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明的心理健康成长之路》
小明是一名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的小学生,他在学习上一直非常努力,但是最近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也经常抱怨头疼或者肚子疼。
小明的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他们意识到小明可能需要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为了帮助小明,学校决定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首先,学校邀请了专业心理老师来给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课程里,学生们学习了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应对压力和焦虑,以及如何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课程中还包括了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组织了一些心理健康活动。
比如,在课间时间安排了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学生们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
学校还开展了一些家长参与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学习如何在家中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下,小明逐渐开始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快乐。
他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也更加愿意和同学和老师交流。
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家长也意识到,除了学习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学校更加重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小明也渐渐走上了心理健康成长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背景介绍:小同,男,12岁,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
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
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
家长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问三不答,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貌。
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
他不愿意开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
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
课后,多给他补习。
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构成,其实归根到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
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小狮子的自信心》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非常听话乖巧,但是在班上却总是不敢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连回答老师的问题都显得紧张。
这让他的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觉得他的自信心有些不足。
为了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学校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课程中,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让学生们了解到不自信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其中一节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小狮子的故事。
故事里,小狮子因为曾经失败的经历,丧失了自信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勇敢和强大。
但是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小狮子遇到了困难,身边的朋友们都鼓励他勇敢面对,最终小狮子克服了困难,并且感到了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勇气,重新获得了自信。
在课后,小明向老师倾诉了自己的内心困扰,老师耐心地倾听了他的心声,然后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勇敢面对困难。
同时,老师还在日常的教学中给予小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逐渐树立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渐渐地开始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勇气,他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更积极地参与班级和校园的活动。
他的成绩也在慢慢提升,家长和老师都为他的进步感到
高兴。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老师的关心与辅导,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树立了更强的自信心。
他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也更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这个案例也让其他的同学们受益匪浅,他们也逐渐明白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小学心理健康案例
小学心理健康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学校表现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
他
经常会突然大哭大闹,有时候还会打人或者摔东西。
在课堂上,他也变得越来越不安静,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会在课堂上注意力涣散,做事情也不够细心。
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觉得小明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
经过一番观察和了解,小明的家长发现,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小明的爷
爷因病去世了。
小明和爷爷的关系非常好,他对爷爷的离世感到非常伤心,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家长的鼓励下,小明开始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慢慢地情绪也开始好转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少见。
他们可能因为家庭变故、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给予关注和帮助,帮助孩子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应对情绪。
除了家庭和学校的关怀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专业的关注。
学校可
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们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
