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交汇题型过关练2.5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训练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训练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

训练6遗传的分子基础(时间:40分钟)1.(易错题)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D.(A+T)/(G+C)的比值2.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之,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单独侵染细菌,再作观察并分析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 2n-13.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时,D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C.子链合成的方向是一定的D.解旋需DNA解旋酶及DNA聚合酶的催化,且需要消耗ATP4.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后而不分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图所示)。

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育的进行,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

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 )。

A .胀泡的出现是DNA 分子复制出现了差错B .被标记的尿嘧啶是催化mRNA 合成的酶C .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D .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5.(2012·上海单科,14)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 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

A .B 型,I B I BB .B 型,I B iC .AB 型,I A I BD .O 型,ii6.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 用3H -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新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突破练(A卷)【重点推荐】

(新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突破练(A卷)【重点推荐】

专题五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突破练(A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表现型也不同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检测F1的基因型只能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答案 C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但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A错误;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表现型一般相同,B错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正确;检测F1的基因型可以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如果是植物也可以利用自交的方法,D错误。

2.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为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

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背部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3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进而控制该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1、A2、A3三个复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纯合子有A1A1、A2A2、A3A33种,杂合子有A1A2、A1A3、A2A33种;由图可知,只要无基因A 1就会缺乏酶1,体色就为白色,所以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A 2A 2、A 3A 3和A 2A 3 3种,A 2A 3是杂合子;分析题图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 1A 3,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棕色(A 1A 2)个体,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含有A 2基因,其基因型只能是A 2A 2或A 2A 3,若为A 2A 2,子代有A 1A 2棕色和A 2A 3白色2种类型,若为A 2A 3,则子代会有A 1A 2棕色、A 1A 3黑色、A 2A 3和A 3A 3白色3种类型。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通用版)五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突破练(B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通用版)五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突破练(B卷)Word版含答案

专题突破练(B卷)1.甜豌豆的紫花(B)与红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长花粉粒(R)与圆花粉粒(r)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自然条件下A、B、C、D四个品系(性状各不相同)的豌豆种子。

A、B品系进行杂交得到F1,C、D品系进行杂交得到F1′,F1和F1′的性状与A品系性状相同,再使F1和F1′分别自交,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却各不相同,多次实验结果不变(注: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

(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各不相同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1)中解释,请从题中杂交过程中选择材料进行一代杂交实验。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1)中解释也可以采用荧光标记法。

如对C、D品系杂交得到的F1′植株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B和b被标记为黄色,R和r被标记为绿色,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次级精母细胞中已被标记的一条染色体的荧光标记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bRr B、b与R、r两对非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F1与F1′分别与B 品系(或F2中的隐性纯合子)杂交F1与B品系杂交得到的子代性状比为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1∶1;F1′与B品系杂交得到子代性状比为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1∶1 (3)两黄两绿或者一黄一绿解析(1)根据题意,甜豌豆的花色和花粉粒形状分别由B、b和R、r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性状各不相同的四个品系的基因型分别为BBRR、BBrr、bbRR、bbrr,F1和F1′的性状与A品系性状相同,据此推测A品系应为BBRR,B品系应为bbrr,C、D品系分别为bbRR、BBrr,则F1和F1′的基因型均是BbRr,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和F1′自交的子二代均应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F1和F1′自交的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相同,应是B、b与R 、r两对非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推荐重点】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重点冲关练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推荐重点】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重点冲关练7 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考重点冲关练7.遗传的分子基础满分30分,攻坚克难,12分钟突破高考易失分点!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思维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证实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B.真核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差速离心法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数学模型建构法D.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解析】选C。

科学家对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 正确。

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时采用差速离心法,B正确。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采用的是物理模型建构法,C错误。

萨顿是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该方法称为类比推理法,D正确。

2.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C.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抗体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解析】选A。

图乙中,用于侵染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35S标记,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A项错误;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的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B项正确;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R 型细菌大量繁殖,是因为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抗体,C项正确;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则被标记的物质是DNA,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原料来自细菌体内未被标记的物质,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项正确。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交汇题型过关练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交汇题型过关练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交汇题型过关练1.(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解析】选D。

