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中储粮2023年度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合理化建议
【中储粮2023年度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合理化建议】1. 引言中储粮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储备和调控机构,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
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改善服务体系的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对中储粮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2. 优化仓储管理中储粮应进一步优化仓储管理,提升仓储效率和精确度。
建议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仓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3. 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作为国家粮食储备机构,中储粮需要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建议加强对粮食储备质量的监测和控制,提高粮食储备的质量和有效期限,以应对不稳定的市场需求和突发的粮食安全事件。
4. 推动信息化建设中储粮应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议提升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和智能化水平,加强数据共享和应用,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业务运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储粮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建议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和激励力度,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 结语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和机遇。
本文提出了优化仓储管理、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储粮2023年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我认为中储粮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储粮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储备和调控机构,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
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改善服务体系的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对中储粮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中储粮总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框架)
中储粮总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所处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趋明显,在此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个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认真地分析,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并进行有效的实施,使企业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
因此,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的有效性将越来越重要。
中储粮总公司作为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中央企业,在粮食行业中的核心地位将日益突出,研究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并从其有效实施中获得竞争优势,对其他类似的国有大型企业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从发展战略的理论入手,通过SWOT矩阵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对中储粮总公司面临的内外部发展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
对中储粮总公司现行的发展战略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储粮总公司实际,提出总体发展战略。
中储粮总公司服从于国家宏观调控任务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双重职能,决定了其在战略定位上,必须兼顾政策性目标和经营目标。
在发展战略上,应将“实施国家大粮仓和市场大粮商协调推进战略”作为总体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阶段性目标任务和目标体系。
为实现中储粮总公司的发展目标,必须有重点、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并做好保障工作。
在做好政策性业务的同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发展后劲,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做强做大的发展目标。
提纲第1章绪论1.1 本文研究背景1.2 本文研究主要目的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1.3.1 研究主要内容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1.3.3 研究方法第2章发展战略理论综述2.1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现状2.1.1 发展战略概念2.1.2 发展战略特征2.3.3 发展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2.2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2.2.1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2.2.2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2.2.3 企业发展战略的评价与控制2.3 粮食仓储行业特点第3章中储粮总公司发展环境分析3.1 中储粮总公司基本情况3.1.1 中储粮总公司简介3.1.2 中储粮总公司主要职责3.1.3 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立以来发挥的主要作用3.1.4 对中储粮总公司发展的基本判断3.2 中储粮总公司外部环境分析3.2.1 宏观环境分析3.2.2 行业环境分析3.2.3 企业产业和主导产品国内外市场分析3.3 中储粮总公司内部环境分析3.3.1 资源状况分析3.3.2 管理状况分析3.3.3 员工队伍分析3.4 中储粮总公司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3.4.1 主要优势3.4.2 主要劣势3.4.3 发展机会3.4.4 面临威胁3.4.5 SWOT矩阵分析第4章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战略规划4.1 目前发展战略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4.1.1 发展战略现状4.1.2 存在主要问题4.1.3 存在问题原因4.2 企业发展战略定位4.2.1 企业职能定位4.2.2 企业战略定位4.3 企业发展战略选择4.3.1 制定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战略依据4.3.2 制定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战略指导原则4.3.3 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第5章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措施5.1 发展战略实施重点5.1.1 库点建设5.1.2 收纳网点建设5.1.3 物流建设5.1.4 加工能力建设5.1.5 扩大购销贸易5.1.6 企业改革和创新5.2 发展战略实施计划5.2.1 机制创新与组织结构调整5.2.2 体系结构和布局调整5.2.3 产业链建设5.2.3 信息化建设5.2.4 投资项目管理5.2.5 企业文化建设第6章实施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6.1 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运行机制6.2 推动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作用6.3 注重风险防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6.4 推进人才战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6.5 加强科技创新,注重开发与研究第7章结束语7.1 主要结论7.2 存在问题与不足参考文献个人简介致谢。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战略