同时,学校也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此外,家长也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和生
活中的情况。
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的情绪表现,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家庭、学校和社会
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小学生的自信心小明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平常研究成绩中等,但他总是缺乏自信。
每次上台报告或是参加比赛,他总是显得紧张不安。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小明被选为班级代表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
我注意到小明的紧张情绪,决定帮助他建立自信。
我鼓励他多参加课堂活动,多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
同时,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他只需要发现并相信自己就可以了。
渐渐地,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开始改变,他开始积极参与讨论,不再害怕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朗诵比赛中,他克服了紧张,表现得非常好,最后还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个过程不仅让小明建立了自信,也让他明白了积极参与和努力的重要性。
案例二: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小红是个性格活泼的小女孩,但有时候她的情绪波动很大,一点小事就能让她情绪失控。
一天,她的好朋友因为一些小事与她发生了争执,小红非常生气,情绪无法控制。
我发现了小红的情况,决定帮助她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告诉她,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一些使我们不快的事情,但我们不能让这些事情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生活。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我们。
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小红开始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她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她开始尝试冷静下来,理智地处理问题。
这个过程让小红明白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也让她变得更加成熟。
案例三: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我们班有个名叫小华的学生,他成绩优秀,但却不善于和同学合作。
一次团队活动中,小华因为不愿意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导致整个团队的活动进行得不顺利。
我决定帮助小华改变这种情况,我告诉他,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的意见都值得我们去倾听。
团队合作的核心就是尊重和理解,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小华开始改变他的行为,他开始主动与同学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
在下一次团队活动中,他们的团队表现得非常出色,这让小华深刻地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案例一:小明的压力问题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业成绩一直很优秀,但最近却出现了压力问题。
小明的妈妈发现他越来越不开心,学习也变得不集中,于是决定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在心理辅导中,小明透露他感到压力是因为父母对他期望过高,要求他取得更好的成绩。
他常常感到焦虑和担忧,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和认可。
在学校里,小明的同学也常常用成绩排名来评价他,这增加了他的压力感。
在心理辅导师的帮助下,小明学会了一些减压技巧和认知调整的方法。
他开始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不需要一直追求完美,只要尽力就可以了。
他还学会了与父母沟通,告诉他们自己的感受和困惑,父母也开始更加理解和支持他了。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小明逐渐从压力中走出来,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
他不再为了迎合别人对他的期望而压抑自己,而是积极寻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且学会了面对挑战和失败,从中成长。
案例二:小华的情绪管理困扰小华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在家里和学校里都表现得很乖巧懂事,但最近却频繁发生情绪失控的事情。
他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甚至会摔东西,打人等。
经过一番调查和沟通,老师发现小华的情绪问题是因为他对学习的压力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认知问题。
小华在班级中的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他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同学,产生了自卑和沮丧的情绪。
为了帮助小华解决情绪管理的困扰,学校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课程,小华学习到了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的情绪调整等。
他还被鼓励去寻求帮助和支持,不要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
在与心理辅导师的沟通中,小华开始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他不再盲目地追求成绩,而是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他也学会了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并将其当作成长的机会。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小华逐渐学会了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不再因为小事而发脾气,而是能够冷静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他的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与同学和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9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三、表演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四、小品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五、幻灯出示判断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七、竞赛1.整理书包比赛;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一组:做糖拌柿子;二组:黄瓜凉菜;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主动、经常做家务2.课题:不要明日复明日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一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记录10篇
一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记录10篇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1一、个案基本状况婷婷,女,13岁,六年级学生。
