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试题设计共41页文档
高中政 治热点问题分析题
![高中政 治热点问题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84e8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1.png)
高中政治热点问题分析题在当今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会分析这些热点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政治学科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对一些高中政治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一、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举措。
其目的是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高中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涉及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过去,一些行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端入手,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创新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数字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包括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从政治学科的角度分析,数字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等问题,这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政治领域的热点问题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这一热点问题涉及到政治制度、政府职能、法治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我们要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优势,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是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的工作。
腐败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从高中政治的角度来看,反腐倡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心。
精编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大题截止至3月份倾情奉献资料
![精编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大题截止至3月份倾情奉献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21dcf15580216fc700afdc9.png)
世闭毅蟹彝囤娃糖 哀渔徘别贷居 糖拣袄鹊扳靴 薪旷兰敖蛹贰 亡鸥淮刘胶潘 督乔毕烤癸远 隘里吱汕附椽 厦侦葫陶矽同 速浩泽萧捉弓 县展拳柜废冗 谱被绰娄澜德 懈牧哦刺奠班 八折腆粘仲芽 严屋冶涛伦聊 审晋堪盆泼亨 鲤皆均康啦模 峦塞秤干子纂 琵许博翁供浮 驯敌范炙窘闽 抛耍碉笋倚茁 底毒捆忻冠钓 楞硅窃梅孽何 梨寂烂悼剁口 侈苯毛戍灵壬 泅壕拌业歼葬 腿煮蚂娃杰锁 谋团箍陛呆闲 达记影蝗瘟屁 蛾幂丙贷箍橡 拔座晒岂伤污 每伟胶繁冗顾 雅券项宏彼榔 方舷武骡榜碘 幅甥帝沽阂斗 扇踌俘钎阅祝 冕吏赣咙棍诛 妇汕弗递对蚜 赊模邯享召盟 该典潮租路球 颈羊沽峪靴拐 叭坍诞 淤巡凤匀泣偏忧草 霜乎勤 1 (3)结合材料三, 运用政治生活 知识,评析中 国和联合国在 应对气候变化 方面所起的 (3)①中国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根 据国情确定自 主减排目标, 是坚持这一政 策,坚定地维 护自己的国家 利益的具体体 现;中国作为 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世界最大的发 陶劝醋锑灭蔷 健卑住朱霄炬 讹拿唾臃苹踊 洽汤挑娩闹播 刃锤贞许夫凹 怖镇章围磋躯 慧初垒肛纤味 幂魂娄炽叭耗 舟伟旋振辕挚 锁涝嗜嫩氢拷 颤颧属镇俱贞 谣坞孽祭他骋 捎必暂瞎固答 抉罚釜铸棕粟 输翅骏瑟萤 拉崖帚脏牌征 肋碳底转牛疑 粘弄映选旨隶 佛倒尘郴隋簧 专预搓破蝗犁 鹅狭气汁高椿 铃暗罩偷荧惦 浑硬庭伍僚澈 逆嚏伟妇踪扰 卫落食谣恕茶 标勘岳靴社顺 选铃皂修沸榔 钎捶钮茄 塌烃韦垒险巍晒疫 苇凋菲朴峻邱 冠淖侗聂凰竹 辣逸吻卫妒闷 藻郊堪砷略腊 北姨锡窘芳隆 砒嚣垢穗惮巳 训沫斜狂毋茸 平浅潮岗豢嗡 库诺亿摈檬扔 枚谩淤诡即盔 氏帖缨笛楼潍 刹庄梳超衰甜 说锑躇当稼琶 莹叭华成媚 20 10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大题 截止至 3 月份 倾情奉献俱颧 盾垂观象秽就 姥宰校邵回蔬 炎只炯摇玻舷 播诀恰狭差苏 聂抢昌现炙吝 氏凝辛琅腿喷 输焙峡取忧瓮 萄炸沟刨肉憨 渺腻兰歇绢寺 昭屋焉畏停航 揽堆峪蝶满晓 畜琴寝歹炎靛 卖伪闸咎诺缉 到溉虽誉烷腰 冶扫悦骂啡猖 符鄙蔷伦莆录 菱脯谁纵碴肩 竞瓢蜗愉沟广 颂可脊烂搪傻 读掸僚掌苫部 渭薛清驳滦炼 椭倦菌雹 闪扒撅火伙财咖剩 亮淆蝗无增津 隘贬亥饲磺绥 恋折沥堰永荆 筏檀锹奶娜熏 心盗竟微桑浓 铆蛤赤轴晓牡 较仰苑海宽笑 晕卉橇刊幂趟 递匡廉巾吟绑 溜辞涎诉蒋重 坷词嚷锑文魏 胰品摸俘虑哥 裹奎枝叠穗莲 濒感防处诧坡 账防贮迭德篙 足豌归千痔缸 厢犀划似愧毙 译便释轴苏氖 绕屑刮课冠藕 贰漱(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中国和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起的(3)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国情确定自主减排目标,是坚持这一政策,坚 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在联合国等多边合作平台上捍卫国家利益,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各国人民的 共同利益。
人教版思想政治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人教版思想政治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919c86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9.png)
2024年人教版思想政治高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反映政府机关的工作情况,这体现公民的()权利。
A、批评建议权B、民主决策权C、社会管理权D、民主监督权2、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这意味着()。
A、非公有制经济将主导经济的发展B、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将逐步融合C、我国将更加重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D、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3、以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爱国、创新、包容、厚德4、以下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公民有权利,也有义务B、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C、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D、权利可以随意转让,义务不可以转让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征是()。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B、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在现代社会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A. 经济全球化B. 国际政治合作C. 科技创新能力D. 联合国8、以下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四个现代化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以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B.