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马克思曾称他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也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诗学等;其中诗学成书于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现存的文本据说是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论证严密,风格简洁,但可能未经整理加工,有的论述比较晦涩,引起不同的解释;诗学现存文本有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1第一至第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以此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第六至第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人的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和方法;诗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详尽,深入而系统的阐述;他提出了悲剧史上第一个悲剧概念,在诗学第六章①里说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亚里士多德还给悲剧制订了许多规则,如悲剧应该是五幕剧,其情节应该发生在最亲近的亲属之间;曹禺和雷雨曹禺,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杰出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雷雨是曹禺用5年的时间创造的,虽然他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但却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雷雨展示了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的家长,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伤的女人,悔恨着罪孽却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的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的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是死的死,逃的逃,疯的疯;这种强烈的悲剧性深深地震撼了观众和读者,并吸引着他们去思考是什么造成这种悲剧以及悲剧效果;雷雨是四幕剧,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作者让三十年发生的故事浓缩到一天发生并结束;周朴园从外地回到家里,鲁侍萍因为女儿的原因再次来到周家,两人因此而再次相遇,他们之间的秘密也随之曝光;当年周朴园为了娶那位有钱有势的女子而逼鲁侍萍抱着刚出生三天的儿子,冒着大雪离开周家;这样没有人性的开始造成30年后父子不相识反而成为仇人,还使得同父异母的兄妹相恋;当残酷的现实被披露时,必然产生震撼性的戏剧效果,最终剧中人物死的死,逃的逃,疯的疯,成了实实在在的悲剧;同时也说明了,悲剧不一定要亚里士多德说的五幕剧才能称之为悲剧并产生悲剧效果;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六要素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提到,悲剧构成的六大基本要素:情节,性格,言行,思想,形象和歌曲;因此,接下来我将从这六个方面来对雷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构成的六个成分里面:②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因此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在一切事物中,目的是最重要的;“性格”则占第二位,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悲剧,但没有“性格”,仍不失为悲剧;因为一出悲剧,尽管不善于运用“性格”这一成分,只要情节有安排,一定能产生悲剧效果;因此,情节乃悲剧的基础,犹似悲剧的灵魂;“思想”占第三位;“思想”是使人说出当时当地所可说所宜说的话的能力;“性格”指显示人物的选择的话,一段话如果一点不表示说话人的去取,则其中没有“性格”;“思想”是指证明某件事是真是假,或讲述普遍真理的话;语言的表达占第四位,在其余成分中歌曲占第五位,因为他最为悦耳;“形象”固然能吸引人,却最缺乏艺术性,跟诗的艺术关系最浅,因为悲剧艺术的效力即使不依靠比赛或演员,也能产生,况且“形象”的装扮多依靠服装面具制造者的艺术,而不大依靠诗人的艺术;探讨雷雨的“情节”和“性格”雷雨的情节安排可谓是独具匠心;曹禺把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全部安排在一个雷雨天进行;③“情节有简单的,有复杂的,因为情节所摹仿的行为显然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所谓‘简单的行动’是指按照我们所规定的限度连续进行,整一不变,不通过‘突转’与‘发现’来达到结局的行动;所谓‘复杂的行动’,是指通过‘突转’和‘发现’或通过此二者而到达结局的行动”雷雨可以说是比较彻底的复合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安排的要求;鲁侍萍本来是来找自己的女儿并带女儿回去的,谁料到竟遇到了三十年前为了金钱和权势而抛弃自己的负心人周朴园,两人遂犯起了旧账,岂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周朴园从外地回来就是为了解决矿上工人罢工的事,而带头闹事的就是自己不曾相识的亲生儿子;周萍和周冲这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同时喜欢上了四凤,殊不知四凤和周萍是同母异父的关系;周萍还和自己名义上的继母发生过一段关系,这些不伦的关系令人惋惜,感慨;故事的最后,四凤怀了周萍的孩子;在四凤的苦苦哀求下鲁侍萍答应让周萍带四凤走,永远不要再见到他们;蘩漪带周冲来阻止周萍带四凤走,周朴园也闻声而至,他以为鲁侍萍前来认儿子,让周萍跪下认自己的生母;严酷的现实让四凤无法承受,她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了,蘩漪,鲁侍萍疯了;雷雨中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鲜明有特点,每个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这所有的八个人物里面,最具性格特色的是周朴园和周蘩漪;周蘩漪是个受过一定教育的女性,她渴望自由,渴望爱情但又深陷周朴园给她设定的圈子里面,无法走出那个险隘而又黑暗的角落;她和周朴园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甚至有的只是怨恨;她不甘心这样过下去,于是她和自己的继子发生了背离人伦的关系;她不屈服于周朴园的命令,拒绝她的虚伪关怀,拒绝喝药;尽管她的性格当中有着反封建的意识但是她本身与封建思想的联系根深蒂固,导致她无法与封建观念做出彻底的决裂;于是在这种状态下,她的人格开始变得扭曲,行为变的怪诞,最后爆发酿成悲剧;这也充分解释了,曹禺先生为什么称之为“雷雨式性格的女人”周朴园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的家长形象;在家里他实行专断独行的手段,控制自己的儿子,控制自己的妻子,控制家里的一切,不给他们任何的自由与民主;极强的控制欲令人憎恶;同时他还是一个贪婪残酷的资本家,剥削矿上的工人,克扣他们的工资;此外,虚伪自私也是他性格中的明显特点;表面上他怀念他的旧情人,把家里的家具都按照旧情人的喜好来摆设,可是当旧情人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又开始恐惧甚至拿钱让旧情人不要把这一切的秘密说出去;总之不管是对待家人,工人还是情人,所有的一切他都只是为了自己;然后作品中的他又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他同样也是一个遭到命运捉弄的人,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骨肉分离死亡的下场;结语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西方的悲剧理论奠定了基础,为悲剧分析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对后世的悲剧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曹禺的悲剧雷雨的出现恰好验证了数千年之前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虽然他的理论中也含有不科学的成分,但在当时已经代表着很高的成就,而于当代,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依然影响深刻;。
浅谈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论
152浅谈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论简盼盼(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摘 要:悲剧美学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就一直被人们所提及,是一种感性冲动,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的更迭。
