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考研重点教学提纲
考研教育综合333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古希腊教育名解:【斯巴达教育】在斯巴达,教育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
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教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
重视女子教育。
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
婴儿出生后,由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岁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受系统教育指导。
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有权参加民众大会,可任官职,仍需参战、军训。
60岁,免除兵役。
【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
所以称为产婆术。
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
(1)讽刺。
讽刺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2)助产。
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
(3)归纳。
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
(4)定义。
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
但也有局限,如受教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
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理想国》】《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并为这个理想国家的实现,提出了完整的教育计划。
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家的重要保证是良好的教育。
有了良好的教育方能造就出国家的顺民和合格的统治者。
柏拉图认为,应把办好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责,教育应由国家集中领导管理,由国家管理、监督一切教育机构,取消私人办学,对全体公民实施强迫教育。
《理想国》对教育进行了深人思考和设想,对于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
外国教育史考试复习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试复习重点一、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比较。
斯巴达教育1.教育目的:培养武士2.教育的实施:第一阶段体格检查只有被长老认可的体格合格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育。
第二阶段:家庭教育。
7岁之前的儿童接受家庭教育,主要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斯巴达人的思想道德。
第三阶段:公共教育。
主要接受跑步、跳远、扔铁饼,掷标枪、摔跤等“五项竞技”训练。
3.教育的特点:突出军事体育训练强调道德教育重视女子教育文化知识的教育没有地位雅典教育1.教育目的:培养公民和商人2.教育的过程:第一阶段:7岁之前家庭教育第二阶段:7岁至13岁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教育第三阶段:13岁左右体操学校教育第四阶段:15岁左右体育馆教育。
主要有“五项竞技”和“三艺”(文法、修辞和逻辑)第五阶段:18岁军事训练团教育。
20岁结束时授予公民称号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化更高一些。
二、“产婆术”:苏格拉底说:“我不是授人以知识,乃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
讥讽就是不断地向对方提出问题,迫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而无法回答,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就是帮助对方从对话中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归纳就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
“五项竞技”: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
“三艺”:文法、修辞、逻辑三、西欧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体强壮、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骑士。
一是从出生到七八岁的家庭教育。
儿童接受宗教教育,并养成健壮的体格。
二是到7、8岁以后的侍童教育。
按照出身等级到高一级封建主的城堡中充当领主的家庭侍童,追随在领主夫人的左右,完成各种服役,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待人处世之术。
三是在14-21岁的侍从教育。
主要是侍从领主,平时为他照料战马和武器,陪伴打猎与散步;战时则随从出征,并负担保护之责。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外国教育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培养政府的高级官僚,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培养通晓文字的低级人才;(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古埃及的学校状况:①宫廷学校。
在古王国时期出现了宫廷学校。
所谓的宫廷学校就是由国王在宫廷设立的学校,以供皇子皇孙和朝臣学习,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锻炼,即被委任为官吏。
“高级官吏养成所”。
②僧侣学校。
出现在中王国的时期,一般设在寺庙,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③职官学校。
专门训练一般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往往以吏为师。
④文士学校。
培养能从事书写和计算的人。
此类学校铰前两种级别低,招收人数多,修业年限有长有短。
(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灌输和体罚。
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333外国教育史强化内容
《外国教育史》333教育学考研19221. 主张国家管理教育,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反对教会;2.普及义务教育,人人平等的受教育权,男女平等; 3.教育内容世俗化、科学化,取消宗教课;4 .局限性:限制劳动人民子女接受中等以上教育的机会《教育与社会学》 《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的演进》涂尔干教育作用|目的 教育万能,国家管理 否定教育万能,但教育作用 大,国家管理教育 主张国家办教育,培养公民 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使其社会 化教育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接受教育,教育万能论 学习科学知识;观察思考实验;’1 .教育功能:①个体社会化②个体潜能发展③个体能力 代际传递2. 道德教育非宗教化.学习纯粹的世俗德育3. 教育的社会性:①教育受社会各系统的制约;②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使其社会化; ③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背景之下的教育学。
大革命时期教育改 革方案《塔列兰教育法案》 培养公民 《康多塞方案》 《雷佩尔提教育方案》教育思想内容:体育、緋育、政治教育、德育、宗教教育 師范教育:重视师资培养,建立第一批师范学校7 L-』 --------------------- ---1. 重视搪智体的ttW.①智育:经世致用之学,发展智蕙.WW :锻炼与健康③德育,反对封建教育,舗育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实施1 .古典与实科知识相结合;2. 原则: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连贯性.巩固性•3. 教师论:童视教育学发展,教育人的前提是了解人.4. 徳育论:爱国教育教育作用I 目的目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顽乏丽和原因大致相同;2.开办新式学校、新式教学方法进行教育实验;3.成立协会,办杂志来宣传;4.目的都是反对传统教育弊端,提出新教育目标、原则、方法;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主体性等;5.都有理论指导。
1.城市公立学岫亍2.激进、彻底、批判性更强3.更重视儿童需要、自由活动和个体经验,更关心民众的教育,史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重视做中学,重教育註化4.20世纪50年代后实验学校都关闭了4.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主要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思想来源是卢梭、裴斯泰洛奇和福禄培尔等人。
