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爬行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两栖纲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两栖纲动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度类型。

•由于要适应两栖生活需要,因此,两栖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个体发育各方面均表现出既保留水栖脊椎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发展出适应于陆栖生活的某些特征。两栖动物3项最主要的特征是:

(1)发育过程需经历变态,

(2)变温(体温随环境而变化),

(3)亦陆亦水生活方式。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1)空气中含氧量比水中多(多20倍)

(2)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大1000倍,动物上岸需支撑身体)

(3)水温恒定,而陆地上的温度存在很大的变化

(4)陆地环境的多样性比水环境复杂很多。

•从水生到陆生需要克服的新矛盾:

(1)生活介质与气体交换器官的矛盾

(2)浮力消失与动物支承体重的矛盾

(3)空气湿度减少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矛盾

等等。

•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并完成运动。

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3.防止体内水分过多的蒸发。

4.在陆地上繁殖。

5.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需的温度条件。

6.适应陆生的感觉器官和完善的神经系统。

•四、两栖动物完成适应陆栖生活的重要进化变化

1 呼吸器官由鳃到肺,完成了在陆地的适应空气呼吸。

2 成体具有了典型的陆栖脊椎动物的骨骼

偶鳍演化成五趾型附肢,以支撑体重

脊柱出现分化,提高躯体运动灵活性——脊柱分化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肩带游离,前肢摆脱与头骨的连接,不在受头骨制约;

发展出具多支点的杠杆运动关节。使肢体的活动范围、复杂性和灵活性都大大增强。

3 伴随呼吸器官成为适应呼吸空气的肺,血液循环成为双循环。

4 皮肤发生进化改变,出现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

(1)皮肤裸露,表皮轻度角质化,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皮肤内有丰富的皮肤腺和血管,辅助呼吸;

(3)表皮衍生出大量的多细胞腺体(如粘液腺),粘液腺分泌黏液至体表,使皮肤保持经常湿润,不致干燥;

(4)皮肤具有色素细胞,可使动物体色随环境而变化,达到保护自己(拟态)。

5 大脑两半球已完全分开,大脑顶壁出现了分散的神经细胞,形成了原脑皮。

大脑的神经细胞类型进化。

6 出现中耳和耳柱骨,能接受和传导空气中的声波。

•第二节两栖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大致可分为3类:蚓螈型、鲵螈型、蛙蟾型。

(一)蚓螈型体形、外表特点和生活特征

外形:象蚯蚓。眼、四肢退化,尾短不显。以屈曲身体方式蜿蜒前进,营隐蔽的穴居生活。

(二)鲵螈型的外表特点和生活方式

外观似鱼,头明显,躯体粗大,有四肢但较短小,尾发达。终生水栖或繁殖期营水生生活。

(三)蛙蟾型的外表特征和生活方式

外形:体短,四肢强健,无尾。是适宜于爬行和跳跃生活的特化分支。

•二.身体外形各部的结构

1 头部

(1)吻端两侧有外鼻孔1对,外鼻孔与内鼻孔相连通入口腔,有鼻瓣,可随意开闭控制气体吸入、呼出。

(2)多数陆栖种类有活动性眼睑。下眼睑上连有半透明的瞬膜。

• 2 躯干部

由颅骨后缘至泄殖孔的部分。背面:或光滑、或粗糙而具瘰粒,有的有2条背褶,有的则为长短不一的纵行肤褶或肤嵴。

3 四肢

蛙蟾有2对四肢,但前后肢发展不平衡。后肢大而健壮,5趾、趾间有蹼;前肢短小,4趾,趾间无蹼。蚓螈和鱼螈的四肢已退化,也有后肢退化,前肢未完全退化(鲵螈类中的鳗螈)。

三.两栖动物的内部解剖构造

1 皮肤蛙蟾的皮肤是裸露的,没有外覆盖物。

功能和结构上的3个特点:

(1)皮肤内含有大量黏液腺,能分泌黏液至体表,经常保持身体的湿润粘滑和对空气、水的可透性。

【黏液腺是多细胞腺体,属于泡状腺】

蟾蜍的耳旁腺和皮肤中的毒腺就是由粘液腺演化而来;箭毒蛙毒腺分泌的蛙毒素10-6g可致一人死亡。

(2)皮肤具有呼吸功能;

