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问题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事件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3·15特别节目的曝光,河南孟州等地使用瘦肉精喂猪,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当地的动物检疫机构形同虚设。
“毒肉”不仅进了南京的菜场,还被顺利地卖到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公司。
而双汇所宣称的“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的检测。
双汇,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上了黑名单,不啻一场行业地震。
“瘦肉精”“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如果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瘦肉精”9年前已被禁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规定表明,只要生产或者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即使没有造成人身损害后果,也可要求10倍赔偿。
之前的“瘦肉精”事件2001年,包括北京、天津在内九个省市的23家养殖场被发现违规使用盐酸克伦特罗。
2002年,广州某饲料生产公司违规添加“瘦肉精”导致480多人中毒。
涉案饲料公司经理林清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2006年,上海连续发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
同年,江西有12人因制售使用“瘦肉精”被刑事拘留。
2009年,广东商贩从湖南买入的问题猪肉导致70余人出现中毒症状……存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层出不穷,中央和各级政府重视力度不可谓不大,投入精力不可谓不大,可为什么还总是有那么多耸人听闻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我想主要有一下几方面原因:(一)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意识缺乏,有违规使用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现象;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存在无知消费、模糊消费、便宜消费三种消费理念;监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执法部门存在“有利”就管,“无利”不管的倾向;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浓,对发现的假冒伪劣食品或侵权事件,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浅谈双汇质量门事件案例:8月24日《京华时报》报道,家住顺义区杨镇高各庄村的林女士下班回家后,吃了两根还在保质期内的双汇香肠,当晚林女士上吐下泻不止,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引发急性肠炎。
双汇公司已经回应,确实是自己的香肠出现问题,并愿意赔偿相应损失。
这个事件并非个案,类似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屡被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后曾向消费者承诺将会严把质量关,承诺的声音言犹在耳,其火腿肠系列产品便屡陷“质量门”,双汇要怎样兑现其对消费者的承诺?自2011年5月至今,双汇产品被曝出各种质量安全问题。
5月据西部网报道,魏女士发现其在超市购买到的双汇王中王火腿肠发臭,究竟是哪个环节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却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2011年8月2日《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市民谭先生的侄儿攀攀,在吃下一根双汇“Q趣儿”火腿肠后,上吐下泻,送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而火腿肠还有20多天才到期。
双汇供货商称可以赔付2万元但是不能在媒体曝光。
2011年8月22日据东南网报道,福州小伙子小李在吃双汇王中王火腿肠时,在密封的肠体内吃出“U”形铅扣,记者数次拨打全国服务热线均无法接通。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情,每当食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的时候,厂家总希望就事论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因为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中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与此同时,监督部门也没有督促生产企业及时整改,只用“罚款”创收的办法去处理,长此下去,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
问题:1、该公司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何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
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40000人,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
具有如此规模的大厂家居然在最基本的产品质量上屡屡出问题,不禁让人质疑其管理体制。
双汇问题分析

一,生猪逐头检验,确保100%安全
• 从3月16日起,双汇集团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 逐头检验,旨在从源头上确保100%安全。 • 近日,笔者应邀在双汇集团股份屠宰厂生产车间参 观中看到,生产流水线多道工序前双汇员工各司其职, 生产线运转井然有序,一切如常。笔者在一个“瘦肉精 在线逐头检验”的标识牌前停了下来,只见工作案上摆 放着试剂条,检验检疫和品质管理人员在忙碌的进行 “瘦肉精”的头头检验。检验检疫人员告诉笔者,为适 应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的需要,3月16日 以来,厂里又新增加了不少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据双汇 集团的一位高管告诉笔者,改生猪屠宰“瘦肉精”“抽 检”为“在线逐头检验”,全年预计增加“瘦肉精”检 测费用3个多亿。
解决50万余人的就业问题的就业问题1企业资金充足母公司已经被高盛收购2金融危机后猪肉价格回落企业利润空间增大1公司处于垄断地位其他肉类企业所占份额低2品牌效应已经产生经产生1管理团队稳定2屠宰技术先进形成产业化有自3有自己的研发中心4营销方式一流的研w内部劣势1难以把握气团公司的政策2受外资的影响较大1员工人员过于庞大增加成本开支2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1不同地域的食品需求不同2公司庞大不同地域的人员素质情况难以把握1自己研发技术依然较低2管理技术落后3自己的质量把关不够严格o外部机遇1市场巨大1国人喜欢吃1可以快速吸三瘦肉精事件产生原因?既然事件已经发生我们不应该掩盖事实应该积极承认错误并且认真查找原因因此我们鱼骨头图发来分析一下产生的原因
二.面对这种情况就是双汇该怎么办?
