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大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要求规范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分析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分析1. 引言1.1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分析的重要性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分析是当前国家不动产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不动产登记数据量庞大且分散,各个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数据存在重复、不一致等问题,给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
对不动产登记数据进行整合和建库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分析还可以促进不动产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发展。
通过对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动产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走势等信息,有助于监测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提升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建立完善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还可以为不动产的交易、抵押、评估等业务提供便利,推动不动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对促进不动产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数字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分析将为我国不动产管理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2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分析成为了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不动产登记数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不动产登记数据存在着分散、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给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扰。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已经成为了城市智慧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通过将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不动产登记数据进行整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只有通过系统研究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建库的方法和流程,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DOCX 36页)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DOCX 36页)附件2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目录1范围72规范性引用文件73术语与定义84总则12 4.1目标与任务124.2基本原则134.3整合流程145工作步骤18 5.1准备工作185.2规范化整理215.3整合关联255.4数据入库276成果检查28 6.1检查方法286.2质量控制要素287主要成果31 7.1数据库成果317.2文字成果32参考文献72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TD/T1001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15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CJJ/T 115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246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52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HY/T 123海域使用分类NY/T 253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L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不动产 real estate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3.2不动产单元 real estate unit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
3.3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3.4 地籍子区 cadastral sub district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篇一:《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二○一五年三月目录1编制背景................................................. ....................-1-2编制原则和方法................................................. .. (2)2.1编制原则................................................. .. (2)2.2编制方法................................................. ....................-4-3《标准》内容说明................................................. (5)3.1《标准》文档结构................................................. (5)3.2范围................................................. (5)3.3规范性引用文件................................................. . (5)3.4总则................................................. (5)3.5工作步骤................................................. .. (6)1、准备工作................................................. .. (6)2、规范化梳理................................................. .. (6)3、数据整理................................................. .. (7)4、数据整合................................................. .. (7)5、信息落宗................................................. .. (7)6、数据入库................................................. .. (8)3.6成果检查................................................. .. (8)3.7主要成果................................................. .. (8)3.8附录................................................. (8)1编制背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方案
