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用翻译及相关译法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前言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 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
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 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 语用学的迅猛发展, 必然影响和推动翻译活动。
语用学源于哲学和逻辑学, 它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尤其注重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 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
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所不同者, 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
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反而能促使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
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
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2语用学与翻译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
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隐喻的英汉语用对比与翻译
隐喻的英汉语用对比与翻译本文根据喻体联想意义的异同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进行语用对比, 并在此对比的基础上, 以语用等效的翻译原则为指导, 提出了在英汉比喻性语言的翻译中应采取的相应的处理方法。
标签:喻体;联想意义;语用意义;语用等效1. 引言大约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
之后,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一直是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重点。
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美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高潮。
自此,隐喻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对象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如语言学、哲学、语用学、心理学、文学批评、认知科学,翻译学、符号学、外语教学等的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说明了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
虽然我国历史上没有系统的隐喻理论,但中国历代的文学精品中充满了精彩的隐喻,历代先哲和学者有关文学和语言的论述中也不乏对隐喻的真知灼见。
鉴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地理、习俗、政治、宗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我们只有从语用和文化角度加以对比,才能真正比较全面地发现隐喻的构成和使用特点,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从而在两种语言的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
2. 隐喻的英汉语用对比2. 1 地理环境引起的语用差异语言来源于自然。
多彩的自然环境赋予了不同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独特语言。
例如,英国是个岛国。
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航海和水产的隐喻,如“He is all at sea”(他浑然不知所措),“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等。
而汉族世代在大陆上生活,在翻译这一类的隐喻时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对等的关于航海和水产的隐喻。
地理环境不同,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也受到影响。
同一自然现象在东西方人眼里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
2.2 生活习惯引起的语用差异不同的生存环境会带来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不同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也会在各自的语言尤其是在隐喻中体现出来。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沈涵文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一、文本类型理论彼得·纽马克是一位现代语言学教授,任教于英国萨里大学,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教学。
纽马克在布勒语言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文本类型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表达型文本重视原文作者的权威,关注原作者思想感情,不会考虑读者的反应。
以下几种属于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抒情诗、小说、戏剧等严肃性作品;国家政治人物的演讲稿或文件、各种法规和法律文献等权威性言论;自传、散文和私人信件等抒发个人感情的作品。
这些纯属是作者个人感情的宣泄,读者背景模糊,不关注读者的反应。
信息型文本注重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它的语言常常比较客观,不带个人特色,重在信息的传递,而语言正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其用词、搭配等通常较为传统。
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科学、技术、商业、工业等,常常以教材、报告、报纸、论文、备忘录和会议记录等形式呈现。
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读者的反应。
目的是号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来思考、感受并有所行动。
典型的号召型文本包括:告示、说明书、宣传手册、广告等。
一个文本常常会具备几种功能,但往往以其中一种功能为主[1]。
同一文本会因为不同的交际时间、地点、背景和对象产生不同的功能[2]。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含义20世纪末期,彼得·纽马克出版了《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在这本书中,他首次引入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
