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怎样解决高中语文的古文文言文翻译题

怎样解决高中语文的古文文言文翻译题

怎样解决高中语文的古文文言文翻译题高中语文中,古文文言文翻译题向来是学生们的一大难题。

对于这类题型,许多学生常常感到头疼和困惑。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高中语文古文翻译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1. 提前准备在解决高中语文的古文翻译题之前,学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所给的古文原文,将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标注和梳理。

其次,学生要积累一些古文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短语,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

2. 分析句子结构在解答古文翻译题时,学生应该注意分析句子结构。

古文文言文的句式多种多样,常常采用倒装、排比等修辞性的表达手法。

学生可以通过拆分句子,找出主谓宾关系,理清句子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3. 理解上下文古文文言文常常依靠上下文来推测词句的意思。

学生在翻译古文时应该注重上下文的分析,理解整个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查找古文词典或者参考其他翻译版本,理解古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典故和隐喻的含义。

4. 理解古文常用词汇古文文言文有许多常用的词汇,学生应该对这些词汇进行系统学习和积累。

比如“吾”表示“我”,“尔”表示“你”,“何”表示“什么”,这些常见的古代代词在翻译时应该熟悉并正确运用。

5. 注意句子结构的变化古文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主谓宾语的颠倒排列,或者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的情况。

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这些句子结构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可以先将句子的基本结构找出来,再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来补充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明了。

6. 品读名家翻译作品对于高中语文的古文文言文翻译题,学生可以多读一些名家翻译的作品,比如鲁迅先生、王国维先生等。

通过阅读这些名家的翻译作品,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一些翻译的技巧和经验,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总之,解决高中语文的古文文言文翻译题需要学生付出较多的努力和时间。

通过提前准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上下文、积累常用词汇、注意句子结构的变化以及品读名家翻译作品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这类题型。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等等,所以我们要掌握翻译技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

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

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

《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

”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5.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

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2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1 调换法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

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翻译古代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

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本文将介绍几种高二语文学习中常用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一、理解字句结构首先,在翻译文言文时,要先理解句子的字句结构。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多为主谓宾的基本形式,但往往把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放在句子的最后一部分,所以在翻译时要注意将句子的不同部分拼接起来。

此外,文言文中也常使用一些连接词和虚词,如“于是”、“乃”、“焉”等,这些词汇在翻译时要选择合适的对应词,以保证句意的准确传递。

二、把握上下文语境除了理解句子的结构外,在翻译文言文时,还需要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通常,一篇文言文文章中各个句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因此要通过理解前后文的关系来把握具体句子的词义。

可以通过查阅辞典、阅读相关注释和参考版本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古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背景。

三、注重修辞手法的翻译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

在翻译时,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准确地翻译出其所要表达的意思。

有时,可以通过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说法或俗语来表达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以使翻译更具表现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适当的修辞手法来丰富翻译文本,使其更贴近原文的风格。

四、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采用逐字逐句、逐字逐句联想的方法进行翻译;对于一些充满情感色彩的句子,可以采用意译或诗意翻译的方法来传递句子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言文的意义。

总之,在高二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的掌握至关重要。

通过理解句子结构、把握上下文语境、注重修辞手法的翻译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提高阅读和理解水平。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古老性和形式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第一,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词义是翻译的基础。

文言文在语法和词义上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动宾结构的不常见和动词的特殊用法等。

因此,在翻译文言文时,首先要理解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词义,并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例如,文言文中常见的“耳食之人”可以理解为“寄生虫”或“吃人嘴短”;“谁知其可畏也”可以理解为“谁知道他的可怕程度”;“曰”通常翻译为“说道”或“说”等。

第二,注意理解上下文并准确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

文言文往往语句繁复,逻辑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学生在翻译时应结合上下文,全面理解句子的意思,不要脱离文意翻译。

例如,文言文中的“夫”可以理解为“然而”或“但是”等;“诚”可以理解为“的确”或“实际上”等。

第三,翻译时要注重文言文的修辞特点。

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广泛运用,包括比喻、夸张、对仗等。

当遇到修辞手法时,学生需要善于把握修辞的效果,并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准确翻译。

