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 林崇德.

合集下载

27日上午-林崇德:思维品质是培养创造性的突破口

27日上午-林崇德:思维品质是培养创造性的突破口

北京师范大学 林崇德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创造性的突破口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创造性的突破口(一)创造性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二)创造性(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智力是创造性(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

(三)创造性的实质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性越强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创造性就越突出(四)创造性的生物学基础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对创造性而言,“生物学基础“指的是人这一客体在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上那些与创造性有关的特征。

因此,理论上,高创造性人群和低创造性人群在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与生化指标、基因编码和表达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或是创造性思维时人体生理生化的特异性反应都属于创造性生物基础的研究范畴。

事实上,受制于研究技术或是其他原因(如指标的不稳定性等),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研究多数围绕”脑”这一研究对象展开。

(五) 创造性人才的层次Ø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Ø创新或创造性人才分三个等级:人人都有创造性;专门人才或创造性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各行各业的尖子)“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毛泽东创造性人才的外因是指创造性(创新)环境;内因是指心理因素,具体表示为:创造性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人才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思维,即智力活动而形成和积累起来的。

思维已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主观能源,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与创造性联系在一起,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思维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做老师一定要因材施教

做老师一定要因材施教

做老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追忆霍懋征几十年来,北师大资深教授林崇德与霍懋征老师相交甚深。

霍懋征去世后,这位小学教育家可贵的教育观,成为这几天林崇德思考的主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教授把他的思考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小学教育要培养创造性思维。

1963年,作为北师大教育系心理专业3年级的学生,林崇德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听课,讲数学课的正是霍懋征。

霍老师整节课都在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学生们活跃极了。

回想当年那一幕,林崇德引用美国创造力之父吉尔福特的话说:“创造力就是发散性思维”,而就林崇德自己的理解,发散性思维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一题多解”。

霍懋征从孩子一入学,就开始用“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说明她非常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是基础教育需要心理学。

1978年,林崇德应民进中央的邀请,为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做一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的报告。

那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3个小时的报告后,主持人霍懋征在总结中说的一番话。

她说:“基础教育需要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规律,是我们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出发点。

”她强调,中小学教师要学心理学,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心理的。

育人从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是办教育从教育规律出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要把中小学生人格发展放在首位。

1984年,中国教育学会在中央党校召开第一次学术大会。

当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霍懋征得知刚刚当选的最年轻的学术委员林崇德在全国开展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的有关课题时,当即接受了林崇德的邀请,表示愿意担任课题顾问。

他说:为什么“文革”后我改教语文了呢?因为我体会到,语文与人的思想品格联系更紧密,我教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人格,你们课题组也一定要把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放在首位。

此后,霍懋征还推荐了他的徒弟、后来的民进中央委员会委员樊大荣老师参加到课题组中来。

四是重在因材施教。

1987年,在美国盐湖举行了世界第七届天才儿童青少年与天才教育学术大会。

林崇德: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林崇德: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林崇德: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林崇德: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他长期致力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了20余项国家哲学社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科技部的重大重点项目,是《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主编,撰有《林崇德心理学文选》《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发展》等20多部学术专著。

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400余篇,曾荣获“普通高等教育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是国家心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获得“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问:林教授您好!您在1965年—1978年,曾在基础教育界工作了13年,想必对基础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

当前,在重视教育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向基础教育倾斜,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大事。

面对未来的基础教育,在您看来,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林崇德: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

什么叫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我们都有同一个根、同一个灵魂。

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是什么?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素养问题。

从中华传统文化来看,我们看到了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四个方面。

比如说家国情怀,涉及孝亲爱国、民族情怀、乡土情感等;社会关怀涉及仁民爱物、心怀天下、奉献社会等;人格修养涉及诚信自律、崇德弘毅、礼敬谦和等;文化修养涉及人文历史知识、求学治学方法、文字表达能力、追求科技发明等。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部召集人,教育部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

在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有广泛影响,被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美国《肯特信使报》把他与美国当代教育家本杰明·斯波克(B.Spock)相媲美。