在戏剧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是人在面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时表现出一种超常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它是艺术中所不可或缺的材料,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体裁形式,来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经历。
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又指的是其中的审美意味。
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在悲剧美学中都谈到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他们之间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在学习前人有关悲剧的讨论下,也给出了自己对于悲剧的理解,他的悲剧理论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经典的,打下了非常坚固的基础。
到了德国古典时期,黑格尔又做出了具有独创性意义的理论突破。
关键词:悲剧;冲突;审美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亚里士多德说: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往往是诱发了人们的一种怜悯与恐惧心理,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肢体交流等,加深了这一完整事情的戏剧性,逐渐成为一种行动模仿。
只是在这个行动模仿中,整个基调氛围不是那么的轻松,而是处在比较严格、肃穆的一种环境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连串行动的模仿。
悲剧就两个方面来说是严肃的:一方面,它的人物是高尚的人,比一般人好的人;另一方面,它的动作是可怕和可怜的。
这两方面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件事情可怕或可怜并不能构成悲剧,构成悲剧这种超乎人想象的效果是因为在可怜的基础上发生了更为可怕的事情,而且他还说到亲属之间的凶杀是最可怕、最可怜、最泯灭人心的。
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我们知道这种亲属间凶杀的事件有很多,有儿子弑母、夫妻情侣之间残害、大人的痛苦施加在自己孩子身上的这些屡被曝出,这些往往都是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处多年的人,往往也是矛盾最深,最不可调和的,这种恩怨一旦用行动暴力解决就是致命的。
当然人们对这些事件也是极其关注和反思总结的,引起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关心、怜悯、恐惧。
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
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以及与现代情节的比较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和他的悲剧情节。
他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的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任务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悲剧包括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即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情节是悲剧的灵魂。
然而,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情节和现代情节有一些不同和相似之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和悲剧情节研究(一)、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公元前五世纪末,也就是经常被称作的希腊的黄金时代,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从研究自然转到了研究人文。
然而,他们侵犯了诗人的领域,产生的竞争强度达到顶峰状态。
阿里斯多芬尼斯在他的著作《云》中辛辣的讽刺了苏格拉底;接着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把苏格拉底作为发言人猛烈地回击了那些诗人。
他认为诗人曾三次从真理中被移除。
在西方文学中表现纯粹世界的精神或者心灵属于理想的世界;肉体和它的激情则在物质世界的泥泞中被打击。
基于这些或者其他的原因,柏拉图将会把这些诗人从他的理想国中驱逐出去。
然而亚里士多德对待那些诗人的态度没有柏拉图那么坚定。
在那时,哲学家们在他们的竞争者中赢得声望,亚里士多德力图结束古代的纷争,在胜利中他也是宽宏大量的。
相比于其他的著作,他的著作《诗学》更大肆赞扬或者强烈地谴责文学批评。
《诗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诗,这种方法比那些引起很多无果争议的个别推论要重要的多。
(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诗学》的开始亚里士多德就给出了他对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的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任务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迄今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
仅就在悲剧理论上的而言,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念迄今为止仍然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起源大概有两个原因,每个原因都伏根于人类的天性。
首先摹仿就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孩时就显出。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是最善于摹仿的。
一开始学习,就通过摹仿。
每个人都天然地从摹仿出来的东西得到快感。
这一点可以从这样一种经验事实得到证明:事物本身原来是我们看到就起痛感,在经过忠实描绘之后,在艺术作品中却可以使我们看到就起快感,例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和死尸的形象。
原因就在于学习能使人得到最大的快感,这不仅对于哲学家是如此,对于一般人也是如此,尽管一般人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比较薄弱些。
因此人们看到逼肖原物的形象而感到欣喜,就由于在看的时候,他们同时也在学习,在领会事物的意义,例如指着所描写的人说:“那就是某某人。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原人和原物,他看到这种形象所得到的快感就不是由于摹仿,而是由于处理技巧,着色以及类似的原因。
因为不仅模仿出于人类天性,和谐与节奏的感觉也是如此,诗的音律也是一种节奏。
人们从这种天生比制定出发,经过逐步练习,逐步进展,就会终于由他们原来的“顺口溜”发展成为诗歌。
”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唯一的产生是由于回忆可以使原产生快感。
摹仿出来的东西如果建筑节奏与和谐,也就能产生快感。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最完美的悲剧,经济结构不应该是简单直觉地而应该是复杂曲折的;并且他总摹仿的行动必须是能引起爱莲和恐惧的棗这是悲剧摹仿的特征。
因此有三种情节结构应该避免。
1,不应让一个好人由福转祸;2,也不应让一个坏人由祸转福。
因为第一种结构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只能引起反感;第二种结构是最不合悲剧性质,悲剧应具的条件它丝毫没有,它既不能满足我们的道德感,又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3,悲剧的情节结构也不应该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由福落到祸,因为这虽然能满足我们的道德感,决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棗不应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怜;遭殃的人和我们自己类似,才能引起恐惧;所以这第三种情节及不是可哀怜的,也不是可恐惧的。
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浅析《红楼梦》
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浅析《红楼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对戏剧艺术有着深刻的见解。
