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重难点考点04—图像与分析专题突破(原卷版)
重、难点考点04—图像与分析专题突破考点剖析此考点主要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对某此物质的类别及质量进行判定或对某些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及实验现象,进行判定。
通常考查以下知识:1:通过图像中的数据分析某物质是否存在;2:通过对图像及图像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某个反应是否发生;3:通过图像分析某些实验现象是否发生。
考点典例例1: (2020年河北中考)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B. 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C. N、P点时,溶液的pH:N>PD.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例2:(2019四川自贡中考试题)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例3:(2020湖北宜昌)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值为12B.丁属于化合物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例4:(2020沧州统考试题)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例5:(2020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D.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例6:(2021河北中考预测试题)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①.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②.向相同质量与浓度的稀盐酸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③.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④.一氧化碳与一定量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完全反应A: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例7:(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 图A是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 图B是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 图C是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D. 图D是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例8:(2020河北盐山二中一模试题)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稀硫酸中加入Ba(OH)2溶液D.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例9:(2020年陕西中考)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1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中考化学)重难点考点11—化学计算题专题突破(原卷版)
重、难点考点11—化学计算题专题突破(二)考点剖析:此题型在中考中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书写题目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对题目中所给的数据,表格及图像进行正确的分析,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3:根据题意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式,并正确设出未知量。
4:在化学方程式式中列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把已知和未知的数据写到相关物质的下面。
5: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正确求解。
6:对所求出的数据或化学量进行作答。
典例剖析:例1: (2020年河北中考)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2020年广元中考)某兴趣小组同学将100g氢氧化钠溶液分五次加入到139.6g硫酸铜溶液中,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沉淀质量/g 4.9 9.8 m 19.6 19.6(1)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例3:(2019河北中考试题)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表。
请计算:(1)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g 。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4:(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
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多少g。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例5:(2020年自贡中考)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后过滤,将滤渣洗净、烘干后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金属元素在产物中显+2价)。
中考化学酸碱盐难点及突破
中考化学酸碱盐难点及突破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各省市中考考察的重中之重,其题型之多变化之大,让同学们常常感到千头万绪,有点力不从心。
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有关酸碱盐的复习,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助益。
【一】有规律的记忆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
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
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以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
如:〔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
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
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规矩〞有条件的。
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
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
归纳如下:例如:写出以下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思路点拨: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范例。
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可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
经判断共发生8个反应。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
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些,做成卡片常备左右,随时加以练习,功到自然成。
【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在复习中经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收效甚微。
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
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中考化学重难点考点01—微观示意图及微观粒子专题突破(原卷解析版)
