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作文教学中的虚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作文教学中的虚写
虚写、实写是文章的表现手法之一。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偏重写实,忽视写虚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发展创新思维是极为不利的。作文教学中,教育学生真实地再现现实和人生,表现多姿多彩的客观生活,固然是重要的,但一味地强调写实,而忽视抒写个人的真情实感、不重视想象,则会扼杀或淹没作文主体的个性和自我,甚至埋没他们的创造才能,最终导致创新思维的泯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谓“虚写”,是指叙事类作品中表现由客观事物而引发的情感、体验、感受等理念,它的特点是展示自我的精神意识。如文章中的抒情、议论、感受等。“实写”指的是客观展现的现实生活,如文章中的记叙、描写、说明等内容,它的特点是观察,记录、复述或描摹现实,“实”是基础,“虚”依赖“实”而存在,揭示“实”的本质意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写作提出的目标之一。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如果长期只重视写实而忽视写虚,势必造成学生只会记述、摹仿、机械反映现实的状况,写出来的作文,千人一面,少有立意新颖、个性独特之文。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独立思考能力丧失,自我精神受到压抑,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无动于衷,成为只会观照外物的一面镜子。
偏重写实而忽视写虚,也无意地给学生作文设置了障碍,增添了困难。中小学生受自身的年龄、活动范围、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对现实的见闻是极其有限的。一味地要求写实,他们头脑中究竟还有多少“实”可写?这就难怪当今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有普遍厌烦作文的心理了,也难怪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更难怪作文的品位不高了——因为他们实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叙! 为了应付老师,他们只得违心地胡编乱造,于是空话、套话、闲话便应“运”而生了。在平常的观察中,你屡见不鲜的是,学生作文时绞尽脑汁、冥思苦索、搜肠刮肚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而在他们的日记、给朋友的信中却下笔千言,挥洒自如。什么原因呢?很显然,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要求学生写实所致。而写日记、书信没有人为的限制,完全以我手写我心,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回顾以往的作文教学,则更多的强调的是表现现实。我们的语文教师不也正是要求学生写现实中的人、现实中的事吗?有的甚至把舒展自我的精神和意志、抒写真实的体验、感受与浮而不实、个人主义、情调低下、低级趣味、怪诞梦呓划等号。如此一来,作文教学中培养创造精神的写虚被无情地“放逐”了。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叙述或描述某人某物倒还勉强,若要他们抒写个人的体验、感受、发表个人的看法时,则吞吞吐吐,词不达意,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或者简单肤浅,或者令人啼笑皆非(这在议论文写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造成这一现状与我们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只重写实而忽视写虚是不无关系的。
作文中的虚写,是学生自己的精神创造。他们的独立见解、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新的发现、创造才能,无一不在“虚”中得到集中体现。适当地提倡写虚,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为学
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这就要充分宏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作文中重视写“虚”是教师尊重学生,注重开发学生智慧潜能的举措,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虚实并重,不可偏废一方。
从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来认识,教师如果压抑主体,那么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将被毁灭。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作文教学重视写虚,就是要挖掘其创造潜能,其中内涵就是要给学生以主动权,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抒想抒的情,发想发的感慨。绝不能老是牵着他们的鼻子往你设下的圈套里钻,而应该多给点自由,少一点束缚,多一点自由驰骋思维的空间,少一点条条框框、清规戒律。以此来培养创新思维,铸造独立的人格,这也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不少省份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作文的自由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有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语文教师,还有一个正确对待学生所写的“虚”的问题。写“虚”,它对客观现实作出判断、推理,发表个人的见解,属于抽象思维,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其中不乏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真知灼见,作为教师,理所当然地要给予表扬与鼓励。但是,学生的知识修养、道德涵养、认识能力等受其自身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作文中的“虚”,不可能词词句句都是金玉之言,洁白无瑕,其中难免会有谬误与糟粕。对此,我们做教师的,不能过于苛求,求全责备。而应该肯定其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能力和胆略,并耐心地给予引导和矫正,切勿横加挑剔、冷言讥刺、甚至恶语相伤,以免挫伤其独立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中的虚写,对于形成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培养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21世纪是面临激烈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胜负,则取决于人的素质。作文教学同样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打破一切陈规陋习的桎梏,注重人的全面素质,造就一代具备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语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许登黎,浙江省慈溪市庵东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