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古代园林知识--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1]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1]

社会背景
宋代开始出现的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市民文化, 宋代开始出现的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市民文化,到 明初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明初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而大为兴盛起来。 的发展而大为兴盛起来。 文人士大夫由于苦闷感、 文人士大夫由于苦闷感、压抑感而祈求摆脱礼教束 追求个性解放的意愿比宋代更为强烈, 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意愿比宋代更为强烈,这也必 然会反映在园林艺术上面并且通过园林的游赏而得 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此, 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此,文人造园的意境就更披 上一层追求个性自由的色彩。这种情况促成了私家 上一层追求个性自由的色彩。 园林的文人风格的深化, 园林的文人风格的深化,把园林的发展推向了更高 的艺术境界。 的艺术境界。
文人园林的发展及特征
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的发展, 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的发展,它侧重于以赏心悦 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情趣, 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情趣,泛指那 些受到文人趣味的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 些受到文人趣味的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不仅 仅是文人经营和建造的园林。 仅是文人经营和建造的园林。文人园林是一种园林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文人园林在造园思想上融入了中国古代 文人士大夫的独立的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 文人士大夫的独立的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 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御花园
清华园
勺园修楔图
香山红叶
香山寺
大承天护圣寺
造园家和理论著作
张涟:明末清初杰出造园叠山艺术家。主张堆筑“ 张涟:明末清初杰出造园叠山艺术家。主张堆筑“ 曲岸回沙” 平岗小坂” 陵阜陂迤” 曲岸回沙” “平岗小坂” “陵阜陂迤”。 计成: 园冶》 计成:《园冶》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 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 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的综 合性著作。 合性著作。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推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0.5分,共25分)1、欧洲、西亚、中国被推崇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欧洲体系园林以“规整和有序”为园林的艺术特色。

()3、园林中的厅堂普通坐南朝北。

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

()4、皇家园林规模伟大,假山假水较多,圆中建造颜色富丽堂皇,建造体形巍峨。

()5、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把水当做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6、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7、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入转折期,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加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8、、汉时期浮现了以官室建造为主的宫苑,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9、北方园林是以为代表。

()10、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几何美。

()11、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刻石容多引用前人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具有点景的作用。

()12、北方类型的园林也称黄河类型,按气候带划分也可称温带园林。

()13、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14、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浮现了以宫室建造为主的宫苑。

()15、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蜿蜒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16、岭南类型的园林也称“类型”,按气候带划分可归类于“亚热带园林”。

()17、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18、巡游古典园林考究“游”与“停”的结合。

()19、园林中楼阁类建造,可以说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合点,堪称情景交融的抱负境界,是大可驻足的重点巡游点。

()20、寄畅园是取东坡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 . .21、园林中的假山普通有石山和土山两种。

()22、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的根本目的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

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武康的花岗岩,质地坚硬,用于假山的基础部分,称叠脚。

中国古典园林史习题整理

中国古典园林史习题整理
1.园林的物质功能下降,游赏功能上升.
2苑园已不再有秦汉那种雄伟豪壮之气,而范围缩小.
3.园林从粗放转向精约化.
4.当时的园林还可分为南北两种风格,北方恢宏壮丽,南方巧致.自然.朴野真切.
5.当时的园林大量地吸收了山水画的特色.
6.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并驾齐驱,皇家园林受私家园林自然淡泊的风格影响.
7.士族大地主的自然经济庄园兴盛发展.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一巻。宋•李格非撰。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元佑末,为国子博士。绍圣初,进“礼部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是书,记洛中园圃,自富弼以下,凡十九所。格非自跋云“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兴废。”葢追思当时贤佐名卿“勲业隆盛,能享其乐,”非徒夸台榭池馆之美也。
10.清代北京城内外的主要帝王园苑有哪些?
(4)畅春园
畅春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圆明园南,北京大学西。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园内有前湖、后湖、挹海堂、清雅亭、听水音、花聚亭等山水建筑。根据明朝笔记史料推测,该园占地1200亩左右,被称为“京师第一名园”。明朝灭亡后,园址荒废。
(5)圆明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被誉为“万园之园”。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建章宫
长乐宫
未央宫
3.中国的私家园林形成于何时?当时著名的私家园囿有哪些?
汉代
兔园
袁广汉园
4.魏晋南北朝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一:综观此时的园林,有若自然成为园林创作的原则,园林的主体经常是山水,所以将此时的园林称为自然山水园.此时期的园林在园林史上的地位是:是我国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转变的时期,变汉启唐,承上启下.当时的园林还有另外一些趋向和特点:

最新园林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园林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最新园林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史一、单项选择题1.秦代皇家园林的( C )基本脱离了先秦在园林初创期的那种“蓄草木、养禽兽”的单一模式。

A未央宫 B大明宫 C上林苑 D西苑2.以下那个是汉代的皇家宫苑?( A )A未央宫 B大明宫 C上林苑 D西苑3. 以下那个是隋代的皇家宫苑?( D )A未央宫 B大明宫 C上林苑 D西苑4.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宫苑分置,兼作政治活动的行宫御苑是唐代的( B )。

A未央宫 B华清宫 C上林苑 D西苑5.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私家园林?( B )A秦代 B西汉 C唐代 D明清6.唐代李格非的著作是( B )。

A《洛阳伽蓝记》 B《洛阳名园记》 C《园冶》 D《营造法式》7.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共同遵行的基本原则是(B)。

A富丽华彩 B浑然天然 C讲究规则 D规模宏大二、多项选择题1.世界园林的3大流派是( ABC )。

A东方 B西亚 C欧洲 D中国 E美国2.以下属于唐代皇家园林代表的是( ABC )。

A大明宫 B华清宫 C兴庆宫 D圆明园 E寄畅园3.下列哪些属于清代皇家园林“三山”?( ABC )A万寿山 B香山 C玉泉山 D五台山 E峨眉山4.下列哪些属于清代皇家园林“五园”?( ABCDE )A静宜园 B静明园 C清漪园(颐和园) D畅春园 E圆明园5.下列哪些属于江南私家园林?( ABCD )A个园 B片石山房 C拙政园 D网师园 E恭王府三、判断题1.未央宫是我国秦代著名宫殿。

(错,汉)2.先秦园林初创期的模式为“蓄草木、养禽兽”。

(对)3.北宋由国家颁布的工程做法专著是《营造法式》。

(对)4.秦代园林中最知名的上林苑。

(对)5.圆明园建立于我国明朝。

(错,清)四、简答题1.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 1.规模都很大,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损低益高,十分注意与原有地形地貌的密切配合,更加注重选址,造园手法近于写实;2.皇家园林几乎都有宫殿,集中的宫殿区常在园林入口处,用于听政,供居住用的殿堂则散布在园内; 3.艺术风格富丽华采,具皇家气象。

