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合集下载

民间文学的名词解释_社会功用_主要特点

民间文学的名词解释_社会功用_主要特点

民间文学的名词解释_社会功用_主要特点民间文学的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和流行的学术名词,是指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

从文类上来说,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民间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曲艺等。

目前中国民间文学是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自设二级学科,以及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属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而并存。

目前世界上民间文学研究较为发达的有美国、中国、日本、芬兰、德国、韩国、俄罗斯等。

中国国内研究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

民间文学的社会功用民间文学是深深植根于生活文化中的。

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专业的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

它更紧紧地黏贴著生活。

像那恒河沙数的民间谚语﹐是农民﹑渔民﹑工匠等片断的而往往精当的生活经验总结和工作指南。

这是他们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

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著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

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

许多描写卑贱者﹑受压迫受虐待者的反抗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时期地广泛地教育著人民﹐培养著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口头性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民众(包括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

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

在新社会的人民,虽然大多数识字并使用,但不少场合仍需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

而且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用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使得群众在口头上流传。

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导读:1、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

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他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通常便称作民间文学的特征,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特殊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会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就构成了它的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同时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它是存在人民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又被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因而口头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它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故事的主干、创作的手法和格式等,世时代代传承下来,使民间文学延绵不断,这就是它的传承性特征。

民间文学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

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别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转变形态后, 重新走向千家万户,比以前传播更加广泛。
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 语等,它们将不断涌现,恐怕永无枯竭之意。借助电脑网络、手机、电视宽带等新的传媒技术,服务于民众生活 的各种民间文学创作,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文化内涵
过去有些学者﹐把民间文学和民俗事象往往看作没有文化﹑没有教养阶级的产物。其实﹐广大劳动人民自有 他们高尚的教养和珍贵的文化﹐而民间文学正是对他们这种教养和文化尽著庄严职责的教本。
分类
民间文学可以分为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三种类型。
原生态民间文学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
集体性
相关书籍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 体的创作﹐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 来﹐都存在著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 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後﹐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 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 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 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Fra bibliotek国际交流
民间文学﹐至少它的某些体裁﹐如民间故事﹐不仅在同一国境内的不同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影响﹐在国境以 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比较遥远的地区﹑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或谚语等﹐不仅有许多构思﹑表现手法相似﹐有 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後者大都是传播的结果。像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等“世界 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于这一类。

民间文学的内容

民间文学的内容

民间文学的内容以下是 8 条关于民间文学的内容:1. 民间文学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宝库啊!就像咱小时候听的那些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呀,那情节多吸引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难道不让人感动吗?他们隔着银河相望,却始终心怀爱意,这多像现实中那些为了爱情努力坚持的人们啊!民间文学,就是用这样简单却动人的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

2. 哎呀呀,民间文学里的神话传说可太有意思啦!比如说盘古开天地,他用自己的力量开辟出了这个世界,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呀!这就好像一个勇敢的开拓者,不畏艰难,为大家创造出全新的天地,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真是让咱越想越觉得神奇呀!3. 民间文学可是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呢!像那些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多么形象又实用啊!这就像是一个贴心的生活小助手,随时给我们提醒和指引。

难道你能说它不重要吗?这就是民间文学的魅力所在呀!4. 你想过吗,民间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就拿《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吧,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他们为了爱情不惜一切,这不就像现实中那些勇敢追求幸福的人嘛!民间文学就是这样,用一个个故事传递着情感和道理,多有意思呀!5. 民间文学里的儿歌多好听呀!“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简单又欢快,小孩子们都特别喜欢。

这就像是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小精灵,伴随着他们成长。

民间文学的作用可真不小哇,不是吗?6. 民间文学中的那些传说,真的是让人浮想联翩啊!像嫦娥奔月,嫦娥一个人在月宫里,多孤单呀!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也会感到孤单一样。

但是这些传说却能一直流传,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想象力,多神奇呀!7. 民间文学的笑话也超有趣的呢!比如说那个“许仙给老婆买帽子”的笑话,能让人笑个不停。