他在《诗学》一书中提出了悲剧论,阐述了他对古希腊悲剧的观点和原则。
他认为悲剧是一种通过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引发观众悲伤和恐惧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方式。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杰作,而它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共鸣。
本文将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的浅析,探讨《红楼梦》中悲剧元素的表现和内涵。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情节应当具有起承转合、波澜壮阔的特点。
悲剧情节的设定应当具有一种吸引力和紧张感,使得观众在观看时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红楼梦》中的情节设计正是符合了这一原则。
整个故事以贾宝玉的成长和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荣辱。
从贾宝玉的出生、成长到最终的悲剧结局,贯穿其中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都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这些情节的设置和展开,使得观众在阅读时产生了一种悲戚和感伤的情绪,符合了悲剧情节的要求。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应当具有高贵的身份和品德,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和错误,这样才能引发观众的悲悯和恐惧。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角色的塑造正是符合了这一原则。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公子,有着高贵的出身和优越的条件,但他却情深意重,对爱情和友情表现出一种执着和无奈。
林黛玉虽然是贾府的女儿,有着美貌和聪慧,但她的性情却柔弱而悲观,对爱情和命运充满了困惑和痛苦。
薛宝钗则是一个聪明而冷静的女子,她对外表的坚强和自持,掩盖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这些角色的塑造和表现,使得他们成为了一个个富有魅力和魅力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们的悲苦和痛楚,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中的语言和对白应当具有一种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的对白语言就具有一种深刻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悲剧”的论述及其他
文化艺术论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悲剧”的论述及其他文/刘龙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用了大量的笔墨从各种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悲剧”展开了论述。
本文旨在对作者的主要 观点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并结合美学史上的若干小问题做一简要的议论或引申。
何为悲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做出了这样的一个 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 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 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1]围绕这个定义提到的各种要素,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逐章对之进行了讨论。
可以看出,悲剧就是对行为的摹 仿。
摹仿(M imesis)在古希腊哲学的语境下有很深的渊源。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把音乐——数学的 原则当做宇宙间的第一原则,显然,这一原则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
至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有没有因此引申出现 实世界摹仿一个隐藏着的,终极的,超越时空的“数字世界”的学说,至今仍是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12在柏拉图哲学中,M im e sis是一个重要概念。
柏拉图认 为,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事物的存在可以在三个平面上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一个是形的平面,第二个是实物的平 面,第三个是艺术摹仿的平面。
“形”(id e a或eidos)的世界 是真实的世界,而勇于探求和阐释“原形”世界之真谛的哲 学家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者。
艺术作品是形的翻版的再再版,对真理已经有过两度的离异。
p]不难看出,柏拉图对艺术摹仿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
这实际上是由柏拉图哲学或者古希腊哲学的气质与品 格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哲学起源于惊异,论者称 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童年”。
一个孩童,当面对这大千世 界的时候,由于没有太多的成见的遮蔽,反倒更本真的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美。
“惊异”是一种天真的品格。
老子说:道 可道,非常道。
在中国的早期道家那里,有形质的东西正因 为形质的拘限而只能是其所是,而不是其所不是。
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学观
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学观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他对悲剧的理解和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悲剧美学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悲剧的地位: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希腊诗的最高形式。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独到的,因为古希腊人对诗歌的欣赏大多以柏拉图的观点为主导。
2. 情节结构的重要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情节结构是悲剧中最基本的要素。
他认为人物性格只有在见诸行动,即表现在情节结构里时才有意义。
此外,他强调情节结构需要单一而完整。
3. 模仿说:亚里士多德主张艺术是真实的,它表现了事物的普遍性,因此比历史更为真实。
他认为摹仿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自然倾向,无论是学习还是对美的欣赏,如节奏和和谐,都是人类的天性。
4. 内在逻辑与普遍性: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作品,特别是悲剧,应该有其内在的逻辑。
这意味着在悲剧中展现的人物行为和对话都应该是必然和合理的,具有普遍性。
5. 有机整体的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应该像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都应该和谐地工作,共同为整体的效果服务。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学观为后世的文艺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的贡献不可忽视。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有益无害,对人的心理具有净化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有益无害,对人的心理具有净化作用.
论证
“悲剧有益无害,对人的心理具有净化作用”,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看法。
他的
这一观点表明,悲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而且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甚至提高我们
的智力。
首先,悲剧能够让我们不断反思,增强我们的自省意识。
通过悲剧,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
认识自身,逐渐成长,更好地把握人生。
当我们沉浸在悲剧的故事中,可以轻松地抒发自
己的感受,释放内心的压力。
