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制定及改善措施

合集下载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概括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概括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 “〔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 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 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 的人力缺乏、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 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 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那么制约着 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 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 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章
标准工时制定的根本条件: ①在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 ②确定而且最好是迄今最正确的作业方法; ③适任合格的作业员; ④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展作业。
标准工时的应用: 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 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 3〕作业绩效管理的运用; 4〕标准本钱管理的应用; 5〕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6〕工作改善案的评估。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到达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本钱〔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3、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 4、在平衡的生产线根底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应 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5、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 〔Layout〕分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 素质。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 〔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 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 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标准工时制定及改善措施

标准工时制定及改善措施
6)工作改善案的评估。
其他相关概念:
2.生管排程可以大致分为“主排程”MPS与“细排程”DPS
细排程工时=准备工时+排程量×单件标准工时
3.负荷工时=准备工时+单件பைடு நூலகம்时×本周排程量
产能工时=工作天数×日工作时间×机器台数×机台操作率
某公司主排程原则:产能工时*95%≤负荷工时≤产能工时
4.有效工时=制令完工良品数*标准工时+准备工时
标准工时制定及改善措施
第一章:
1.标准工时制定的基本条件:①在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
②确定而且最好是迄今最佳的作业方法;
③适任合格的作业员;
④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行作业。
标准工时的应用: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
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
3)作业绩效管理的运用;
4)标准成本管理的应用;
5)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毛效率=∑有效工时/总出勤工时*100%
净效率=∑有效工时/(总出勤工时-责任外损失工时)*100%
所谓责任外损失工时,包括机台故障、停电、缺料、未排程等待工,以及开会等未能真正进行作业的时间。
(责任部门或责任者)损失工时率=责任项目总损失工时/作业组总投入工时*100%
5.关于“直接人工成本”,建议必须以标准工时为展开基础,加上制程调整系数,施予必要的宽裕处理以更符合车间现实,再乘以该制程的人工费率标准,就形成了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修订制程系数与人工费率标准。
6.生管人员在做细排程进度计划时,必须把制程调整系数考虑进去,因为标准工时只考虑有效作业时间,并未考虑到物料搬运,以及工件在前后工序间的暂存及搬运时间。
注意:标准工时是不变的,但应该因作业员绩效水平的不同而做适当的调整。

标准工时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改善

标准样本法
选择代表性样本岗位,通过 定量分析工作内容和时间, 推导出标准工时。
工种分析法
根据工作的性质、要求和特 点,结合工作流程和数据分 析,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评估与改进
1
评估现行标准
对已制定的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发现潜在问题。
2
收集反馈意见
与员工沟通,征求他们对标准工时的意见和建议。
3
持续改进
标准工时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改善对企业生产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本次分享,我们将 深入探讨标准工时的定义、意义以及实际操作流程等方面。
标准工时的意义与重要性
标准工时是评估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帮助企业确定生产目标,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并促进员工 的工作效率提升。
标准工时制定前的准备工作
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企业需要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每个岗位的工 作时长和负荷。
标准工时制定的步骤
制定标准工时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数据收集、工时评估、制定标准、实施 运营,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考虑,并与相关岗位人员紧密合作。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介绍
时间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记录员工在工 作中所花费的时间,并以此 作为制定标准工时的依据。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标准工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标准工时管理制度建立
通过建立有效的标准工时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员工工时的监控和控制,实现生产效率的 持续提升。
标准工时的运用与优化
除了作为评估和监控工具外,标准工时还可以用于进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设计和生产计划制定等,通过不断 优化,提高企业整体效能。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引言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合理设定和管理工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定义1. 标准工时: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2. 实际工时:指实际完成一项工作所耗费的时间。

三、标准工时设定1. 标准工时的设定应基于科学的工作测定方法,结合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难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2. 标准工时应经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标准工时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水平,以及工作过程中的休息和调整时间。

四、工时管理流程1. 工时记录:每位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工时记录方式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休息时间等。

2. 工时核算:根据员工的工时记录,计算出实际工时,并与标准工时进行对比。

3. 异常工时处理:对于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应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4. 工时报告:定期生成工时报告,包括各部门、各岗位的工时情况,以及工时利用率、工时效率等指标的分析和评估。

