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
面向新工科的智能交通课程群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智能交通课程群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智能交通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
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加强对智能交通领域的教学改革探索,将智能交通相关课程融入新工科教育体系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实践性的教学体验。
一、智能交通课程群的构建在进行智能交通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之前,首先需要构建一套完备且系统的智能交通课程群。
智能交通课程群需要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前沿技术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等多个方面,以满足学生对于不同知识领域的需求。
基础理论课程可以包括交通工程学、智能控制理论等课程;前沿技术课程可以包括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等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可以包括智能交通系统仿真设计、智能交通设备调试等课程。
通过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课程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智能交通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在智能交通课程群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改革模式:1.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由真实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与各类真实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实施,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智能交通课程群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和实施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的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是智能交通课程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实验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可以设置智能交通系统仿真实验、智能交通装置调试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实践,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
3. 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指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基于产业发展的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交通专业建设为例
[摘要]建立完善的高职职能交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进而促使当前的高职职能交通专业人才与就业岗位和能力要求相匹配,带动我国交通行业创新发展,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基于此,以当前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职能交通专业为例,明确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发展;高职职能交通专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9-0050-02基于产业发展的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①———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交通专业建设为例孙丹东(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8)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人们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促使我国高职教育积极进行创新,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国智能交通专业开设年限较短,其课程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各高校不断进行探索,但依旧未成形完善的课程体系。
因此,应加强其体系建设力度,合理进行创新优化,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基于产业发展的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实际上,根据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分析,可以将我国的智能交通发展进行合理的划分,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变化,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智能交通理念逐渐提出并逐渐进行理念的创新,部分基础技术逐渐在城市中应用,例如,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基础,如国内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与理念,创新原有道路交通系统,实现了电子收费、电子感应以及交通智能化系统应用等,促使当前我国交通系统得到整体的优化,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1]。
第二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十五”与“十一五”期间加大对当前的智能交通系统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在“十五”期间,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该期间内单单对ITS 项目的投入就超过十四亿元,并计划达到“十一五”期间,其相关的行业总投资超过千亿元,以促使我国的智能交通建设创新发展,满足当前的需求,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智慧交通背景下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智慧交通背景下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者:刘红业程泊静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以湖南智慧交通建设为背景,深入调研智能交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了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专业的就业岗位及能力需求,构建基于智慧交通行业工作过程的“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并建设智能交通校内、校外实训室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符合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智慧交通智能交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行业的发展,对其发展不断提出更高要求。
在《“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智能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
同时,《湖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围绕“四个交通”目标,把智慧交通建设作为主战场,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作为主攻方向。
因此,需要大量具备计算机网络、智能运输、视频监控、信息服务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专业对接智慧交通这一战略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研究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调研确定就业岗位及能力需求通过对湖南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湖南公交公司、北京智尊保等相关企业调研、走访,与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员工进行深入交流,确定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主要面向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智能场站、智能交通设备制造厂等领域。
具体有以下岗位:在城市交通单位从事交通信息系统安装与维护、信息采集与处理及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工作;在高速公路单位从事收费、监控、通信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工作;在智能场站从事公交智能调度与管理、公交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工作;在车载智能装置、智能交通设备生产企业从事产品生产、维护、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智能交通行业因其深度融合各种先进技术的特点,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并不限于岗位技能,对其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看重。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0T07:49:30.32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8月16期作者:谢振文[导读] 以下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谢振文深圳榕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服务水平及能力的重要体现,它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加快城市化建设,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基于此,以下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引言交通信息技术是国家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也是智慧交通系统不可分割的部分。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与同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清楚地分析了交通信息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并强调了未来五年,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要采用新科技赋能的发展路线。