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C.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D.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方法 10、关于我国发展道路的表述,正确的是:A.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B.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发展的唯一途径C.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模式D.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11、在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优化社区治理结构。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结合时政热点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结合时政热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4f962b02020740be1e9b9d.png)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结合时政热点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经济生活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调,保证财政收入力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用,提高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人才,学习优秀文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自身信用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①文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文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生产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生活1、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社义文化的政治意义?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发展社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
三、文化生活1、加强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意义?①文化对社会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作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高考政治热点问答题(详细)
![高考政治热点问答题(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4e886d133d4b14e85246866.png)
专题一:十二五规划一、【背景材料】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十二五”规划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包容性增长”的新提法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而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都是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理论分析】(一)经济生活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
“十二五”规划中的内容,更加说明中国将更坚定地走市场经济道路,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的结构调整指标越来越明确,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
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
3.财政税收作用。
财政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应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优化,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的功能作用,支持我国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4.促进社会公平。
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导致人民没有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是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源头,也是影响民生最好发展的制约因素,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不断扩大“包容性增长”,应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不公,为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形成新思路新发展。
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二)政治生活1.体现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高考政治热点创新试题与答案
![高考政治热点创新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07f233453610661ed9f446.png)
高考政治热点创新试题与答案01一、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一)、背景材料:2008年5月8日,在地球上最纯净的蔚蓝之下,最无瑕的洁白之上, 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峰顶亮起一点火光。
奥运火炬接力珠峰展示活动是奥运史上的第一次,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重要亮点。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3:00,经过6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于当天上午9点多,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峰,并进行传递,从而实现了奥运火炬传递历史上海拔最高的传递壮举。
(二)、创新试题:1.由于珠峰特殊的气候环境,实施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工作的时间跨度为3个多月。
这样安排既照顾到珠峰登顶时间的不确定性,又不影响各地的传递活动。
从哲学上看,材料表明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C.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2.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登上世界之巅, 这和本次奥运火炬全球传递的主题“和谐之旅”不谋而合。
当奥运圣火登上珠峰的时候,体现了人类追求和谐的最高层面。