五、工时管理的考核与奖惩1. 考核指标:工时利用率、工时效率、工时偏差等可以作为工时管理的考核指标。

2. 奖励机制:对于工时管理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予奖励,如工时奖金、表彰等。

3. 处罚措施:对于工时管理不规范或存在违规行为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扣减奖金、警告甚至解雇等。

六、工时管理的优化与改进1. 不断优化标准工时设定方法,确保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工时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工时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建立健全的工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工时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分析,提高工时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4. 定期开展工时管理的评估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首先,设定标准工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员工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员工身体和精神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可以使员工在工作期间有充足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标准工时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员工需要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不会出现拖延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此外,通过规范工作时间,员工也将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要想进一步改善工作效率,企业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出努力:1. 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具备更多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2. 定期进行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员工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避免因为外界原因而影响工作效率。

3. 鼓励员工提出工作改进建议,积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标准工时的设定是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健康,同时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进而改善工作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员工的工作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最低的标准工时,以保护员工的权益。

通过设定标准工时,能够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家庭时间,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工作疲劳程度,降低工伤率,并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同时,标准工时的设定也有利于员工的工作生产率,因为合理的休息和休息区间,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然而,要保证落实标准工时的政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企业需要进一步重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保障员工权益和提高企业生产力的双重目的。

虽然标准工时可以带来一定的休息和保护,但并不意味着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生产力都能得到保证。

因此,企业需要继续采取更多措施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更好地完成任务。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随着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变化,如何合理设定标准工时,并逐步改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许多组织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标准工时设定既关系到员工的工作负荷和健康,也关系到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和改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许多组织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标准工时设定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的标准工时设定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强度、工作量、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要求等因素。

例如,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标准工时。

此外,还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身体状况,合理设置工作时长和强度。

通过科学的标准工时设定,可以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其次,改善工作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传统的工作方式往往注重数量和速度,往往忽视了员工的工作体验和创造力。

改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注重员工的参与和沟通。

可以通过员工参与决策和规划、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以及建立健康的沟通渠道等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注重员工的发展和培训。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提供学习机会,能够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激情。

同时,为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再次,注重工作环境的改善。

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体验和工作效率。

可以通过提供舒适的工作场所和设备、改善工作氛围和员工关系、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标准工时设定和工作改善还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关注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还需要关注员工的福利和社会责任。

在标准工时设定和工作改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的福利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挑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许多企业采用了标准工时制度来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管理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标准工时的定义和意义标准工时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理论上的工作时间。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能够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标准工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员工绩效和支付工资的依据,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标准工时的制定原则1.依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制定标准工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避免对所有岗位和任务一刀切的制定标准工时,以保证制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参与制定的多元化:在制定标准工时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员工、管理层和专业人士等,以确保制定出的标准工时能够反映出真实的工作情况和实际的操作需求。

3.适度的弹性和调整: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变化,标准工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调性,以适应不同工作情况下的变化和调整,同时也能够有效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

三、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1.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企业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完成时间等,以便能够准确评估工作时间的需求。

2.收集和分析工作数据:企业可以通过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情况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制定标准工时:根据工作目标、要求和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制定标准工时,明确员工在完成一项工作时所需的时间量。

4.实施和调整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之后,企业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5.监测和评估工作情况:企业应该对标准工时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标准工时管理

标准工时管理

标准工时管理标准工时管理标准工时管理(Standard Working Hours Management)是一种通过制定与员工工作时间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来管理和控制工作时间的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旨在合理分配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时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标准工时管理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工时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是指每天、每周或每月员工应该工作的具体时间。

通过统一设定标准工时,可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分配,避免因工作时间长而导致的疲劳和不健康的工作状态。

此外,标准工时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避免工作时间的浪费。

其次,标准工时管理可以通过强调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通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员工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从事兴趣爱好和进行个人发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此外,标准工时管理也可以通过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等具体问题,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如有加班要求,组织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并确保员工有合理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这种保护员工权益的做法有助于增强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和认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标准工时管理虽然有着许多好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职位和行业的工作要求不同,很难完全统一设置标准工时。

因此,在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不同岗位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其次,标准工时管理需要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

组织需要向员工普及和解释标准工时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员工也需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为了有效实施标准工时管理,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一个科学的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标准工时规定,包括每日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加班规定等。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1. 什么是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一种用来衡量和确定员工工作时间的方法。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标准工时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合理的工作时间标准,确保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浪费和低效活动;•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为评估工作绩效和薪资计算提供依据。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生产和服务。

