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一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设置对照组的有关方法 (1)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如雷迪的第 二组实验设计为无苍蝇。 (2)条件对照: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 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 (3)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 进行,不再另外设置对照组。 (4)相互对照:不单独设置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互为 对照。这种方法常用于等组实验中。
鼠的这些基因失去作用,以研究其功能,此技术被称为 “基因敲除”。即用体外合成的“无效基因”取代相应的 正常基因,再培育出转基因动物,从而研究那些已经知道 碱基排列顺序的基因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项研究涉及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 B.该项研究中,对照组是未发生基因重组的正常动物 C.该研究中需导入“无效基因”,切除“特定基因” D.重组 DNA 导入胚胎干细胞后需筛选真正基因重组的
考点三 像科学家一样实验 1.科学家通过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
(1)雷迪的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生物不能够自然发生,地球上自从有了原 始生命,所有生物都来自生殖。
(2)尼达姆的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微生物能自然发生。
(3)斯巴兰扎尼的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生命不能自然发生。
构建知识网络
突破考点提炼方法
考点一 癌症与传染病 1.常见致癌因子的种类
(1)生物因素:主要指病毒致癌因子,如劳斯肉瘤 病毒。 (2)物理因素:主要是辐射致癌,包括紫外线、电 离辐射等。 (3)化学因素:包括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 物等,有机物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尼古丁等。
2.癌变过程与机理
考点二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基因诊断
(1)原理:DNA 分子杂交原理。针对不同疾病的检测, 有不同的 DNA 探针,探针 DNA 分子有特定的脱氧 核苷酸序列,若它与标本中的 DNA 分子发生杂交, 即可特异性地确定标本上的遗传信息。 (2)特点:①针对性强、特异性高;②快速、简便; ③灵敏度高。
答案 B
6.巴斯德在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基础上设计了“鹅颈瓶实
验”,其目的是
()
A.这种弯曲的“鹅颈”可以使肉汤与空气完全隔绝
B.这种带有弯曲细管的瓶是敞口的,空气可以进入,
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
能进入瓶中
C.证明微生物来自营养液
D.验证斯巴兰扎尼的实验结论,即只有在密封条件下
才能保持无菌
干细胞
解析 由题干可知“基因敲除”是用体外合成的 “无效基因”取代相应的正常基因使之不表达,从而 达到让该基因失去功能的目的,并不是切除“特定的 基因”。 答案 C
4.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 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 B )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 DNA 分子 C.合成 β—珠蛋白的 DNA D.合成苯丙羟化酶的 DNA 片段 解析 基因探针是用荧光分子或同位素对已知序列 的 DNA 分子单链标记而成。
典例 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请你 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证 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个体发育。 实验材料和用具:蝌蚪 15 只(同种、同时孵化出来,体 长约 15 mm)、新鲜水草、3 只鱼缸(容积 3 000 mL 左 右)、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抑制剂、自来水(已晾晒过 3~ 4 天)、药匙若干、小网、培养皿、坐标纸(用来测量蝌 蚪的体长)、鱼虫(用以喂食)。(提示:每次投药为 5 mg,2 天换水一次)。 请写出实验方法和步骤:(要求分步写)
热点链接 甲型 H1N1 流感 2009 年 3 月 18 日开始,在墨西哥陆续发现人类感 染、死亡病例。甲型 H1N1 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 感病毒的基因片断,人群对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普 遍易感。
癌的生成涉及多种基因和基因以外的多种变化,单 独一种基因的突变不足以致癌,多种基因突变的累 积才能使细胞的增长失控而癌变。
3.传染病 (1)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指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人与 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 ①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 痢疾、淋病、麻疹、伤寒及副伤寒、梅毒、疟疾、出 血热、猩红热等。 ②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白 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脑、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 乙脑、霍乱、出血热等。
辨一辨 癌症与传染病为并列关系对吗? 提示 癌症是由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或生物因素引起 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传染病的发生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环节同 时具备方可发生。传染性、流行性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所以二者为并列关系。 特别提醒 预防癌症要远离致癌因子,预防传染病要控 制传染源或切断传播途径或者保护易感者。
对位训练
1.肿瘤是 21 世纪人类最主要的杀手,它是一种由环境
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复杂性疾病,下列
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癌变的内在因素是致癌因子激活了原癌基因和抑
癌基因
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C.所有癌细胞中 DNA 的含量都相同
D.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 DNA 复制,使其停留
第一单元 生物科学和我们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 1 课时 生物科学和我们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
1.癌症
致癌因素: 物理 因素、 化学 因素和 生物 因素。
2.传染病 (1)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 病毒性肝炎 、 肺结核 、 痢疾、淋病等。 (2)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 狂犬病 、艾滋病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等。
在间期
解析 癌变是由于环境中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 DNA 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因 为癌细胞属于恶性增殖细胞,不同的癌细胞所处的 细胞分裂时期可能不同,所以所有癌细胞中的 DNA 含量不一定相同。 答案 C
2.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艾滋病 C.SARS
B.狂犬病 D.白血病
对位训练
5.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
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
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思路点拨 正确解答该题应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考: ①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③该实验应怎样设计对照才能有效控制变量? 解析 该题的目的是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 并优于化肥。因此这里应该有一个既不施用有机肥也 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作为空白对照。有机肥组、化肥 组分别与空白组对照,就只有一个变量了,有机肥组、 化肥组再相互对照,这样使实验更严谨、更具说服力。
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基因诊断
(1)优点:快速 、灵敏 、简便 。 (2)应用:遗传病、肿瘤 、传染性疾病 的诊断。 想一想 基因诊断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基因诊断首先对已知基因解旋,然后用荧 光分子(或同位素)对 DNA 单链进行标记,最后与 被检测的基因单链混合,若出现杂交带则诊断有 该种疾病,否则没有。
(D)
思路点拨 正确解答该题可围绕癌症与传染病问题展 开以下思考:①癌症与传染病的病因有什么不同?②这 两类疾病各有什么特征?③题干所列的四种疾病是怎 样引起的?各属于哪类疾病?
