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定义、分布、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表,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脆弱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他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和分布,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分布以及开发和利用方法。
2.教学难点: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评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不均匀分布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和分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成功案例,使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趋势。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4.1《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案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本节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投影片)讲授提纲一、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二、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1.地区分布状况及其成因2.季节分配状况及其成因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影响四、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2.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兴修水库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自然资源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提问: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提问: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提问: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承转:那么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下面就来看水资源。
提问: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
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提问: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什么?(属可再生资源。
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课堂活动: (1)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水?哪个部门用水量最大?(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其中农业用水最多,约占全国用水量的80%)(2)我国都有哪些淡水资源?其中以哪种水资源最重要?(河、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积雪融水等等,其中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占80%)提问: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读图练习:读“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图”(展示投影片)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径流量大的河流有哪几条?(长江、珠江、黑龙江)(2)比较我国内外流区河流径流量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内流区径流量比外流区小得多)(3)在外流区中,若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南、北河流的径流量有何不同?(北少、南多)(4)根据以上的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方面有什么规律?(内少外多,北少南多)[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4.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共23张PPT)
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图为中国节水标志,你能说说这个标志 的含义吗? 中国节水标志的绿色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
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白色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
音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 为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促使公民养成节水习惯,请你设 计一个节水标志,并说明设计的寓意。
占年径流量的60%~80%。 长江径流量季节变化
中国水资源在时间
分配上具有年际变化大
的特点。
往往丰水年和枯水
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 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 续枯水年的现象。
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把水资
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 不足。
( C ) B .郑州、石家庄、兰州
D.台北、海口、乌鲁木齐 3.我国首都北京缺水严重的原因有 ( A )
②经济集中 ④政治职能突出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措施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大力发展重工业 C.适当提高水价 A.流动人口分布的不均
( A) B.实施喷灌、滴灌技术
D.统一管理调度全流域用水
合理利用建议。
想一想,你家里有没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读图,请制订一个具体的家庭节水计划。
1.位于我国缺水带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沙漠地区 C.华北平原地区 A.哈尔滨、兰州、拉萨
( A) B.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2.都位于我国多水带的一组城市是 C.武汉、昆明、广州
①人口众多 ③水源地供水量不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引黄济青工程干渠
中图版七下4.1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知识点
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自然资源1、什么是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举例)3、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填写表格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它是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及地下水等组成。
淡水占全球水量的2.5%,且68.7%为难以利用的冰川和永久积雪。
2、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_。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3、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4%。
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不均匀,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为兴建水库,即在洪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
举例: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
水库兼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
3、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南方面积占全国的40% ,北方占60%。
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 ,北方仅占20%。
我国北方耕地面积多,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缺水最为严重。
解决措施为跨流域调水。
4、①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②引黄济青:把黄河水引入山东青岛;③引滦入津: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天津地区用水。
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1、我国出现供水紧张的原因有水污染、水浪费。
2、再生水也叫中水,是指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需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3、合理保护水资源措施农业方面(2条):变漫灌为喷灌、滴灌、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pt课件
G
活动
下面列出的物体,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自然资源?请将其中 的自然资源分类,并说明理由。
汽油 石油 煤 煤气 手机 湖泊
桥梁 铜矿 空气 酒精
海盐 洗衣粉 纸张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据科学家研究,一个人如果停止喝水,能
活过7天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而一个人只要有
生
水喝,至少可活30多天。国外曾有10多个探险者 作过空腹旅行的尝试,即只喝水,不吃饭,身上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按水资源总量大小,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 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
思考
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哪两种水体?
河流和湖泊
如不能正常播放动画!请点击文字播放!
同一个时间,中国不同地方降水量一样吗?
中国径流带分布
(点击地图可放大)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分布规律?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不均
对 策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季节—— 夏秋多,冬春少 时间分布不均
对 策
年际——
丰水年、枯水年交替出 现或连年枯水、连年丰水
修 建 水 库 (三峡工程)
(点击地图可放大)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峡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工程
……
水污染
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文字播放!