1智能交通体系结构我国普遍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并通过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将其有效连接起来,共同服务于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交通信息采集、互联通信、交通状况监视、交通控制和信息发布5大子系统构成,强调在这些系统的共同协调配合下实现车与路之间、车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有效传递和沟通及通信,实现有关数据信息的高度整合和处理,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科学有效处理,为交通出行和交通管理提供支撑,方便实时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数据和交通运行情况,指导行车路线的规划,减少道路拥堵情况,监测和发现异常状况,保证行车的安全稳定性。
利用远程监控技术,监测路段车流运动及交通事故情况,将交通、天气等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实现大范围的传输和传播,并及时发布市民出行信息。
智能交通系统也具有物联网构架,一般情况下由感知层、传输层、数据智能化处理层和应用层4大层级组成。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智能交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 1. 01 4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智能交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 l c
曹成涛
郭庚麒
( 东 交通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0 5 ) 广 160
摘 要 : 过行 业调 研 , 以确定 高职 智 能 交通 专业 的就 业 岗位和 能 力 需求 ; 通 可 将智 能 交通 专业 学 生应 具 备 的能 力细 化 、 构 , 以形成具体 的能 力模块 ; 能 力形成 途径 进 行 归纳 , 以构 建 以能力 为核 心 的智 能交 通专 业课 程体 系。在 重 可 对 可 教 学实 践 中 , 专业 课程 教 学应 突 出 “ 业 能力 ” 同时 通过 项 目课 程 培 养学 生 的 “ 专 , 关键 能 力 ” 通过 人 文教 育 突 出学 生未 , 来 的发展 能力 , 终 实现 学生 的可 持续 发展 。 最 关键 词 : 高职 ; 能 交通 专 业 ; 程 体 系 ; 业 能 力 ; 键 能 力 智 课 专 关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2 2 1 0 — 0 6 0 1 7 — 7 7(01 )4 0 3 — 2
受 教 育 者 培 养 成 有 事 业 心 、 社 会 责 任感 的 “ 有 社会 人 ” 能交 通 智 专 业 的 “ 键 能 力 ” 养 ( 图 2所 示 ) 关 培 如 。
: 核 心 建设 内 容
明确 职业 想 理 . 划职 业 生 涯 规
东新 粤交 通 投 资有 限公 司等 十余 家智 能交 通 企 业 进 行 调 研 , 了 解 行业 企 业 对 智 能 交 通 专 业 学 生 就 业 岗位 及 相 应 能 力 的 需 求 。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对口专业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对口专业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种连接车辆、道路和交通管理的技术,可以利
用信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交通管理技术等多种技术
手段,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效率和舒适度。
智能交通技术的运用需
要多个专业共同协作。
首先,需要有电子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设计、研发、制造
和维护智能交通设备,如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交通监控设备、车辆
定位设备等。
其次,需要有通信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通信网络
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实现智能交通设备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
再次,需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智能交通系统的软件
开发、数据管理和分析,实现对道路交通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交通管
理政策,优化交通组织和调度,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效率。
总的来说,智能交通技术的运用需要多个专业的协作,不同专业
的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从而为道路
交通的安全和舒适做出贡献。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五个环节及其特质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五个环节及其特质谭任绩;王悠【摘要】高职教育要实现\"转轨\", 在专业建设方面至少要做好包括三大步骤共涉及十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过专业群建设与单一专业建设的对比分析发现, 在单一专业建设模式下, 专业建设的这十三个方面工作较难落到实处.然而, 在专业群建设模式下, 专业群建设能通过自身特有的五个环节和相应内容, 形成合力以及产生特质, 使群及群中的各专业真正直接面向经济产业链, 并且能够通过群中内部调整, 切实地适应其变化.这不仅能使群中各专业建设所涉及的十三个方面工作能较好地落到实处, 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转轨\", 而且应该也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追高\".%In order to realiz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must at least do the work well which includes three steps and involves thirteen aspects in specialty construction.Through contrastive analysis between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and uniqu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we fin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ese thirteen aspects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mode of unique specialty construction.However, we find there are five unique links and corresponding content under the mode of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The resultant force of specialty group and the features it produces can make the group and the specialties in the group really direct to the economic industrial chain and adapt to its change effectively through internal adjustment in the group.This can make the thirteen aspects involved i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the group fall into place in a better way.Thus, it is favor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oth to realize transformation and to pursue higher goals.【期刊名称】《职教通讯》【年(卷),期】2018(000)022【总页数】5页(P22-26)【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专业群价值与作用【作者】谭任绩;王悠【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交通学院,湖南长沙 410132;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交通学院,湖南长沙 4101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并且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发展方向。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三轮专业群结构调整方案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三轮专业群结构调整方案2013年、2014年学校进行了两轮专业群结构调整,从68个专业(方向)调整至42个专业。
为更好促进专业群发展,2015年3月启动了第三轮专业群结构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2015年10月20日学校组织了专业群结构调整校内答辩论证会,11月6日上午、下午分别在花都校区、天河校区召开了专业群结构调整方案征求意见会,11月11日召开了2016年招生专业讨论会,11月27日召开了学院班子、相关职能部门专题讨论会,12月3日学校组织了省内外专家论证会,12月7日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了评议,12月8日下午分别在两校区召开第二次征求意见会,12月15日经院长办公会议审定,形成第三轮专业群结构调整方案。
一、专业群结构调整的必要性1.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转型升级,“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时代正在到来,三者彼此结合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现代产业的大发展为我国高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一系列文件。