• 双汇该怎么重新获得顾客的信任,重新获 得政府和媒体的信任,已经是摆在企业发 展和生存的巨大难题。因此我先分析一下 双汇的当前形势我们可以借助SWOT-PEST的 综合矩阵来分析当前的状况
SWOT-PEST综合矩阵
双汇案例分析与总结

双汇案例分析与总结管理第五⼩组双汇案例分析总结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双汇事件谈起组长:张⼀奇组员:缪倩凌瑶魏梓茹刘爽孙浩沈忱⽬录●⼩组定位●引⼦:企业简介●“健美猪”事件始末●瘦⾁精事件发⽣原因分析●双汇集团社会责任的反思●附录1:企业的社会责任●附录2:活动的准备与活动安排⼀、⼩组定位(⼀)调查⽬的1.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3.15瘦⾁精事件并引以为戒。
2.让同学们从中反思并获得启发。
3.促进⼩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团队的意识。
(⼆)调查意义在2009年,国内知名企业⾬润⾷品下属⼦公司也曾被曝光含有“瘦⾁精”,此次双汇“瘦⾁精”事件难道充其量只是对“利益”⼀词的再次注释?作为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据说中国市场上有10根⽕腿肠有5根出⾃双汇,可见其覆盖⾯之⼴。
让⼈们记忆犹新的莫过于双汇的⼴告语:“⼗⼋道检验,⼗⼋个放⼼”。
然⽽,经媒体曝光后,⼈们才知道双汇的“⼗⼋道检验”连最起码的“瘦⾁精”都不检验,“⼗⼋个放⼼”更⽆从谈起,让⼈惊诧之余⼤呼“被忽悠”,进⽽也对所谓的“名牌效应”产⽣质疑——出事前是响当当的“名牌”,曝光后⽅知是“冒牌”。
前有⼤头娃娃,后来⽥婆婆,消费者的权益到底谁来维护?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只要有钱,现在的社会什么都可以是摆设……在这⾥,就明显的说明的很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缺乏,是到了我们的企业如何重新树⽴⼀个公众信得过的社会责任价值体系的时候了。
⼆、引⼦:企业简介——双汇集团双汇集团是以⾁类加⼯为主的⼤型⾷品集团,⽬前总资产约60多亿元,员⼯4万多⼈,在全国⼗多个省、市建有⼆⼗多家现代化的⾁类加⼯基地,年屠宰⽣猪能⼒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及⾁制品200多万吨,是中国的⾁类加⼯基地。
集团是农业部等⼋部委认定的⾸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双汇⾁制品是“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双汇冷鲜⾁及⾁制品是“国家安全⾷品”。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一) 双汇集团简介双汇集团(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达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
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12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
双汇集团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开拓海外市场,每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
此次涉事企业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18日,由双汇集团独资设立,注册资本9000万元。
2009年6月,双汇集团对其增资,增资后注册资本为2亿元。
涉及年屠宰生猪150万头,年低温肉制品3.3万吨。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1、“瘦肉精”的危害“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它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罗,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类似药物还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将这一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
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早在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中添加“瘦肉精”。
双汇火腿肠问题带来的思考

双汇火腿肠问题带来的思考
一,双汇食品厂车间乱象百出。
你喜欢吃火腿肠吗?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你看完315曝光的南昌双汇食品厂车间制作火腿肠时的视频,你还吃得下去吗?双汇香肠的原材料一般都是猪肉,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掉在地上的肉被制作工人不以为意的捡起来,连洗都没有洗,就直接流向了下一个岗位。
车间内部的消毒系统也是形同虚设,整个制作空间简直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
二,双汇火腿肠爆出重大食品问题。
面对视频,相信双汇食品再也无法狡辩。
要知道,双汇食品可是国内肉制品制造业的龙头老大。
是消费者心中的良心企业,可是现实却是什么呢?还有网友反映,自己在南昌的超市购买双汇火腿肠,回家吃的时候发现已经变质了。
拿到超市想要调货,可是负责人员却不理不睬,售后服务非常的差。
我们的购买优质品的时候,通常都是比较喜欢购买大品牌的,因为毕竟是入口的东西,所以不管是买鲜肉还是买火腿肠,都一直非常信赖双汇这个品牌,没想到塌房却如此严重。
三,真的是不能再信赖双汇食品。
其实如果有心的人可以搜索之前的信息,双汇并不是第一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相关部门也不止一次的提醒双汇食品进行整改,可见,他们并没有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中,依然我行我素。
虽然双汇的负责人已经表示了歉意,但是我认为我以后不会再选择相信双汇这个品牌。
既然决定进入食品这个行业,那就要本着良心,消费者不会再给双汇第二次机会。
双汇集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双汇集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1.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2.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3.企业对员工管理不严格,导致劳动纠纷较多。
4.营销策略不够灵活,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不足。
5.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短板,缺乏公益意识和环保意识。
建议:
1.加强产品品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2.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审计和监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3.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降低劳动纠纷风险。
