用
![10二、河流的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e9a8c32cc58bd63186bd82.png)
2、河流的剥蚀作用的类型: 按其侵蚀作用的方向可分为: 下(底)蚀作用、侧蚀作用 (1)河流的下蚀作用(底蚀作用) 河流在垂向上对河谷底部的剥蚀作用。 特点和效果: ①加深河床和河谷。下蚀作用在河流的上游比 较明显,多形成“V”峡谷。典型例子是瀑布。
② 产生向源侵蚀(溯源侵蚀)和河流袭夺现象 ③ 河流到中下游,随河流坡度逐渐减小下蚀作 用逐渐变弱,趋近海平面时下蚀作用基本停止
(五)构造运动与河流地质作用
构造运动对河流的地质作用起到决定性 作用,特别是升降运动的速度、幅度决定了 河流地质作用的特点和强度。 河流阶地:河谷两侧不对称、断续分布的阶梯 状地形
复习思考题与作业
1、河谷要素有哪些 2、河流剥蚀作用的方式 3、什么叫底蚀作用,及其特点和效果 4、什么叫侧蚀作用,及其特点和效果 5、河流机械搬运的方式 6、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7、冲积物 8、河流沉积作用特点
介绍:碎屑颗粒的粒度分级
粒径(mm) >1000 1000~100 100~10 10~1 1~0.5 0.5~0.25 0.25~0.1 0.1~0.05 0.05~0.01 <0.01 粒 巨砾 粗砾 中砾 细砾 粗砂 中砂 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级
砾
砂
粉砂 泥(粘土)
(2)机械搬运的特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 度28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 大峡谷。
(2)河流的侧蚀作用 河流在横向上对河床和河谷两侧的侵蚀作 用。 特点和效果: ①加宽河床和河谷。 ②加大河床和河谷的弯曲度。 ③产生裁弯取直(截弯取直)作用。 ④在中下游侧蚀作用比较明显。
河流的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在河流的所有 河段中是同时存在的,上游以底蚀作用为主, 中下游以侧蚀作用为主。
§6.3+河流地质作用
![§6.3+河流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806d5a312b3169a451a459.png)
金沙江虎跳峡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运动→破坏河谷岩土体→侵蚀 据破坏方式: 冲蚀、磨蚀、溶蚀; 类型: 据侵蚀方向: 垂直侵蚀(向源侵蚀) 侧方侵蚀
下蚀作用
• 下蚀作用定义: 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使河床逐渐下切和加深 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下蚀作用。 • 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 流动着的河水及其夹带的固体物质对河床 底部的岩土体颗粒发生冲摧作用,若颗粒 的背冲推面(指向下游)有临空面存在时, 颗粒很容易被从整体上剥离下来而被流水 带走。河水的侵蚀是从下游开始的逐渐向 源发展的溯源侵蚀。 • 侵蚀基准面 : 河流下蚀作用消失的平面。
6)河岸阶地 在河谷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时 期的河漫滩,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与河流侵 蚀、堆积作用的综合影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 谷谷坡上,这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受地壳构造运动与河流侵蚀、堆积作用的综
合影响
阶地的类型 --据阶地
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1)侵蚀阶地-A 2)基座阶地 -B 3)堆积阶地:嵌入 阶地-C、内迭阶地-D、 上迭阶地-E 4)掩埋阶地-F 5)坡下阶地-G
河流侵蚀结果: 横断面上→ 形成河谷地貌→V型谷、U型谷
平面上→ 导致河流蛇曲、改道
九曲迴肠
三、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水搬运: 上游→下游,陆地→海洋
搬运的方式有:悬运、跃运和推运。
搬运过程特征
分选作用 磨圆作用
四、河流的沉积作用及冲积层 河流搬运
能量损失
沉积
冲积层
1.பைடு நூலகம்积层的特征
₤ ₤ ₤
五、河岸地区工程建筑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1) 河岸地区的主要 问题
凹岸的坍塌 凸岸的淤涨
2)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12第十一章_河流的地质作用
![12第十一章_河流的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d5df34580216fc700afd66.png)
第7讲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1.概述河流是陆地上永久性有固定水流,它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河流分不开的“母亲河”同时从自然界的角度,河流是陆地上最活跃的地质动力。
河流的地质作用是陆地上最强烈的外动力地质作用,流水的作用,是河水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各种改造。
