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用翻译在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智库时代 ·279·智者论道语用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王钊仲(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063)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语用学理论对一些文本以及句子的作用,从而探究其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翻译和语用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语言及其含义的研究,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语用学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得出在今后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让译文变得更加得体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语用学;翻译实践;翻译;作用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1-0279-002一、引言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一带一路”的发展,翻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然而,在翻译的学习和运用之中,尽管很多时候译者都在运用一些翻译的理论和方法,但翻译的效果却未尽如人意。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侧重于对语言本身的规律和结构进行分析,而当今的翻译,随着文化的相互交融,越来越需要译者从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及源语言的内在体系和使用规律上来进行。
而语用学正是研究由社会各种条件所决定的人类交际中的语言使用,它可以对人类的言语行为提供更充分、更深刻、更合理的解释,并且有些语言现象只能通过语用学的分析才能说明问题。
[1]所以,在当今的时代环境下,译者要想让自己的译文更加地贴近源语言,就需要将一些翻译理论和方法与语言学的运用相结合,通过语言学的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加强对源语言的分析,更好地提高译文的水平。
二、语用学理论语用学是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景,对相应的话语进行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懂得在各种交际环境当中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准确地应用语言。
[2]也就是说,语用学就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
对于语用学的学习,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在不同的情境下去理解和使用语言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很多时候一些语言,都有着表面和内在两方面的含义:说话人的含义,有时往往需要听话人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以及对说话人心理不同程度地揣摩来去理解,也就是对语境和意义的分析,很多时候语境的不同对意义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英语专业四级翻译实际应用
英语专业四级翻译实际应用翻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翻译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测试。
然而,仅仅在课堂上学习翻译理论是不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英语专业四级翻译的实际应用,并提供一些提高翻译能力的建议。
一、翻译的实际应用场景1.1 学术翻译在学术领域中,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者们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翻译成英语以便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
同时,他们还需将国外学术文献翻译成中文以便于自己的研究。
因此,学术翻译是英语专业四级翻译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1.2 商务翻译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之间的商务往来日益增多。
商务翻译旨在将商务文件、合同或报告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以便于不同国家的商业合作。
商务翻译要求翻译人员精通商业术语,并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3 法律翻译法律翻译是翻译中最为严谨和技术性的领域之一。
法律文件的翻译要求准确、精细,一丝一毫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法律翻译人员需要对法律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精通法律术语。
1.4 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是将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
这需要翻译人员对原著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的情感和意境。
文学翻译要求翻译人员有卓越的语言艺术和创造力。
二、提高翻译能力的建议2.1 多读多练阅读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关键。
翻译人员应该广泛阅读各类文本,包括学术文献、商业合同、法律文件和文学作品等。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可以积累词汇和专业术语,并了解不同领域的翻译规范和要求。
2.2 学习专业知识翻译工作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和专业知识,如医学、法律、商务等。
翻译人员需要对这些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专业文本。
定期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2.3 与母语人士交流与母语人士交流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母语人士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
翻译教学法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翻译教学法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翻译教学法的概念翻译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翻译来促进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方法。
它将学习者的母语与目标语言相结合,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的知识和技能。