原核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是以RNA片段作为引物,A项错误;真核细胞中DNA、RNA 存在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所以DNA、RNA的合成并不都是在细胞核中,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都需要经过转录、翻译过程,转录需要DNA作为模板,翻译需要RNA参与,D项正确。

2.(新题预测)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④⑤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选C。

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这两个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A 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都能进行②转录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核糖体,都能进行③翻译过程,B正确;④是逆转录过程,⑤是RNA病毒的复制过程,这两个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而不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错误;图中所有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3.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都在细胞核中B.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DNA—RNA杂交区段D.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和比例有关【解析】选D。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七 1.7遗传的分子基础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七 1.7遗传的分子基础 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能力提升练七遗传的分子基础(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8·南昌一模)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缘故C.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析】选B。

肺炎双球菌含有核糖体,其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A项错;S型菌与R 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缘故,B项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 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项错;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虽变性,但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项错。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A项。

错因在于受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影响,认为肺炎双球菌也寄生在人体或小鼠细胞内。

其实肺炎双球菌属于胞外寄生,而病毒属于胞内寄生。

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

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C.上清液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解析】选C。

32P标记在噬菌体的DNA上;上清液中会出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

3.(2018·合肥二模)如图为某动物细胞核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DNA聚合酶参与该过程B.①②⑤中均含有五碳糖,物质⑥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氨基酸的种类C.①中核苷酸的数量是②中核苷酸数量的两倍D.密码子的简并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翻译的速度【解析】选D。

2019届四星高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小专题专训——交汇题型过关练

2019届四星高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小专题专训——交汇题型过关练

2019届四星高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小专题专训交汇题型过关练1.(2018·天津高考)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

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解析】选B。

本题通过膜蛋白的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根据题意,位于突触后膜或靶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无论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还是激素,其膜蛋白的类型均是受体,A项正确、B项错误;位于类囊体膜上,催化ATP合成的是ATP合成酶,C项正确;位于癌细胞膜上的膜蛋白,可以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正常的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癌变细胞,D项正确。

2.(2018·苏锡常镇调研二)TMCO1是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当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O1形成具有活性的钙离子载体,并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

一旦内质网中的钙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钙离子载体活性随之消失。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浓度的钙离子会导致钙离子载体失活B.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的失衡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C.TMCO1需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出细胞D.若敲除TMCO1基因,则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会下降【解析】选B。

“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O1形成具有活性的钙离子载体”,A错误;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的失衡会影响钙离子载体的活性,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TMCO1是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不分泌出细胞外,C 错误;TMCO1基因表达有利于降低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若敲除TMCO1基因,则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会升高,D错误。

3.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 )A.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B.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C.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解析】选B。

考点三:遗传的分子基础——(2019-2023)五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

考点三:遗传的分子基础——(2019-2023)五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

考点三:遗传的分子基础——(2019—2023)五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1.[2023年全国乙卷]已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

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表示为tRNA甲)和酶E。

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表示为甲-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

已知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

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则下列物质或细胞器中必须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 )①ATP②甲③RNA聚合酶④古菌的核糖体⑤酶E的基因⑥tRNA甲的基因A.②⑤⑥B.①②⑤C.③④⑥D.②④⑤2.[2021全国乙卷]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3.[2020年全国III卷]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4.[2019全国I卷]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5.[2020全国III卷]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Ⅰ)。

教师版-2019年高三高考生物第二轮验收测试《遗传的物质基础专题》

教师版-2019年高三高考生物第二轮验收测试《遗传的物质基础专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高三高考生物第二轮验收测试《遗传的物质基础专题》1.如图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用文字写出如图中1-10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⑦______ ⑧______ ⑨______⑩______(2)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在图中的标号是______、______。