1 开友 ,王安弘 ,邓志 平.磷 化 铝熏蒸粮 仓磷 化 氢浓度 监测 [ J ] .环境与职业 医学 ,2 0 0 3( O 4 ) 2 王得新.数字化 网络 温湿度监 测 系统 在粮库 中的应 用
劳动力成本和用药成本 ,也提升了粮食仓储企业粮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f u mi g a t i o n o f g r a i n, u s e o f d i g i t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i mp l e me n t r e mo t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p h o s - p h i n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c a n r e d u c e t h e l a b o r i n t e n s i t y o f g r a i n wa r e h o u s e k e e p e r ,i mp r o v e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p r o -
坚 定 不 移 贯 彻 落 实 中 储 粮 总 公 司 发 展 战 略
中储粮 总公 司提 出 2 0 1 5 年认识 、适应 、引领 新常态 ,必须 坚定不移贯彻 总公 司
发展 战略要 求 ,继续 坚持 “ 一个 中心 、两个 围绕 、两个不过 度 、三 个转 变”的发展 思路 和 “ 从严 治企 、突 出主 业 、强化基 础 、转 型升 级” 的 总要 求 。无 论什 么 时候 、
第4 4 卷
数字化技 术在粮食熏蒸磷化氢浓度远程检测 中的应用
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社会效益。
我国政府储备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学术展台 ・356 ・我国政府储备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宏凯 摘 要:政府储备粮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我国政府储备粮目前的运行管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
本文从政府储备粮管理的现实情况入手,剖析储备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储备粮管理改革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储备粮管理;问题;对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储备粮是指在新的作物收获的时候,可以从上一年度的作物中得到的包括进口的粮食储备量。
政府储备粮,是指政府专项储备粮,承担着调节社会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重任。
我国政府储备粮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形成了与粮食流通体制相适应的储备体系和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我国储备粮管理制度的形成及现状50年代,为了应对解放初期粮食短缺和粮价大幅波动的情况,国家从粮食周转储备中拿出来一部分建立了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和意外的“甲字粮”。
60年代,为了备战需要,又建立了“506粮”,这些均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粮食储备。
但是由于当时农业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不足,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粮食储备规模很小。
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为扩大粮食储备规模奠定了物质基础。
同时,由于粮食产量增长过快而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现象。
为了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从1990年我国开始建立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成立了国家粮食储备局,形成了中央政府储备和地方政府储备两大储备体系,由各级粮食部分级管理。
到了2000年,为了适应粮食流通制度市场化改革,国家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储备粮的调节作用,至此形成了我国以中央储备粮为主的中央和地方“双通道”储备体系。
二、我国储备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多部门管理造成储备粮运行效率低下我国政府储备粮的管理包括计划、存储、动用和监督检查等,其运行的每个环节均由多个部门协同管理,协调成本不断增加,降低了储备粮的运行效率。
中储粮当前面临的问题看法和建议
中储粮(我国国家储备粮管理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机构,其职责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调节粮食市场。
然而,近年来,中储粮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中储粮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粮食储备水平问题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储备的主要管理机构,其粮食储备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然而,目前中储粮的粮食储备水平存在几个问题:1. 粮食储备过剩。
中储粮过多的粮食储备不仅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风险。
2. 粮食储备结构不合理。
中储粮的粮食储备主要集中在部分地区和部分粮食品种,而其他地区和品种的储备相对不足,导致了地区之间的粮食供需不平衡。
建议:中储粮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粮食需求,合理调整粮食储备结构,避免过剩和不足现象的发生。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政策引导、市场化方式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粮食储备工作,确保粮食储备水平的合理稳定。
二、粮食市场监管问题中储粮作为粮食市场的重要监管机构,其监管工作直接关系到粮食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目前中储粮的市场监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 监管手段不够灵活。
由于市场变化较快,中储粮的监管手段往往滞后于市场变化,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2. 监管力度不够大。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在粮食市场上进行违法违规操作,中储粮的监管力度相对不够大,难以有效遏制这些行为。
建议:中储粮应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市场风险。
三、粮食储存和运输问题中储粮负责国家粮食的储存和运输工作,然而,目前中储粮在粮食储存和运输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1. 粮食储存设施老化。
由于一些储存设施的年限较长,设施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了粮食的储存安全和质量。
2. 粮食运输成本高昂。
中储粮的粮食运输成本较高,主要原因在于运输方式落后、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力等。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问题牵扯着国家粮食储备的安全和稳定。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加剧,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粮食储备管理不规范、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等,直接影响了粮食储备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加强内部审计、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是解决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粮食保障中的作用,确保粮食储备的安全和稳定。
(字数:242)1.2 研究意义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有效保障粮食储备企业的资金安全,预防财务风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粮食储备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控制问题也变得越发复杂和重要。
深入研究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意义在于为这些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促进其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