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7:(2019北京门头沟模拟试题)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反应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B、反应物①的化学式是CH2
A. 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NOD.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22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7:(2020盐山县竞赛试题)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保持不变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例8:(2020年新疆中考)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
A.H2OB.2ZnC.2COD.SO42-
例9:(2019北京中考试题)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6:7:14:32
9:(2020年黑龙江大庆中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_____个,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破解原子结构含解析
破解原子结构一、原子的结构注意:1.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2.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核内质子数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元素的种类;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和离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以用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如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1.一般情况下,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4)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4),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时,得失电子都比较难,如C,性质反而相对稳定。
2.当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只有一层时为2个)时,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如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
注意:1.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某种粒子是原子还是离子(质子数-电子数=n);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三、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也叫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其比较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
2.表达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碳一个该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碳一个该原子的质量121212112⨯=⨯ 注意:电子质量很小,因此原子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例题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A 、B 、C 、D 四种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2)D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由B 元素和C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C 的电子总数是。
(4)E 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 =。
解析:(1)决定元素、原子种类的是原子核内质子数,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A 、B 、C 、D 中质子数一共是三种,故表示的是三种元素;(2)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3)B 元素是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2,容易失去2个电子,C 元素是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6,容易得到2个电子,所以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原子个数是1:1,然后双方均可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它们形成化合物BC 里电子总数是两个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也就是它们核内质子总数之和,总数为12+16=28;(4)E 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说明E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应该是2+8+1=11;答案:(1)三(2)得到(3)28(4)11【方法提炼】抓住等量关系,巧解原子结构题原子是由居中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怎样突破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难点
1 初中化学教学 三个 难点 的概述 根据多年 的初 中化学教学经验 ,初 中化学 教学 过程 中学 生在化 学用语 、 化学计算 、 酸碱盐规律上 容易 出现学 习障碍 , 进而导致学习上的分化 , 最终会形成初中化学教学成绩下降 。 从初 中化学教学体系来说 ,上述 三点 同样也是 初中化学教学 的重 点 和 难 点 , 因此 , 必须三个难点展 开分析 , 形 成正确地认 知, 以教学方 式和方法 的转变突破三各难点 , 进 而避 免学 生成 绩 的分化 , 在 努力提升初 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同时 , 推进初 中化 学教 学 的 变革 。 1 . 1化 学 用 语 难 点 的 形成 在初 中化学教材 中化学用语出现呈现三个个特点 , 一是 , 出现较 晚 , 在教材进行 到第二章 的后半部分才 出现元素符号 ; 二是 , 化学 用语过于集 中 , 当学生接 触到化学符号 的同时 , 教 材要 求学 生要记忆 和掌握 2 6个符号 , 这对于有学习障碍 的学 生来讲无 疑将会超 出他们的接受限度 ; 三是 , 各类化学用语种 类 复杂 , 在教材呈现元 素符号后 , 紧接 着又要学习和掌握化学 方程 式 、 计算、 记忆 等各种知识 , 导致学 生出现学习 、 记忆 、 应 用上 的障碍 , 进而导致学生出现成绩分化 。 1 - 2化 学 计 算 难 点 的 形成 化学计算在初 中化学教学中 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 中考化 学科 目中化学计算 占据着重要的 比重 ,虽然近些年化学计算 的难 度呈现下 降的趋势 ,但是化学计算依然是学生学 习困难 形成的主要方面。化学计算难点成因有如下几个部分 , 一是 , 化学计算 中各 种概念众多 , 使学生难 于掌握 , 化学计算 中 , 分 子量 、 质量 比、 质量分数 的概念 的提 出给学生 一个 压力 , 如果 在概 念上 出现 问题 , 将很难进行 正确 的化学计算 。二是 , 化学 计算 中需 要配平 , 这是跟多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 , 没有配平 的 化学反应式无法正确反 映客观过程 ,如果计算则会导致 出现 计算 失误 。 1 . 3酸 碱 盐 规 律 难 点 的 形成 由于 这 部 分 内容 基 本 上 是 课 本 中基 础 知 识 的 小 结 ,内容 多 且 复 杂 。如 果学 生对 物 质 分 类 搞 不 清 楚 , 对 金 属 活 动顺 序 及 其意义理解不透 , 对酸的通性 、 碱 的通 性和盐的化学性质不
中考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重难点突破)
中考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重难点突破)
一.基本素材 (一)一变二
1.
2.
3.
4.
5.
1.
2.
3.
4.
