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类文本个性化阅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类文本个性化阅读的探究
摘要:在新课改这面旗帜的召唤下,如何突出探究意识,推动创新教育,突出大语文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这是中学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文学作品中小说类文本个性化阅读的探究作一点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祥林嫂之死直接原因个性化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指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本文就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某个细节进行质疑来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的深刻性和人
物性格的鲜明性而入题。对作品的个性化探究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作品有创意性的认知,有独立的思考和观点在阅读作品的同时,让自己的心灵碰撞出睿智的火花。但这样的“读”应是“填补空白”的读,应该是在尊重所读作品的基础上努力探究作者及文本的原意,不可背弃文本做无中生有的发挥。
大家都知道,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害死的,这已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促使祥林嫂最后死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一种说法讲她是“穷死的”,即冻饿而死。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电影,都无不把祥林嫂的死,处理在鲁镇祝福的前夜,倒毙在漫天风雪之中。它们做如是处理当然未尝不可。但,我们在分析小说的
时候,却必须忠实于原作。祥林嫂死于和“我”见面的当天晚上,而下起雪来,是第二天下午的事。再说,鲁迅先生写景往往着墨不多而极派上用场。《故乡》用“瓦楞上当风抖着的枯草的茎”来描写荒凉的故乡的严冬,真是寒气逼人。而《祝福》在祥林嫂临死之前却没有有关天气严寒的任何描写,这无疑是作者无意于“冻死”的说明。那讨饭篮中一只“空着”的破碗,虽然给人的直觉是“行乞的艰难”,但也不足作为“饿死”的明证。如果竟是这样,她见到站住“预备她来讨钱”的“我”的时候,正好可以要点施舍,以解救眼下之饥,何以竟一直不提一个“钱”字?
一种说法认为祥林嫂最终是处在一种矛盾思想的痛苦折磨中死去的。这种分析的依据是“我”对祥林嫂的“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的揣测。他们认为“希望其有”,就是希望有灵魂,能和死去的一家人见面;“希望其无”就是希望没有灵魂,免得死后遭受地狱之苦。对于此种分析,我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因为,祥林嫂在她死前,思想上的确存有这种痛苦的矛盾,而且深深地折磨着她,逼使她一步步走向死亡。但是要断定她最终就是被这种矛盾的思想折磨死去的,那又不能令我信服。理由是她这种想见亲人和怕入地狱的矛盾,归根结底,是怕入地狱,怕自己死去。
那么祥林嫂死去的直接原因何在,还得深究一下课文。我觉得祥林嫂临死前后的一段情节至关重要。“我”在回故乡的第二天下午,在河边遇见祥林嫂,她特地向“我”提了三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那么,
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我支吾其词地作了答复;而后,她就在当天晚上突然死去;“我”因此总有负疚之感。这就是作者有意为点明祥林嫂的直接死因而精心安排的一个情节。作者写到“我”在逃回“四叔”家中之后,心里还很不安:“自己想,我这回答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预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甚至到第二天下午,这不祥的预感,愈加强烈了。
作者着意安排这一情节,就是要用祥林嫂的死前“含有别有什么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的提问行为以及“我”的一连串的揣测、分析和判断的内心活动来揭示祥林嫂的直接死因,即:祥林嫂从思想痛苦到突然死去,其间已发生了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从疑惑到相信,在有灵魂又有地狱的思想支配下,下决心去忍受地狱的酷刑以换取和已死去的丈夫和爱子见面的机会。祥林嫂的一生一直不懈地追求她最需要的东西。生前,她追求生路,做一个“安稳的奴隶”;当这一切求之不得的时候,唯一的希求就只剩下死后与一家人见面了。为此,她情愿忍受这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痛苦。这正是祥林嫂在那个时代的最后一次的“出格”的反抗!这完全符合她的性格发展的逻辑。祥林嫂正是有了这个转变的想法之后才死去的。有了这个认识的转化,她的突然死去才是顺理成章的。祥林嫂早已是风烛残年、油尽灯灭的人,是说死就死的。她的篮子里的“空碗”和见到“我”也“不讨钱”的情景,不都与这种死去相联
在一起吗?
祥林嫂,这个作者用“血泪”写成的人物形象,留给我们多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学习,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学会“深入慎出”,让学生入乎文内而又出乎文外,积累学法,储备解答探究性阅读题的技巧。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提升他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期待。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