《《园林史》》习题

《《园林史》》习题
园林史习题集
性质: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 功能:古今中外的园林,其功能主要有狩猎(游猎),游玩(游戏), 观赏,休憩,文娱,饮食,祭祀,集合,演说,主题性公园,纪念地, 广场,城市绿地,环境及生态恢复等。
园林史习题集
3).园林发展有哪四个历史阶段?四大园林体系在 哪一阶段产生的?
答: 历史阶段:世界园林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 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个发展阶段。 产生时间:四大园林体系在“农业文明”时期产生。
园林史习题集
古巴比伦:古巴比伦园林类型:猎苑,圣苑,宫苑 。特征:受 自然条件及宗教思想影响,分别出现了圣苑,树木呈对称行列种植。 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以及工程技术的保证,拱券结构正是当时两河流 域地区流行的建筑样式,出现了以空中花园为代表的宫苑,其特点 最主要即是采取屋顶花园的形式。猎苑以森林为主题,以自然风格 取胜造园。
园林史习题集
园林史:园林史是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 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 、体系,蕴涵着人类对于生存环境、 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 通过和运用历史的社会结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积淀的造 园实践方法与经验表现;论述人类生存有形环境、无形环境活动的现象 分析的园林理论与实践。
园林史习题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何谓“囿”?何谓“苑”?
答: “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 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 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
园林史习题集
“苑”:到了秦汉时代,囿的生产功能逐步消退,观赏游乐功能成为 主要目的。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园林,称宫 苑,汉起称苑。“古谓之囿汉谓之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 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园景供皇帝游憩,朝贺,处 理朝政。我国古典园林汉代的皇家禁苑上林苑,一方面苑中养百兽供帝 王狩猎,这完全继承了古代囿的传统,苑中又有宫与观(供登高远望的建 筑)等园林建筑,为苑的主题,自然条件的人工内容成了很重要的组成部 分。

