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心率统计表
实验七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七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4e26a6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e.png)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血液循环的生理意义
物质交换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通过血液循环,氧气和营养物质得以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同时带走代谢废物。
通过血液循环,维持了体内水、电解质平 衡和酸碱平衡,确保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体温调节
免疫防御
通过血液循环,将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温 暖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有助于维持体 温的恒定。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数据表格
表格中展示了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 、血压、心率等基本信息,以及实验 过程中采集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
图表展示
通过图表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如柱状 图、折线图等,便于直观地观察实验 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实验对象的 心血管活动差异,以及心血管活动与 神经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体液调节心血管活动的重要机制 之一。血管紧张素Ⅱ能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肌收 缩力增强等效应,从而升高血压。
02 03
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肾上腺素能受体是介导儿茶酚胺类递质发挥效应的主要受 体之一。不同类型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心血管活动的效应 不同,例如β受体兴奋时,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 增强等效应;α受体兴奋时,可引起血管收缩等效应。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这些反应主 要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实现的。
神经调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神经调节密切相关。例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与自 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0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bf095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8.png)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七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实验七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目的和原理】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测定动脉血压的方法,理解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并要求能较准确地测出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正常值。
人体动脉血压通常是用汞柱血压计和听诊进行测量的(也可用弹簧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测量部位通常为右上臂肱动脉。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一般没有声音,但如果血液通过狭窄处形成涡流时,便会使血管壁振动而发出声音。
当将空气打入缠于上臂的袖带内使其压力超过收缩压时,则完全阻断了肱动脉内的血流,此时在被压迫的肱动脉远端听不到声音,也触不到桡动脉的搏动。
如徐徐放气,降低袖带内压,当其压力刚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便断续地冲过受压血管,形成涡流使血管壁振动而发出声音,此时即可在被压的肱动脉远端听到,也可触到桡动脉脉搏。
如继续放气,当外加压力等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血流由断续变成连续,声音便会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
因此当听到第一声音时的最大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而当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前最后声响时的外加压力则相当于舒张压。
【实验对象】人。
【实验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实验步骤与方法】1.熟悉血压计构造血压计由检压计、袖带和气囊三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个标有0-300mmHg的玻璃管。
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储槽相通。
袖带是一个外着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通过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水银储槽和橡皮球相连。
橡皮球上装有螺丝帽,供充气或放气之用。
2.测量方法1)让受试者坐位休息5~10分钟,脱去一臂衣袖,准备测量。
2)松开橡皮球螺丝帽,排尽袖带内气体后将螺丝帽旋紧。
3)让受试者前臂平放于桌面上,手掌向上,使前臂与心脏位置等高。
袖带缠绕的松紧应合适,且袖带下缘至少位于肘关节上2cm,充分暴露肱动脉听诊部位。
4)诊器耳器塞入外耳道时应务必使耳器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
5)肘窝内侧触到肱动脉搏动后。
将听诊器胸器置于上面,准备测量。
6)挤压橡皮球开始向袖带内加压充气,使血压计水银柱逐渐上升到约180~200mmHg时,即开始松开气球螺丝帽,徐徐放气,以减小袖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缓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通脉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通脉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d64a129700abb68a882fb39.png)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通脉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运用通脉颗粒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用药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卫生站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通脉颗粒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以及疗效。