数据格式不统一
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 格式和标准,给数据整合带来困难。
数据更新不及时
由于数据更新不同步,可能出现数据 过期或失效的情况。
风险应对策略
建立数据质量检查机制
通过数据质量检查,发现和纠正数据错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完善数据收集和补录机制
针对数据缺失问题,建立数据收集和补录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05
06
共享性: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在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共享和应用。
02
整合范围与内容
整合范围
空间范围
整合的数据应涵盖城市、县域、乡镇等不同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数据。
时间范围
整合的数据应包括过去几年至今的不动产登记数据。
整合内容
土地登记信息
包括土地权属、用途、面积、使用权类型等信息。
房屋登记信息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动产统 一登记对于提高管理效率、保障 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
通过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可以 更好地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 权益,促进不动产市场的健康发 展。
数据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
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全面整合和共 享,提高登记效率和管理水平。
任务
梳理和规范不动产登记数据,建立数 据整合标准和共享机制,搭建统一的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
计划制定阶段
进行需求分析,明确 数据整合的目标、要 求和实施步骤,制定 详细的实施计划。
数据准备阶段
收集和整理各部门的 不动产登记数据,进 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为数据整合做好准 备。
实施整合阶段
按照实施方案,分步 骤进行数据整合,确 保数据转换和整合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动产数据库整合方案--详细
1目标与任务1.1目标:通过将现有的分散存放在国土、林业、住建等部门、格式不一、介质不同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信息基础管理平台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1.2任务:1,对土地、房产、森林林木等已有的空间数据、登记信息和档案数据按各行业现行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数据采集、梳理与规范,形成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数据集。
2,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对土地、房屋、林权等已建立好的原始库通过抽取、转换、补录、整合等方法,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3,位确保数据整合程序规范,成果正确,全程对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进行质量控制;按照国家、省相关规范标准逐级汇交。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取水权、探矿权、采矿权等数据整合建库另行规定。
2总体要求2.1完整整合过程中要遵守土地、房屋、林业等数据库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相关数据项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规定的必选项和条件必选项内容完整。
2.2一致在数据整合的过程中不应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确保整合前后的数据一致。
在整合过程中明显发现存在错误的,需进行相应修改。
2.3规范依据现行的土地、房屋等数据库标准,对已有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梳理并规范化。
2.4严格数据整合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要求。
3整合流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建库主要步骤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数据采集及规范化整理、数据整合关联、数据检查和数据入库,指令控制贯串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全过程。
整合流程图如下:图1不动产数据整合流程图3.1整合思路:1,对于已建成的数据库,先依据土地、房产、林业等现行的相关标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后,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建立映射关系模型,对已有的登记信息补充完善后,转换形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要求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2,对于已有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或部分电子数据的,首先对已有的登记信息通过提取、转换、补录等技术方法,建成符合土地、房产等现行标准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集,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经整合后建成符合标准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
为了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有必要统一登记不动产数据。
目前不动产登记过程中 ,存在数据多样化等各类问题 ,因此,对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方法的研究是必要的,同样技术思路的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在数据集成 , 资料采集,电子数据打印数据和空间数据等方面。
除此之外,本文也详细介绍了整体的技术流程以及质量检查,为整合数据及早达到入库要求提供一定的基础与铺垫。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是一项对已有多源及以往登记数据进行转换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工程。
整合过程主要包括数据提取、数据转换、数据清理和库中的数据载入。
目前 ,国土海洋部、农林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房地产登记数据,如何有效整合这些分散的数据,以不动产单元为基础进行数据登记,且还能支撑信息平台运行及信息共享的数据库整合越来越紧迫。
由于在不同行业在登记数据的标准和形成过程方面极其复杂,整合过程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繁重的工作负载、复杂的历史数据和高的技术要求。