中国古典园林史习题

中国古典园林史习题

1.中国园林的三个源头是什么其中的一个源头囿产生于何时 (1)2. 秦汉时期注明的建筑宫苑实例有哪些 (1)3. 中国的私家园林形成于何时当时着名的私家园囿有哪些 (1)4. 魏晋南北朝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5. 中国的寺庙园林形成于何时 (2)6. 唐朝的着名帝王宫苑和郊野别墅有哪些 (3)7. 唐朝着名的自然风景区有哪些 (3)8. 北宋时期最着名的人工山水宫苑是哪一个它的大体布局是怎么样的 (4)9. 洛阳名园记是一本怎样的书他的作者是谁 (4)10. 清代北京城内外的主要帝王园苑有哪些 (5)11. 颐和园的大体布局是怎样的是讨论其造园艺术手法; (5)12. 避暑山庄的大体布局是怎样的 (8)13. 试论圆明园的造园艺术手法 (10)14. 拙政园的大体布局是怎样的 (11)15. 园冶是一本怎样的书 (11)1.中国园林的三个源头是什么其中的一个源头囿产生于何时早建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的概念:奴隶主爱狩猎,殷代以后帝王为了避免破坏农田而把狩猎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四周围墙,养禽兽专人管理,空地上种植果蔬树木开凿水池灌溉,也有一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这时的囿已经初步具备了园林的功能与格局;台的概念:台即用土堆筑的高台,用以登高观天象通神明;台是山的象征,历代帝王均筑高台以祭天,也可登高远眺,观赏风景,成为园林最早的构筑物;囿为狩猎之用,台为通神之用,所以,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囿产生于商殷时期;2.秦汉时期注明的建筑宫苑实例有哪些秦代咸阳宫阿房宫兰池宫汉代上林苑建章宫长乐宫未央宫3.中国的私家园林形成于何时当时着名的私家园囿有哪些汉代兔园袁广汉园4.魏晋南北朝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一:综观此时的园林,有若自然成为园林创作的原则,园林的主体经常是山水,所以将此时的园林称为自然山水园.此时期的园林在园林史上的地位是:是我国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转变的时期,变汉启唐,承上启下.当时的园林还有另外一些趋向和特点:1.园林的物质功能下降,游赏功能上升.2苑园已不再有秦汉那种雄伟豪壮之气,而范围缩小.3.园林从粗放转向精约化.4.当时的园林还可分为南北两种风格,北方恢宏壮丽,南方巧致.自然.朴野真切.5.当时的园林大量地吸收了山水画的特色.6.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并驾齐驱,皇家园林受私家园林自然淡泊的风格影响.7.士族大地主的自然经济庄园兴盛发展.8佛教发展促进了寺庙园林的形成.9.出现了不少富有书卷名士气的园林,开中国晚期文人园的先河.10园林的名称更多地使用园这个字.答案二: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也未见有生产、经济运作方面的记载,但其规划设计则更趋于精密细致;个别规模较大的,如邺城北齐高纬的仙都苑,由暴君驱使大量军民劳动力在很短时间内建成,估计施工十分粗糙,总体质量是不会高;由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已从摹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的创作,更多地以人间的现实取代仙界的虚幻;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的私家园林的影响,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着名文人参与经营;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已经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着重写实的创作转化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之外,称之为“园”的也比较多了;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它的两个类别——宫、苑——前者已具备“大内御苑”的格局;答案三:规模比较小,但其规划设计更趋于精密细致景观的重点已从模拟神仙境界转为世俗题材的创作皇家园林开始受私家园林的影响人工园林已经较多地运用了写意的手法类别:1宫2苑大自然;宫大内御苑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成为中轴线的空间序列的结束;5.中国的寺庙园林形成于何时魏晋南北朝拓展:随着寺、观的大量兴建,相应地出现这个新的园林类型;(1)毗邻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犹如宅园之于邸宅;(2)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在荒无人烟的山野地带营建寺观又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近水源以便获得生活用水;二是靠近树林以便采薪;三是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气候良好;寺观的选址与风景的建设相结合,意味着宗教的出世感情与世俗的审美要求相结合;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寺观园林包括三中情况:1、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犹如宅园之于邸宅;2、寺观内部各种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绿化环境;城市的寺观园林多属于第一二种;城市的寺观不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居民公共活动的中心,各种宗教节日、法会、斋会等都会有大量群众参加;郊野地带的事关,形成了自然风景的点缀,其本身也无异于园林,形成原始型的旅游风景区;隋唐兴盛的局面;寺、观的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大的寺观往往是连成一片的庞大建筑群,它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四部分的功能分区;不仅在城市兴建,而且遍及于郊野;寺观往往于进行宗教活动的同时也开展社交和公共活动,成为城市公共交往的中心,也兼具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宋元明清初宋代山野风景地带建设寺观的高潮期;寺观作为风景点和原始型旅游接待场所的作用;到了北宋,城市寺观园林盛行,具有点类似现代城市公园的职能;明代寺观园林繁盛,十元尤其注重园林绿化,寺观之单独建置附园亦不少,有得甚至为京师名园;寺观园林成为文人雅士聚会之地,因此也留下了许多描绘风景的文题咏散;许多成为风景区内的景点;清代;;;老师为讲过,好像,谁能补充就发给我吧6.唐朝的着名帝王宫苑和郊野别墅有哪些帝王宫苑:大内御苑:长安的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禁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翠微宫.华清宫.太极宫:西内苑,位于太极宫北部.内有建筑:景福台.望云亭.紫云阁.凝阳殿.凌烟阁.球场亭子.还有山.有池:池为北海池.南海池.东海池.西海池.大明宫:中轴线上: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玄武门.重玄门.兴庆宫:禁苑:鱼藻宫.蚕坛亭.临渭亭.梨园.葡萄园.芳林园.咸宜宫.未央宫.骥德殿.虎圈.马球场占地广,树木密茂,建筑疏朗,十分空旷.游憩.娱乐.生产基地.猎场.郊野别墅:李德裕的平泉庄.杜甫的浣花溪草堂.卢鸿一的嵩山别业.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拓展:浣花溪草堂杜甫简介:建筑布置随地势之高下,充分利用天然的水景,园内的主体建筑为茅草茸顶的草堂,建在临浣花溪的一株古楠树旁边,园内大量栽植花木,花繁叶茂,荫浓蔽日,再加上浣花溪的绿水碧波,以及翔泳其上的群殴,构成一幅极富有田园野趣而又寄托着诗人情思的天然图画;庐山草堂白居易简介:建园基址选择在香炉峰之北,遗爱寺之南的一块“面峰腋寺”的地段上,建筑和陈设极为简陋朴素;为文人墨客精神寄托所用;辋川创业王维简介:在陕西蓝田县,山岭环抱,结合天然山水地貌,地形和植被加以整治重建,做了一定的园林处理,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庄园别墅;园内有20景;总体上是以天然风景取胜,局部的园林化则偏重各种树木花卉的大片成林或丛植成景;建筑不多,形象朴素,布局疏朗;园林造景注重诗情画意;7.唐朝着名的自然风景区有哪些乐游园:利用城南一些坊里内的岗阜——“原”,呈现东西走向的狭长形土原,地势高爽,景界开阔,园内有规模很大的青龙寺;长江曲江池:为大型的公共园林兼有御苑功能位于唐时长安城东南隅,是唐朝长安最着名的风景区;该景区以曲江池为中心,其中包括芙蓉园、杏园、昆明池等景点;曲江池以水景为主体,岸线曲折,可以荡舟,池中满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杏园在曲江池的西边,与大恩寺南北相望,周边种植了很多杏树,春天杏花开放时为曲江风景的胜境之一;昆明池是西汉时期上林苑的大型水池,保留了水面及池中的孤岛;8.北宋时期最着名的人工山水宫苑是哪一个它的大体布局是怎么样的艮岳兴筑于北宋晚期政和七年,宣和四年建成;京城的东北部;先经过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1、园林性质:人工山水园;2、造园艺术成就①筑山园林掇山构思奇特,精心经营;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西边的万松岭为侧岭,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水体与万岁山呼应;筑山特点:主宾分明、远近呼应,体现了山水画论的“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②置石经过优选的石料千姿百态,因此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③理水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等;④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植物品种丰富,包括乔、灌、藤本、水生、草本、药用、果树等等;⑤建筑园林建筑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布局大部分从造景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点景”、“引景”和“观景”的作用;⑥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3、根据各种文献记载:①艮岳是以山、池作为园林的骨干,但欣赏景点的位置设在建筑物内,因此这些建筑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风景的观赏点,具有了使用与观赏双重作用;②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使艮岳构园得体,精而合宜;如依山势建楼,有依翠楼,降雪楼等;沼池有洲,洲中植梅或植芦,亭、榭隐于花树之间,形成隐露的庭园景色;③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有艮岳这座全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园林假山之最,更有众多反映我国山水特色的景点;它既有山水之妙,又有众多的亭、台、楼、阁的园林建筑,它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宫苑,成为宋以后元、明、清官苑的重要借鉴,而元、明、清的宫苑也是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山水宫苑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9.