3. 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3.1 确定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

通过分析工作任务和流程,确定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为标准工时的制定做准备。

3.2 收集工作数据和观察为了确定各个环节的标准工时,需要收集工作数据和进行观察。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观察:•进行时间记录:记录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花费的时间;•进行工作观察:观察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的动作和步骤,了解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浪费和低效活动。

3.3 分析和评估工作数据收集完工作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员工的工作时间数据,找出工作效率高和低的员工;•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和低效活动,找出改进的空间;•结合工作质量评估,确定适当的标准工时。

3.4 制定标准工时并实施根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出适用于不同工作环节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应该考虑工作的性质、难度和所需技能等因素,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在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进行实施和跟踪。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标准工时:•向员工进行培训和说明,让他们了解标准工时的意义和要求;•设置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关注工作效率和质量指标的达成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标准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4. 标准工时对工作改善的影响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工时,可以对工作进行改善和优化,带来如下影响:4.1 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工时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消除工作中的浪费和低效活动。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整理课件
在这种严酷的经营环境下,为了生存发展,制造 工厂的管理(尤其生产管理)模式必须变得更 加现实、反应更快速,也要求管理决策变得更 加快速有效,这势必要求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 水平。“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来自于一步一个 脚印的改善”,而改善的基石在于标准化、制 度化的建设,而这一切又依赖于“计量化”管 理这一基准。在计量化基准数据中,标准工时 一直占有一份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生产计划 管理、生产绩效管理、生产标准成本分析、新 产品管理┉┉这些都要用到标准工时。
整理课件
• (2)第二类动素——阻碍第一类动素进行的要素 • ● 寻找(Search),简称“SH”; • ● 选择(Select),简称“ST”; • ● 检查(Inspect),简称“I”; • ● 计划(Plan),简称“PN”; • ● 预对(Preposition),简称“pp”; • (3) 第三类动素——对工作完全无益的动素 • ● 持住(Hold),简称“H”; • ● 迟延(Unavoidable Delay),简称“UD”; • ● 故延(Avoidable),简称“AD”; • ● 休息(Rest),简称“RT”;
M6A M10A
M10A M6A
零部件名称:芯线、RCA插头
TMU 6.1 15.5 2.0 4.1 5.6 6.0 19.1 2~3秒 6.0 7.3 4.1
右手符号
R35D GA P1SE M10A FMP
E
右手动作
伸手至零件袋 抓取RCA头
向左手靠拢,并对准待焊线 移致焊接机烙铁嘴 脚踏开关(脚步动作) 焊接(机器动作) 放手 检查焊接情况(眼睛动作)
整理课件
• 2、动素时值表 • 1910年NADLER针对动素深入研究,再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第一章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一、标准工时在工厂管理的工 具性角色
1、多项“计划”作业的核算工具
生管排程 工作负荷量 人工成本基准
2、多项“查核”工作的基准
员工效率 人力编成/设备配置编成 生产线/设备绩效 损失分析
3、其他
方法比较与工作改善
二、标准工时之应用范围
1、生产管理方面 A、生产排程
二、使用工具
1、马表(Stop Watch) 机械式/电子式 60进分/100进分/万进时 运动式马表 2、没时纪录表格 有系统的事先规划设计 方法标准之叙述 单元工时之纪录 工时整理 3、观测板 4、其他辅助器材
三、马表没时的总程序
1、观测前的准备与确认 作业方法与标准化条件 2、割分作业单元(Element) 3、现场实地观测及纪录单元 归零法/连续法/累积法 4、基本时值整理 异常值之排除 观测过程之复查 5、评比调整 求取“正常工时” 6、赋予宽放 成为“标准工时”
标准)

7% 4%

5% 4%
2、变动宽放(疲劳)
区分
立姿操作 稍不舒适 不自然姿势 挂向上 极舒适 5磅以上 重量/阻力 10磅以上

1 2 5 7 0 1

2 3 5 7 1 2
其他:照明不良 •大气条件 •最密的注意力 •噪音 •精神疲劳(加工复难度) •单调感 •无聊感
五、定率宽放公式(疲劳宽放)
4、基本格式实例
过程 单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取工件放 锁上
2、工件装入 治具内锁紧 3、调整锁刀 迫近孔位 4、自动锁孔 5、移开锁刀 6、松螺丝卸 下治具 7、移完工件 于堆置架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初步确定的员工应当完成的正常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福利。