语义翻译以原文作者为出发点,竭力将原文的信息贴切地传达出来。
其更偏重于对原文文本的呈现,也就是在不违反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将原文内容尽可能地再现。
因此,在进行语义翻译时,译文应该在译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使得译文与原文在文体风格上尽可能地相似,从而使读者有更精准的阅读体验。
英语语句翻译方法
英语语句翻译方法英语语句翻译方法有哪些?翻译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并不难,看看下面吧!一、正反、反正表达法i.汉语从反面表达,译文从正面表达例1:他提出的论据相当不充实。
译文:The argument he put forward is pretty thin. (词) 例2:我们确信,年轻一代将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
译文: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prove worthy ofour trust. (短语)例3:他七十岁了,可是并不显老。
译文:He was 70, but he carried his years lightly. (句子)II.汉语从正面表达,译文从反面表达例1:他这个人优柔寡断,而且总是反复无常。
译文:He was an indecisive sort of person and always capricious. (词)例2:调查结果清清楚楚地显示病人死于心脏病。
译文:The investigation left no doubt that the patient had died of heartdisease.(短语)例3:这类举动迟早会被人觉察的。
译文:Such actions couldn’t long escape notice. (句子) III.特殊的否认句式例1:有利必有弊。
译文:There is not any advantage without disadvantage. (双重否认)例2:我们在那个城市从未因为是犹太人而遭受歧视。
译文:In that city, we had never suffereddiscrimination because we wereJews. (否认转移)二、分句、合句法I.分句法汉译英时,需要分译的句子多数是长句,或者是构造复杂的复句。
这种句子如果译成一个长句,就会使译文冗长、累赘、意思表达不清楚,也不符合英文习惯。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3)
英语知识4. 语用翻译本文所谓的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
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何自然,1997),它更多地探讨口头语言、修辞性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
Grice (1957)的意义理论以及Leech (1983)关于语用语言学的观点都认为,要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首先必须正确识别和理解语言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
词句的基本意义或者说规约意义是理解话语和作品含义的前提条件,因此语言错误也是一种语用失误(张新红,2000),会导致理解失误。
试想,如果我们连语言系统中的词、短语或者句子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指望理解交际者/作者的交际意图呢?因此,语言系统知识是说话和理解的必备基础,是推导话语含义的基础。
请看下面这个例句:(2) Can you lift the box?听话人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必须知道句中各个词语的意思,此外还应当知道这种询问能力的句子的规约意义,即“请您帮我抬这个箱子”。
如果听话人仅仅照字面意义做出回答擸es, I can.敚缓笠廊徽驹谝槐呖醋潘祷叭艘桓鋈朔丫⒌靥ё畔渥佣蝗グ锸郑敲纯梢运邓挥姓嬲斫馑祷叭嘶坝锏囊馑肌A饺酥涞慕患适О堋* 在翻译过程中,任何对原文词句层次上的不解或误解都会导致对原作者意图的不解或曲解,导致在译作中出现误译。
这里我们拿指称词语的识别问题作为例子。
正确识别指称词语所指的对象(例如交际的参与者、交际事件以及交际过程中所论及的对象等)的能力是找到关联(Sperber & Wilson,1986)、进行推理、实现语篇的语义连贯(coherence)的必要条件之一。
正因为交际者不仅具有识别指称对象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解释特定指称对象的意义的能力,有解释它与其他语境及互文特征之间关系的能力,因此才能够找到和识别语篇的语义连续性(或称关联、连贯),才能推导出该指称词语的含义(Baker, 1992)。
Peter Newmark 西方翻译理论
(1)理论背景
(2)理论基础
(3)定义 (4)比较 (5)再发展
理论背景
直译 意译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F.语义翻译是一门艺术,只能由一个人单独承 担,不能有不准确的翻译,但由于造成了认知
意义和语用意义的走失,语义翻译译文一般不
及原文。
交际翻译是一门技巧,有时可由多人承担。由
于重效果,简洁明了,弥补了语义翻译中意义
的走失,又经过了适当的润色,交际翻译译文
一般优于原文。
适用文本
语义翻译:表达性文本或是重要的审美 性文本,其表达形式和内容一样重要, 那么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哲学、宗教、 政治、科技作品都用语义翻译。
Bao-yu played “Racing Go”with the other maids. This was a game in which you moved your Gopieces across the boar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row of dice, the object being to reach the opposite side before every thing else and pocket all the stakes.(David Hawkes &John Minford)
“内心言语本身就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外在言语
的内在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内心言语才是纯
粹意义上的思维。”
据此,纽马克认为成年人运用语言的目 的和运用语言进行的最基本的活动是思
英语翻译的方法及过程
我们的问题是大的,但我们的心更大。我们的挑战是大 的,但我们的决心更大。如果我们的缺点是没完没了的, 上帝的爱是真正的无穷无尽的。
Free translation: 我并非不信任未来; 我并不害怕我们面临的问题。我
poor到抵抗,而极差的指挥员会遇到
极大的抵抗(乱译) ×
最好的导体电阻最小,而最差的导体电阻最大。√
2019/6/2
8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I do not mistrust the future; I do not fear what is ahead. For our problems are large, but our heart is larger. Our challenges are great, but our will is greater. And if our flaws are endless. God’s love is truly boundless.