翻译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法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表达习惯。
通过翻译的练习,学习者可以增强应用语言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语用环境。
翻译教学法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学习者需要掌握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而翻译教学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通过翻译实践,学习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术语和表达习惯,并提高专业领域的沟通能力。
翻译教学法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1.2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习者掌握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在工作或学术中的表现。
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针对特定领域或专业的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者更快更有效地掌握专业术语和概念,提高其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机会。
通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英语知识,与国际社会保持联系,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术研究和推动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上,更体现在促进国际交流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层面。
2. 正文2.1 翻译教学法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翻译教学法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特定领域的沟通需求,因此翻译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
翻译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课程内容的理解范围。
通过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翻译成学生熟悉的语言,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前言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 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
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 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 语用学的迅猛发展, 必然影响和推动翻译活动。
语用学源于哲学和逻辑学, 它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尤其注重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 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
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所不同者, 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
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反而能促使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
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
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2语用学与翻译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
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3)
英语知识4. 语用翻译本文所谓的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
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何自然,1997),它更多地探讨口头语言、修辞性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
Grice (1957)的意义理论以及Leech (1983)关于语用语言学的观点都认为,要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首先必须正确识别和理解语言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
词句的基本意义或者说规约意义是理解话语和作品含义的前提条件,因此语言错误也是一种语用失误(张新红,2000),会导致理解失误。
试想,如果我们连语言系统中的词、短语或者句子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指望理解交际者/作者的交际意图呢?因此,语言系统知识是说话和理解的必备基础,是推导话语含义的基础。
请看下面这个例句:(2) Can you lift the box?听话人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必须知道句中各个词语的意思,此外还应当知道这种询问能力的句子的规约意义,即“请您帮我抬这个箱子”。
如果听话人仅仅照字面意义做出回答擸es, I can.敚缓笠廊徽驹谝槐呖醋潘祷叭艘桓鋈朔丫⒌靥ё畔渥佣蝗グ锸郑敲纯梢运邓挥姓嬲斫馑祷叭嘶坝锏囊馑肌A饺酥涞慕患适О堋* 在翻译过程中,任何对原文词句层次上的不解或误解都会导致对原作者意图的不解或曲解,导致在译作中出现误译。
这里我们拿指称词语的识别问题作为例子。
正确识别指称词语所指的对象(例如交际的参与者、交际事件以及交际过程中所论及的对象等)的能力是找到关联(Sperber & Wilson,1986)、进行推理、实现语篇的语义连贯(coherence)的必要条件之一。
正因为交际者不仅具有识别指称对象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解释特定指称对象的意义的能力,有解释它与其他语境及互文特征之间关系的能力,因此才能够找到和识别语篇的语义连续性(或称关联、连贯),才能推导出该指称词语的含义(Baker, 1992)。
语用翻译_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现代外语(季刊)第24卷2001年第3期(总第93期):285-293 中国・广州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张新红何自然本文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
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该交际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因此翻译的语用观实际上是个动态的三元翻译观。
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练兵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