为确保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规格和完整性,结合相关要求,并建议统一不动产登记工作先进行试点工作,再进一步拓展的原则逐步促进数据整合的有序工作,为建立综合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和数据共享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一、数据整合技术流程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的规范中指出,在整合过程中主要包括准备工作等几个步骤,基本涵盖所有数据整合过程 ,其实,这个步骤过程太简单 ,导致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并不合用,因此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了优化。
1、扩大基础资料采集范围。
搜集资料时,不仅要搜集不动产登记的基础资料,还要搜集民政部门等其他资料,为接下来的数据整合工作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2、加强外部数据的使用。
有效的外部数据不仅补充和完善了原有数据,而且还充当了连接各种类型数据之间的数据整合和关联的桥梁。
据此,为达到高质量数据整合以及提升数据整合关联的目的,本文将会优化整合整个流程,同时添加从外部进行采集数据的一个流程,对数据进行提取并分离为一个独立的过程。
川省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
川省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四川省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四川省市(州)、县(市、区)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TD/T1001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15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CJJ/T 115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246 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52 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GB/ 房产测量规范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NY/T 253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L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NY/T253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国务院令第656号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国土资发〔2015〕41号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3.术语与定义不动产 real estate土地、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不动产单元 real estate unit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地籍子区 cadastral sub district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之欧阳歌谷创作
附件2欧阳歌谷(2021.02.01)目录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与定义24总则54.1目标与任务54.2基本原则54.3整合流程65工作步骤75.1准备工作75.2规范化整理85.3整合关联105.4数据入库126成果检查126.1检查方法126.2质量控制要素127主要成果147.1数据库成果147.2文字成果14参考文献31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 行)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TD/T100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15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CJJ/T 115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246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52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HY/T 123海域使用分类NY/T 253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L 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不动产 real estate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3.2不动产单元 real estate unit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
3.3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3.4 地籍子区 cadastral subdistrict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方案
整合范围和限制
整合范围
包括土地、房屋、林地、草地等各类不动产权益登记信息,以及相关的规划、建设、交易等信息。
限制
在整合过程中,应尊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考虑到不同地 区和部门之间的差异,应合理确定整合范围和标准,避免过度整合导致的信息冗余和冲突。
02
数据库整合技术方案设计
案例一:某市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
项目背景
某市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分散在多个部门和机构,导致数据不统一、查询困难。为了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和便利性,需 要进行数据库整合。
技术方案
采用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工具,从各个部门和机构抽取数据,经过清洗、转换和加载,整合到一个中心 数据库中。同时,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迁移和转换
数据迁移策略
确定从旧系统迁移到新系统的数据范围、频率和方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 确性。
数据转换工具
选择或开发适合的数据转换工具,以处理数据格式、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转 换。
数据清洗和整理
数据清洗规则
制定数据清洗规则,包括去除重复数 据、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格式错误 等。
数据整理流程
合规性审查
对数据库整合方案进行合规性审 查,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要求。
02
法律咨询和援助
03
合同审查和管理
寻求专业法律咨询和援助,了解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数 据库整合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
对涉及数据库整合的合同进行审 查和管理,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降低法律纠纷和合规风险。
06
数据库整合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准备相关工具和环 境。
不动产数据整合及建库实施方案