学校只有走“由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型到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发展模式”之路,才能在高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得到提升,不断发展,否则就会被动、落后,甚至出现生存危机。
因此专业群结构调整较为迫切。
2.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龙头”,只有通过专业集群,才能做到同类专业间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目前教育部正在启动骨干专业建设、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广东省正在启动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只有收紧“拳头”,才能集聚力量,建好品牌、特色专业。
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
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趋势。
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作为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急需通过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无人驾驶技术作为热门领域之一,为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对现有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
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方案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问题,旨在为提升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是当前人才培养领域的热点之一,而无人驾驶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对于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
借助无人驾驶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方案,有助于完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发展和壮大。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提升高职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无人驾驶技术在高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为高校教育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
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通过对无人驾驶技术在人工智能专业群中的应用、高职教育中无人驾驶技术的现状分析、基于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模式探讨、适用于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无人驾驶技术培养方案以及实践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发现,无人驾驶技术对于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高职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本研究定位在结合无人驾驶技术的基础上,构建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培养模式和建设机制,为未来的高职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可行的方向。
展望未来,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培养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关键词】关键词: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技术应用、教育模式、培养方案、实践案例、结论、展望未来、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
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在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工智能专业群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校和专业群尚未充分利用无人驾驶技术的优势。
开展基于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无人驾驶技术在人工智能专业群中的应用,高职教育中无人驾驶技术的现状分析以及无人驾驶技术培养方案的研究,可以为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通过研究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
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讨论了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构建、无人驾驶技术在人工智能专业中的应用、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关键问题、无人驾驶技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无人驾驶技术在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分析了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前景、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无人驾驶技术促进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发展,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无人驾驶、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人才培养、应用、影响、关键问题、前景、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其中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汽车、物流、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高职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将其融入到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中。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通过将无人驾驶技术与人工智能专业相结合,可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分析无人驾驶技术在人工智能专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无人驾驶技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并展望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前景,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深入分析无人驾驶技术在人工智能专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力,揭示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无人驾驶技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并探讨无人驾驶技术在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高职院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发展,推动无人驾驶技术与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未来智能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
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可以提高专业人才的质量,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当前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结合无人驾驶技术进行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
因为无人驾驶技术是一种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为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提供极大的帮助。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以期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当前,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但大多数教学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分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滴滴、百度、腾讯等企业紧随时代潮流,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了无人驾驶领域。
这使无人驾驶技术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热门话题,也促进了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发展。
因此,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无人驾驶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开发更加实用、全面、先进的课程,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问题解决1、课程设置基于无人驾驶的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设计课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设定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算法及程序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是提高专业人才的基础。