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
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
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潜力差。
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
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一天乘接送车上。
下学。
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二、原因分析透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
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忙,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三、辅导过程(一)情感沟通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忙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家校合作。
透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状况。
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状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推荐他们综合思考李某的实际状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到达的目标,并帮忙他实现这一目标。
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
同时,我还和婷婷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推荐他根据孩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及时检查她的作业。
推荐家长对李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婷婷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
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婷婷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群众和伙伴的作用,透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1)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她笑了火车站小学一(1)班孙隽一年级开学了,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她小小的个子,每天来上学时,总是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放手,她那大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流露出那份惊恐和不安。
她不爱说话,课堂上也不发言,在学生齐读齐唱时,她只是默默地坐着,课间操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站着,脸上丝毫没有笑容。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这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在幼儿园时做操都不跟,在家依赖性强。
个案处理: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
一、尊重她,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
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上不适应,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把这个时期称之谓“断乳期”,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我认为非常重要。
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
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
要纠正她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她的自尊心,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
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1、在思想上开导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很爱他。
老师就是她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老师说,老师会帮你的。
她拼音学得不够好,就鼓励她说她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上课大声读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同学、老师都会帮助她,和她一起努力的。
每次做课间操,我都会到她旁边,告诉她,其他同学也和她一样不会做,都是跟着领操的大姐姐乱做,没关系的,只要动起来就好。
2、注意多表扬,不“语罚”。
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她看到希望,增强自信。
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对她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
情感目标:建立良好的自己形象,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行为目标: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塑造一个良好的自己。
活动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接纳自己。
活动难点: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活动准备:一把小镜子,《相信自己》光碟一张。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品:小明拿着刚发下来的考试卷子,背者书包垂头丧气地说:“又是不及格!”这时小强从后面追上来,冲他一笑:“听说要开运动会了,你这个体育健将可要多报几项啊!”小明却无精打采地说:“那有什么用,跑得再快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2、思考引发动机,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1)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2)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3)通过这个小品你能明白什么?3、师:偶尔一两次考试不理想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活动主体1、小品《照镜子》大致内容:两位同学按要求闭上眼睛,老师用染红的手指点一位学生的鼻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鼻子”。
接着再点另一位同学的额头,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额头二学生回答的同时,颜色已染到他们的鼻子或额头上了,他们却全然不知。
然后让他们面向全班同学,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们感到莫名其妙,后老师把小镜子递到他们手里,他们这才发现真相。
(1)、思考:刚才的小品对你有什么启发?(2)、师:脸上的脏东西,别人看得清,自己却看不见,用小镜子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让同学当一当这把小镜子,你会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2、同学眼中的我(1)学生自由找朋友,请这位同学说说他眼中的我有哪些优点或缺点。
(自由活动)(2)请几名学生说说听完之后的感受。
3、老师眼中的我(1)看看评价手册老师对你的评价(2)小组内说说感受(3)师:是的,只有把你身边的人或事当做一面镜子,才能采撷生活中的趣事,由此引发思考。