这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剂,给我们带来欢乐和轻松,难道这还不好吗?8. 民间文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都有它的身影。

就好比《小红帽》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

它那紧张刺激的情节,就如同一场冒险,吸引着我们。

《民间文学》答疑题

《民间文学》答疑题

民间文学答疑题1.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是一种产生和流传于人民大众中间的文学。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主要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科学、总家和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文学。

在原始社会,还没有出现阶级分化,也没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所有人都是人民的一分子,因此,民间文学是原始社会里唯一的文学。

在阶级社会里,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都有两种文化成分,一种是官方的上层文化,一种是下层的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具有许多不同于上层文化的特点,它紧贴着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是人民自己创造和享用的,一种主要以语言、行为和心理来传承的文化。

这种文化很少见诸书面文字,但它却是民族文化的根基。

民间文学,就是人民大众所创造的这种民间文化的一个部分。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运用口头语言来创作和流传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

原始社会中伴随着人类的口语而出现的语言艺术,只能是口头文学。

到了阶级社会,文字的创造并未根本改变绝大多数人只能以口语创作的情况,因为统治阶级掌握和控制了文字,以其为压迫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要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依然只能使用口语这个工具。

他们当然更不可能有书写和印刷手段来传播他们的作品。

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里,民间文学形成了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历史传统。

民间文学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大英百科全书》是国外学者对"民间文学"(Folk Literature)解释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民间文学主要是由不识字的人们所口头传播的知识。

它象书面文字一样,由散文的或韵文的叙事作品、诗歌、神话、戏剧、礼仪、谚语、谜语等组成。

在所有已知的人群中,无论现在或过去,都在产生着它。

民间文学文本

民间文学文本

民间文学文本
民间文学是指广泛流传于人民间的口头传统文学,包括民间神话、传说、谚语、歌谣、故事等。

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社会传承意义,在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民间文学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古代就有流传
千古的《山海经》、《列子》等经典著作。

其中,《山海经》记录了
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地理地貌,如“蚩尤战神”、“泰山封禅”等;《列子》则描写了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和道家哲学思想,如“知
非而言之者,不明也”。

除了古代文献,中国各地也有许多珍藏了各类民间文学形式的口
头传承,如汉族传统文化中的贺年、祭祖等礼仪歌谣,藏族传说中的“玛尼赞”等祈愿文学。

这些文学形式富有表现力和时代特色,传承
至今依然活跃于当地。

在世界范围内,民间文学也存在于各个地区。

例如,欧洲的传说
故事、非洲的口头绘画、南美洲的“德恩卡”等,都是丰富多彩的民
间文学遗产。

民间文学不仅仅是表达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更是代表了一种生动、多元、有趣的文化形态。

它佐证了人类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拥有着既实用性又历史价值的双重特征。

如果你深入了解各地的民间文学,你就能领略到那些属于那个地方、属于那个民族的精彩文化。

将这些民间文学传承下去,才能让人类文明更加多元、丰富和美丽。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和书面文学作品的总称,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官方文学,更侧重于表达普通群众的生活经验、文化智慧和审美情趣。

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对于了解民俗、民情、民风具有重要意义。

名词解释1. 民谣民谣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它通常以歌唱形式存在,用简洁明了、押韵和易于记忆的语言表达民间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民谣的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流传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包括表达民众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歌曲。

民谣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2. 谜语谜语是一种具有谜底的智力游戏,在民间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谜语通常通过诗歌、韵文或故事的形式呈现,挑战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

谜语的谜底常常隐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更具有启发和娱乐的作用。

谜语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尤为流行,在孩子们的游戏、集会和节日活动中经常出现。

3. 传说传说是一种根植于民间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记,常常以口头形式传承。

传说在讲述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或其他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和事件时,常常夹杂了些许虚构的成分。

传说中的故事往往具有寓意,并通过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系统,传递着民间智慧和哲理。

传说是人们探索历史和文化的一扇窗口,也是凝聚社会共识和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4. 故事会故事会是集体聚会时讲述和传承故事的一种形式,也是民间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故事会中,人们通过讲述和分享各种传统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寓言、警世故事等等,以此来传递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准则。