例如,文言文中的“蓬勃奋发”可以理解为“蓬勃发展”或“极其勤奋”;“万紫千红”可以理解为“各种各样的颜色”。

第四,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文言文在句式结构和语言表达上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避免生硬和生涩的表达。

例如,文言文中的“众所周知”可以翻译为“众所周知”或“众所皆知”;“相辅相成”可以翻译为“相互依存”。

第五,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性理解力。

文言文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语言形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应尽量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性理解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背景和相关的文化知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高三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大全

高三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大全

高三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大全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复习高考,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高三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一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替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 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

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高三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二锁定宾语,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

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3: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

(2015年高考重庆卷)解析:“师”是名词,这里带了宾语“之”(有一方一言的人),是意动用法,直译就是“以他为师”。

示例:(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例4: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2014年高考山东卷)解析:此句中的“活”是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但其带了宾语“其命”,值得研究。

再者,“活”在课文《鸿门宴》中出现过(项伯杀人,臣活之)。

稍加迁移,即可译出。

示例: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诀窍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诀窍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诀窍有哪些文言文翻译是语文考试的重灾区,很多小伙伴都在这里绊了腿,掌握方法,才能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分数。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要诀,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要诀1.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

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

2.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

3.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4.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

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就要把定语可以终身行调到中心词一言之前。

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应按不知句读,不解惑来翻译。

5.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研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

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

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

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的关系怎样等等。

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义,那么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张冠李戴,混淆是非(比如裴矩对炀帝和对太宗的态度)。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文言文是高中语文中的重要部分,翻译文言文是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帮助大家提高文言文翻译水平。

一、理解上下文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首先要理解整个句子的上下文,把握作者的意图和写作目的。

要注意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确定各个成分的关系。

例如,文言文中常用倒装语序,我们需要通过理解上下文来确定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另外,在翻译长句时,可以适当地将长句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句,有助于理解和翻译。

二、学习常用文言文词汇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许多不同之处,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对于翻译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背诵常用文言文词汇表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

另外,要了解文言文中的典型句式,例如“亦”,“犹”,“何以”,“所以”等,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有助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三、注意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翻译时,要注意保留这些修辞手法,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风格。

四、灵活运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文言文时,可以灵活运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古代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根据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意思,选择适当的现代汉语表达方式,让译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五、注重语序和标点符号的运用文言文的语序和标点符号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注意文句的排列和标点的运用。

正确的语序和标点符号能够使译文更加通顺,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

六、练习翻译和阅读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翻译技巧需要持续的练习和阅读。

可以选取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文言文进行翻译,并进行对比和讨论。

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注重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写作技巧,积累经验和提高翻译能力。

结语:通过以上的指导,相信大家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中会有所帮助。

翻译文言文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希望大家能够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考查我们对文言文词汇、语法的理解,还检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词句,准确无误地把原文翻译出来。

这要求我们不能随意增减内容,更不能曲解原文的意思。

2、达“达”指的是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要避免生硬、晦涩的翻译,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3、雅“雅”则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尽量使译文生动、优美,富有文采。

不过,在考试中,我们重点追求的还是“信”和“达”。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保留原文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等,不需要翻译。

比如“沛公军霸上”中的“沛公”“霸上”就可以直接保留。

2、删删除原文中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比如句首发语词、句中停顿词、句末语气词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之乎者也”等。

3、换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换成“我”,“日”换成“每天”,“省”换成“反省”。

4、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要将其调整为正常的语序。

例如“何陋之有”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就是宾语前置的调整。

5、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通顺。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翻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这里补充了省略的主语“士兵们的勇气”。

三、文言文翻译的解题技巧1、积累常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这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

我们要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如“走”“去”“使”“假”等;还有常见的文言虚词,如“而”“以”“于”“之”等。

可以通过背诵文言文课文、做相关练习来加强积累。

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习文言文是一项相对繁琐的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

下面将介绍几种可行的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是进行翻译的基础。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包括词序、动词的使用以及虚词的特点等。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把握句子的主谓宾结构,理解修辞手法等等。

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文言文中常用“是……也”来表示“虽然……但是”,这种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可以将其转换为现代汉语的虽然……但是的结构,使翻译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注重理解文言文的词义文言文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别,有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或者意义有所改变。

在翻译时,要注重对文言文词义的准确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古代字典、注释或参考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