1.置换类
2.还原类
3.氧化类
4.氧化物、酸碱盐类
二.特定素材 (一)直线型互变
1.直线型“两点”互变(含同元素)
(1) (2
) (3)
(4)
(5) (6)
(7)
(8)
2.直线型“三点”互变
(1 (2
(3
(4
三.试题常用框图素材 (一)同元素变化 1.循环类三角形变化
2.指向类三角形变化
3.指向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4.循环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二)异元素变化 指向型三角形变化
(三)四边形类变化 1.殊途同归
2. 循环
(四)杂类 1.一变三
2.“二”变“三”
3.二变三
四.六个“核心”变化
O 2、H 2 、H 2O 、CO 2、CO 和Na 2CO 3等六种物质,在中考推断题中是不可缺少的命题“元素”,相关变化列举如下。
(一).二氧化碳的变化
(二).水的变化
(三).氧气的变化
(四).一氧化碳的变化
(五).氢气的变化
(六).碳酸钠的变化。
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完全突破——坐标曲线图(含答案)
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五坐标曲线题类型一pH变化曲线①酸碱中和;图1:向碱性溶液中加酸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小,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图2:向酸性溶液加碱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大,,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②酸碱稀释图3:向碱性溶液中加水,起点pH>7,溶液pH不断减小(碱性逐渐减弱),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更不可能超过7;图4:向酸性溶液中加水,起点pH<7,溶液pH不断增大(酸性逐渐减弱),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更不可能超过7;类型二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曲线①反应物质量变化;图1: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不变,反应物有剩余。
(不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图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反应物没有剩余,完全反应,反应结束);②生成物质量变化: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有一种反应物质量为零,此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随加入的反应物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反应结束);图4: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只影响反应的速率,由图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但生成物质量保持不变;图5: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和一种物质发生反应,有一个反应(O-A段)优先发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第二个反应在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第二个反应(A-B段)的生成物质量曲线不从原点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即A点开始)。
(如将稀盐酸加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优先发生反应(0-A段),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从A点开始),产生气体,并且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后(B 点),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
③反应后剩余物质量变化;图6:固体物质与溶液发生反应时,消耗的固体物质质量比生成的固体物质质量大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重难点考点02—图表及数据分析题专题突破(解析版)
重、难点考点02—图表及数据分析专题突破考点剖析此考点重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1:化学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守恒。
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守恒。
考点典例例1:(2020黑龙江龙东)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34 2 5 5反应后质量/g 0 x 5 21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x的值为18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9:8 D.丙一定是催化剂【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乙的质量为:x=34+2+5+5-(0+5+21)=20,故甲为反应物,乙、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因为此反应为一对多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故A选项的说法错误的;B、由以上分析可知,x的值为20,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0-2):(21-5)=18:16=9:8,故C说法是正确的;D、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改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说法错误。
故此题应选C。
例2.(2020海南省卷)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 的值等于0 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g+0.5g+0g+0g=23g+X+24g+3g,X=0.5。
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0g-23g=27g,乙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丙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3g。
该反应是:甲→丙+丁。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X 的值等于0.5,故A错误;B、甲发生分解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3= 8:1,故C正确;D、该反应是:甲→丙+丁,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综合应用题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综合应用题1.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药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
①盐酸、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填符号)。
①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是因为。
①碳酸钠中含有的阴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2)为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化学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试管a中后,再将足量浓盐酸滴入试管b中。
整个实验过程中,试管a 中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浓盐酸的性质有酸性和。
(3)化学小组的同学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需要经过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
①完成上述实验,下列仪器中无需用到的是。
(填序号)A.玻璃棒B.酒精灯C.漏斗D.集气瓶①该实验中蒸发后所得的精盐没有完全蒸干,会导致氯化钠的产率(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以下对铁的冶炼进行探究。
I如图为工业炼铁示意图。
(1)焦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什么?①以下为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炼铁实验。
(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CO 的发生装置。
其原理为草酸(化学式为H 2C 2O 4)在浓硫酸催化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2)利用下图装置可以制取并利用纯净、干燥的CO 还原Fe 2O 3并检验气体产物。