一、片流、洪流和河流地面流水包括片流、洪流和河流,是塑造陆地地貌形态的最重要的地质营力。
片流和洪流统称为暂时性流水。
而河流则是常年性的线状流水。
1 .河流(river)在固定河道中流动的常年性线状流水称为河流。
2 .片流(sheet flow)下雨后沿斜坡流动的暂时性面状流水。
3 .洪流(flood current)下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
二、河流的动能E = 1/2 ×QV2 Q=流量 V——流速动能与流量、流速有着直接关系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断面的水量。
流速指单位时间内流通过的距离。
§2 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一、片流的地质作用1、片流的冲刷作用:片流沿整个斜坡将雨蚀作用产生的泥沙顺坡流动,同时冲刷坡面,导致整个山坡被剥蚀削低的过程。
冲刷作用的强度取决于:以黄土高原为例降雨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坡面物质的性质坡度(~40o最强)植被状况2、片流的溶蚀作用:以路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为例3、片流的残积作用4、片流的堆积作用与坡积物片流动能较小,将细小的泥沙移向山坡下部或坡麓堆积下来,形成坡积物。
坡积物分布于山坡下部,围绕坡麓批盖,形如衣裙状,称为坡积群1.片流与坡积裙大气降水3/1为地表水,最初覆盖地面沿斜坡均匀活动网状流——片流。
2.洪流与洪积扇片流进一步发展水量增大,在一些沟槽中汇集、浊流一但浊流便以自身冲刷使沟槽扩大,成沟谷。
沟谷中的浊水能量大(雨季)携带大量冲刷碎屑在沟口(山角处)堆积扇水,称浊积扇,浊积平原。
浊流反在雨季有水(发生)。
二、洪流的地质作用1、洪流的冲刷作用洪流:片流集中到沟谷中形成的暂时性流水。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abe9d6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f.png)
VS
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河谷地 貌和沉积物。河谷地貌包括峡谷、河 漫滩、阶地等,这些地貌特征的形成 与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密切 相关。沉积物则是指被河流搬运并在 下游沉积下来的物质,包括泥沙、砾 石等,这些沉积物可以形成各种类型 的沉积地貌。
02 河谷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河谷地貌的定义与分类
河流沉积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河流水量、流速、搬运能力以及河床地形和 岩性等因素。
04 河谷地貌的类型与特点
V型河谷
01
02
03
04
特点
河谷狭窄,两岸陡峭,形如 "V"字。
形成过程
河流在初期发育阶段,侵蚀作 用强烈,河谷不断加深和拓宽
。
常见地区
多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区。
代表河流
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段、雅砻江 等。
河流地质作用还对水资源的形成 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对于人类 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地质作用的过程与产物
河流地质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侵蚀、 搬运和沉积三个阶段。侵蚀阶段主要 是通过水流对地表岩石的冲刷和溶解 来破坏地表形态;搬运阶段则是将侵 蚀产生的物质输送到下游;沉积阶段 则是在水流速度减缓时,被搬运的物 质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表形态。
岸、河滩等地貌。
河谷地貌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地形坡度
河谷的地形坡度影响河水的流速和冲 刷能力,从而影响河谷地貌的形成和 演变。
岩石性质
河谷内岩石的硬度、成分等性质影响 其抗侵蚀和搬运能力,从而影响河谷 地貌的形态。
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的影响
水利工程
修建水库、水坝等水利工程,改变河流水位、流速等条件,影响 河流地质作用和河谷地貌。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 貌
河流地质作用概念
![河流地质作用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0d5bc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c.png)
河流地质作用概念河流地质作用概念河流地质作用是指河流在地球表面塑造和改变地形的过程。
它主要涉及侵蚀、搬运、沉积和河道地貌的形成。
这些过程不仅影响地表形态,还对水文特征、河流阶地和河谷地貌的形成以及河流沉积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1.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水流通过冲刷、磨蚀和溶蚀等方式对地表进行破坏。
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游,特别是山区河段。