此外,悲剧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力量,培养我们有助于控制自
己情绪的能力。
另外,悲剧能够提高我们的智力,在思维模式上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我们欣赏悲剧时,我
们不仅需要对剧情故事的关联和逻辑思考,还需要理解悲剧主人公的心理和思想。
只有把
全部拼凑在一起,我们才能迅速掌握情节,精准地判断出悲剧书中情节转折和意义变化。
而这种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则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水平,使我们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悲剧可以让我们在心理上,不断自我成长,把握自己,净化我们的脑海。
同时,悲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悲剧有益无害,对人的心理具有净
化作用,这是亚里士多德所持的观点,无可厚非。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特点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特点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情节的论述:
悲剧的六大成分:场景、歌曲、措词、情节、性格、才智。
在悲剧的六大成分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最重要的。
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为,是生活与悲欢,而生活与悲欢是存在于行为中,所以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拟某种品质,而在于摹拟某一行为;品质系乎性格,悲欢则系乎行为。
所以悲剧的表演不是摹拟某种性格,而是通过一些行为把性格一起表现出来。
”所以,亚里士多德断定,剧情或情节才是悲剧的目的,这个目的重于一切。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无行为则不成为悲剧,但无性格却依然是悲剧。
这种以情节为悲剧之核心的观点,是西方文论中影响非常深远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情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他认为情节是悲剧的核心,是构成悲剧的最基本的要素。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情节应该具有三个要素:情节的起因、情节的发展和情节的结局。
情节的起因是指悲剧中发生的事情的原因,情节的发展是指情节的发展过程和变化,情节的结局是指情节的最终结果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还强调了情节的冲突和矛盾,认为悲剧情节应该具有强烈的冲突和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应该是悲剧情节的核心。
他认为,情节的冲突和矛盾可以激发观众的情感
共鸣,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悲剧中的人物和情节。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悲剧的目的是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悲剧情节应该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观众思考和反思人生中的重要问题。
总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情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为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亚氏《诗学》悲剧要素读解
亚氏《诗学》悲剧要素读解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文学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中对于悲剧的理论贡献更是不可磨灭。
亚氏在《诗学》中认为,悲剧是一种为了引起观众同情心而刻意营造的艺术形式,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固定要素。
本文将对亚氏《诗学》中关于悲剧要素的阐述进行读解。
首先,在亚氏的看来,悲剧的最重要的要素是情节。
情节必须是高峰迭起、情节起伏跌宕,并且在结局处出现悲剧性的结局,进而引起人们的内心共鸣和同情。
这一要素对于悲剧的构建尤为重要,因为一个简单、平淡、乏味的故事是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内心震撼的。
其次,亚氏认为,悲剧主角必须是有一定威望和地位的人物。
这种人物不仅具有成就和智慧,还具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在他们经历的悲剧事件中,观众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悲剧事件的真实性和严重性。
第三个要素是人物性格,亚氏认为,悲剧主角必须是具有一定的缺点和错误的人物。
这些缺点和错误不仅是他们自身的性格问题,同时也是掌握在命运之手中的命运因素。
在悲剧主角的性格塑造中,亚氏强调需要注意道德和伦理的问题。
悲剧主角的论及深渐寡,内心短视和刹那即逝的欲望需要被揭示,使得这些人物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产生震撼。
此外,亚氏认为,悲剧要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语言。
亚氏认为,悲剧表达必须精美、优美、富有美感,并且要体现出戏剧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这些语言表达让悲剧主角在真实性和形式美的结合中得到生动而形象的呈现,在观众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断激发观众的内心共鸣和同情。
最后一个要素是思想。
亚氏认为,悲剧中的思想不仅仅是表现出社会和人性等方面的思考,还要表现出更深入的哲学思辨。
在悲剧结局的思考中,哲学思辨将会达到最高的境界,观众也将在思考中获得更深远的感悟。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悲剧的要素包括情节、人物性格、语言、思想等方面。
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悲剧艺术的复杂性和魅力,形成了一种卓越的艺术形式,能够引起观众深刻共鸣,并对人们的思考与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浅析《红楼梦》
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浅析《红楼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悲剧有着深刻的见解,并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悲剧的定义和特点。
而《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本文将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为基础,对《红楼梦》进行浅析,探讨其是否符合悲剧的定义和特点。
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是:“悲剧是一种模拟高尚人物遭遇逆境并最终由于自身缺点导致悲剧结局的艺术形式”。
《红楼梦》中所描述的人物遭遇的种种逆境,无一不是高尚人物。
贾宝玉、贾宝琴、林黛玉等主要人物都是家族中的贵族子弟,他们虽然生活在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中,但面对世俗的诱惑和社会的无情打击时,也难免会陷入挣扎和痛苦之中。
尤其是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他们在情感纠葛和挣扎中逐渐走向悲剧结局,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不谋而合。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点是情节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他强调悲剧的情节应该有起伏变化、扭转和结局。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一生的遭遇和命运均展现了这一特点。
贾府的兴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纠葛、宝玉和宝钗的婚姻等情节都展现了悲剧性的完整和连贯,呈现出一幅家族的兴衰史和爱情悲剧。
这些情节的扭转和结局都让人们深感悲剧的气息,而这也正是亚里士多德所要求的。
亚里士多德还提到悲剧的另一个特点是角色的性格。
他认为悲剧中的主人公应该是高尚的人物,而且要有他的缺点和错误,最终导致悲剧结局。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同时也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和错误。
贾宝玉情感丰富而多疑,林黛玉执着而易感,这些性格特点都是他们走向悲剧结局的导火索。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所要求的高尚和缺点,并最终导致了悲剧结局。