二、意译(liberal / Free translation)
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
文结构形式的束缚,使译文符合目
的语(target language)的行文规范
2019/6/2
2
翻译方法的选择: 当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译文仍然流畅
易懂时---直译 当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会对译文的质量
产生影响,或使译文难以理解时---意译
不分析原文结构,只看字面意义,自己
编造句子。
2019/6/2
4
1)直译
In some automated plants, electronic computers control the entire production line.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一、引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语用科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学派纷起,新论迭出,这些新的语言学理论运用于翻译领域,对翻译这一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审视,使翻译理论研究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最近形成的语用翻译观便是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语用翻译观的提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对翻译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语用学与翻译随着社会的广泛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加深,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译者若想翻译出使人赞服的文章,真正体现出原作的思想和意图,只停留在作者表面的言语上去实现翻译的理解和表达已经远远不够。
可以说,缺乏语用知识的翻译是失败的翻译,至少是不完美的翻译。
所以,译者一定要走出文字表面,渗入到原作的字里行间,借助于各方面的语用知识来完成原文向译文的等效转换。
1.语用学及其语用功能。
何自然在《语用学与英语学习》(1997)中指出“语用学是理解语言、使用语言的学问”。
可见,交谈者要达到真正的理解,必须明白对方隐含的交际意图,这主要靠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及习惯来体现。
2.翻译及其理解过程。
翻译同样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通常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部分,而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这一活动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
语用知识可以帮助翻译者透彻理解原文,为翻译的转换和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用译入语再现原文仍然需要靠语用知识。
文学作品的潜在接受者通常是本民族的读者,作家在写作时并没有考虑到文化接受者的语用背景,因此,最容易因缺乏语用知识而导致译者的误解与误译。
3.在翻译中传达语用意义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纪70 年代,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就注意到语用学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并把它运用于翻译研究。
他在《语言与翻译》(1975)中提出了语用意义的传达问题,并把“语用意义”分为四种类型:1)词的修辞特征;2)词的语域;3)词的感情色彩;4)交际功能任务。
巴氏指出:“在对比不同语言的词汇单位时,语用意义的差异比所指意义的差异更为常见。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技巧刍谈_张扬
4. 对于需要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尽量让中学生减少运动 量的练习,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 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要根据其年龄的特点,制定适 宜该年龄段的跑步计划,既能加强身体的素质,又响应了国家提 倡发展体育运动的口号。在进行跑步计划时,又要根据其自身身 体素质的不同,分普通锻炼和加强锻炼两种。
锻炼后就久坐。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其年龄的特点, 运动中很容易使大脑产生兴奋,甚至过度兴奋,所以对运动量不 能很好的把控,在运动中,由于运动量加大,身体对氧的需求也 急速增加,所 以 当 在 锻 炼 结 束 后,应 该 对 身 体 做 简 单 的 放 松 运 动,以便于氧气的及时补充。如果体育锻炼结束后,没有做放松 活动,会加大身体的疲劳感,有的甚至会出现忽然大脑供血不足 或者忽然晕厥的现象。
者的主观再造。毕竟译者不一定是相关专业人士,如查再创作,
参考文献:
就有可能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特别是化妆品、药品类的说
[1] P.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Prince
明书,更来不得半点马虎。这里以化妆品说明书为例谈谈。以下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休,莫衷一是。在此背景下,纽马克先生提出了 “语义翻译法” 不留晦涩。在这一目标影响下,译者翻译过程中,必然要对原作
和 “交际翻译法” 两种技巧。这两种技巧概念明显扩展和丰富 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使原作的语义传达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然
了原来直译和意译的概念,为翻译实践指出了新的实践思路,使 这种适当的修改并不能说是不尊重原作,而是为翻译目标的实现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翻译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翻译[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翻译则是语用学运用于翻译领域的结果。
语用等效包括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所达到的等值效果,使用语用等效原则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出现的问题,防止语用失效。
从语用学角度来认识翻译的社会功能并以语用对等为原则进行翻译转换,是克服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翻译语用等效文化差异一、引言语用翻译观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种翻译新论,是语用学运用于翻译领域的结果。
何自然先生在他的《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何自然,1997)中提出语用翻译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
他认为语用语言等效近似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语用翻译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强调译文应再现原文的语用潜力,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
跨文化交际必须懂得语用学,因为它关系到如何正确使用和理解说话双方用以交际的语言。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语用习惯差异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由此产生的语用失效会影响交际中的信息获得,导致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以致产生交际误解,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要取得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须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的文化差异。
从语用学来说,交谈者要达到真正的理解,必须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而交际意图往往是隐含的,这主要是靠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及语言习惯来体现。
二、语用翻译时须识别原作者的真实意图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动态等效翻译。
语用翻译是在对原作语句的交际意图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用功能对等的方法在译语中再现原作的语用作用力,它是超越某一个层次对等的翻译,是从宏观上把握原文接受者与译语接受者语用知识的差距,并采用适当的手段在译语中弥补这一差距,达到语用上等值的翻译。
它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原作的语用意义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张新红,何自然,2001)。
语用与翻译课件