外国教育史复习提纲.docx
外国教育史教程复习提纲第一编古代教育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古巴比伦:文字载体:楔形文字教育机构:泥板书舍2、古埃及:世界上最早的字母:古国王时代发明的24个辅音字母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培养治国人才)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职官学校(培养专项工作的官员)文士学校(培养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3、古印度:婆罗门教育机构:古儒学校;主要教学内容:核心任务:维持种姓压迫,培养宗教意识内容:《吠陀经》教学形式:公元前9世纪前,以家庭教育为主,完全靠背诵公元前8世纪后,古儒学校教学方法:口授、体罚、导生制佛教教育发对婆罗门时期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
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的比较:区别:婆罗门教育是一种私立的教育,教师均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故教育带有强烈的贵族性,教育方法采用口授法及导师制;佛教教育则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佛教僧侣担任,教育对象较为广泛, 故教育带有平民性,教育方法把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
共同点:①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徳陶冶,使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致彻底摒除尘世迷惑,使自己的精神或灵魂“得救”或“解脱”。
②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
③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久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①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②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③教育内容较丰富;④与教育内容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具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适应力;⑤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教育,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⑥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⑦文明及文化的教育甚为古老。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探1、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各自特征2、毕达哥拉斯的教育思想核心:高度重视数学,数学是万物的本源;灵魂不死,生死轮回目的:为知识而求知识,使人的心灵和灵魂得到净化内容:理性主义:在道德行为中以知识为指导3、智者派(名词解释):公元5世纪后,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冋教师,他们云游各地, 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逐步形成一个阶层。
外教史教育学考研知识点
外教史教育学考研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苏格拉底法》①基本定义:苏格拉底法就是苏格拉底在教学时采用的一种通过对话、追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的方法。
就像是两个人在交谈,你说个想法,他问你几个问题,不断这样来让你思考更深入。
②重要程度:这在外教史教育学里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很多后面的教学理念都受它影响。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一定的哲学思辨基础,对古希腊的文化也要有点了解。
要是对古希腊那种整天思考世界是啥、人是啥的文化氛围都不懂,那可能不好理解这方法为啥这么搞。
④应用价值:在现在的教学里,就像在课堂上讨论一个道德议题。
老师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让大家发表看法,老师再提问引导,这就是在用类似苏格拉底法来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是对的,培养思考能力。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是古希腊教育思想中的重要部分,是西方教育思想体系早期的一颗明珠。
②关联知识: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关联密切,像柏拉图的理念论就受苏格拉底法的影响。
还和后面发展起来的西方教育方法发展脉络相连。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怎么理解那种通过不断追问达到引导思考的过程。
关键点就是要明白追问不是刁难,而是启发。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比较重要,经常出简答题或者论述题,考查形式就是让你阐述苏格拉底法的内涵、步骤和意义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核心概念就是这种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通过对话启发思考的方法。
讥讽就是指出对方观点的矛盾之处,让对方反思。
助产术呢,就像是帮已经有思考方向的人进一步“生出”正确结论。
归纳就是从个别情况总结共性,定义就是最后明确给出结论。
②特征分析:主要特点是它是启发式的,以对话为主,强调老师引导而非直接传授。
性质上具有一定的哲学性,因为它源于对哲学问题的探究。
③分类说明:其实就这一种形式,就是老师和学生或者不同思考者之间的对话追问。
④应用范围:适用在很多人文类知识探索方面,但是局限性在于对于一些需要直接传授知识的学科,比如数学公式等,可能不是那么高效,而且对于不善表达或者思考能力较弱的学生或许有点难推进过程。
考研复习资料-外国教育史
考研复习资料-外国教育史第三编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古希腊教育第一节古风时代的教育一、斯巴达教育军事教育1 .教育目的。
培养坚韧不拔的武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2 .教育制度。
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
3 .教育的主要内容。
(1)忍耐劳苦训练。
(2)军事体育训练。
(3)道德教育。
(4)重视女子教育。
二、雅典教育雅典教育是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教育。
1 .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的人。
2 .教育过程和内容第二节古典时代的教育一、“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所谓“智者”,是指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智者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普罗泰哥拉、高尔吉亚等等。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一)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
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并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进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
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
所以称为产婆术。
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
(1)讽刺。
(2)助产。
(3)归纳。
(4)定义。
特点: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达到正确的结论。
三、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一)学园柏拉图于公元前388 年创立的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共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深远。
学园开设哲学、数学、音乐、天文学等学科,并实行教学和探索思辨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二)学习即回忆柏拉图所持的一种学习与认识理论。
他认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是灵魂对已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的回忆。
他提出真正的知识、真理是人们对所谓理念世界的认识。