结果观察组血压、心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通脉颗粒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使用,不仅能够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标签:运用通脉颗粒;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根据当前研究数据显示,年龄在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了90%。
目前,权威的高血压学会在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推荐用药有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但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才能够较好的实现对血压的控制和稳定,截至目前为止,应用较广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钙拮抗剂,它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同时也不会对血脂以及血糖的代谢带来任何的影响,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1]。
为了更好的达到降压效果,笔者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通过运用通脉颗粒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卫生站2014年1月~12月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3.25±2.59)岁;病程6~20年,平均病程(11.24±1.74)年。
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单一用药治疗,给药方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1次/d,2.5 mg/次,温水送服,连续治疗12周。
(完整)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完整)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6886f36bb4cf7ec4bfed0ab.png)
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值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各种参考值。
注:红色为新添分析参考值1、降低 24h 血压负荷值2、降低血压变异性3、恢复血压昼夜节律4、降低晨峰血压5、调整治疗手段和用药(T/P 比值、SI 指数符合要求),改善疗效,降低 24h 血压波动幅度,恢复血压平稳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②发作性高血压。
③顽固性高血压。
④体位性低血压。
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
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舍弃标准:ABPM 舍弃标准:由于 ABPM 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 AND 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 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 或<40mmHg。
脉压:>150mmHg 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 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动脉硬化:全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其定义为:1减去低压对高压的回归斜率(AASI = 1 — (the regression slope of diastolic pressure on systolicblood pressure))。
具体意思:通过动态血压仪测得多组血压值之后(包括成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横轴为高压值,纵轴为低压值建立坐标系,这些血压值在坐标系中虽是一些散乱的点,但对应的高压和低压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使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定义,可以算出高压值与低压值的一个相关系数,即回归斜率.也就是说,若令低压为变量y,高压为x,则其关系如下:y = k * x;则动脉硬化指数为: 1 - k;临床意义: AASI的值范围为:0—1; 年经人通常<0。
TPR、体质指数、血糖快速测量
![TPR、体质指数、血糖快速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9b14ea005f0e7cd184253619.png)
脉搏的测量
• 脉搏测量的方法 【操作步骤】 体位:卧位或坐位;手腕伸展,手臂舒适 方法:示指、中指、无名指触脉,不用拇指 压力:适中 计数:30秒×2,异常者测1分钟 脉搏短绌:2位护士测量 记录:先记录在记录本, 如76次/分,再绘制在体温单 脉搏短绌以分数记录,心率/脉率。
血压的评估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三、呼吸的测量
【目的】
• 判断呼吸有无异常 • 动态监测呼吸变化,了解患者呼吸功能 • 协助诊断
呼吸的测量
【操作步骤】
• 体位:舒适 • 方法:护士将手放在患者的诊脉部位似诊脉状, 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 •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音响、形态 及有无呼吸困难 • 计数:常脉搏测30秒,乘以2;异常者测1分钟 • 记录
• 呼吸过缓
特点:呼吸频率<12次/分
– 见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深度异常
• 深度呼吸
– 又称库斯莫氏(Kussmaul’s)呼吸
– 特点: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 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
• 浅快呼吸
– 特点:浅表而不规则 – 见于呼吸肌麻痹、肺与胸膜疾病、濒死者
节律异常
• 潮式呼吸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 影响血压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影响收缩压 –心率-影响舒张压 –外周阻力-影响舒张压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 正常血压
– 收缩压 90~139mmHg(12~18.5kPa) – 舒张压 60~89mmHg (8~11.8kPa) –脉 压 30~40mmHg (4~5.3kPa)