【答案】(1)①胞嘧啶②腺嘌呤③鸟嘌呤④胸腺嘧啶⑤脱氧核糖⑥磷酸⑦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⑧碱基对⑨氢键⑩脱氧核苷酸链片段(2)[5][6]【解析】(1)图中①胞嘧啶、②腺嘌呤、③鸟嘌呤、④胸腺嘧啶、⑤脱氧核糖、⑥磷酸、⑦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⑧碱基对、⑨氢键、⑩脱氧核苷酸链片段。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⑤脱氧核糖和⑥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________。

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中。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5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5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复习自查案专题5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DNA的结构:2.DNA的复制:三、中心法则1.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2.中心法则内容图解:①DNA的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RNA的复制⑤RNA逆转录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②⑤。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③噬菌体能利用宿主细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④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⑤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2.下列关于DNA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②③。

①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两个相邻碱基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

②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③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④真核细胞核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有①②⑤⑥。

①D NA中含有氢键,RNA中不含有氢键。

②真核生物DNA分子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

③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④以mRNA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翻译和逆转录。

⑤密码子是mRNA上的3个相邻碱基,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⑥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3个碱基。

⑦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⑧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1.(2017·全国卷Ⅲ)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解析】选C。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产物包括tRNA、rRNA和mRNA,A项正确;三种RNA对应的基因不同,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项正确;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也可以通过转录合成RNA,C项错误;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项正确。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 交汇题型过关练 2.5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 交汇题型过关练 2.5 Word版含答案

交汇题型过关练1.(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解析】选D。

原核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是以RNA片段作为引物,A项错误;真核细胞中DNA、RNA 存在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所以DNA、RNA的合成并不都是在细胞核中,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都需要经过转录、翻译过程,转录需要DNA作为模板,翻译需要RNA参与,D项正确。

2.(新题预测)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④⑤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选C。

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这两个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A 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都能进行②转录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核糖体,都能进行③翻译过程,B正确;④是逆转录过程,⑤是RNA病毒的复制过程,这两个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而不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错误;图中所有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3.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都在细胞核中B.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DNA—RNA杂交区段D.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和比例有关【解析】选D。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遗传板块综合练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遗传板块综合练Word版含解析