亚里士多德还谈到了悲剧的审美效果。
他认为,真正的悲剧应该能够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通过对高尚人物的命运的反思,引起观众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共鸣。
《红楼梦》正是通过对贾府一族的兴衰和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的展现,引起了读者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共鸣。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本文试图通过对悲剧的起源及发展等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精神进行分析,并结合他的美学著作《诗学》从悲剧情节的構成、取材、技巧、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刻的理解他的悲剧情节论。
标签: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一直以来就对悲剧情有独钟,认为悲剧最能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内在精神和本质灵魂,世界文学宝库里熠熠生辉的作品也以悲剧题材的居多,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等。
在我国,《红楼梦》虽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悲剧,但是就它对人们的精神上震撼与心灵上的洗涤是无法比拟的。
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关于悲剧的记载一直是发轫于久远的古希腊时期,最早的悲剧理论的集大成者则非亚里士多德莫属了。
在古希腊,悲剧、喜剧都最早都发源于民间即兴创作。
由于对神的崇拜,悲剧最初起源于古典对酒神的祭祀仪式上的酒神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悲剧创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才最终确定了它的本质形式。
”悲剧”的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因为悲剧由萨提尔剧演变而来,后者是在酒神崇拜中由扮成山羊摸样的演员演出的剧目。
之后,才放弃了简单的情节、荒唐的台词,形成了有庄严格调的悲剧形式。
它的题材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酒神的故事,而是大多取材于荷马史诗、神话与英雄传说等。
在以后得很长时间内,悲剧都一直是希腊戏剧发展的主流。
希腊古典时期悲剧臻于完美圆熟,为以后的悲剧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时悲剧艺术形式已臻完善,并且指出悲剧并非一定是剧情非常悲惨的作品,而是指摹仿严肃、完整、宏大行为的严肃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模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
”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形象和歌曲。
在此基础上他对悲剧的情节、悲剧的冲突问题、悲剧人物的性格、悲剧的效用以及悲剧与喜剧的区别等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阐释。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是对最早对悲剧进行关注的作家,是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
1、悲剧的含义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悲剧定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喜剧高于史诗和讽刺诗,而悲剧又高于喜剧。
2、情节中心说(1)悲剧情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有六个成分即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歌曲。
摹仿的媒介是言词和歌曲,摹仿的方式是形象,摹仿的对象是情节、性格和思想。
其中情节和性格两个因素最为重要,情节又更胜于性格,原因如下:第一,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模仿的对象决定的,在他看来,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
表演的目的不是为了刻画性格,而是为了表现行动才附带表现性格。
第二,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决定的。
悲剧的目的在于引起怜悯与忍惧之情,要达到效果,关键是组织情节。
第三,情节包括三大成分即突转,发现,苦难。
这三个部分是决定悲剧情节简单或复杂的基本条件,突转是指剧情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发现是主人公由不知到知的省悟或顿悟;苦难是毁灭或痛苦的行为,如死亡、受伤等。
其中在悲剧中的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突转和发现。
·在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忽视了人物性格对观众的影响。
(2)人物性格在人物性格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人物性格特点一般是善良,合适,相似,一致。
3、情节整一性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情节整一性原则是其对于悲剧的布局即悲剧形式上的要求(1)情节完整: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引起他事发生)、有身(承前启后)、有尾(上承某事)。
剧情安排必须体现事件内在的有机联系,必须反映行动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随便起讼,应并然有序。
(2)情节有适当长度:美取决于体积和顺序,情节也应有适当的长度——以能被不费事地记住为宜。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的净化作用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的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着名的悲剧理论,下面是搜索整理的一篇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研究,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着名的悲剧理论:悲剧的作用是“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1].对于“净化”一词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
首先是以内贝斯为代表的“宣泄说”,他从医学的角度,将净化理解为生理上的宣泄,认为情感上的宣泄有利于身体健康。
对这一种解释,朱光潜也持相同的观点。
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朱光潜从“情绪的缓和”的角度来阐释净化作用。
对此,有的学者认为“情绪的缓和”也就是情感的宣泄。
其次还有一种重要的解释“陶冶说”,这种观点认为悲剧的意义在于使观众养成一种好的习惯,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情感。
但是这种观点偏重于社会伦理价值,被认为偏离亚里士多德悲剧产生快感的原则。
最后是“净化说”.持这一观点的论者认为,将怜悯恐惧情绪中的不洁痛苦的成分洗涤掉,转化为合乎美德的思想。
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过于执着亚里士多德“净化”--卡塔西斯一词原始意义,而忽视对悲剧净化作用原因和过程的探究。
除了悲剧本身的价值,作为悲剧净化的主体--观众,是研究亚里士多德净化理论的关键。
外在的悲剧如何净化观众内心。
而要研究这一问题就必须探讨观众主体的能动性。
本文将主要依据“心理距离”理论对此进行探讨。
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认为:除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外,美学还存在着另一种距离--“心理距离”或“审美距离”.而这一种距离是欣赏任何一种美所必需的。
有些观众会被某些戏剧深深的吸引,认为戏剧的表现就如现实的人生,而一旦将现实的生活当做戏剧来看,实际生活就会变得荒诞不经。
在“心理距离”的基础上,布洛又进一步提出距离的可变性。
“距离的可变性”是指审美距离随着主客体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即审美距离既可以随个人保持距离的能力大小而变化,也可以依客体的特性而变化。
对亚里士多德“中间人”悲剧人物论的两点质疑
对亚里士多德“中间人”悲剧人物论的两点质疑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最早论及悲剧,并进一步提出悲剧人物的一个特质——道德品质比好人坏又比一般人好的中间人。
本文对此提出两点质疑。