三篇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
三篇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案例一:建立积极的环境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在上一直表现不佳,成绩逐渐下降,甚至开始出现厌学情绪。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小明:1. 创造积极的氛围:教师通过鼓励和赞扬来增强学生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提供个性化辅导:教师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根据他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计划。
3. 培养技巧:教师帮助小明掌握一些技巧,如时间管理、记忆方法等,以提高他的效果。
4. 增强自信心:教师鼓励小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信他能够取得进步,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结果通过以上的教育措施,小明逐渐恢复了的兴趣,成绩也有所提高。
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对充满了积极的态度。
案例二: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背景小红是一个内向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她在与同学的合作和沟通上遇到了困难,经常感到孤立和不自信。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小红:1. 合作活动:教师组织小红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各种合作任务,鼓励她与他人合作、交流与分享。
2.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小红的情绪,培养她与他人的情感交流能力,增强她的社交技巧。
3. 沟通技巧培训:教师为小红提供沟通技巧的培训,教她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4. 建立友善的班级氛围:教师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友善和互助精神,帮助小红融入班集体。
结果通过以上的教育措施,小红逐渐克服了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困难。
她变得更加开朗、自信,能够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案例三:管理压力背景小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他面临着来自学业和考试的巨大压力,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小李:1. 健康心理教育:教师向小李传授一些缓解压力的技巧,如放松训练、呼吸法等,帮助他管理自己的情绪。
2. 合理安排作业和考试:教师根据小李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和考试,减轻他的负担,避免过多的压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表现活泼好动,与同学们相处融洽。
然而,在近期,小明的父母发现他变得比以前沉默寡言,情绪低落,
不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与同学交流。
为了帮助小明恢复情绪,学校决定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对小明进行个别辅导,了解他的内心感
受和问题所在。
在交谈中,小明提到他感到压力很大,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心理老师通过倾听和共鸣,让小明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与他渐渐建立
了信任关系。
在进一步的探讨中,心理老师发现小明因为学习成绩的压力倍感焦虑。
小明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如一些同学好,觉得自己很无能。
心理老师便给小
明讲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学习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的
观点,希望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与小明的交流,心理老师与小
明商量制定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寻求父母
和老师的帮助,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情绪。
他重拾了积极向
上的态度,重新融入了学校生活中。
小明的父母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
动表示了赞赏,并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通过专业的辅导和系统的教育,学生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
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
以下是一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生,生性比较胆小,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的同学不喜欢和他玩,觉得他很怪异,老师也常常批评他不好好听讲。
小明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关注,学校安排了心理教育老师与他谈心。
经过多次交流,心理教育老师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来,小明的父母从小就很严厉,对他的管理也很严格,这让小明感到束缚和压抑。
他一直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关爱,感到无助和失落。
心理教育老师制定了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安排小明参加一些小组活动,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
同时,她还与小明的父母交流,让他们给予孩子更多更合适的支持和关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了心理问题,表现越来越好。
他的成绩提高了,研究积极性也提高了,同学们也开始主动找他玩。
小明的父母也逐渐明白了如何与孩子相处,建立了良好的家庭关系。
此案例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干预案例,通过心理教育的方法,成功地帮助小明解决了心理问题,提高了他的心理素质。
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江川中心小学唐小霞
开学初,我发现我们班的李广源有一个不良的习惯,就是不管上课、下课他总是去伤害同学,一会儿把这个同学的手弄扎破了,一会儿又把那个同学的头给打了,随便打同学几拳都是常事.为此,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当面答应的很好,请老师相信他,再也不打人了。
可过不了一会儿,告状的同学又一个个来到我的面前。
有一次,他对一个女生拳打脚踢,原因就是那个女生不让他动自己的东西,并给他告
诉了老师。
老师批评了他。
为此,挨打学生的家长常找我反映情况。
同学们为了不被挨打,谁都不理他,远离他,为了不让他有打人的机会,课下,我经常亲自“看护”他,有时,他看老师在,就把墙作为发泄的对象。
他变得孤独易怒。
分析:本是一个很平常的孩子,他有着一般男孩子的优点和不足。
由于家长的对其疏于管教,当孩子犯了错误,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时,招来了就是一顿不分清红皂白的打骂。
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内心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在家挨了打,有气不敢出,到学校后,他就用打同学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怨气。
他认识不到自己的这种做法是不
对的,得到的只是那片刻的心理满足与心理平衡。
再加上我平时的教
学中,表扬与关注最多的是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对这些特殊一些的学