认识理念世界不能靠感觉,而要靠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三)《理想国》《理想国》由柏拉图所著,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精华版]中外教育简史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1、有教无类:由孔子提出的,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等级、种类、国别,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一视同仁。
2、自然后果法:在道德教育方面,卢梭反对口头说教,主张通过儿童自己的体验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自然后果法”。
3、雄辩术原理:是由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昆体良编写的。
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
这部书被英国著名思想家穆勒认为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4、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读书经验,很有见地。
提出以下重要原则: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己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5、实验教育学: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各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资产阶级教育理论。
它标榜以“科学”的新方法来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寻求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反对传统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证论”。
6、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7、苏格拉底教学法: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创制了著名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它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交谈辩论的方法,基本分为三步骤:1、苏格拉底讽刺。
2、定义。
3、助产术。
所以它又被称为“产婆术”。
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
8、六三三制:是指壬戌学制,以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等七项标准为指导思想,中小学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分段的根据,具体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分段法,故又称“六三三制”。
外国教育史 大纲整理版
大纲整理版第一章古希腊教育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和教育的摇篮。
在西方教育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教育(特别是雅典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教育理想,以及由此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教育制度,是古希腊教育对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一节古风时代的教育古风时代,古希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但各个城邦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如斯巴达,身体训练占主导地位,强调严格的纪律,具有明显的军事实用目的和国家导向;雅典,则更注重智力和艺术的训练。
这也决定了不同的办学方式。
在斯巴达,学校由城邦主办,而在雅典和其他地区,学校往往是私立的。
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教育在当时具有代表性,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斯巴达教育在斯巴达,教育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1】教育目的:培养坚韧不拔的武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是斯巴达的唯一目的。
【2】教育制度: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
【3】教育的主要内容:(1)忍耐劳苦训练。
(2)军事体育训练。
(3)道德教育,通过神话、传说,参加祭神、竞技和各种仪式等进行。
道德教育的中心是训练绝对服从的精神。
从小培养儿童绝对忠于祖国的品质。
道德教育贯穿斯巴达教育的全过程。
注意: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其目的是:(1)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2)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
评价:斯巴达教育只重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鄙视思考和言同,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
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
同时斯巴达教育中的国家导向型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着世界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
二、雅典教育雅典教育是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教育。
(完整版)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外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先修课程:教育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钻研,一方面学习了解一定的史料,主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客观地看待前人在教育问题上的成败得失,开阔眼界,获得有益的启示,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前瞻性,增强按教育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从而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外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树立唯物辨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献身教育的精神。
为学习教育学科打下基础,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增强历史借鉴。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第一章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共2学时)1.教学内容(1)教育的起源(2)史前的教育2.重点与难点重点:教育的起源难点:史前的教育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主要是探讨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基本知识点有教育的起源、对象和任务、史前教育等,主要采取讲授方式,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先认真听讲然后集体讨论。
(二)第二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共2学时)1.教学内容(1)两河流域的教育(2)古代埃及的教育(3)古代印度的教育(4)古代希伯来的教育2.重点与难点重点: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难点:如何理解这些古国教育的精髓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主要是探讨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基本知识点有两河流域的教育、古代埃及的教育、古代印度的教育、古代希伯来的教育等,主要采取讲授方式,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先认真听讲后集体讨论。
(三)第三章古希腊的教育(共2学时)1.教学内容(1)荷马时期的教育(2)古风时期的教育(3)古典时代的教育(4)希腊化时期的教育2.重点与难点重点:古希腊的教育的构成难点:古典时代的教育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主要是探讨古希腊的教育,基本知识点有荷马时期的教育、古风时期的教育、古典时代的教育、希腊化时期的教育等,主要采取讲授方式,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先认真听讲后集体讨论。