标签:亚里士多德;悲剧人物论;两点质疑;形成主因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三种情况的人不能成为悲剧主人公:“第一,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其次,不应表现坏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再者,不应表现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
”①他认为能够充当主人公的悲剧人物,只能是一些道德品质比好人坏又比一般人好的中间人。
他们的特点是:“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堤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的著名人物。
”②这里,亚里士多德将人分为三种类型:好人、坏人(包括极恶的人)、中间人,而他们要经历的无非就是两种情况“由顺境转逆境”或“由逆境转顺境”,简单的推理之后我们便可以得出六种模式:好人由顺境转逆境;好人由逆境转顺境;坏人由顺境转逆境;坏人由逆境转顺境;中间人由顺境转逆境;中间人由逆境转顺境。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六种模式,只有一种可能产生悲剧,即“中间人由顺境转逆境”,其它五种模式则被排除了,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他又论述了“好人由顺境转逆境”、“坏人由逆境转顺境”和“极恶的人由顺境转逆境”三种模式不能产生悲剧人物的原因,对于“好人由逆境转顺境”与“中间人由逆境转顺境”两种模式,由于难存疑异,亚里士多德未作解释。
尽管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主人公只能在“中间人”中产生的论证不无道理,但我认为有几点值得怀疑。
质疑之一:“好人”能否作悲剧主人公?对于“好人”为什么不适合作悲剧主人公,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只能使人产生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
”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恐惧或怜悯”的含义。
《诗学》中的解释是:“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由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摘要:古希腊悲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文艺学、美学著作。
书中完备地阐述了悲剧理论,并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悲剧理论悲剧创作悲剧功效0引言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成就了一个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不仅出现了一批流传后世的文学艺术经典之作,而且在文艺理论方面也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除开他的哲学思想,其在文艺理论方面也勇开先河,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的一系列与文艺理论有关的真知灼见,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人类文化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文艺学、美学著作。
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对悲剧创作的各个方面,做出了详细而又严谨深刻的分析探讨。
1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创作的一些论述分析情节结构是构成悲剧的最重要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应该具备整一性,悲剧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即指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紧凑的一组行动,这种内在统一性对文艺作品的创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他认为“悲剧所摹仿的行动,不但要完整,而且要能引起恐惧与怜悯之情”,即要能引发人们心底潜存的共同的悲剧情结。
悲剧情节应当是“有普遍性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他认为:“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因此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比生活更高的艺术审美效果和审美价值。
他认为悲剧摹仿的事件须有一定的长度,最好是不长不短,以便于观众把握,易于记忆为限度。
他指出,最完美的悲剧的结构“不应表现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既不能引发恐惧,亦不能引发怜悯,倒是会使人产生反感。
其次,不应表现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
再者,不应表现极恶之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他还强调了悲剧结构的自然和情节安排的合理性,认为悲剧中经常使用的布局手法———“突转”和“发现”应当从情节本身产生,而不是由剧作者刻意安排的偶然奇遇。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历史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詹姆斯·霍洛维茨和托马斯·曼,因此也被称为“现代思想家”。
他渊源于古希腊年代,其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学专注以及宗教和文化考古学的理论,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时代。
正是由于坚持这些原则,他才创造出了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悲剧”的剧作——亚里士多德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是以其剧作《悲剧》为例论证的,强调的是悲剧的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这部剧作的结构比较特殊,它以“屋大维”这个概念作为线索,讲述了两代人的不同经历,并用一种新颖的思路来表现出一种更丰富的内涵。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在希腊文学圈中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浓缩出来的古希腊文化精髓。
1.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介绍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历史影响力超越了詹姆斯·霍洛维茨和托马斯·曼,因此也被称为“现代思想家”。
他渊源于古希腊年代,其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学专注以及宗教和文化考古学的理论,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时代。
2.《悲剧》介绍他创作的名作《悲剧》是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悲剧”,结构比较特殊,以“屋大维”这个概念作为线索,讲述了两代人的不同经历,并用一种新颖的思路来表现出一种更丰富的内涵,一经出版就在希腊文学圈中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浓缩出来的古希腊文化精髓。
3.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是以其剧作《悲剧》为例论证的,强调的是悲剧的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悲剧可以用来蕴含深刻的深刻思想,可以用来引发人们对这种深刻思想的共鸣,有助于培养出善良、正确的行为准则,为人类的和平和繁荣做出贡献,也可以用来教育人们有关正义和道德的正确观念。
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浅析《红楼梦》
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浅析《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它描绘了贾宝玉等人在清朝时期的生活和爱情故事。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是西方文学中的一种理论,适用于分析《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起承转合、必然性、复杂性、伟大的英雄和悲惨的结局。
这些特点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
首先是起承转合。
小说以贾宝玉的梦境为开端,随后从贾宝玉等人的生活和他们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展开叙述,经过种种磨难和挫折,结局悲惨。