以下是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的一些步骤和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分析。

通过对工作内容的详细了解和分解,以及对工作量的评估和测算,可以确定员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该完成的工作量和时间。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其次,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不同的工作类型和岗位可能需要不同的时间完成,因此需要根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工时标准。

一般来说,复杂度较高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而简单的工作则需要较少的时间。

此外,制定标准工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

有时候,工作进度可能会受到设备故障、材料短缺、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产生偏差。

因此,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动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旦标准工时制定完成,就需要进行实施和监控。

企业需要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同时监控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如果发现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为了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工作时间;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提高工作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性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

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复杂性等因素,并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而改善标准工时可以通过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等措施来实现。

通过制定和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员工福利和产品质量。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标准工时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合理确定工作时间,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工时计量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满意度。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工时计量方法1. 工时计量单位:以小时为单位计量工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 工时计算方法: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进行计算,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加班工时和休假工时。

3. 工时记录:所有员工的工时都应该记录在工时记录表中,包括签到时间、签退时间、加班时间和休假时间等。

三、标准工时的确定1. 标准工时制定: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并且要与实际工作情况相匹配。

2. 标准工时调整: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员工工作负荷的变化,可以适时对标准工时进行调整。

调整应该经过合理的程序和决策,并且要及时通知相关员工。

四、加班管理1. 加班申请:员工需要加班时,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提交加班申请,并说明加班的原因和估计加班时间。

2. 加班审批:上级主管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审批加班申请。

加班审批应及时进行,并且要在工时记录表中记录相关信息。

3. 加班补偿:对于加班工时,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补偿,包括加班费或者调休等。

五、休假管理1. 休假申请:员工需要休假时,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提交休假申请,并说明休假的原因和估计休假时间。

2. 休假审批:上级主管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审批休假申请。

休假审批应及时进行,并且要在工时记录表中记录相关信息。

3. 休假补偿:对于休假工时,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补偿,包括带薪休假或者调休等。

六、工时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 监督机制:建立工时管理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抽查和随机检查等,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2. 考核指标:根据工时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包括工时使用效率、加班率和休假率等。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三. 测量标准工时的方法 标准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管理,所 以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來测量它。但是有 些企业贪图方便而采用简陋的方式﹐如﹕经 验测量法﹑实际记录法。 经验测量法﹕是指车间有经验的人员, 包括技术工或车间主管﹐依他們的经验直接 提出某工件﹑ 某作业工时基准﹐而不作实 际测量。 实际记录法﹕是指以工时记录单为依 据﹐由现场作业员在实际作业时﹐依实际填 入某工作件﹑ 某制程的产量及作业工时﹐ 经过对大量的同样数据加以统计比较(其实 只是简单平均)而得出所谓的标准工时。
注:宽放得出标准工时
1. 宽放的种类 1). 生理宽放 2). 疲劳宽放(肉体疲劳﹑精神疲劳) 3). 管理宽放 4). 特殊宽放 2. 国际劳工局(ILO) 疲劳之宽放率 区分 站立操作 稍不舒适 不自然 悬挂向上 姿势 很不舒适 重量 2.27kg以上 阻力 4.54kg以上 男 1% 2% 5% 7% 0% 1% 女 2% 3% 5% 7% 1% 2%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标准工时概论/应用 运用秒表测工时/制定标准工时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应用 运用综合数据/制定标准工时 运用工作抽查/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在管理上应用的关键 工作改善的方法/科学化理念 运用程序分析/搬运分析进行有效改善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运用工作抽查法进行工作改善
一. 管理的必要性
2. 科学管理/ 思考结构
设定标准
修订标准
依标准 展开计划
统计分析 差异与原因
依计划目标管制 各项作业实况与差异
一. 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3. 工厂管理有哪些计划管理 《生产制造循环》 1). 2). 3). 4). 5). 生产排程 作业标准 进料质量管理 用料成本管理 绩效管理

工时管理办法

工时管理办法

工时管理办法一、工时管理目的为规范员工工作时间,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旨在确保公司运营与员工福祉的平衡,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时管理原则1. 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工时管理合规。