由于流速较高,水流的动能较大,对河床和两岸的岩石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磨蚀。
随着流速的降低,侵蚀作用逐渐减弱。
2.搬运作用搬运作用是指河流将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下游的过程。
这些物质包括岩石、土壤、砾石和沙子等。
在搬运过程中,水流的速度和方向不断改变,导致物质的堆积和分选。
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物质的粒度会逐渐变粗,最终沉积在河床和河岸上。
3.沉积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是指在河流速度减缓或遇到障碍物时,水流中的物质开始沉积。
这些物质包括被搬运的岩石、土壤和砾石等。
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它们是河流地貌形成的基础。
冲积物的性质和分布规律对土壤的类型、农业利用和水文特征都有重要影响。
4.河道地貌的形成河道地貌是指河流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
这些地貌形态包括河床、河岸、洪泛平原、牛轭湖、河漫滩等。
河道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速、流量、流域地貌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5.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水位、流速、水温、冰期和水质等因素。
这些因素受到气候、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流量决定了灌溉和供水的水量,而水位则影响航行和堤防的安全。
6.河流阶地的形成河流阶地是指河流在垂直方向上对地貌的塑造作用。
当河流流经平坦的地形时,河水会冲刷河岸,并在岸边形成陡峭的岸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岸壁会逐渐向内倾斜,形成阶梯状的地貌,即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气候、地质条件和地貌形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7.河谷地貌的形成河谷地貌是指河流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塑造的地貌形态。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145df8910ef12d2af9e798.png)
黄果树瀑布上游河流图片
3.河流中游
• 河流的中段,一般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 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旁蚀力量 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 滩地出现。中游地区一般流经低山、丘陵 地区,河流流速明显下降,河流流经地区 形成较为宽阔的谷地平原 。
中游河段具有明显的山区河流特征
叶尼塞河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 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1.河流的流域范围 2.河流上游 3.河流中游 4.河流下游 5.河流入海口 6.小结
1.河流流域的范围
• 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的地面集水区和地 下集水区的总和。
Amazon
鸟瞰地球河流
2.河流上游
上游:直接连着河源,在河流的上 段,它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 下切力强,河谷狭,流量小,河床 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上游坡度 大,水动力强以搬运为主。山东日河流入海口壮观的黄河入海口
6.小结
• 河流是陆地上永久性的固定水流,它与人 类的生活生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河流 是陆地上最活跃的地质动力。河流的地质 作用是陆地上最强烈的外动力地质作用, 流水的作用,是河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 进行的各种改造。
塔里木河中游段220公里的河流
4.河流下游
• 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区。 河流的下段。下游的特点是河床宽,纵比 降小,流速慢,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显著, 浅滩到处可见,河曲发育。
下游风光
5.河流入海口
河流入海口,河口往往受水流冲击形成 冲击平原,使河道变宽 。河流注入海洋 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 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 海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称为三 角洲。
河流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
