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并发架构设计

合集下载

互联网项目的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

互联网项目的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

互联网项目的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涉足互联网项目的开发。

在进行互联网项目开发之前,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项目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技术选型技术选型是指在开发互联网项目时,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和工具。

技术选型的目的是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案,以提高开发效率和项目质量。

1.1 语言选型在互联网项目开发中,常用的编程语言有Java、Python、JavaScript等。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需要考虑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和开发人员的熟悉程度。

例如,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Java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因为它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和稳定性;对于快速迭代的小型项目,Python和JavaScript可能更适合,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开发效率。

1.2 框架选型框架是指一套已经封装好的代码库,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搭建项目的基础架构。

常用的互联网项目框架有Spring、Django、React 等。

选择合适的框架需要考虑项目的需求和开发人员的熟悉程度。

例如,对于Java开发人员,Spring框架是一个常用的选择;对于Python开发人员,Django框架是一个常用的选择;对于前端开发人员,React框架是一个常用的选择。

1.3 数据库选型数据库是互联网项目中存储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数据库有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需要考虑项目的数据结构和访问模式。

例如,对于需要进行复杂查询和事务处理的项目,关系型数据库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对于需要高并发和快速读写的项目,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二、架构设计架构设计是指在互联网项目开发中,设计项目的整体架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架构设计可以提高项目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2.1 分层架构分层架构是一种常用的架构设计模式,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的架构设计

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的架构设计

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的架构设计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任务。

为了能够高效地处理这些任务,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的架构设计展开讨论,并介绍其核心组件和工作流程。

一、架构设计概述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的架构设计旨在实现任务的快速调度和高效处理。

它通常由调度器、任务队列、执行器和监控器等核心组件构成。

1. 调度器:调度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调度策略,将任务分配给可用的执行器进行处理。

调度器需要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和动态可调度的特性,以应对不同任务场景的需求。

2. 任务队列:任务队列用于存储待执行的任务,它可以是基于内存的队列或分布式消息队列。

任务队列的设计应考虑到高并发情况下的并发读写和数据一致性等问题。

3. 执行器:执行器是任务的实际执行者,它负责从任务队列中获取任务并执行。

执行器需要具备高并发执行能力和任务执行状态的监控与管理能力,以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并保证任务执行的质量。

4. 监控器:监控器用于监控整个任务调度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它能够实时采集系统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二、任务调度流程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的核心工作流程如下:1. 任务提交:用户通过接口或其他方式将任务提交到任务调度系统。

2. 任务分配:调度器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调度策略,将任务分配给可用的执行器。

任务分配可以采用轮询、负载均衡或其他算法。

3. 任务执行:执行器从任务队列中获取任务,并根据任务的类型和要求进行具体的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器需要记录任务的执行状态和结果。

4. 任务完成:任务执行完成后,执行器将执行结果返回给调度器,并将任务标记为已完成。

5. 监控与管理:监控器实时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展示。

同时,监控器还能够对任务执行状态和系统性能进行监控和管理。

三、关键技术和挑战在设计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技术和挑战:1. 并发处理:高并发任务调度系统需要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任务请求。

高并发Web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高并发Web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高并发Web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摘要:设计了高并发web系统的软硬件框架,提出了http并发数的测量和监控方法,给出了软硬件的配置和优化方案,最后以高考网上查分系统为例进行了应用。

关键词:网上查分;并发;nginx;php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049-04通过网络对外发布信息已被政府部门普遍采用,但由于社会对一些热点信息(如高考分数)的极度关注,用户每秒数千次访问造成的高并发,会导致web系统运行缓慢。

因此需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架构设计web系统,确定软硬件的最优参数,充分发挥软硬件的计算能力,合理决定软硬件的使用数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1 高并发系统web系统的并发一般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系统与用户之间所有http 请求与响应的总和[1],随着用户每秒http请求数逐渐增多,系统运行负载逐渐加重,系统每秒可完成的http连接数逐渐减少。

1.1 软硬件架构www服务器的php系统采用fastcgi结构,nginx将php动态网页请求转发给驻留内存的php-fpm进程,php-fpm进程运行代码、连接oracle数据库、返回结果给nginx。

php对缓存、数据库采用持久化(persistent)连接提高并发性能。

cacti[3]软件每隔一分钟采集一次http并发数、cpu使用率、互联网带宽等数据并绘制图形,实现对系统负载的定时监控。

1.2 http并发数的测量和监控1.2.1 http最大并发数的测量1.2.2 http并发数的监控2 系统设置与优化2.1 系统设置linux、nginx、php等软件的具体安装步骤、配置过程可见参考文献[5-6],epoll机制[7]是nginx、php等软件实现高并发的关键技术,有关软件的参数配置范围并无现成公式可参考,数值大小跟服务器cpu的计算能力相关。

最优参数的寻找与http最大并发数的测量是个互动过程,假设服务器的http最大并发数为m,该文提出有关参数经验数值如下:1)linux中涉及高并发进程的用户对系统资源的使用上限:nproc 为m、nofile为m、stack为m×4k。