Might I ask you to take off your hat? I hope you won’t mind if I ask you if you could leave us alone.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结构可以相互结合, 形成间接性请求或指令言语行为。 2、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与规约性言语行为相反,非规约性言语行为不是按习惯就可以 推断出句子的间接的言外之意,而是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 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话语的语用意义 之间没有固定的联系。例如:“今天是圣诞节”这句话很简单, 但要透彻理解它就不简单,离开了具体语境,“今天是圣诞节” 只能表达说话人说这句话的当天是12月25日,正好是圣诞节。但 结合具体语境,这句话所表达的就远远不只是这个意思了。我们 不妨设想一下:A.朋友当中,甲潜心学习,天天伏案苦读,不知休 息,不论节假日,可谓废寝忘食。圣诞节到了,朋友们想欢聚热 闹以祝贺节日,所以对他说 了这句话“今天是圣诞节”,意旨在 于建议他暂且放下书本,同朋友们一起过节。B.丈夫答应圣诞节送 一份精美的礼物给妻子,但由于事物繁忙忘了自己的许诺,
这些话语的字面用意分别是询问和陈述,但人们按习惯可以 根据这些话语的形式,立即推断出各句间接的言外之力都是 “请求”。可以看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的推 导受语境的制约较小,多数脱离开语境也可以理解。
塞尔把表示规约性间接请求或指令的语句分成了以下六类: 1)与说话人做某事的能力有关的语句。例如: Can you reach the salt? Could you be a little more quiet? 2) 与说话人希望听话人做某事的愿望有关的语句。例如: I would like you to go now. I want you to do this for me, Henry. 3) 与听话人做某事有关的语句。例如: Won’t you stop making noise soon? Aren’t you going to eat your cereal? 4) 与听话人做某事的愿望或意愿有关的语句。例如: Would you mind not making so much noise? Would it be convenient for you to come on Wednesday? 5) 与做某事的原因有关的语句。例如: You ought to be more polite to your mother.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if you left town. 6) 将以上结构放入另一种结构,或者将明示的以言行事指令动词 放入上述另一种结构。例如:
英语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英语翻译的方法及技巧语言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翻译方法及技巧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一、词汇方面㈠.词义选择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
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㈡.词义转换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㈢.词类转换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补词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英语中数词与名词之间没有量词,而译成汉语时可酌情增加。
㈤.省略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只要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
如:上面讲的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则可以省略;又如:英语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词而汉语中往往省略不用。
㈥.并列与重复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常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如:英语的物主代词替代前面的名词,短语动词只重复介词而省略主动词,汉译时可考虑重复表达。
二、句子结构方面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1. 顺译法与逆译法第三书中讲句子顺序时谈到,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
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
而汉语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
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关于翻译英语的方法
关于翻译英语的方法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翻译英语的方法,供大家参阅!翻译英语的方法:直译法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许多英语句子的翻译完全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可以获得一举两得之功效,既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又正确表达了原文的内容,做到了原汁原味地重现原文的意境。
例1: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例2: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例3: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翻译英语的方法:增译法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同时,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例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增译连词) 例5: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所有现金红利,均须缴纳所得税。
(根据汉语行文习惯,增加动词) 翻译英语的方法:词类转换法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
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译成汉语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这类用法在实践中出现很多。
四种翻译方法,十种翻译技巧
四种翻译方法1.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
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的形式。
(张培基)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 original coincides or almost tallies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literal translation must be used.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郭著章)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
意译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疑问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的相似。
(陈宏薇)简单地说,直译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的表达方法,句子结构与原句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层次进行某些调整。
意译指在译文中舍弃原作的表达方法,另觅同意等效的表达方法,或指对原作的句子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或调整。
深化译法、浅化译法、淡化译法和等化译法
深化译法、浅化译法、淡化译法和等化译法深化译法(Elaboration)。
深化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解构、推理,进一步拓展文本的意义、语用功能和形式,以达到更加准确传达意义的目的。
深化译法常常采用借鉴相关领域的知识、概念、文化背景等手段,深
入思考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及背景,并针对性地加以解释或注释,以使译
文更加准确、完整。
浅化译法(Simplification)。
浅化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一定难度或复杂度的语言信息进行压缩、简化、概括或省略,以达到语言表达的简明易懂,使读者易于理解的
目的。
浅化译法常常采用化繁为简、言简意赅的方法,删繁就简、精准抓重,使译文既传达原文精神,又符合读者阅读习惯。
淡化译法(Neutralization)。
淡化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蕴含着的某些文化、语用等要素
在译文中予以淡化、减少或平衡,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偏差,