【注意事项】 – 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 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 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 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重测时,待水银柱 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必要时,作双侧对 照 – 注意测压装置(血压计、听诊器)、测量者、受检者、 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以保证测量血 压的准确性
卫生统计学_第四章_统计表与统计图
![卫生统计学_第四章_统计表与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d848c2a5fc4ffe473368abdb.png)
死亡率
(a)
200
150
伤寒
100
结核病
50
0
下降幅度:
195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结核病死亡率:180-38=142
伤寒死亡率:36-0.3=35.7
1000
死 100 亡 10 率
1
0.1
(b)
伤寒
结核病下降速度: 结核病死亡率:180/38=4.65
乡村 阳性 阳性率
数 (‰) 49 4.97 124 8.94 134 15.93 90 15.82 81 20.51 31 20.68 509 11.76
8
3. 统计表制作的基本要求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即一张表一般表达一个中心内 容,不要包罗万象。
(2)合理按排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统计表就如完整的一句话,包括描述对象/主语和内容/ 谓语。 通常主语放在表的左边,作为横标目; 谓语放在右边, 作为纵标目。由左向右读,构成完整的一句话。
4.绘制条图注意事项
⑴横轴:表示各种被研究的事物或 7
特征.纵轴表示各种被研究事物的相应 6
指标的数值。
5
(2)纵轴的刻度必须从“0”开始, 4 否则会改变各对比组间的比例关系。 3
2
(3)各直条的宽度要一致,各直条应 1
有相等的间隔,其宽度一般与直条的 0
甲
乙
宽度相等或为直条宽度的一半。
图2-10 直条图的纵轴尺度起点必须为零示意图
32
二、半对数线图
1. 概念 是一种特殊的线图,其坐标纵轴是对数尺 度,特别适宜作不同指标变化速度的比较。
2.适用资料 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 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
影响家兔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家兔动脉血压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02de5fc524de518974b7d13.png)
2.3实验观察 2.3.1 记录正常血压 启动记录按钮,除去动脉夹,记录正常血压 2.3.2 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5~10秒,观察血压变化。 2.3.3 用两细线在减压神经中部两处结扎。在两结扎间切断神经,用强度 5V,频率30Hz,波宽2ms的电脉冲分别刺激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血压 变化。 2.3.4 将右侧迷走神经穿线结扎,在结扎上端切断该神经,用强度5~10V ,频率30Hz,波宽2ms的电脉冲刺激其外周端和中枢端,观察血压变化。 2.3.5 静脉注射0.1g/L去甲肾上腺素0.3ml,观察血压变化。 2.3.6 按0.1ml/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10-2g/L乙酰胆碱,观察血压变化。 2.3.7 按0.3ml/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1g/L阿托品。 2.3.8 重复观察2.3.4和2.3.6项目操作,观察血压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采取保温措施,防止麻醉后体温下降 夹闭颈总动脉和刺激神经,应注意保护,均要避免过度牵拉, 应尽可能在原位置上轻柔地进行,在实验中应经常滴加生理盐 水以防神经干燥 每项实验后,应等血压基本恢复并稳定后再进行下一项,每项 观察项目的记录必须有前后对照 必须全身抗凝,否则会导致凝血,实验失败。 实验过程中,记录仪按record键记录。不要在preview状态观 察。
i.v 0.01g/L ACh 0.1ml/kg
i.V 1g/L Atr 0.3ml/kg i.V 1g/L Atr 0.3ml/kg+ 5V/30Hz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i.V 1g/L Atr 0.3ml/kg +i.v 0.01g/L ACh 0.1ml/kg
表2 家兔急性失血后动脉血压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 观察项目 平均动脉压(mmHg) 血红蛋白浓度(g/L) 失血前 失血停止后(min) 0 10 20 30
常用患者病情评估评分表
![常用患者病情评估评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df9b9439a32d7375a41780cc.png)
226-300 101-200 21-60
151-225 201-350 61-120
76-150 351-500
≤75 >500 >240
121-240
10.1-15.0 81-120 13-14
15.1-20.0 20.1-30.0 51-80 10-12 21-50 7-9 ≤6
>30.0 ≤20
收缩压(毫米汞柱) 120-1404 110-119或者141-159 80-99或者160-229 ≤79或者≥230 动脉血氧饱和度 ≥96 91-953 86-902 ≤85 1 4 1 3 2
• 疼痛 • 不痛 • 不剧烈 4 3
• 剧烈的
2
• ﹡属 潜在危重病评分系统 • MEES - 动态评价院前急救和急诊复苏的效果和质量 • 最高得分是28,最小值是10分。 分数越低,病人病情越重
临床意义
• 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动态分值反应病 情演变和治疗效果 • 预测死亡率准确性:APACHE Ⅲ >Ⅱ>Ⅰ • 局 限 性:急诊获取相关参数比较困难 • 注明:PaO2、FiO2(mmHg)填入时以小数为准,比如 PaO2为75%,填0.75;FiO2为40%,则填0.40。
≥200
>30
<35 35.1-36.5 36.6-37.4
对疼痛 有反应 无反应
意识
清楚
有反应
•
用途:(EWS
- 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潜在危重病人)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
项目 评 分
•
•
3
2
1
0
1
2
3
• • • • • •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呼吸频率(次/min) 体温(℃) ≤70
实验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03f8b0fee06eff9aff80734.png)
测定运动前后脉搏血压其步骤如下:
1、被试者坐位测定运动前脉搏、血压,并做好 记录。
2、截断脉压带和血压计之间的连接,让脉压带 仍绑在被试者上臂上。
3、被试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按20次/30秒的 节奏,蹲起20次。
4、运动后即刻先测其运动后一分钟前10秒 的脉搏,然后测血压记录结果。
测量血压的肢体,对血压异常者及需密切观察
血压的患者应双侧对照测量或固定部位测量。
⑧ 将测得安静时血压的结果记录下来。 收缩压/舒张压 mmHg 或 Kpa
记下测定数值后,将压脉带内的 空气放尽,使压力降至零。