本刊特约记者翟晋玉本刊记者王湘蓉1960年5月,19岁的林崇德即将从上海中学高中毕业,他憧憬着要当新时期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在那个崇尚以工业技术建设国家的“大跃进”年代,他和许多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一样,希望用科学技术报效祖国。

然而,连林崇德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人生之路随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他后来没有成为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工程师,而是登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林崇德当时的高三班主任。

这位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深深感动了林崇德,使他决意接过老师手中的教鞭。

高中毕业时,他满怀激情地把所有大学报考表上的志愿都填为“师范”两字,结果如愿以偿,被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北师大录取。

当年高中班主任对他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毕业后,林崇德去中小学做了13年教师。

1978年9月,林崇德考回母校当研究生,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1980年5月提前毕业,留校任教,这一教就是37年。

加上前面在中小学的13年,到今年林崇德在杏坛已经耕耘了整整50年,不仅在学术上成就卓著,在教育上更是成果斐然,弟子高足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可谓桃李满天下。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北师大主楼心理学院办公室里,林崇德对记者侃侃而谈,自己的童年经历,当前教育的诸多问题,以及由他领衔负责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

1941年,林崇德出生于东海明珠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在海边长大的他对大海有很深的感情。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摘要:创造性人才 =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

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

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关键词: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

什么是创造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我们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这里既指思维过程,又指思维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

这里的“产品”,即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

不管是强调思维过程,或者是强调思维产品,还是强调思维品质,共同的一点是突出“创造”的特征。

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在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给点。

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越强,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创造性越突出。

过去,对于创造性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4 个阶段,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的。

第一阶段(约 1869 - 1907 年): 1869 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 .Gallon )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977 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是国际上研究创造性的第一部文献。

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这阶段没有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约 1908 - 1930 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

系统概括40年的研究成果,引领我国创造性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评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

系统概括40年的研究成果,引领我国创造性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评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

2019年第1期总第297期No.1,2019Serial No.297亶龙江倉競科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编者按】2018年5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学部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的巨著《创造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问世了,该书的问世无论是对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完善还是对社会实践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刊编辑部陆续收到多位学者关于《创造性心理学》一书的评价性的文章,本期选择了两篇代表性的文章刊发,以便于读者对《创造性心理学》一书有更深入的了解。

系统概括40年的研究成果,引领我国创造性研屯和创新人才培养——评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胡卫平胡卫平教授简介:陕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长,中国创造力研究协作组组长,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等国内外核心期刊编委。

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46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SCI30余篇。

建立了思维型教学理论并研究了行为学和脑科学证据,开发了包括“学思维、学探究和学创新”的创客与STEM融合的系列活动课程,探索了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四种模式,在20多个省建立了450多所学校的实验基地,2000多所学校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政府奖励24项。

人类社会在经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现在正处在信息经济时代,而未来的经济将是创新经济。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

核心素养将为中学教育带来六大变化,包括,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

“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

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

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

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人人能创造,创造须努力——读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

人人能创造,创造须努力——读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

星龙江倉競科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2019年第1期总第297期No. 1,2019Serial No. 297人人能创造,创造须努力----读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庞维国庞维国教授简介: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师资建设委员 会副主任,上海市“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 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监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 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

《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当代 教育科学》《心理技术与应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eativity and Problem Solving }等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 领域为创造性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先后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社科基 金等10余项课题研究项目,发表SSCI.CSSCI 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5部;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 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奖;2009年 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讲课程包括“学习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原理”“教育心理学史”等,其中,视频课程“学习心理学”为“中国大学公开课”首批上线的20门课程之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有57次提到 “创新”,有26次提到“创造”;他不但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创新是引领 发展的第一动力”;他不但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 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而且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他不但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而且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创新思维”“增强改 革创新本领”。

林崇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林崇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林崇德,1941年生,中共党员。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学部召集人。

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重要学术职务。

他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走心理学研究中国化道路,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典范,被称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从教5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师德模范教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等称号。