【研究意义结束】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当前内部控制机制的分析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管理体系,保障粮食储备工作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进行。
通过研究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举措,有助于引导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针对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改进和提升,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其规范发展,建立更加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为粮食储备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浅谈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摘要:“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基本生活资料。
国有粮食储备在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维持市场供需平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全球频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发挥了维持国家粮食供需平衡、稳定粮食价格的积极作用,并迅速平息了我国粮食市场受突发事件影响而出现的非正常价格波动,为我国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基础保障[1]。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在制度建设、储备安全和效率等方面出现的内部控制不完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促进企业高效、高质发展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应对措施“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国家粮食保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因此,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应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国有粮食储备在新时期的安全保障作用。
一、现阶段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制度建设不健全目前,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主要是按中央以及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执行储备粮管理,执行的制度大多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地企业的实际需要。
粮食储备业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粮食储备需要定期轮换,这就比较考验储备企业的综合统筹能力,但同时粮食储备业务又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因此相关制度保障是必不可少的[2]。
同时,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在实际执行制度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检查工作不力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不重视等原因,出现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或者执行不严等现象。
(二)粮食储备安全性有待提高储备粮食的安全尤其重要,然而我国粮食储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对储备粮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储备粮食容易受温度、虫害、储备技术等因素影响。
浅析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机制创新
浅析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机制创新随着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储备管理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粮食储备管理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但目前在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机制创新。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面来浅析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粮食储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储备库容量不足、储备品种单一、储备设施陈旧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在储备管理中存在一些隐患,一旦发生粮食安全事件会难以应对。
2. 粮食储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粮食储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管理方式过于依赖人工,效率低下,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情况和市场需求,这给粮食储备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 储备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在粮食主销区,由于储备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资金滞留、资金流向不清等问题。
这不仅容易导致粮食储备的浪费和损失,还会影响到政府的粮食调控政策和市场稳定。
二、机制创新要解决粮食储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首先要加大投入,完善粮食储备库容量和设施设备,丰富储备品种,提高储备管理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准度,确保粮食储备的安全可靠。
为了提高粮食储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可以加快推进粮食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库存管理、市场监测、调度运输等环节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粮食储备的情况和市场需求,有利于政府及时制定调控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要解决储备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范围和流向,加强资金监管和风险防范,防止资金滞留和挪用。
可以探索引入金融机构参与粮食储备资金管理,引入市场化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粮食储备的安全和稳定。
中储粮直属企业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管理分析
JINGGUAN YUANDI54中储粮直属企业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管理分析胡卫立中央储备粮秦皇岛直属库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摘要: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新的管理方向,滚动预算与战略规划双重搭配的管理模式已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新手段。
中储粮直属企业将战略规划与三年滚动预算密切结合,提出建立以战略规划和全面预算为引领的三年管理责任目标,为加强企业管理,实施财务集中管控提供了有效保障。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储粮直属企业;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对策分析一、中储粮直属企业实施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的重要作用1.实现管理目标的基础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集团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
按照十三五管理和发展规划,中储粮集团公司深入分析政策形势、保持战略定力、突出战略引领,对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进行了总体谋划。
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看,好的企业管理等于好的战略规划加上好的预算。
中储粮直属企业编制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能够使职能部门、责任中心在业务目标之间得到较好的融合,提高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目标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的分析、制定、实施、控制、评价和调整,促使政策性战略目标更好地落地,更好地做实两个确保企业宗旨,更好地发挥市场调控作用。