保持语言中性和翻译中立的状态。
淡化译法常常出现在同一种语言中的文
化翻译和技术翻译中,旨在消除文化干扰、降低翻译风险。
等化译法(Equalization)。
等化译法是指为了适应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采取某些尽量一致的翻
译策略,以保持翻译前后主要信息的等价性、语言样式的一致性、译文的
自然流畅度和阅读体验。
等化译法常常运用于科技、商业、法律等领域的
翻译,在语言处理上更注重技术细节、专业性和准确性,以恰当的译法传达原文信息。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3 从《刀锋》看毛姆的救赎之道4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5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6 埃德娜的觉醒——对《觉醒》的心理女性主义分析7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8 H.G.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措辞研究9 外语教学中的折中主义思想研究10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11 从文化角度论英文商标名称的翻译12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13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14 浅析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中的象征主义15 论《双城记》中的反讽16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17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1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19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20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21 回归之路--《所罗门之歌》22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23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24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25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26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27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28 从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礼仪看英国人的社交心理29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30 从文化角度对比中美两国谈判风格31 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32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33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34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35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36 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解读《雾都孤儿》中费金的善与恶37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性别歧义及其原因探析38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39 名转动词的中英对比研究40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41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42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43 论不同语境下广告语中双关语的翻译原则44 An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45 谈中国唐诗中数字的翻译46 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意象解析47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48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49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50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51 从生态批评主义角度看《白鲸》的生态观52 无脸之殇——《英国病人》的后殖民指控分析53 适者生存—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命的法则”54 《觉醒》中的爱与死亡55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56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57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58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59 Research on the Re-cre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n Different Cultures60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61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62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63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64 英语语义歧义分析及其语用价值65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 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66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67 An Analysis of the Divided Human Nature in O. Henry’s Major Works68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69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70 Perception of the Beat Generation through John Lennon71 浪漫主义天性和实用主义个性之间的冲突——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性的矛盾72 从文化的角度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差异73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74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75 《远大前程》中的“远大”可以是“错误”的76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77 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78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79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80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81 海明威文学创作中主题的转折点——《乞力马扎罗的雪》82 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8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olf Images Between Wolf Totem and The Call of the Wild84 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对文学的影响——以白衣女人为例85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86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87 《小镇畸人》的现代主义解读88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89 A Masterpiece "Stolen" from the Past—Intertextuality Analysis of The Great Gatsby90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91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92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93 