故事会既是娱乐和消遣的重要活动,也是培养社会团结、相互理解和共同记忆的手段。

总结民间文学是一种富有创造力、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人们的智慧、情感和历史记忆。

民谣、谜语、传说和故事会都是民间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形式。

通过对民间文学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民间文化,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民间文学故事的分类

民间文学故事的分类

民间文学故事的分类
民间文学故事是指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体现了民间群众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等。

根据故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将民间文学故事分为以下几类:
1. 神话传说类:这类故事描述了神话中的神灵、神兽及其各自的传说故事,如《白蛇传》。

2. 动物故事类:这类故事以动物为主要角色,通过动物的行为和言语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如《狐假虎威》。

3. 寓言类:这类故事通过虚构的情节和人物来寓教于乐,传达道德、智慧或人生哲理,如《狼来了》。

4. 传统节日与习俗类:这类故事以传统节日和习俗为背景,展示了人们庆祝节日、传统习俗的故事,如《年兽的故事》。

5. 传奇与英雄故事类:这类故事描述了传奇英雄的伟大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如《嫦娥奔月》。

6. 爱情故事类:这类故事以爱情为主题,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是对民间文学故事的一种分类方式,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可能存在不同的分类方式。

什么是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民间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各阶层的共同创作,但学界普遍认为其最主要的传播主体还是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群众,它是相对独立于官方文化和作家文学之外的一种民间文化形态。

事实上,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当代社会的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中,社会各阶层间的界限正在不断模糊,尤其是随着具有匿名性特点的网络技术的进步,任何人都可以脱离实际生活中的社会身份,而参与到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来。

因此,在当代社会,虽然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在短期内仍以中下层民众为主,但随着社会和科技发展,民间文学的创作将不再局限于某一阶层,而逐渐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

从创作形式上看,民间文学的主要创作形式是集体创作。

与作家文学不同,它并非一时一地由个人独立创作,单向传播的,而是在日常生活语境中,由创作者与欣赏者双向互动,共同完成的艺术形式。

民间文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活着的”文化现象,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在其雏形诞生之后就不断地处于一种“欣赏-再创作”的动态过程,随着它在民间的不断传播,所有群众都可以参与其中,成为创作的主体,使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同的语境下不断发生着转化。

在这一过程中,民间文学得以与传播地域的地方文化,传播者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不断融合,从而永远处于鲜活的,变化着的状态。

从民间文学传播的载体来看,其主要载体是通过口头流传,多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其创作和传播主体主要是普通民众,而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绝大多数民众没有足够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来受到系统的文化教育,这使得大部分民众不能使用文字作为载体进行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民间文学的概念

民间文学的概念

一、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再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二、民间文学之词源民间文学是个现代学科,它来自1846年英国人William Thoms创造的Folklore这个单词。

(源自德语volkskunde)Folk是“民众”的意思,lore是“知识”、“口头传说”的意思。

Folklore有时译作民众知识、民俗,有时译作民俗学,有时译作民间文学。

民俗与民间文学界限不清,民间文学是各国民俗学者主要的研究对象。

在前苏联,Folklore被当作民间文学,把习惯、信仰、工艺等民俗排除在外。

日本把Folklore作为研究各种“民间传承”,即民俗。

我国的民俗学、民间文学长期纠结难分。

鉴于Folklore 既指民俗、民间文学,又指民俗学,易于混淆,国际学术界又以Folkloristics来专指民俗学,以Folklore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民俗、民间文学)。

所以,民间文学对应的英语单词就是Folklore。

三、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文学文学现象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作家文学指文人书面创作、书本流传的作品。

民间文学指民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作品。

在文字产生以前,口头文学是文学存在的唯一形式。

在文字发明以,它也是文学存在重要的形式。

原始社会的巫觋(或祭司),历代的民间故事家、歌手、说书艺人,在民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过程中起很大作用。

2.民间文学是一种生活文化民间文学不单纯是一种文学现象,还是一种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也是一种民俗现象,其中包含很多生活知识和智慧。