2. 公平性原则: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3. 灵活性原则: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和员工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时。

三、工时标准1. 标准工时:公司执行标准工时制度,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2. 综合工时:对于部分岗位,经劳动部门批准,可实行综合工时制度。

3. 不定时工时: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等特殊岗位,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

四、工时记录1. 工时记录方式:公司采用电子考勤系统记录员工工时,员工需按时打卡。

2. 工时记录内容:包括上下班时间、加班时间、请假时间等。

3. 工时记录要求:员工应确保工时记录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五、加班管理1. 加班申请:员工加班需提前向直属上级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2. 加班补偿:公司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加班员工给予调休或支付加班工资。

3. 加班控制:公司倡导高效工作,尽量避免加班,确需加班的,应严格控制加班时长。

六、请假管理1. 请假类型:包括事假、病假、年假、婚假、产假等。

2. 请假流程:员工请假需提前提交请假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3. 请假规定:员工应合理规划假期,确保工作连续性和团队协作。

七、工时监督与检查1. 监督检查部门:公司设立专门的工时监督部门,负责对员工工时进行监督与检查。

2. 监督检查内容:包括工时记录、加班审批、请假管理等。

3.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工时管理办法的员工,公司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

八、工时调整与弹性工作制1. 工时调整:公司可根据业务季节性变化、项目需求等因素,对员工工时进行合理调整,并提前通知员工。

2. 弹性工作制: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公司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标准工时的设定可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劳累和低效率工作的出现。

同时,标准工时的改善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下面将从标准工时的设定和改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标准工时的设定一般应以行业标准和法规为基础,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标准工时的设定应具体明确其工作时间范围、额外加班的补偿以及休息日的安排等。

此外,还应考虑到员工的生产需求和个人能力,避免过于苛刻或过于宽松的标准。

其次,在标准工时的改善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发挥科技优势: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和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

2. 引入弹性工作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个人需求,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和安排休假。

例如,可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让员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的灵活性。

3.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绩效与工资、晋升等息息相关,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绩效考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员工主动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无效工时的产生。

4. 加强员工的培训与能力提升: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能力水平,提升产出效率。

同时,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和资源,解决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提高工作的顺畅度和效率。

总而言之,标准工时的设定与改善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合理的标准工时设定可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而在标准工时的改善方面,通过科技优势、弹性工作制、绩效考核机制和员工培训等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续)5. 团队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机制,增强员工之间的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促进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减少工作中的碰撞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1. 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制定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确定某项工作任务所需的合理时间,以及在特定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量,为员工分配适当的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制定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

标准工时制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任务分析:确定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技能,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量。

2.时间测量:通过观察员工实际执行某项工作任务的时间,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确定任务的标准时间。

3.工时分配:根据任务的标准时间和员工的实际能力,将工作任务分配给员工,并确定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

4.工时管理:监控和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制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2. 标准工时制定的必要性标准工时制定对于组织和员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标准工时制定的必要性:2.1 提高效率通过制定标准工时,员工可以清楚地了解任务的时间限制和要求,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制定可以帮助员工合理规划时间和资源,并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2.2 保证质量标准工时制定可以设置合理的工作时间,避免员工过度劳累和疲劳引起的工作质量下降。

合适的工作时间安排有助于员工保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2.3 公平分配工作负荷标准工时制定可以确保所有员工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承担相似的工作负荷。

这有助于避免某些员工因工作过多而疲劳过度,同时也可以避免某些员工因工作过少而感到无聊或失去动力。

2.4 提升员工满意度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员工能够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有效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投入程度。

3. 工作改善方法与工时制定的关系工作改善方法与工时制定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作改善方法:3.1 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指通过分析和改进工作流程,以减少无效的环节和时间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课件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课件