4.根据市场需求和动态变化,灵活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应对能力。
5.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公益义务,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023《双汇发展企业偿债能力现状和问题的案例分析》9700字论文

双汇发展企业偿债能力现状和问题的案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2)(三)文献综述 (2)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3)(-)偿债能力的定义 (3)(二)偿债能力指标 (4)三、双汇发展公司偿债能力现状分析 (6)(-)双汇发展公司简介 (6)(二)双汇发展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6)四、双汇发展公司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H(-)短期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11)(二)长期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12)五、双汇发展公司偿债能力的解决对策 (13)(-)加快存货的周转 (14)(二)提高现金流量水平 (14)(三)优化债务结构和期限 (15)(四)拓宽筹资渠道 (15)[参考文献] (16)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近两年,新冠军疫情在全球肆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各实体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较大的挑战。
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当下缺少资金,正是大多企业面临的困境。
各个企业都选择了举债经营,它是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作为经营常态的一种模式选择,合理使用负债,能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带来的收益,同时也会为企业增加利润。
但是,如果负债的金额及占比较大,相应财务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不仅企业领导者十分关注负债情况,而且外来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加关注负债情况。
企业如果要想获得长久持续地发展,就要把负债的额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所以围绕企业负债相关的财务指标展开研究,可以有效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改善并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
这样以业,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相就降低,确保企业不存在较大的风险。
本文以双汇发展公司为研究分析对象,以财务报表中数据做为基础,计算反映偿债能力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双汇发展偿债能力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产生原因做进一步分析,结合双汇发展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与对策,对于提高双汇发展企业的偿债能力,防范和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双汇瘦肉精事件分析

事件回顾
2011 年 3 月 15 日央视新闻频 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15 特别节目播出了《“健美猪” 真相》,对于河南孟州等地 部分养猪场饲喂有“瘦肉精” 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 限公司进行了报道,济源双 汇分公司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双汇集团也一度被推到舆论 的风口浪尖。节目播出后, 双汇集团立即召开一系列的 会议进行积极应对,及时发 布相关公告声明,并采取 “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的 措施,强化源头控制,保证 食品安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执法人员执法不力:部分执法人员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 受其贿赂,对其视而不见。
小结:
瘦肉精”事件给双汇造成了经济和名誉的 双重损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双汇集团内 部控制活动执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此外, 政府的监管缺失也许是导致此次事件更重 要的原因,明目张胆地饲喂“健美猪”已 经不是一个企业能够控制的问题了。政府 在养殖环节的有效监督对于保证食品安全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不能把责任 都推给处于流通环节的企业。食品质量安 全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政府及社会的共 同努力。
风险的重视 程度不够, 忽视上游投 入
风险转移到 农户,农户 分散难管理
一出问题就 会牵连到企 业
对于食品安全这一问题没有进行前瞻性的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当然也就不全面
第三 控制活动分析
双汇集团的主要问题出在 控制活动执行力度不够 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 精”检测济源双汇并没有 严格执行,并且其采购主 管明知故犯的行为持续了 两年之久却没有被发现, 我们不难看出双汇集团的 在控制活动的执行上的确 有很大的问题,这也是导 致此次“瘦肉精”事件的 最关键因素。
双汇内部原因分析
双汇问题分析课件

目录
• 双汇简介 • 问题概述 • 问题分析 • 解决方案与改进措施 • 案例研究 • 结论与展望
01
双汇简介
公司背景
01
02
03
成立时间与地点
双汇集团成立于1958年, 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
历史沿革
双汇从一个地方肉类加工 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肉 类加工企业之一。
股权结构
双汇集团由河南省政府控 股,同时吸引了国内外投 资者。
产品与服务
肉类加工产品
双汇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种肉类加 工产品,如火腿肠、香肠、培根 等。
配套服务