高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

高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

高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并发系统越来越普遍,而高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优化成为了很多企业所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架构设计入手,探讨高并发系统的优化方法。

一、架构设计高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一个好的架构设计可以为后续的优化工作打下基础,降低后期工作难度和成本。

1.分布式架构分布式架构是实现高并发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将系统拆分为多个模块,通过网络通信协作完成一定的任务。

这样可以将压力分散到多台服务器上,灵活地扩容和缩容。

2.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是将整个系统拆分成若干个小服务模块,每个模块有独立的代码和资源。

这样设计可以更快地开发和部署,避免整个系统因为某个模块的问题而宕机。

同时,微服务架构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栈和语言,让各个模块做到最优化,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3.缓存技术缓存技术是高并发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将常用的数据在内存中存储起来,避免每次请求都从数据库中读取,降低系统的负载。

常见的缓存技术有Redis、Memcached等。

二、优化方法在架构设计的基础上,对于高并发系统,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工作,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1.数据库优化数据库是高并发系统的瓶颈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一些优化工作,缓解对数据库的压力。

(1)使用索引使用合适的索引可以提高数据的查询速度,降低数据库的负载。

但是,索引建立得不好,反而会影响性能,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库设计和优化经验。

(2)水平切分和垂直切分当数据库的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水平切分或垂直切分,将不同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避免单一数据库过载。

2.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高并发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可以将请求平均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吞吐量。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算法、加权轮询算法、随机算法等。

3.CDN加速CDN是指内容分发网络,可以将网站的静态资源存储在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加快用户访问速度。

数据库中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读写优化方法

数据库中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读写优化方法

数据库中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读写优化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在高并发的环境下运行。

而在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的数据读写性能成为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针对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库读写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用的数据读写优化方法,帮助开发者在高并发环境下提升数据库的性能。

一、合理设计数据库架构在面对高并发的场景时,一个合理的数据库架构设计是提升性能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原则:1. 垂直拆分:将不同的业务模块或功能拆分为不同的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只负责特定的业务,避免不同业务之间的读写冲突。

2. 水平拆分:将同一个表中的数据拆分到不同的物理节点上,通过分片来提高数据库的吞吐能力。

3. 读写分离:将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开处理,读操作由备份数据库负责,写操作由主数据库负责。

这样可以有效减轻主数据库的负载,提高整体性能。

二、使用合适的索引索引在数据库中起到加速数据访问的重要作用。

在高并发场景下,正确选择和使用索引可以极大地提升数据库的读取性能。

以下是一些使用索引的实践经验:1. 选择适当的字段作为索引:通常情况下,选择具有高选择性和低重复性的字段作为索引字段。

这样可以减少需要扫描的数据量,提高查询的速度。

2. 联合索引:对于一些复杂的查询条件,使用联合索引可以提高查询的效率。

联合索引是多个字段的组合索引,可以减少数据库的扫描次数。

3. 避免过多使用索引:虽然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性能,但是过多的索引也会增加数据库的负载。

因此,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谨慎选择索引字段。

三、优化数据查询语句1. 减少查询的数据量:只选择所需字段,避免查询无关字段,减少查询的数据量。

在查询语句中使用SELECT * 应尽量避免,而是选择具体的字段进行查询。

2. 避免使用复杂的查询语句:复杂的查询语句通常需要较长的执行时间。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拆分查询语句为多个单独的查询操作。

3. 使用JOIN语句代替子查询:在某些情况下,使用JOIN 语句可以比使用子查询更高效。

互联网架构的演变过程(一)

互联网架构的演变过程(一)

互联⽹架构的演变过程(⼀)简介web1.0时代web2.0时代互联⽹时代互联⽹+ --》智慧城市。

2012年提出。

云计算+⼤数据时代背景随着互联⽹的发展,⽹站应⽤的规模不断扩⼤,常规的垂直应⽤架构已⽆法应对,分布式服务架构以及流动计算架构势在必⾏,亟需⼀个治理系统确保架构有条不紊的演进。

1、第⼀时期单⼀应⽤架构all in one(所有的模块在⼀起,技术也不分层)⽹站的初期,也认为互联⽹发展的最早时期。

会在单机部署上所有的应⽤程序和软件。

所有的代码都是写在JSP⾥⾯,所有的代码都写在⼀起。

这种⽅式称为all in one。

特点:1、不具备代码的可维护性。

2、容错性差。

因为我们所有的代码都写在JSP页⾥。

当⽤户或某些原因发⽣异常。

(1、⽤户直接看到异常错误信息。

2、这个错误会导致服务器宕机)容错性,是指软件检测应⽤程序所运⾏的软件或硬件中发⽣的错误并从错误中恢复的能⼒,通常可以从系统的可靠性、可⽤性、可测性等⼏个⽅⾯来衡量。

单体地狱。

:只需⼀个应⽤,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

2 第⼀时期后阶段解决⽅案:1、分层开发(提⾼维护性)【解决容错性】2、MVC架构(Web应⽤程序的设计模式)3、服务器的分离部署特点:1、MVC分层开发(解决容错性问题)2、数据库和项⽬部署分离问题:随着⽤户的访问量持续增加,单台应⽤服务器已经⽆法满⾜需求。