EDUCATOR扎实实地学了5年心理学,从脑机制一直学到行为科学。

大学毕业后,林崇德被分配到基础极为薄弱的北京近郊区的学校任教。

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静心执教,春风化雨般地关爱着每一个孩子。

学校乱、生源差,但他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他善于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将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应用到教学中,对每个学生都寄予期望,学生便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那批学生里后来既出了劳动模范与坚强战士,又出了教育电视台台长。

“我们班还有一个学生,后来做了奥运会场馆建设的总指挥,场馆建完后,对他审计,187个亿清清白白。

”林崇德抬高声音,满脸骄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林崇德淡泊明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

在北京近郊中学,林崇德一待就是13年。

1978年10月,林崇德考回母校当研究生,带回了5篇研究报告。

1979 年在1984年3月,林崇德获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教育学(心理学)博士。

1986年破格晋升教授,1989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提起他的得意门生,先生的眼中闪起了粼粼波光,满脸骄傲与幸福:董奇、申继亮、俞国良、方晓义、白学军、李虹、李红、辛自强、陈英和、庞丽娟、王耘、蔡永红、芦咏莉……先生如数家珍,一口气说出了一长串人名,而从他口中跳出的每一个名字都是行业里的顶尖人才、国家的栋梁。

培养创造性的突破口

培养创造性的突破口

林崇德: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创造性的突破口在哪里?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在核心素养不断深化的时代,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而如何培养创造性?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认为,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创造性的突破口。

本文整理自林崇德在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上的发言本文共6449字,仔细阅读需16分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深化,整个教育改革也在积极地进行。

而核心素养重视什么?重视其中所提倡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基于这个问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探索创造性的实质。

第二,创造性人才的构成心理学要素。

第三,创造性的培养应该突出思维品质的问题。

探索创造性的实质谈及创造,社会上有不同的概念,我认为去争议哪个概念大或者哪个概念小是没必要的。

在心理学里,创新、创造力、创造性都被看作是同义的。

关于创造性或创造力的研究,在整个国际上已经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

但1912年,我们才看到了第一篇关于创新,或者说创造性、创造力的研究报告。

尽管1912年,国际上仅有一篇与创造性相关的研究报告,但1912年至1944年,整个国际上出现了33篇研究论文;1960年,出现了120篇……中间不再赘述。

当我写《创造性心理学》这本书的时候,我又找到最新资料,那时是2017年,在国际上已发表的、关于创新或创造性的研究报告达到了一万九千八百七十篇。

可见,创造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如今国际竞争的重要趋势。

我们党就非常重视创新和创造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5次“创新”,12次“创造”。

1创造性的定义那么什么叫做创新?什么叫做创造力?什么叫做创造性?在国际上有三种定义。

第一种定义认为创新、创造性、创造力是一个过程;第二种定义认为创新或创造力是一种产品,例如我们常说的中国四大名著;第三种定义认为创新或创造性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在这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有人问我,哪种观点最准确?我认为这三种观点全对,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已。

实施“学思结合,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学思结合,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1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结合新课程改革,为解决学生成长的需求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开展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实验及研究,提出并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的“3+1”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变化。

几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为深化“3+1”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学校2013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的指导下,提出了“学思结合,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一、问题提出1.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来临,各国之间以人才为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致力于公民素质的提升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世界各国或地区纷纷启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构建符合本国或者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核心素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完善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

在这些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强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会学习能力、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其中,首要任务就是深入研究如何把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宏观教育目标具体化,以更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研究。

可是,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却效益不高。

为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2.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创新和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评价。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吸收10年课改经验,学习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制定标准、编写教材、改革教学、实施评价。

从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从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从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本文为我校心理学院资深教授林崇德在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的发言整理一、对创新型拔尖人才创造性群体的研究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组以北京师范大学专家为主体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组通过对34位自然科学创新人才(主要由两院院士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的青年科学家构成)、15位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以及老一辈的“国宝”级人才构成)和21位艺术家(主要由各个领域国家级最高水平的获奖者构成)的深度访谈,研究了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思维特征、人格特征、成长历程和创造性成果的获得过程。

二、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探究根据创新选拔人才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创新性人才心理特征结构的初步理论构想,即创新性思维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构成,并编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量表》和《创造性人格量表》。

创新性倾向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由自信心、好奇心、探索性、挑战性和意志力五个维度组成。