双汇还提供与肉类加工相关的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服务,如物流配送、食品检测 等。
市场地位与竞争状况
市场占有率
双汇在中国肉类加工市场 占有重要地位,市场份额 较大。
竞争优势
双汇凭借其品牌知名度、 产品质量和渠道优势等在 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对双汇未来发展的影响与展望
品质监控体系完善
双汇将加强品质监控体系的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消费 者满意度。
多元化产品线拓展
在保持肉类加工领域优势的同时,双汇将积极拓展多元化产品线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国际市场拓展
借助此次危机后的品牌重塑,双汇有望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市场营销问题分析
市场营销问题总结
双汇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品牌形象受损、市场推 广策略不当等。这些问题可能影 响消费者对双汇产品的信任度和
购买意愿。
产生原因
市场营销问题的产生可能是由于 品牌管理不善、市场调查不足或 营销策略不符合市场需求等原因
造成的。
《双汇发展人员招聘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3600字》

特质因素理论是1909年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提出的,理论认为,人的特质与职业相匹配是进行职业选择的关键点。特质即个人的人格特征,类似于胜任力中提出的胜任素质,需要通过测评工具来加以衡量。因素即岗位的权责和任职条件等信息,可以通过工作分析来获取(何阳霖 ,林雪儿,2020)。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理解为员工与组织的相容性与匹配程度越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会越好,给组织带来更高的收益。因此组织在进行选拔时,需要注意选择在“特质”和“因素”方面和组织实际情况和价值观相匹配的人员(谢伟强 ,方婉瑜, 沈红)。
第三,相关理论
1.胜任力理论
“胜任力”由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理论认为胜任力是将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绩效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胜任力具有以下3个重要特征表现(周晓菲, 吴星辰, 许紫):(1)是与员工工作绩效表现有密切关系的行为特征或习惯,可以用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表现;(2)是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场景表现出来,且在不同环境和职位情形下表现是不同的,即具有动态性(徐盛明, 曹语婷,2019);(3)能够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之间的差别。企业通常使用冰山模型描述胜任力的构成。冰山之上的是知识与技能,是显性容易识别的,且容易根据后天的学习和发展而发生改变(朱海翔, 彭雨莹 ,曾嘉)。隐藏于冰山之下的是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这些特征存于意识形态的深层,难以被识别,且难以被评估和通过学习和发展而进行改变。冰山以下部分是鉴别绩效优异者和普通者的关键因素。基于胜任力的概念,麦克利兰还提出了胜任素质模型,是根据岗位胜任力建立的与工作绩效相关,可以测量的一组行为特征。胜任素质模型可以用在人力资源各模块工作中(钟欣然 ,刘泽宇, 胡梦琪,2020)。
写作提纲: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是中国食品行业中的一起严重危机公关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2024年,双汇集团被曝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禁用的瘦肉精,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不满。
这起事件对双汇集团造成了严重的声誉损害,使其陷入了公众的信任危机中。
本文将对双汇“瘦肉精”事件进行分析,并从公关的角度探讨其危机处理与公关策略。
首先,双汇集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严重的声誉损害。
在这起事件曝光后,公众开始对双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怀疑,并对该品牌的信誉进行了质疑。
这对双汇集团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危机,因为声誉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一旦受损很难恢复。
因此,双汇集团首先需要采取积极的公关措施,以修复声誉损害。
其次,双汇集团应该及时采取行动,积极回应公众关切。
在危机公关中,及时的态度和行动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双汇集团来说,他们应该迅速发表正式声明,承认事件的事实,并表示对公众的关切表示歉意,并保证将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传达出双汇集团的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并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双汇集团需要与公共媒体合作,加强危机公关的沟通和传播。
危机公关中的媒体角色非常重要,他们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帮助企业传递信息和故事。
双汇集团需要积极与媒体合作,提供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回应公众的质疑和关注,并强调双汇集团采取的解决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公共媒体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报道,增加公众对双汇集团的了解和认可。
第四,双汇集团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
在危机公关中,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双汇集团可以通过举办公开论坛、线上问答、市场调研等方式,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并积极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可以增加双汇集团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帮助企业恢复声誉。
第五,双汇集团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管体系建设。