、选择题1. 〔2021 •东德州模拟〕果蝇的“生物钟〞受某些细胞中X 染色体上的Per 基因和2号 染色体上的Tim 基因调控.研究发现,夜间PER 蛋白积累,而过多的PER 蛋白与TiM 蛋白结合能入核抑 制基因的活性,使白天PER 蛋白水平降低,实现昼夜节律.以下分析错误的 是‘〕A- “生物钟〞的形成过程存在反应调节 B •“生物钟〞的形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C. Tim 基因表达障碍时,PER 蛋白会发生持续性积累 D.PER 基因和Tim 基因遗传时相对独立,表达时互不干扰解析:选D .夜间PER 蛋白积累,而过多的PER 蛋白与TiM 蛋白结合能入核抑制基因的活性, 使白天PER 蛋白水平降低,实现昼夜节律,说明“生物钟〞的形成过程存在反应调节,A 正确;果蝇的 “生物钟〞受某些细胞中X 染色体上的Per 基因和2号染色体上的Tim 基因调控,说明“生物钟〞的 形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B 正确;过多的PER 蛋白与TiM 蛋白结合能入核抑制基因的活性,那么Tim 基因表达障碍时,PER 蛋白会发生持续性积累,C 正确;Per 基因和Tim 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遗传时相对独立,但是表达时并不是互不干扰的,D 错误.2. 〔2021天津和平区期末〕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下图,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 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基丙班位于M 郭色休上〕色素基因〔X 位丁 N 染色持上〕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基因型分别为BB ..、bbOOB. E 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让E 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1/16 D.让R 花纹蛇与杂合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解析:选C .根据题图分析,亲本黑蛇含基因B,橘红蛇含基因O,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BB ..、bbOO, A 正确;Fi 是由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杂交所得 ,所以基因型是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B 正确;让E 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占9/16,其中 纯合子占 1/9, C 错误;让Fi 花纹蛇BbO .与杂合的橘红蛇bbO .交配,后代出现白蛇bbo .的概率为1/2 X 1/4 = 1/8, D 正[遗传板块综合练]C.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确.3.〔2021广东云浮调研〕豌豆荚未成熟时有绿色和黄色,绿色对黄色为完全显性,其形状有饱饱满对不饱满完全显性,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用自然状态下的绿色不饱满与不饱满,满品种与黄色饱满品种杂交,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其E与黄色不饱满品种杂交,属于演绎过程B • F2出现9 : 3 : 3 : 1的性状别离比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为了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科学家所用方法之一是荧光标记法D.为了快速获取纯种绿色饱满品种,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解析:选C.假说-演绎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中包含演绎过程.此题由于没有涉及该方法的科学研究过程,所以用E与黄色不饱满品种杂交,与演绎无关,A错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别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子代出现的性状别离比可用于反推该实质是否发生,B错误;为了确定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用荧光标记法测定,C正确;单倍体育种法依据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4.〔2021福建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模拟〕某动物一对染色体上局部基因及其位置如下图, 该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假设干精细胞中, 出现了以下6种异常精子.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是〔〕Ab CDCD集号I 234 5 6异常精子止 B CD Ab D AB Cd 迢CCD HBgg ab CDA.1和6属于同一变异类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2、4、5同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C.3发生的变异一般不改变碱基序列,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 ♦以上6种异常精子的形成都与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有关答案:B5.〔2021山东烟台期末〕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 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A .雄蕊高度专化的鼠尾草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概率更高B.鼠尾草属于自花传粉植物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解析:选B.雄蕊高度专化的鼠尾草能够通过蜜蜂传粉,有利于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鼠尾草通过蜜蜂携带花粉并将花粉传授到其他的花上,这说明鼠尾草能进行异花传粉,从题中信息不能看出鼠尾草能进行自花传粉;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6.〔2021四川宜宾一诊〕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d表示等位基因〕. 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正常.现用放射性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诊断结果如图〔空圈表示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个休।牛体2牛休弓0 0O ■D探00O OA •个体1、3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孩子B.抗维生素D佝偻病具有交叉遗传特点C.孕妇甲和个体2的基因型分别是XDXJ X d YD .个体1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有一半患病解析:选D.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那么图中孕妇甲既含有D基因,也含有d基因,是杂合子〔基因型为XDx+个体1只含有一个D基因,不含d基因,基因型为X D Y;个体2只含有一个d基因,不含D基因,基因型为XW;个体3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且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所以其基因型为X d X d,因此,个体1、3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孩子,A正确.由于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然后传递给女儿,由女儿传递给外孙,因此与X染色体连锁的遗传往往表现为交叉遗传,B正确.由前面分析可知,孕妇甲和个体2的基因型分别是X D x d> X d Y, C正确.个体1〔XDY〕与正常异性〔XdXd〕婚配,所生女儿〔XDXd〕全部患病,D错误.二、非选择题7.