生却很少表扬和关注.尤其对该生更多的则是批评与教育。
其实,有的时候, 李广源上课总给其他同学捣乱,拿别人的东西,他的目的是想。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6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6篇)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篇一第二十一课把快乐带给大家一、教育目标: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助人为乐”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活动,明白为什么要关心、帮助别人,同时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别人帮助,走出困境,摆脱烦恼的快乐。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认识帮助别人自己才快乐的道理,学会如何把快乐带给大家。
二、导入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三幅画:第一幅画:小丽手里拿来起50分的成绩单哭了。
第二幅画:一位老奶奶摔倒了。
第三幅画:壮壮生病躺在床上。
教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一遍。
教师讲李素丽阿姨“肋人”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路娜同学和李素丽阿姨且人的故事中,已经看到并认识到,只要你把快乐带给了人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发现老人、残疾人行走时有困难,就立刻去帮且;发现同学学习有困难,主动去帮助;发现爸爸妈妈身体不舒服,要关心、疼爱和照顾他们。
三、课堂活动1、想想议议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讨论题为:A、路娜怎样把快乐带给别人?B、你向李素丽阿姨学习什么?C、你想做一个把快乐带给大家的人吗?目的是让同学们知道向李素丽阿姨和路娜同学学习什么,鼓励学生做一个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
2、想想说说教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分钟,然后说说你怎样把快乐百叶窗给同学?怎能样把快带给爸爸妈妈?怎样把快乐带给老师?目的是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把快乐带给自己周围的人。
3、观察论谈教师将一件事的两种做法编为“情景一”和“情景二”,并写在纸板上挂到黑板上。
教师: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扮演红红,请一位同学扮演妈妈,我旁白,我们三上人把纸板上的故事念一遍。
教师:“情景一”中,红红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情景二”中,红红做法对不对?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红红的做法对与不对。
4、想想谈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A、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他们什么时候最高兴?B、你何时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当时你的心情如何?C、被你帮助的同学为取得成功而快乐时,你有什么感受?教师:请大家想一分钟后,再谈谈上面三个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案例:张华,男,7岁,一年级的一名学生。
5岁时,爸爸、妈妈因犯毒被送进监狱,现由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奶奶都是退休工人,工资较少,生活较为艰苦,加上爷爷、奶奶年纪较大,只能照顾他的生活,无力辅导他的学习。
家离学校较远。
由于小小年纪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因此存在着较强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同学,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
同时,又存在着较强的求好心理,为了向同学们证明他很行,他经常招惹同学,抢走同学的东西,防碍同学的正常活动。
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在学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业经常不能按时的完成,作业质量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较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一、分析张华的具体情况1、家庭情况特殊,缺少父母的关爱2、有较强的自卑心理3、有较强的求好心理4、经常招惹同学5、抢同学东西6、妨碍同学正常活动7、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8、作业不能按时完成9、作业质量差10、上课注意力不集中11、较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二、确定目标行为1、每天晚上8点之前完成家庭作业(假设下午4点放学)2、每天作业得到良好的等级(待作业水平基本稳定后将良好提升到优秀)3、每节课集中注意力,不走神,保持注视老师的状态4、每天至少回答一次老师提出的问题5、明确学习目标,每次考试达到70分以上(成绩稳定后,目标成绩向上提升)6、每天和同学和谐相处①、不抢、不扔同学的东西②、和同学一起玩耍并且不捣乱③、不和同学打架三、强化物物质奖励:棒棒糖、彩色橡皮,铅笔,卷笔刀、悠悠球、铅笔盒、可供选择的笔记本、可供选择的漫画书、玩具等活动奖励:去动物园或者去游乐场玩、去监狱探望父母社会奖励:老师关爱的笑容、拥抱、抚摸、表扬、关注等四、代币制交换系统代币:老师特制的“你真棒”字迹印章行为表现(获得代币制数量)强化物(需要代币制数量)一天不抢、不扔同学的东西(+1)老师的特殊关注,如口头表扬、抚摸、投以赞许的目光等(2)一天不和同学打架(+2)一天都可以和同学一起玩耍且不捣乱(+3)棒棒糖、彩色橡皮、铅笔、卷笔刀(5)一节课不做小动作(+1)一节课不往窗外看(+1)悠悠球、可供选择的笔记本(20~30)一节课看着老师(+1)课堂作业得到“良好”(+2)铅笔盒、10元以下的玩具(40~50)家庭作业得到“良好”(+3)每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1)可供选择的漫画书(70~80)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5)认真服从老师的命令(+1)10元以上的玩具(120~150)帮助老师收发作业本(+1)抢、扔同学东西(-1)去动物园或游乐场玩(200~220)故意妨碍同学正常活动(-2)故意破坏班级公物(-5)去监狱探望父母(280~300)故意破坏同学的东西(-3)交换系统一(学校)行为表现(获得代币制数量)强化物(需要代币制数量)每天准时7点起床,7点半上学(+2)棒棒糖、彩色橡皮、铅笔、卷笔刀(5)每晚8点之前完成家庭作业(+3)整理自己的书包、玩具(+2)选择喜欢的水果或零食(15) 整理自己的床铺(+1)饭前便后主动洗手(+2)吃饭不拖拉,不让饭菜掉到桌上或身上地上与朋友一起踢球(25)(+2)随地丢垃圾(-2)赖床一次(-2)爷爷奶奶带着去公园玩(30)家庭作业不整洁(-2)交换系统二(家)代币兑换:本代币系统每周兑换一次,如果张华不愿兑换,可以积攒兑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1)个案信息:学生姓名:小明性别:男年级:三年级年龄:9岁辅导目的:探讨小明在学校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辅导过程:在本次辅导中,我与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交谈,以了解他在学校中的心理状态和问题。
1. 了解小明的问题我首先询问小明在学校中是否遇到什么困扰或不开心的事情。
小明透露他常常感到自己在班级中不被其他同学喜欢,他们经常取笑或排挤他。
这使得小明感到孤独、无助和沮丧。
同时,小明表示自己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这也增加了他的自卑感。
2. 探讨问题的原因为了更好地理解小明的问题,我进一步询问他是否有和同学们产生冲突或误解。
小明坦诚地说,他并没有主动与同学们发生争执,但由于他的背景与家境与其他同学不同,他感到自己在群体中与众不同,难以被接纳。
3. 鼓励表达情感为了让小明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我鼓励他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