神话,被称作原始人的百科全书,是原始先民认识世界的全部智慧的结晶。

民间谚语中包含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

如华北种小麦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浙江种小麦:“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

”民间传说、故事中,经常包含社会伦理,有教化作用;寓言里常包含深刻的生活哲理3.民间文学属于“小传统”美国学者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农民社会与文化》(1956年出版)提出,在文化上可以分为以城市为中心的上层“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和散布在乡村的下层“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是指在民众中流传并形成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

它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产物,反映了民间生活、风俗、传统和价值观念。

民间文学包括各种文学形式,如民间故事、谚语、歌谣、民间舞蹈、戏剧、节庆等。

这些作品往往是口头传播的,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因此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民间文学的特点是质朴、生动、通俗易懂,它体现了普通民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民间文学往往与民间信仰、神话传说、传统知识紧密相连。

它是人们感知世界、传递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

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同时,民间文学也是人们娱乐、放松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民间文学面临着许多挑战。

尽管如此,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许多学者和文化工作者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和传播,使其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

总而言之,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作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反映了民间生活、风俗、传统和价值观念。

它是传递文化传统、增强社会凝
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是保护和传承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任务。

民间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民间文学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我们生活中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歌谣、传说等等。

这种文学形式啊,往往充满了老百姓的智慧与幽默感。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农村的老人坐在院子里,围着小火堆,慢慢地讲着那些神秘又搞笑的故事,旁边的小孩听得是入迷不已。

这样的场景多温馨啊,简直像一幅活生生的画。

说到民间文学,咱们不得不提那些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比如《白蛇传》啦,讲的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变身的传奇。

还有《西游记》,谁没听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事儿呢?真是让人拍手称绝。

这些故事不仅好看,还能教会我们道理,像是“有志者事竟成”这种古老的智慧,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点头赞同。

而且呀,民间文学可是大伙儿情感的寄托。

比如过年时唱的那些民谣,真的是一代代传下来,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那些旋律啊,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加了调味剂,让人觉得幸福感倍增。

大家在一起,嘴里唱着,心里乐着,生活一下子就变得多姿多彩,谁不爱呢?不光是故事,民间文学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比如春节的舞龙舞狮、端午的赛龙舟。

这些活动不仅让大家团结在一起,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传承着祖辈留下来的传统,仿佛时间都停滞了一样。

还有那些充满智慧的谚语,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不到黄河心不死”,说的是人要坚持不懈,直到最后一刻才放弃。

还有“东风压倒西风”,讲的就是一种势均力敌的力量。

这些话,简单明了,却让人受益匪浅,谁说民间文学就不严肃呢?对于民间文学,咱们还得提到它的多样性。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像北方的二人转,南方的越剧,各有千秋,百花齐放。

无论你身在何处,总能找到那一份属于你的民间文学的味道,让人倍感亲切。

正如人们常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不过,说到民间文学的传承,这可真是一门学问。

现在社会快节奏,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很多传统的故事和习俗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幸好,现在有很多热心人开始去挖掘、记录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

民间文学的范围

民间文学的范围

民间文学的范围
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民众生活和心声的文学作品。

它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谚语、歇后语、谜语等。

这些作品通常以口头传播为主,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生活经验。

2. 歌谣:包括山歌、小调、童谣、劳动歌曲等。

这些歌谣以民间曲调为基础,表达了民众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3. 戏剧:包括各种地方戏曲、民间小戏、皮影戏、木偶戏等。

这些戏剧作品以民间表演艺术为载体,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4. 诗歌:包括民歌、民间长诗、民间叙事诗等。

这些诗歌作品以民间语言和形式表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

5. 小说:包括民间传奇、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

这些小说作品以民间故事为基础,融合了历史、神话、传说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文学风格。

6. 散文:包括民间故事、寓言、随笔等。

这些散文作品以民间生活为题材,反映了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

7. 其他:还包括一些民间文学形式,如对联、春联、民间绘画、剪纸等。

这些作品以民间艺术为载体,展现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

总之,民间文学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各种文学形式和题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口头的集体创作,是一种立体文学、实用文学,具有直接人民性、立体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多功能性和等特征。