水污染治理
污水处理厂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水资源短缺原因和对策分析表
淡水短缺原因
解决措施
储量有限
自然
原因 在空间上分布不均
海水淡化 跨流域调水
在时间上分布不均
修水库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中图版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4—p11一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2、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3、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阳关、空气、土地、水、生物等)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煤炭资源)4、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
(地球上水量的97。
5%为咸水,淡水只占2。
5%,而且68。
7%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5、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在时间上,河川径流夏秋季节丰沛,春冬季节水量减少。
影响:水旱灾害。
降水过于集中,夏季洪灾,春季旱灾;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径流年际变化大,连续几年的丰水或连续几年的枯水.在空间上,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呈现南方多水、北方少水的状态。
影响: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加剧北方缺水的状况。
3、水污染原因:工农业发展,部分地区的工厂、乡镇企业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水污染更为严重.淮河、海河和辽河是我国受污染最重的河流。
三、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1、供水紧张原因: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解决方法: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
(喷灌技术是农业节水及增产的重要措施.)2、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
中图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主要考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中图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主要考点复习提纲第四章地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r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自然资源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分类定义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育非可再生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珍惜和节约使用。
然资源。
2、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使用环保购物袋。
不喟桌夕周管卡二、水资源1.概念: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2.组成: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
3.来源:大气降水4.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l.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时空分布特点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或从东地区分布不均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第1页共19页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1时间分配不均1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I兴建水库(如三峡、小浪底)2.我国缺水砐严重的的是华北和西北地区。
3.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自然原因:属千温带季风气候。
春季降水量较少,蒸发矗大,所以春旱特别严重。
社会经济原因: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生产生活衙水量大。
4.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及各方案优缺点。
(P77-78内容及图3.16)方案优点缺点西线输水线路最短。
地形复杂,起伏大,工程难度大。
中线@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
@水CD需要挖输水渠道,工程域大。
源地水质好。
@可调水品小东线O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工程量CD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耗能大,小,工期短。
@可调水量大。
运营费高。
@水质较差。
4.缓解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措施(1)农业节水:G)改变灌溉方式:改漫灌、自流灌溉为喷灌、滴灌。
Q)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节水的作物。
§)减少衣药、化肥的使用--减少污染(2)工业节水:G)工业用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候反常等。
——人为原因:用水量迅速增加、浪费、水质污染。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4
合理用水 保护水资源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
南水北调
引黄济青工程干渠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4
合理用水 保护水资源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三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情景导入
课前活动:说说水的用途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走进课堂
新知1
自然资源
新知2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合理用水 保护水资源
新知3
新知4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1
自然资源 一、北方地区
自然界的阳光雨露、河流山川、动植
物、矿产等都能成为人类必需的自然资
源。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中国南部
中国北部 黄淮海流域
40%
60% 38%
80%
20% 8%
黄淮海流域用水最为紧张。该区域耕地比重大,且人口稠密,工业 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总量较少,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用水十分 紧张。 达成学习目标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4
合理用水 保护水资源
•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气
新知4
合理理系统 达成学习目标4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随堂训练
1.该图为中国节水标志,你能说说这个标志的含义吗?
中国节水标志的绿色圆形代表地球,象征 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白
七年级地理下册 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中图版
人的生命原本是可以挽救的。
水污染原因:工厂废水、城市污水、农药、 化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我国水资 源( 浪费 ) 和(污染 ) 严重
污浪 染费 、严 重
春夏 冬秋 少多
南 多 北 少
节约、治理、保护
兴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核心:节约用水 对策
作业:
1、简要说明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利用中存在 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2、农业生产中应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 源? 3、工业生产中应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 源? 4、我们家庭生活中应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 资源?
谢谢大家!