解决⽅案:集群。

3 可能会产⽣的⼏个问题:1.1. ⾼可⽤“⾼可⽤性”(High Availability)通常来描述⼀个系统经过专门的设计,从⽽减少停⼯时间,⽽保持其服务的⾼度可⽤性。

(⼀直都能⽤)1.2. ⾼并发⾼并发(High Concurrency)是互联⽹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处理很多请求。

⾼并发相关常⽤的⼀些指标有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吞吐量(Throughput),每秒查询率QPS(Query Per Second),并发⽤户数等。

高并发系统设计的架构与优化

高并发系统设计的架构与优化

高并发系统设计的架构与优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的加速,互联网应用的高并发要求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如何设计和优化高并发系统成为了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和优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系统架构设计高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是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关键。

一个好的架构设计方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数据库读写分离在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成为系统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取读写分离的策略。

即将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别由不同的数据库实例处理。

这样既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效率,又可以减轻数据库的负担,从而降低系统崩溃的风险。

2.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为了让系统能够平衡地分配压力,从而使得系统总体上的吞吐量最大化。

通常采取硬件负载均衡或软件负载均衡。

硬件负载均衡通常使用专门的负载均衡服务器,而软件负载均衡则通过程序来实现。

无论哪种负载均衡方式,都必须能够实现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

3. 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可以解决单点故障以及数据存储管理问题。

系统可以将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节点上,这些节点之间可以互相备份,如果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可以顶替其工作。

从长远来看,分布式存储也可以更好地适应系统的扩展性需求。

4. 缓存机制缓存技术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可以有效减轻数据库的压力。

常用的缓存技术有Redis、Memcached等。

这些技术可以让系统数据更快地访问,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5. 异步消息队列在高并发系统中,异步消息队列可以保证数据的异步化处理和传递。

异步方式可以移除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从而减缓系统的压力。

同时,消息队列适合处理大量的数据流,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二、系统优化除了系统架构的设计外,还需要进行系统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优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数据库优化数据库是高并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数据库,主要的优化手段包括合理使用索引、优化SQL语句、使用缓存等。

高并发架构实战: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

高并发架构实战: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

负载均衡则是保证系统在高并发下的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通过合理地分配 请求到多个服务器上,可以避免某个服务器过载,保证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而异步处理则适用于那些处理时间较长的任务。将这些任务放到后台异步处 理,可以避免对前端请求的阻塞,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这本书还强调了监控和日志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监控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时 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而详细的日志记录则为我们提供了 问题排查的依据,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和解决故障。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应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并发压力。不论 是社交应用、电商平台还是在线视频会议,都需要在数百万甚至亿级别的用户并 发访问下保持流畅的用户体验。这不仅需要强大的服务器硬件支持,更需要优秀 的系统架构设计。
这本书从需求分析开始,引导读者逐步进行系统设计。它强调了如何识别并 定义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例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然后,书中 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分布式架构、缓存机制、负载均衡和异步处理等手段来优化 系统。
作者简介
这是《高并发架构实战: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高并发架构实战: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 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高并发架构实战指南,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 技巧帮助我们快速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无论大家是技术新手还是资深工程师, 都能从这本书中受益匪浅。
阅读感受
《高并发架构实战: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读后感
《高并发架构实战: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讲解高并发 架构设计和实践的书籍。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深刻地理解了高并发系统架构 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可扩展的系统。
精彩摘录

互联网项目中的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

互联网项目中的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

互联网项目中的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在互联网项目中,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个合理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一、技术选型在进行技术选型时,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综合考虑各种技术方案的优劣,选取最适合的技术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选型方向:1. 前端技术选型在选择前端技术时,需要考虑项目的用户体验和性能要求。

常用的前端技术包括HTML5、CSS3和JavaScript。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流行的前端框架,如React、Angular和Vue.js,来提升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

2. 后端技术选型在选择后端技术时,需要考虑项目的业务需求和可扩展性。

常用的后端技术包括Java、Python和Node.js。

对于大型项目,可以考虑使用分布式架构和微服务架构,以实现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3. 数据库技术选型在选择数据库技术时,需要考虑项目的数据规模和读写需求。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适合处理结构化数据。

对于大数据量和高并发的场景,可以考虑使用NoSQL数据库,如MongoDB和Redis。

4. 云计算平台选型在选择云计算平台时,需要考虑项目的扩展性和成本效益。

常用的云计算平台包括AWS、Azure和阿里云。

通过使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快速搭建和扩展项目的基础设施,降低运维成本。

二、架构设计在进行架构设计时,需要根据技术选型的结果,设计出合适的系统架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架构设计方向:1. 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常用的分层架构有三层架构和四层架构。

三层架构包括展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四层架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应用服务层。

2. 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小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通过微服务架构,可以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微服务架构也带来了挑战,如服务间通信和数据一致性等问题。