〔2021北京四中高三期中〕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答复以下问题: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位置限制合成的蛋白质临床表现A 第14号B肌球蛋白重链轻度至重度,发病早B 第11号肌球蛋白结合蛋白轻度至重度,发病晚C 第1号肌钙蛋白T2 轻度肥厚,易猝死⑴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种.〔2〕A与a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B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 表达了基因突变的o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限制的方式是〔3〕A基因含23 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 : C : T : G=1 : 2 : 3 : 4.用PCR扩增时,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个游离的鸟喋吟脱氧核甘酸,温度降低到55 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受体是,当其作用于〔结构〕时,能抑制该结构分泌相关激素, 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为解析: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中基因型有12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故至少有12种临床表现.不同的基因碱基序列不同.一条链中A :C:T:G=1:2:3:4,那么另一条链中T:G:A:C=1:2:3:4,所以该DNA 分子中A : T : G : C=2 : 2 : 3 : 3,其中G= 46 000X 3/10=13 800〔个〕,连续复制三次,需要游离的鸟噂吟脱氧核甘酸为〔2123 一1〕X 13 800二96 600〔个〕.答案:⑴12〔2〕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随机性通过限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限制生物体的性状8.〕 96 600使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单链DNA结合〔4〕两种激素引起了心肌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几乎全身细胞下丘脑和垂体负反应调节& 〔2021湖北黄冈检测〕鸡冠的性状有多种,纯合子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交配,子一代〔臼〕全是胡桃冠,Fi雌雄交配,F2出现了冠形为单冠的鸡,表现型和数量如下表.F2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公鸡72 24 24 8母鸡72 24 24 8合计144 48 48 16答复以下问题:1鸡冠形状的遗传遵循定律.2从F2中随机挑选豌豆冠鸡和玫瑰冠鸡各一只,形成一个杂交组合:豌豆冠〔早〕乂玫瑰冠〔S 〕或豌豆冠〔S 〕玫瑰冠〔早〕o①不考虑正交、反交的区别,只考虑基因型,那么该杂交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有种.②理论上,假设杂交组合的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1 : 1 : 1 : 1的概率是O〔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利用F2设计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方案:让F2中全部胡桃冠母鸡与交配,只收集、孵化每只母鸡产的蛋,隔离、饲养每只母鸡的子代〔F3〕,观察、统计全部F3的冠形和数量.预期实验结果:理论上,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冠二1 : 1 ; 另有解析:〔1〕由题表分析可知,鸡冠形状受2对等位基因限制,且遵循基因的别离和自由组合定律.〔2〕相关基因用A、a, B、b表示.①F2中豌豆冠鸡和玫瑰冠鸡的基因型是A_bb、aaB_,假设只考虑基因型,那么该杂交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有4种.②杂交组合的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那么四种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二1 : 1 : 1 :1,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可能的组合是Aabb、aaBb,概率是2/3 X 2/3=4/9.⑶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利用F2设计实验,可以采用测交实验:让F2中全部胡桃冠母鸡与多只单冠公鸡进行交配,只收集、孵化每只母鸡产的蛋,隔离饲养每只母鸡的子代〔F3〕,观察、统计全部F3的冠形和数量.预期实验结果:由于胡桃冠母鸡的基因型是AABB : AABb : AaBB : AaBb-1:2:2: 4,理论上,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冠二1 : 1 ,有8只母鸡的子代全部为胡桃冠,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玫瑰冠二1 : 1 ,另有32只母鸡的子代表现型及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二1:1:1 : 1o 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别离和自由组合〕〔2〕① 4 ② 4/9〔3〕〔全部、多只〕单冠公鸡8只母鸡的子代全部为胡桃冠;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玫瑰冠二 1 : 1 ;有32只母鸡的子代表现型及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二1 : 1 : 1 :19.〔2021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期中〕从一个自然界果蝇种群中选出一局部未交配过的果蝇,该种果蝇具有刚毛〔A〕和截毛〔a〕一对相对性状,且刚毛果蝇和截毛果蝇的数量相等,每种性状的果蝇雌雄各一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从种群中随机选出1只刚毛雄果蝇和1只截毛雌果蝇交配, 产生的87只子代中,42只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45只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1〕上述结果显示,果蝇刚毛和截毛在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 ,其遗传遵循定律.(2)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结果不能确定A和a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丫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如果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那么显性纯合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X A Y A〕〔3〕为了确定A和a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用上述果蝇种群为实验材料,进行一代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题干中情景符合该概念;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其遗传遵循基因别离定律. 〔2〕假设位于非同源区段,该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X A Y X X a X a f 1 X a Y : 1X A X a;假设位于同源区段,该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XAyaXXaXaf ixaya : iXAXa.⑶假设位于非同源区段,雄性刚毛果蝇基因型有乂人丫,而截毛雌果蝇基因型为X a X a;故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子代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假设位于X、丫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根据统计学规律,多只雄性刚毛果蝇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有X A Y\ X A Y\ xayA,故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那么子代无论雌雄蝇均出现刚毛和截毛.