小明开始倾诉他的忧虑和挫折感,他觉得自己努力学习却得不到认可,这使得他对学校产生了厌恶情绪。
4. 提供正面思维在倾听小明的表达后,我开始引导他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班级中的同学也许只看到了他的不足,而并没有发现他的闪光点。
我鼓励他进一步努力,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并逐渐树立自信心。
5. 培养社交技巧为了帮助小明改善与同学们的关系,我提醒他要保持友善、尊重和理解。
我与他一起制定了一些与同学交往的积极方式,例如主动与同学们交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等。
同时,我鼓励他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作为朋友,以扩展社交圈子。
6. 建立支持系统除了我的辅导,我提醒小明还可以向家长和班主任寻求支持。
我建议他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感受,并请求他们的帮助和关注。
辅导总结:通过本次辅导,我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他得到了倾诉和理解的机会。
我鼓励他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将心理压力转化为促进自己成长的动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精选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1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主持人:孩子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的心灵洒满阳光,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同学之间如何交往。
先来看情境表演:(二)、情境表演《跳皮筋》1.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小芳说:我不和小英一组,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小英听到小芳骂她,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
师:小芳她们为什么玩不到一块?小英又为什么会哭呢?谁来说说?(生充分说)生:小芳不合群,说别人。
因为小芳说她,嘲笑她,她受不了。
师:面对这种情形,应该怎样解决呢?生:小芳不应该说别人的缺点,同学之间应该和和气气。
(生充分说) 师小结:这几个同学说得很对,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
要学会尊重别人,不侮辱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原则。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看情境表演《上课铃响了》。
2.情境表演: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拥挤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同学不小踩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哎呀!踩我的脚干什么,你的眼睛长哪去了?”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
师:孩子们看完了表演,大家来说说,王小燕做得对不对?为什么?(生充分说)生:她爱生气不好,对身体有害。
生:那个男同学已经说对不起了,她还生气,谁愿意和这样的同学玩呢! 师小结:是,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小学
《美好的内心世界》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班上出现了一些情绪问题,老师觉得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于是,学校安排了一次专门的主题班会,邀请了心理咨询师来给学生们做心理健康教育。
在班会上,心理咨询师首先给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为什么心理健康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了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正确的表达和处理情绪。
此外,他还和孩子们分享了一些轻松愉快的情绪调节方法,比如做运动、听音乐、玩游戏等等。
在课程的最后,心理咨询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孩子们:“你们
有什么困扰需要帮助吗?”小明主动举手,他向心理咨询师和
全班同学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并表示需要帮助。
心理咨询师和其他老师都给予了小明很多鼓励和支持,同时也告诉他可以随时找到他们谈心。
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明的情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班级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和和谐。
学校也针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了心理辅导服务,并制定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以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建立健康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们认识和控制自己
的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1
给你肯定,发现你的自信
曹古寺小学郭颖颖在我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接任二年级的音乐老师,上课期间一群孩子太过调皮,但是只要我一声呵斥,孩子们还是会有所收敛。
可是偏偏有一个男孩儿却极其不听话。
竟然跑出了教师,当时我觉得这孩子真是胆子太大了。
我呵斥着把他拉回了教室,他怯懦的头都不敢抬,但能感觉到他对我的抗拒。
回来以后跟当时的班主任岳老师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叫宋硕豪。
班里的孩子们也告诉我让我不要搭理他,甚至童言无忌的孩子们叫他“傻子”。
这让我感觉到很震惊,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个孩子相处。
后来我接任了二年级的班主任,当我与孩子们越来越熟悉的时候,孩子们也渐渐对我敞开了心扉。
我发现这个叫宋硕豪的孩子身上有许多优点,他乐于助人,特别愿意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而且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有一次我在班里无意间表扬了硕豪,没想到他更愿意与我沟通了,在班里上自习的时候,我在讲台上备课,硕豪跑到我的身边跟我聊起了家常。
这让我很吃惊也很高兴,他竟然愿意主动与我交流了。
从那以后硕豪变的开朗了许多,也非常愿意与我交流,曾经一个被小伙伴不重视的孩子,现在在班级里也有了自己的朋友,那么这个特殊的孩子也变的不那么特殊,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好的,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增强自信心什么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指自我评价偏低。
按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
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
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
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一书中的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
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
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
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学生基本情况:
去年,我新接的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刚,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