目前,中储粮的管理水平处于同行业前列,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的实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强化企业管理的方法中储粮直属企业实施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的编制,实现了动态反映市场、建立跨期综合平衡,发挥了直属企业战略运营、强化战略决策与控制职能作用。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略环境分析,通过内外部环境、竞争对手、政策规定等环境分析,确定战略目标。
第二个阶段是战略规划与滚动预算目标的设定,对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关键指标进行预测。
中储粮未来工作计划及目标
中储粮未来工作计划及目标引言中储粮是中国最大的粮食储备和供应管理机构,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粮食储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储粮未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发展战略、组织结构、技术创新和员工培训等方面,对中储粮未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进行深入探讨。
一、发展战略1.1 完善粮食储备制度中储粮将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提高粮食储备的覆盖面和储备能力,并建立更加灵活的粮食储备管理机制,以应对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和国内粮食供需关系的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2 拓展粮食供应渠道中储粮将积极拓展粮食供应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粮食企业和商贸公司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粮食采购和供应体系,降低粮食成本,提高供应及时性和灵活性。
1.3 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中储粮将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及时掌握全球和国内粮食市场的动态,做好粮食价格预测和风险评估,为政府决策和市场化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1.4 推动粮食流通改革中储粮将推动粮食流通改革,积极探索粮食产销结合的新模式,推进粮食直通车项目,打通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提高粮食市场效率和流通环节的透明度。
二、组织结构2.1 优化管理体制中储粮将优化管理体制,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决策程序和管理流程,提高内部运转效率和灵活性,增强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的能力。
2.2 加强内部协调中储粮将加强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构建跨部门的工作协同机制,增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推动粮食储备、供应管理和市场运营各环节有机衔接,形成整体效应。
2.3 建立人才梯队中储粮将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中层干部和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保障中储粮未来发展的人才支持。
2.4 加强党建工作中储粮将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发挥党组织在中储粮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推动中储粮的各项工作沿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稳步前行。
中储粮直属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中储粮直属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随着国内外经济情况的不断变化以及物价、汇率等的波动,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增加。
中储粮直属企业作为国内重要的粮食储备和贸易企业,其财务风险也备受关注。
本文从中储粮直属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财务风险出发,探讨了应对措施。
1.外汇风险随着国际市场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中储粮直属企业的进出口业务也随之增加。
企业往往需要跨境支付、结算,并且存在汇率波动的风险,这就是外汇风险。
一旦企业未能有效控制外汇风险,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2.市场风险中储粮直属企业作为粮食储备和贸易企业,其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条件。
市场波动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变动,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市场变动还会影响企业的销售和供应链等各个环节。
3.信用风险中储粮直属企业通过与国内外众多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以扩大市场。
但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信用风险。
一旦合作方不能履行约定的合同或支付货款,中储粮直属企业就会面临损失。
4.政策风险作为国有企业,中储粮直属企业承担了国家在粮食储备和粮食市场运行方面的重要职责。
如果国家政策变动,就可能导致中储粮直属企业的盈利模式发生变化。
二、应对措施中储粮直属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跟踪汇率走势,制定相对应的汇率对冲策略;采取分散投资、分散汇率等方法减少汇率风险;及时调整汇率对冲政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等。
2.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中储粮直属企业需要建立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调整盈利模式以适应市场波动。
具体措施包括:掌握市场信息,及时调整商品定价;建立弹性供应链,加快调整供应链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做好市场预警,增强市场敏感性,及时制定市场应对措施等。
3.加强信用管理。
中储粮直属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提高合作方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合作方的调查,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信用历史等;加强对合同的审查,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合同条款有力执行;建立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包括保险合同、担保等。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一。
然而,这些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着一系列内部控制问题,如财务管理不规范、资产流失严重、风险管控不到位等,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财务管理不规范是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些企业应当制定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各项会计制度,加强财务数据的监控和管理。
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资产保值增值。
资产流失是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另一个问题。
为此,企业应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资产的归口管理机构、责任人和管理程序。
加强对资产盘点、清查、移交等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督促整改,有效防止资产流失。
风险管控不到位也是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一。
为此,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明确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的职责和程序。
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总之,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加强管理和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资产和风险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意识,增强内部控制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浅析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机制创新