答案:〔1〕伴性遗传基因的别离⑵假设A、a在X染色体上,亲代刚毛雄蝇为X A Y,截毛雌蝇为xaxa,那么子代中刚毛雌蝇:截毛雄蝇为1 : 1 ;假设A、a在X、丫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亲代刚毛雄蝇为XAya,截毛雌蝇为xax,那么子代中刚毛雌蝇:截毛雄蝇为1:1〔3〕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假设子代中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那么A和a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子代中无论雌雄蝇均出现刚毛和截毛,那么A和a位于X、丫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10.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 〔抗倒伏基因〕和A 〔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过程如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A|pl £赴什一蚌同算理植株一缸豌豆染色质片段玉崇律细胞杂交细胞〔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o(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人基因复制的模板是o(3)假设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那么杂交植物在首次出现性状别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o(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两点〕.解析:〔1〕图中显示携带R 〔抗倒伏基因〕和A 〔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所以在杂交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2〕由图示可知,杂交细胞本身只含有1个A和1个R基因,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那么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2个A 基因和2个R基因;DNA复制的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脱氧核甘酸单链.〔3〕杂交细胞培育成的Fi植株是杂合子,其自交后代即F2就发生性状别离,由于A与R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所以F2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即A_R_〕所占比例为9/16.〔4〕图中过程显示该育种方式具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缩短育种时间、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目的性强等优点.答案:〔1〕染色体变异〔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2〕 2A基因〔DNA〕的两条单链〔3〕 F29/16〔4〕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缩短育种时间;可同时导入多个目的基因;目的性强〔写出两点即可〕11.某地大白菜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限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限制害虫, 如图是几年中蜗牛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答复以下相关问题:〔1〕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和假设用其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出现,那么蜗牛抗药性变异产生于杀虫剂R使用〔填“前〞或“后〞〕.假设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形成是___________ 的结果.⑵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蜗牛从A点到B点发生了进化,其原因是从点开始,农民开始放养青蛙限制害虫.〔3〕蜗牛还能被一些鸟类捕食.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限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 1 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有条纹〔显性〕无条纹〔隐性〕介汁存活个体数178 211 389空壳数332 279 611合计510 490 1 000 在这1 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o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32%,那么a的基因频率为.由表中数据可推断,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填“有条纹〞或“无条纹〞〕基因的频率将会增大.解析:〔1〕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假设用其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变异的产生,那么是杀虫剂的使用使蜗牛产生抗药性,即在杀虫剂使用后出现了抗药性.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那么认为抗药性的变异产生在杀虫剂使用前, 杀虫剂起自然选择作用.〔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从图形分析 ,A到B 点杀虫剂R的使用使蜗牛种群密度下降,大局部抗药性个体保存了下来,故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蜗牛发生了进化.分析图形,C点后蜗牛种群数量开始下降,因此应是从C点开始放养青蛙.⑶无条纹为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由表格信息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1 + 279〕 /1000 X 100%= 49%,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32%,那么a的基因频率=49%+ 1/2X32%=65%.由表中信息可知,有条纹的蜗牛空壳数相对较多,因此有条纹基因的频率会逐渐降低,无条纹基因的频率会逐渐上升.答案:〔1〕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后自然选择〔2〕从A到B杀虫剂R的使用会使蜗牛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49% 65%无条纹。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综练 专题5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综练 专题5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创题)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DNA加热后变性B.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可以通过长时间保温减少上清液的放射性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也可用14C和18O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答案】B【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由于荚膜失去毒性,小鼠不死亡,A错误;长时间保温,会使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可以提高上清液的放射性,C错误;因为C、O不是蛋白质DNA的特征元素,所以用14C和18O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D错误。