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94 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95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96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97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98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99 从语境角度分析英语歧义100 中西方寒暄语简要对比研究101 中文古诗词叠词的研究与翻译102 论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103 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4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105 浅析《飘》中人物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106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107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08 浅谈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109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110 论英汉恭维语的差异111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112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113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114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115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116 海明威的女性主义思想117 哈代小说《绿林荫下》的视觉呼唤118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无尽欲望119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120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21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电影《飘》中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特征122 “笼中鸟儿们”的反抗--从《琐事》中解读女性意识的觉醒123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124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125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126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127 浅析《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128 论神话中的民族精神——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之比较129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130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131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132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133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134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135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136 On the Causes of the Tragedies of Tess and Jenni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Jennie Gerhardt137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138 《动物农场》中隐喻的应用及其政治讽刺作用139 浅析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140 从养老模式看中美文化异同141 汉语量词“条”“支”“枝”的认知研究及其英文表达142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143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144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145 论中英日常礼貌用语的差异146 英语商业广告中幽默的语用分析147 澳洲土著语言的演变及原因148 英汉汽车广告中常用“滑溜词”的对比分析149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150 《洛丽塔》主题与艺术技巧之探析151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152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153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154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155 美国梦的幻灭——论《推销员之死》156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157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158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159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60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161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162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163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164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165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166 Mirror Im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Liguang and Patton167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168 An Analysis of Jude’s Pursuit of Love in Jude the Obscure169 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170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171 论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市场战略172 一位绝望的主妇——从女性主义角度诠释《林中之死》173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174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175 The Implication o f Edna Pontellier’s Self-awareness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176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177 《瓦尔登湖》与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然观简析178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医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179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180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181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182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183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184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185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186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187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188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189 汉语新词及其英译策略研究190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191 从文化视角看英语习语的翻译192 唐诗意象英译中的文化障碍和策略193 中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差异研究——以电影《推手》为例194 论《莫瑞斯》中E. M. 