2-3min后,扭紧打气球螺丝继续打气 加压,反复听取声音变化2—3次。
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体位改变反映重力对血液的影响发生变 化,通过对血压的调节,保持适宜的器 官血流量。
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
动脉、颈动脉、肱动脉、
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
动脉、股动脉等。
血压?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 管壁的侧压力。
以前习惯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血 压的高低,但压强的法定计量单位帕 (Pa),即牛顿/每平方米,帕的单位较小, 一般用千帕(KPa)表示。
1mmHg=0.133KPa
正常时左臂测得的血压比右臂测得的血压低 10-20毫米汞柱。在右侧偏瘫、右臂受伤等 情况下,只能选择左臂测血压,这样测得的 血压值并不能反映血压的真实变化。
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 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 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 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④ 找肱动脉——将听诊器的胸端放在肘 窝上肱动脉博动处(肘窝上3厘米处靠内 側)。注意:不可用力下压。
0-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心率百分位数值表(男、女)
![0-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心率百分位数值表(男、女)](https://img.taocdn.com/s3/m/a69b0a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f.png)
167/97
180/109
188/121
195/126
15
141/89
149/91
159/93
169/97
182/111
190/123
197/128
16
143/91
151/92
161/94
171/99
184/113
192/125
198/130
17
145/93
152/94
162/95
172/100
141/86
151/91
159/101
173/120
180/126
185/130
希望这份数值表可以对医生和家长有所帮助,可以作为儿童血压和心率的参考范围。请注意,这只是一份大致的数值表,具体的数据应该根据儿童的身体条件和病史进行综合评估。
107/63
113/67
122/72
133/79
141/86
146/90
5
106/64
114/67
120/71
129/76
140/84
149/91
154/94
6
111/68
119/70
126/74
136/79
148/88
157/96
162/100
7
116/71
124/73
132/77
142/83
154/92
185/115
193/126
199/131
18
146/94
153/95
163/96
173/101
186/116
194/127
200/132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8ee04b7eb7360b4c2e3f6472.png)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
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
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
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
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
接着,连接导联线。
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
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
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
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心电图,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每个导联记录时间约10秒,然后关闭运转控制键,使走纸停止。
体检项目正常值标准表
![体检项目正常值标准表](https://img.taocdn.com/s3/m/18026e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b.png)
体检项目正常值标准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体检项目正常值标准表是通过大量人群的体检数据和临床经验总结出的参考数值,用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
在体检过程中,医生会根据这些正常值标准表,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等信息,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健康问题,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体检项目正常值标准表。
一、血常规项目1.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0-10.0 × 10^9/L2.红细胞计数(RBC):男性正常范围为4.3-5.8 × 10^12/L,女性为3.8-5.1 × 10^12/L3.血红蛋白(Hb):男性正常范围为130-175 g/L,女性为120-160 g/L4.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00-300 × 10^9/L5.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正常范围为2.0-7.5 × 10^9/L6.淋巴细胞计数(LYM):正常范围为1.1-3.2 × 10^9/L7.单核细胞计数(MONO):正常范围为0.2-0.6 × 10^9/L8.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正常范围为0.02-0.52 × 10^9/L9.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正常范围为0-0.1 × 10^9/L二、生化项目1.血糖(GLU):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2.尿酸(UA):男性正常范围为202-416 umol/L,女性为140-339 umol/L3.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为3.1-5.7 mmol/L4.甘油三酯(TG):正常范围为0.2-1.7 mmol/L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为1.0-1.6 mmol/L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范围为2.07-3.12 mmol/L7.肾功能指标: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等8.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等三、免疫学项目1.白蛋白(ALB):正常范围为40-55 g/L2.球蛋白(GLO):正常范围为20-35 g/L3.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四、内分泌项目1.