外国教育史考研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研重点1、智者〔狡辩家,智术之师〕:指古典时代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老师,是西方最早的职业老师。
最早确立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2、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或教学中形成的由挖苦、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
3、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络,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
4、柏拉图:创办学园,著作?理想国?,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著作之一。
智慧、英勇、节制、正义四大美德。
5、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哲学学校;灵魂论〔植物、动物、理性灵魂〕;自由教育七艺。
6、昆体良:古罗马帝国初期的雄辩家和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
7、基督教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宗教化;教育内容神学化;教育方法原始机械。
8、骑士教育: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目的在于培养骑士阶层。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实用性人才。
9、城市学校〔行会学校〕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创办的学校总称。
10、中世纪大学:12世纪左右兴起的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
是由老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11、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12、维多里诺:快乐之家,人文主义教育家13、公学:英国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私立贵族学校。
14、贝尔—兰开斯特制〔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
老师对导生教学,由导生教学生,缓解老师奇缺的压力,但造成教育质量下降。
15、福斯特法案1870?初等教育法?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16、巴特勒法案?1944年教育法??1988教育改革法?强化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17、泛爱学校:巴西多德国。
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开展,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
外国教育史复习提纲
外国教育史复习提纲考试要求:单选题15*1 判断题9*1 名词解释4*4(总分100)辨析题5*2 简答题5*5 论述题12+13第一编古代文明与教育一.史前教育的“成年礼”(P 24)1.《通过仪式》认为是“伴随着地点、状态、社会地位、年龄的每一变化而实施的礼仪”。
并划分为分离、过渡、聚合三个阶段。
2.成年礼特征:a.少年领受成年礼的年龄极不一致。
b.成年礼不是一个短暂的仪式,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接受成年礼的少年要经历各种严酷的锻炼和考验。
d.许多部落还用各种恐怖、服药等方法。
f.在接受成年礼期间,少年还恪守斋戒和各种禁忌,并接受各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
g.割礼f.成年礼一般都伴有各种宗教仪式。
3.“成年礼”的制度性要素:a.“成年礼”活动的举行对教育对象有一定条件的要求。
b.“成年礼”活动的举行需要一定特殊的有隔离作用的场所。
c.“成年礼”活动的举行需要斤斤计较接受特殊的学习和教育。
d.“成年礼”活动的举行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负责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教育者。
4.史前教育的特点:生活性、宗教性、保守性、平等性、仪式性。
5.公共教育机构:一种是捷尔普切卡拉,它是给予儿童一般训练的“青年之家”;一种是卡尔梅卡克,是专门培养担任僧侣和领袖职务的人的学校。
6.沙巴耶娃认为“青年之家”是最早的教育机构。
二.学校的产生(P 39)1.三大发现:一是乌鲁克古城发现泥板文书,在距今至少5500年前,两河流域出现了学校教育;二是苏路帕克古城发现泥板学生课本等词汇和作业,约在公元前2500年,也是两河流域;三是马里城,泥板石,锲形文字教学的学校,也是公认最古老的学校。
2.学校产生的原因:a.生产力的发展b.奴隶制国家的出现c.文字的出现和科学知识的丰富。
三.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P 80)1.教育作用:认为教育是发展人的才能,使人道德高尚的必须途径。
因而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造就道德高尚、才能卓越的治国人才。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一、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探讨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其次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
意义: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学说:(一)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在利氏看来,人出生之后便继承了业已形成的现成的教育形式,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不断改变和演讲,只是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但本质上和动物界毫无两样。
(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孟禄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从未表现出是有意识的过程,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越来越少的重复模仿的方式学到的。
根据孟禄的上述观点,将教育的起源归之为心理现象。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这是苏联学者最先提出来并被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据此认为: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故教育起源于劳动。
(四)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也有人认为上述第三种观点不够准确。
他们并不否认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特征,以及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需要,但指出:社会生活内容是多样性的,除了劳动经验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因此他们认为,更准确的提法是: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部分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部分知识点汇总【西欧近代教育思想】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即宗教性和现实性的相结合,是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2)教育的作用:①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②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3)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这是他教育体系的指导性原则,包括两重含义①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②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心的特点;(4)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泛智”思想(就是使所有人都获得“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主张教育对象普及化;主张全国统一学制,将教育分为四阶段①母育学校(1-6岁)②国语学校(6-12岁)③拉丁文学校(12-18岁)④大学(18-24岁);(5)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①学年制,就是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