2.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内容的特征直接人民性;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民间文学的流传性;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民间文学的淳朴性;民间文学的总体特征立体性;民族性。

3.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于联系分为两方面: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举例《水浒传》;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再加工创造,举例。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

但这两种文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

从来源说,它们的共同根源是原始文学。

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文学的一些种类——神话、歌谣、传说大抵已经产生,这是氏族和部落大众共有的文学。

阶级社会形成后,替上层阶级服务的文艺专职人员以及史官、诗人和宗教执行者产生了,文学日益书面化。

与原始文学的传统距离远了。

但是,广大的下层人民因为被剥夺了文字的使用权,基本上仍沿用着原始文学的传统,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加以变化。

这两种本来同一发源的文学的性质和面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形成对抗或对立的状态。

另一方面,这两种文学又互相影响。

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成的。

至于书面文学取材民间文学或用它作“词藻”的,就更多了。

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多少对民间文学起过一定的影响。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

4.AT分类法含义AT分类法:1910年芬兰学者阿尔奈对北欧故事中相同情节的异文进行清理,出版了《故事类型索引》一书,随后汤普森又对此索引进行了修订和扩展,国际学术界对这个版本简称为‚AT分类法‛,特点是以情节作为分类依据,将同一民间故事类型中不同文本的结构加以抽象,分门别类编上序号。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

1、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

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他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通常便称作民间文学的特征,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特殊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会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就构成了它的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同时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它是存在人民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又被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因而口头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它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故事的主干、创作的手法和格式等,世时代代传承下来,使民间文学延绵不断,这就是它的传承性特征。

民间文学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

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别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间文学at分类法

民间文学at分类法

民间文学at分类法
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在民间文学中,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法,下面就以at分类法为标题,来介绍一下民间文学的分类。

a类:神话传说类。

这类文学作品主要是讲述神话传说、神仙故事、传说传闻等,它们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认识和想象的产物。

比如《山海经》、《聊斋志异》等。

t类:民间故事类。

这类文学作品主要是讲述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体现。

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a类:民间诗歌类。

这类文学作品主要是民间诗歌,包括民歌、山歌、田园诗、节令诗等,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中表达情感、赞美美好事物、反映社会现实等的一种方式。

比如《庐山谣》、《赛金花》等。

t类:民间曲艺类。

这类文学作品主要是民间曲艺,包括评书、相声、小品、快板等,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中娱乐、消遣、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比如《水浒传评话》、《京剧》等。

以上就是at分类法下的民间文学分类,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分类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方法,比如按地域、按题材、按形式等等。

无论是哪种分类方法,都能够反映出民间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民间文学的魅力。

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

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
第一章 民间文学概述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
一、什么是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民众 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民众的 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 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 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属与于现文实学生的活一血个肉特相殊联。类别,是与作 家 文民学间相文并学行不的仅一具门有独民特族的性语,言而艺且术是。一种世界 性民的间文文学学现创象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
资料5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 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 天常,六曰建地功,七日依地德,八曰总禽 兽之极”。
资料6
马家窑彩陶舞蹈纹盆
资料7
马家窑彩陶舞蹈纹盆




沧8源古代崖画
资料9
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在其 《歌谣周刊》发刊词中,曾明确宣称:“搜 集民间歌谣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学术的, 即将民歌作为民俗学的一种重要资料,以此 来观察中国的社会;另一个是文艺的,即从 民歌中,引出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道路。”
资料3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俗文学 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 是大众的文学。”
资料4
鲁迅《门外文谈》:“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 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 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 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 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 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有什么记号留 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 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认识的转变

论民间文学的分类和作品介绍

论民间文学的分类和作品介绍

论民间文学的分类和作品介绍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类文学,他饱含了劳动人民的思想与情感,是最能表现时代特征的一类文学。

民间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民间文学只是让人了解当时的生活,人们的喜悦,苦闷,美好的希望。