面向高并发的Web系统架构设计

面向高并发的Web系统架构设计
i Q: !
T 技

Sc i en ce a nd Tec hn ol og y I n no va t i on He r a l d
面 向高并发的W e b 系统架构设计①
庄欠满 ( 山东省 农村信用 社联合社 山东济南 2 5 0 0 0 1 )
摘 要 : 近年来 互联 网的普及以及w e b 2 . 0 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得w e b 系 统的用户数不断增 多 ,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高并发对性能的挑战 。
大量的并发访问导致了网 络 阻塞 , 数据处理滞后、 系统性能降低 甚至运行瘫 疾。 该文分析 了 w e b 性能的影响因素, 研 究了 面南高并发的w e b 系统架
构设计, 从 数据 访问、负戴均衡 , 程序设计等方面提 出了 优化 系统架构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一
关键 词: 高并发 W e b /  ̄ . 统 负 载均衡 架构设计
特 定 的解 决方 案来 减轻 系统中服 务端 的负载 压 力。 系统框 架设计如 图1 所示 。 1 . 1高并发 对We b 系统性 能的影 响 高并 发 是 指 在 同 一 时 刻 有 大 量 用户 访 问对系统 进行 信 息服 务请 求或 者应 用功 能使 2 解决 方案 用, 高并发 对系统 的请求 响应 时间、 数 据处 理 2 . 1 缓存访 问 速度、 系统 性 能和 可靠 性都 产生了影 响 。 We b 当网站 面 临 高并发 访 问的 时 候 , 大量 的 系统的服 务资 源包括 网络 带宽 、 页面 缓存、 系 用 户向服 务 器 提 出了访 问请 求 , 这 些 请求 需
中图分类号 : T P 3 7 4 — 0 9 8 X( 2 0 1 3 ) 0 2 ( a ) 一 0 0 3 3 一 O 1

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及实现

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及实现

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及实现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它也被视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实现工业互联网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架构设计和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为实现工业互联网化而建立的一个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平台。

其包括云平台、物联网平台、数据中心等部分。

通过对设备、工厂以及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连接和整合,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产生数据、数据共享和使用等功能。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包含数据采集层、传输层、安全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1. 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的第一层,通过智能传感器从实际设备中采集数据。

这些采集的数据包括设备的状态信息、产生的数据以及设备的位置等基础信息。

2. 传输层传输层是用于连接不同设备的层次,包括LAN、WAN、VPN和云等网络通信技术。

具体实现方式有MQTT、CoAP、HTTPS等。

3. 安全层安全层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护平台和设备系统安全的层次。

包括数据的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以确保传输的数据和设备均受到严密的保护。

4. 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

该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

5. 应用层应用层是用户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交互的层次,负责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它包括基本的监控、预警、诊断以及更高级的工厂优化等功能,以便对工厂进行全面的管理。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的主要步骤包括设备接入、数据处理、平台搭建以及应用开发。

1. 设备接入通过设备接入,实现工业设备的连接,便于进行数据采集以及监控等工作。

这需要根据不同终端的特性,实现不同的通信协议,如OPC UA、Modbus等。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的核心。

数据的处理能力需要满足大量数据的存储,数据的清洗以及数据的分析等多个方面。

基于Java的高并发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高并发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高并发服务器设计与实现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高并发服务器已经成为许多互联网企业的核心需求之一。

随着用户量的不断增加,服务器需要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请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基于Java的高并发服务器设计与实现,包括服务器架构设计、并发编程模型、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服务器架构设计在设计高并发服务器时,首先需要考虑服务器的架构设计。

一个典型的高并发服务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件:网络通信模块: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将请求分发给后端处理模块。

请求处理模块: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

数据库访问模块: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读取或写入数据。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热点数据,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在Java中,可以使用NIO(New Input/Output)或者Netty等框架来实现高效的网络通信模块,提升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并发编程模型在高并发服务器中,并发编程是至关重要的。

Java提供了多种并发编程模型,如线程、线程池、锁等机制。

合理地利用这些机制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线程池:通过线程池可以有效地管理线程资源,避免频繁地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开销。

锁机制:使用锁机制可以保护共享资源,避免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导致的数据竞争问题。

并发集合:Java提供了诸如ConcurrentHashMap、ConcurrentLinkedQueue等并发集合类,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安全地操作数据。

性能优化除了良好的架构设计和并发编程模型外,性能优化也是设计高并发服务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优化策略:减少锁竞争:尽量减少锁粒度,避免长时间持有锁。

异步处理:将一些耗时操作改为异步执行,提高系统吞吐量。

内存管理:合理管理内存资源,避免内存泄漏和频繁GC (Garbage Collection)带来的性能损耗。

横向扩展:通过横向扩展增加服务器节点数量,提高系统整体处理能力。

实现示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基于Java的高并发服务器实现示例:示例代码star:编程语言:javapublic class HighConcurrency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888);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while (true)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executorService.execute(() -> {// 业务逻辑处理handleRequest(socket);});}}private static void handleRequest(Socket socket) {// 处理客户端请求}}示例代码end在上面的示例中,通过ServerSocket监听端口,并使用线程池处理客户端请求,实现了一个简单的高并发服务器。