本文还尝试着把语用学关于规约意义、含意、礼貌、指示语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信”,而达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和认识,对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关键词: 语用学关联理论翻译文化对比语用语言社交语用1. 引言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
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翻译研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所不同者,前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而后者所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事实上,许多学者认为书面语篇同口头话语一样具有交际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动态性(Hatim,1998:86)。
他们认为作者在写作时会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进去(Baker,1992:222),把自己的意图通过话语(作品)示意给读者(Sperber & Wilson,1986)。
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点 要借 助语 境来 体现 [ 2 3 。语 境 中涵 盖 了影 响语 用
原作 的用 义 ,这 样 就 可 以根 据上 下 文 的具 体语 境 来 推 断 出具 体 的语 境 意义 。这也 是 在具 体 语境 中 语 言 结 构 所 表 达 的确 切 含 义 , 或 者 是 非 规 约 意
义 ,也 就是 它 的语 用含 义 。语 用 学讨 论 了语 言在
语 境 中的理解 以及 运用 。研 究 讲 话人 所 表 达 的语
E v a n K i n g将 其译 为 Ama h Z h a n g ,J e a n J a me s 则 采 用 了 C h a n g Ma S h i X i a o q i n g运 用 了 N a n n y Z h a n g ,这些 译法 有着 不 同 的所 指 ,A ma h来 源 于 印度 英语 ,指 的是女 仆 ,特别 是保 姆 。从 这个 实 例 中可 以看 出 。要按 照 准确 的语 境 把 “ 妈 ” 处理 为准 确 的语境 搭 配 。如果 想 当然地 将 “ 妈 ” 处理 成为了 “ mo t h e r ” ,那 么将会 和原 文语境 产生 很 大 冲 突 ,也 是 非 常 不 合 适 的 。 因 此 ,在 翻译 过 程
语 言 与语 境 相互 影 响 ,从 而形 成 了一定 程 度 的语用 含 义 。除 了语 言认 知 的意 义 。语 用 意义 重
女 办 事员 非常 友 善 ,她有 着 满腹 关 于想 要 离婚 的
妇女们 的故事 。 ” 从 这 个 实 例 可 以看 出 ,i n t h a t h o t e l 被视 为是 这句话 的大语境 ,从 而 对其 他词 语
译 者在 语 用学 方 面 的不 同理 解 以及应 用 ,也可 为 翻译过 程 中利用 语用 学提 供 了较好 的例证 。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随着现代语言教学中偏重口语交际技巧和提倡更“自然”的第二语言,外语习得方法的方法和方法的发展,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翻译的方法被回避。
通过检查学生在解决问题任务中的表现,旨在证明ELT中“教学翻译”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本科阶段,它是人文学科英语阅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外的古典语言教学将翻译置于教学学习过程的中心位置。
随着欧洲及其他地区现代语言教学方法和方法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人们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技巧,并提倡更“自然”的第二语言外语学习方法,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翻译的方法论被回避。
尽管如此,翻译作为一种资源,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对比分析和对书面文本的反思来提高他或她的外语知识,这种持续的实践导致翻译逐渐在语言教学中重新站稳脚跟,其他学科的创新有助于我们理解翻译并影响我们的教学实践,行为和电生理学数据表明,母语激活是第二语言理解的无意识关联,因此,翻译是外语理解中无意识和不可避免的元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明显,翻译从来没有完全离开过语言课堂,尽管有人对在语言教学中使用翻译提出了人为的指责,但近年来有重要的呼吁是“恢复”。
此外,自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备受诟病的19世纪语法翻译方法论时代以来,翻译作为外语课堂中的一种语言学习活动就被赋予了许多名称,例如“学校翻译”、“教学翻译”和“学术翻译”到当前后交际认知范式中的较新术语,例如“翻译行为”,英语教学中的翻译(ELT)通过融入新技术不断更新,从纸质和电子手持资源和专业软件到在线平台和虚拟论坛,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来促进“翻译行为”在教学学习过程中。
随着21世纪新技术的使用,通过检查大学生在解决问题任务中的表现,使用过程研究方法并借鉴发展学习理论,本章旨在证明“教学翻译”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在ELT中,尤其是在本科阶段,它是许多人文学科学习课程中英语阅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文学和语言学系,翻译本身并没有明确地作为目的来教授,而是作为完善外语阅读技能的一种手段。
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摘要】由于日常交际中的话语意义传达是灵活多变的,因而严格的“等值翻译”是不可企及的。
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实践对象和练兵场。
反而言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也可在翻译的花园里绽放。
于是语用学介入英语翻译,为其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
置语用学的等效理论和关联理论于翻译实践中,可以译出理想的佳作,成功地完成作者与读者和译者间的交流。
【关键词】语用学;翻译;语用等效翻译理论;语用学关联理论一、语用学与翻译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新兴起的一个领域,它是研究如何使用语言的一门学科,也就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意义。
翻译是译意,而语用学正是对话语意义的研究。
把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就会给翻译带来新的活力,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的等效。
二、语用等效翻译理论翻译等效论是翻译学本体理论之一,可以追朔到公元7世纪。
伟大的中国翻译家玄奘提出翻译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19世纪末,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开拓者严复更进一步明确了这个概念:“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经过古今中外众多翻译学家长期的探索、研究,其已得到充分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交流的加深,等效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日益受到关注,因为等效论本身是翻译的一个目标和实践原则。