他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历朝历代都有他的身影㈠民间文学的分类1.口头文学,包括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愿、民间长诗(包括英雄史诗、叙事诗)等。

这些神话传奇有非常多的话题,有人类的起源(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有民族迁徙,有与自然斗争发展生产,有英雄为民除害。

这些神话传说连名字都有一种朴实,反映的也是劳动人民的朴实的思想和无边无际的想象力。

2.民间戏曲类,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

如果口头文学只是口头相传,那戏曲类就是以无与伦比的舞台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欢乐甚至是灾难生活下唯一幻化的美好。

3.口碑语艺类,包括民间谚语﹑歇后语﹑民间谜语﹑灯谜﹑对联。

谚语包含教育后人和传播知识的深意。

民间歇后语比谚语要有趣一些,他总是有好玩好笑的比喻和夸张。

民间谜语和歇后语一样充满趣味,大俗就是大雅,没有诗歌的意境却可以如此让人神往。

灯谜专为元宵灯而设,而对联成了文人不可缺少的娱乐。

㈡民间文学的作品介绍《阿诗玛》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撒尼人的叙事长诗。

故事运用非常夸张的手法讲诉了阿诗玛和阿黑对抗地主追求自由真爱的故事。

揭示了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会击败邪恶势力的思想。

阿诗玛和阿黑以歌惺惺相惜,在争夺勇士的庆祝会上相识相爱,他们歌唱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可地主的儿子把阿诗玛强掳去成亲,河水倒流带着阿诗玛希望的花到阿黑的手上,阿黑日夜兼程去救阿诗玛。

以三天三夜的山歌和勇猛无敌的箭术击败地主的儿子救回阿诗玛。

但地主的儿子引来江水报复阿诗玛和阿黑,最终,阿诗玛葬身江水化成石林,惩罚恶人,成为保护彝族的神。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以冲破万难的艰险过程却走向死亡结局的悲剧。

正说明劳动人民对于爱情的美好愿望始终难以真正实现,现实的残酷始终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但希望从来没有被丧失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在世界民间文学研究的坐标系上●第一章:民间文学的起源与本质●第二章:民间文学创作、流传的基本特征●第三章:民间文学引的功能●第四章:民间文学的价值●第五章:神话●第六章:民间传说●第七章:民间故事●第八章:民章歌谣●第九章:史诗●第十章:民间叙事诗●第十一章:民间谚语和谜语●第十二章:民间说唱●第十三章:民间小戏●第十四章: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引言在世界民间文学研究的坐标系上一、民间文学研究的国际性纵观中外民间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到一种很有趣的情形:有些国家和民族,远隔高山大洋,相去万里之遥,他们的族源、语源根本不同,社会发展、风俗习惯,乃至地理、气候条件,都有很大的差异。

可是,在人民口头上流传的许多神话和故事,却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有的几乎完全雷同。

1、造人神话;2、“天鹅处女”型故事;3、“灰姑娘”型的故事等等。

由于民间文学的国际性,相通性,各国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从一开始就很盛行,学术交流从未间断。

民间文学的研究,最初是纳入民俗学、民间文化范畴内的。

二、国外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述略上述介绍,实在只能算是一种举要性述略。

即使就我们所能搜集和见到的资料、信息来看,也远不止这些。

比如,对《格萨尔》的研究,并不只是法国,英、美、德、日、印等许多国家也有不少翻译和研究。

对中国的歇后语、谚语、笑话、民间戏曲、民间故、传说加以研究的论文,在日本及东亚有关国家的民间文学刊物上,也经常发表。

法国巴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院第四部历史语言研究所女藏学家艾尔费的《藏族格萨尔王传的歌曲》(1977年)蒙古人民共各国策·达木丁苏伦的《“格斯尔传”的历史源流》(1957年)前苏联斯·史·查洛杜夫的《格斯尔传的渊源》(1980年)。

原联邦德国瓦尔特·海希西的《格斯尔研究》(1983年)等。

三、世界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很多发达国家,不管他们的社会制度如何,他们的很多学者,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是持有一种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的。