①实验中装置B 中应盛放的试剂是什么?①装置E 的作用是什么?①装置C 、D 里可分别观察到什么现象?①写出装置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取反应后已部分变质的A 装置内的溶液150g ,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100g ,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3.镁和纯碱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某地菱镁矿中主要含有3MgCO 及少量323FeCO Al O 、和2SiO ,以菱镁矿等为原料制备镁和纯碱的工艺流程如图。
中考化学重难点记忆口诀
中考化学重难点记忆口诀中考化学重难点记忆口诀第一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互相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带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可简记为:碱盐盐盐水中溶,沉淀气体水生成.下面从生成物具体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沉淀.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生成CO2、H2S等气体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H2O、弱酸、弱碱等.有弱电解质生成.(1)酸+盐—新酸+新盐反应物中酸必需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等弱电解质.如:2HCl+CaCO3=CaCl2+H2O+CO2↑BaCl2+H2SO4=BaSO4↓+2HClAgNO3+HCl=AgCl↓+HNO3注:大多数酸都可以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以钠盐为例)如: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Na2CO3+ H2SO4 = Na2SO4 + H2O+CO2↑NaHCO3 + HCl = NaCl + H2O+CO2↑2NaHCO3 + H2SO4 = Na2SO4 + 2 H2O+CO2↑(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如:H2SO4+Cu(OH)2=CuSO4+2H2OH2SO4+Ca(OH)2=CaSO4+2H2OH2SO4+2NaOH= Na2SO4 +2H2O(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要可溶).如:H2SO4+CuO=CuSO4+H2O2HCl+CuO=CuCl2+ H2O(4)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如:Na2SO4+BaCl2=2NaCl+BaSO4↓Na2CO3 +CaCl2=2NaCl+CaCO3↓Na2CO3 + BaCl2=2NaCl+BaCO3↓(5)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铵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如:2NaOH+CuSO4= Na2SO4+Cu(OH)2↓NaOH+NH4Cl=NaCl+NH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Fe(OH)3与NaCl不发生反应留意:只有在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中考化学重难点记忆口诀第二篇空气组成别遗忘,主要成分氮氧气;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体积分数要记清,莫要当成质量比;还要留意防污染,环保意识要树立。
近五年来广东中考化学化工流程类试题难点突破与备考策略
近五年来广东中考化学化工流程类试题难点突破与备考策略一、中考化学化工流程的特点与难点1.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丰富,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题干部分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也有以设备作框等,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尤以一种常见: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不断发散。
(2)此外,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提纯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3)中考试题设问的方式主要有:分离后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或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或操作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判断或实验操作的原因、目的或实验操作的名称或实验操作步骤的书写或实验操作优化的评价或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分离原理或环保、物质循环利用等。
(4)该题型易衍变,易与多种题型串在一起(广东省该题每年注重题型外观的变化)。
2.难点(1)读懂流程图的能力(2)获取流程图中有效信息能力二、备考策略1. 指导学生读懂图(1)关注“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 关注方框内所指的含义。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属明线,有时以暗线出现,比较隐蔽,需观察判断)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例 1](2012年·广东)下面是某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 X 的化学式:________。
(2) 生石灰可以由__________(填名称)高温煅烧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 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写化学式);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溶液。
(4) 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__________。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重难点突破8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回答下列问题: (1)E 的溶质是 FFeeC Cll33(写化学式)。 (2)B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BaaCCll22++KK2C2OC3O=3==B=a=C=OB3↓aC+O32↓KC+l 2KCl。 (3)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无法鉴别出两种物质,它们是氢氢氧氧化化钠钠溶溶液和液 硝酸酸钠钠溶溶液液。为一次鉴别二者,可选用以下试剂或用和品中硝的 aabbccdd(填
②变色法 离子 H+
OH-
检验方法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红 色 溶液变蓝蓝 色 溶液变红红 色
③气体法
离子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加入较活泼金属
H+
(K、Ca、Na 除外)
有有气气泡 泡产产生 生
加入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有有气气泡 泡产产生
加入可溶性碱溶液并加热,用湿润 有刺刺激激生性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NH+4 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SO24- 加入 Ba(NO3)2 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淀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
Cl- 加入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
类型 2:物质的鉴别 1.鉴别原则: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和最明显的现象将物质区分 开来。
2.鉴别方法 Ⅰ.物理方法 (1)看颜色:如含 Cu2+的溶液呈蓝蓝色色,含 Fe3+的溶液呈黄黄色色,含 Fe2+ 的溶液呈浅浅绿绿色色,KMnO4 溶液呈紫红色等。 (2)闻气味:如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白酒具有醇香味,而 白醋具有酸酸 味。NH3 是具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SO2 是具有刺刺激激性性气味 的气体。
10.(2021·成都金牛区二模)依据实验目的,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
2024中考化学备考技巧及策略