7.实施计划7.1 服务方案7.1.1 项目概述7.1.1.1 项目背景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656 号)和《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03 号)要求:依据《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坚持“完整、一致、规范”的原则,以不动产登记簿为核心,以宗地为基础,以不动产单元为基本单位,开展数据整合及数据库建设,最终形成空间参考一致、数据关联关系正确、历史信息完整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为不动产登记业务、信息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提供基础。
7.1.1.2 工作区地理概况本项目涉及武汉市两个中心城区:硚口区、汉阳区。
硚口区位于武汉市汉口西部,东接长江,与江汉区毗邻;南滨汉江,与汉阳区隔水相望;西抵舵落口、额头湾,北至张弓堤与东西湖区接壤。
硚口区总面积为41.92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街道。
辖区内5条主干道和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贯通全区,交通非常方便。
硚口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3度33分、东经114度19分,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6.3摄氏度,环境舒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汉阳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与汉口、武昌隔江鼎立构成武汉三镇。
东濒长江,北依汉水。
全区辖9个行政街道,2个乡,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区内318国道、汉阳大道、鹦鹉大道、琴台路和墨水湖北路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汉阳区处于地球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常年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汉阳区四季划分,以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为冬季,高于22摄氏度为夏季,10摄氏度-22摄氏度为春秋季。
7.1.1.3 项目建设目标和范围(一)项目建设目标按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国土资发〔2015〕103号)文件精神,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规范(试行)》等技术标准,坚持“规范、一致、完整”的原则,结合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实际,制定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将我市现有分散存放、格式不一、介质不同的房地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信息进行规范整合,建成空间参考一致、数据关联正确、历史信息完整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为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平稳、有序运行奠定牢固的基础,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运行和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提供支撑。
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方案
数据采集
收集所有相关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 准确性。
报告编写
编写评估报告,总结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 议。
整合效果持续优化策略
01
定期评估
定期进行数据整合效果评估,以便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完善数据整合流程
优化数据整合流程,减少人为错误 和遗漏,提高工作效率。
03
02
培训与教育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 数据质量意识和处理能力。
不动产统一登记 数据整合方案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25
目录
• 引言 • 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现状分析 • 数据整合方案设计 • 数据整合关键技术
目录
• 数据整合安全保障措施 • 数据整合效果评估与优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动产作为重要的资产形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 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不动产登记存在多头管理、信 息分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不动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01
统一标准
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 整合。
02
完整性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信息 缺失。
03
实时性
确保数据的实时更新,反映最 新情况。
数据整合流程与方法
1. 数据收集
从各相关机构收集不动产登记数据。
2. 数据清洗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和错误数据。
数据整合流程与方法
3. 数据转换
01
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
意义
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不仅有助于规范不动产市场秩序,保障产权人的 合法权益,还有利于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
**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西安**测绘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9月1.1工作目的 (1)1.2工作内容 (1)1.3现状分析 (2)1.3.1业务分析 (2)1.3.2数据分析 (3)1.3.2信息系统分析 (4)1.4测区概况 (4)2. 作业依据 (6)2.1法律文件 (6)2.2政策文件 (6)2.3技术标准 (6)3.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 (8)3.1城镇地籍数据库成果 (8)3.2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成果 (8)3.3宗地统一编码成果资料 (8)3.4土地承包经营权成果资料 (8)3.5房产数据成果资料 (9)3.6**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 (9)3.7草原权成果资料 (9)3.8林权成果资料 (9)3.9其他资料 (10)4. 数学基础及技术指标与规格 (10)4.1数学基础 (10)4.2数据现势性 (10)5. 技术路线 (11)6. 技术方案与工作内容 (11)6.1软件、硬件和人员配置准备 (11)6.2人员培训 (12)6.3技术方案制定 (13)6.4资料收集与检查分析 (13)6.5数据整合 (14)6.5.1整合流程 (14)6.5.2整合内容 (19)7.