(3)皮肤内含有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虹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色素细胞的不同配置以及变形,能产生多种色彩。所以蛙类一般都具有变色能力。

•(二)骨骼系统

1.头骨上下颌与脑颅的连接方式为自接型(下颌与脑颅通过方骨连接)。

头骨部分,上下颌与脑颅的连接方式共有4种:舌接型、双接型、自接型、颅接型。

舌接型:下颌骨与脑颅通过舌颌软骨连接。

双接型:上颌骨由韧带直接连于脑颅,下颌骨通过上颌骨及舌颌骨与脑颅连接。

自接型:上颌已与脑颅愈合,方骨从腭方软骨(即上颌骨)分离为一块单独的骨,下颌通过方骨连接与脑颅。

•颅接型:哺乳动物上、下颌与脑颅的连接方式。上、下颌紧密与脑颅连接,方骨成为砧骨,下颌的关节骨成为锤骨,舌颌骨成为镫骨。

• 2 脊柱

两栖类的脊柱分化为颈椎(cervical vertebra)、躯干椎、荐椎(sacral vertebra)和尾椎四部

其中颈椎1枚,又称寰椎;荐椎1枚;具有颈椎和荐椎是陆栖脊椎动物的特征。

尾椎多枚,但在大多数动物愈合为一尾杆骨。

躯椎数目差异很大,从7~200枚不等。

椎骨的椎弓前后方具有前后关节突,是四足动物的特征。能加强脊柱的牢固性、灵活性。

•脊椎骨的椎体

•3. 肩带与肢骨

肩带不与头骨相连,是与鱼类的一个重要区别。蛙蟾类出现了胸骨,但胸骨与椎骨无连接。

•肩带

•肩带:由上肩胛骨、肩胛骨、乌喙骨、前乌喙骨、上乌喙骨构成,通过肌肉连于脊柱。

•无尾类两栖动物由锁骨取代了前乌喙骨。

•肩带的类型有固胸型和弧胸型

•青蛙左右侧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处相互平行愈合在一起,称为固胸型肩带•蟾蜍两侧的上乌喙骨彼此重迭,称弧胸型肩带。

4 .附趾为五趾型

典型的五趾型附肢的构造

(前肢)上臂—前臂—腕—掌—指

(后肢) 股—胫—跗—跖—趾

骨名

(前肢):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后肢):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蛙类的前、后肢:前肢的桡骨、尺骨愈合为一根桡尺骨;后肢的胫骨、腓骨愈合为一根胫腓骨;跗骨5枚,2枚较长,3枚颗状。

5. 腰带

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三股连接处形成凹窝,称髋臼,与股骨相关节。蛙类适应跳跃生活,髂骨特长。

•(三)肌肉系统

两栖类与鱼类肌肉的最大不同点是:除少数肌肉还保留原始分节痕迹外,整个肌肉系统的分节现象已经消失,肌肉发展成骨骼肌为主(尤其是附肢肌肉),骨骼肌以肌群为结构的特征。

外来肌:两栖类的一些起自头部、躯干和带骨的肌肉分布到附肢内,称外来肌。外来肌收缩时使附肢依躯干作整体运动(鱼类已有)。

内生肌:肌肉的起、止点都在附肢骨骼上,收缩时附肢各部分可作相应的局部运动。

蛙的骨骼肌可分为三部分:

躯干部肌肉包括腹部肌肉,背部肌肉;

头部肌肉包括头部腹面、背面、侧面、面部和眼球周围肌肉;

四肢肌肉附肢肌肉发展且变得强大而复杂。

•肌肉的特点

1 总体特征原始的肌节类型肌肉在大多数动物的成体已经不明显,大部分发生了愈合、移位,分化为许多形状、功能各异的肌肉。如蛙类仅腹直肌和腱划肌显示肌肉分节。

3 躯干部肌肉轴上肌体积大大减少,低等的鲵螈类仍保留分节,高等的蛙蟾类分化为横突间肌和棘间肌,出现背最长肌;腹侧肌肉有分层现象:腹斜肌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