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的有效办法
引滦入津: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 津市缺水状况 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青岛市 供水紧张状况 引黄入晋:将黄河水调入山西,缓解山西缺 水 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北上(西线、中线、 东线方案)
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的问题
?
问: 以上所列情况均属自然方面因 素,在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 利用中还有没有存在哪些问题?
据联合国2006年3月13日公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
告》,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其增长速度
是人口增速的两倍。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环境
变化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
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40%的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
3、水资源短缺
全球人口的增长 用水量大增 水资源短缺 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生产活动 水污染 可用水资源减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第2课时)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课程。
这一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以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水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开发利用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形、气候等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水资源的理解可能仅限于日常生活,对于水资源在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供水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以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水资源在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供水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水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开发利用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1)介绍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分布特点。
(2)讲解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等。
(3)分析水资源在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供水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中图版七下地理 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径流总量(万立方米)
巴西
我国俄水罗斯资源总量丰富 加拿大
但人均水资源不足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人均量2200立方米 中 国
总量2.7亿立方米
印度
468700
世界
120000 90000 60000 30000 0
0
20000 40000 60000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判断水资源紧缺的指标
紧缺性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m3/人)
1700~3000
主要问题 局部地区、各别时段出现用水问题
中度缺水 1000~1700
将出现周期性和规律性用水紧张
长江、黄河年流量曲线
兴修水库
兴修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重要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兴修了8万多座水库。水库的重要功能是调控径 流和水量,即在洪水期蓄水,减缓下游洪水压力,在枯水期放水,增加下 游江水量。它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我国水资源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南方地区水资源占全国总 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20%。西北内陆水资源尤其贫乏。
······水 球······
人们生产生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什么地方呢? 是什么水? 你的家乡主要利用的哪种呢?
返回
读图分析地球水资源形势
地球上水是丰富的 但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主 要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联合国将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 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 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 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 的主题。
中图版初一(下)地理复习提纲
第4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1课时水资源、土地资源与农业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如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等。
2、分类:(1)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
如土地、森林、水、水能和生物等。
(2)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如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3、与人类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人类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促进更新,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寻找新的替代品等。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地球总水量构成:咸水97.5%;淡水2.5%。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3)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
3、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1)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2)跨流域调水,用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例如:南水北调工程。
(3)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江都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山东和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北达北京。
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二、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2)利用类型多种多样,但山地多、平地少。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其中,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
2.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包括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不平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可以通过调水工程来解决。
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华北和西北地区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
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往华北、西北,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至天津和北京,可调水量最大;中线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自流供水至北京和天津;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至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水质最好。
3.节水措施包括:农业用水采用喷灌、滴灌;工业用水采用循环使用,污水达标排放;生活用水采用一水多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包括林地、耕地、草地(比重最大)、沙漠、戈壁等。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五位。
山地多,平地少。
后备耕地资源匮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东部季风区的种植业区南方适宜水田种植水稻,北方适宜旱地种植小麦。
西部非季风区的草地适宜畜牧业。
东部山地的林地分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自然资源:1、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比方、空气、水和生物。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
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等。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而且68.7%的淡水以冰川和永久积雪的形式存在〕3、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4、降落在地面的水,一局部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局部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5、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6、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
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2、分布特点:在时间上,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我国河流的径流量夏秋季节大〔多〕,冬春季节小〔少〕。
3、空间分布不平衡: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陆递减的状态。
〔南多北少〕4、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
如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华北和西北地区。
引黄济青,把黄河水引入;引滦入津,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给XX用水。
5、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
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2、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
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一、自然资源
1.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比如阳光、空气、水和生物。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
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等。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而且68.7%的淡水以冰川和永久积雪的形式存在)
3.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4.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5.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6.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
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2.分布特点:在时间上,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我国河流的径流量夏秋季节大(多),冬春季节小(少)。
3.空间分布不平衡: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状态。
(南多北少)
4.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
如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华北和西北地区。
引黄济青,把黄河水引入青岛;引滦入津,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天津用水。
5.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
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