2.(2013课标全国Ⅱ,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 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C【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DNA的X光衍射实验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3.(2014课标全国Ⅱ,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C【解析】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DNA分子中所含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使用对细胞染色,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

高考生物二轮习题:第二篇 热考主题夺分必破 热考主题五 基因 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习题:第二篇 热考主题夺分必破 热考主题五 基因 含解析

热考主题五基因
知识关联
考题印证
1.(2019山东邹城二模)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一名词重新命名为“基因”
B.随着细胞质基因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探究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答案 A 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A错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量位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正确;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DNA上是不连续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D正确。

2.(2019宁夏石嘴山三模)某植物根尖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个DNA分子中部分基因的分布状况如图所示,字母代表基因,数字代表无遗传效应的碱基序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能导致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C.①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D.该细胞分裂时,可发生基因A与a的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答案 A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能导致DNA碱基序列的改变,A正确;碱基对的变化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B错误;①为非编码区,其中碱基对缺失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中,根尖细胞不发生减数分裂,不会导致基因重组,D错误。

2019-2020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通关练

2019-2020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通关练

2019-2020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通关练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6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课标全国Ⅱ,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一,2)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图丙是两小分子物质的结构式。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给大肠杆菌提供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用32P、35S标记噬菌体,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图丙中的①②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2017山东济宁曲阜师大附中质检一,13)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要20 min分裂一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DNA复制为全保留复制,则结果c、d中应均为重链DNA和轻链DNAB.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原料、酶分别为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和DNA聚合酶C.用15N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模板,用含有14N的培养基培养,第三次复制后50%的DNA 分子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50%的DNA分子只含14ND.D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4.下面分别为DNA、tRNA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DNA分子中的⑤为氢键,tRNA中的b为磷酸二酯键B.DNA分子复制、切割目的基因片段时分别破坏的化学键为⑤⑥C.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D.c处表示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上的碱基互补配对5.(2017山东日照二模,3)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汇题型过关练
1. (2018 •江苏高考)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内DNA勺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
B. 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解析】选D。

原核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是以RNA片段作为引物,A项错误;真核细胞中DNA RNA 存在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所以DNA RNA的合成并不都是在细胞核中,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都需要经过转录、翻译过程,转录需要DNA作为模板,翻译需要RNA参与,D项正确。

2. (新题预测)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DNA—mRNA

⑤' RMA —贵白质
A. ①②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
B. 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
C. ④⑤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D. 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选C。

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这两个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A 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都能进行②转录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核糖体,都能进行③翻译过程,B正确;④是逆转录过程,⑤是RNA病毒的复制过程,这两个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而不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错误;图中所有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3. 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寸,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都在细胞核中
B. 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
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DNA— RNA杂交区段
D.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和比例有关
【解析】选D。

真核细胞内,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少数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错误;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8种核苷酸,因为DNA中可存在4种脱氧核苷酸,RNA中可存在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正常基因转录时也需要形成DNA- RNA杂交区段,C错误;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G-C碱基对形成比例较多有关,因为G-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较A—U或T—A的多,D 正确。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入侵T细胞后,T细胞死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HIV直接利用T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B. HIV在增殖时不需利用T细胞提供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C. HIV在增殖时必须利用T细胞提供的核糖核苷酸
D. HIV利用自身的核糖体以T细胞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
【解析】选Co HIV直接利用T细胞内的ATP作为能源物质,ATP属于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在增殖时需要首先进行逆转录合成DNA因此需利用T细胞提供的脱氧核糖核苷
酸,B错误;在合成自身的RNA时,HIV利用了T细胞提供的核糖核苷酸,C正确;HIV没有核糖体,利用T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错误。

【加固训练】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HIV的宿主细胞主要是T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在宿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过程形成新的病毒。

下列与HIV增殖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HIV进入淋巴细胞内的只是病毒的RNA
B. 逆转录出的DNA分子中A+T与C+G的数目相等
C. A与U的配对只发生在转录过程中
D. HIV增殖时所用原料全部来自宿主细胞
【解析】选Do HIV除RNA外,逆转录酶也进入淋巴细胞内,A错误;逆转录产生的双链DNA中,A+T 不一定等于C+G,B错误;A与U的配对既发生在转录过程中,也发生在翻译过程中,C错误;HIV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所用原料全部来自宿主细胞,HIV只提供模板RNA和逆转录酶,D正确。

