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一)历史背景
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各方面落后于英、法等欧洲国家
2.
3.欧洲新思想、新科学的流行
(二)教育概况
1.初等教育
(1)16世纪中期起先后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
(2)18世纪后期新式学校——“泛爱学校”
◆创始人:巴西多(J.B.Basedow,1724-1790)
【1774年,编出《.初级读本
....
....》.——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
插图
..的教科书】
◆办校设想: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
◆教学方式:“适应自然”
◆教育对象:贵族子女
◆教学内容: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重要地位)、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
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等
◆教育目的: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
2.中等教育
中等学校主要类型:文科中学
(1)1537年由斯图谟创办
(2)斯图谟式文科中学尤重古典
(3)到17、18世纪,既保持了古典传统,更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上层职业者(医生、律师、牧师、官吏等)作为重要任务
3.实科教育
(1)背景: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
(2)教育对象:贫家子弟
(3)教学方式:直观法
(4)教学内容:实科内容
4.特殊学校:“骑士学院”
(1)教育目的:培养文武高官、巩固统治
(2)教育对象:上层贵族子弟
(3)教学内容: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首要地位)、法律、军事、工艺、建筑、
机械等,不学拉丁文和希腊文
.........
5.高等教育
代表性学校:哈勒大学——建立于1694年,是欧洲第一所新式大学
.........
(1)任教人员: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
(2)新大学的特征:
❑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新成果,排除宗教教条
❑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
❑首开民族语(德语)讲课风气,重视现代外语
(三)康德论教育
1.生平:康德(I.Kant,1724-1804),著名哲学家、18世纪重要的德国教育家
2.著作:《论教育》
3.主要观点
◆十分注意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是人为的
创造性活动,所以只有人才能对人实施教育;教育必须是有目的、有标准、有计划的,要灵活地运用适当的方法
◆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认为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恶
◆“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
考”
◆
培养道德十分重要;自由是道德的最高目的
◆
◆认为女子也应具有教养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负起延绵种族、影响男性、促进
社会进步的责任
◆主张专家治校等等
(一)教育发展概况:
1.学前和初等教育——加快速度
⏹学前教育:发展较早,幼儿园运动曲折开展。
【1840年,福禄培尔将他自己在1837年学前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此举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
⏹初等教育: 1)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
2)进一步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
相应的法律保障;
3)拓展教学内容:除4R外,增加了数学,几何,自然及博物
学,地理等学科。
⏹师范教育:1)按照裴斯泰洛奇的精神与方法训练教师;
2)注意采取新的理性主义的教学方法;
3)传播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得力机构。
2.中等教育——大力改革
改革文科中学: 1)将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
2)规定只有文科中学毕业生才有进入大学学习或担任国家
官吏的资格;
3)规定文科中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4)推行新的课程体系
改革发展实科中学
....:1)其主要职责是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
2)普鲁士率先颁布《实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1832年】
——标志着实科中学得政府的认可;
3)《实科中学课程编制》【1859年】
4)1870年,以前实科中学毕业生无进入大学学习的资
格,获得资格的其学习内容领域也受限
3.高等教育——提高水平
❑真正使命: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柏林大学:1)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2)聘请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术
声望;
3)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在这学院、法学院等大兴学术研究之风
❶其他表现:创立高等工业学校和其他专业性学院
(二)第斯多惠论教育
1.生平:
●被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先后出任黙尔斯师范学校,柏林师范学校校长之职
●1827年,创办并主编《莱茵教育》杂志
●1835年,出版教育理论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1851年,出版《教育年鉴》
2. 论教育
◆论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三因素: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
..........
【“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的内部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论教育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
◆教学论
1)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有着内在联系
2)教学原则:自然原则;文化原则;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直观教学原则
◆论教师
对教师的要求:自我教育;要有崇高的责任感;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
教学技能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德国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国家服务”的民族主义精神,成为德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德意志时期的教育(1870-1918)
1.已经形成了典型的三轨制,并在这种制度下产生了三种学校,即国民学校、
中间学校和文科中学(在德国教育中占重要地位)
.................
2.特点:明显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3.改革中等教育:
背景:19世纪末,受新人文主义的影响
主要特点:
(1)减少文科中学古典语言的分量,并在其他中学中增加自然科学和现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