这种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的要求。
其次是必然性。
《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都是由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所导致的。
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之所以走向悲剧,是因为贾宝玉虽然喜欢林黛玉,但是却对他周围的社会环境毫不关心,没有采取措施保护林黛玉。
这种必然性的安排也是悲剧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次是复杂性。
小说中有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复杂的心路历程都是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复杂性为小说带来了更多的情感冲突和故事情节。
再者是伟大的英雄和悲惨的结局。
贾宝玉是小说中的主要英雄形象,他有着出色的天赋和高贵的家世,但是却生活在一个虚伪、堕落的社会环境中,最终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这种伟大的英雄形象和悲惨的结局也符合悲剧论的要求。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对于分析《红楼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都符合悲剧论的要求,展现出了复杂的社会和人性问题。
此外,小说中还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人物论
希 腊《 国被 家缚 剧的 院普 演罗 出米
修 斯 》
2020/8/10
3
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属于道德品质居中的人
《俄狄浦斯王》
2020/8/10
• 品性比一般人好:善
良、虔诚、正直、勇 于承担责任。
• 品性不及好人:年轻
气盛、暴躁易怒、高 傲自负、看事不明。
4
2、出身名门的英雄人物——决定了悲剧庄 严肃穆的整体风格
a 揭示悲剧人物特性对戏剧样式的决定作用,将人们对悲剧认识推 向深入。 b 人物过失论从人自身寻找悲剧原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c 悲剧人物性格理论揭示了塑造真实可信悲剧人物的内在规律。
2、理论局限
a主人公出身决定了普通人不能作悲剧主人公 b性格符合人物的性别和身份有类型化的嫌疑 c人物过失论仅仅揭示了造成悲剧的个人原因
2020/8/10
9
2 、
俄
性狄
格浦要斯好Fra bibliotek、 安
提
俄
格
狄
涅
浦
都
斯
很 善
和 斯 芬
良
克
斯
2020/8/10
10
3、符 合 人 物 的 性 别 和 身 份 俄底修斯不可信
2020/8/10
11
4伊 、菲 性革 格涅 前亚 后出 要尔 一反 致尔
不
真
实
2020/8/10
12
三、简要评价
1、理论意义和价值
2020/8/10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悲剧主人公普罗米修斯 是一位天神,反抗宙斯 的行为具有反专制、反 压迫、反强权的严肃崇 高的意义。
5
3、自身有错误和过失——推动情节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西方科学之父,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
在《诗学》中,他对悲剧首次进行了全面论述,在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悲剧理论和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对戏剧理论进行了创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其中,“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
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
”而这六个成分中,事件的合理安排是悲剧中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
完整的活动具有开端,中间,结尾。
一部悲剧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不仅要排列有序,而且必须具备量度。
这一系列或出于必然,或出于或然而继随发生的事件中,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再由顺境转入逆境,这一长度即是比较合适的界限。
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作为对一种行动摹仿的情节,它必须摹仿单一的和完整的行动。
组成情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以至于如果搬动或删除其中的任一成分,整体将会松散和崩溃,也就是悲剧的情节应达到整一。
这就是悲剧论的情节整一律。
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戏剧中人物哈姆莱特性格的理解,而其情节是整一的、一目了然的。
从我国早期将其译作《王子复仇记》,我们就不难看出戏剧讲述了王子哈姆莱特报杀父之仇的故事。
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并充分贯彻了亚里士多德的事件要合理安排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学号:13121230 姓名:成李英内容摘要: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著作中,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
本文主要是针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第六章,对悲剧的定义展开探索。
主要通过介绍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产生的背景,分析其悲剧论主要集中的《诗学》的文化审美内涵,及对“卡塔西斯”作用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后,在探讨今天社会中应该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关键字:亚里士多德悲剧论卡塔西斯当代审视引文: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同时也是逻辑学的创始人。
在人类的历史上,他第一个系统论述了西方哲学,从而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直到今天,悲剧评论家和学生们仍然十分关注他在《诗学》中阐释的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在于在2000多年前他就认识到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模仿的就是本质的东西,不是柏拉图所说的表象;在于他不但给出了文艺理论史上的第一部最有价值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还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悲剧:给出悲剧定义,列出悲剧六要素,讨论悲剧的怜悯和恐惧的感情,提出悲剧的布局方式等等。
正文内容: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罪过是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而摧残理性,他否认史诗、悲剧、喜剧能表现真理,认为它们只是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
但史诗与悲剧相比较,柏拉图认为史诗优于悲剧。
在柏拉图认为史诗比悲剧优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古希腊苏哥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认为爱真理者不应该喜爱庸俗低劣的悲剧,因为它远离真理。
尼采也曾严肃地指出:悲剧属于献媚艺术之列,它只描写娱乐之事,不描写有用之事。
苏哥拉底要求他的信徒们戒除和严格禁绝这种非哲学的诱惑"。
其次,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最后一章中还指出当时流行的观点认为“史诗的对象是有教养的听众———他们的欣赏无需身姿的图解,而悲剧则是演给缺少教养的观众看的。
所以,如果悲剧是一种粗俗的艺术,那么它显然是二者中的较为低劣者”。
在柏拉图等哲学家们认为史诗比悲剧更高贵的主要原因在于,史诗因为更接近抽象思辩而优于悲剧。
史诗只是通过叙述,“无需身资的图解”,对于有教养的哲学家、老人,史诗的曼妙之处在于它不是直观的,而是通过特指的概念产生想象,这更类似于哲学家的抽象思辩,柏拉图认为这种思考方式“比起世界上目前流行的任何其他方式,都要好得多”。
此外,悲剧大多取材于史诗,柏拉图认为悲剧诗人为满足观众的感伤癖专门挑选那些灾祸来写,悲剧诗人的罪过正在于此。
“诗人要餍足的正是这种自然倾向,这种感伤癖……因为我们如果拿旁人的灾祸来滋养自己的哀怜癖就不易控制了”。
因此,对于史诗,柏拉图认为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符合理性,受理想国欢迎,而悲剧则不然,完全不被理想国所接受。
