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各种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掌握寻找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际问题的转化和求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引出两点间的距离的概念。
通过展示一张地图,询问学生若要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在规划路线时需要了解哪些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到两处地点之间的距离数据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引导学生,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叫作“两点间距离”。
2. 讲授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1)首先确定两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
(2)应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
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求出斜边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3. 讲解两点间的距离的实际问题的求解。
(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点间的距离的概念和
计算方法解决。
例如:一架飞机在腾空时,速度最快是多少?答案:约
290km/h。它需要超过这个速度才能腾空。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
⑴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3cm和4cm,
求斜边的长度。
答案:5cm。
⑵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5),B(5,6).求
AB的长度。
答案:解题过程如下:
两点间的距离:d=√[(x2-x1)²+(y2-y1)²]
=√[(5-3)²+(6-5)²]
=√4+1
=√5
4. 拓展应用。
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两点之间距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万年历、地图测量等等。
四、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基础知识的课,主要是介绍了两点间距离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但是内容较为简单。在教学中,我在开头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两点间距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中,我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生活实例,让他们更容易掌握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和拓展应用的环节,让学生明确了知识的应用场景,为日后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