第二,我们应该开阔视野。

国际上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从来都不孤立地进行,而是结合本民族古代文化史的发展一起研究的。

第三,对国际上的各种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起源与本质一、什么是民间文学二、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第一节什么是民间文学1、从借助艺术形象来把握生活的特点来看,它是广泛存在的文艺现象。

它属于文艺学中的一个分支。

2、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民间文学虽然具有文学艺术的重要特点,但它在民间并不像作家书面文学那样,仅仅只是作为“文学”而存在的。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民间文学,乃是一个民族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之一国际上,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纳入民俗学研究范围的。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并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

在五华县安流、棉洋等地的山区农村,每年都会举办纪念宗族始祖诞辰的庆典活动,“扮古事”成为活动中独具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

该项表演场面新颖,乡土气息浓郁,自成一体而久盛不衰。

人们通过这种火红火爆的欢娱形式,庆贺五谷丰登、合家安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起源与本质一、民间文学的起源1、口头语言的产生条件民间文学既然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那么,口头文学的产生,应该是伴随着口头语言的出现而开始的。

2、人类的进化过程(使口头文学表达获得可能)劳动和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人自从学会打制工具之后,便为自己的生存找开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使自己越来越区别于动物界而成为“类的存在物”。

二、民间文学的发展1、在原始社会里,民间文学是全民的口头文学。

2、“艺术生产”出现以后,即作家文学产生以后,民间文学主要指的是,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集体创作,并主要在他们中间传播的口头文学。

3、当代,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方面的继承、变化与发展。

“自从当了乡镇长,就把肚皮交给党,若是派到台湾去,保证吃垮国民党。

”(社会民谣)《未穿的红嫁衣》“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锻炼了胃,喝得性功能大减退,老婆跟了别人睡!丈母娘一气告到纪律检查委员会,答复说:该喝的不喝也不对,我们也是天天醉!告到人大常委会,告到市长办公室,答复说:预算外有这笔经费。

告到人大常委会,答复说:这项决议通过在22次常委会。

告到政协委员会,答复说:此事不在政治协商范围内。

最后告到党委会,答复说:只要方向路线对,醉与不醉无所谓。

”(雷达: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

)三、民间文学的本质对于大众来说,物质生产当然是第一位重要的。

但是,人们之所以要在物质成果之外,还要在口头文学中顽强地复现一下自己,,其根本动力,恐怕还不止于某些显现的实用目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强烈地要求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精神需求——尽管劳动者本人并没有自觉意识到这一点,它却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章民间文学创作、流传的基本特征一、民间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客体,亦即是劳动者自身所处的自然及社会、历史生活环境。

创作主体的情感冲动、直觉感受,很少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的干扰。

民间文学是“我口唱我心”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饥者歌食,劳者歌其事”。

与其说它是一种客观写照,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的主观抒发。

如:单身长工、苦媳妇、放牛娃、工匠、农夫等。

总之,长工有歌,纺织娘有歌,放牛的、牧羊的、打猎的、砍柴的、驾船的、背纤的、捕鱼的、赶脚的,乃至孤儿寡妇、能工百匠,都有自己的歌,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笑话。

二、自在自由的性灵抒发这种创作可称得上是天马行空式的、自在自由的一种心灵抒发。

创作主体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创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理性评价,完全流注在一片真情的倾吐之中。

所以古人有“故风出谣口,真诗只在民间”的慨叹。

第二节群体性的审美方式一、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作家的创作,主要以个体方式进行;民间创作,则是一种群体性的审美活动。

另民间文学创作的四个特点: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

二、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其一,可以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民间文学的价值,尤其是民俗价值,当然还有些陋习。

其二,认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便于我们在搜集整理时进行必要的鉴别。

第三节永不凝冻的优质载体一、创作、流传中的口头性二、口头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极富形象性、立体感,具有一种流畅活泼的动态美。