在这起事件中,双汇集团使用了被禁止使用的瘦肉精,这暴露出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是中国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的典型案例之一、这起事件涉及到一个知名食品企业,双汇集团,在其猪肉制品中被检测出使用瘦肉精。
该事件在舆论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双汇集团造成了很大的声誉危机。
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
1.事件经过:2024年,中国媒体曝光了双汇集团使用瘦肉精的问题。
瘦肉精是一种被禁止使用在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加速动物的生长,但对人体有害。
该事件的曝光立即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
2.公关危机管理不当的原因:(1)缺乏有效危机管理预案:在事件曝光之后,双汇集团并未及时作出回应,未能掌控舆论导向,并没有对事件进行透明度的处理。
(2)信息透明度不足:双汇集团在事件发生后,对事实情况未能及时和详细公开,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解释。
(3)缺乏建立公众信任的措施:由于双汇集团长期以来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和品牌信誉,公众对其品牌具有较高的信任度。
然而,在这起事件中,双汇集团未能积极采取行动来维护其声誉,未能建立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
3.危机公关管理措施:(1)及时回应:双汇集团需要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回应,并就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
要迅速采取行动来制止使用瘦肉精,并向公众保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品质。
此外,还应及早公布调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2)加强信息透明度:在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应当向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事件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等。
这样可以增加公众对双汇集团的信任度,并让公众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积极回应舆论关切:社交媒体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双汇集团应该积极主动地回应公众和媒体的关切,提供实时的回应和更新,并积极与关注者互动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和担忧。
4.教训和启示:(1)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预案:企业应事先制定好危机管理预案,以便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这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信息发布渠道以及公关活动的安排等。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建立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双汇瘦肉精事件内控分析

从“瘦肉精”事件看双汇的内部控制一、案例企业及案例事件介绍1、双汇集团概述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总资产100多亿,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双汇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诚信立企,德行天下”为核心价值观,并坚持“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质量理念。
2011年初双汇集团重组双汇发展(双汇集团子公司,于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实现了整体上市,脱身于漯河市肉联厂的国有企业双汇,已经变为由外资控股的A股公众公司。
济源双汇是双汇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
2、“瘦肉精”事件概述2011年3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播出了《“健美猪”真相》,对于河南孟州等地部分养猪场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报道,济源双汇分公司瞬间成为众矢之的,双汇集团也一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节目播出后,双汇集团立即召开一系列的会议进行积极应对,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声明,并采取“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的措施,强化源头控制,保证食品安全。
二、案例事件原因分析1、三大目标分析第一,此次“瘦肉精”事件导致双汇集团的经营目标受到巨大损害。
据4月5日的报道,双汇集团半月粗略估计损失已超过121亿元,包括双汇发展股价跌停,市值蒸发103亿;销售减少15个亿;济源双汇处理肉制品和鲜冻品直接损失预计3000多万;瘦肉精多头检查,全年预计增加检测费3个多亿;预计3月减少税收8500多万。
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品牌美誉受到巨大伤害,双汇经销商“跳槽”加盟竞争对手,更令双汇的长期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报告目标并没有受到损害,只是集团因此推迟一个月披露2010年年报,对报告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第三,双汇集团并没有违法行为,合规目标得到合理保障。
早在2002年2月,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目录》,将“瘦肉精”列为禁用药品,禁止在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使用,并将“瘦肉精”列入年度例行监测计划,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要求监管部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看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修改版]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看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58682628ea81c759f578d5.png)
