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要求

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要求
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要求

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要求

公路最终的成品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质量的好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保证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根本措施是过程的控制和检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明确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检测和控制才能实现。

影响道路质量的因素很多,有设计方面因素、有建材的品质因素,有施工的因素,而施工质量又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技术素质,以及操作机械、施工工艺等有关,总之,公路最终的成品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质量的好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保证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根本措施是过程的控制和检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明确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检测和控制才能实现。

一、施工准备阶段

1、选择料场,生产或购买碎石、砂,取样送具有试验资质的公路工程检测试验室进行试验,并获取检测报告,产品各项指标必须合格。

2、选择合适的水泥厂家和品种,取样送具有试验资质的公路工程检测试验室进行试验,并获取检测报告,产品各项指标必须合格。

3、如涉及砌筑工程,还需取料场石料送具有试验资质的公路

工程检测试验室进行试验,并获取检测报告,各项指标必须合格。

4、设计、选用或(委托设计)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与所选用的合格的水泥、碎石、砂一并送具有试验资质的公路工程检测试验室进行验证试验或(委托设计),并获取检测报告,各项指标必须合格。

二、施工阶段

1、路基必须压实,且须检测路基回弹弯沉值,旧路改造路基回弹弯沉值应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设计值以内。

强调:路基回弹弯沉值检测由各指挥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共同组织、准备,主要是场地、弯沉车、人员、记录纸张等,在施测前2 天报告指挥部或监理并派人参加并签认。

2、在施工路基的同时,施工单位应选择好搅拌场地和设备,应采用集中搅拌拌合楼必须经指挥部、监理组同意后方可使用。

3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包括中线偏位、纵断高程、横坡、宽度、厚度等,同时应在

模板安装前1?2天报告指挥部、监理组,原则上应当派人参加平行抽检和签认。

4、施工过程抽检。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须按每70 ?200m 3抽检一组的频率进行路面混凝土抗折试件自检,指挥部、监理组

原则上应按施工单位抽检频率的10% ?20%进行平行抽检。

三、路面质量检验规定

1、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品质对路面质量有

决定性的影响,

这些检验项目是控制原材料质量指标要求所必需的。

2、拌和物的质量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弯拉

强度、平整度等

关键技术指标。

拌和物应均匀一致,有离析、外加剂成团或其他非均质现象的拌和物严禁用于路面摊铺。拌和物的坍落度最大允许偏差为± 10mm拌和坍落度应为最适宜摊铺的坍落度值和当时气温下运输坍落度损失值之和。

3、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检验

( 1 )施工单位应随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当施工监督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加大检测频率,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并宜按照规范附录的规定进行。

(2)每台搅拌楼所生产的拌和物,除应满足所用施工机械的可摊铺性外,还应着重控制拌和物的匀质性和各质量参数的稳定性。

(3)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弯拉强度和板厚三大关键质量指标的自检要求应符合其他相应规定。

①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检测项目,平整度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一般为不大于5mm。

②应从搅拌楼生产的拌和物中随机取样,并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 )规定的标准方法检测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

③应在面层摊铺前通过基准线或模板严格控制板厚,检验标准是行车道横坡低侧面板厚度和厚度平均值两项指标均应满足设计厚度允许偏差,同时板厚统计变异系数应符合设计规定。

④在混凝土路面铺筑过程中,路面各技术指标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应符合规范要求。

四、混凝土路面主要指标质量控制

1、抗折强度指标的控制强度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剪强度等。目前由于我国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尚无控制抗折强度的具体规定,因此,在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一般按抗压强度做配合比设计,按抗折强度作施工质量检验。

(1)骨料质量对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同质量、不同级配的混合料,其抗折、抗压强度的差异很大。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力学指标是抗折强度,它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因此在选用骨料及配比上应注重满足下列要求:

①粗骨料的强度应高于混凝土标号的 1.5 倍,其压碎值不宜大于20%粗集料(碎石)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 。

②碎石中含有粘土、淤泥、尘屑、硫化物和硫酸盐、有机质、

云母、轻物质及针片壮颗粒等有害杂质,要采取高压水冲洗等措施将其

控制在3%以内。

③表面特征及颗粒状要好。

④粗骨料中薄片状及长针状颗粒应控制在15%以内(细骨料可不加限制)

⑤颗粒级配要严格重视。总之,小尺寸集料必须用足,大尺

寸集料不能过多。这样才轻易全面满足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2 )水:清洗集料、拌和砼及养生所用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饮用水一般均适用于混凝土;非饮用水经化验符合下列要求时也可使用:(1)硫酸盐含量(按S02-4 计)小于2.7mg/cm 3;

( 2 )含盐量不得超过5mg/ cm 3;(3)PH 值大于4。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要考虑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外,还要考虑混凝土易脱水的程度和脱水过程中混凝土体积的压缩。脱水量越大,体积压缩量与脱水量之比(密实系数)越大,强度提高越多。但应注重的是这并不等于原始加水量(水灰比)越大越好。此外,真空吸水主要是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其最终强度影响不很大,但路面建成后要经受车辆长期反复荷载作用,所以还应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

在水泥的选用上,还需注重以下几点:

修筑水泥砼路面的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级的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