民间创作是以讲、听方式口耳相传的,它的对象性相当明确;故事是对人讲的,谜语是要人猜的,歌是唱给知音听的——即使自感自叹,也是以自己为接受对象的。

民间创作的过程一般不能离开讲、听的具体环境,显然,接受进程是从听觉形象的输入开始的。

第四节寓不变于万变、万变中有不变一、创作、流传中的变异性一种情况是,因流传地域不同,自然环境、季节气候、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各有差异;再加上不同的演述者各自的口才、风格不一样,因而同一母题的作品,在不同地区流传会有不同的异文。

如谚语:南方春雨贵如油、北方春雨愁煞人(盐碱地)第二种情况是,有些传统作品,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由内容、情节的逐渐丰富导致了作品主题的重大变化。

如《孟姜女传说》二、创作、流传中的传承性第一,民间创作是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第二,民间文学是民众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集中表现。

民间创作,是一种群体性的审美活动。

作品口口相传,一些易传易记、便于掌握、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作方式,会自然而然地被广泛使用,代代相传。

灵动形象而鲜活的语言提供语言美;塑造了众多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提供艺术美。

其传承特点: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

第三章民间文学的功能第一节民众生活的独特伴侣一、在劳动生产中的实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直接的、客观上的;一种是间接的、主观性的。

1、直接效用如劳动歌谣;2、间接功能二、在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民间礼俗,是在民众生活、交往中约定俗成、世相沿袭的一些语言、行为方式,具有正规性、模式性及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

具有表现在人生礼仪,及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中的礼俗仪式上,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重大的、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段,如:出生、成年、结婚、死亡(画一个圆)等,每至这样的时刻,都会有相应的礼俗,而每一种礼俗,都离不开口头文三、在日常生活中的娱乐作用口头创作是广大民众休闲时光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种娱乐活动,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表现尤为集中和突出。

“等郎妹”闹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

因为节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古代称夜为宵,因此叫“元宵节”;又因元宵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观灯、赏灯,故又称为“灯节”。

道教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

第二节民众生活的教科书一、传授知识的功能民间文学,是民众智慧的结晶。

劳动大众在世代相续、年复一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劳动经验。

一些农事谚语、歌谣及至谜语,常常只用一两句,或三四句话,便能概括出一条规律,或总结出一个经验。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1、民众道德意识的产生社会生活发展史,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历史,是真善美不断战胜假恶丑的历史。

当人类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独立价值的时候,人类是以“群”的方式与整个大自然搏斗的。

中华民族素来重视道德伦理的教化,道德意识几乎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民间创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从来都受到劳动大众的道德意识的制约与影响。

如“割股疗亲”的故事、坚贞不愈的爱情故事、勤俭节约的故事、好人好报的故事等,从不同方面肯定民间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念。

从而认清自己的力量、自由;激起个人的勇气,唤起对祖国的爱。

①劳动,是民间文学永恒歌颂的主题。

以劳动为荣,以劳动为立身之本,是劳动者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②团结、友爱、互助,也是民间作品中经常歌颂的主题,是劳动是所遵从的行为规范。

三、礼俗伴生功能礼是俗的制度化,俗是礼的原生态,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俗被大量地被礼制化,礼制也大量地习俗化。

如人生礼仪过程中的习俗,尤其是婚嫁殡葬,伴有大量的礼俗歌,人们熟知的哭嫁歌、哭丧歌就是伴生了婚丧礼仪的一种独特的歌谣。

如哭嫁歌。

黄遵宪民歌体婚姻与礼俗客家的婚嫁礼仪大致是相、亲、送庚帖、合婚、过聘、报日子、完婚六项程式,送庚帖与合婚与古代的问名与纳吉大同小异。

庚帖指女方的生辰八字,男方把他置于祖宗的牌位灵前,如果三天之内万事顺当,说明得到了祖宗之灵的首肯。

女子上头之后的仪态转变:金钗金髻新装束,私喜阿侬今上头。

姊妹旧时嬉戏惯,相看霞脸转生羞。

将要做新娘的欣喜和装束转变引起的羞涩,使上头的场面显得活灵活现。

客家人继承了古代人就有的夜里迎亲之俗,夜里迎亲,时辰最好,进进出出方便、吉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