面向高并发的Web系统架构设计

面向高并发的Web系统架构设计

面向高并发的Web系统架构设计作者:庄欠满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以及Web2.0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得Web系统的用户数不断增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高并发对性能的挑战。

大量的并发访问导致了网络阻塞、数据处理滞后、系统性能降低甚至运行瘫痪。

该文分析了Web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面向高并发的Web系统架构设计,从数据访问、负载均衡、程序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系统架构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并发 Web系统负载均衡架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033-01互联网的发展和Web编程技术相互促进,拥有数亿用户的Web系统在互联网中层出不穷,这些系统需要为海量用户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应用服务。

高并发是拥有大数量级别用户数的Web系统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高并发访问使得系统每小时承担上千万的访问次数,为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如果没有对Web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将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进而影响用户的访问体验,甚至导致Web系统服务中断。

为了应对高并发,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部门通常是采取增加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来进行系统扩充和升级的解决办法,然而硬件设备的成本预算并不能完全满足高并发对系统的性能要求,需要对Web系统进行架构设计优化来整合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高并发网络环境中提供良好的Web应用服务。

1 系统架构设计1.1 高并发对Web系统性能的影响高并发是指在同一时刻有大量用户访问对系统进行信息服务请求或者应用功能使用,高并发对系统的请求响应时间、数据处理速度、系统性能和可靠性都产生了影响。

Web系统的服务资源包括网络带宽、页面缓存、系统内存、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应用服务等,当用户在远端访问Web系统时,Web系统将响应用户的访问请求在服务端进行资源调度。

在访问用户数量较少的时候,Web系统的吞吐量还未达到饱和,可以保证为用户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的信息服务;当访问用户数量较多的时候,Web系统的吞吐量趋近饱和,此时访问用户数量如果继续增加,Web系统的吞吐量由于资源紧张和进程死锁等原因将下降甚至产生阻塞,导致用户端请求得不到响应使得用户以为服务器出现了脱机现象。

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

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

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是现代互联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网络架构设计和优化成为企业和组织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架构设计和优化的关键要点和方法。

一、网络架构设计基础网络架构设计是指建立一个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网络系统。

在进行网络架构设计之前,需要对网络的需求和目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确定。

在设计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特别考虑的。

1.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中各个设备和节点之间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在设计网络架构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比如,当需要在多个地点建立连接时,可以选择星型结构;当需要高可靠性和冗余时,可以选择环型结构。

2. 网络设备的选型和配置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在网络架构设计时,需要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网络设备,并合理配置其参数和功能。

比如,在高负载环境下,可以选择具有高性能处理能力的交换机;在需要进行安全性控制的环境下,可以选择具有防火墙功能的设备。

3. 网络协议的选择和配置网络协议是网络系统中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在网络架构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比如,在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安全的环境下,可以选择使用HTTPS 协议;在需要进行远程管理的环境下,可以选择使用SSH协议。

二、网络架构优化方法网络架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和改进网络系统的架构,以提高网络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架构优化方法。

1.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一种通过分配和调度网络请求的方法,以保证网络系统各个节点的负载均衡。

在网络架构优化时,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的方式来优化网络性能。

比如,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器将网络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减轻单台服务器的负载压力,并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

2. 缓存技术缓存技术是一种将经常访问的数据存储在高速缓存中,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的方法。

高并发解决方案

高并发解决方案

高并发解决方案高并发解决方案1. 引言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业务复杂度的提高,高并发访问成为了许多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高并发问题的处理不仅涉及到服务器的性能优化,还需要考虑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缓存策略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并发解决方案,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应对高并发场景。

2. 优化数据库设计2.1 数据库分库分表在高并发场景下,单一数据库往往难以满足用户的查询、写入需求。

通过将数据按照某种规则进行分片存储,可以将负载分散到多个数据库节点上,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2.2 数据库读写分离将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分开,读操作走读库,写操作走写库,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库负载,提高系统的读写性能。

2.3 合理设计索引通过对常用查询字段添加索引,可以大大提高查询的性能。

但是过多或不合理的索引也会导致性能下降和存储空间浪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优化。

3. 使用缓存3.1 页面缓存对于一些静态的页面或数据,可以将其缓存起来,减少数据库的查询次数和服务器的负载。

常见的页面缓存技术包括CDN、反向代理等。

3.2 数据缓存对于一些频繁查询且数据不经常变动的内容,可以将其缓存在内存中,例如使用Redis、Memcached等内存数据库。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读取性能。

3.3 对象缓存对于一些经常被查询的对象,可以将其缓存在应用服务器的内存中,以提高查询效率。

常见的对象缓存可以使用Redis、Ehcache等缓存框架实现。

4. 使用消息队列将耗时的业务操作转化为异步操作,并使用消息队列来进行任务的分发和处理,可以避免请求堆积和服务器资源的浪费。

当有大量请求到达时,系统可以通过消息队列来平滑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5. 采用分布式架构5.1 分布式集群使用分布式集群架构可以将系统的负载分散到多个机器上,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常见的分布式集群架构有主从复制、分片、分布式缓存等。