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方案 (24)7.1不动产数据组成与数据库设计 (24)7.1.1不动产空间数据 (24)7.1.2不动产非空间数据 (25)7.1.3数据库结构标准设计 (26)7.2建库工作路线 (28)7.3数据规范分析、梳理 (29)7.4无效数据筛选 (30)7.5产权登记数据提取 (30)7.6数据核查补录 (30)7.7楼盘表数据整理 (31)7.8权利关系挂接 (32)7.9产权登记整理数据输出 (34)8. 质量检查 (41)8.1质量控制目标 (41)8.3空间成果质量检查 (41)8.4非空间数据检查 (44)9. 成果内容 (45)9.1数据库成果 (45)9.2文字成果 (45)10.**县不动产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维护及售后服务 (46)11. 质量保证措施 (46)11.1 建立质量管理小组 (46)11.2 质量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47)11.3 质量检查方式、方法 (47)11.3.1质量检查方式 (47)11.3.2质量检查方法 (48)11.4过程质量检查 (49)11.4.1 资料收集检查 (49)11.4.2 数据整合阶段检查 (49)11.4.3数据库建设检查 (50)11.4.4成果资料检查 (51)11.5 成果质量检查 (51)11.6检查验收 (52)12. 安全保密管理 (52)12.1安全生产管理 (52)12.2 资料安全管理 (54)12.2.1资料的接收和整理 (54)12.2.2资料的保管 (54)12.2.3资料的使用 (54)12.2.4资料的销毁 (54)12.2.5信息存储安全 (55)12.3资料保密管理 (55)12.4 设备安全保密管理 (56)12.4.1个人电脑 (56)12.4.2共享电脑 (56)13.工作量与工程进度安排 (56)13.1工作量 (56)13.2工程进度安排 (57)1.项目概况1.1工作目的按照尊重历史、充分继承的原则,保留和认可原有各部门已形成的调查成果,对涉及到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的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等,统一按照目前宁夏不动产登记局颁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操作手册(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方案(试行)》等有关标准和规范,通过集中统一的调查,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和统一标准紧密整合,消除各类数据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统一的不动产产权产籍“一张图”,实现房屋、土地、林地、草地、承包经营权空间数据和登记业务数据、档案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以达到图、属、档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目标。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标目录1 建设目标与任务11.1建设背景11.2建设目标21.3建设任务22 现状分析32.1业务分析32.2数据分析32.3信息系统分析53 建设原则和依据63.1技术依据63.2建设原则74 技术流程85 准备工作115.1资料收集准备115.2明确数据整理目标116 数据整理136.1空间数据整理136.1.1 图层整理136.1.2 统一空间参考系156.2登记簿册信息整理156.2.1 各类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登记簿册156.2.2 房屋所有权登记簿册156.2.3 林权登记簿册166.2.4 取水权登记簿册166.3历史档案整理177 数据整合177.1空间数据整合177.1.1 数据转换177.1.2 行政区整合187.1.3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整合197.1.4 宗地整合197.1.5 房屋数据整合217.1.6 其他定着物数据整合227.2非空间数据整合227.2.1 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信息整合227.2.2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宅基地信息整合7.2.3 房屋产权信息整合237.2.4 林权登记信息整合257.3信息落宗268 不动产单元设定278.1不动产单元划分278.1.1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278.1.2 宗地划分278.1.3 定着物划分288.2不动产单元设定298.3不动产单元编码299 成果检查及入库319.1数据库内容319.2成果检查319.3对现有数据进行分类制定导入方案33 9.4数据分批进入数据库349.5数据验证与修改349.6不动产登记信息元数据生成3410 提交成果3410.1数据库成果3410.2文字成果3411 服务保障3512 进度计划35附录:37各类登记单元编码规则371建设目标与任务1.1建设背景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明确要求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3年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整合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的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
**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1.项目概况 (1)1.1工作目的 (1)1.2工作内容 (1)1.3现状分析 (2)1.3.1业务分析 (2)1.3.2数据分析 (3)1.3.2信息系统分析 (4)1.4测区概况 (4)2. 作业依据 (6)2.1法律文件 (6)2.2政策文件 (6)2.3技术标准 (6)3.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 (8)3.1城镇地籍数据库成果 (8)3.2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成果 (8)3.3宗地统一编码成果资料 (8)3.4土地承包经营权成果资料 (8)3.5房产数据成果资料 (9)3.6**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 (9)3.7草原权成果资料 (9)3.8林权成果资料 (9)3.9其他资料 (10)4. 数学基础及技术指标与规格 (10)4.1数学基础 (10)4.2数据现势性 (10)4.3数据库结构 (10)5. 技术路线 (11)6. 技术方案与工作内容 (11)6.1软件、硬件和人员配置准备 (11)6.3技术方案制定 (13)6.4资料收集与检查分析 (13)6.5数据整合 (14)6.5.1整合流程 (14)6.5.2整合内容 (19)7.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方案 (24)7.1不动产数据组成与数据库设计 (24)7.1.1不动产空间数据 (24)7.1.2不动产非空间数据 (25)7.1.3数据库结构标准设计 (26)7.2建库工作路线 (28)7.3数据规范分析、梳理 (29)7.4无效数据筛选 (30)7.5产权登记数据提取 (30)7.6数据核查补录 (30)7.7楼盘表数据整理 (31)7.8权利关系挂接 (32)7.9产权登记整理数据输出 (34)8. 质量检查 (41)8.1质量控制目标 (41)8.2质量控制组织体系 (41)8.3空间成果质量检查 (41)8.4非空间数据检查 (44)9. 成果内容 (45)9.2文字成果 (45)10.**县不动产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维护及售后服务 (46)11. 质量保证措施 (46)11.1 建立质量管理小组 (46)11.2 质量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47)11.3 质量检查方式、方法 (47)11.3.1质量检查方式 (47)11.3.2质量检查方法 (48)11.4过程质量检查 (49)11.4.1 资料收集检查 (49)11.4.2 数据整合阶段检查 (49)11.4.3数据库建设检查 (50)11.4.4成果资料检查 (51)11.5 成果质量检查 (51)11.6检查验收 (52)12. 