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呈现倒V型,初中一年级是创造性倾向发展的关键期。

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青少年创新力的显著差异不在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创造力不同类别上:中国学生在问题提出和科学想象能力上高于英、日学生,但是产品设计和产品改进的能力较低;中国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和灵活性水平显著高于英、日学生,但中、日学生在独特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在评价创新性学生特征的时候,教师更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特征,而相对忽视了学生人格方面的特征。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一、本文概述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以及创造性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强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教育环境。

我们将首先定义创造性人才和创造性教育,然后探讨创造性学习的核心要素和实践方法,最后提出促进创造性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教育者和学习者对创造性教育的重视,共同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二、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指的是那些具有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这类人才在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引领者和变革者的角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造性人才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独立思考:创造性人才拥有独立的思维方式,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方法,而是勇于挑战权威,提出新的见解和想法。

他们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尝试未知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他们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成果。

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人才具备出色的解决问题能力,他们善于分析和识别问题的本质,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们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将想法付诸实践,实现问题的解决。

跨学科融合:创造性人才通常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他们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创新,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迅速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创造性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也需要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谈中职生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及其培养

浅谈中职生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及其培养

浅谈中职生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及其培养作者:倪玉熙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它是国家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我国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走自主创新之路。

中等职业学校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国家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中等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培养途径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训练,但是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并没有重视,这种不全面的教育会对学生造成影响。

尤其是学生步入社会后,其弊端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只简单地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而要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要有创造性。

一、创造性人格的特征林崇德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

可见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创造性活动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特征,研究者的观点也不统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致总结如下。

1.创造性人格的个性具有创新性(1)创造性人格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一个具有创造性性格的个体,不甘心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心中有强烈的创新需要,总是希望能够创造出新的事物来满足内心的创新需求,这是创造性人格的共性。

(2)创造性人格的兴趣比较广泛,好奇心强。

具有创造性性格的人,对任何事物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从不放弃。

此外,这个群体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兴趣更浓厚,可谓情有独钟。

(3)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创造目的。

他们的创造并不是建立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之上的,而是有科学的依据。

这些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2.创造性人格的自我意识具有复杂性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个体可以清楚地认识自我,这些人可以适时地控制自己、约束自己。

3.创造性人格的心理特征具有情意性(1)高昂的创造激情是形成创造性性格的重要因素,正面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是保证任务顺利完成的基本因素。

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

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

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一、概述在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创造性人才则是实现这一动力的关键所在。

创造性人才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拥有独特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不同领域实现突破和创新。

研究和探讨创造性人才的特征以及教育模式的再构,对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创造性人才通常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能够跨学科地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二是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三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持续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四是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抗压能力,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适应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再构。

这包括改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

通过构建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1. 创造性人才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造性人才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创造性人才在解决复杂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他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这种能力对于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公共卫生问题,还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都需要创造性人才发挥关键作用。

创造性人才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取决于其创新能力。

试论创新型美术人才的教育方式

试论创新型美术人才的教育方式

试论创新型美术人才的教育方式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说:“研究创新教育,培养开拓人才。

”这也是所有教师的愿望,在教学改革中要发掘美术学术优势,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迎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

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美术人才的主要场所,而创新型美术人才的培养应从多个方面加强。

进入21世纪,随着专业化理念的不断发展,教育专业化和开放化正成为一种国际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也正经历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

如改革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适应有利于教育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完善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是美术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的核心,它涉及到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划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等问题。

而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应配合好基础教育改革,才能逐步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美术人才。

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改革美术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美术教师人才。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其实质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改革,还是改革教学方法,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

而在这里,教师理念的更新最为重要。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应先确立创新的教育观,构建新型的师生观和加强教师自身修炼观。

因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要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教师人才,高师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研究、转变新理念、新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式的相处,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个性,树立创新思想。

其次,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树立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主宰的现象。

林崇德教授的职业幸福感

林崇德教授的职业幸福感

林崇德教授的职业幸福感
朱哲
【期刊名称】《人民教育》
【年(卷),期】2008(000)017
【摘要】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