”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劳动时“胜利大逃亡”,教育处分毫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心理问题与根源:自尊自卑。
矛盾交织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可是他们又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冷嘲热讽,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刚同学比较内向,平时除了上课讲讲小声话下课时倒不多言语,但谁触犯了他脾气将是很暴躁的。
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
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其他同学,担心和他们接触而受到伤害。
他用自尊营造可怜的保护层,躲藏在痛苦之中。
逆反心理,容易偏激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而在小刚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
因此,他往往很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一点惹不起,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对他进行教育,他会不理不睬,一副你能奈我其何的模样。
其结果往往是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自然减弱。
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是不能科学地、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意志薄弱,不愿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有求上进的愿望,也常常在为此付出努力。
但是许多学生往往不能持久,反复产生某方面的问题。
这部分学生的弱点在于自身的惰性,经不得外界的压力。
像小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退步,在学习中遭多次失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不如不出力;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他们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
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
矫治对策: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
教师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利于各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作出明智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
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心理辅导的理念、技术。
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多种多样、不尽相同的,有智力的、非智力的因素,有主观的、客观的因素。
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因而聆听就显得非常重要。
“出租你的耳朵,学生说,教师听”是老师与学生心理的桥梁,在此过程中,对于小刚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
《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为了去除小刚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小刚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小刚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
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
“小刚同学……”渐渐的,小刚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
视时,他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
我给他讲考试的目的,考不好是很正常的,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考前复习,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考试时做深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或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复习了。
“我能行。
””等给自己加油。
经过调整,害怕考试的症状消失了。
3.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在平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重视为学生树立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悉心教育和热情鼓励不可忽视。
要特别注意正确对待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把受挫学生的自信心及早地树立起来。
在与何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他的确不守纪律,被别人当成差生,又无力去改变,只好任着性子发展。
为了恢复他的自信心,在语文课上,我尝试着让他回答问题。
开始他总是摊开手,摇摇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发现我用微笑面对他时,开始回答了。
哪怕回答并不恰当,我也善意地说:“你虽然回答得不准确,但说明你已认真思考了。
”这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欢乐洋溢在了他脸上。
果然,他兴趣浓厚了,有时坐在第一排的他在下面也小声地回答,真令人高兴。
于是,我借机发挥,在班会课上,在语文课上,我会对同学说:“小刚这段时间进步很大,该不该为他鼓掌?”“小刚回答得真好啊!”平日里一向受批评的他,居然也享受到老师的肯定,自然对自已的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了较大的改善。
4.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小刚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小刚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
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比如家里有客人,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
在评价中,小刚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就这样,经过我耐心、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刚再也不是“问题”学生了。
拥有健康是成功的关键,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少年儿童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可塑性很大的年龄阶段,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
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健康,关爱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社会而努力。
结论。
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
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
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多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
“我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