解析 A、B 项都是正在流行的高死亡率传染病;C 项为 2003 年在我国发生的,怀疑是由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烈 性传染病,曾一度引起世界恐慌;D 项为不长瘤的癌症。
2.基因治疗的两种途径
知识拓展 目前可以进行基因诊断的疾病
1.病毒类:单纯性疱疹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乳 头状瘤病毒、HIV(艾滋病病毒)和风疹病毒。
2.细菌类:大肠肝菌、沙门氏菌、军团菌、弧菌、链 球菌和葡萄球菌。
3.寄生虫类:锥虫、丝虫、疟原虫、血吸虫、弓形虫 和旋毛虫。
对位训练 3.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的“特定基因”,使实验
解析 这种带有弯曲细管的瓶是敞口的,空气可以进入, 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挡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 瓶中。
答案 B 误区警示 实验设计时贯彻单一变量原则,排除无关 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结论方可令人信服。
方法体验 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性原则。 2.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他条件与被对照实验 完全相同的实验。
四、科学实验
1.科学实验的方法
(1)观察:观察必须 真实 、 准确 ,并做好记录。
(2)测量:正确地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应力求精确,要多次
测量求其平均值 。记录测量结果时应使用 标准计量单位。
(3)实验设计:巧妙地设计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检验预测
正确性 的最佳途径。
(4)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如实地收集数据,再运用 数学知识 整理、分析归纳,得出独到的见解,并通 过实验报告的形式与他人交流。 2.安全实验 科学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安全。只有完全理解并能自 觉遵守 实验安全守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
特别提醒 基因治疗的两种途径中,体外途径比较安 全可靠。
三、科学家挑战“自然发生说”
科学家挑战“自然发生说”的历程
来自百度文库
实验 名称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苍蝇是由亲代
雷迪 苍蝇 是否与肉接 与苍蝇接触的 苍蝇在腐肉上
实验 触 进行实验
肉上出现了蛆 产生的卵 发
育而来的
尼达 姆实
煮沸羊肉汤以 杀 死微生物 ,然后用
2.基因治疗 (1)两种途径 ①体外途径: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 受体细胞 中, 体外培养 增殖后,输回患者体内纠正或弥补缺陷基 因。 ②体内途径:将目的基因通过 载体 直接送入人体内 受体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应用:治疗 遗传类 疾病,如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的治
疗、肿瘤性疾病的治疗。 (3)局限性:基因治疗不是万能的,如对神经细胞损伤等 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汤中出现了 大量微生物
微生物的确能 自然发生
验 软木塞塞紧瓶口
斯巴 兰扎
密封装有肉汤的
肉汤中不出现
尼实 烧瓶,并增加煮 微生物
沸时间

巴斯 将 装 有 浸液 的
德实
瓶子消毒,并将 玻璃瓶颈拉成弯
瓶中无微生物
验 曲的鹅颈状
生命不能自然 发生
微生物 不能自 然发生
想一想 科学实验中,科学家为何也犯错误? 提示 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等 原因,科学探究的历程上科学家犯错误在所难免。 特别提醒 科学家也会犯错误,科学是在不断犯错误并 一个一个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在不断 加深对事物真相的了解的征途上探索着,踉踉跄跄地蹒 跚前行。我们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前人的发 明、发现的过程,也应当成为我们再探究的很好载体, 让我们在动手动脑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在学习过程 中,请记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2.科学实验的方法 (1)观察 ①指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的信息。 ②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如借助显微镜、望远镜 等,使观察更深入)。 ③观察必须真实、准确。内容应如实、重点明确地 记录在笔记本上。
(2)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正确使用测量工具;使 用标准计量单位记录。 (3)实验设计:巧妙地设计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检验 预测正确性的最佳途径。 (4)收集和分析数据:寻找内在规律,通过实验报告的 形式与他人交流。 (5)安全实验:科学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安全。只有完全 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守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
(4)巴斯德的实验 ①设计巧妙的鹅颈瓶(如图)
②巴斯德实验的结论:曲颈瓶阻挡了空气中的微生 物,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 于空气中原来已存在的微生物。
特别提醒 与斯巴兰扎尼的实验设计相比,巴斯 德设计了弯曲的鹅颈烧瓶,使烧瓶中的空气与外 界连通,排除了斯巴兰扎尼实验中烧瓶内缺乏足 够的空气而使生物无法生存的可能,因此更具说 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