高并发解决方案

高并发解决方案

高并发解决方案高并发是指在短时间内,系统接收到大量并发请求的情况。

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普及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的现代社会,高并发成为了许多网络服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级企业和技术人员们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并发解决方案。

一、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高并发解决方案。

在负载均衡中,系统将流量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实现对并发请求的分摊。

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和负载来动态调整请求的分配。

负载均衡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还可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分布式缓存分布式缓存也是一种常见的高并发解决方案。

在分布式缓存中,系统将数据缓存在多台服务器上,以减轻数据库的负载压力。

通过将经常访问的数据缓存起来,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常用的分布式缓存系统有Redis、Memcached等。

通过合理地利用分布式缓存,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三、数据库优化数据库是许多系统中的瓶颈所在。

为了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对数据库进行优化来达到目的。

常见的数据库优化方式包括索引优化、分库分表、读写分离等。

通过合理地设计数据库结构和查询语句,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库的负载压力,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四、异步处理异步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高并发解决方案。

在系统中,有些请求可能需要进行耗时的计算或者调用外部接口,如果同步处理这些请求,会导致系统的响应速度变慢,影响系统的并发能力。

而异步处理可以将这些耗时的任务放入消息队列中,后台线程异步处理,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五、分布式架构分布式架构是一种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分布在不同服务器上的解决方案。

通过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并发请求的并行处理,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

分布式架构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和负载情况进行灵活的扩展和部署,使系统更加稳定和可靠。

高并发的解决方案

高并发的解决方案

高并发的解决方案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高并发已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高并发指的是指在短时间内,系统或者服务同时接收到大量的请求。

由于大量的请求同时到达系统,使得系统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系统运行缓慢甚至崩溃。

如何解决高并发问题成为了许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解决高并发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1. 缓存技术缓存技术是解决高并发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将数据缓存在高速缓存中,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

常用的缓存技术包括内存缓存和分布式缓存。

内存缓存是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便快速获取和处理。

通过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可以大大减轻数据库的负担,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分布式缓存则是将缓存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通过分布式方式提供更高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可用性。

2.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解决高并发问题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负载均衡可以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实现多台服务器的并行处理。

通过将请求均匀地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可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并发处理效率。

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最小连接数和哈希算法等。

轮询算法将请求顺序地分发到每台服务器上;最小连接数算法将请求发送到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上;哈希算法则根据请求的特定属性,如IP地址或用户名,将请求发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

3. 数据库优化数据库是许多应用程序的核心组件,同时也是高并发问题的瓶颈之一。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可以采取一系列数据库优化措施。

首先,合理设计数据库模型,避免冗余和多余的数据操作。

其次,针对具体需求进行索引设计,提高数据查询和更新的效率。

另外,采用分库分表等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4. 异步处理异步处理是另一种解决高并发问题的有效方式。

通过将一些不需要实时处理的任务转化为后台异步处理,可以减轻系统的负担,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

常用的异步处理技术包括消息队列和定时任务等。

高并发系统的性能优化技巧

高并发系统的性能优化技巧

高并发系统的性能优化技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并发系统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必备条件。

所谓高并发系统,指的是系统能够应对高并发时的活动量或数据交互量的能力。

在高并发场景下,服务器压力大、响应变慢,容易引起用户的不满,从而导致流失。

因此,如何优化高并发系统的性能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系统的架构设计1. 分布式系统架构: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可以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可以分摊压力。

2. 缓存技术:采用缓存技术可以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提高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缓存技术有Redis、Memcache等。

二、程序的编写和优化1. 代码的精简和优化:通过精简代码、减少循环次数、使用高效的算法等方式,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2. 多线程:通过使用多线程技术,可以将压力分摊到多个线程中,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三、数据存储方案和技术1. 数据库的优化:数据库的性能是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优化,如索引的建立、使用连接池优化连接等。

2. NoSQL数据库:对于大数据量的高并发系统,采用NoSQL数据库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四、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技术1. 负载均衡: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2. 高可用技术:使用高可用技术可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常见的高可用技术有主从复制、集群等。

五、监控和调优1. 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服务器的负载情况、数据库的性能等,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性能调优:通过对系统进行性能调优,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服务器的性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总之,对于高并发系统,优化性能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

通过良好的架构设计、优化程序、数据存储和负载均衡技术以及监控调优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可以最终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达到用户满意和企业收益的目的。

构建高性能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

构建高性能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

构建高性能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在当前数字化时代,构建高性能并发系统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无论是面向用户的互联网应用还是企业内部的核心业务系统,都需要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以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探讨构建高性能并发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法。

一、硬件层面的架构设计在构建高性能并发系统时,硬件层面的架构设计是基础。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硬件设计原则:1. 选用高性能服务器:选择具备高处理能力、大内存容量和高速磁盘存储的服务器,以确保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用户请求。

2. 使用负载均衡:通过使用负载均衡器,将用户的请求分发到多台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可靠性。

3. 数据库优化:优化数据库设计和索引,使用高性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 Cluster或Oracle RAC,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并发读写操作。

二、软件层面的架构设计在高性能并发系统的软件层面,以下架构设计原则值得注意:1. 使用分布式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或服务,并通过分布式调用和消息队列等机制实现模块之间的通信。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并发处理能力。