![河流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6ace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2.png)
河流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一、河流侵蚀河流侵蚀是指河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水流的冲刷和磨蚀作用,对周围的地表地形进行侵蚀的过程。
河流侵蚀是地表地形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水流冲刷水流冲刷是指由于河水的流动剧烈,对河床和河岸进行的冲击作用。
水流的冲刷作用对于地表地形的侵蚀非常重要,它能够将河床和河岸上的颗粒物质冲刷走,改变地表的地形特征。
2. 水流磨蚀水流磨蚀是指由于河水运动中水流中携带的泥沙颗粒对岩石等地表材料进行的磨蚀作用。
水流中的泥沙颗粒在流动中能够对地表地形进行磨蚀,形成不同的地貌特征。
二、河流沉积河流沉积是指河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运载的作用,在河床和河岸上进行泥沙等颗粒物质的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是地表地形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泥沙沉积河流运载着大量的泥沙颗粒,在河流的流动过程中,大颗粒物质会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河床和河岸上的沉积层。
这些沉积物质对于地表地形的改变和地貌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三角洲形成河流在进入湖泊或海洋时,会在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
河流在河口处的泥沙沉积会形成平坦的三角洲地带,对河口地形进行改变,形成独特的地貌特征。
三、河流地貌形成河流地貌形成是指河流在长期的地表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地貌形态的地域。
河流地貌形成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地质过程之一,对于地表地形的形成和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峡谷地貌峡谷地貌是指由于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陡峭、深邃地表地形。
在长期的河流侵蚀作用下,河流能够将地表岩石进行剧烈的侵蚀,形成陡峭的峡谷地貌。
2. 河谷地貌河谷地貌是指由于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单一河流穿越的地表地形。
河谷地貌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地貌形态之一,它对于地表地形的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河流地质作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河流作为地球上的重要地质地貌特征,对地表地形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河流演变
![第五章河流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3fef911276c66137ee06193c.png)
第六章河流演变第一节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发育过程一、河流地质作用1.侵蚀作用河道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破坏河谷、加深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
按侵蚀作用方向,又分垂向侵蚀(下蚀)、侧向侵蚀(旁蚀或侧蚀)和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三种情况。
2.搬运作用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泥沙),不停地向下游方向输送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能力巨大。
据统计,全世界河流每年输入海洋的物质总量约200亿吨。
3.沉积作用河水在搬运过程中,一部分泥沙从水中沉积下来,此过程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
其堆积物叫河流的冲积物。
二、河流的发育过程在地貌学领域,河流发育和水系形成的时间尺度一般是以地质年代计。
一条完整的河流水系,从初生到趋向成熟,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缓慢形成的。
河流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
图6-1可用来说明河流的一般形成过程。
其中,图(a)表示在陆面上受近代地壳活动的地形控制而形成的一条河流,水流在阶梯状瀑布中,强烈地磨蚀着基岩河床,此时的河流发育属于幼年期阶段。
随着流水侵蚀的均夷作用的进行,湖泊、沼泽消失,峡谷加深,支谷延展,河床坡降逐渐减缓(图(b)),河流发育处于青年时期。
往后,泛滥平原逐渐发育,河谷进一步拓宽,干流显现均衡河流特征,此时接近壮年期阶段(图(c))。
随着侧蚀的不断进行,泛滥平原带宽扩大,形成冲积性准平原,曲流河型形成,河流地貌发育进入相对成熟期或称老年期(图(d))。