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近200篇。

出版学术专
著16部,主编近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

获省部级以上政府业务奖励24项。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朱哲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8
【相关文献】
1.对话林崇德教授:一位教育家眼中的“师魂”
2.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来我校讲学并受聘为名誉教授
3.人人能创造,创造须努力——读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
4.面向教育实践的心理发展理论--再论林崇德教授的学术思想
5.面向教育实践的心理发展理论——再论林崇德教授的学术思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摘要:有关创造性30余年的研究是基于“中国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好却创造性差”和“李约瑟悖论”三个困惑和思考,以思维品质为切入点进行的。

创造性的实质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其研究在历史上共经历了五个阶段。

从这一实质出发,创造性人才可视为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前者具有五个特点,而后者是一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整个研究的重点部分。

有关创造性的研究认为,要在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习策略等创造性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让学校的三种群体产生出五种教育效能的创造性教育,进而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

关键词:创造性;创造性人才;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创新(innovation)和创造性或创造力(creativ-ity)在心理学界被视为同义语。

自1978年以来30余年,笔者一直致力于对创新或创造性的研究。

一、困惑与思考笔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缘起于自己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为什么中国人或中国公民没有得过诺贝尔奖?因为现在国际上公认的创造性的主要指标就是诺贝尔奖。

笔者曾经看过美国的有关资料说,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是犹太人与华人。

可是,犹太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人数是我们华人的28倍!当然,这里的华人主要是外籍的华人。

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一个困惑,结论是“高智商并不等于高创造”。

困惑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却缺乏创造力?有大量事实证明,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的大奖也不少。

有人说,我们小学的教育质量比欧美国家强,中学的教育质量,尤其是学生的知识面也比欧美国家的学生强。

可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就跟人家打个平手;到研究生教育以后,欧美国家的学生在创造性方面有后劲,而我们的学生却往往缺乏后劲。

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二个困惑,结论是“高知识并不等于高创造”。

困惑三,如何解决“李约瑟悖论”?李约瑟是研究东方文化,特别是东方科技的一位重要专家。

他在评价中国人时,说了许多好话,但是他也谈到了“东方科技的没落”。

他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但是,现在的科学,像量子理论、相对论、信息理论、集成电路、多媒体、电脑等哪个是你中国人发明的呢?这种悖论如何解决?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三个困惑。

为此,笔者作了三点思考。

思考一,我们“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缺乏创造性人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因此,必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

思考二,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也可以用“失衡”两个字来表示。

这种教育失衡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从教育创新人手,注重创新人才培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思考三,实行创新教育或教育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将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命运。

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或创造性人才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2月发表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指令,不仅具体制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针,而且指明了我们创新或创造性研究的方向。

我们对于创造性的研究是以思维品质的研究为切入点,思维品质中就有—个创造性,或叫独创性,这使笔者对创造性有了一系列的研究。

笔者和自己的团队围绕着这个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

在这过程中,笔者的弟子董奇是团队的杰出代表,他结合自己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在笔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创造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后来在笔者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本“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中,他写了《儿童创造性的发展》一书。

20世纪80-90年代他围绕创造性问题发表了许多文章。

在这个基础上,2003年笔者领衔自己的研究团队才敢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

二、探索创造性的实质自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国外学者对创造性有三种定义:一是强调过程,二是强调产品,三是强调个性。

哪一种定义对呢?笔者认为这三种定义全对,只不过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述问题罢了。

因此,笔者综合这些观点,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这个定义既指创造或创新的过程,又指创造或创新的产品,也指创造或创新的个性特征。

定义的前半部分“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什么什么来”,这当然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产生出什么来呢?“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来。

但笔者并没有把种属关系定在产品上,而把种属关系落到“智力品质”上,界定创造性是一种个性差异或人格差异。

所以,笔者重视过程、产品与个性这三个问题。

今天中国心理学界或有人在谈到创造性定义的时候,不少人采用了这个定义。

有人加了注解,说林某人这样说的。

可有人却说“心理学一般认为”。

于是,有些学生就对笔者说:“林老师,您80年代初提出的定义人家只加‘一般认为’,还有著作权所有吗?”笔者听了以后反而很高兴,因为笔者自己的定义或自己的观点,被整个学术界或心理学界所接受,已作为“一般性”的观点,这对笔者来讲是一种幸运。