浅析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机制创新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储备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粮食储备管理机制也正在不断地升级和创新。
然而,当前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探讨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的现状及其机制创新。
一、存在的问题1. 储备转化体系不完善粮食储备从长期的储备到短期投放需要一个良好的转化过程。
但目前,我国粮食(主销区)储备的转化体系比较薄弱,缺乏较为完整的转化机制和交易平台,使得储备粮转化效率低、成本高,影响了粮食储备体系的发挥效益。
2. 储备库存质量管理不规范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粮食储备库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
其中,包括储备粮质量管理不规范、储备粮调运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储备粮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到粮食储备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决策权力下放不到位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实现地方层面的决策下放,其决策权力集中在中央层面,地方在储备粮流通等方面的运转能力较弱。
因此,要实现粮食储备管理的完全市场化和社会化,必须进一步推进决策权下放,并在地方层面建立灵活、高效的储备管理机制。
二、机制创新1. 粮食储备转化平台建设为提高我国粮食储备的转化效率,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粮食储备转化平台,该平台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建设、管理。
政府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信用保障体系,并在平台的监管和管理方面做好工作;市场方面则需要提供更为细致、灵活的服务。
针对我国粮食储备库存质量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需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质量检测和监管体系,以避免转化后出现的质量问题。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储备粮的调运管理,保证储备粮的新鲜度和质量稳定。
3. 促进地方储备粮管理权力下放三、结论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创新,强化转化体系、优化储备库存质量管理和促进地方储备粮管理权力下放。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储备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保障单位,其内部控制问题日益凸显。
在面临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要求对内部控制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风险,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建议。
一、内部控制问题分析1.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管理方面,许多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内外部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财务预算不合理、利益输送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财务资金的溢漏、浪费和挪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二、对策建议1.规范财务管理。
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各项财务数据的监控和分析,提高财务运作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还要建立健全内外部财务监督制度,加大财务预算管理力度,防范利益输送和资金挪用等行为,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和安全。
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要加强对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和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用工制度和员工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还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人力资源的真正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加强运营管理。
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对原材料的采购、运输、仓储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管控,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要加强库存管理,及时调控库存情况,保持合理的库存量,防止因积压库存而带来的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
4.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要建立健全企业的领导班子,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管理和监督,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还要加强对领导班子的责任追究,确保领导班子的稳定和团结,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战略)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剧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十一五”规划期间将是我国粮食经济实现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粮食骨干企业,如何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为我国粮食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有关政府部门和从事粮食储备工作的同志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遵循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般逻辑思路,探讨涉及中储粮总公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期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对明晰公司定位、认识公司环境、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目标有所帮助。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定位。
通过分析公司作为企业的共性和特性等四个问题,提出公司定位;第二部分是公司战略态势分析。
借助管理模型,对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公司发展战略。
通过对公司当前发展阶段和基本任务的分析,提出公司在五个方面的战略举措;第四部分是公司发展目标。
提出公司发展目标,并对发展思路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
2000年初,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
作为中央管理的大型企业中冠以“管理”字样的公司,如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发展思路,是有关政府部门和从事粮食储备工作的同志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遵循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般逻辑思路,对中储粮总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期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客观认识公司环境,明晰公司职能定位,理清公司发展思路,确立公司发展目标。
(一)公司定位尽管国务院有关文件已经明确中储粮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但对其定位问题仍存在一些不同认识。
这里需要理清涉及公司定位的四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伴随公司成立就存在,有些问题是在公司运行过程中遇到而不能回避的。