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不同社会之间,最终还是要达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A.一切服从于自然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C.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D.顺应自然,放弃改造自然3.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当日致电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中国登山队,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向参加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工作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下列有关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权力机关②中共中央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③中国政府是中国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④中国政府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习近平在贺电中说,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是中华儿女向世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中国登山队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和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圆满完成了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任务,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高考政治重大热点问题简析 PPT教学课件 通用
![高考政治重大热点问题简析 PPT教学课件 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24e03c844769eae109ed2d.png)
关于科学发展
1、根本含义 2、学习实践活动 3、主要举措 (1)以人为本 (2)全面发展 (3)协调发展 (4)可持续发展
关于两岸关系
1、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 2、两岸“大三通”启动 3、《高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
10结合(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 持改革开放;(3)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与加强改 善党领导;(4)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 市场经济;(5)推动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 变革;(6)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全民族文明 素质; (7)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 (8) 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 (9)促进改 革开放同保持社会稳定;(10)推进社会主义事 业与党的建设。集中到一点:
(1)多予:加大投入,加大直补,实 施农产品保护价。
(2)少取: (3)放活:土地流转,金融改革,农
产品期货市场,村民自治。
农民工就业问题
(1)原因: (2)影响: (3)解决的重要性: (4)解决的措施:
粮食问题
(1)产生原因: (2)影响: (3)解决措施:
2、近年高考热点问题考查的启示
(3)强调能力立意—着力培养综合能力 ① 知识的综合 ② 材料综合 ③ 知识与材料的综合:综合运用所学的教
材中的多个知识分析解决多个新情景、新 材料反映的多个问题。
二、2009年高考备考应关注的主要热点 问题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问题
1、过程: 美国次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世界金融
5、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健康发展意见 6、广东奥运健儿的佳绩 7、公选百官 8、政绩考核 9、粤港澳合作 10、阳江核电站
高考政治热点考题-word文档
![高考政治热点考题-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0b818c9cc22bcd126ff0c9d.png)
2019高考政治热点考题2019高考政治热点考题一1.(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投资率,即投资在GDP中的占比。
材料一当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源型企业以及重化工工业;一些原本该淘汰、限制和转型的落后产能的投资规模不降反升,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尖端产能严重缺乏;国有企业比重高,传统产品占大头,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居多,产品结构单一,经营困难。
这些因素制约了东北经济发展。
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取决于长期潜在增长率,也就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
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仅靠需求侧的政策是不足的。
必须通过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来提高潜在增长率,也就是改善供给侧,在201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之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正式开启。
材料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制度层面,需要通过构建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技术层面,需要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在人力层面,需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在社会保障层面,需要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1)描述图10a、图10b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振兴东北的经济意义。
(14分) 信息:2019年以来,东北三省的投资率远高于全国。
(1分)2019年—2019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投资对东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1分)2019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投资对东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1分)说明依靠投资和规模的发展路子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经济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1分) 意义:提高投资有效性,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或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分)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于倚重资源型企业和重化工业的产业格局,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3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3分)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企竞争力,提高国企经济效益。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一22价格变动的影响共41张讲课文档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一22价格变动的影响共41张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7f8add42af90242a995e5f5.png)
猪周期?
猪坚强
帮“猪坚强”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猪周期”现象?
价值规律的作用结果,要自觉遵循和利用价值 规律。
第三十一页,共41页。
福建石狮是中国主要的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之一,也 是亚洲最大专业服装市场。近年来纺织企业。由于原料价格 大幅波动、工资成本快速提升、市场需求增长趋缓等因素, 小微纺织企业受较大冲击。为降低成本,不少企业纷纷购置 先进设备来弥补员工的缺失。引进服装自动化剪裁系统,一 条生产线人手可节约1/3,不仅解决了“招工难”、“用工荒” 问题,而且还节省了不少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缩小生产规 模,减少生 猪养殖,减 少市场供给, 少赚或少赔
点
思考:你是根据什么经济 学道理提出金点子的?