一学年分四个学季,四次节假日;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②班级授课制,就是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
夸美纽斯断定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在于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工作兴趣大增,工作热情高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在一起,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6)论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②自觉、主动性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量力性原则(根据教育适应自然提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⑤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7)论道德教育:①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比智育更重要;②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中分离出来;③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在德育中纳入一个崭新的概念即劳动教育;④对于德育的方法,夸人提出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8)教育管理思想:主张应由国家来管理教育而不是教会,夸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国家设置督学的人;(9)对夸的评价:《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史上第一本独立性态的教育学著作,《母育学校》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以具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在总结前人基础上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细,为改革教学做出的重大的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但其思想仍是经院哲学和机械唯物论相结合的产物,带有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2、卢梭的教育思想——“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西方教育思想的三大里程碑为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1)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把所受的教育分为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教育;“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消极教育”);(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①正确看待儿童②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重点
2018教育学考研:311外国教育史绪 ?论?一、《外国教育史》学科性质、特点及内容概述?所谓教育史就是人们在从古代至今对教育的认识过程中,不断地重建教育观念和教育机构的历史;同时也是人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做出种种努力和尝试,去塑造下一代人的历史。
教育史的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的演变,二是教育机构的演变。
?1.《外国教育史》的学科性质?《外国教育史》课程具有通史的性质。
同教育史研究一样,外国教育史主要是研究外国教育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具体的说,这门课程是研究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外国教育观念和教育机构发展、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的一门课程。
?2.《外国教育史》学科的特点?首先,作为一门历史类学科,它在结构上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也就是说,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史实、问题、观念和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其次,它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尽管教育历史的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但在不同时期,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发展又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3.《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内容?本课程一共有21章的内容,分古代、近代和现代教育史三个部分。
古代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五章,一共有五章的内容。
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史前教育和东方古国的教育;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介绍古代希腊的教育制度的教育思想;第四章主要介绍罗马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
第五章主要介绍西欧中世纪和阿拉伯的教育。
二、学习《外国教育史》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设置《外国教育史》课程的目的?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学习和了解外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教育历史上的遗产,认识外国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中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总结的教训。
?2.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意义?3.《外国教育史》的学习方法和原则?基本原则主要是:?第一,古今相通、史为今用的原则。
古代教育中一些合理的东西仍对今天的教育产生影响。
另外,在现代教育研究中也看到历史影响的的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教育史考研重点
外国教育史考研重点
1、智者(诡辩家,智术之师):指古典时代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最早确立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2、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或教学中形成的由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
3、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系,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
4、柏拉图:创办学园,著作《理想国》,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著作之一。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大美德。
5、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哲学学校;灵魂论(植物、动物、理性灵魂);自由教育七艺。
6、昆体良:古罗马帝国初期的雄辩家和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
7、基督教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宗教化;教育内容神学化;教育方法原始机械。
8、骑士教育: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目的在于培养骑士阶层。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实用性人才。
9、城市学校(行会学校)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总称。
10、中世纪大学:12世纪左右兴起的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
是由教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11、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12、维多里诺:快乐之家,人文主义教育家
13、公学:英国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私立贵族学校。
14、贝尔—兰开斯特制(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
教师对导生教学,由导生教学生,缓解教师奇缺的压力,但造成教育质量下降。