第一篇:从双汇“瘦肉精”事件看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从双汇“瘦肉精”事件看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从安徽劣质奶粉事件(大头娃娃事件)、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到今年的染色馒头、瘦肉精、豆浆用粉冲调事件,轰动一时,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上至中央,下至百姓,无不为造成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后果气愤和担忧。
事故曝光后,我们不禁要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在倡导着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着想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连普通百姓吃饭这样的基本生存问题都无安全保障?又谈何“中华民族的振兴”“创建和谐社会”呢?在近十年的众多食品安全事故中,今年央视315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格外扎眼,反应的问题别具代表性。
2011年3月.15日,央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
“双汇”品牌部分肉制品中涉嫌含有“瘦肉精”,这一消息爆出后,迅速掀起轩然大波。
三月十五日当天午后“双汇发展”封跌停,又因重大事项自16日起连续停牌,双汇上演“滑特卢”市值5天蒸发170亿。
一时间肉制品业内担心该事件引发消费者恐慌,造成对整个行业食品安全的不信任,甚至演变成如三聚氰胺般的行业“地震”。
(简单介绍“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河南“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河南省公安厅第一时间开展案件侦破,最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
加工源头(犯罪嫌疑人于湖北襄阳合谋研制生产)→主要销售窝点→次级分销窝点(不法兽药店主和生猪购销人)→“瘦肉精”使用者(生猪饲养户)→加精猪流向地(屠宰点和肉制品加工厂),其中的肉制品加工厂就包括济源双汇公司,最终流向消费者的餐桌。
双汇事件案例分析

双汇事件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双汇事件概述 (3)二、双汇发展概况 (4)1. 公司简介 (5)2. 业务模式与发展历程 (6)3. 市场地位与影响力 (7)三、双汇事件背景 (8)1. 事件起因 (9)2. 事件经过 (10)3. 事件影响 (11)四、双汇事件原因分析 (12)1. 管理层决策失误 (13)2. 内部控制不足 (14)3. 外部环境变化 (15)五、双汇事件后果分析 (16)1. 财务损失 (18)2. 品牌形象受损 (18)3. 市场反应 (19)4. 法律责任 (21)六、双汇事件的启示与反思 (22)1. 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23)2. 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 (24)3.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25)七、结论 (27)1. 事件总结 (28)2. 对企业的启示 (29)3. 对行业的借鉴意义 (30)一、内容概述该事件揭示了双汇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严重漏洞和不当行为,在收购生猪时,双汇未能按照规定对生猪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检疫,导致大量使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双汇事件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并依法对双汇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双汇也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以恢复消费者信心。
双汇事件还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刻反思,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企业的道德和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制度建设,以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双汇事件是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它给双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声誉损害,也给整个食品行业敲响了警钟。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双汇事件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双汇集团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双汇集团存货管理问题研究双汇集团是一家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肉制品。
存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资金运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双汇集团存货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双汇集团存在的存货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存货超期。
双汇集团生产的肉制品具有一定的保质期限,若长时间未能销售出去,存货就会超期,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报废。
这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是存货库存过高。
在双汇集团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过多的存货积压,导致存货库存过高。
这样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存货的陈旧和货值下降。
三是存货分类不明确。
双汇集团的存货可能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多种类型,但在管理上,不同类型的存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分类,这导致了存货的跟踪和管理不够精确有效,进而影响了存货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改善双汇集团的存货管理:一是加强供应链管理。
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建立起一个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及时获取原材料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柔性生产,减少存货积压现象。