同时,还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典故、修辞手法等,它们往往与原文的词义有关。

三、注意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了艺术效果。

在翻译时,要注意把握原文的修辞手法,并在翻译中力求保留其修辞效果。

例如,在翻译比喻时,要理解比喻的意义,找到合适的现代汉语比喻词汇。

在翻译夸张手法时,则要根据具体语境,适当减弱或加强夸张的程度,使之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要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尤其是对前后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敲。

通过理解上下文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意图,进而进行准确的翻译。

例如,在遇到文言文中的颂扬手法时,要注意上下文中的意思推敲,把握主体与被颂扬对象的关系,进而准确翻译。

总结起来,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包括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注重理解文言文的词义、注意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以及注重上下文的理解等。

202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202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
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
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例:
⒈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又减价出售平常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 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真题演练 2020全国卷Ⅱ
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 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 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 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 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 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 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 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 山崇福宫;……
(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 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信、雅、达 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留、补、删、换、调、贯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 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 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安帝平素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公车特地征召授予 郎中一职,两次升迁担任太史令。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改写后的文章: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翻译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是指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尽可能做到实词、虚词文意相对。

直译的优点是字字落实,缺点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不够通顺。

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的优点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缺点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方法包括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为我,汝为你。

这是倒装语序,但是有规律可循。

实词和虚词都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释义,增强语感,根据句子的需要进行改写,使句子更加流畅。

三、考试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一、增: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要增补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以及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的内容要用括号标注。

例如,文言文中的“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可以翻译成“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方法指导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要求原文字字着落,字字有根据。

意译: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要有采分点意识:1.文言实词(120个)2.文言虚词(18个)3.词类活用(词性的改变、使动、意动等)4.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5.通顺连贯且没有语病的句意六种技巧方法指导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留——保留法(1)专有名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书名、国名、帝号、器物名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

(2)古今同义的词。

1、夫晋,何厌之有?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译: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译:假如灭掉郑国对你有好处。

删——删减法删除那些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词: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1、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项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

译: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选择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译:因为蔺相如功劳比较大,就拜他为上卿。

4、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译: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补——增补法按现代汉语习惯补出文言句中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我们称之为“补”。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我)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换——替换法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去替换原文的词句:(1)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2)古今异义。

(3)偏义复词换成陪衬一方。

(4)通假字换成本字。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后置译: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在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

要想在文言文翻译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一、准确理解关键词语文言文翻译的第一步是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这些关键词语往往是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例如,“亡”这个字,在文言文中有“逃跑”“丢失”“灭亡”等多种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具体含义。

又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成现代的“行走”,就会造成翻译错误。

对于一些多义词,我们要结合语境进行推断。

可以通过语法结构、词语搭配、上下文逻辑关系等来判断其在特定句子中的意思。

同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比如“妻子”在古代是指“妻子和儿女”,而现代则仅指“配偶”。

二、把握文言句式特点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在翻译时,我们要将这些特殊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调整。

判断句通常有“……者,……也”“……,……者也”“……,……也”等形式,翻译时要加上“是”字。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应翻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被动句常见的标志有“于”“为……所”“见……于”等,翻译时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如“为仲卿母所遣”应翻译为“被仲卿的母亲驱赶”。

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宾语前置句如“何陋之有”,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定语后置句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应翻译为“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状语后置句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应翻译为“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颜色更青”。

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成分。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翻译时要补上“蛇”字。

三、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字词和句子结构进行直接翻译,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意译则是根据原文的大意进行灵活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词和句式。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学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的翻译虽然说比较难,但是仍旧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盼望大家喜爱!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一1.把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分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2.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3.词性法解答文言文,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解某一干扰项。

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关心解题。

4.代入法文言文课外学问是课内学问的拓展和延长,把握了课内学问点,特殊是把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5.对比法文言文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挨次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比,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留意是否张冠李戴、大事的时间是否精确、人物性格是否精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谈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二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挨次,首览全篇,把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看前文,联系后句,认真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要在语文考试中文言部分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对平时所学教材中的文言课文认真阅读,争取做到逐字逐句会翻译。

以下是准备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欢迎大家查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三、考试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六)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要是避讳。

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九)替。

就是替换,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

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四、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四重奏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

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

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

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

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

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

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

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

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五、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备考对策: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

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

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

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