而语用翻译是一种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也属于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它强调语用下的翻译等效。
换言之,译者是在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运用语用学原理指导自己的翻译达到最大程度的等效,从而显示出语用学与翻译的密切关系。
语用学的翻译观主要探讨口头语言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语用学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的顺利进行。
语用翻译等效理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即通过对比两种语言来实现最大程度的等效翻译。
这种翻译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但求保存原文内容。
它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相仿,即以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译文来再现原语内容,以实现等效。
浅析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作者:曾俊洁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5期【摘要】语用学理论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翻译领域,引入语用学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从语用学和翻译的关系,介绍了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简单分析一些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用学翻译重要性应用1 语用学与翻译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翻译研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因此,在翻译中引入语用学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和其在翻译领域的广泛应用,语用学翻译成为一个广受翻译学界重视的一种翻译方式。
语用学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将语用学引入翻译学领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和层次来理解翻译。
2 语用学在翻译中的重要性翻译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其不断借鉴和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得翻译理论不断的得以充实和发展,在翻译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语用学作为一个比较崭新的学科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在语言教学、认知语言学等领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将语用学引入翻译理论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翻译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语用学理论涉及多个原则:合作原则、关联理论、会话含义理论,等等。
语用学是用来解决具体的交际问题的,倘若语言不用于实际交际,语用学则没意义。
它解决在交际过程中,即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语用学理论中的一些分析方法,比如语言环境、会话含义、行为理论等,对于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语言使用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被运用到翻译理论中去。
通过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可以使翻译更好地体现原作者的意思,使翻译能够更符合语境,更符合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精髓。
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过程( 自然 ,97 13 16 。同语义学一样 , 何 19 :2— 8 ) 语用学也研究意义 , 但 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 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 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翻译研究 ( 亦称 翻译 理论 、 翻译学 ) 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 、 在译文 中重构原文意义 的学 问。
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 同的研究对象 ,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 所不同者 , 前者更重视 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 , 而后 者所 关心的是文本 和书面语言( 自然 ,0 1 2 6 8 ) 虽有差异 , 何 2 0 :8 —29 。 但却并不妨碍译者借 鉴其来探讨和进行翻译 活动 , 并促使原文作者与读者进行成 功的交流 。 翻译也是一种使 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 ,和 日 常语 言活 动所不同的只 是它涉及 到两种语 言( 始发语 和 目的语 )是一种语际信息交 流。因此 , , 换个 角度来 看 ,语用学理论 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 以得 到充分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
二、 语用等效翻 译 语用 等效 翻译就是通 过对言语行为的各种语境 和方式 , 合作 原则 和礼貌原则 , 义前提和语 用前提 , 语 已知 信息和新信息 等因素 的考虑 , 从 而在最大 限度 上使译文 的读 者获得与原 文读 者 同等 的理解和感受 。 语用 翻译 同语义翻译相对应 , 是一种 等效 翻译观 , 也是翻译理论 的一个 新模式 。 它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 , 运用语用 学理论 去解决 翻译 所涉及的理解过程和重构过程 中语用 和文化 因素在译文 中的处理方法 以及 原作 的语用 意义及其在译 作中 的得失 等问题 ( 自然 ,9 2 1— 何 19 :9 2) 5 。四字格在汉语 里广为运用 , 这种语言形式往 往历经锤炼 , 言简 意 赅, 经常被译者和翻译研究者运用 和研究 , 具有的语用含义值得仔细 其 探讨 。下面这些例子很好地说明 了这一点 : () 1不进则退 译 文 : ew ode o avn eal bcw r. v rad o o ’ H h os t d ac l ak ad/ ef w , r u 1 n fs Mo o r y 1
语用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e e t rta r . v n b t n Fe e e h d B:No s n e n e s.
语 境 是 语 用学 中一 个 非 常重 要 的 概念 . 以 “ 用 学 通 常 所 语 被 看作 是语 境 学 ”语 境 是 交 际过 程 中 语 言 表达 式 表 达 某 种 特 。 定 意 义所 依 赖 的 各种 主 客 观 环境 因素 .可 以表 现 为 言辞 的上
te g me h a .