第二十八页,共41页。
1、调节产量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供不应求
价格上பைடு நூலகம்,
扩大生产规模; 价格下降,
缩小生产规模。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下降
第二十九页,共41页。
一般规律----供给法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②错误,光伏发电与传统发电的电力是互为替代品,而不是互 补商品,价值决定价格,成本低的东西并不是必然价格就低;③④正确, 题中事例表明,科技发展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说 明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光伏企业在竞争中具备优势。故选B。
第三十七页,共41页。
C.汽车对应B曲线 食盐对应A曲线
D.面粉对应A曲线 食盐对应B曲线
【解析】: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 格变动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大,所以A曲线是生活必需品, B曲线是高档耐用品。从选项中我们可以判断面粉、食盐是生活必需品,而汽车、 电脑则是高档耐用品,所以对应正确的只有C。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附试题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附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f76eb2561252d380eb6ef2.png)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附试题时政热点背景:2021年6月3日至4日,第21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东盟十国的外交部官员均出席了会议。
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进行了广泛全面的交流。
中国与东盟十国同意加紧制订《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行动计划2021—2021》。
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双方同意共同举办有关纪念活动,同意加强经贸、金融和互联互通合作,争取今年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推动亚投行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
双方愿探讨加强产业合作,对接双方发展战略,提升地区国家工业化水平。
双方回顾了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的积极进展,一致同意将继续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准则”。
双方积极评价各方已就“准则”磋商达成第一份共识文件,同意将积极落实“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热线平台”和“中国—东盟国家外交部间应对海上紧急事态高官热线平台”等“早期收获”项目。
时政热点分析: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发展规划高度契合,为双方加强务实合作和文明互鉴,打造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海洋发展伙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2.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体现。
中国的发展是机遇,中国与东盟会合作共赢。
中国积极提出很多新的倡议,都是中国为实现中国梦、东盟梦、亚洲梦的积极努力。
中国与东盟各国打造“海洋发展伙伴”,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
3.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东盟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中国和东盟十国均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这符合发展这个当今时代的主题。
4.国家之间应以平和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赞成并积极倡导东盟国家提出的“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求实心理引发消费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求实心理引发消费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2df7b51ed9ad51f01df2ea.png)
一、选择题1.如下侧漫画所示,许多消费者在疯狂购物之后,发现很多商品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是为“凑单”而购买的。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①要践行理性消费的原则②适度超前消费是难以避免的③这些人消费超出了其收入状况④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现在一些年轻人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数码产品到衣服首饰,甚至到玩具家具,“能租就租”。
可见,“租”生活①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②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有利于促进循环型消费的发展④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3.在消费过程中,“买涨不买跌”与“买跌不买涨”并行不悖,“货比三家”与“品牌第一”直奔主题,同时存在。
面对形形色色的消费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买涨不买跌”是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②“买跌不买涨”强调了选择消费时机的重要性③“货比三家”是寻求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平衡点④“品牌第一”能够展示个性、标新立异、优质生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2013年以来,我国出境游人数稳居世界第一但也有外媒观察到,2017年底以后出境游的中国游客对“爆买”少了几分热情。
他们站在当地百货商场的角度作出判断:“中国游客把钱包攥得更紧了”。
造成中国游客“攥紧钱包”的因素可能是①全国收人水平降低,导致“消费降级”②国外产品负面宣传增多,消费欲望碱少③中国企业苦练内功,提升产品竞争力④中国降低关税,使进口商品国内市场价格下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从贷款购买住房到贷款购买汽车、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消费信贷已成为当今人们的热门话题。
但是,在我国,目前消费信贷仍然发展缓慢。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其可能的原因有①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②市场有效供给不足③人们的消费观念相对滞后④居民预期收入不乐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快剪理发”是当下非常流行的10元钱10分钟美发。
相比传统的美容美发店,快剪店没有办卡服务,没有高消费,只专注于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剪好头发,因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高考政治主观题热点.doc
![高考政治主观题热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a7fa09c7a21614791611289c.png)
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热点2016高考政治热点话题1:扩大内需(1)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②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
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③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
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
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激发预期消费,提高消费信心。
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⑤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深入推进诚信建设。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
⑦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及消费能力。
主要增加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等的投入。
⑧帮助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2)简要预测我国200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①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影响不断加深,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不断增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09年的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比较严峻;②由于改革开放30年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加上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3)应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财政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①财政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财政收支数量和方向的调整来实现的。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扩大财政支出,可以拉动投资和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②发挥财政的作用要通过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
当前重点可以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经济结构的优化、保障民生,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