再往后,又可能由于地壳运动、气候等因素影响,使河流侵蚀作用而重新“复活”,河谷地貌又现出幼年期的特征,表现出地貌上的“回春”现象。
(a)幼年期(b)青年期(c)壮年期(d)老年期图6-1 河流形成一般过程示意图严格说来,上述河流发育的三个阶段并不是时间概念,而只是把河流发育过程中出观的现象(地貌现象)概括为三个具有一定特征的阶段。
一般说来,一条发育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河流,它的上游往往具有幼年期的特征,而中、下游则具有壮年期和老年期的特征。
河流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河流的地质作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250cac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9.png)
河流的地质作⽤有哪些
主要有侵蚀作⽤、搬运作⽤和沉积作⽤。
河流沉积作⽤主要发⽣在河流⼊海、⼊湖和⽀流⼊⼲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
但⼤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
①侵蚀作⽤:河流的侵蚀作⽤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
河流侵蚀⼀⽅⾯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
另⼀⽅⾯,河⽔以⾃⾝动⼒以及挟带的砂⽯对河床两侧的⾕坡进⾏破坏的作⽤称为侧向侵蚀,⽽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河⽔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侵蚀的和⾕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
其中,⼤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中的各种化合物。
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
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当河床的坡度减⼩,或搬运物质增加,⽽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降低,河⽔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46f458e6529647d2728526c.png)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河流即河谷中的长流水,河谷又有v型谷和u型谷及碟型谷,河谷的不同状态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程度大小决定,河流上游一般呈v型,中游呈u型。
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有侵蚀,搬运,及沉积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即削高补低。
流水不断冲击河床,河水中沙砾磨蚀河床破坏土地结构,容易导致河床土体,岩石破碎,减少土地面积。
侵蚀的方式有溶蚀作用,水力作用,磨蚀作用。
其方向有下蚀,旁蚀和溯源侵蚀三种趋向。
河水垂直向下侵蚀可以加深河谷,河水冲刷河道两侧及坡谷,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的作用称为旁蚀。
溯源侵蚀是指河流方向向其源头方向侵蚀而加长的作用。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物质的方式有底运,悬运和溶运三种方式。
底运又称牵引搬运是指河床中沙砾等物质沿河床底部的搬运。
悬运即粘土,粉砂等细小颗粒物质由于流水的紊流作用而呈悬浮状态进行搬运。
溶运即易溶岩石和矿物溶解于河水中,以离子状态进行搬运。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的沉积原因有四种:(1)流速降低(2)流量减少(3)河流超负(4)河流底部平坦。
沉积物具有以下特性:由碎屑组成,分选型较好,磨圆度较好,分层性明显,韵律性清楚,具有波痕,交错层等原始沉积构造。
冲积物的地貌类型有心滩,边滩与河漫滩,三角洲。
当大量泥沙沉在水低,会影响航运,当大沙土沉积到一处,形成堆积物,又可以形成新的土地,要么人们说河流是土壤的形成因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15330e52d380eb62946d9e.png)
V
河流下切
冲沟系
二、河流的动能
河流具有动能,河流的作用取决于河流的动 能。而河流的动能大小与流量及流速有关。其 表达式为: E=1/2QV2(Q为流量;V为流速)
1、流速(flow velocity)-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
(1)河床的坡度;
(2)河床的横剖面形状和大小;
(3)负荷的类型。河流所携带的固体物质 称为河流负荷。
三、冲积砂矿
冲积物中有用矿物含量达到具有开采价值。 金沙江、黑龙江的沙金矿,广西沙锡矿、金、 金刚石、锆石、独居石。
第五节 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一、构造运动微弱地区 河流发展分三个阶段:
1 、初期阶段 ( 相当于上游段 ) :以下蚀作用为主,
地表起伏增大,河床坡度较大。纵剖面呈阶梯状,河
一、河流的形成过程
二、河流的动能
一、河流的形成过程