02 工作改善
工作改善的定 义
01
工作改善是指通过改进工作流程、 操作方法、设备设施等,提高工 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 消耗的过程。
02
工作改善旨在不断优化工作条件,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改善的目 标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冗余 环节、优化作业顺序等手段, 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改善对标准工时的要求
灵活性
工作改善需要标准工时具 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 不同任务和工作量的变化。
可调整性
标准工时应能根据工作改 善的结果进行调整,以保 持其持续的有效性。
公平性
工作改善要求标准工时制 度公平合理,能够得到员 工的认同和支持。
如何平衡标准工时与工作改善的关系
定期评估与调整
强化沟通和培训
03 标准工时与工作改善的关系
标准工时对工作改善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有助于员工合理 安排工作时间,减少无效 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工作流程优化
通过标准工时,企业可以 更好地分析工作流程,发 现瓶颈和浪费,进而进行 优化。
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标准工时为员工提供了更 多时间用于技能提升和培 训,提高个人和团队能力。
准工时旨在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衡量标准,用于评估工作效率和制定工作计划。
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
要点一
总结词
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促进工作改善和平衡工作负荷。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明确的工作时间标准, 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管理工作时间和安排工作计划。通 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 和工作负荷,发现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的 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标准工时也有助于保证工作 质量,促进员工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四.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4. 标准成本管理之应用 标准(制造)成本的结构
直接用料 (产品结构)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物流费用
(厂內/厂外)
设备 厂房 能源 折旧 折旧 消耗
生产 耗材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四.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5.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1). 各工作中心之间工作量的平衡 2). 生产线的平衡 各工序净时间总计 生产线平衡率= × 100% 最长的工程的净时间× 本线人数 6. 工作改善的评估 1). 工艺或生产工程师 2). 现场人员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五.
运用标准工时的限制 1. 2. 3. 4. 必须在正确科学的方法方式下测定 必须善用调整方法 不适用办公室管理事务作业 未能确定的工作方法
六.
建立维护(修订)标准工时的机制
1. 工作方法变化时 2. 生产设备变化时 3. 产品种类变化时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一.
秒表测时法的精神 1. 了解基本背景 1). 产品的制程与作业 2). 作业的方法与标准 3). 进行该项作业的人或机器 2. 必须坚持的精神 1). 必须测时于正确的工作方法 2). 必须观测于现场实际作业 3). 必须具有明确的原始记录
宽 放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宽放率 由上公式看出,最好将评比与宽放分开赋于
宽放---将外来单元的延迟,私事干扰等不可避免的单元或因素加以调 整,酌情增加操作内外必要宽放时间,使标准时间订定合理化.
事实上,宽放是为了整体作业人员实际上的需要。
宽放的型态
私事宽放:喝水,洗手,上厕所等, 不影响其正常的操作时间,而是 维持工人工作之舒适所需时间 延迟宽放:操作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的宽放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作方法变化;
2)生产设备变化;
3)产品线变化。
作者强调:标准工时是科学化的标准数据,但应用在生产计划或绩效管理时,一定要先调整为管理基准,而且在不同的必要状况下,它的基准可以随实况而变,而标准时间不能变
6.生管人员在做细排程进度计划时,必须把制程调整系数考虑进去,因为标准工时只考虑有效作业时间,并未考虑到物料搬运,以及工件在前后工序间的暂存及搬运时间。
注意:标准工时是不变的,但应该因作业员绩效水平的不同而做适当的调整。
执行绩效分析时,资浅作业员的效率基准可能只有标准基准的60%~70%。
7.在下列状况下,标准工时必须重新修订:
标准工时制定及改善措施
第一:
1.标准工时制定的基本条件:①在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
②确定而且最好是迄今最佳的作业方法;
③适任合格的作业员;
④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行作业。
标准工时的应用: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
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
3)作业绩效管理的运用;
4)标准成本管理的应用;
5)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6)工作改善案的评估。
其他相关概念:
2.生管排程可以大致分为“主排程”MPS与“细排程”DPS
细排程工时=准备工时+排程量×单件标准工时
3.负荷工时=准备工时+单件工时×本周排程量
产能工时=工作天数×日工作时间×机器台数×机台操作率
某公司主排程原则:产能工时*95%≤负荷工时≤产能工时
4.有效工时=制令完工良品数*标准工时+准备工时
毛效率=∑有效工时/总出勤工时*100%
净效率=∑有效工时/(总出勤工时-责任外损失工时)*100%
所谓责任外损失工时,包括机台故障、停电、缺料、未排程等待工,以及开会等未能真正进行作业的时间。
(责任部门或责任者)损失工时率=责任项目总损失工时/作业组总投入工时*100%
5.关于“直接人工成本”,建议必须以标准工时为展开基础,加上制程调整系数,施予必要的宽裕处理以更符合车间现实,再乘以该制程的人工费率标准,就形成了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修订制程系数与人工费率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