、
引言
1 3 年 . h r s M r s 语 用 学 作 为 符 号 学 的 一 部 分 提 9 8 C a e or 把 l i
出 以来 后 , 日渐 成 为 语 言运 用 及 其 规 律 的一 门学 科 。 其 翻译 是 运 用 一 种语 言 把 另 一种 语 言 表 达 的思 维 内容 准 确 而 完整 地 重 新 表 达 出来 的语 言 活 动 。 翻译 领 域 中 , 些 学 者 近 年来 不 断 在 一 开 拓 新 的 理论 境 界 .越来 越 注 重 研究 翻译 学 与 相 关 学科 的联 系 。 用学 理 论 就是 其 中之 一 , 语 用 学理 论 引 入 翻 译 可 以说 语 把 是 翻译 领 域 中 的一 个 飞 跃 。本 文 试 从 语 用学 研 究 的几 个 基 本 理论 和 方 法 出 发。 浅析 语 用 理 论 和原 则 在 翻译 中 的 运用 。
B :胡 说 ! 我 们 平 常 所 说 的 “osne 通 常 被 翻译 成 “ 说 ~废 话 ” nnes” 胡 等。 然而 它 在 不 同的 语 境 中有 着 不 同 的 意 义 。 句 中根 据 说 话 例 者 的 身 份 和 说 话 的 动 机 . “osn ” 可 能 只 是 B的谦 虚 之 nn s 很 e e
浅谈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 中图分类号 】 1 H35
【 btat rg ts sh uyo nu g sg n sue. r mai , hc a gtn ovdi t nlin o es ido A s c】Pamac es d fag ae aeadi l Pa t sw i h s o ivle as t , f r a n f r i it t l u tr s g c h nr ao k
一
同 的认 知语境 ,即各 自不 同的经验 、知识 、信仰 等足 以影 响交 际 的种 种情 况 。 在 言语 交际 过程 中 , ’ 语境 的概 念也 是动 态发展 的 ,
原来 不 为双方 共有 的知 识完 全 可能在 交 际过程 中变 为相 互 知识 , 成为 进一 步交 际 的基础 。 境对 交 际双方 言语 的 表达 和理解 有制 语 约功 能 和解释 功能 。例 如 :
注 的都是语 言 理解 和语 言表达 。 语用 学 中 的许多 理论 研究成 果 都 可运用 于 翻译实 践 。 他们 之间 的这种 差异 性并 不妨 碍借 鉴语 用学 理论来 探讨 翻译 活动 ,反 而能 对翻译 实践 起 到启示 作 用 。
二 、语 用学 理论 与翻 译
1 .语境 与翻 译
【 摘 要】 语用学研 究语言的运用及其规律,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将语用学理论运用于翻译 ,为翻译研究提供 了新的理 论视 角和 具有 深层 意义 的理论 依 据。本 文 阐释 了语 用学 中的语 境 、合作 原 则 、言语 行为 理论 、关联 论 在翻 译 中 的运 用 ,每个 方 面都用
本文阐释了语用学中的语境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关联论在翻译中的运用每个方面都用了相关的例子加以说明使我们看到了语用理论在准确推断话语语用意义推动翻译实践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英语教案中英互译
英语教案中英互译【篇一:英汉翻译课程教学目标】“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一直是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它以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的,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翻译。
句法、修辞、文体、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在外语方面的基本技能,是对其他外语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
其次,英汉翻译实践涉及汉语语言的运用,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显然可以弥补他们在汉语学习方面的不足。
另外,加强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对本族语语言文化的认识、了解和理解。
而且,对汉语语言文化的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潜能,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外语。
第三,翻译练习材料会涉及各种文体和学科,诸如文学、历史、社会学、自然科学,等等。