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明晰公司在中央储备粮管理方面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国民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一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粮食安全的需求增加,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负责大规模的粮食储备工作,其涉及的资金和物资规模巨大,一旦出现管理失误将会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而我国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风险管理不足、监督管理不力、数据管理不规范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2 研究目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内部控制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运作效率、财务稳定性和风险防范能力。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根源,探讨其对企业运营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帮助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改善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1.3 研究意义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作为粮食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内部控制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
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深入分析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提高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促进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和损失,还可能给整个粮食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深入研究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完善粮食市场监管体系,稳定粮食市场供需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剧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十一五”规划期间将是我国粮食经济实现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粮食骨干企业,如何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为我国粮食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有关政府部门和从事粮食储备工作的同志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遵循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般逻辑思路,探讨涉及中储粮总公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期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对明晰公司定位、认识公司环境、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目标有所帮助。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定位。
通过分析公司作为企业的共性和特性等四个问题,提出公司定位;第二部分是公司战略态势分析。
借助管理模型,对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公司发展战略。
通过对公司当前发展阶段和基本任务的分析,提出公司在五个方面的战略举措;第四部分是公司发展目标。
提出公司发展目标,并对发展思路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
2000年初,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
作为中央管理的大型企业中冠以“管理”字样的公司,如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发展思路,是有关政府部门和从事粮食储备工作的同志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遵循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般逻辑思路,对中储粮总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期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客观认识公司环境,明晰公司职能定位,理清公司发展思路,确立公司发展目标。
(一)公司定位尽管国务院有关文件已经明确中储粮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但对其定位问题仍存在一些不同认识。
这里需要理清涉及公司定位的四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伴随公司成立就存在,有些问题是在公司运行过程中遇到而不能回避的。
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明晰公司在中央储备粮管理方面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国民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回答这些问题,就为解决公司定位问题找到了依据。
第一个问题,公司因中央储备粮而产生,中央储备粮作用的发挥是否就是公司定位。
自1990年国家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以来,中央储备粮曾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历史的局限。
中央储备粮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促进生产,保障消费,实现总量平衡和粮价稳定;二是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又要保护消费者的基本利益;三是应付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以及特定情况下的突发事件,保证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四是维护国内粮食市场平衡,通过储备粮食的进出口,调整国内粮食品种余缺,减轻国外粮食进口的冲击。
客观地讲,中央储备粮在实现这些目标时发挥了一定作用甚至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惟一力量,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还具备其他的经济和行政手段。
概括来说,建立粮食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非完全依靠中央储备粮,中央储备粮作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手段,可以赢得时间和空间上的余地,是救急手段而非常规措施,正所谓“储粮千日,用粮一时”。
因此,该公司是国家对粮食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要不折不扣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确保中央储备粮储得进、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和费用,而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惟一力量,也不是国家对粮食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的主体。
(二)公司战略态势分析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分析企业战略态势最为实用的工具是SWOT 模型,即从公司优势和劣势分析内部条件,从公司机会和威胁分析外部环境。
进行这一分析的目的,就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减少威胁,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内部优势与其他国有粮食企业相比较,公司最大的优势来自政策方面。
一是受国务院的委托,独家经营管理中央储备粮;二是授权经营庞大数量的国有资产,固定资产基本优良且没有负债;三是具有稳定的资金渠道,包括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同时享有减免税政策;四是拥有“国字”招牌,具有较高的市场信誉。
另外,经过积极实践和探索,公司也积累了一些自身优势。
一是通过新陈置换、推动轮换、撤库并点等措施,库存粮食质量和布局状况总体良好;二是通过探索先进实用的科学保粮方法,储粮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三是通过加强对代储企业的管理,摸索出一套租仓储存、统贷统还、直接管理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四是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五是通过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企业员工素质整体相对较高。
相对于来自政策方面优势,公司自身优势还不够厚实。