安全保密管理 (52)12.1安全生产管理 (52)12.2 资料安全管理 (54)12.2.1资料的接收和整理 (54)12.2.2资料的保管 (54)12.2.3资料的使用 (54)12.2.4资料的销毁 (55)12.2.5信息存储安全 (55)12.3资料保密管理 (55)12.4 设备安全保密管理 (56)12.4.1个人电脑 (56)12.4.2共享电脑 (56)13.工作量与工程进度安排 (56)13.1工作量 (56)13.2工程进度安排 (57)1.项目概况1.1工作目的按照尊重历史、充分继承的原则,保留和认可原有各部门已形成的调查成果,对涉及到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的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等,统一按照目前宁夏不动产登记局颁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操作手册(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方案(试行)》等有关标准和规范,通过集中统一的调查,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和统一标准紧密整合,消除各类数据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统一的不动产产权产籍“一张图”,实现房屋、土地、林地、草地、承包经营权空间数据和登记业务数据、档案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以达到图、属、档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目标。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之欧阳引擎创编
附件2欧阳引擎(2021.01.01)目录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与定义24总则54.1目标与任务54.2基本原则54.3整合流程65工作步骤75.1准备工作75.2规范化整理85.3整合关联105.4数据入库126成果检查126.1检查方法126.2质量控制要素127主要成果147.1数据库成果147.2文字成果14参考文献32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 行)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TD/T100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15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CJJ/T 115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246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52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HY/T 123海域使用分类NY/T 253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L 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不动产 real estate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3.2不动产单元 real estate unit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
3.3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3.4 地籍子区 cadastral subdistrict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不动产登记大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要求规范(试行)
附件2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目录1 范围............................................................................... 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3 术语与定义......................................................................... 8...4 总则 (11)4.1 目标与任务 (11)4.2 基本原则 (11)4.3 整合流程 (12)5 工作步骤 (14)5.1 准备工作 (14)5.2 规范化整理 (16)5.3 整合关联 (19)5.4 数据入库 (20)6 成果检查 (21)6.1 检查方法 (21)6.2 质量控制要素 (21)7 主要成果 (24)7.1 数据库成果 (24)7.2 文字成果 (24)参考文献 (49)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GB/T 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TD/T1001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CJJ/T 115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246房屋代码编码标准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JGJ/T 252HY/T 123海域使用分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LY/T 1955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目录1. 存量数据整合 (2)1.1目标与任务 (2)1.1.1数据整合目标 (2)1.1.2数据整合任务 (2)1.2总体要求 (4)1.3整合思路 (5)1.4主要技术方法 (9)1.4.1内业属性关联 (9)1.4.2外业补充调查与测量 (9)1.5工作步骤及要求 (10)1.5.1准备工作 (10)1.5.2数据转换 (12)1.5.3数据整理 (14)1.5.4整合关联 (23)1.5.5数据入库 (26)1.6质量控制 (28)1.7主要成果 (29)2. 成果检查 (30)2.1检查方法 (30)2.1.1随机抽样检查 (30)2.1.2计算机软件检查 (30)2.2质量控制要素 (30)2.2.1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 (30)2.2.2非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 (31)3. 成果汇交 (32)3.1目标与任务 (32)3.2汇交方式及程序 (32)3.2.1汇交方式 (32)3.2.2汇交程序 (33)3.3汇交内容及要求 (33)3.3.1空间数据成果 (34)3.3.2属性数据 (34)3.3.3元数据 (34)3.3.4其他数据 (34)3.4数据组织 (35)3.4.1组织单元 (35)3.4.2数据文件组织结构 (35)3.4.3命名规则 (35)3.5质量要求 (35)1.存量数据整合1.1目标与任务1.1.1数据整合目标通过将现有标准不一、格式各异、互不关联,以不同介质分散存放在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运行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奠定基础。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目标主要是:(1)支撑业务管理数据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支撑日常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保障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效率。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要点探析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要点探析本文结合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与研究经验,基于分散登记模式的数据现状,通过探析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要点,提出数据整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标签: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数据建库引言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是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也是不动产登记发证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不动产数据主要分散在国土、林业、海洋、农业、房管等部门,需要将分散存储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范梳理,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规定,整合不动产登记信息,实现”图-属-档”一体化管理的目标,消除”信息孤岛”。