柏拉图认为如果在他的理想国里上演悲剧,会败坏公民的道德,所以他将悲剧诗人驱逐出理想国,防止他们把公民教导成脆弱、畏惧和怯懦的人。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对悲剧进行深入研究,并写成了《诗学》为诗人辩护,在当时是非同凡响的。
亚里士多德追溯悲剧的起源,第一次定义了悲剧,分析了悲剧的成分要素,总结了悲剧创作的经验得失,确立了悲剧审美标准,亚里士多德从审美的角度比较了悲剧与史诗的优劣,他的悲剧理论可以说确立了两千年来悲剧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柏拉图偏爱史诗还是亚里士多德推崇悲剧,正如休谟在《论趣味的标准》中努力想给趣味确定一个标准一样,他们的争论同样也是一个审美趣味的问题。
休谟不得不承认影响趣味的两个根本因素是:个人气质的不同,以及当代和本国的习俗与看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史诗和悲剧的不同看法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个人气质、当代的审美趣味的差异造成的。
无论是史诗还是悲剧,它们都是文学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珍宝,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满足了不同观众和读者不同的审美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悲剧审美内涵的揭示《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悲剧创作实践的总结。
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从悲剧定义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通过悲剧与史诗、喜剧的比较界定悲剧,并且揭示悲剧、悲剧性的审美内涵。
从悲剧与史诗的区别来看,首先,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而且是对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
事件的组合即情节才是悲剧的灵魂,悲剧的效果主要靠它产生。
而史诗则不是对行动的摹仿,它是通过叙述,诗人用语言来摹仿事物和人。
亚里士多德比较了悲剧与史诗,肯定了悲剧情节完整,故事有开头、有中间、有结尾,整个事件按因果关系有机地集中在一起,不旁逸斜出,也不可删削或挪动其中的任何一部分,能在较短的篇幅内达到摹仿的目的,这种集中的表现给人的快感比史诗费时的、冲淡的表现给人的快感要强烈得多。
因此,悲剧比史诗更美。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七章提出“美取决于体积和顺序”,无论是活的动物还是任何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都符合这两个条件。
一个完整划一,并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摹仿的悲剧具有整一美,而史诗诗人的摹仿“在整一性方面欠完美”。
这里亚里士多德是对悲剧和史诗的形式做了比较,比较的目的不在于区分二者孰贵孰贱,而是关注二者谁更符合美的标准,很显然悲剧的形式具有整一美。
另外,悲剧与史诗不同之处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史诗采用诗人叙述方式,只用六音步长短短格韵律;悲剧用演员、歌队的对话、动作表演故事,采用短长格韵律表现对话,歌队的“合唱琴歌”有多种曲调,各有不同的行数、音步和节奏。
悲剧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人物的行动是立体、直观、生动、形象的,演员把思想感情表现在观众面前,观众通过视觉、听觉的感觉刺激,还会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比史诗更多的艺术成分,作为综合艺术它给人的美感是多方面的,悲剧的戏景、音乐、情节结构、扮相等等都能给人快感。
史诗的成分悲剧皆有,而悲剧的成分,史诗却不一定具备。
所以,从审美角度来看,悲剧优于史诗。
后来,古典主义理论家把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结构的整一性理论发挥成“三一律”,即时间整一律、地点整一律、情节整一律。
将戏剧情节结构的法规加以绝对化,这种作法极大地束缚了艺术家的手脚,但也应该看到“三一律”也有合理的内容。
“三一律”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其合理性:一方面,“三一律”与悲剧的本身特点密切相关。
悲剧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受时空限制很大,古希腊悲剧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地点都不变,时间也很短。
后来,虽然悲剧创作的限制有所放宽,但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它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时空的限制。
因此,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在长度方面“尽量把它的跨度限制在‘太阳的一周’或稍长于此的时间内”,不能像史诗一样无须顾及时间的限制。
“悲剧只能表现演员在戏台上表演的事,而不能表现许多同时发生的事”而史诗的摹仿是通过叙述进行的,可以描述许多同时发生的事。
悲剧受空间局限很大,因而悲剧情节组织开始就应点明中心,故事的焦点就是悲剧的结局,悲剧诗人要尽可能精心编排行动,将情节高度集中,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
这也有利于悲剧在较短的篇幅内产生强烈的审美快感。
另一方面,从观众接受的角度来说,亚里士多德提倡情节要单一而完整,“情节也应有适当的长度———以能不费事地记住为宜”。
这是考虑到悲剧的接受对象———观众的审美接受的现实。
如果不考虑观众审美接受的实际情况,悲剧的表演和悲剧诗人的比赛成绩就必然会受到影响。
悲剧表演的时间拖得过久,会影响观众的正常生活,观众将没有耐心观看到底。
“它们的行动必须有一批群众做见证,而这批群众必须一直停在原地不动,他们既不能距他们的住宅太远,亦不能离开他们的住宅时间太长”。
地点变换频繁、情节拖沓冗长,不仅不能保证结构的整一性,有损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无法使观众能不费事地记住故事的来龙去脉,从而影响悲剧的审美效果。
“三一律”规定戏剧的时间、地点、情节应该集中是有其合理性的。
无论是西班牙的维加还是英国的德莱顿虽然都反对“三一律”,但都认为戏里的时间应该尽量集中。
把“三一律”称为“最愚笨的规律”的歌德在区分史诗和戏剧时也不得不承认:史诗作者的天地宽阔,戏剧作家却集中在一个点上"。
现代文艺学依然强调:戏剧家“必须将冲突性的情节压缩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
优秀的悲剧作品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高乃依的《熙德》、曹禺的《雷雨》等都是“三一律”的典代表。
三“卡塔西斯”作用而我认为我们要了解‚卡塔西斯‛作用,首先要从亚理士多德的整体的美学思想入手。
他的诗学理论是针对柏拉图的哲学及美学思想提出的。
柏拉图否定所有艺术,他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对理念世界模仿的再模仿,是不真实的。
其中,对于悲剧他又进行了尤为猛烈的攻击,他认为悲剧模仿激动的情感和变动的性格,是对人性中低劣部分的逢迎、对理性的摧残,只能滋养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
由于所持的本体论的不同,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看法,为诗辩护,肯定模仿艺术,认为它能够使人增加知识,给人审美快感,同时也肯定了悲剧的‚陶冶/净化‛作用,即‚卡塔西斯‛作用。
‚卡塔西斯‛最早见于宗教术语,意思大概是‚净罪‛,出自公元前7至8世纪从色雷斯传入希腊的奥尔弗斯教,意指灵魂从肉体的禁锢中的解脱。
毕达哥拉斯学派吸收并改造了奥尔弗斯教的净化概念,来表示用科学和音乐净化灵魂以摆脱肉欲,用医药和体育净化肉体以强壮体魄。
同时它又被认为是一种医疗手段,‚医学家希珀克拉忒斯认为,人体内任何一种成分的蓄积,如果超出了正常的水平,便可能导致病变,医治的办法是通过‚卡塔西斯‛把多余的部分疏导出去。
‛这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医学上的‚顺势疗法‛。
然而我们知道,在古希腊医学通常与巫术或宗教密不可分。
而在古希腊最先运用此疗法的就是阿斯克勒庇俄斯,他在当时既是医圣又是某种意义上的宗教领袖,这种文化背景下,‚卡塔西斯‛既可指医学意义上的‚宣泄‛,亦可指宗教意义上的‚净化‛。
由此可见,在古希腊它具有医学意义上的宣泄和宗教意义上的净化的双重含义。
其实,无论是‚净化说‛还是‚陶冶说‛其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某种手段使情感达到平衡或平静。
所以,对于‚卡塔西斯‛的理解我们应把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
亚里士多德的审美目的与他以‚中庸‛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尼科马科斯伦理学》中,他多次强调‚技艺‛的目的就是善,就是一种道德价值。
众多的事物、技艺和行为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善而进行的,而善就是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但并非任何快乐都能带来幸福,成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