促甲状腺素(TSH):正常范围为0.35-4.94 mIU/L2.甲状腺素(FT4):正常范围为9.01-19.05 pmol/L3.皮质醇(CORT):正常范围为171-536 nmol/L五、心电图项目1.心率(HR):正常范围为60-100 次/分2.PR间期:正常范围为120-200 毫秒3.QRS间期:正常范围为70-100 毫秒4.QT间期:正常范围为350-440 毫秒六、影像学项目1.X线、CT、MRI等检查结果综上所述,体检项目正常值标准表是指导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据,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正常值标准表只是参考值,不同人群的体质、生活习惯、疾病情况等因素都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体检时,医生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分析数据,并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健康管理措施。
脉搏登记表-脉搏登记
![脉搏登记表-脉搏登记](https://img.taocdn.com/s3/m/41a391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2.png)
脉搏登记表-脉搏登记
概述
脉搏登记表是用于记录个人脉搏情况的表格。
该表格旨在帮助医疗工作者追踪和评估脉搏的频率和规律性。
本文档将介绍脉搏登记表的使用方法和填写要求。
填写要求
脉搏登记表的填写需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 姓名:填写被记录者的姓名。
2. 日期:填写记录脉搏的日期。
3. 时间:填写记录脉搏的具体时间。
4. 脉搏次数:填写在特定时间段内记录的脉搏次数。
5. 脉搏规律:填写脉搏的规律性,如正常、不规律、快速或缓慢等。
6. 备注:填写额外的补充信息,如脉搏异常情况的描述或医生的建议。
填写示例
下面是一个示例脉搏登记表的填写示例:
注意事项
在填写脉搏登记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准确记录脉搏次数和时间,避免遗漏或重复。
2. 描述脉搏规律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
3. 如遇到异常情况或需要医生关注的情况,请在备注栏中详细描述。
总结
脉搏登记表是记录个人脉搏情况的有用工具。
通过填写脉搏登记表,医疗工作者可以追踪和评估脉搏的变化,提供更准确的诊断
和治疗建议。
在填写脉搏登记表时,请务必按照要求填写,并注意描述脉搏规律和记录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be9675fe45c3b3567ec8b99.png)
人体生理学实验班级 14应用心理学(1)班姓名洑佳玉学号 2014326670002实验日期 2015年10月8日指导教师严璘璘题目: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学习袖带法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运动负荷作用对人体血压影响的观察,探讨正常人体血压生理调节机制,了解人体血管运动的神经调节。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最常用方法是袖带间接测压法,它是利用袖带压迫动脉使动脉血流发生湍流并产生血管音,通过听诊器听取血压来测定血压的。
测量部位一般多在肱动脉。
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加大、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人、血压计、听诊器、秒表四、实验流程:1、受试者静坐5min,每隔2min测量静坐状态下血压和脉搏,直至测量数据连续三次稳定,分别算出脉搏数、血压的平均值,以此值作为对照。
2、做蹲下起立运动以每2s一次的速度进行20次,在运动后即刻、3min、5min和10min时各测定脉搏与血压一次。
五、实验报告一、学习测定不同体位下的脉搏和血压1.水银血压计测量2.电子血压计测量二、观察运动负荷对脉搏和血压的影响1.电子血压计测量2.不同状态测量:静坐、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min、运动后5min、运动后10min3.分析讨论全班的数据(比较男女性别的差异、运动前后的差异等等;注:全班的原始数据和具体计算分析附在实验报告后)1、个人实验结果比较在站立、坐位、静卧三个状态下,分别用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的数值有何不同。
表1:不同状态下个人动脉血压(mmHg)及脉搏(次/分)袖带式电子测压计水银式血压计静坐运动后立即运动后3min 运动后5min 运动后10min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108 75 75 104 66 131 122 79 96 113 78 88 109 67 86 102 56个人实验结果分析:1.由表一:比较分别由袖带式电子测压计与水银式血压计测得的安静情况下被试收缩压及舒张压,可发现舒张压的差异较大(7.67mmHg),猜想差异原因可能是两种测量工具下所测时的被试状态不同、用水银式测压计测时的测量误差较大。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bee1e3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3.png)
Vol.13, No.6Nov.2020第13卷第6期2020年11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ngyuan Polytechnic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肖刚(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广东清远511510)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方法]84名志愿者按安静时心率分为5组(第1组60~69次/分;第2组70-79次/分;第3组80-89次/分;第4组90-99次/分;第5组100次/分及以上)。
志愿者依次按自我 劳累程度完成步行(非常轻松)、慢跑(轻松)、中速跑(有点费力)、快速跑(很费力)四个400米运动项目,每个项目间隔10分钟。
在运动前安静时、每个运动项目结束后即刻、所有项目结束后休息10分钟,共6个时间点测量心率和血压值,并分组统计6个时间点的数据。
[结果](1)心率在步行、慢跑、中速跑时显著加快,快速跑时维持在高水平,项目结束后10分钟未能 完全恢复;(2)收缩压在慢跑、中速跑时显著升高,快速跑时维持在高水平,项目结束后休息10分钟完全恢复;(3)舒张压在 各项目运动中有的升高、有的降低或无明显变化。
[结论]心率和收缩压随有氧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后,心率和血压受降压反射作用抑制而增速放缓。
关键词:有氧运动;自我劳累程度;心率;血压;降压反射中图分类号:K826.2 文献标识码:A 有氧运动过程中,身体代谢需求增加,尤其是 骨骼肌耗氧增加,呼吸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 输出量增加,以满足身体需求。
运动停止后氧气需求减少,心率、血压逐渐恢复,甚至血压比运动前 安静时还要低。
这一过程受到神经、体液的调节: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多, 心血管系统兴奋起来;运动停止后,交感兴奋性降低,心血管系统恢复平静唱在各种运动强度的刺激下,心血管系统反应的强烈程度有所不同。
户外 有氧运动既是日常健身项目,也是临床上用来作为降压治疗的辅助手段叫心率和血压适度增加, 可以提高供血效率,但超过一定值,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