河流是由片流和洪流逐渐发育而成的。 1、片流(sheet flow):大气降水向下沿自然斜 坡均匀流动,其流速小,水层薄,水流方向受 地面起伏影响,无固定流向,成网状细流称为 片流。 片流对山坡松散层产生的破坏作用称为片流 的剥蚀作用。片流是一种在斜坡上的面状流水 ,流速慢,水层薄,它的剥蚀作用弱且具有面 状发展的特点,故又称洗刷作用。 现今许多地区出现的大量水土流失与片流的 剥蚀作用有关。
曲流河
河流蛇曲
河流的截弯取直:蛇曲河床相邻两个河湾
的距离不断靠近,当在洪水期,由于水量猛增,
冲击力加大,河水冲溃两河湾之间的河岸,河
水从上一个河湾直接流入相邻的下一个河湾,
这种现象称为河流的截弯取直。
牛轭湖: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的两个河口,
由于河水受阻发生沉积作用,称为牛轭湖。
第八章 河流地质作用
![第八章 河流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b017234b73f242336c5fdd.png)
阶地的类型
(1)侵蚀阶地(如图 A)
阶地由基岩组成,有时阶面上残留极少冲积物, 一般分布于山间河谷原始流速较大的河段,或分布 于河流的上游,切割不同的岩层。
(2)基座阶地(如图 B)
由基岩和冲积层两部分组成,基岩上部冲积物覆 盖厚度一般较小,整个阶地主要由基岩组成。它是 由于深切侵蚀作用的深度超过原有冲积层的厚度而 造成的。
2、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4)河流的凹岸受冲刷,留有适当的安全距
离,必要时采取保护河岸的措施; (5)应注意冲积物的产状,冲积层中埋藏有粘性土的透镜 体或尖灭层时,能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6)阶地上有古老的河床的沉积物和牛轭湖沉积物时,应
五、河岸地区工程建筑应注意的工程 地质问题
(2)凸岸的淤涨
河流的输沙一般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凸岸的 堆积主要来自于凹岸的冲刷,其主要动力是河流弯 道的环流作用。凹岸的崩塌与凸岸的淤涨在数量上 近乎相等,其结果将使河道在多年情况下作横向摆 动。 凹岸的间歇性坍岸后退,将会在凸岸形成一组集 中淤积带,称为鬃岗地地形。
五、河岸地区工程建筑应注意的工程 地质问题
1 河岸地区的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
河流是地表最活跃的外营力,它的侵蚀和淤积作用不仅塑造了河 漫滩、阶地等重要的地表形态,而且常对工程建设造成各种危害。
1)凹岸的坍塌
由于河流水流的作用,加上外界条件造成的土体强度减弱和风 化等,造成河流凹岸坍塌。 凹岸是受河流水流直接冲刷侵蚀的一侧,如图 所示。水流直接 作用于河岸,冲动河岸上的泥沙颗粒并将它们带走,或者水流冲刷 坡脚使岸坡的高度或角度增大,都会引起河流凹岸坍塌。
不断迁移。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
(2)据侵蚀作用的方向 垂直侵蚀:在河流上游地区,一般坡度较陡、流速较大,河流 向下切割能使河床底部逐渐加深。在向下切割的同时,河流向 河源方向发展,缩小和破坏分水岭,这种作用称为向源侵蚀。
6.3 河流的地质作用
![6.3 河流的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14c6770b4e767f5acfcebe.png)
6.3河流的地质作用侵蚀作用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下切侵蚀(磨蚀、冲蚀、溶蚀)侧方侵蚀(横向环流,地球偏转力)搬运作用悬移跃移推移(滚动或滑动)沉积作用河流作用一、河流的侵蚀作用1. 侵蚀作用的方式◆冲蚀:河水对河床岩石的直接撞击冲刷;◆磨蚀:河水以挟带的岩石碎屑对河床岩石的撞击和摩擦;◆溶蚀:河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进行溶解。
2. 侵蚀作用的类型(1)底蚀(下蚀)河流侵蚀河床底部岩石,使河床降低的作用。
◆顺坡而下的流水具有垂直向下的运动分量,坡度越陡,下蚀能力越强。
◆在河底滚动和跳跃的砾、砂、不断撞击河底,尤其是山区河流因巨砾不断撞击,河底加深很快,在洪水期尤其明显。
◆锅穴作用是由流水中急速旋转的涡流所引起的,它促使砾石像钻具一样作用于河底,河底上被钻出的坑,称为锅穴。
(2)侧蚀作用河水侵蚀河床两壁或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徒,河谷加宽的作用。
侧蚀原因:弯道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侧蚀发育地段:河流中下游(3)溯源侵蚀河谷向源头发展,增长河谷长度的趋势,称为溯源侵蚀(向源侵蚀)。
二、河流的搬运作用搬运能力:河流能够搬运的碎屑颗粒大小。
粒径大小与水流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搬运颗粒质量与水流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
搬运量:河流能够搬运碎屑颗粒的最大量,取决于流量和流速。
长江搬运:粘土、粉砂和砂,但数量巨大;而快速流动的山间河流,可携带巨砾,但搬运量很小。
三、河流的沉积作用1. 沉积原因河流携带的物质由于流量流速减小,使流水动能减少,搬运能力降低,造成河流搬运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
2. 沉积类型(1)河床沉积分选性: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分为分选好、中等和差三级。
磨圆度: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及圆状四级。