二是设置合理的存货库存上限。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合理设定存货库存的上限,避免过高的库存占用企业的资金和产生质量问题。
三是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的存货管理制度,明确存货的分类、计量和跟踪,确保各个环节的管理有序和信息流通畅通。
四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控制产品质量,减少报废和次品的产生;通过促销等活动,提高产品的销售速度,增加存货的周转率。
双汇集团的存货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存货超期、库存过高和分类管理不明确等方面。
建议加强供应链管理,合理设置存货库存上限,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双汇集团的存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双汇集团内部控制的缺陷及对策

双汇集团内部控制的缺陷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双汇集团是中国领先的食品生产企业,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口碑。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双汇集团在市场上拥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其产品涵盖了肉类、冷冻食品等多个品类。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双汇集团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强化监督与反馈机制,成为双汇集团当前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深入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可以帮助双汇集团更好地应对市场压力,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2. 正文2.1 双汇集团内部控制的缺陷双汇集团是中国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但在其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双汇集团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对公司内部运营情况的监控不够严密。
双汇集团的制度和流程不够严谨和完善,造成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和不规范。
双汇集团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要求不够清晰和严格。
双汇集团的监督与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公司内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不够及时和有效。
双汇集团的内部控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2.2 对策建议一:加强内部审计在双汇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加强内部审计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对策。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独立于业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汇报。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确保审计对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审计盲点和主观偏差。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定期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建立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和准确性。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与外部审计机构合作,进行协同审计,以提高审计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效果。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双汇集团可以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减少内部控制的风险和漏洞。
内部审计还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财务透明度,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于双汇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相关问题分析报告

关于双汇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相关问题分析报告一、集团简介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0000多人,年产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
双汇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8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5年突破200亿元,2007年突破300亿元, 2010年突破500亿元。
二、冷链物流随着产品冷鲜肉的推出,双汇一改“沿街串巷、设摊卖肉”的传统销售模式,为“冷链配送(低温防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连锁经营和品牌销售”,实现全程冷链运输。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4个方面构成。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它要求综合考虑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要素,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生鲜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值增值。
三、双汇冷链物流的发展;1、覆盖除台湾地区外的全国双汇物流网络,8条铁路专用线,分布在河南漯河、浙江金华、内蒙古集宁、四川绵阳、重庆永川、贵州遵义等地。
公司拥有常温库、配送库25000m²。
公司在河南、湖北、广东、山东、北京、辽宁、内蒙设立了独立法人的区域性物流公司。
在广州、郑州、西安、北京、武汉、杭州、无锡、南京、太原、上海、合肥、长沙、南昌等地设有办事处或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