1、数据现状分析现有各类登记数据具有以下特点:①数据量大。
不动产登记数据涉及时间和空间数据,整合工作内容包括横向和纵向信息;②数据多源异构。
不动产登记数据存储于多个部门,各部门数据信息化统筹力度不同,因而来源、存储方式、更新方法各不相同,造成各类登记数据在结构、语法、语义上不一致,导致数据整合匹配难度大。
③数据缺失严重。
各登记部门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居民本身登记意识不强,导致登记数据严重缺失,数据间一一匹配难以实现。
2、数据整合思路及技术要点由于不动产登记数据多源异构,时空关系复杂,整合工作遵循”先地后房、先空间后关联”的总思路。
以宗地数据为地图,开展幢落宗、户落幢、户归层,并建立相应楼盘表,编制唯一的不动产单元号,在此基础上依次关联不动产的审批数据、历史档案数据、冗余数据处理工作。
2.1数据源分析结合调研了解的情况,对已收集资料进行有条理的整理分析。
(1)分析可信度。
部分矢量数据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被多次处理,与源数据产生偏差,需在收集的第一时间判断可信度,确认后再进行整理。
(2)分析数据类型。
根据源数据的数据格式和存储形式区分,选择数据采集整合方法。
(3)分析完整度。
判断源数据的空间覆盖范围、登记信息和档案数量的完整度,对于不完整的需找出原因并及时制定补充完善计划。
(4)分析时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目录1围 (5)2规性引用文件 (5)3术语与定义 (5)4总则 (8)4.1目标与任务 (8)4.2基本原则 (8)4.3整合流程 (8)5工作步骤 (10)5.1准备工作 (10)5.2规化整理 (11)5.3整合关联 (13)5.4数据入库 (14)6成果检查 (14)6.1检查方法 (14)6.2质量控制要素 (14)7主要成果 (16)7.1数据库成果 (16)7.2文字成果 (16)参考文献 (35)1围本规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目标、任务、容、方法、程序。
本规适用于指导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
GB/T 2260 中华人民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TD/T1001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15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CJJ/T 115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JGJ/T 246 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52 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NY/T 253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NY/T 253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L 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不动产 real estate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3.2不动产单元 real estate unit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
3.3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在县级行政辖区,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3.4 地籍子区 cadastral sub district在地籍区,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3.5 宗地 cadastral parcel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空间。
[GB/T 1001]3.6 宗海 cadastral sea权属界线封闭的同类型用海单元。
[HY/T 124]3.7无居民海岛 uninhabited island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
3.8 房屋 building土地(海域)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独立成栋、有固定界线的封闭空间,以及区分幢、层、套、间等可以独立使用、有固定界线的封闭空间。
3.9 自然幢 natural building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房屋。
[CJJ/T 115]3.10 逻辑幢 logical building根据数据组织和管理的需要,对自然幢按结构或类型进行逻辑分割而成的房屋。
[CJJ/T 115]3.11 户 unit幢具有连续空间及边界的、具有独立户号、可独立登记的结构单元,也可称为套。
[CJJ/T 115]3.12 定着物 things fixed on land固定于土地(海域)并不能移动的房屋、森林、林木等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物。
3.13 林班 compartment为便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合理组织林业生产而划分的一种长期性的、最小的森林经营管理区划单元。
[GB/T 26424]3.14 小班 subcompartment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别,而需要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森林地块或小区,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森林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
[GB/T 26424]3.15 界址线 boundary line宗地、宗海或无居民海岛的边界线。
3.16 界址点 boundary point土地、海域或无居民海岛的权属界址线的转折点。
3.17 地籍图 cadastral map按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采用专用符号,突出表示地籍要素的地图。
[[TD/T 1001]3.18宗地图 parcel plan描述一宗地位置、界址点线、相邻宗地关系以及宗地房屋、林木等定着物位置关系的地籍图,是不动产登记和档案的附图。
3.19房产分户图 house plan房产分户图是以一户房屋所有权为单位绘制成的房屋权属围的细部图。
3.20整合 integration通过把不同的事物和物质,将分散的资源和服务按一定的知识管理规则和服务目的组织在一起,使其相互协调一致,实现资源共享与增值。
3.21 楼盘表 building table表现房屋物理状态信息而形成的数据信息,由幢、户等共同组成。