洛阳名园记是一本怎样的书他的作者是谁在唐代洛阳是陪都,因此贵族官僚在洛阳兴建了许多园林;在北宋初年,李格非所作洛阳名园记中,介绍了洛阳名园十九个,多数是在唐朝庄园别墅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但在布局上已有了变化;它与以前园林的不同特点是:园景与住宅分开,园林单独存在,专供官僚富豪休息、游赏或宴会娱乐之用;这种小康式的私家园林,只是私家游尝;在十九个名园中,既有花园也有游憩和宅园,每个园都各具特色;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一巻;宋李格非撰;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元佑末,为国子博士;绍圣初,进“礼部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是书,记洛中园圃,自富弼以下,凡十九所;格非自跋云“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兴废;”葢追思当时贤佐名卿“勲业隆盛,能享其乐,”非徒夸台榭池馆之美也;10.清代北京城内外的主要帝王园苑有哪些北京城皇城:西苑三海和景山;宫城:午门、外朝太和、中和、保和殿、内庭;西郊:三山五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圆明园补充:圆明三园: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着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三山五园: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始建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乾隆时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毁;“三山五园”中的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再加上东边的畅春园和圆明园,就是所谓的五园;1 香山静宜园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是清代的一座以山地为基址而建成的行宫御苑;香山丘壑起伏,林木繁茂,为北京西山山系的一部分;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2 玉泉山静明园静明园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颐和园昆明湖西;3 万寿山清漪园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4 畅春园畅春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圆明园南,北京大学西;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园内有前湖、后湖、挹海堂、清雅亭、听水音、花聚亭等山水建筑;根据明朝笔记史料推测,该园占地1200亩左右,被称为“京师第一名园”;明朝灭亡后,园址荒废;5 圆明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被誉为“万园之园”;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11.颐和园的大体布局是怎样的是讨论其造园艺术手法;布局特色:1.建置在前山中央部位的“大报恩延寿寺”,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多宝殿,石砌高台上的佛香阁,琉璃牌楼众香界,无梁殿智慧海,连同般配,爬山游廊,蹬道等密密层层地将山坡覆盖住,构成纵观前山南北的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完整而富于变化的空间序列,使得中轴线的地位更明确,形象更突出;这个序列上的建筑有前奏,有承接,有高潮,有尾声,结合地形地貌因势利导地一气呵成,仿佛一个起伏跌宕而有节奏强烈的乐章;它的东侧是转轮藏和慈福楼,西侧是宝云阁和罗汉堂,又分别构成了这两条次轴线;这三条相邻轴线上的全部佛寺殿宇组成前山中部的一组庞大的中央建筑群,主要殿宇都是大式做法,形象华丽,色彩浓艳;2.中央建筑群的中轴线如前所述乃是十分突出而又明确的;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分别由五方阁与清华轩,转轮藏与介寿堂的对位而构成两条次要轴线;它们的位置完全对称,建筑形象却略有不同;在次要轴线的外侧,又分别由寄澜亭与云松巢,秋水亭与写秋轩的对位而构成两条辅助轴线;它们虽然对称于中轴线但建筑形象则完全不一样,而且还出现云松巢与写秋轩的位置虚实相错的情况;3.水榭鱼藻轩和对鸥舫分别通过宝云阁,湖山碑而绾结于“智慧海”,大体上构成了等腰三角形的对位关系,以此作为建筑群平面布局的外圈控制网络;中轴线与次要轴线之间的距离正好是次要轴线与陪衬点之间距离的一半;4.建筑群的立面也有几何关系的经营;造园艺术手法:清漪园颐和园艺术特点:1、依山开湖,模仿西湖2、借景西山,建筑呼应3、东面宫殿,东北居住4、长廊接连,丰富景观5、园中有园,仿园寄畅6、石舫西洋,对立统一清涟园的总体规划是杭州是以杭州的西湖作为蓝本,昆明湖的水域划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堤在湖中的走向以及周围的环境都很想杭州西湖;清漪园是事先就有通盘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着;1、性质: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清代唯一一座整体规划并一次性连续施工建成的大型皇家园林;在修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以前,山南地势低洼,附近的玉泉和龙泉泉水汇集,形成瓮山泊,乾隆十五年1750兴修清漪园时,结合兴修水利进行了地形改造工程,加以浚深,并向东、西拓宽;挖出的湖土除留筑湖上三岛和东、西堤外,部分增筑于瓮山东麓;又在瓮山北麓挖出一条河原称后溪河,即今后湖,所出土方沿北园墙堆筑了一列土丘;原来单调的地形经过这些改造,顿然改观,形成山环水抱之势;2、乾隆修建清漪园的原因:①基址离乾隆居住的圆明园很近,又介于圆明园和静明园之间;三者形成平地园、山地园、山水园的多种形式的庞大园林集群;②西湖从元、明以来已是京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③园明、畅春、静宜诸园大抵都是因就于上代的基础而扩建,园林规划难免或多或少的受到以往既定格局的限制;而翁山西湖的原始地貌几乎是一片空白,可以完全按照乾隆的意图加以规划建设;3、清漪园历史概况位于北京西北郊;1860年鸦片战争中遭破坏,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加以重修,改名为颐和园;4、清漪园的景观布局:⑴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昆明湖的水域划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堤在湖中的走向及周围的环境都很像杭州西湖⑵园林布局特点: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以水取胜,宽广的昆明湖是布置景物的最好基础;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其中陆地面积仅有四分之一,水面积之大在北京诸园中是仅有的;颐和园的面积约为28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五分之四;它的总体布局是根据所处自然地势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划分成四个景区: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庭;万寿山的前山部分;后湖及万寿山的后山部分;昆明湖的南湖及西湖部分;总体分: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3景点分布:以万寿山脊为界分南北两个景区:前山前湖景区、后山后湖景区;前山前湖景区:前山即万寿山南坡,前湖即昆明湖,占全园面积的88%;①前山前湖景区景观轴线突出;除中央建筑群构成的主轴线以外还在两侧设置了4条辅助的轴线;五条轴线的安排控制住了整个前山建筑布局从严整到自由、从浓密到疏朗的过渡、衔接和展开,把散布在前山的所有建筑物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该区域主要建筑,佛香阁,全园的中心,平面八角形,通高米,是园内体量最大的建筑物;②昆明湖,水面广阔,由西堤及其支堤划分为三个水域;其中东水域最大,中心岛屿南湖岛以十七孔石拱桥连接东岸;后山后湖景区,即万寿山北坡,山势起伏较大,后湖即界于山北麓与北宫墙之间的一条河道,称后溪河,占全园面积的12%;后山后湖景区主要景点:惠山园谐趣园、苏州街①惠山园,嘉靖十六年1811年,改名为“谐趣园”;位于颐和园内东北角,是仿照江苏无锡着名的寄畅园而建的;在园中自成一局,固有“园中之园”之称;景观特点:声趣,因地势低洼,山泉汇入其中;楼趣,屋顶设计,所有建筑屋顶均采用“黑活”布瓦;桥趣,共有五座桥,以知鱼桥最为着名;②苏州街又称“后溪河买卖街”,地处后湖中心地带;比较清漪园与杭州西湖造园手法的异同点:清漪园的布局与设计,在许多地方都取法于杭州西湖,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如西堤六桥仿杭州苏堤六桥,还有仿杭州西湖湖心亭式的岛屿;水面的形状也尽量模仿西湖,也有“雷峰塔”式的报恩寺塔后为佛香阁,也有模仿无锡寄畅园的谐趣园等;但清漪园也结合自己特有的条件和要求,比杭州西湖来得富丽浓冠,具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和处型方法,也显示出帝王的骄奢豪华的生活享受;作用:1.中央建筑群之于前山景观,犹如浓墨重彩的建筑点染,意在弥补,掩饰前山山形过于呆板,较少起伏的缺陷,同时又起到了作为前山总建筑布局的构图主体和重心的作用;它的东,西两面疏朗地散布着十余处景点,建筑体量小,形象较朴素多样,布置较灵活自由;2.以佛香阁为中心的中央建筑群,倚山濒湖;它是前山前湖景区广大范围内的最主要的观赏对象,也是景区成景的至关的环节;因此,它的设计得当否,对于园林的总体规划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中央建筑群的规划布局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点景的作用,也充分利用了它的观景作用;佛香阁的建置,五方阁,转轮藏,敷华亭,撷秀亭,居高临下,视野开阔,都是观赏湖景和园外借景的绝好场所;所以说,中央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不仅为清漪园创建了一处出色的景点,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一个杰出的大手笔;试述清漪园中央建筑群的布局特色和作用布局特色:1,建置在前山中央部位的“大报恩延寿寺”,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多宝殿,石砌高台上的佛香阁,琉璃牌楼众香界,无梁殿智慧海,连同般配,爬山游廊,蹬道等密密层层地将山坡覆盖住,构成纵观前山南北的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完整而富于变化的空间序列,使得中轴线的地位更明确,形象更突出;这个序列上的建筑有前奏,有承接,有高潮,有尾声,结合地形地貌因势利导地一气呵成,仿佛一个起伏跌宕而有节奏强烈的乐章;它的东侧是转轮藏和慈福楼,西侧是宝云阁和罗汉堂,又分别构成了这两条次轴线;这三条相邻轴线上的全部佛寺殿宇组成前山中部的一组庞大的中央建筑群,主要殿宇都是大式做法,形象华丽,色彩浓艳;2,中央建筑群的中轴线如前所述乃是十分突出而又明确的;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分别由五方阁与清华轩,转轮藏与介寿堂的对位而构成两条次要轴线;它们的位置完全对称,建筑形象却略有不同;在次。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参考答案