2. 引入缓存机制:在系统中添加缓存层,将经常被访问的数据缓存在内存中,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读取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

常用的缓存系统包括Redis和Memcached等。

3. 异步处理:将一些耗时的任务,如文件上传、邮件发送等,异步化处理,以减少用户请求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

三、算法优化除了硬件和软件层面的设计之外,算法优化也是构建高性能并发系统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算法优化技巧:1. 并发控制:采用合适的并发控制算法,如乐观锁和悲观锁,来避免并发访问导致的数据冲突和一致性问题。

2. 数据分片: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场景,可以采用数据分片的方式将数据分散存储,从而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3. 高效搜索算法:对于需要大规模数据搜索的场景,采用高效的搜索算法,如二分查找和哈希查找,可以显著提高搜索性能。

大数据量高并发解决方案

大数据量高并发解决方案

大数据量高并发解决方案1. 引言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随着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和数据规模的迅猛增长,高并发和大数据量成为了许多应用面临的挑战。

为了保证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解决方案来处理大数据量和高并发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大数据量高并发解决方案,同时提供相关的技术和工具的选择。

2. 数据库方面的解决方案针对大数据量的情况,数据库的性能往往成为瓶颈。

以下是一些数据库方面的解决方案:2.1 数据库分库分表当数据量巨大时,可以采取数据库分库分表的方式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扩展性。

通过将数据划分到多个数据库或数据表中,可以实现并行处理和负载均衡。

常见的数据库分库分表的方法有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其中垂直切分是按照数据的功能和业务关系进行切分,而水平切分是按照数据的行或列进行切分。

2.2 数据库缓存为了减轻数据库的压力,可以引入数据库缓存。

通过将常用的数据或查询结果缓存到内存中,可以大幅提升读取性能。

常用的数据库缓存技术包括Redis、Memcached等,它们具有快速读取和高并发访问的特性。

2.3 读写分离在高并发情况下,读写操作的争用也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通过引入读写分离的机制,可以将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别分配到不同的数据库节点上,从而提升并发能力。

读写分离的原理是主节点负责写操作,同时将数据同步到从节点,读操作则可以到主节点和从节点中进行。

3. 分布式计算方面的解决方案当面临大数据量的情况时,传统的单机计算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以下是一些分布式计算方面的解决方案:3.1 分布式存储系统为了处理大数据量,我们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分布式存储系统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负载均衡。

常见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Hadoop HDFS、GlusterFS等,它们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

3.2 分布式计算框架分布式计算框架可以将计算任务分发到多个节点上并行执行,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高并发经常会发生在有大活跃用户量,用户高聚集的业务场景中,如:秒杀活动,定时领取红包等。

为了让业务可以流畅的运行并且给用户一个好的交互体验,我们需要根据业务场景预估达到的并发量等因素,来设计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高并发处理方案。

在电商相关产品开发的这些年,我有幸的遇到了并发下的各种坑,这一路摸爬滚打过来有着不少的血泪史,这里进行的总结,作为自己的归档记录,同时分享给大家。

服务器架构
业务从发展的初期到逐渐成熟,服务器架构也是从相对单一到集群,再到分布式服务。

一个可以支持高并发的服务少不了好的服务器架构,需要有均衡负载,数据库需要主从集群,nosql缓存需要主从集群,静态文件需要上传cdn,这些都是能让业务程序流畅运行的强大后盾。

服务器这块多是需要运维人员来配合搭建,具体我就不多说了,点到为止。

大致需要用到的服务器架构如下:
•服务器
o均衡负载(如:nginx,阿里云SLB)
o资源监控
o分布式
•数据库
o主从分离,集群
o DBA 表优化,索引优化,等
o分布式
•nosql
o redis
▪主从分离,集群
o mongodb
▪主从分离,集群
o memcache
▪主从分离,集群
•cdn
o html
o css
o js
o image
高并发相关的业务,需要进行并发的测试,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评估出整个架构可以支撑的并发量。

测试高并发可以使用第三方服务器或者自己测试服务器,利用测试工具进行并发请求测试,分析测试数据得到可以支撑并发数量的评估,这个可以作为一个预警参考,俗话说知己自彼百战不殆。

第三方服务:
•阿里云性能测试
并发测试工具:
•Apache JMeter
•Visual Studio性能负载测试
•Microsoft 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
实战方案
通用方案
日用户流量大,但是比较分散,偶尔会有用户高聚的情况;
场景:用户签到,用户中心,用户订单,等
服务器架构图:
说明:
场景中的这些业务基本是用户进入APP后会操作到的,除了活动日(618,双11,等),这些业务的用户量都不会高聚集,同时这些业务相关的表都是大数据表,业务多是查询操作,所以我们需要减少用户直接命中DB的查询;优先查询缓存,如果缓存不存在,再进行DB查询,将查询结果缓存起来。