拓展课程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2)设计实践课程无人驾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需要设计大量的实践课程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课程可以包括无人驾驶车辆驾驶、智能机器人编程、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等方面的课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智能交通专业群建设框架与路径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智能交通专业群建设框架与路径研究作者:陈建岭张萌萌付东华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9年第04期摘要:文章论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建设智能交通专业群的必要性,提出了生态性、以学生为中心、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性四项建设原则。
智能交通专业群基本框架由交通核心专业、辅助专业以及支撑专业构成,并通过产教融合循环、科教融合以及教学内部循环三个生态子系统来保障其运行。
并提出了智能交通专业群的建设路径,包括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师资队伍以及学科专业一体化。
最后,从组织领导、制度以及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智能交通专业群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交通;专业群;建设框架;路径中图分类号:G647;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08-0049-04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创造新动能的重要源泉,也是经济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保障[1,2]。
智能交通是交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交叉融合的领域,代表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3]。
然而,相关研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4,5]。
因此,交通类专业要主动服务智能交通产业发展需求,在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协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打造智能交通专业群,培养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智能交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主阵地智能交通对提高交通运营效率、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确保交通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助力传统交通迈入新时代,推动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智能交通安全保障、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智能公交、综合交通电子支付以及智能物流等逐步成为现实。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智能交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智能交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曹成涛;郭庚麒【摘要】通过行业调研,可以确定高职智能交通专业的就业岗位和能力需求;将智能交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细化、重构,可以形成具体的能力模块;对能力形成途径进行归纳,可以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智能交通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课程教学应突出"专业能力",同时通过项目课程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通过人文教育突出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期刊名称】《职业教育研究》【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高职;智能交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能力;关键能力【作者】曹成涛;郭庚麒【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0近年来,社会需要就业人员具备较高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
随着从“以学历求生存”向“以能力求生存”的转变,我国的高职教育能否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关键也要看所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强弱。
综合能力通常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部分,“关键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本专业的教学另搞一套。
在论及高职教育综合能力培养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端正教育理念,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观念;二是强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层次较高的文化活动;三是加强人文教育的师资建设,也要注重非人文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这些论述从理论方面泛泛而谈的多,从实际操作入手谈实践经验的较少,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可供实际操作的方案。
由于智能交通专业开设年限较短(最早在2003年开设),虽然各高职院校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尚未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智能交通专业而言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科学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对于高职智能交通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相关院校该专业建设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并将有力地带动智能交通专业群的建设。
智慧交通建造技术专业群
智慧交通建造技术专业群
智慧交通建造技术专业群是一个集成了各种先进技术的交通系统,旨在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和安全的城市交通。
智慧交通建造技术专业群不仅包含物理基础建设,如道路、桥梁和交通设施,还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如交通运营和控制中心、智能交通系统和交通数据分析。
智慧交通建造技术专业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道路网络结构、智能交通和交通数据分析。
其中,道路网络结构是其中的基础。
道路网需要分析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出行方式,从而优化城市交通的布局和道路设计。
在智能交通方面,交通系统将涉及智能信号灯、智能车道、智能公共交通和智能停车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道路的容量和可靠性,减少拥堵和排放,并提高安全性。
此外,智慧交通建造技术专业群还依赖于大数据的支持,通过交通数据分析来预测交通状况、优化路线和规划更好的交通服务。
建造智慧交通系统需要多个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包括运输规划师、道路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和数据分析师。
这些专业人才可以共同合作,使交通系统从物理基础设施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能做到最好的效果。
智慧交通建造技术专业群将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城市更加高效和便利,同时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为居民提供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城市出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
作者:谭明田杰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4期
[摘要]本文以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过程为例,论述了专业群的构建思路和依据,并以“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为原则进行了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最后介绍了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希望能对正在进行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专业群;课程体系;导师制;弹性学制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4月,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实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湘教通〔2015〕167号),其中,卓越职业院校建设放在首位的建设内容就是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院校专业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即特色专业群建设,并以此带动师资队伍结构调整、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
1 高职专业群的概念与内涵
早在2006年,国内就有人提出了专业群的概念。
高职专业群的概念与内涵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相近论”,即认为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另一种观点为“合力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二级类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
从湖南省各个院校的专业群构建情况看,主要以第二种方式居多,笔者所在的院校采用了对接智慧交通,以符合“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四原则的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构建了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