福斯特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19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196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197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198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199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200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浅谈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及运用
浅谈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及运用摘要:本文简略地分析和评价了由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两个概念,通过比较它们的差异,试图阐明两者的具体应用方法,语义翻译更注重对原文文本的忠实;而交际翻译更注重如何能让译著的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感觉,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更重视原文形式带来的影响,而后者更强调原文的内容的真正含义。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区别只是相对的。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为了求最佳的翻译效果,通常会交替选择使用这两种方法。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差异一、引语翻译是文化交流悠久的活动之一,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在沟通国际间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翻译涉及作者和译者,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在文化趋同过程中,不同文化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叉和碰撞,从而给语言翻译者带来困难。
那么在熟悉两种文化的同时,译者是应该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忠实于原语文本,尽量多地采用语义翻译,还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异语文本为中心,多使用交际翻译呢?本文欲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1981年出版的《翻译问题初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一书中首次引入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
语义翻译指译者在译语的语义规则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它以原文为依归,力求保留源语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因而译文与原文的形式和风格更为接近。
而与之相对应的交际翻译则试图使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它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的读者对象,主张根据文本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关于语用等效翻译理论指导下商标翻译的研究
关于语用等效翻译理论指导下商标翻译的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商标的特殊语用功能,从语用等效翻译的理论,探析商标翻译的语用原则以及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音意结合法、变通法等五种翻译技巧。
译者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技巧,尽可能将商品丰富的语用传达出来,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产品赢得更大的效益。
[ 关键词] 商标翻译;语用等效翻译;语用等效翻译原则;语用等效翻译理论【中图分类号】g420一、引言从语言的角度看,商标的翻译显得简单,其翻译过程不受句子、段落、篇章等较深语言层次的影响。
然而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商标的浓缩性强,内涵丰富,具有显著的语用功能,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购买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由于功能上的特殊要求,商标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复杂的现象,也需要翻译理论的指导。
本文拟结合商标的特殊语用功能,从语用等效翻译的角度探讨商标翻译中的语用等效原则以及翻译技巧。
二、商标的语用功能商标的文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结合商标的特点,贺川生将商标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六点:(1)刺激消费:对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起积极作用。
(2)识别产品:不同商标代表不同厂家、不同价格和不同售后服务。
(3)提供产品信息:即反映该商品属性、特点、用途及功效等。
(4)名誉象征:商标是商品质量的保证,是企业信誉的象征。
(5)法律保护:商标一经注册即受到法律保护,防止假冒产品。
(6)广告宣传:商标是广告的核心,广告宜传首先要突出商标[1]。
归根到底,商标是凝聚命名者旨趣的广告语,其根本目的在于诱使潜在消费者对命名符号所指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其购买欲望并付诸行为。
因此,商标具有四种独特的语用功能:提示功能,劝诱功能,象征功能,广告功能[2]。
好的商标翻译能够为商品带来积极的等效效应,使商品更为畅销。
例如,美国simmons 公司生产的弹簧床垫“simmons”被译为“席梦思”,意为睡在该床垫上就会有“好梦可思”。
此产品很受中国人民的欢迎,皆因商标的语用等效的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用翻译及相关译法" 论文关键词:语用意义语境文化等值论文摘要:翻译所要处理的对象是具体语境中的句子即语句,也就是语言单位的运用价值。
翻译者首先要认识原文的语用意义,才能应用译语深入表达原意。
因此,讨论语用意义对研究翻译理论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翻译中的语用意义——语境意义和文化意义,以及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文意义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一、引言语用学(pragmatics)研究语言和语用者即人的关系。
它所关心的是运用句子的目的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句子(sentence)作为语句(utterance)运用得是否得体。
[1]语用学将语言单位和在某一特定交际环境下的语用者联系起来,语用意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言外之意。
语义学(semantics)把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看作是孤立的,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上下文、语言使用者(作者、说话人)和接受者(读者,听众)。
一个句子的语义意义就是该句的命题内容,它独立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是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东西。
因此,虽然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研究意义的,但是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却有较大的区别。
二、翻译中的语用意义根据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我们将语用意义分为语境意义(situational meaning)和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两类。
1.语境意义语境“研究语句之外的语用的和非语言的特征,这些特征跟非语言活动中所用语句的意义的表达有高度潜在关系”。