15、福斯特法案1870《初等教育法》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16、巴特勒法案《1944年教育法》《1988教育改革法》强化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17、泛爱学校:巴西多德国。
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
18、实科中学:德国实科教育发展。
是一种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19、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美国依靠公共税收,由公共教育机构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教育运动。
贺拉斯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20、《莫雷尔法案》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21、###《国防教育法》: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开始反思自身教育问题,并将教育提升到保卫国家的国防高度,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
主要内容:加强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更新教学内容;资助高校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设立国防奖学金。
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22、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法》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公平。
23、20世纪70年代改革:生计教育: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社会的教育。
返回基础教育:恢复传统教育,重视技能训练,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24、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捷克近代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改革家,其思想代表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大教学论》、《世界图解》。
普及教育核心是泛智论,把一切知识教给所以人;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创立班级授课制;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学原则直观性、循序渐进性、巩固性和系统性。
25、洛克:英国,《教育漫画》,白板说。
绅士教育:身体强壮有学问礼仪智慧。
26、卢梭:法国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家,被成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代表作《爱弥尔》。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原则顺应自然天性;目的培养自然人;要求给儿童充分的自由;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春期。
确立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27、裴斯泰洛齐: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第一个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
包括教育理论基础、内容、原则和方法、学习者的心理学化。
要素教育(从基本要素到复杂要素):德育、智育、体育。
28、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德国,传统教育学的旗帜人物。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把道德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29、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30、福禄培尔:德国教育家。
幼儿园的创立者和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
《人的教育》
31、恩物:福禄培尔设计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
是幼儿园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的玩具和材料。
32、斯宾塞:英国,《教育论》。
生活准备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科学教育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主张以科学教育代替古典教育,注重科学性。
33、杜威的教育思想: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
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做中学)。
34、马卡连柯:《教育诗》,论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
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平行教育(集体与个人)影响原则,前景教育原则(明日欢乐论)
35、凯洛夫:苏联,《教育学》,马列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
36、赞科夫:苏联,发展性教学理论。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班上全体学生获得一般发展的原则。
37、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组成。
3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新教育运动(新学校运动):通过自由教育发展儿童内在潜能,按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教育,教育联系实际生活。
39、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通过个人完善来为国家服务。
劳作学校:让学生学思自动创造性的劳动活动中,得到性格陶冶。
40、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产生于19世纪末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改革新思潮。
代表人物赖斯、杜威、帕克。
运动包括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为组织中心,以改革美国学校教育为宗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
41、##道尔顿制:美国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始的一种个别教育制度。
主要内容:废除课堂教学,改教室为作业室或实验室,用表格法了解学生进度。
强调自由与合作,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
但太过于强调个体差异,对教师要求过高。
42、教学设计法:克伯屈美国,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教学设计法的核心,儿童自动有目的的学习是教学设计法的本质。
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以目的、计划、执行、评价过程来统一整个课堂教学。
43、要素主义教育:20世纪30年代末,科南特,美国。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教师的核心地位。
44、永恒主义教育: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思想。
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阅读经典,古典学科,强调教师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45、结构主义教育:20世纪中期在西方产生的一种以结构主义为方法论和理论基础的,突出培养认知能力和掌握学科结构的重要性,进而改进教学和课程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美国布鲁纳。
观点: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发现学习法,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导者。
46、###终身教育思潮: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人的一生各阶段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教育类型的总和。
纵向看,是人的一生;横向看,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终身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主要观点: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