C、亭D、桥3、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如兰花象征A、人品清逸B、荣华富贵C、幽居隐士D、高官厚禄4、广东四大园林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是A、余荫山房B、清晖园C、梁园D、可园5、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A、网师园B、留园C、拙政园D、环秀山庄6、站在杭州白堤垂柳下观赏远景时,西湖美景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这就是造园手法中的A、抑景B、梁园C、余荫山房D、清晖园11、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憩眺望的园林建筑是A、榭B、轩C、亭D、舫12、的“浮翠阁”的匾额题字,来源于苏轼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

A、苏州留园B、苏州拙政园C、扬州个园D、无锡寄畅园13、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有一定的选择标准,分别是A、形状色美味香B、形状色美姿美C、姿美色美味香D、姿美形状味香14、由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A、对景A、明清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20、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

A、厅堂B、馆斋C、楼阁D、榭21、从“游”的角度来说,一般不顺着的走向漫步游览和观赏。

A、路B、径C、廊D、亭22、上海豫园鱼乐榭有一上实下空的墙,遮挡了原来流水较近的短处,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效果,这是的神来之笔。

A、抑景B、障景C、借景D、添景C、颐和园D、留园28、下列我国古代园林中,有“未入园林先成景”特色的是A、拙政园B、狮子林C、清晖园D、沧浪亭29、承德避暑山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在A、1994年B、1998年C、1997年D、2000年30、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有厅、堂、楼、阁、馆、斋、轩、树等,其中“斋”一般是供之用。

A、会客B、宴客C、读书D、游憩31、下列不属于私家园林的是A、北京恭王府A、动物B、建筑C、植物D、假山37、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仿造而建的。

中国园林史考试复习题目答案

中国园林史考试复习题目答案

复习大纲: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P7答: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自然山水园两大类型;按照园林的地区分,可分为北京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按照身份阶层分,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院园林、百姓园林、风景园林和陵园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P13答: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话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3、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及概念P24答:囿、台、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

囿:王室集中豢养田猎捕捉到的活着的野兽、禽鸟的场所,还兼有游观的功能。

囿起源于狩猎。

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

台有观天象,通神明登高眺远,观赏风景的功能。

园圃:园,所以树木也(毛传);《说文解字》:“种菜曰圃。

”园圃有供应宫廷果蔬和观赏的功能。

4、秦代重要的离宫御苑有哪些?P44答:关中地区散布着秦代众多的离宫、御苑,其中比较重要且确定其具体位置的有上林苑、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等几处。

5、甬道、复道、驰道、一池三山答:一池三山:中国古代传说有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座仙山,山上住着仙人有长生不老的药方。

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面由于神仙思想的主导而摹拟的神仙境界实际上就是山岳风景和海岛风景的再现,这种情况盛行于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

为了满足皇帝求仙的欲望,在园林中引水为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山,以摹拟神仙境界。

甬道:驰道:复道:6、西汉上林苑的规模、范围及内容。

P48答:上林苑的苑墙的长度方圆大约为130公里至160公里,共设苑门十二座。

它的范围按现在的地理划分,南达终南山、北沿九峻山和渭河北岸,地跨西安市和咸宁、周至、户县、蓝田四县的县境,占地之广可谓空前绝后,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内容根据考古发掘情况,综述如下:1.山水上林苑外围是终南山北坡和九峻山南坡;关中有八条大河,即所谓”关中八水”,还有天然湖泊和人工开凿的湖泊。

人工湖除了供游赏之外还兼作其他的用途,比较大的有四处:昆明池、影娥池、琳池、太液池。

第五章--中国古代园林知识--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中国古代园林知识--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中国古代园林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________时期起,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唐宋2、中国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________时代。

A、秦汉B、唐宋C、元朝D、明清3、下列园林属于私家园林的是________A、拙政园B、北海公园C、南京中山陵D、颐和园4、象征人品清逸,气节高尚的是________A、莲花B、兰花C、竹子D、紫薇5、________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木雕佛像。

A、普宁寺B、普远寺C、普乐寺D、天津阁6、留园东部以景色________为主。

A、建筑院落B、山水C、枫林D、田园7、我国皇家园林中最完整,最典型的是________A、北海B、避暑山庄C、郭庄D、颐和园8、我省的________规模大,保存好,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

A、汪庄B、莲花庄C、沈园D、绮园9、江南奇石“冠云峰”在________A、苏州拙政园B、苏州留园C、杭州竹素园D、上海豫园10 、下列景点,依次属于颐和园、沧浪亭、清晖园的是________A、佛香阁、大戏楼、六角亭B、十七孔桥、香山楼、澄漪亭C、佛香阁、六角亭、香山楼D、十七孔桥、大戏楼、澄漪亭11、中国古代营造园林,早在________时期就开创人为造山的先例A、商周B、秦汉C、魏晋D、唐宋12、杭州西湖主要运用了的________理水方法A、掩B、挡C、隔D、破13、水榭要________面临水A、1B、2C、3D、414、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扬以假山,该假山的构景作用是________A、透景B、抑景C、借景D、障景15、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