语境不能被看作语言或语言学层次上的东西,它是语言活动描写的一个方面。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境包括领域(field)、格调(tenor)和方式(mode)三个方面。
领域指出正在进行的活动,格调指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方式指表达形式。
语义意义经过这三个方面的过滤,传递其语用意义。
[2]语境对于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Yes?”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语用意义。
在商店里,它可以表示“Can I help you?”在电话里,它可以表示“Whom do you want?”在教室里,可以表示“What’s the question?”等等。
因此在翻译中要重视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地理解原文的语句意义,在传达时,对原文的语义意义作适当变通。
2.文化意义除了语境以外,文化背景是正确理解语用意义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单位和语用者即人的关系的。
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要受到他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方式的限制。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无一不受到文化的制约。
比如颜色是每个文化共有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意义相同。
但有的时候不同的文化赋予同一色彩以不同的含义。
Green(绿色)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可是,常用来表示“嫉妒”的汉语却是“眼红”或“害了红眼病”。
另外,green在英语中还可以表示没有经验,而汉语中就没有这样的意思。
这些由于文化而引起的语用意义的差异都是造成理解和表达困难的原因。
《红楼梦》的译者霍克斯曾经叹过这样的苦经:《红楼梦》的爱好者在我的译文中将看不到“红”这个意象,而“红”字在原文中却是比比皆是。
[3]在原文中“红”可以代表“好运”、“青春”等,并且一再出现。
但英语中没有这样的内涵意义,我明知道译文中失去了些什么,但就是无能为力。
所以,在《红楼梦》的英译本中,“悼红轩”变成了“Nostalgia studio”,“怡红院”变成了“the House of GreenD elights”,“怡红公子”成了“Green Boy”。
三、相关译法下面,以几位翻译家和著名刊物的译作为例,探讨如何正确、有效地表达原文语用意义的途径和方法。
1.释义手法例1:华北农村土地的风浪孕育了长篇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张万象:《她属于人民——悼丁玲》)译文:She shifted to land reform work in the midst of peasants in some northern areas.What she did,saw,experienced,felt in this respect of revolutionary work she conceived into a plot for a long novel:“The sun shines over River Sanggan”which was published and won great fame.(许梦雄译)对于丁玲来说,正是轰轰烈烈的华北农村土地改革的亲身体验、所见所闻,给她提供了丰富深刻的内涵,如将其直译,不仅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语用意义,还可能引起读者的误解。
在英语中找不到语用等同的对应词的情况下,译者采用了释义手法,将“风浪”译为“What she did,saw,experienced,felt……”对其深刻含义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准确而充分地表达了原文中的“风浪”二字在这里的语用意义。
[6]2.喻体转换作为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比喻手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英汉民族由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同一喻体所承载的喻义可能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译语与原语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相同,却不能和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等同,因而不能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
然而,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独具特色,是其他修辞手段无法替代的。
为了达到同样的修辞效果,表达与原文一致的语用意义,译文可采用喻体转换的方法,即将原文的喻体转换成译文中承载对应喻义的物体,以取得等值的意象联想。
[8]例2:他出去了,母亲和我却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个木偶人了。
(鲁迅:《故乡》)译文:After he had gone out,mother and I both shook our heads over his hard life:many children,famines,taxes,soldiers,bandits,officials and landed gentry,all had squeezed him as dry as a mummy.(杨宪益、戴乃迭译)该例中的“木偶人”与英语中指称意义对应的“puppet”喻义不一致。
汉语中的“木偶人”与“呆滞、木讷、枯瘦如柴”相联系,而英语中的实际喻义却是“受他人指使的、操纵的傀儡”,如:a puppet government,傀儡政府,伪政府。
为此,译者将原文中的喻体改成了mummy(木乃伊),并与动词“squeeze”相呼应,在译文中产生了等值的意象联想,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语用意义。
上面谈的是原文与译文同一喻体不同的处理。
还有一种情况,原文喻体独具民族文化特色,译语中没有对应物,导致指称意义空缺。
处理这种情况,同样要采取喻体转换的方法,在译文中寻找喻义相等的对应物作喻体进行替代。
"3.加注补义翻译的目的,就是要把原语的全部信息不仅是内容方面的,也包括原作的风格、色彩。
为了保持原作的风格、色彩,有时需采用直译法。
但仅凭直译不能准确表达原文语用意义的时候,可采用加注补义的方法。
加注,包括附注、尾注、脚注等,也是有效移植文化的补偿手段。
例3:“小方,你倒没生病?哦,我明白了!鲍小姐秀色可餐,你看饱了,不用吃饭了。
”(钱钟书《围城》)译文:“Little Fang,you didn’t get sick?Oh,I get it! Miss Pao’s beauty is such a feast to the eye,and you got your fill just looking at her and didn’t have to eat.”*xxxxLY,“someone is beautiful enough to be eaten.”(珍妮.凯利,茅国权译)此处即采用了加注补义的方法,既保留了原作诙谐、戏谑的语气风格,又完整准确地表达了语用意义。
例4:It is always inspiring to see a brave man fighting for a lost cause,and I never cease to admire the Jacobitish zeal with which year after year Mr.John Ervine carries on a guerrilla war-fare against the ever-increasing power of tobacco.译文:看勇敢的人为一种无望的事业而奋斗总领人鼓舞。
我心里一直钦佩约翰·欧文先生年复一年地以斯图亚特王朝拥护者的热诚,进行游击战般的战斗,来对抗日益增强的烟草势力。
(转引自屠国元)Jacobitish系Jacobite的形容词形式,指1688年被迫退位的英王JamesⅡ的拥护者,JamesⅡ王室即所谓的House of Stuart(斯图亚特王室)。
这里将Jacobitish zeal译成“斯图亚特王室拥护者的热诚”,只是部分地传递了所含的文化信息,恐怕还得加注以作补偿。
毋庸置疑,加注作为补偿确是译者移植文化的有效手段。
但必须指出,在翻译实际操作时不宜太泛使用,不然,译品特别是文学诗歌译品,定会让读者感到索然无味,毫无想象的空间,因而无法享受原作的“美质”。
[9]译品也不应注释过多。
加注固然有效,却不是唯一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这里也有个“度”的问题。
4.借用法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当原语所要表达的意义可借助译语文化中流传甚广、尽人皆知的人物、事件或典故进行表达时,译者不妨加以借用。
譬如在翻译“口蜜腹剑”、“人面兽心”、“笑里藏刀”等语句时,若借用“犹大之吻”来表达,则更易于被西方读者所理解。
例5:中国现在已有几十种文艺期刊,今后将有更多刊物在全国发行,完全可以预料,一个全盛的文艺繁荣时期将在中国出现。
——《北京周报》译文:With scores of journals and magazines on literature and art now published on nationwide scale and more coming off the press at a later date,an Augustan age for China’s literature and art can well be expected.——Beijing Review June22-28,1987Augustan为古罗马皇帝,在其统治之下出现了拉丁文学的全盛时期。
译者对该词的借用,准确表达了原文的语用意义,使了解西方文化的读者对中国将要出现的文艺繁荣局面有了一个形象、具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