政策优势可以保证公司短期内正常运转,但只有培育了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才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
2.内部劣势公司劣势与优势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公司享有的政策上,最大的问题就是降低了企业责任自负的义务和减弱了企业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拥有粮食储备的经营管理权,必然要面对来自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企业自主决策权就会受到限制;拥有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权,必然要面对来自出资人的要求;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必然要面对来自资金管理者的审查,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就会缩小;拥有“国字”招牌的政府背景,必然要面对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稍有失误就会被放大。
政策的作用既可以保护企业,也可能削弱企业;既可以激励企业,也可能约束企业;既可以成为企业的有利条件,也可能成为企业的不利因素。
对比国内外大型优秀企业,公司在面向市场运作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
一是在经营管理理念中欠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是作为如此庞大的企业联合体,由于存在一定的体制缺陷,经济责任并不清晰,缺乏内部协调和资源整合机制,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和实现规模效益。
三是企业和员工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很多传统的管理办法仍在大量使用。
另外,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职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没有建立起来。
3.外部机会在现有政策空间内,公司主要职责并不完全是“看堆守摊”和按时轮换,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余地。
一是《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落实,为公司理顺与有关部门的关系提供了机会,政资分开为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创造了条件。
二是《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公司依法行使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权提供了法律依据,更加丰富了公司管住管好粮食的手段,有利于争取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协助。
三是公司成立以来的成功实践坚定了政府有关方面继续完善垂直管理体系的信心,为公司加快改革和发展赢得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粮食经营市场主体增加,国有粮食企业急剧分化,为公司培养市场竞争力和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了机遇。
4.外部威胁从长远来看,公司外部威胁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第一,中央储备粮规模有减少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如何实现企业正常运转。
粮食储备的规模取决粮食储备的目标,目标发生变化,必然导致规模的增减。
有两种情况应认真研究:一是随着国家其他方面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中央常规粮食储备的规模减少到一定数量,将会对公司产生很大影响;另一种情况,随着国有周转库存的快速下降,一旦遇有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救灾扶贫和平抑粮价,即使在粮食生产恢复正常以后补充库存,公司也将面临短期内有库无粮的局面,无粮可装的直属企业如何维持运转。
第二,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的可能,公司的政策优势就不再是绝对优势。
随着粮食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市场主体的发展,利用市场方式配置资源和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要求将会被提出,国家采购粮食储备服务将成为可能的选择。
第三,公司系统内企业在不同层面上的市场运作面临着大型粮食集团、粮食仓储企业的竞争压力。
公司所从事的储备粮轮换经营还不是一种完全的市场化行为,政策约束也决定了轮换经营不能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轮换周期和包干费用的限制、轮换架空期的约束、粮食生产季节性规律的存在都使基层直属企业市场运作空间大大缩小。
(三)公司发展战略确立公司发展战略必须立足于公司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公司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首先考虑:一是公司目前处于哪一发展阶段,如何结合实际实现渐进式发展;二是公司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明确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
第一个问题,公司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企业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发展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即创业阶段、集合阶段、正规化阶段、精细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又都由两个时期组成,一个是稳定发展时期,一个是变革时期。
对照企业发展阶段理论,公司当前处于集合阶段,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建立了按职能划分的组织结构;二是主要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四是公司领导层及其高级助手集中掌握指挥决策权力。
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在经过稳定发展时期之后,可能面临新的自主危机,因此产生本阶段的变革动力,经过组织变革后过渡到第三阶段,即正规化阶段。
第三阶段具备以下典型特点:一是实行分权制的组织结构,日常生产经营权下放到较低的管理层次来行使;二是高层管理主要从事经营战略和重大的财务、人事决策,以及处理公司的例外性事务;三是组织结构强调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规章制度进——步健全并得到严格地执行;四是对下级单位和个人的考核与激励,不再凭领导个人感情和印象,而是依靠正规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企业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目前公司还不完全具备,可以考虑作为公司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第二个问题,公司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告诉我们,企业决策权最终采源于资本所有权。
公司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其基本任务必然产生于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要求,首先是“两个确保”,其次是保值增值,这两个方面都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地看,“两个确保”和保值增值都是被动性目标,完全作为公司的基本任务尚显不足。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外因和内因的综合作用,公司作为一般企业追求利润的共性应该得到体现。
所以,正如第一部分所分析的,公司即便作为特殊的国有企业,其基本任务还应包括追求市场竞争力,即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能力。
三个方面的关系,既体现了层次,又体现了包含,实现“两个确保”是公司生存之根本,达到保值增值是公司发展之基础,追求市场竞争力是公司壮大之依靠。
需要指出的是,“两个确保”是总任务和主导任务,保值增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分任务和从属任务,但都可以作为基本任务来对待。
从其他国有企业的实践上看,政策性目标和经营性目标也有多种组合,既有矛盾性组合,也存在差异性组合,还有重合一致性组合。
这又反过来说明,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竞争规则运行,从根本上也并不排斥其服从国家的政策目标。
考虑公司当前所处发展阶段,为了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培育市场竞争力,扩大行业控制力,最终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局,公司可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出战略选择:1.管理规范化公司当前基础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