产生这一效果的构景方法是________A、夹景B、抑景C、借景D、障景16、坐在苏州网师园的集虚斋内,透过月洞门可见园内的假山、花木等美景。

该月洞门的构景作用是________A、夹景B、透景C、借景D、障景17、在上海大观园内,登大观园可观赏怡红院、潇湘馆,同样,登怡红院,潇湘馆也可观赏大观楼,这种结构景手段称为________A、对景B、夹景C、借景D、障景18、在扬州瘦西湖划船,远方的主景是白塔,通向白塔的两岸是长堤春柳,从湖中看,两岸长堤春柳与远方的塔形成的造景手段是________A、夹景B、抑景C、借景D、障景19、透过葡萄、老梅、修竹等图案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

(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第一章问答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

6-10答:①生成期:皇家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

②转折斯: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

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

③全盛期:园林发展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

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

④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

北宋山水宫苑;元、明清宫苑;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0-16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

16-19答“①江南园林②北方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巴蜀园林⑤西域园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

19-21答: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

21-23答: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②调整时期(1960-1965):③损坏时期(1966-1976):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⑥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

25答:①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

②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灯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用大量化肥,花坛植物,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都是违背这一原则。

③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特种上,保护和发展乡土特种。

中国园林史习题答案(完)

中国园林史习题答案(完)

习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1、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2、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一池指太液。

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

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3、悬崖峭壁:两山壁立、峭壁千仞,下临绝壑的石臂叫做悬崖,山谷两旁峙立的高峻石臂叫峭壁。

4、植物园:是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

植物园中的植物一般按其不同的种类有规划地培养,虽然植物园在布局和收藏上一般也考虑到美学观念,但其科学使用价值是最主要,这是它与一般的观赏花园的区别。

5、城市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城市街旁绿地等公共活动场所也属于此范畴。

6、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二、填空1、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2、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3、萌芽期、生成期、发展期、全盛期、成熟期4、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三、选择题1—5BDBDD6—10 BACCA11—15 BDABD16—20 CABBB四、判断题1、对2、对3、错4、对5、对五、简答题1、园林的性质与功能园林产生的背景:自然造化,社会历史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性质:社会属性是皇室贵族游憩享乐的花园,自然属性: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追求美的景观艺术环境对于美的追求,欧洲古典以规则整齐有序的景观为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以原始纯朴逼真的自然景观为美,中国国园林追求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美的和谐统一,使园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功能:狩猎,游玩,观赏,休憩,祭祀,集会演说,文体娱乐,饮食2、园林的类型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首都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同步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内填A 错误的填B,每小题0.5分,共25分)1、欧洲、西亚、中国被推崇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欧洲体系园林以“规整和有序”为园林的艺术特色。

()3、园林中的厅堂一般坐南朝北。

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

()4、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假山假水较多,圆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5、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把水当做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6、苏州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7、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入转折期,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8、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9、北方园林是以西安为代表。

()10、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几何美。

()11、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刻石内容多引用前人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具有点景的作用。

( )12、北方类型的园林也称黄河类型,按气候带划分也可称温带园林。

()13、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14、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15、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16、岭南类型的园林也称“广东类型”,按气候带划分可归类于“亚热带园林”。

()17、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18、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与“停”的结合。

()19、园林中楼阁类建筑,可以说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堪称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是大可驻足的重点游览点。

()20、无锡寄畅园是取苏东坡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21、园林中的假山一般有石山和土山两种。

()22、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的根本目的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

中国古代园林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园林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园林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公元前__________,周武王曾建“__________”。

2.中国古代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私人园林以拙政园、留园、__________、环秀山庄为典型的苏州古典园林,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舫,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__________中。

5.亭,是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__________。

6.凡有佳景处都可建亭,__________,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气质。

7.廊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的作用。

从横部面上分析,可将廊分为四种类型,即双面空廊、__________、复廊和__________。

8.园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9.桥有石制的,__________,木制的,十分富有民族特色。

10.园墙是围合__________的构件。

11.园中的建筑群都采用__________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2.洞门,除供人出入,空窗除采光通风外,在园林艺术上又常作为__________,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生动的画面。

13.园林造景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杜甫的两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讲的就是框景的效果。

15.借景,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__________。

16.“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了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要素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17.园林的围墙或走廊上,常常设以漏窗,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的美景,这种构景手法叫做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园林中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私家园林是( )。

A.承德避暑山庄B.北京北海公园C.苏州网师园D.北京恭王府2.中国古代园林中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皇家园林是( )。

园林历史试题及答案

园林历史试题及答案

园林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周朝D. 商朝答案:C2. 下列哪个园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园林”?A. 颐和园B. 拙政园C. 留园D. 苏州园林答案:A3. 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是?A. 圆明园B. 拙政园C. 颐和园D. 避暑山庄答案:B4. “借景”是哪种园林设计手法?A. 欧洲园林B. 伊斯兰园林C. 中国古典园林D. 日式园林答案:C5. 以下哪个园林不是皇家园林?A. 颐和园B. 圆明园C. 留园D. 避暑山庄答案:C6. 园林中的“山”通常指的是什么?A. 真实的山B. 假山C. 土堆D. 建筑物答案:B7. “水”在园林设计中通常扮演什么角色?A. 观赏B. 调节气候C. 导引视线D. 所有以上答案:D8. “曲径通幽”是哪种园林设计原则?A. 透视B. 对称C. 曲折D. 平衡答案:C9. 园林中的“亭”通常具有什么功能?A. 休息B. 观赏C. 居住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以下哪个园林是现代园林的代表?A. 苏州园林B. 纽约中央公园C. 颐和园D. 拙政园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园林中的“借景”手法,是指利用_________的景物来丰富园林的景观。

答案:园外2. 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造园要素包括山、水和_________。

答案:建筑3. 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园林设计中的_________原则。

答案:曲折4. 园林中的“亭”通常设置在_________,供人休息观赏。

答案:高处或开阔地带5. 园林中的“水”除了观赏外,还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功能。

答案:调节气候、导引视线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包括:追求自然美,强调山水结合;注重空间的层次和深度,运用曲折、借景等手法;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水体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练习题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练习题

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4、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源头是囿、台、园圃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囿”和“台”,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5、商建于殷于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和西周时期在丰是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和“灵沼”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的殷末周初6、鹿台是殷纣王修建的地点在朝歌城它具有通神、游赏和国库的性质,他们是贵族园林。

7、章华台又名章华宫,东周时期始建于楚灵王六年,位于古云梦泽内。

在园林里面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史书记载之首例是楚灵王建的章华台。

)(判断)章华台是贵族园林不是皇家园林是天然山水园 8、姑苏台:东周时期吴王建于吴姑苏山上也是贵族园林9、上林苑:主要建筑群为阿房宫,秦朝最能体现皇家园林的是上林苑大内御苑在长安始建于秦惠王,秦始皇加以扩建。