(2)心滩、边滩、河漫滩沉积心滩:河流由窄到宽处,流速减小,致使较粗部分在河底中部淤积,逐渐形成椭圆形或梭形,长轴平行于流向的心滩。
河漫滩:边滩变宽,加高且面积扩大的产物,在丘陵和平原区,其宽度在数米到数十公里以上。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bdf1e85ef7ba0d4a733b30.png)
第十章河流及其地质作用河流与自然循环河流是地球表面最活跃的地质营力,将大量水体及风化作用产物从陆地输入湖泊和海洋,是自然界水循环、碳循环和岩石循环中重要的环节和外部动力。
1、河流概述大气降水向下沿自然斜坡均匀流动,流速小、水层薄,水流受地面起伏影响大,无固定流向的网状细流-片流。
片流的搬运物质在山坡的低洼部位和山麓堆积,形成坡积物。
坡积物在山麓地带连成覆盖斜坡的裙状地形,称坡积裙。
洪流片流水层向沟槽集中,水层增厚,流水量增加,片流转变为线状洪流。
有固定流向,水流时断时续。
切割较深的沟谷称冲沟,将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山坡低平地带堆积,形成洪积物。
扇状分布者称洪积扇。
许多平行发育的冲沟在山前低平地带堆积,洪积扇扩大相互联结成洪积平原。
河流冲沟有充足的补给水源时,形成具有永久性水流的河流-河谷中的经常性水流。
河谷中常有流水的部分称为河床;河床中间的平缓部分称为谷底;谷底以上的斜坡部分为谷坡。
河谷的横剖面形态有三类:V形谷、U形谷和碟形谷。
河流的动能河流的水体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动能:E = 1/2 ×QV2Q:流量;V:流速河流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包括流速和流量;河流的动能是地质作用-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能量来源。
河流的流速河流的流速取决于河床的坡度-坡度陡则流速快。
河床横剖面形状:半圆形河床中流水与河床之间的摩擦阻力最小,宽而浅(碟形)的河床中流水的摩擦阻力最大;搬运的碎屑物类型:山区河流主要为砾石和粗砂,平原河流为砂、粉砂和泥。
河流的流量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过水面积的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
河流的流量随季节变化。
洪水期,河流流量通过支流水体补给急剧增加,枯水期,流量明显减少。
同一河流的流量向下游方向逐渐增加。
2、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以自身的动能并以搬运的碎屑物质破坏河床,作用方式有:水力作用-河流机械冲击力侵蚀河床。
磨蚀作用-流水以其携带的泥砂和砾石为工具,磨蚀河床。
溶蚀作用-流水溶解部分矿物和岩石,侵蚀河床。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f8680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3.png)
4.溯源侵蚀
5.河流袭夺
河流自形成之后,河谷有向源头发展增长河谷长度的趋势,这个过程称为河流的溯源侵蚀,也称为向源侵蚀。
当两条河流向同一分水岭溯源侵蚀时,有可能发生河流甲பைடு நூலகம்源侵蚀进入河流乙的河谷内,因甲河床比乙河床低,于是河流甲把河流乙的水夺走,这种现象称河流的袭夺。河流乙叫断头河,河流甲叫袭夺河。
第五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第一节 地面流水的概述
一、地面流水的种类
片流(坡流、面流)——面状无槽流水
1.暂时性流水
线状有槽流水
2.常年性流水——河流
洪流
二、地面流水的动能
由于重力作用形成流水的重力势能,并不断转化为动能:
第三节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经常流水或常年流水的河谷。
1.谷底——河谷底部平坦的部分分为河床、河漫滩。 河床——谷底最低处经常有流水的部分。 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谷底部分
2.谷坡——高出谷地两侧的斜坡 谷缘——谷坡上部的转折处。 谷麓——谷坡与谷底之间的转折处。
水上部分:顶积层——碎屑沉积具斜层理。
三角洲是重要的油气田分布区。
第六节 河流的去均夷化作用
河流通过长期的侵蚀与沉积改变着它的纵剖面,向均夷化方向发展。是河流衰老的过程。影响河流下蚀的因素一旦变化,河流获得新的能量,于是下蚀复苏。这种现象称为去均夷化作用或河流返老还童。
①地壳的升降运动:陆地上升使河床抬高或者海平面下降使侵蚀基准面下降,从而使下蚀作用增强。 ②气候变化:由于干燥转为潮湿,水流量增加,河流加速下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地质》——风化与河流地质作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V“形谷、峡谷主要是由( )形成的地貌形态。
A.底蚀作用;
B.侧蚀作用:
C.溶蚀作用
答案:A;
知识点:知识点9——河流地质作用
难度:4
解析:教材及讲义
2.“河曲”、离堆山主要是由()形成的地貌形态。
A.底蚀作用;
B.侧蚀作用;
C.溶蚀作用
答案:B
知识点:知识点9——河流地质作用
难度:4
解析:教材及讲义
3.阶地面与阶坡均为基岩组成的,称为()。
A.侵蚀阶地;
B.堆积阶地;
C.基座阶地
答案:A;
知识点:知识点9——河流地质作用
难度:3
解析:教材及讲义
4.阶地面与阶坡均为冲积层组成的,称为()。
A.侵蚀阶地;
B.堆积阶地;
C.基座阶地
答案:B
知识点:知识点9——河流地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