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呢?笔者提出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者对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而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颖的层次和交接点”。

它的因果关系呢?概括性越高,则创造性越突出;知识系统性越强,则创造性越突出;减缩性越大,则创造性越突出;迁移性越灵活,则创造性越突出;注意性(灵感的基础)越集中。

则创造性越突出。

三、创造性心理的研究简史要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必须了解其研究史。

围绕创造性研究,国际心理学界走过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约1869~1907年):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进化论提出者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F.Gahon)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是国际上最早对“创造性”进行研究的系统文献。

高尔顿的书出版后,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兴趣,此后,陆续发表了不少理论文章。

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该阶段没有实验研究。

第二个阶段(约1908~1930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

1908年,弗洛伊德(S.Freud)出版了《涛人与白日梦》一书,介绍了他及助手对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等的研究,把想象性作品比作白日梦。

此时,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创造性思维,如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J.Wallas)1926年出版了?《思维的艺术》。

他在该书里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准备、酝酿、启发、检验)的著名理论,至今仍为大家采用。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

第三个阶段(约1931~1950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代表著作有1931年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福德(R.P.Clauforde)出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1945年德,国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维特墨(M.Weitheimer)出版的《创造性思维》等。

特别是维特墨,他的著作来源于其社会调查和大量的实验研究,可以说达到了“顶天立地”的程度,“顶天”者,他研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思维特征;“立地”者,他联系中小学教学,提出诸如“6根火柴棍,怎样搭成4个三角形”的问题。

第四个阶段(约1950~1970年):以吉尔福特(J.P.Guilford)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讲演为起点。

他演讲的题目是“创造性”,指出了以前美国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根本原因在于综合国力竞争,尤其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

于此,美国人意识到其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急起直追,改变美国的科技状态。

其途径就是大力开展对创造性问题的研究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吉尔福特等人还设计了一些创造性思维的量表,影响很大。

第五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30余年):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各国的教育议程上。

创造性教育(creative education)和创造性学习(creative learnining)都是20世纪70年代后的产物,至80年代后完善。

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美国于1986年成立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1989年发表了题为“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养”的报告(中文译本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这个报告是为科学教育改革“2061计划”服务的。

2061年,是1989年后重见哈雷彗星的年份,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着眼国民素质,实行全面改革,其目的是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这是一份美国培养和造就高创造性人才的宣言,它对我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不无借鉴意义。

四、创造性人才构成的心理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着重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不能简单地讲创造性思维天赋,重要的是看后天培养的结果;不要把创造性仅仅局限于智育,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整体。

关于创造性思维,笔者提出有五个特点: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活动基础;思维加想象的内容;有“灵感”表现;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统一;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

这里涉及一个发散思维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和他的学生认为,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它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而笔者认为这不够,所以加了前面四条。

除此以外,笔者对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关系也不同意吉尔福特的观点。

他把发散思维捧上天,认为在教育中辐合思维一钱不值。

笔者则认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是辩证的统一。

辐合思维的实质是一题求一解,而发散思维的实质是一题求多解。

一题求一解是一题求多解的基础,一题求多解是一题求一解的发展。

当一个人有了多解以后还要去求最佳解,又回到辐合,两者结合才是创造性的思维。

创造性的人格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

吉尔福特提出8条,斯腾伯格提出7条。

而笔者非常强调斯腾伯格其人。

小学和初中阶段斯腾伯格的智商都不及格。

到高中的时候,不知哪位“快嘴”暴露了斯腾伯格智商偏低的事实,在同学中间传播:“我们跟白痴一起上学。

”斯腾伯格非常气愤,但正是这种压力增强了他学习好将来定有出息的动力。

这就是一种创造性人格的体现。

他问老师:“哪门学问研究智商?”老师告诉他:“心理学。

”斯腾伯格就发誓要学好心理学,他说这辈子如果成功了,他就把自己将来有关智力的理论命名为“成功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