西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汉武帝三年就秦之上林苑加以扩大、扩建占地之广可谓空前绝后,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其中昆明池具有多种功能如训练水军,水上游览,渔业生产基地,还具有“蓄水库”的作用。

最大的水池为昆明池10、东汉的皇家园林数量不如西汉之多,规模远较西汉为小,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

因而比较注意造景的效果。

11、汉代私家园林为汉代园林的代表:(西汉,长安)曲阳侯王根——王根园、成都侯王商——王商园、汉武帝时茂陵富人袁广汉的袁广汉园、梁冀的两处私园——园圃和菟园在洛阳12、文人隐士的宅院:东汉的大文学家。

科学家张衡的宅园,相关作品《归田赋》仲长统的宅园开启了魏晋南北朝的别墅园林之先河。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13、皇家园林:洛阳邺城:华林园、大内御苑:(8)铜雀园;曹操建相关作品曹植的《登台赋》)、金虎台、冰井台(军事)。

建康:华林园(大内御苑)故(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14、私家园林中的城市私园:1、洛阳——大官僚张伦的宅园,大假山、景阳山作为园中的主景。

园林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园林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园林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夏商时期B. 周代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A2. “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3. 以下哪个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颐和园答案:A4. 以下哪个园林是清朝皇家园林的代表?A. 圆明园B. 避暑山庄C. 拙政园D. 狮子林答案:B5. “借景”是哪种园林设计手法?A. 障景B. 对景C. 框景D. 借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A. 诗情画意B. 师法自然C. 建筑与自然结合D. 几何对称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园林属于江南四大名园?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颐和园答案:A, B, C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A. 皇家园林B. 私家园林C. 寺庙园林D. 公共园林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错)答案:对2.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以其小巧精致著称。

(对/错)答案:对3. 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的代表,其设计完全模仿江南园林。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阶段。

答案: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先秦至秦汉)、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至宋元)和鼎盛期(明清)。

在萌芽期,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规模宏大,功能多样;成熟期,私家园林兴起,园林艺术逐渐成熟;鼎盛期,园林艺术达到顶峰,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2. 描述“借景”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答案:“借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巧妙地利用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将其纳入园林视野中,从而扩大园林的空间感,增加园林的观赏价值。

这种手法不仅能够丰富园林的景观层次,还能够使园林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增强园林的整体美感。

古典园林考试题及答案

古典园林考试题及答案

古典园林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特点?A. 借景B. 障景C. 透视D. 框景答案:C2. 下列哪个园林不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颐和园答案:D3. 中国古典园林中,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是?A. 趵突泉B. 虎跑泉C. 珍珠泉D. 玉泉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不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高峰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5. 中国古典园林中,以下哪种植物不是常见的造景植物?A. 松B. 竹C. 梅D. 玫瑰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6.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四艺”指的是以下哪些?A. 琴B. 棋C. 书D. 画答案:ABCD7. 以下哪些元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手法?A. 山B. 水C. 建筑D. 植物答案:ABCD8.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包括以下哪些?A. 借远景B. 借近景C. 借天景D. 借地景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类型?A. 亭B. 台C. 楼D. 阁答案:ABCD10.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四君子”指的是以下哪些植物?A. 梅B. 兰C. 竹D. 菊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满分20分)11.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包括自然和谐、意境深远、空间布局巧妙、文化内涵丰富等。

它们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通过借景、障景等手法创造出深远的意境,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曲折的路径、错落有致的建筑和植物配置,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

此外,园林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书画等文化元素,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2. 描述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手法的具体应用。

答案:“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造园手法,它通过巧妙地利用园外的自然山水或人文景观,将其“借”入园中,以增强园林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古代园林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________时期起,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唐宋2、中国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________时代。

A、秦汉B、唐宋C、元朝D、明清3、下列园林属于私家园林的是________A、拙政园B、北海公园C、南京中山陵D、颐和园4、象征人品清逸,气节高尚的是________A、莲花B、兰花C、竹子D、紫薇5、________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木雕佛像。

A、普宁寺B、普远寺C、普乐寺D、天津阁6、留园东部以景色________为主。

A、建筑院落B、山水C、枫林D、田园7、我国皇家园林中最完整,最典型的是________A、北海B、避暑山庄C、郭庄D、颐和园8、我省的________规模大,保存好,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

A、汪庄B、莲花庄C、沈园D、绮园9、江南奇石“冠云峰”在________A、苏州拙政园B、苏州留园C、杭州竹素园D、上海豫园10 、下列景点,依次属于颐和园、沧浪亭、清晖园的是________A、佛香阁、大戏楼、六角亭B、十七孔桥、香山楼、澄漪亭C、佛香阁、六角亭、香山楼D、十七孔桥、大戏楼、澄漪亭11、中国古代营造园林,早在________时期就开创人为造山的先例A、商周B、秦汉C、魏晋D、唐宋12、杭州西湖主要运用了的________理水方法A、掩B、挡C、隔D、破13、水榭要________面临水A、1B、2C、3D、414、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扬以假山,该假山的构景作用是________A、透景B、抑景C、借景D、障景15、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

产生这一效果的构景方法是________A、夹景B、抑景C、借景D、障景16、坐在苏州网师园的集虚斋内,透过月洞门可见园内的假山、花木等美景。

该月洞门的构景作用是________A、夹景B、透景C、借景D、障景17、在上海大观园内,登大观园可观赏怡红院、潇湘馆,同样,登怡红院,潇湘馆也可观赏大观楼,这种结构景手段称为________A、对景B、夹景C、借景D、障景18、在扬州瘦西湖划船,远方的主景是白塔,通向白塔的两岸是长堤春柳,从湖中看,两岸长堤春柳与远方的塔形成的造景手段是________A、夹景B、抑景C、借景D、障景19、透过葡萄、老梅、修竹等图案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