更新用户相关缓存需要分布式存储,比如使用用户ID进行hash分组,把用户分布到不同的缓存中,这样一个缓存集合的总量不会很大,不会影响查询效率。

•用户签到获取积分
o计算出用户分布的key,redis hash中查找用户今日签到信息
o如果查询到签到信息,返回签到信息
o如果没有查询到,DB查询今日是否签到过,如果有签到过,就把签到信息同步redis缓存。

o如果DB中也没有查询到今日的签到记录,就进行签到逻辑,操作DB添加今日签到记录,添加签到积分(这整个DB操作是一个事务)
o缓存签到信息到redis,返回签到信息
o注意这里会有并发情况下的逻辑问题,如:一天签到多次,发放多次积分给用户。

o我的博文[大话程序猿眼里的高并发]有相关的处理方案。

•用户订单
o这里我们只缓存用户第一页的订单信息,一页40条数据,用户一般也只会看第一页的订单数据
o用户访问订单列表,如果是第一页读缓存,如果不是读DB
o计算出用户分布的key,redis hash中查找用户订单信息
o如果查询到用户订单信息,返回订单信息
o如果不存在就进行DB查询第一页的订单数据,然后缓存redis,返回订单信息
•用户中心
o计算出用户分布的key,redis hash中查找用户订单信息
o如果查询到用户信息,返回用户信息
o如果不存在进行用户DB查询,然后缓存redis,返回用户信息
•其他业务
o上面例子多是针对用户存储缓存,如果是公用的缓存数据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下
o注意公用的缓存数据需要考虑并发下的可能会导致大量命中DB查询,可以使用管理后台更新缓存,或者DB查询的锁住操作。

o我的博文[大话Redis进阶]对更新缓存问题和推荐方案的分享。

以上例子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高并发架构,并发量不是很高的情况可以很好的支撑,但是随着业务的壮大,用户并发量增加,我们的架构也会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演变,比如对业务进行服务化,每个服务有自己的并发架构,自己的均衡服务器,分布式数据库,nosql主从集群,如:用户服务、订单服务;
消息队列
秒杀、秒抢等活动业务,用户在瞬间涌入产生高并发请求
场景:定时领取红包,等
服务器架构图:
说明:
场景中的定时领取是一个高并发的业务,像秒杀活动用户会在到点的时间涌入,DB瞬间就接受到一记暴击,hold不住就会宕机,然后影响整个业务;
像这种不是只有查询的操作并且会有高并发的插入或者更新数据的业务,前面提到的通用方案就无法支撑,并发的时候都是直接命中DB;
设计这块业务的时候就会使用消息队列的,可以将参与用户的信息添加到消息队列中,然后再写个多线程程序去消耗队列,给队列中的用户发放红包;
方案如:
•定时领取红包
o一般习惯使用 redis的 list
o当用户参与活动,将用户参与信息push到队列中
o然后写个多线程程序去pop数据,进行发放红包的业务
o这样可以支持高并发下的用户可以正常的参与活动,并且避免数据库服务器宕机的危险
附加:
通过消息队列可以做很多的服务。

如:定时短信发送服务,使用sset(sorted set),发送时间戳作为排序依据,短信数据队列根据时间升序,然后写个程序定时循环去读取sset队列中的第一条,当前时间是否超过发送时间,如果超过就进行短信发送。

一级缓存
高并发请求连接缓存服务器超出服务器能够接收的请求连接量,部分用户出现建立连接超时无法读取到数据的问题;
因此需要有个方案当高并发时候时候可以减少命中缓存服务器;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级缓存的方案,一级缓存就是使用站点服务器缓存去存储数据,注意只存储部分请求量大的数据,并且缓存的数据量要控制,不能过分的使用站点服务器的内存而影响了站点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一级缓存需要设置秒单位的过期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业务场景设定,目的是当有高并发请求的时候可以让数据的获取命中到一级缓存,而不用连接缓存nosql数据服务器,减少nosql数据服务器的压力
比如APP首屏商品数据接口,这些数据是公共的不会针对用户自定义,而且这些数据不会频繁的更新,像这种接口的请求量比较大就可以加入一级缓存;
服务器架构图:
合理的规范和使用nosql缓存数据库,根据业务拆分缓存数据库的集群,这样基本可以很好支持业务,一级缓存毕竟是使用站点服务器缓存所以还是要善用。

静态化数据
高并发请求数据不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可以不请求自己的服务器获取数据那就可以减少服务器的资源压力。

对于更新频繁度不高,并且数据允许短时间内的延迟,可以通过数据静态化成JSON,XML,HTML等数据文件上传CDN,在拉取数据的时候优先到CDN拉取,如果没有获取到数据再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当管理人员操作后台编辑数据再重新生成静态文件上传同步到CDN,这样在高并发的时候可以使数据的获取命中在CDN服务器上。

CDN节点同步有一定的延迟性,所以找一个靠谱的CDN服务器商也很重要
其他方案
•对于更新频繁度不高的数据,APP,PC浏览器,可以缓存数据到本地,然后每次请求接口的时候上传当前缓存数据的版本号,服务端接收到版本号判断版本号与最新数据版本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样就进行最新数据的查询并返回最新数据和最新版本号,如果一样就返回状态码告知数据已经是最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