这样,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学生的知识结构会得到相当程度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培养复合性人才,实施复合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战略。
第四,通过各种文体文本的翻译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使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面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从而提高外语学科在国内的声誉,扩大影响范围,进而有助于招生工作的开展。
第五,翻译教学中也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巧的讲授,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上提高对翻译实践的认识,提高翻译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丰富知识结构,为最后的学位论文写作进行积极而充分的准备。
第六,英语专业四年级的学生面临专业八级的考试、硕研入学考试,两者均涉及分量较大的翻译实践。
为这两种考试的准备至少可以发挥两个方面作用。
其一,通过翻译的强化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其二,通过翻译强化训练,学生英语应用技能大大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考试的通过率,提高学科在国内的影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翻译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日益突显。
因此,加强英语学科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翻译教学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应成为未来学科结构优化和学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得意”与“忘形”翻译理念在教学翻译中的应用
这样 的叙述 : 得 意 , “ 理解 之 始 ; 形 , 忘 表达 之母 。 “ ” 得 意” “ 、 忘形 ” 其实是 翻译 活动 中先 后 或 同时发生 的两 个过程 。之所 以要 忘 形 , 由于东 西方 的文化差 异造 是 成 的。西方分析 型的思 维 方式 , 语言具 有 明显 的词 使
会尝试借用 翻译 活动 , 以提高 教学效 果 。但 在 教学 实 践中不难发现 , 学生往往凭 直觉操 作 , 翻译 的质量得 不
此, 叶子南在 《 汉 翻译 对话 录》 英 中指 出 , 译者 应在句
法 结构上有 十分大 的 自由, 目前 比比 皆是 的食洋不化 的译文 , 常常是 译 者 没 有摆 脱 原文 句 子结 构 的束缚 。 语言是各 民族 文化 的 主要 载体 , 当今 语言趋 同过程 在 中, 文化差异性 也 给翻译 带来 了极 大的影 响。这类影
关 键 词 : 言 形 式 ; 境 意 义 ; 译 技 巧 语 语 翻
中图分类号 : 3 5 9 H 1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 1— 8 6 2 0 )8—0 0 0 10 7 3 (0 9 0 15— 3
引言
外语教学从传统 的语法 翻译 法 , 展 到 目前 既重 发
的归宿。
et o fh 应被理解 成 中文的“ a nt s ” i 忠诚” ( ) ;5 民族心理
差异 (ie n e f a oa pyhlg) d r c t nl sco y ,即不 同民族文 f e on i o 化背景下 , 人们 的心理模 式 和心理 特征 都在漫 长的发
关于“ 忘形 ” 许 渊冲先 生在 《 笔生 花》 , 译 代序 中有
收稿 日期 :09— 5—1 20 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 言
随 着 我 国加 入 WT 和 对外 开 放 政 策 的 不 断 发 展 、 面 O 全
用 语 言 等 效 和社 交语 用 等 效 的翻 译 问题 。
语用翻译就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 即要 解 决 翻 译 操 作 中涉 及 的 理 解 问 题 、 构 问题 , 重 以及 语 用 和 文
“ 思 的 准 确 程 度 是 由意 义 来 体 现 的 。翻 译 的 目的 就 是 将 原 意
文 的 动 态 对 等 效 果 , 过 对 源 语 和 译 语 的语 言 对 比 , 究 语 通 研
1 翻 译 和 语 用 翻 译
11 翻 译 . 众所周知 , 翻译 是 将 一种 语 言 文 字 转换 成 另一 种 语 言 文 字 的过 程 和 结 果 。 正 如 美 国著 名 翻译 理 论 家 尤 金 ・ 达 所 说 : 奈