2 构建思路与依据
2.1 专业群构建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各类人才辈出的局面”。
该纲要同时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特点,有效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二是要“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
好奇心,养成去自由探索未知、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三是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推行,不仅仅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更应是人才培养观念上的改革,也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实践形式、质量评价体系的一次全面改革,也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目的就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生源复杂,有普高生、职高生和专科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差异性较大。
传统学年制的“一刀切、齐步走”必然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和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结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分制改革实行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按自己的特长、兴趣、知识基础、爱好选择方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用性、就业的灵活性。
本专业群打破传统的“打基础”课程设置观念,结合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特长,突出专业人才的个性培养,把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群必修课(5门左右)、专业方向课(4组选1组,1组为一个方向)、专业拓展课(5选2),课程之间不设置先后关系(要求课程改革,所有课程内容设置以够用为准,与工程项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相结合,由浅入深、从单个任务到综合项目、从简单到复杂)。
2.2 构建依据
一是国家和地区各级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制度和文件;二是根据2002年的职业教育大会上专门针对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在持续不断推进的弹性学制;三是本专业群内原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四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
3 专业群课程体系
构建出与智慧交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配匹,能支撑本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课程体系,即“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能力本位专业群课程体系。
同时,采用“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开发与建设好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
其中,“底层共享”平台课程群,指针对学生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平台”课程群,由基本素质课程及基本平台课程组成。
基本素质课程针对所有专业,培养现代社会对人所要求的最基本素质;基本平台课程为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同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中层分立”核心课程群,指根据不同专业所涉及的职业岗位而设置,由体现各专业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组成,每一个模块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围绕某一工作过程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
“高层互选”拓展课程群,指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及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开设可供专业群各专业互选与共享的拓展课程平台,为学生专业发展拓宽渠道,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由专业拓展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组成。
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4 人才培养实施流程(弹性学制3-6年)
4.1 培养过程的改革
实行导师制。
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在第一、二学期末由导师指导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确定专业方向、选课。
学生按照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套餐进行选课,修读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每学期可多选或少选课程,中途可参军入伍或自主创业,保留学籍期间可返校继续修读。
同时,结合“现代学徒制”进行三个方面的培养过程的改革。
4.1.1 实现三年三阶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第一阶段利用校内教学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相关企业,开展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交替实训;第三阶段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单位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培养。
4.1.2 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半年顶岗实习与订单培养三种模式结合。
4.1.3 实现学生专业关键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
以创新创业项目、企业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为载体,构建专业关键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的培养体系。
4.2 培养目标的改革
进行行业企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人才需求调研,进行职业岗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调研,接着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专业群及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4.3 培养制度的改革
结合“现代学徒制”,进行四项制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研一体化。
4.3.1 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四位一体”的制度改革。
为了解决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及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问题,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应保证岗位认知学训、真实载体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践四个教学环节,分别在理实一体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4.3.2 人才培养与完成科研、生产任务有机结合的制度改革。
为了解决寻求利益平衡点,实现校企共建问题,在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兼顾企业培训、科研、生产等需求。
4.3.3 弹性分段实施顶岗实习的制度改革。
为了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细化实施难题,应同时与多家企业合作,根据企业订单、顶岗或生产要求,弹性安排教学与实习任务,依据岗位分散性和多元性特点,分段实施。
4.3.4 创新纳入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的制度改革。
为了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协调问题。
包括技术小改造和小发明,内容较为复杂的技术项目,以及省级、国家级的技能竞赛,企业科研技术项目,纳入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4.4 培养评价的改革
4.4.1 学习能力本位高职学生质量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
4.4.2 构建本专业群能力本位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步,确定评价目标;第二步,了解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三步,系统分析各专业所制订的教学计划与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第四步,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包括确定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权重、标度和等级数量。
4.4.3 对本专业群学生进行能力本位质量评价,对所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以及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的毕业生进行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 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17).
[2] 杨泽宇.“后示范”时期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26).
[3] 邓新荣.学分制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关系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
[4] 李仲秋.基于专业群的高职专业学分制改革探析[J].职教通讯,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