这类窗户的构景作用是________A、透景B、漏景C、借景D、障景20、北京颐和园内,在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的湖畔种有不少垂柳,这些垂柳的构景作用是________A、框景B、抑景C、借景D、添景21、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是________A、颐和园B、承德避暑山庄C、北海公园D、拙政园22、留园西部以________为主A、建筑院落B、田园风光C、土山枫林D、山水景色23、不属于广东四大名园的是________A、可园B、个园C、清晖园D、十二石斋24、狮子林建于________A、唐B、宋C、元 D明25、馀荫山房位于________A、广东顺德B、广东东莞C、广东番禺D、广东佛山26、谐趣园是依照________仿建的A、个园B、留园C、寄畅园D、豫园27、豫园的园主是_______A、梁九图B、石涛C、潘允端D、刘恕28、属于私家园林的是________A、北海公园B、颐和园C、承德避暑山庄D、恭王府29、北方园林以________为代表A、西安B、北京C、洛阳D、开封30、个园中以________为植物主景A、松B、菊C、梅D、竹二、多项选择题1、________是18世纪以前欧洲园林的艺术匠意A、人工美B、自然美C、植物美D、建筑美2、属于规则式的园林有________A、天安门广场B、广州烈士陵园C、斯大林公园D、南京中山陵3、宫殿、苑、囿的意境是要表达________A、皇帝的权利B、惟我独尊的威严C、追求自由D、求得神灵保佑4、亭子在园林中的作用有________A、供人休息B、纳凉C、避雨D、赏景5、理水之法理论上有________A、掩B、遮C、隔D、破6、园林中植物的选择要注重________A、姿态B、颜色C、季节性D、气味7、豫园的特色景观有________A、黄石假山B、龙墙C、砖雕D、竹园8、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________A、通过人工美追求几何形美B、大自然山水形象的艺术再现C、整齐一律,均衡对称D、虽有人作,宛自天开9、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最简单的园林形式是________A、园B、苑C、囿D、宫10、中国古典园林按占有者的身份分为________A、皇家园林B、规则式园林C、私家园林D、混合式园林11、私家园林是________营造的园林A、帝王B、外戚C、富商D、官吏12、皇家园林的特点是________A、规模宏大B、假山假水C、建筑体形高大D、色彩淡雅13、园林按所处地理位置可分为________A、黄河类型B、南方类型C、西部类型D、岭南类型14、属于岭南类型的园林有________A、拙政园B、清晖园C、可园D、留园15、属于混合式园林的有________A、天安门广场B、广州烈士陵园C、北京中山公园D、北海公园16、“岁寒三友”指________A、兰B、松C、竹D、梅17、中国古典园林具有________等方面的旅游功能A、求乐B、求新C、求美D、求知18、江南三大奇石________A、玉玲珑 B千里窟 C、冠云峰 D、绉云峰19、亭子按其屋顶形式可分为________A、单檐亭B、重檐亭C、攒尖亭D、歇山亭20、江南三大名廊是________A、沧浪亭复廊B、拙政园水廊C、可园的檐廊D、留园曲廊21、抑景可分为________A、水抑B、山抑C、树抑D、曲抑22、以下景点都属于颐和园的是________A、佛香阁B、十七孔桥C、六角亭D、南山第一峰23、承德避暑山庄可分为________部分A、东园B、宫殿区C、南苑D、苑景区24、拙政园可分为________A、中园B、东园C、西园D、北园25、留园可分为________A、中部B、东部C、西部D、北部26、清晖园分为________部分A、苑景区B、居住C、庭院D、湖区27、西方园林还有________等多种专用名称A、规则式B、整形式C、自然式D、罗马式28、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地形、树木花草都要求达到________A、整齐划一B、有自然之理C、成自然之理D、虽有人做,宛自天开29、江南园林也被称为________A、自然园林B、南方园林C、扬子江园林D、长江园林30、规则式园林也被称为________A、整形式B、建筑式C、图案式D、几何式31、不属于自然式园林的有________A、大连斯大林公园B、北海公园C、北京中山公园D、避暑山庄32、私家园林以“四君子”象征________的意境A、惟我独尊B、神灵保佑C、文雅清高D、向往桃源隐居33、叠山的石材主要有________A、黄石B、太湖石C、土石D、山石34、园林中常见的建筑有________A、厅B、榭C、楼D、桥35、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A、颐和园B、避暑山庄C、留园D、狮子林36、不属于苏州四大名园林的有________A、留园B、个园C、可园D、沧浪亭37、属于沧浪亭景点的有________A、明道堂B、玉华堂C、观鱼处D、藕香水榭38、下列园林始建于清朝的有________A、拙政园B、留园C、可园D、寄畅园39、楼阁作用可分为________A、宗教性楼阁B、文化性楼阁C、浏览性楼阁D、居住性楼阁40、不属于太湖石特点的有________A、绉B、空C、散D、瘦三、判断题()1、中国古典园林在唐宋已达到成熟阶段。

()2、“四君子”是指:梅、松、竹、菊。

()3、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和“停”的结合。

()4、叠山的根本目的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

()5、太湖水石一般用于假山的基础部分。

()6、玉兰象征幽居隐士。

()7、紫薇象征高官厚禄。

()8、园林中的厅堂一般坐南朝北。

()9、平座是楼和阁的主要区别。

()10、舫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

()11、围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

()12、匾额是指悬于门楣上的题字牌。

()13、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四种类型。

()14、留园位于江苏扬州。

()15、颐和园在乾隆年间改为好山园。

()16、中西园林都发端于狩猎。

()17、中国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

()18、囿是指用来种花果的场所。

()19、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20、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传入日本。

()21、古典园林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能反映我过文化特色的一种类型。

()22、造园艺术中,山为灵魂,水为骨架。

()23、“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如李杜”指的是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

()24、园林中植物的选择,以气味浓郁者为好。

()25、廊有交通的功能,也有观赏的用途。

()26、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开花窗,以沟通内外景。

()27、杭州花港观鱼东大门的雪松起了透景的作用。

()28、西湖边倒挂的杨柳起了抑景的作用。

()29、杭州雷峰塔的保叔塔是一组绝妙的借景。

()30、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第五章中国古代园林知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A4、C5、A6、A7、D8、D9、B 10、B 11、B 12、C 13、C 14、B 15、C 16、D 17、A 18、A19、B 20、D21、B 22、C 23、B 24、C 25、C 26、C 27、C 28、D 29、B 30、D二、多项选择题1、AD2、ACD3、AB、4、ABCD5、ACD6、ABCD7、ABC8、BD9、AC 10、AC 11、BCD 12、AC 13、ABD 14、BC 15、BC 16、BCD 17、ABCD 18、ACD 19、ABCD 20、ABD 21、BCD 22、AB 23 BD 24、ABC 25、ABCD 26、BC 27、ABD 28、BCD 29、BC 30、ABCD 31、AC 32、CD 33、AB 34、ABCD 35、AB 36、BC 37、ACD 38、BC39、ABCD 40、BC三、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 21—25√×√×√26—30√××××(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