层 次 上 , 拘 泥于 原 文 的形 式 , 求 保 持 原 作 的 内容 , 最 稳 不 只 用 妥 、 切 近 、 自然 的 对 等 语 , 这 个 内 容 表 达 出来 , 求 等 最 最 将 以 效 。 者是 在有 意 识或 无 意 识 地 运 用 语用 学 原 理 指 导 自己 的 译 翻 译 , 而 显 示 出语 用学 与 翻译 的密 切 关 系 。 从
以通 过 两 种 语 言 的 对 比 , 词 汇 、 法 、 义 等 语 言 学 的 不 同 在 语 语
实 施 , 国同 世 界 各 国 的经 济 合 作 、 易往 来 和 文 化 交 流 日益 我 贸 频 繁 。 会 各 界 对 英语 翻译 人 才 的需 求 , 论 从 数 量 还 足 从 礼 不 质 量 上都 越 来 越 高 ,这 使 翻 译 工 作 面 临着 前 所 未 有 的 挑 战 。 社 会 对 英 语 教 育 寄 予 了更 大 的期 待 ,英 语 教 师 应 充 分 认 识 到 翻 译在 教 学 中 的 重要 作 用 , 注 重 听 、 、 、 能 力 培 养 在 说 读 写
教学 的教 师 只 有将 系统 化 的 翻 译 理 论 知 识 运 用 于 教 学 巾 , 才
准 确 、 体 的 翻 译是 译 界 追 求 的 目标 , 得 而语 用 翻译 是 实 现 这 一 目标 的有 效 途 径 。作 为一 种 跨 语 言 、 文 化 的语 码 转 跨 换, 翻译 理 当追 求 最 大 限 度 的 完 美效 果 。这 里所 说 的 “ 大 限 最
语 的 信 息 。 里 的 “ 切 近 ” 最 自然 ” 仅 指 语 言, 指 存 文 化 这 最 “ 不 还 上 、 维 习惯 上 行 得通 , 够 被译 语读 者所 接 受 。 思 能 12 语 用 翻译 . 语用翻译这个概念是近 1 0年来 现 的 ,它 实 质 上 是 一 种 等 效 翻译 。
文 的 意 义 (e p srcue o h suc a g a e d e t tr fte o re ln u g )用 目的 语 u
草新 表 达 出 来 , 看 不 懂 原 文 的 读 者 能 通 过 译 文 获 得 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 使
化 因 素 在 译 文 中 的 处 理 方 法 和 原 作 的 语 用 用 意 (rg ai pam t c
能 进 一 步 改 进 翻 译 教 学 。 笔 者 试 结 合 实 际 案 例 对 语 用 翻 译
在教 学 中 的应 用 进 行 探 讨 。
度的完美效果 ” 是指“ 就 等效 翻译 ” 传 统 的 等 效 翻 译 侧 重 于 。
谋 求 双语 翻 译 在 词 汇 、 法 、 态 语 义 等 语 言 形 式 上 的 效 果 语 静 对 等 , 语 用 等 效 翻 译 则 足 从 语 用 学 的 角 度 , 讨 译 文 与 原 而 探
122 .. 语 用翻 译 的 重要 性
的 时 , 真做 好 翻 译能 力 的 培 养 工 作 , 扎 实 实 地 抓 好 翻 认 扎
译 教 学, 养 出 更 多 高素 质 的 、 际化 的 、 型 的 翻译 人 才 。 培 国 新
酬 译理 论 在 翻 译 教 学 中起 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 事 翻译 从
信 息 。[ ”1因此 , 1 翻译 最 重 要 、 根 本 的 任 务 就 是 再 现 原 文 的 最
意 义 , 小 是 原 义 的 语 言符 号 , 义 是 翻 译 的 出 发 点 和 归 宿 而 意 点 , 者 要 在 译 入 语 中用 最 切 近 的 、 自然 的对 等 语 再 现 原 译 最
过 两 种语 言 的对 比,分 别 研 究语 言 等 效 和 社 交 等 效 的 问 题 ” 。 他认 为 :语 用 语 言 等 效 翻 译 近 似 N d 提 倡 的 ‘ “ ia 动态 对等 翻译 ’ ( y a c e uv ln t n l in 。 口 体 说 , 是 语 用 翻 译 可 D n mi q i e t r s t ) ” a a ao 具 就
2 0 年 1月 01
Jn 2 0 a . 01
英 语 语 用 翻 译 在 教 学 中的应 用
狄 淑 霞
( 河 水 利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南 开封 黄 河 4 50 ) 7 0 4
摘 要 : 据 翻译 与语用 翻 译 的含 义 , 述 了在 翻译 学研 究 中引入语 用 翻译 的必要 性 , 合 实 际教 根 论 结 学案例 , 论述 了语 用语 用翻 译对 专业 英语 翻译 的指 导作 用和 对翻 译教 学 的启 示。
第 2 2卷
第 1期
黄 河 水 利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l w Rie o s r a c e h i a I si t o r a l v rC n e v n y T e n e l n t u e o Ye o t
Vo.22 I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