2024中考化学备考技巧及策略一、整体备考策略在备考中考化学时,学生首先需要明确整体备考策略,包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以及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料和辅导教材。
还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复习和练习,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点,理清重点难点,形成记忆突破口。
二、知识点梳理1. 需重点复习的知识中考化学考试中,有些知识点非常重要,需要学生重点复习。
如常见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以及离子、分子、金属与非金属等基础知识,以及溶液的浓度、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率等重要概念。
这些知识点在中考化学考试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需要学生进行重点复习和强化练习。
2. 难点知识的攻克方法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化学中的难点知识可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攻克方法。
可以通过多做一些相关的例题、研究归纳一些解题技巧、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等途径来解决这些难点知识。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优质的化学学习资料和辅导教材,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记忆方法和技巧1. 制定合理的记忆计划针对化学的学习,制定一份合理的记忆计划是尤为重要的。
要明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复习的紧迫性,要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将复习时间分散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避免盲目地死记硬背,而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记忆的效果。
2. 多种途径提高记忆效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记忆效果是指,在备考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采取朗读、书写、默写等传统记忆方式,更要结合图表、图像、实验等形象记忆的方式。
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四、解题技巧和策略1. 题型分析和答题技巧在备考化学时,学生们要熟悉中考化学试卷的题型构成,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在选择题中,可以通过排除法、对错选分析法等方式来提高答题准确性;在解答题中,要注重解题步骤和过程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要善于使用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式等方式来解答题目。
了解各种题型的特点,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就能更好地应对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题型篇专题04 常见气体的制备
第 4 课常见气体的制备【题型分析】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气体制备的基础,尤其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属于重点掌握内容,在中考中是必考的知识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常穿插于气体的制取的考题中,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
考查的方式通常有:1.常规基础题:考查有关三大气体制取的基础知识。
内容有:制取气体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方法及装置的连接。
2.迁移运用题:将课本外的气体制取纳入考试范围,给足实验信息,考查学生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将三大气体的制取规律迁移到新问题情境中来,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评价题:分析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操作过程中的漏洞;评价三种气体的制取方案,如药品的选择、制取方法是否可行、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评价和选择等。
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判断能力。
4.综合实验题:与气体的制取、除杂、干燥及性质的实验于一体,考查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真题演练】1.【山东省枣庄市】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1 可用于制二氧化碳B.装置2 可用于制氧气C.装置3 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D.装置4 可用于收集氢气【答案】C2.【天津市】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l)写出仪器a 和b 的名称:a_ ,b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答案】(1)试管、铁架台;(2)2KClO3MnO22KCl+3O2↑;(3)BD;(4)磨砂面。
能溶于水,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收集气体时,应用玻璃片的磨砂面盖好集气瓶,以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下。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重难突破9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序号
滤液成分
①
Zn(NO3)2
②
ZZnn((NON3O3)2
③
ZZnn(N(ON3O)23)、2C、u(NO3)2
④
ZCZnnu(((NNNOO3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32))、22、Cu(NO3)2
⑤
ZZn(nNC(Ou3N)(O2N3、)O2C3、u)(2NCOu3)(2N、OA3g)N2O、3
AgNO3
滤渣成分 Zn、Cu、Ag
重难突破9 金属与盐溶 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
的判断
【考情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和滤渣成分分析的考查是湖 南各地市州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主要以文字叙述(或框图 流程)的形式考查,考查内容包括:①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②一 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③多种金属与一种(或多种)盐溶液反应后的 滤液和滤渣的分析判断,一般在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中考查。
(3)根据置换出金属的量分析,如下表:
情况
滤液成分
滤渣成分
①置换出部分 Ag Mg(NO3)2、Zn(NO3)2、Cu(NO3)2、AgNO3 Ag
②Ag 全部置换完 Mg(NO3)2、Zn(NO3)2、Cu(NO3)2、
Ag
③置换出部分 Cu ④Cu 全部置换完
Mg(NO3)2、Zn(NO3)2、Cu(NO3)2 Mg(NO3)2、Zn(NO3)2
⑤
FFee((NON3O)32)2
滤渣成分 Ag AAgg
CCuu、、AgAg CCuu、、AgAg FFe、e、Cu、CuA、g Ag
类型 3:两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的反应
3.Zn 和 Cu 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 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
2023 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突破训练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杀700题专练11推断题1~20题1.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现做如下实验: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实验②: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看不到明显现象。
实验③: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请回答:(1)原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有__________。
(2)原粉末中可能有_____________。