5. 如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DNA部分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DNA— RNA杂交区段
°( °氨

c^-r0b
蛋白质琴
A. 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1个水分子
B. 图甲的全过程都发生在核糖体上
C. 图乙中的b可表示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图乙中的②处
【解析】选B。

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是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脱去了1分子水,A 正确;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发生在游离的核糖体上,也可能发生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要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B错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磷酸、脱氧核糖
和碱基构成的脱氧核苷酸,C正确;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图乙中的②处,即形成磷酸二酯键,D正确。

6. 下列有关图示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丙两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内进行
C. 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
D. 图甲表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始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
【解析】选D。

图甲是DNA M制、图乙是翻译、图丙是转录,甲、丙两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
氢键的形成,A正确;胰岛B细胞没有增殖能力,故没有DNA复制过程,但可以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在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内,只能进行丙转录过程,而翻译在胰岛B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B 正确;图乙表示翻译,1个mRNAk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相同的多条肽链,C
正确;图甲表示DNA多起点双向复制,缩短一个DNA复制一次所需的时间,但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D错误。

【易错提醒】 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 DNA 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

⑴图中显示DNA 分子复制是多起点双向复制,但并非同时进行。

(2) 图中显示DNA 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

(3)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复制速率。

(4) 一个细胞周期中每个起点一般只起始
1次(若为转录则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 )。

7. (新题预测)雄性哺乳动物的雄激素对生殖
具有决定性作用 ,睾丸和肾上腺产生少量雌激素对此 也有影响。

ER%是雌激素受体的一种,含AF1和AF2两个重要的结构。

ER% 通过图中A 、B 、C 途 径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精子的发生和成熟。

请回答下列问题
/
活化蛋
转录被抑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雌激素通过 (方式)进入细胞,与ERz 中的
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甲、丙转录所需要的原料是 ,与基因复制过程相比,基因转录特有的碱
基配对方式是 ___________
⑶ 为了研究ERz 影响生殖机能的机制,科研人员先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培育出了
ERz 基因缺失的 模型鼠甲,结果发现甲鼠的精子数量减少且成熟度低 ,不具备受精能力。

再利用定点诱变技术培育
出了 AF2结构异常的模型鼠乙,结果发现乙鼠的精子数量减少 ,但具备正常受精能力。

基因甲 基因乙 _ __基因肉
启动子◎沁也启动子 心慫"
结合后发挥调节作
①上述研究表明,ER a 被激活后通过A、B途径促进,通过C途径促进
②乙鼠AF2某位点的亮氨酸(密码子:UUA、UUG CUU CUC CUA CUG取代原来位点上的丝氨酸(密
码子:AGU AGC UCU UCC UCA UCG),则乙鼠培育过程中ER a基因发生的一对碱基的变化是
【解析】(1)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通过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由图可知,雌激素进入靶细胞,与ER%中的AF2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

(2) 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基因甲、丙转录所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基因复制是以亲代DNA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与基因复制过程相比,基因转录特有的
碱基配对方式是A-U。

⑶①分析题意可知,ER a基因缺失会影响精子数量和成熟度,AF1结构正常、AF2结构异常,会影响精子数量但不影响精子成熟度。

结合题图可判断:AF1可通过C途径调控精子成熟,ER a被激活
后可以通过A、B途径促进精子的发生。

②对比亮氨酸和丝氨酸密码子可知,导致AF2某位点的亮氨酸取代原来位点上的丝氨酸的原因是mRN上的密码子由原来的UCA变为UUA或者由原来的UCG 变为UUG),由此可判断乙鼠培育过程中ER%基因发生的一对碱基的变化是C//G T T//A(或G//C
A//T)。

答案:(1)自由扩散AF2 (2)核糖核苷酸A-U
(3) ①精子的发生精子的成熟
② C//G T T//A(或G//C T 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