4总则4.1目标与任务4.1.1目标通过将现有的分散存放、格式不一、介质不同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4.1.2任务1、对土地、房产、森林林木、海域等已有的登记信息按现行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进行梳理与规,形成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数据集。
2、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通过抽取、转换、补录、整合等方法,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取水权、探矿权、采矿权等数据整合另行规定。
4.2基本原则4.2.1完整整合过程中要遵守土地、房屋等数据库标准和规的要求,对相关数据项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规定的必选项和条件必选项容完整。
4.2.2一致在数据整合的过程中不应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确保整合前后的数据一致。
4.2.3规依据现行的土地、房屋等数据库标准,对已有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梳理并规化。
4.3整合流程数据整合建库流程如下:图1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流程图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在土地、房屋等现行数据库标准规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的指导下,按照先建标准化的原始库,再按《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成中间库,最终建成用于支撑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运行的成果数据库的思路完成。
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下面分三种情况进行说明:1、对于已建成的土地、房产等数据库,先依据土地、房产等现行的相关标准进行标准化、规化后,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建立映射关系模型,对已有的登记信息补充完善后,转换形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要求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2、对于已有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或部分电子数据的,首先对已有的登记信息通过提取、转换、补录等技术方法,建成符合土地、房产等现行标准的标准化、规化的数据集,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经整合后建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3、对于没有电子数据只有不动产登记纸质档案的,依据现行的土地、房产等登记数据库标准录入数据建成对应数据库,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经整合后建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5工作步骤5.1准备工作做好对现有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现状调查,搜集土地、房屋、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登记执行的数据库标准、技术规程以及原来的各类不动产登记图、表、卡、册等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并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做好比对分析;完成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分层和属性结构设计,建立映射关系,抽取一定数量的数据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情况修订确定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建设的技术路线,以此为基础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技术细则,全面清理和整理不动产登记历史资料;做好人员培训,制定质量控制规,落实质量责任。
5.1.1.资料准备1、对于已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及构(建)筑物所有权等登记管理的,已经建成较为完备的数据库的,搜集完备的电子数据信息、元数据信息以及相应的数据库结构设计、执行的数据库标准、技术规程等资料。
2、对于利用传统手段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及构(建)筑物所有权等登记管理或有部分电子数据,或者已经建成相应档案系统,实现档案查询管理或登记结果以电子化方式存储的,需要搜集完备的纸质登记簿和电子化档案,以及原来执行的技术规程等。
3、对于利用全手工方式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及构(建)筑物所有权等登记管理的,需要搜集全部的纸质登记簿册以及原执行的技术规程。
5.1.2.进行数据库框架设计选取典型的登记信息,参照原执行的技术规程和数据库标准,对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逐项进行对比分析,完成数据库的框架设计(包括中间数据库和成果数据库)。
包括:1、确定空间数据库的分层方案。
一般来说,为了方便数据管理、更新,理清数据管理职责,原则上精度相当、属性结构一致、管理主体一致的空间数据应同层存放,一般在一个粒度下指定的地理围采用同一种坐标系。
2、确定采用的数据库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3、在指定的数据库平台下,对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设计具体的数据库表,建立数据字典;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建立空间数据图层,并建立相应的属性结构表。
5.1.3.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细则1、对搜集的已有的登记簿进行整理,用土地、房产等现行技术标准对照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进行分析,找出源数据和不动产登记簿之间的差异,是否存在同名异质、同质异名的情况,是否存在空间参考不一致、面积单位不一致、小数点位数不一致等情况,确定转换规则。
2、利用分析结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数据整合建库的实施方案,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技术细则。
3、对制定的实施方案和技术细则进行试验,验证无误后下发执行。
5.1.4.技术培训对参加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工作人员、质检人员等进行规、标准技术培训,尤其讲解信息编码方法、代码的含义,质检的方法、抽样检查的数量等。
5.2规化整理以土地、房产等不动产登记的最小单元为单位进行整理,通过对已有不动产的登记档案、登记簿、权籍图等信息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包括空间权籍图、登记簿和登记档案等容的不动产登记规化整理成果。
有条件的,可进行外业实地核对,也可进行外业补充调查。
根据最新设计的不动产登记簿数据描述要求,考虑到数据完整性、权利继承性和以“宗地(海)”为底盘等管理因素,将原来的不动产登记数据进行规化封装整理,形成全面、规、电子化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原始数据库)。
5.2.1.无效数据清洗此部分主要在土地、房产等已有不动产登记资料中逐项检查,把已注销的权利在登记簿中、权籍图中进行剔除,并把相应的信息转入档案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