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uSO4、Na2SO4、NaOH、K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做出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粉末,加适量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Ⅱ.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
III.取所得无色溶液B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和足量稀硝酸,然后过滤,得白色沉淀C和无色溶液D。
Ⅳ.取所得无色溶液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后又得白色沉淀E和无色溶液F。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作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1)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是_____。
(2)无色溶液F中的溶质共有_____种,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为_____(写离子符号)。
(3)写出步骤III中生成白色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由实验过程及现象还不能判断出该包粉末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写化学式);得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
3.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由BaCl2,KOH,KNO3,MgCl2,NH4Cl,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微热,只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并无气体产生。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2021年整理)
(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②节约原则;③处理原则。
(2)药品取用方法药品种类仪器方法固体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定量量筒按规定量用量筒取不定量无较多量:直接倾倒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粉末状固体的取用液体的倾倒用滴管滴加液体两种情况给液体加热给固体加热图示注意问题(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
(防止试管炸裂)(2)给试管加热应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防止受热不均而使试管破裂)(3)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4)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跟桌面大约成45°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31,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5)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
(6)加热时不要使试管接触灯芯,要用外焰加热.3. 玻璃仪器的洗涤(1)洗涤的顺序:倒弃废物→水洗→刷洗→水洗(2)洗净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4. 仪器的连接:方法: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湿润,再旋转着与其它仪器连接。
5。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中考化学难点
中考化学难点难点一:符号化学符号化学是中考化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它相当于一门“化学语言”,不仅要理解化学公式的含义,更要掌握元素符号、化合物符号、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不掌握符号化学,就难以真正理解化学知识。
掌握符号化学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可以先从元素符号开始学习,注意掌握元素符号对应的化学元素,例如H表示氢,C表示碳等。
然后可以学习化合物符号,学会如何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例如H2O 表示水,CH4表示甲烷。
最后我们需要学习离子符号,学会离子的符号和负电荷的表示方法。
难点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符号,它是化学反应解题的重要基础。
化学方程式中包含的信息很多,例如反应物的种类及质量、生成物的种类及质量、反应的条件等等。
学习化学方程式也需要渐进的过程,首先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符号。
然后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写出化学方程式,例如在酸碱反应中如何区分酸和碱、如何求出反应的化学式等等。
最后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例如如何求出反应的物质量、反应份额和反应时间等等。
难点三: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它包括了化学反应机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表面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学习,例如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反应物浓度变化与速率的关系、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反应物表面积变化与速率的关系等等。
同时,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例如在同一反应温度下,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式。
总之,中考化学的难点在于化学符号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掌握。
学习中考化学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掌握了这些难点,就可以轻松应对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 专题06 工业流程图-【重难点突破】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解析版)
专题06:工业流程图【必背考点】突破方法:关注流程“三线”(去线、进线和可逆线)和“核心”。
读流程图的方法――抓箭头:①主线主产品;②支线副产品;③回头循环品。
考查主要内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这类题考查问题主要设问出发点有:⑴据流程图或题目提供的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书写情景方程式;⑵滤渣的成分;⑶滤液的成分;⑷核心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原因;⑸选择化学除杂试剂及原因;⑹调pH值的范围及试剂的选择;⑺相关实验操作及仪器;⑻相关计算等等。
1.涉及的主要操作:(1)粉碎或研磨:目的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或溶解)速率。
(2)溶解:(3)过滤:(4)蒸发:2.工艺流程图的三大类型:(1)工业生产流程(2)提纯除杂类(3)金属的回收利用一:工业生产流程1.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巨大的碳资源,CO2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转化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将X物质分离出来的操作是过滤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3)利用Na2CO3或K2CO3溶液吸收低浓度的CO2,将其转化为NaHCO3或KHCO3,NaHCO3或KHCO3受热分解生成高浓度的CO2储存利用,生成的Na2CO3或K2CO3循环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吸收剂Na2CO3K2CO320℃最高浓度(g/L)2121104价格(元/Kg) 1.259.80根据表中信息,选择K2CO3溶液作吸收液的优点是 。
(4)将CO2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
以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以合成C2H6O和O2,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 。
【答案】(1)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2)CD;(3)20℃碳酸钾最高浓度比碳酸钠大;(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